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春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全冊導學案
第七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一一亞洲
基本信息:
單元名稱:第七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一一亞洲》科目名稱:________初中地理
課程類型:新授課開發教師:________
課時:3課時日期:
對象:___七年級人數(班額):—
課程標準:
1.認識大洲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據大洲地理位置特點,判斷大洲所處熱量帶
和降水的空間分布概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某大洲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地理特征。
教材分析:
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識結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將七年級上冊所學的地形、河流、氣候、居
民、經濟等知識運用于具體的區域,同時也為繼續學習地區和國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通過學習這一章的內容,將教會學生從哪些方面描述一個大洲;如何通過對地圖和相關資料的分析,
歸納一個大洲的區域特征;如何分析一個大洲各地理要素間的聯系。所以本章既是對亞洲的學習,
更是對區域研究方法的學習。
本章包括兩節,第一節《自然環境》具體內容包括亞洲與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亞洲的地理概況、
亞洲與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圍差異對比、亞洲的自然環境等。本節內容講述了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運用教材中的方法,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教材利用活動題的形式,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描述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將兩個大洲安排在一起學習,便于知識的掌握和方法的遷移,有助于提高學生
的地理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在比較過程中掌握描述
地理位置的方法。
第二節《人文環境》具體內容包括亞洲與北美洲的人口和經濟特征。亞洲與北美洲在人文地理
方面有許多相同點,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本節以講述我們生活的大洲I-亞洲為主,利用活動題的方
式學習北美洲的人口地理特征。以學習亞洲人文環境的方法為主,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學習北美
洲的人口特征。充分運用比較的方法,把學習亞洲的方法遷移到北美洲的學習中,使學習方法得到
應用。在比較過程中形成各自的整體形象,既突出了區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又體現了區域之間的
地理差異性。
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
人口數量:2020年,亞世界第一大洲緯度最廣,南北距離最長
洲人口達46.4億分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
東亞、東南亞和南亞人口稠密北美洲的位置
人口增長:亞洲的人口增長率地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
啕氐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人口最多的大洲
地勢起伏大,亞洲大陸沿3(TN緯線:"低一高T氐"
人口分布: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長河眾多
河流分布特點: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雨林氣候區
」展洲地形及其對河流的影響
北美洲人口分布
氣候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
經濟總量、人口平均經濟
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
1經濟發展快,
地區差異:經濟發展不均衡,
地區差異大季風氣候的影響:有利影響;不利影響
日本、韓國屬于發達國家多樣的氣候
亞洲氣候分布
農}化、自動化
北美洲氣顏點
旅游業發達的有利條件
歐洲西部著名城市和景點)繁榮的旅游業
學情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閱讀、使用地圖的方法,掌握了運用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
形成了依據所學知識簡單解釋地理現象,收集地理資料,查找地理信息的習慣。能初步說明地形、
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學生對新教科書、新課程
的要求和學習有了一個大體的認識,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基本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所有這
些都是學好本章的前提。本章是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開始,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
習慣的養成,同時注意學法的指導,為繼續學習其他區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資源分析: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
單元目標:
1.運用有關圖文資料,描述亞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運用相關數據,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判斷亞洲和北美洲所處熱量帶和降水的空間分布概況。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并歸納亞洲的地形、氣候、人口、經濟等地理特征,掌握從地圖中
獲取信息的能力。
5.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比較亞洲和北美洲|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主要差異。
第一節自然環境
第1課時世界第一大洲笳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學習目標】
1.結合相關資料,從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三方面,描述亞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運用相關數據,從面積、緯度范圍和東西距離等方面,說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結合相關圖文資料,說出亞洲的主要地形區及地勢與河流流向之間的關系。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1:了解亞洲的地理概況
【自主學習】世界第一大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一半球、—半球
海陸位置北臨_____洋,東臨—洋,南臨—洋
經緯度位北部約達,南部約達,西至26°E,東至170°
置W
2.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跨緯度最—,南北距離和東西距離最
3.亞洲分區:按地理方位,分為、、南亞、西亞、中亞、北亞。中國位于地區。
4.北美洲的位置
半球位置主要位于—__半球、____半球
西北隔海峽與亞洲相望,東北隔海與洲相
海陸位置望,南以巴拿馬運河與洲為界;北臨北冰洋,西
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
經緯度位北達約—南達約7°N;西至約——,東至約20°
置W
【合作探究一】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讀“北美洲的位置”圖,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說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說出北美洲大致的經緯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圍的大洲|、大洋,嘗試描述北美洲的海陸位置。
4.對比亞洲和北美洲地理位置的異同點。
學習活動2:了解亞洲的自然環境
【自主學習】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5.地勢特點:地勢起伏大,中部,四周
6.亞洲大陸沿30ON緯線,由西向東,地勢呈現“----―”的變化。
7.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流向周邊的海洋。
注入海
消失或注入湖泊
洋
河流名鄂畢河、葉尼塞河、勒黃河、長江、湄恒河、印塔里木河、阿姆河、錫
稱拿河公河度河爾河等
8.北美洲地形及其對河流的影響
(1)北美洲地形特征:南北縱列分布,西部為高峻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為—(中部平
原、大平原),東部為低矮的、—(阿巴拉契亞山脈、拉布拉多高原)。
(2)北美洲地勢特點:東西,中部,北高南低。
(3)地形對河流的影響:密西西比河支流多發源于東西部高原山地,流向—,向南注入墨西哥灣。
【合作探究二】認識北美洲的自然環境
讀“北美洲的地形”和“北美洲大陸沿40°N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譚
4
000
3000大tt
*000
2歐
?、
?1。胃鼻山雄
西東
圖7.8北美洲大RB沿4(FN緯戰的地形剖面示意
1.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中部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分
別指出它們在北美洲的位置。
2.按照“相對一致、空間上連續”的原則,將北美洲按照地形劃分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域,說
出這三個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
3.指出北美洲大陸沿40°N緯線自西向東地勢的變化特點。
【學后反思】
【達標訓練】
(2024?重慶期末)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家園,也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圖為亞洲位置示意圖。讀
亞洲簡圖,完成1?3題。
1.亞洲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東半球C.北半球東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2.亞洲地域遼闊,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6個地區,中國位于()
A.南亞B.西亞C.東亞D.中亞
3.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原因有()
①跨經度最廣②跨緯度最廣③面積最大④東西距離最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24?陜西寶雞期末)(新考法?區域對比)|亞洲和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很多的異同之處。
左圖為亞洲地形、河流局部圖,右圖為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緯度位置看,亞洲和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帶。亞洲和北美洲共同瀕臨洋和洋。
⑵北美洲的地形特征:西部為高大的(地形類型),大致呈南北走向;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
為低緩的山地和高原。由此得出北美洲的地勢特征是。
⑶受地形、地勢影響,亞洲的河流流向特點是。
⑷德干高原位于亞洲六大分區中的地區。
【參考答案】
學習活動1:
【自主學習】
1.東北北冰太平印度81°N11°S
2.大廣長
3.東亞東南亞東亞
4.北西白令歐南美83°N170°W
【合作探究一】
1.北美洲大致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緯度:北美洲北部約達83°N,南部約達7°N,地跨寒、溫、熱三帶;經度:北美洲約在170°W和
20°W之間。
3.大洋:北美洲東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
大洲:北美洲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東北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為
界,地理位置優越。
4.異: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亞洲南部瀕臨印度洋,北美洲東部瀕臨大西洋。
同:都位于北半球;都瀕臨北冰洋和太平洋;都地跨三個溫度帶。
學習活動2:
【自主學習】
5.高低
6.低高低
7.放射狀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8.(1)山地平原山地、高原(2)高低(3)中部
【合作探究二】
1.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位于北美洲西部,大平原、中部平原位于北美洲中部,拉布拉多
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位于北美洲東部。
2.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主要是平原,東部主要是山地和高原。
3,高-低-高。
【達標訓練】
1.C2.C
3.D【解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I,主要是因為亞洲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
的大洲,②③④正確;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①錯誤。
4.(1)北溫太平北冰
⑵山地東西高,中部低
⑶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⑷南亞
第2課時多樣的氣候
【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材料,了解亞洲的氣候特點、分布及氣候特征。
2.運用圖文資料,簡要分析亞洲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3.結合地圖和實例,了解北美洲的氣候特點、類型及分布。
學習活動:了解亞洲的氣候及影響
【自主學習】多樣的氣候
1.亞洲氣候特點:氣候,氣候分布廣,顯著。
2.季風氣候的影響:①有利影響:,有利于農業生產;②不利影響:夏季風強弱不同,降
水很不穩定,容易發生災害。
3.亞洲氣候分布: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是氣候,北冰洋沿岸是氣候,東南部的馬來
群島是氣候,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是氣候,西部的地中海沿岸是氣候,中部
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氣候區,自然景觀呈明顯的變化。
4.北美洲氣候特點:氣候,氣候分布廣。
【合作探究一】探究亞洲的氣候類型
多媒體展示“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地
中
海
r八
亞
1熱
帶
和
熱
:'懵
沙
漠
氣
候
1.亞洲有幾種氣候類型?其中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哪一種?亞洲缺少哪種氣候類型?
2.亞洲有幾種季風氣候?說出氣候名稱,并分析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亞洲的氣候特征。
【合作探究二】運用地圖,歸納北美洲的氣候特征
多媒體展示“北美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說出北美洲氣候類型的分布。
(1)找出40°N緯線,說出它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氣候類型。
(2)找出80°W經線,說出它自南向北依次穿過的氣候類型。
2.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說出它的分布范圍。
3.歸納北美洲的氣候特征。
【學后反思】
【達標訓練】
(2024?黑龍江哈爾濱期末)“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聽到
這首《亞洲雄風》,我們的腦海中會呈現出一幅亞洲壯麗山河的畫卷。讀亞洲簡圖,完成1?4題。
1.“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頭”,那么這座“山”是()
A.天山博格達峰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侖山喬戈里峰D.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
2.下列示意圖能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3.下列有關亞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勢西部高,東部低B.河流全部注入太平洋
C.季風氣候顯著D.地勢起伏小
4.我們亞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濕同在”,氣候類型復雜多樣。造成這種氣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亞洲大部分處在高緯度地區B.亞洲處在東半球
C.亞洲緯度和經度跨度大D.亞洲四面臨海
(2024?廣東深圳期末)地理興趣小組的部分同學在假期利用網絡模擬了“云游亞洲”的活動。
下圖為“云游亞洲”路線圖。據此,完成5?7題。
云游亞洲悌線圖
?熱帶雨林氣候
掇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一地中海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寒帶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5.下列有關“云游亞洲I”路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沿途氣溫逐漸升高B.該路線由沿海向內陸
C.沿途降水逐漸增加D.該路線由低緯向高緯
6.下列在“云游亞洲”途中的“所見所聞”,可信的是()
A.在甲地遭遇了大雪紛飛的惡劣天氣B.在乙地登上了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C.在丙地看見了白墻灰瓦的江南水鄉D.在丁地欣賞了冰雪覆蓋的企鵝家鄉
7.造成甲地與丙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①緯度因素②海陸因素③植被類型④人類活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參考答案】
學習活動:
【自主學習】
1.復雜多樣大陸性季風
2.①雨熱同期②旱澇
3.溫帶大陸性寒帶熱帶雨林熱帶沙漠地中海高原山地垂直
4.復雜多樣大陸性
【合作探究一】
1.9種。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缺少熱帶草原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2.亞洲有三種季風氣候,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有利于農業生產,但是季風氣候不穩定,對農業生產不利。
3.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季風氣候顯著的特點。
【合作探究二】
1.(1)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
(2)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氣候。
2.溫帶大陸性氣候遍布北美大陸除北部、東南部、西部沿海的絕大部分地區。
3.類型復雜多樣;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達標訓練】
LD【解析】“我們亞洲I,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指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是世界
上最高的山脈,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即“頭”是珠穆朗瑪峰。
2.D
3.C【解析】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亞洲季風氣候顯著;地
勢起伏大,高低懸殊。
4.C【解析】由于亞洲南北跨緯度大,造成亞洲南北氣溫差異大,由于亞洲東西跨經度大,造成亞洲
東西降水差異大;亞洲地形復雜是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之一。
5.D【解析】據圖可知,“云游亞洲I”路線由亞洲南部的北回歸線附近一路向北,到達北冰洋附近,
依次經過了低緯、中緯、高緯三個緯度帶,沿途氣溫逐漸降低,降水逐漸減少。
6.B
7.A【解析】甲地位于東南亞,緯度低,距離海洋近,屬于熱帶季風氣候;丙地位于亞歐大陸內部,
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因素、海陸因素,①②正確。
第二節人文環境
【學習目標】
1.結合圖文材料,了解亞洲的人口數量、分布,并探究原因。
2.運用圖文資料,歸納北美洲的人口特征
3.收集亞洲經濟發展的相關材料,說出亞洲經濟發展特點,并理解區域差異。
4.結合圖片等資料,描述北美洲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一:了解亞洲的人口
【自主學習】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人口數量:2020年,亞洲人口達億,、_和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其中有1個
國家人口超過1億。
2.人口增長:近年來,亞洲的人口增長率略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2011-2020年,亞洲平均每年
新增的人口仍占世界新增人口的約—%o
3.人口分布: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地處緯度,氣候適宜,距離海洋較近,平
均海拔較低,河流多,優越的適宜農耕,農業開發歷史悠久。
4.北美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和,北美洲人口分布不均,絕大部分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合作探究】歸納北美洲的人口特征
通常把北美洲分為三個地區:美國及其以北地區屬于北美,大陸上墨西哥至巴拿馬屬于中美洲I,
加勒比海中的島國屬于加勒比地區。大洲人口的數量特征可以通過其與其他大洲的比較得出。分布特
征可以從地區差異和自然條件的影響等方面歸納。
運用“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圖、“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圖以及表“北美洲不同地區的人
口數、面積和人口密度(2020年)",以北美洲為例,歸納大洲人口的數量特征和分布特征。
南美洲大洋汽南美洲大洋*
171北費,不同?用的人口。[取和人。宏理(2QM年)
4SAOB/CA■Vb萬千4P
XJI3.732IS2J3
中美nMAS
0442113
1.歸納北美洲人口的數量特征。
(1)說出北美洲人口在各大洲中的位次。
(2)說出北美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
2.歸納北美洲人口的分布特征。
(1)計算北美洲不同地區的人口密度,將計算結果填入表7.1,簡述北美洲人口分布的地區差異。
(2)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狹窄地帶。說明加拿大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狹窄地帶、中北部人口
稀少的自然原因。
學習活動二:了解亞洲的經濟
【自主學習】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
5.目前,在有人類定居的六個大洲中,論經濟總量,亞洲排名,但是按人口平均,亞洲
僅高于和非洲,遠低于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I。
6.地區差異:亞洲經濟發展,、屬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很高。東亞、東南
亞、南亞的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一些石油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一些以農業為主的
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o
【合作探究】認識北美洲的經濟發展差異
認識某大洲的經濟發展差異,既要關注該大洲不同地區的差異,也要關注該大洲不同類型國家的
差異。運用“北美洲部分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20年)",以北美洲為例,認識大洲的經濟發展
差異。
1.說出北美洲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特點。
2.在圖中找出美國、墨西哥和海地三國,并完成下表。
表7.2美國、墨西哥、海地三國的經濟發展差異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經濟發展水平
國家所在地區
(以海地為1)(高.中或低)
美國
墨西哥j
海地:11
3.簡述北美洲的經濟發展差異。
【學后反思】
【達標訓練】
(教材P12圖7.15改編)截至2024年,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過47億人。讀
圖,完成1?3題。
1.下列地理分區中,不是亞洲人口稠密區的是(
A.東亞B.東南亞C,南亞D.北亞
2.下列人口超過1億的亞洲國家有()
①日本②印度③巴基斯坦④美國⑤墨西哥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3.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①地處中低緯度,氣候適宜②距離海洋較遠,
③自然條件優越,農業開發歷史悠久④平均海拔較高,河流稀少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原創題)國際上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作為統計經濟總量的重栗指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高
低能反映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讀圖,完成4?5題。
R射
R
'
u
a
a
M
m
l
IU7.1I各大洲人均國內生產息(fl(2020年)
4.在人類定居的六個大洲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一的大洲是()
A,北美洲B,歐洲C,亞洲D,非洲
5.按人口平均,亞洲高于()
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大洋洲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6.(原創題)|亞洲地域遼闊,有40多個國家。不同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差異很大,經濟發
展不均衡。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B7.I9建R3分W*人均國內生產2O2OW:)
(1)亞洲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2)東亞、東南亞、的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一些石油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較
高。
(3)圖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是,該國家位于的亞洲地理分區是。
【參考答案】
學習活動一:
【自主學習】
1.46.4東亞東南亞南亞7
2.51
3.中低自然條件
4.美國墨西哥東南部
【合作探究】
1.(1)第4位。
(2)美國、墨西哥。
2.(1)1771202差異:北美地區人口分布稀疏,中美洲地區人口分布中等,加勒比地區人
口分布稠密。
(2)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自然條件較優越,人口較稠密;中北部緯度較高,氣溫較低,氣候
寒冷,人口稀疏。
學習活動二:
【自主學習】
1.第一
2.不均衡日本韓國西亞低
【合作探究】
1.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美;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2.
表72美國、墨西哥、海地三國的經濟發展差異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經濟發展水平
國家所在地區
(以海地為1)(高、中或低)
美國49.5,
生西哥6.746中
海地..__________?:低____________
3.北美的經濟發展水平最高,中美洲的經濟發展水平居中,加勒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低。
【達標訓練】
1.D2,A
3.C【解析】亞洲的季風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地處中低緯度,氣候適宜,離海洋較近,平均海拔較
低,河流多;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農耕,農業開發歷史悠久。
4.C5.A
6.(1)日本韓國(2)南亞西亞(3)新加坡南亞
第八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基本信息:
單元名稱:第八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科目名稱:初中地理
課程類型:新授課開發教師:
課時:7課時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象:_七年級一人數(班額):一
課程標準: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地區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
產生活的影響。
?以某地區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對當地乃至世界
的重要意義。
?結合京例,說明某地區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
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的途徑。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分析某國家在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結合實例,簡要說明一個國家對某地自然環境的改造活動對其他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
?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
教材分析: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一章從與中國相近的幾個比較典型的國家和地區入手,重點學習日本、
印度、俄羅斯三個國家和一個地區東南亞。日本、印度和俄羅斯這三國在歷史上與我國有相當密切的
關系,東南亞人民與我國人民在歷史上和現在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它們同時又是值得我國學習和
借鑒的國家和地區。
本章是在學習了亞洲的位置、范圍和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和技能的
基礎),從分析各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要素)之間內在聯系著手,讓學生初步掌握學習
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如:讓學生學會描述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特點,理解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自
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了解一個國家在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驗、教訓等,都是必須讓學
生學會的內容。
對于日本一節的學習內容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緊密圍繞課程標準相關要求,進行選擇性的介紹,
考慮到日本的幾個突出特點,教材從多火山、地震的島國,人口老齡化社會,對外依賴強的經濟三個
方面進行內容設置。東南亞一節選擇了該地區突出的地理特點進行介紹,包括“十字路口”的位置、
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等方面,突出東南亞的區域地理特征。印度與我國同為發
展中國家,國情與我國既相似又相異,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因此,無論從選擇世界或地區中的國家,
還是從選擇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的角度,印度是眾多鄰近的國家中,我們必須了解的一個區域大
國,課本主要是從世界人口大國、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發展迅速的服務外包產業等方面,讓學
生對印度有深刻的印象。俄羅斯一節教材圍繞相關的課程標準要求,有側重地設計學習內容,主要設
計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能源大國、西密東疏的鐵路和管道運輸線等三個方面,按照從自然
到人文,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俄羅斯。
位置: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
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地形:北靠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為印
度河--恒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組成: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
世界人口大國
島四個大島及其附近數千個小島組成多火山、地震的島國人口數量:2020年,印度人口
近14億,是世界人口大國
地形:以山地、丘陵廣布,沿海平原狹小
人口分布:分布不均衡,恒河平原及
多火山地震: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部分沿海地區人口極其稠密
日本的人口問題
氣候: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人口老齡化社會熱帶季風氣候
日本人生育意愿不強的原因}日本
印度與糧食生產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發展條件:不利;有利
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
主要工業區:京濱、名古屋、阪
印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信息技術發
神、潮!戶內、北九州等工業區
對夕Hi嫩強的經濟展較早、英語普及、勞動力成本較低等
迅速發展的服
工業集中分布的原因
務外包產業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意義
日本經濟困局及應對措施我們鄰近的
曲區和國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海陸位置:西臨波羅的海,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
位置:位于亞洲東南部,地處亞洲與大洋洲、世界上面積洋,西南臨黑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十字路口”的位置
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最大的國家I氣候及農業:以溫帶大雌氣候為主一
馬六甲海峽位置及重要性
俄羅斯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翻口南部
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臂?辭
資源特點: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
---------------------------------------\農業生產|東南亞
農業生產:糧食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
俄羅斯|世界能源大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
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發展方向:增加對高技術產業的投入
城市分布特點: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俄羅斯鐵路通車里程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二
西密東疏的鐵路
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和管道運輸線俄羅斯的鐵路分布特點
管道是俄羅斯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的基本方式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半學期的地理學習,已對世界地理的地形、氣候、河流、人口、經濟等有了整
體性的認識,為學生學習下面的地區和國家的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第七章的學習,學生明確
了分析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自然條件應從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入手,找出特點,概括出一個地
區或國家的自然特征。也使學生了解到,一個地區或國家的人類活動也深受該地自然條件的影響。這
樣對于本章地區和國家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一般方法。同時學生的讀圖能力、資料
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還有待于學生在本章的
學習中繼續加強鞏固。
資源分析:
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等。
單元目標: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日本、東南亞、印度和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特點。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日本、東南亞、印度和俄羅斯的氣候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
影響。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東南亞的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布的影響。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印度人口眾多帶來的問題。
5.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日本、俄羅斯自然條件的特點,說出兩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
6.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俄羅斯的主要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以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
系。
第一節日本
第1課時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學習目標】
1.閱讀日本位置和地形圖,在地圖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領土組成,描述日本的輪廓特點及地形、氣候
的基本特點。
2.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結合實例,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日本的避震措施。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了解日本的自然環境
【自主學習】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1.位置及組成:位于—西北部的島國,由—島、—、、九州島四個大島及其附近數千
個小島組成。
2.地形:廣布,沿海平原狹小。
3.多火山地震:位于板塊和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火山分布地區—眾多。
【合作探究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圍
讀“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圖,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讀圖,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家住中國的小明要去日本最大的島嶼泡溫泉,他應該去的島嶼是哪個?
3.在日本,農業小型機械得到廣泛的推廣,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有哪些?
4.日本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說出適合其生長的氣候類型。
【合作探究二】了解日本的防震減災措施
建筑物的防震設計、防震減災設施的配備、避災場所的建設、防震演習與教育等,能夠最大限度
減輕地震帶來的損失。為了應對頻繁發生的地震,日本采取了有效的防震減災措施。
讀下面房屋、防震演習、城市公園的防災減災措施、放在手冊等圖片。小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I
?京
I
I
贊
人
一
■?一
aa>?□
W8.6日本的防震減我據施珞例
1.為了應對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2.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日本哪些防震減災措施值得我們學習?
3.你參加過地震演習嗎?地震時怎樣做更安全?
【學后反思】
【達標訓練】
(2024?四川樂山期中)新潟(xi)縣位于日本本州島中北部,三面環山,四季分明,是日本降雪量最多的地
區之一。圖為新潟縣位置、年均積雪量與地形分布。讀圖,完成1?3題。
1.該縣年均積雪量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A.自東南向西北遞減B.自西北向東南遞減
C.自西南向東北遞減D.自東北向西南遞減
2.影響該縣年均積雪量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人類活動
3.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A.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B.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C.位于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D.位于亞歐板塊的中部
(2024?山東臨沂期末)“合掌造”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民居,屋頂用稻草覆蓋,又厚又陡(屋頂角度為60°),
利于防災減災,1995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下圖為日本簡圖和“合掌屋''示意圖。據此完成4?5題。
4.日本()
A.位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B.位于亞洲西部,太平洋東北部
C.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D.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
5.“合掌屋”的建筑特點反映出日本()
①地震頻繁②森林資源豐富③降雨、降雪多④地狹人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24?吉林長春期末)長春的莉莉今年寒假去日本旅行,請根據她發回的明信片與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板塊邊界-----?板塊is動方向
明信片1有馬溫泉明信片2名古屋城明信片3JR中央大廈
(1)莉莉去的名古屋、神戶位于日本四大島中的—島。
(2)莉莉看到很多工廠,這是因為日本有著名的名古屋工業區和阪神工業區等,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沿岸和—
沿岸。
(3)日本地形—、—廣布,沿?!M小。
(4)在神戶,莉莉去了著名的有馬溫泉,她發現日本的天然溫泉資源豐富,而且地震非常頻繁。請你運用板塊構造學
說,分析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參考答案】
學習活動:
【自主學習】
1.太平洋北海道本州島四國島
2.山地、丘陵
3.亞歐板塊太平洋溫泉
【合作探究一】
1.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經緯度位置:日本位于東經122°~154°之間,地處東半球;日本位于北緯20°—46°之間,地處
北半球。
海陸位置: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是一個島國。
2.本州島。
3.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4.日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合作探究二】
1.房屋使用質地較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舉行大規模的防震演習;在城市公園等一些公共區域建有
防災減災設施;制作防災手冊等。
2.房屋使用質地較輕、強度高的建筑材料;舉行大規模的防震演習;在城市公園等一些公共區域建有
防災減災設施;制作防災手冊等。
3.參加過。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
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部、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保護眼睛,
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達標訓練】
1.A2.C3.A第1題,從圖中年均積雪量等值線分布得出,該縣年均積雪量大體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這
主要是因為日本冬季盛行的是西北風,從圖例可知,新潟縣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主要位于冬季風的迎風坡,冬
季降雪多。第2題,日本冬季盛行的是西北風,從圖例可知,新潟縣東南高、西北低,東南部主要位于冬季風的迎
風坡,冬季降雪多,故主要是受地形地勢影響。第3題,日本位于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處于環太平洋火
山地震帶,因此地殼運動活躍,地震頻發。
4.C5.A第4題,日本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區;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
日本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第5題,合掌屋木質結構,有利于防震,屋頂坡度大,有利于防暴雪,所
以反映出日本地震頻繁,森林資源豐富,降雨、降雪多,不能反映地狹人稠。
3.(1)本州(2)太平瀚戶內海(3)山地丘陵平原
(4)位于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和地震
【解析】(1)日本是位于東亞的島嶼國家,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多個小島組成。由圖可
知,名古屋、神戶位于日本四大島中的本州島。(2)結合所學,日本地域狹小,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對外
依賴嚴重,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日本工業大多分布在海運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漱戶內海沿岸地帶,以便
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3)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面積較少,且沿海平原狹小。日本的山
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
小。(4)讀圖可知,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輸入輸出2025年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備考的高效秘笈試題及答案
- 生活習慣養成小班教育計劃要點
- 現代化開發流程的優化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服務導向架構試題及答案
- 倉庫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策略計劃
- 云計算平臺的服務模型解析試題及答案
- 河北省石家莊市八校聯考2025年七下數學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保密資質認定管理辦法
- 2025屆合肥蜀山區五校聯考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項目驗收ppt目錄課件
- 兩器車間產能分析
- 機電廠房金屬壁板隔墻工程施工方案(71頁)
- ASME第八卷第一冊2015培訓資料
- 《石鐘山記》教案3
- 報聯商——有效溝通PPT課件
- 二年級口算題大全(可直接打印)
- 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系版圖文
- 低壓電工模擬考試題-急救
- 高速公路企業如何實現有效的精細化管理藝術
- 晉商成功之道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