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式烹調技藝》教案教學內容項目三烹調輔助技能任務1糊漿芡制作技能檢查簽字授課時間授課時數4課時教學目的了解糊漿芡的基本定義,熟練掌握制作糊漿芡的操作要點,提高菜肴的質量。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了解上漿的種類和操作方法難點:菜肴成品要求教學方法講授與示范相結合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淀粉又稱“芡粉”、“糊料”,在烹飪中主要用于掛糊、拍粉、上漿、勾芡技術及花色菜肴的粘合劑。經過掛糊的原料可保證成品外脆里嫩;上漿的原料劃油后質地柔嫩光滑,拍粉的原料炸制后成型美觀,花紋清晰,口感香脆;勾芡后的菜肴光亮滑潤,滋味醇厚,湯菜勾芡后還能突出主料。一、上漿技術將原料用淀粉、蛋清調制的粘性薄質漿液裹拌稱為上漿。經加熱后,原料表層的漿液糊化凝固成軟滑的膠體保護層,使菜肴的質感細嫩。一、上漿操作的作用上漿的原料加熱后,淀粉糊化成為粘性很大的膠體,緊緊包裹在原料表面,避免原料表面與高溫油的直接接觸,使原料的蛋白質在低溫下變性成熟,則原料內部水分與呈味物質就不易流失而使菜肴顯得鮮嫩,并使原料在加熱中不易破碎,從而又起到了保嫩、保鮮、保持形態、提高風味與營養的綜合優化作用。二、上漿原料的選擇與加工采用上漿技法的原料都是鮮嫩的動物性原料,包括豬精肉、雞脯肉、牛肉、魚肉、蝦仁、鮮貝和內臟(豬肝、腰子、肚子、雞肫、鴨肫等)。原料的刀工處理以加工成片、絲、丁、粒(米)、花刀型為主。三、上漿的程序和方法1.上漿前的處理漂洗:魚肉加工成的魚片、魚絲、魚米;雞脯肉切成的雞絲、雞片;蝦仁等原料,上漿前要用清水漂洗一下,去除碎屑、血污,易于上漿,成菜色澤潔白。腌漬:以無色調味品腌漬為多。常用調味品有鹽、味精、蔥姜酒汁,特殊的菜肴要加醬油、香料。2.上漿處理干分漿:直接用干淀粉與原料拌和,適宜水分含量大的原料,要注意充分拌勻,不能有淀粉疙瘩。水粉漿:用濕淀粉與原料拌和,濕淀粉是指沉積在容器底部的厚淀粉,幾乎所有要上漿的原料都可用這種粉漿,優點是容易拌勻,不易出現淀粉疙瘩。蛋清漿:原料先用雞蛋清拌勻,再用淀粉(可干可濕)拌和,適用于要求色澤潔白的菜肴,如魚絲、魚片、雞絲等。3.上漿后處理①現漿現滑油:如豬肝、腰花、鱔片等。②靜置:上漿后的原料,可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靜置一段時間再滑油,如同“面團”的醒面,如肉絲、魚片等。③添油脂:魚絲、魚片、肉絲、蝦仁等上漿后要拌色拉油,可使原料在滑油時迅速分散,受熱均勻,并對原料的成熟時的光澤度和潤滑性有一定的增強作用,但要在原料加熱前進行。4.滑油處理除“宮保雞丁”、“魚香肉絲”、“水煮牛肉”等菜肴可以只上漿,不用滑油處理外,其余的上漿原料都要作滑油處理。二、掛糊技術掛糊是指根據菜肴的特點的要求,將原料用淀粉為主而調制的粘性粉糊裹抹的一種操作技術。掛糊的原料都要以油脂作為傳熱介質,進行熱處理,加熱后,在原料表面形成或脆或軟或酥的厚殼。一、粉糊的種類1.水粉糊由水和淀粉調制而成,在油溫較高時具有脆硬的質感,因此,也稱硬糊。適用于干炸、脆熘、炸烹等高溫烹調方法。特點:外脆里嫩。如“糖醋鯉魚”。2.蛋清糊由蛋清和淀粉調制而成,適合溫油軟炸菜肴。特點是質感軟嫩。3.蛋泡糊:由蛋清泡和淀粉調制而成,有些地方稱“高麗糊”、“發蛋糊”。采用中油溫或低油溫加熱,菜肴特點是色澤潔白、質感松軟。如“高麗香蕉”、“雪衣魚條”。4.全蛋糊(酥黃糊)由蛋清、蛋黃和淀粉調制而成。適合中油溫或高油溫的烹飪方法。5.脆皮糊(酥炸糊)由淀粉、面粉、雞蛋清、泡打粉、色拉油按一定的比例調制而成。二、掛糊的成品標準與操作關鍵1.掛糊技術的成品標準A.厚薄一致:糊本身要調勻,厚薄一致,掛在原料上才能厚薄一致。B.表面平整:力求表面沒在凹凸,否則影響菜肴外觀,滾面包渣均勻一致,其它原料也是如此。2.掛糊的操作關鍵A.注意掛糊的時間,宜現掛現烹。B.注意原料的味道。原料要選擇新鮮的氣味正常的原料,原料氣味不好,掛糊后加熱,異味就難以揮發。C.注意原料的濕度。三、拍粉技術所謂拍粉,就是在原料表面粘拍上一層干淀粉,以起到與掛糊作用相同的一種方法,所以拍粉也叫掛“干粉糊”。拍過粉的原料外表干燥,比較容易成形,比掛糊的菜品更加整齊、均勻。炸制后外表酥脆,肉軟嫩,而體積不縮小,可固定菜肴形狀,防止原料著色過快,使之保持色澤金黃,形態整齊美觀。拍粉操作簡單、方便,可提高烹調成菜的速度,尤其適合大批量操作,在行業中應用較廣。主要有兩方面:1.直接拍粉:就是在原料上直接拍上一層干淀粉,具有干硬挺實的特點,拍粉后直接炸制或油煎,主要是便于松散、防止粘結、起殼定型的作用。如“炸素脆鱔”、“煎帶魚”、“松鼠魚”、“菊花魚”。2.拍粉拖蛋糊在原料上面先拍粉,從蛋液中拖過,再拍上面包粉或果仁,這是烹調工藝中常用的加工方法。原料的形狀應為大片形或筒形,如“面包豬排”、“芝麻魚卷”,適用于高溫油炸熟,成品外香松酥脆、里鮮嫩。如拍粉拖蛋而不粘滾其它原料而直接烹調,具有外脆里嫩,色澤金黃,柔軟酥爛的特點,如“生煎桂魚”,拍粉時要注意現拍現炸,這是因為粉料非常干燥,拍得過早,則原料內部水分被干淀粉吸收,經高溫炸制后菜肴質地會發干變硬,失去外酥脆、里鮮嫩的效果,影響菜肴的質量,同時,粉料吸水過多也會結成塊或粒,造成表面粉層不勻,炸制后外表不光滑美觀,也不酥脆。所以,拍干粉時,現拍現炸為宜。在烹制“松鼠鱖魚”、“菊花魚”等菜肴時,原料剞花刀后,要腌漬調味,然后再拍粉油炸。原料經過多種液體調味品腌漬,使剞開的原料表面水分增大,粘性增強,干粉不易粘掛均勻,所以要邊拍粉邊抖動,防止炸制后,結成一團,花紋呈現不出來,影響鹵汁的沾掛和吸收,失去酥松香脆的口感。四、勾芡技術所謂勾芡,是指在菜肴烹制接近成熟且要出鍋前,向鍋內加入水淀粉,使菜肴湯汁稠濃,具有一定粘稠度的技術。實質上勾芡是一種增稠工藝,人們用淀粉勾芡,除了因為糊化淀粉具有粘稠度較大的特點外,還在于淀粉糊化后形成的“糊”具有較大的透明度,它粘附在菜肴原料表面,顯得晶瑩光潔,滑潤透亮,能起到美化菜肴的作用。一、菜肴芡汁的種類和特點1.包芡指菜肴的湯汁較少,勾芡后大部分甚至全部粘附于菜肴原料表面的一種厚芡。2.糊芡指菜肴湯汁較多、勾芡后呈糊狀的—種厚芡。它以菜肴湯汁寬而濃稠度大為基本特征,多用于熘菜。3.流芡又稱流漓芡,是薄芡的一種。其特點類似于糊芡,但濃稠度較之要小一些。流芡就是因其在盤中可以流動而得名。它常用于燒、燴、扒一類菜肴。4.米湯芡濃稠度較流芡小,多用于湯汁較多的燴菜、羹湯菜及一些蒸菜的淋芡,要求芡汁如米湯狀,稀而透明。二、粉汁的調制與勾芡的操作方法1.淀粉汁分水粉芡和兌汁芡兩種水粉芡:水粉芡是用淀粉和水調勻的淀粉汁。兌汁芡:兌汁芡是在勾芡之前用淀粉、鮮湯(或清水)及有關調料勾兌在一起的淀粉汁。2.菜肴勾芡的方法①菜肴成熟后,直接淋入水粉芡或兌汁芡,與原料翻拌均勻,再出鍋。可以一次淋入,也可分次淋入。②在鍋中調好芡汁(俗稱“臥汁芡”),然后將成熟的原料入鍋翻拌均勻,再出鍋;或將芡汁用手勺澆淋在已裝盤的菜肴上。三、勾芡技術的操作關鍵1.淀粉的品種選擇2.準確把握芡汁入鍋的時機3.精確掌握芡汁的用量4.勾芡前后充分攪拌5.區分勾芡的類型附記點名問題小結作業布置作業布置1.根據不同原料上漿前應該怎么處理?2.上漿的不同原料與鹽的比例是多少?3.上漿應掌握的操作要領是什么?4.掛糊和上漿兩者有何區別?教學反思多設計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環節,并舉例說明《中式烹調技藝》教案教學內容項目三烹調輔助技能任務2制湯技能檢查簽字授課時間授課時數1課時教學目的1.制湯的意義。2.制湯的分類。3.制湯工藝的原料選擇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制湯的分類。難點:制湯的意義。教學方法講授與示范相結合教學過程設計導入:“唱戲的腔,廚子的湯”,是中國流行的一句俗話,形容湯在菜肴制作中的重要性,除了用烤、煎、炸等幾種技法制作的菜肴以外,凡是帶有湯汁的菜肴,即使開始時加進鍋里的是清水,最終也都是成了湯汁的,因此,無論中餐西餐,盡管在進食次序上有別,但都各有自己特色的風味湯菜,所不同的西餐通常先喝湯后吃菜,而中餐大都先吃菜后喝湯。一、鮮味的成因及制湯的原理利用葷素原料制湯的首要目的是取其鮮味,用于菜肴的增鮮調味。制湯時,原料中的呈味物質和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產生的呈味物質,都因為湯汁溫度升高后沸騰時的對流作用,使這些呈味物質擴散到容器的各個部位形成濃淡均勻的溶液。加熱時愈長,從原料組織中溶出的物質越多,湯的鮮味越濃。鮮湯中的主要成份包括:①由蛋白質水解而產生的肽、氨基酸;②由核酸水解而產生的核苷酸和有機堿類;③由碳水化合物而產生的寡糖和單糖;④由上述水解產物進一步分解或轉化的含硫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和氨及氨類化合物。牛奶中有脂肪成分,但在鮮牛奶中看不見油脂,原因是油脂被乳化成細小的微粒,分散在牛奶中。白湯的湯色呈乳白色,也是由于脂肪的乳化作用形成的。制好的清湯經過“吊湯”處理,可制成“高級清湯”,其“高級”表現在湯更清,味更鮮。二、鮮湯的原料及制作制湯原料可葷可素,高級葷湯講究的用火腿、豬蹄、新鮮整雞等直接熬湯,通常都是雞、鴨、豬等的下腳料,包括骨架、腿骨、頭頸等,混在一起熬制鮮湯。高級素鮮湯,是寺院香積廚和市場上素菜館必備的烹調輔料,熬湯的原料多為鮮竹筍、鮮蘑菇、海帶、蠶豆瓣、黃豆芽等。西餐亦很重視制湯,只不過其風味與中餐有別而已,例如西餐常以洋蔥入湯,這對中餐來說不可思議。鮮湯的種類很多,一般按動物和植物兩大來源分為葷湯和素湯,并進一步按原料分為雞湯、鴨湯、魚湯、肉湯、海鮮湯、豆芽湯、香菇湯等;但是更多的是按湯的色澤和透明度分為清湯和白湯。三、常用鮮湯的制作1.普通白湯(毛湯)就是將雞、鴨、豬等的骨架,焯水去異味洗凈后,加蔥、姜、黃酒、加清水燒沸后,控制在沸騰的狀態下維持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湯液呈乳白色,有時也用制高湯后的原料再加水煮2~3小時,所得之湯也作毛湯使用。此湯用于一般菜肴制作。2.濃白湯(奶湯)將原料焯水洗凈后放入冷水鍋內,加足量水加熱煮沸,除去湯面的血污浮沫,然后加蔥、姜和料酒,加熱迅速煮沸,再降低加熱強度,使液面保持沸騰狀態,直至湯汁變濃呈乳白色為止。用此法制得的濃白湯,可用于煨、燜、煮、燉等技法烹制菜肴的湯汁。尤其適宜無味的烹飪原料增味之用。3.普通清湯熬制普通清湯的原料多為老母雞,早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有明確記載。現代也有用老母雞與瘦豬肉同煮者。具體制法都是先將原料焯水去除血污雜質,然后另加冷水與原料同煮沸,再度除去浮沫,加入蔥、姜、料酒,立刻轉入微火加熱,保持湯面不沸騰狀態,三小時左右即成。注意掌握火候,如果強熱使湯水沸騰,則會使湯水變混或變成乳白色;如果溫度過低,則呈味物質很難溶出,湯味寡淡。4.高級清湯(也稱高湯、上湯、頂湯)這是在普通清湯的基礎上,利用“吊湯”技術加工而成。高級清湯制作的具體工序如下:A.先制得普通清湯,設法除去湯中的脂肪和微粒懸浮物。可將湯液放冷至0℃時靜置,使其中分散的脂肪液滴凝聚浮出水面撇去,再用紗布、或湯篩、或專用濾紙將普通清湯過濾除去雜屑骨渣等直徑較大的顆粒。繼而在湯液中加少量食鹽。食鹽中的cl-是蛋白質的結構穩定劑,在吊湯加熱之前加入食鹽,可以保持清湯這種蛋白質親液溶膠的穩定性。至于食鹽何以會影響蛋白質溶液的穩定性,其具體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B.取新鮮雞腿肉(也可用雞脯肉、瘦豬肉等)斬成肉糜,并加入蔥、姜、料酒和清水,浸泡出血水。將血水和雞腿肉糜一起倒入濾過的清湯中,立即迅速加熱,控制火候使之微沸,加熱強度不宜過大,僅保持微沸約5~10分鐘左右,撈出浮在湯表面的雞肉糜,除去懸浮物,即得高級清湯,行業中稱為“一吊湯”。C.再將新的雞脯肉糜加姜、蔥、料酒和清水浸泡出血水,除去血水后倒入涼透的“一吊湯”中,一邊加熱一邊輕輕攪拌,待肉糜上浮后撈出,所得清湯稱為“雙吊湯”。重復B和C,可得“三吊湯”。四、制湯關鍵1.所用原料一定要新鮮,制湯的水料比要掌握好,水分過大,湯液濃度低,失去調味的作用,水分過少,影響呈味物質的完全溶解,浪費原料;控制火候對制湯過程極為重要,通常都是快速煮沸,然后制什么湯,就用什么火候,確保呈味物質有足夠的溶解擴散時間。2.在制湯的過程中,要注意溫度和總熱量的控制,選擇適當的物料比例(水料比)和加熱強度。如果湯液過濃,要注意添水。附記點名問題小結作業布置作業布置1.制湯的定義是什么?2.湯的分類與作用?教學反思多設計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環節,并舉例說明《中式烹調技藝》教案教學內容項目三烹調輔助技能任務3臨灶操作技能檢查簽字授課時間授課時數1課時教學目的1.了解勺工工藝的作用和基本要求2.掌握晃勺、翻勺的作用及操作要領3.掌握出勺裝盤的基本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晃勺、翻勺的作用及操作要領難點:出勺裝盤的基本要求教學方法講授與示范相結合教學過程設計導入:臨灶操作是指將經過切配后的原料進行加熱、調味,制作菜肴的過程。因為多在爐灶前操作,又稱爐子或灶上、火上的、候鑊和后鑊工作(或崗位)。因為餐飲業的爐灶通常有三個以上的火眼,從事臨灶操作的廚師,根據技術水平又分為頭爐(頭灶、頭鍋)、二爐(二灶、二鍋)、三爐等。相對應爐子的切配廚師,又稱為頭砧、二砧、三砧等。臨灶以烹制為中心,其工藝內容包括烹制、調味、制湯、勾芡和裝盤等。一、臨灶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準備工作1.衛生要求2.檢查好爐具設備3.備好烹調加熱器具4.原料準備工作(1)調料準備。(2)制湯工作。(3)初步熱處理工作。(二)正式臨灶烹調操作1.姿勢正確,優美大方2.熟練烹調的各項基本功3.認真細致,注意安全(三)收尾工作營業結束工后要做好各項收尾工作,包括衛生工作、收料工作、安全工作。關好各種爐灶閥門,或添煤將爐火封好,關好水管、電燈設備。收好沒有使用的各種原料以及半成品,收好各種調料。將爐臺、烹調器具、調料罐進行一次衛生清理,并按位放好。整個地面應墩洗一次,確保工作場地整齊清潔。為次日工作做好準備。二、勺工工藝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勺工工藝就是根據烹調的不同需要,將各種加工成形的烹調原料放入勺中,通過晃勺、翻勺使原料入味成熟,再出勺裝盤的工藝過程。勺工技術又是保證菜肴均勻受熱,調料入味,芡汁交融的重要條件。勺工是增加烹調速度、創造美觀菜形,提高菜肴質量的技術措施,它一直受到廚師們的重視。(一)勺工的作用1.保證烹調原料均勻地受熱成熟和上色2.保證原料入味均勻3.形成菜肴各具特色的質感4.保證勾芡的質量、通過晃勺、翻勺可使芡粉分布均勻,成熟一致5.保持菜肴的形狀(二)勺工的基本要求1.了解勺工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并能正確掌握和靈活運用2.掌握勺工技術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領3.勺工操作要求動作簡捷、利落、連貫協調4.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與扎實的基本功三、勺工姿勢(一)翻炒姿勢(二)握勺的手勢1.握單柄勺的手勢2.握雙耳鍋的手勢3.握手勺的手勢四、勺工技法(一)晃勺晃勺也稱晃鍋、轉菜,是指將原料在炒勺內旋轉的一種勺工技藝。1.晃勺的作用(1)防止粘鍋。(2)使原料在炒勺內受熱均勻,成熟一致。對一些燒菜、扒菜,勾芡時往往都是邊晃勺邊淋芡,使勾出的芡均勻而不會局部太稠或太稀。(3)調整原料在炒勺內的位置,以保證翻勺或出菜裝盤的順利進行。晃勺對于翻炒的作用,猶如助跑對于跳高的作用,沒有助跑,跳高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同樣,沒有晃勺,翻炒也難以完成。看似平常的晃勺,對于翻炒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操作方法左手端起炒勺(或炒勺不離灶口),通過手腕的轉動,帶動炒勺做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使原料在炒勺內旋轉。待勺中的原料轉動起來后再做小型晃動,保證勺中的原料能繼續旋轉。3.技術要領(1)晃動炒勺時,主要是通過手腕的轉動及小臂的擺動,加大炒勺內原料旋轉的幅度,力量的大小要適中。力量過大,原料易轉出炒勺外;力量不足,原料旋轉不充分。(2)晃勺時鍋中原料數量必須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原料過多,它在鍋內翻動的范圍小,也就是說原料在鍋中的運動距離減短,這樣原料就難以達到拋的速度,鍋中的菜肴難以翻轉,因此用于翻勺的原料不宜過多。4.適用范圍晃勺應用較廣泛,在用煎、貼、燒、扒等烹調方法制作菜肴時,以及在翻勺之前都可運用。此種方法單柄勺、雙耳鍋均可使用。(二)翻勺首先,翻勺可使烹調原料受熱均勻。再次,翻勺可使烹調原料著色均勻。翻勺可使烹調原料掛芡均勻。通過晃勺、翻勺,可以達到芡汁均勻包裹原料的目的。翻勺可保持菜肴的形態。許多菜肴要求成案后要保持一定的形態,如用執、煙、煎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均須采用大翻勺將勺中的原料進行180的翻轉,以保持其形態的完整。1.按翻勺的方向分為前翻、后翻、左翻、右翻(1)前翻。也叫順翻、正翻、就是將原料由炒勺的前端向勺柄方向翻動,其方法分拉翻勺和懸翻勺兩種。(2)后翻。也叫倒翻,是指將原料由勺柄方向向炒勺的前端翻轉的一種翻勺方法。可防止湯汁和熱油濺在身上引起燒燙傷,有人形象地比喻為“珍珠倒卷簾”。(3)左翻和右翻。也叫側翻。左翻就是將炒勺端離火口后,向左運動,勺口朝右,手腕肘臂用力向左上方一扭一拋揚,原料翻個身即可落入勺內;右翻則是將原料從炒勺的右側向左翻回內即可。2.按翻勺的幅度大小分為小翻勺和大翻勺(1)小翻勺。小翻又叫顛翻、疊翻,即將炒勺連續向上顛動(每次翻勺只有部分原料作180度翻轉,翻起的部分與另一部分相重疊),使鍋內菜肴松動移位,避免粘鍋或燒焦,使原料受熱均勻,調料入味,鹵汁緊包。因翻動時的動作幅度較小,鍋中原料不顛出勺口,故稱“小翻勺”。(2)大翻勺。大翻勺是指把炒鍋(勺)中的原料一次性做180°翻轉的一種翻勺方法。因翻勺的動作及原料在勺中翻轉的幅度較大,故稱之為大翻勺。3.根據翻勺時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分為灶上翻和灶后翻(1)灶上翻。將炒勺端離灶口,握緊勺柄,向前一推送,往后一拌動(炒勺運動弧度要大),即可將菜肴完整地翻過來。(2)灶后翻。用手握緊勺柄,快速向前一推,再順勢往后一拽,炒勺緊跟菜肴成弧度運動,同時左腳退后一步,使整個菜肴落在勺中。4.手勺的使用勺工主要是由翻勺動作和手勺動作兩部分組成的。手勺在勺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不單純是舀料和盛菜裝盤,還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2MM格法玻璃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過濾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木材采購合同協議范本下載
- 2025至2030年中國組合螺釘旋具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碾米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消防腰斧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新建輕質磚墻體施工方案
- 齊河簡易輕鋼房施工方案
- 梁平酒店鋁單板施工方案
- 新時代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XX社區為例
- 《西方經濟學》說課
- 安標受控件采購管理制度
- 《針灸神奇作用》課件
- 美國醫療的社會變遷
- 亞低溫的治療與護理
- 2023全新混凝土罐車運輸安全協議
- 防高墜自查自糾臺賬
- 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 zya1-31-2015
- 汽車托管租賃合同
- 國家開放大學《土木工程力學(本)》形考作業1-5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