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1頁
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2頁
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3頁
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4頁
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25金華市金東區2023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學習任務一:日積月累(17分)1.閱讀下面的文字,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或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閱讀書籍,了解別樣人生。在《藤野先生》中,魯迅用“油光可jiàn()”“標致極了”等詞把清國留學生不思進取的丑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回憶我的母親》里,朱德用質樸平實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了一位不chuò()勞動、任()(A.rènB.rén)勞任怨的偉大母親形象;《美麗的顏色》中,不論是zào()熱的夏天,還是嚴寒的冬天,居里夫人始終追尋著“鐳”……【答案】①.鑒②.輟③.A④.燥【詳解】本題考查字音字形。油光可jiàn,寫作:油光可鑒,意思是形容非常光亮潤澤。注意“鑒”的正確書寫。不chuò,寫作:不輟,意思是不停止,繼續不斷。注意“輟”的正確書寫。任勞任怨,讀音為rènláorènyuàn,意思為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故選A。zào熱,寫作燥熱,指天氣炎熱不濕潤。注意“燥”的正確書寫。2.古詩文名句填空(1)老驥伏櫪,__________。(曹操《龜雖壽》)(2)攀條折其榮,__________。(《古詩十九首》)(3)__________,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4)__________,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5)《錢塘湖春行》中,詩人借鶯、燕的活動來傳達春天來臨的信息,并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古詩詞中,作者常常借樹抒懷。崔顥《黃鶴樓》中的“晴川歷歷漢陽樹,__________”,詩人由眼前的樹木芳草勾起對家鄉一草一木的懷想,抒發了強烈的思鄉之情;王績《野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詩人借樹營造蕭瑟靜謐的氣氛,抒發惆悵孤寂的情懷;劉楨《贈從弟》(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詩人在問答中借樹的剛勁,對堂弟寄予了無限期望。【答案】①.志在千里②.將以遺所思③.征蓬出漢塞④.月下飛天鏡⑤.幾處早鶯爭暖樹⑥.誰家新燕啄春泥⑦.芳草萋萋鸚鵡洲⑧.樹樹皆秋色⑨.山山唯落暉⑩.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注意“遺、蓬、鏡、鶯、暖、燕、萋、洲、唯、暉、罹、凝”等字的正確書寫。3.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自古就有以官職相稱的說法,《答謝中書書》中的“謝中書”就是這種稱呼。B.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一文中,描繪了富春江的奇山異水,寫出了自己面對美景的感受,意在勸友人放下爭名奪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C.我國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號紀年。如“自康樂以來”中的“康樂”和“元豐六年”中的“元豐”都是年號。D.律詩是近體詩的一種,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崔顥的《黃鶴樓》押ou韻。【答案】C【詳解】此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古代文學文化常識是指作者名(字、號)、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作品主題及風格,古代稱謂習慣、歷法、節氣、職官定位、地理、禮儀、古代音律、科舉制度、宗法等文化內容的統稱。這些知識要隨學隨記,做題時才能信手拈來,得心應手。C.有誤,“元豐”是年號,而“康樂”不是年號,指的是南北朝時期著名山水派詩人謝靈運,他承襲祖父謝玄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故選C。學習任務二:名著閱讀(6分)4.讀《紅星照耀中國》時,同學們就“紅”字的內涵展開了討論,請根據書中的具體內容和你的閱讀體驗將其補充完整。甲:我認為,“紅”不再是顏色,而是一種精神象征,象征著革命熱情,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奮力拼搏。在第五篇《長征》中,我不但看到紅軍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赴湯蹈火飛奪瀘定橋,還看到他們__________。乙:我理解為“紅”是一種____________的精神。你看,書中“紅小鬼”們不管行軍多疲乏,也不覺得苦,一碰到人們問他們好不好就回答“好”。【答案】①.在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爬雪山,過草地②.積極樂觀【詳解】本題考查名著識記與理解。《紅星照耀中國》記述了埃德加·斯諾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即后來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邊區)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后的所見、所聞、所感,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從多個方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解放而艱苦奮斗和犧牲奉獻的精神,瓦解了種種歪曲、丑化共產黨的謠言。斯諾通過對領導人和普通民眾的觀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紅區黨組織、各種文件、會議等內容轉變為讓讀者讀起來感到親切生動的文字。這段對話是同學們在讀《紅星照耀中國》時,對于“紅”字展開的討論,認真分析對話內容,進行作答。第1空:整句中關聯詞“不但……還……”,再聯系前文“我不但看到紅軍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赴湯蹈火飛奪瀘定橋”,說明“還看到他們”后要接的是另一個壯舉,從“第第五篇《長征》”中篩選能體現“革命熱情,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奮力拼搏”的精神的情節即可。第2空,從乙的舉例“你看,書中‘紅小鬼’們不管行軍多疲乏,也不覺得苦,一碰到人們問他們好不好就回答‘好’”,體現出一種積極樂觀的精神,這一空是對這種精神的一個概括,所以可往“紅小鬼”們身上體現出的精神方向進行組織,如堅強勇敢、充滿希望等。5.向斯諾學習寫故事。就紀實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實說話”這一點,你從斯諾的寫作過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參考目錄,結合你的閱讀體會,加以闡述。第一篇探尋紅色中國第七篇去前線的路上一些未獲解答的問題同紅色農民談話通過紅色大門第八篇同紅軍在一起第二篇去紅都的道路“真正的”紅軍遭白匪追逐彭德懷印象造反者為什么當紅軍第四篇一個共產黨的由來游擊戰術在長沙的日子紅軍戰士的生活蘇維埃運動(有刪節)【答案】斯諾通過采訪紅軍將領、深入紅軍生活、對話農民、拍攝照片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許多關于紅色中國的真實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客觀地撰寫了《紅星照耀中國》這部紀實作品。他深入一線搜集資料的方式和客觀的寫作態度值得我們借鑒。【詳解】本題考查名著內容理解與體會。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真實記錄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期間,通過對領導人和普通民眾的觀察和描述,通過采訪、對話和實地考察后的所見、所聞、所感,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正因為斯諾能夠深入了解戰士和群眾的生活,筆下才會有形象真實的人物,才能夠寫出偉大的紀實作品,他的這種能夠深入一線,搜集真實資料的求實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任務三:新聞速讀(11分)寶馬雕車香滿路,幸福的歌聲傳四方記者陳玉杰吳婷①公路成網、高鐵飛馳、輕軌穿梭、郵路暢通……十年來,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金東建設蹄疾步穩。②條條大道,連通南北、縱貫東西。大路通四方,天塹變通途,金東構筑了發展大格局,鋪就起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③交通建設大變遷,見證了金東十年的滄海桑田。火車開進塘雅,葡萄進了杭州市民的菜籃子④第一次變化,是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塘雅這片土地上第一次響起火車的轟鳴。⑤“記得小時候,我們塘雅車站滿滿當當都是人,大伙兒都要從這里坐火車出門。”塘雅鎮竹園村黨支部書記范榮建年輕時曾在車站做過十余年的裝卸工。他說,當時節假日列車上人滿為患,就連廁所和行李架上都擠滿了人。有數據記載,1984年塘雅火車站旅客流量達6.9萬人次,貨運達33297噸。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促進了竹園村乃至整個塘雅鎮的發展。“當時我們村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銀行、稅務所、郵電所、供銷社、食品商店應有盡有,被稱為‘小香港’。”范榮建指著殘存的當時建筑,驕傲又遺憾地說。火車讓村里富起來了,也拉近了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距離。⑦后來,經塘雅鎮政府溝通,葡萄銷售旺季列車停靠時間由原來的3分鐘延長到6分鐘,還專門增掛了兩節車廂專供果農賣葡萄,為塘雅葡萄產業的蓬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⑧通過火車,塘雅葡萄銷往各地,尤其受到杭州市民的喜愛。⑨1990年,浙贛鐵路金華段復線建設全部完成,老火車站低調退隱,塘雅昔日的繁華也在歲月中漸漸沉寂下來。⑩改革開放以后,頭腦活絡的塘雅果農便發現了商機一到火車站銷售葡萄。“天沒亮我們就挑著葡萄去火車站了,車廂里賣不完,我們就到杭州站下車,在街頭巷尾叫賣,等葡萄賣完后再坐火車回家。”果農黃根伙回憶。每年7月到9月,一支上百號人的“葡萄大軍”穿梭在金華至杭州的列車上,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公路挺起脊梁鋪就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第二次蛻變,是2009年金義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車。兩條主干線路貫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發展脊梁,鋪就起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因路而興,因路致富,越來越多的塘雅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七月驕陽下,條條大道猶如銀色的玉帶,把人流載進“七彩田園”、載進“木版年畫基地”、載進“奇石文化村”、載進一個個風景如畫的鄉村景區,同時又讓塘雅的火龍果、葡萄、奇石、田園風光插上翅膀,飛出塘雅,飛向外地。?當前,G235金義中央大道正在火熱建設中,力爭明年10月底建成通車。這條被譽為“金華第一路”“不收費的高速公路”的明星道路,將給塘雅帶來怎樣的發展,值得期待!輕軌飛馳穿梭,開啟未來新生活?第三次蝶變,則是今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的通車,全市唯一的軌道交通——“大本營”車輛段落戶塘雅。?與其他輕軌途經鄉鎮不同的是,塘雅還承建了軌道交通車輛段,肩負著金華市整個市域軌道交通系統車輛停放、運用整備、定期檢修以及日常維修的重擔。“塘雅車輛段兼具了停車場功能,維修保養市域范圍內目前僅規劃這一處。”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獨此一家,別無他處,意義和重要性由此可見。更值得一提的是,未來,車輛段上方將出現五六十萬平方米的上蓋物業。從塘雅車輛段鳥瞰效果圖來看,高樓林立,繁花似錦,就是一個長條形的現代化都市街區,幾乎看不到軌道和車輛。維保、停車等功能都隱藏在了未來之城的下方。?幾年后,塘雅將如東京、紐約、香港等國際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鐵上蓋物業一樣,崛起一個綠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適宜居的未來社區之城。這個體量龐大的綜合體“航母”,在帶來軌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將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6.快速閱讀這篇新聞作品,還原下面這張新聞寫作提綱。每處不超過20字。新聞寫作提綱三次變化具體變化變化結果第一次(1)______村里富起來,拉近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距離。第二次2009年金義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建成通車。(2)_______第三次(3)______(4)_______7.新聞作品的體裁很多,有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等,請快速閱讀上面這篇文章,判斷它與以下教材中的文章體裁最接近的是哪一項?請結合文意簡要闡述理由。A《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B《“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C《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D《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8.2012年-2022年,是不平凡的十年。請你以“非凡十年”為話題,向你的家人進行采訪,你會提出怎樣的問題呢?請確定對象,擬定兩個合適的問題。采訪對象:_______采訪問題:(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9.在新聞作品之后,記者們往往會寫下“記者手記”,請你也來當一回小記者,補寫這篇新聞作品的“記者手記”。50字左右。小貼士:記者手記也稱之為記者札記,是指記者在完成新聞稿件后對新聞事件或者新聞當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體現記者所思所想的個人意志。記者手記: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①.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②.鋪就起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③.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通車,車輛段落戶塘雅。④.便利生活,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7.C,這是一篇通訊。本文采用了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地報道了新聞事實,選擇“金東十年的交通建設大變遷”這個縱剖面,從火車到金義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輕軌,交代得很完整,讓讀者感受到金東十年的巨變。8.①.采訪爺爺。②.爺爺,你覺得我們家這十年有哪些變化?③.爺爺,你能給我講講你這十年的最大感受?9.塘雅是金東的一鎮,卻濃縮了10年來金東交通的巨變。一條條鐵軌,一條條公路,一列列輕軌,都是發展強勁的見證者。【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提煉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相關材料,到材料中圈出相關的內容,進行提煉概括即可。(1)結合第④段“第一次變化,是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可概括為“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2)結合第?段“第二次蛻變,是2009年金義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車。兩條主干線路貫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發展脊梁,鋪就起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可概括為“鋪就起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3)結合第?段“第三次蝶變,則是今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的通車,全市唯一的軌道交通——‘大本營’車輛段落戶塘雅”可概括為“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通車,車輛段落戶塘雅”。(4)結合第?段“幾年后,塘雅將如東京、紐約、香港等國際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鐵上蓋物業一樣,崛起一個綠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適宜居的未來社區之城。這個體量龐大的綜合體‘航母’,在帶來軌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將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可概括出“便利生活,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7題詳解】本題考查對新聞作品體裁的辨析。新聞作品的體裁很多,有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等。A.《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及時、客觀地報道了人民解放軍三十萬大軍勝利渡長江這件事。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報道迅速及時,語言簡明、準確。屬于消息。B.《“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記敘了中國運動員呂偉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第九屆亞運會中獲得十米跳臺跳水比賽冠軍的情景。文章重點描寫了呂偉跳水的三個動作,展現了生動的畫面。屬于新聞特寫。C.《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完整地記敘了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艦載機殲-15首次成功著艦的過程。運用了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翔實而生動地報道了這件事。屬于通訊。D.《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是《人民日報》在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發表的文章,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紀念日發表此文,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驚醒世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文章主要采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有鮮明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屬于新聞評論。本文采用了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地報道了新聞事實,選擇“金東十年的交通建設大變遷”這個縱剖面,從火車到金義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輕軌,交代得很完整,讓讀者感受到金東十年的巨變。屬于通訊。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擬寫采訪問題。根據采訪對象合理設計問題,所提問題要具體、客觀,有針對性,問題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聯系。示例:采訪對象:爸爸。采訪問題:1、爸爸,您認為這十年間咱們家變化最大是什么?2、對于家中的變化您有什么感受和期望呢?【9題詳解】本題考查寫記者手記的能力。記者手記也稱之為記者札記,是指記者在完成新聞稿件后對新聞事件或者新聞當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體現記者所思所想的個人意志。這篇通訊選擇“金東十年的交通建設大變遷”這個縱剖面,生動形象地報道了從火車到金義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輕軌的發展變化,讓讀者感受到金東十年的巨變。記者手記可以圍繞這些發展變化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示例:塘雅的十年代表了金東交通的巨變,從火車到公路,再到輕軌,一條條交通線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進了城鎮的發展。學習任務四:品味山水(20分)(一)(5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田家王淮(宋)流水繞柴門,門前小徑村。(1),桑野散雞豚。午灶黃粱熟,(2)田翁無少事,閑坐弄諸孫。注釋:①王淮,字季海,金華城區人。南宋名相。10.第一首詩《田家》對仗工整,請把下面兩句詩的選項填入相應位置。A.春缸白酒渾B.棘籬喧鳥雀(1)(2)11.這首詩最后一句寫到“閑”,在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的末句“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也有一個“閑”字,這兩個“閑”一樣嗎?請你結合作品內容分析。【答案】10.(1)B(2)A11.示例:《田家》前四句作者通過描寫田家優美的自然環境,鳥雀“喧”鬧,雞豚“散”養,來表現田家生活的與世無爭,“午灶黃粱熟,春缸白酒渾”通過“黃粱熟”“白酒渾”表現田家生活富足,尾聯通過田翁“無少事”“閑坐弄諸孫”享受天倫之樂,從而體現田家生活的悠閑自在。而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中的“閑”,既指具有閑情雅致,能欣賞美景的人,也反應了蘇軾仕途失意的苦悶心境。【10題詳解】本題考查對仗。B句“棘籬喧鳥雀”中兩個名詞“棘籬”“鳥雀”與“桑野散雞豚”中兩個名詞“桑野”“雞豚”相對;動詞“喧”與“散”相對;這兩句寫鳥雀在籬間嘰嘰喳喳的鳴叫,桑野散養著家畜,來體現田家生活的與世無爭;故第一處填B;“午灶黃梁熟”可以看成主謂短語,與A句“春缸白酒渾”相對;這兩句通過“黃粱熟”“白酒渾”表現田家生活富足;故第二處填A。【11題詳解】本題考查煉字。《田家》中“流水繞柴門,門前小徑村”點明田家的環境(流水環繞,門前小路);“棘籬喧鳥雀,桑野散雞豚”寫鳥雀在籬間嘰嘰喳喳地鳴叫,桑野散養著家畜,隨性自然,寫出了田家與世無爭的美好;“午灶黃梁熟,春缸白酒渾”,通過寫“黃粱熟”“白酒渾”這些即將擺上飯桌上的東西,來體現農家的富足美好;尾聯“田翁無少事,閑坐弄諸孫”寫田翁因沒有繁雜的事情來擾亂自己,所以才能享受“弄諸孫”的愜意,享受天倫之樂;一個“閑”字寫出了田家生活的悠閑自在閑適自得之意。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中的“閑”,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欣賞美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自稱閑人,在句中譯為清閑的人,或有著閑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二)(10分)閱讀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題。【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江水又東,逕①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巖既高,加以江湍紆回,雖途徑信宿②,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水經注·江水》)【注釋】①逕:經過。②信宿;連宿兩夜,兩個晚上。1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絕讞多生怪柏既人跡所絕C.雖乘奔御風雖途徑信宿D.故漁者歌曰黃牛如故13.用“/”給下面這句話斷句。(限斷兩處。)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14.【甲】文中“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側面寫出了水的特點;【乙】文中“朝發黃牛,暮宿黃牛”側面寫出了水的特點。15.【甲】【乙】兩文的結尾處出現了漁者或者行者的歌謠,請聯系文意,探究這樣寫的妙處。【答案】12.C13.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14.甲:水流湍急;乙:曲折迂回。15.甲文中漁者歌謠寫出了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間接表達景物帶給人們的感傷情緒,更突出秋天的凄涼冷落;乙文中行者歌謠側面寫出了巖石高聳、江水曲折的特點。【12題詳解】此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A.介詞,在/連詞,如果;B.形容詞,極高的/動詞,窮盡,消失;C.都是“連詞,即使”;D.連詞,所以/名詞,原來的樣子;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作停頓。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像是人拿著刀,牽著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黃色的,輪廓較為分明。“色如人負刀牽牛”寫外貌的形態,“人黑牛黃”寫顏色,“成就分明”寫外貌形態。故斷句: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14題詳解】本題考查內容分析。甲文中“朝發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通過時間寫船行速度快,進而側面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漲后的水流之疾。乙文中“朝發黃牛,暮宿黃牛”意思是“早晨從黃牛山動身,晚上在黃牛灘過夜”,結合前文“加以江湍紆回”可知,行船一天,還是在黃牛灘,不是船慢,而是江水曲折,故可知其側重在于寫水的迂回曲折。【15題詳解】本題考查句段作用。(1)甲文。“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在甲文的第四段,結合第四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可知,這里用猿猴叫聲的凄涼渲染三峽秋景的感傷氛圍,突出三峽秋景的凄涼冷落;這句歌謠是三峽的漁民唱的,歌聲中傳遞出三峽漁民們內心的凄涼,結合甲文一二段可知,三峽山連綿高俊且落差大,三峽水夏季迅猛湍急,而這樣的自然環境給三峽漁民的打漁帶來了兇險,所以甲文中漁者歌謠再次寫出了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表現了漁民的痛苦,以及作者對漁民痛苦生活的同情。(2)乙文。“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意思是“早晨從黃牛山動身,晚上在黃牛灘過夜。過了幾天幾夜,黃牛山看起來還是和原來一樣”。“朝發黃牛,暮宿黃牛”從側面寫黃牛灘這里的江水曲折迂回,走了一天還是沒能離開黃牛灘;“三朝三暮,黃牛如故”寫走了幾天,但是還能看到黃牛山,并且和原來一樣,說明黃牛山非常的高聳。故乙文中行者歌謠側面寫出了巖石高聳、江水曲折的特點。【點睛】參考譯文:【甲】在七百里的三峽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全然沒有中斷的地方;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斷。有時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其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極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松柏,懸泉瀑布在山峰之間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峻,草盛,的確是趣味無窮。每到天剛放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顯得非常悲慘凄涼,在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聲音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乙】江水又向東流去,經過黃牛山,山下有一座灘,名叫黃牛灘。南岸層層的山嶺聳立著,最遠的高山上有一塊巖石,像是人拿著刀,牽著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黃色的,輪廓較為分明;這個地方人跡罕至,沒有誰能親自探究。這塊巖石本來已經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過了兩夜,還能望見這塊巖石。所以過路人的歌謠說:“早晨從黃牛山動身,晚上在黃牛灘過夜。過了幾天幾夜,黃牛山看起來還是和原來一樣。”16.校園風景美如畫。請用書信的形式為明年將進入七年級的學弟學妹描繪校園風光。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條理清晰,語言通暢,150字左右。(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七年級的學弟學妹:你們好!很高興我們能夠成為校友,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美麗的校園吧!你們的學姐/學長2022年11月1日【答案】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合適的景物描寫方法進行。【詳解】本題考查景物描寫。抓住某校園景物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描繪校園風光。語言通暢,150字左右。示例:一走進學校大門,一個寬闊的操場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操場上有兩種跑道,一種是直跑道,另一種是隨圓形的跑道。我們的操場上還是乒乓球臺、籃球場、足球場三合一的呢!穿過操場,高大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左右對稱這兩個美麗的花壇,花壇里有各種各樣的鮮花:有月季,杜鵑,玫瑰……香味兒真濃啊,就像一噴過香水似的。漫步在校園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與眾不同的“鶴文化”,我們在這濃濃的氛圍中學習經典、感受國學,還誕生出了一批批國學“小學士”、“小碩士”,這可是我們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學習任務五:向名家學寫作(63分)(一)(13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我的母親(節選)鄒韜奮①說起我的母親,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寧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②我的母親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③我現在所能記得的最初對于母親的印象,大約在兩三歲的時候。我記得有一天夜里,我獨自一人睡在床上,由夢里醒來,朦朧中睜開眼睛,模糊中看見由垂著的帳門射進來的微微的燈光。在這徽微的燈光里瞥見一個青年婦人拉開帳門,微笑著把我抱起來。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對我說了什么,現在都記不清了,只記得她把我負在她的背上,跑到一個燈光燦爛人影幢幢往來的大客廳里,走來走去“巡閱”著。大概是元宵吧,這大客廳里除有不少成人談笑著外,有二三十個孩童提著各色各樣的紙燈,里面燃著蠟燭,三五成群地跑著玩。我此時伏在母親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張著眼看這個,望那個。那時我的父親還在和祖父同住,過著“少爺”的生活;父親有十來個弟兄,有好幾個都結了婚,所以這大家族里看著這么多的孩子。母親也做了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她十五歲就出嫁,十六歲那年養我,這個時候才十七八歲。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見著的她的容態,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悅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見過的女子,我的母親是最美的一個,就是當時伏在母親背上的我,也能覺到在那個大客廳里許多婦女里面:沒有一個及得到母親的可愛。我現在想來,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時候,母親看見許多孩子玩燈熱鬧,便想起了我,也許躡手躡腳到我床前看了好幾次,見我醒了,便負我出去一飽眼福。這是我對母親最初的感覺,在當時的幼稚腦袋里當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愛。④母親喜歡看小說,那些舊小說,她常常把所看的內容講給妹仔聽。她講得娓娓動聽,妹仔聽著忽而笑容滿面,忽而愁眉雙鎖。章回的長篇小說一下講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著母親再看下去,看后再講給她聽。(A)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凄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涌流著。那時的我立在旁邊瞧著,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們為什么那樣無緣無故地揮淚痛哭一頓,和在上面看到窮的景象一樣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現在想來,才感覺到母親的情感的豐富,并覺得她的講故事能那樣地感動著妹仔。如果母親生在現在,有機會把自己造成一個教員,必可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良師。⑤我六歲的時候,由父親自己為我“發蒙”,讀的是《三字經》,第一天上的課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一點兒莫名其妙!一個人坐在一個小客廳的炕床上“朗誦”了半天,苦不堪言!母親覺得非請一位“西席”老夫子,總教不好,所以家里雖一貧如洗,情愿節衣縮食,把省下的錢請一位老夫子。說來可笑第一個請來的這位老夫子,每月柬修只須四塊大洋(當然供膳宿)。我到十歲的時候,讀的是“孟子見梁惠王”,教師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時候,父親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課,在夜里親自聽我背書,很嚴厲,桌上放著一根兩指闊的竹板。我的背向著他立著背書,背不出的時候,他提一個字,就叫我回轉身來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來。我吃了這一下苦頭,痛是血肉的身體所無法避免的感覺,當然失聲地哭了,但是還要忍住哭,回過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處中斷,背不下去,經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嗚嗚咽咽地背著那位前世冤家的“見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嗚咽著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著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涌地哭著。(B)我心里知道她見我被打,她也覺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著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卻時時從嗚咽著的斷斷續續的聲音里勉強說著“打得好”!她的飲泣吞聲,為的是愛她的兒子;勉強硬著頭皮說聲“打得好”,為的是希望她的兒子上進。由現在看來,這樣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蠻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母親,因為那個時候就只有這樣野蠻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親見我被打,陪著我一同哭,那樣的母愛,仍然使我感念著我的慈愛的母親。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發腫有半寸高,偷向燈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滿肚子裝著已成熟的絲的蠶身一樣。母親含著淚抱我上床,輕輕把被窩蓋上,向我額上吻了幾吻。⑥當我八歲的時候,二弟六歲,還有一個妹妹三歲。三個人的衣服鞋襪,沒有一件不是母親自己做的。她還時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工來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歲時,看見母親那樣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覺不安。記得有一個夏天的深夜,我忽然從睡夢中醒了起來,因為我的床背就緊接著母親的床背,所以從帳里望得見母親獨自一人在燈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親的勞苦,輾轉反側睡不著,很想起來陪陪母親。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責備的,就說是要起來陪陪母親,一定也要被申斥幾句,萬不會被準許的(這至少是當時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個借口來試試看,便叫聲母親,說太熱睡不著,要起來坐一會兒。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親居然許我起來坐在她的身邊。我眼巴巴地望著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著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到滴搭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著,為著我要穿鞋,累母親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說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著陪陪母親,似乎可以減輕些心里的不安成分。當時一肚子里充滿著這些心事,卻不敢對母親說出一句。才坐了一會兒,又被母親趕上床去睡覺,她說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來干什么!現在我的母親不在了,她始終不知道她這個小兒子心里有過這樣的一段不敢說出的心理狀態。⑦我的母親只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一九三六年一月十日深夜17.【事件·梳理】回憶性散文通過對典型事件的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本文回憶了母親很多事情。請你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句概括事件。(每件不超過15字)(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18.【語言·批注】精彩的細節描寫能為人物添彩,質樸無華的句子同樣飽含深情。請從A、B兩個劃線句中任選一處進行賞析,完成批注。我選(),批注:_______________19.【材料·辨別】有讀者認為文章重在刻畫母親的形象,因此第⑤段中寫父親的文字和請老師的內容可以刪去。對此,你怎么看?請說明理由20.【寫法·探究】小組同學對回憶性散文的寫作方法進行探究交流,請你補全下面的對話。小語:名家文章是寫作最好的例子。《藤野先生》中寫了藤野先生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等多個事件,讓讀者很快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偉大形象,朱德《我的母親》也寫了關于母親的一些事情,從中我學到了(1)__________的好方法。小文:作為回憶性散文,要關注語言表達的特點。比如朱德《我的母親》中“母親是個好勞動”直接點明了母親勤勞、能吃苦的性格品質;本文第④段的最后兩句,突出了母親善于講故事,善于影響別人,感情特別豐富。我們寫作時也可多運用(2)_________________的語句。小語:回憶性散文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3)______________,像《藤野先生》,明線寫藤野先生,暗線寫魯迅自己的思想發展,心路歷程。本文第③段在回憶兒時的事情時,最后句寫了現在“我”的感受。小文:我要好好讀讀這些文章,學習他們的寫作方法,也來寫一篇回憶性散文。【答案】17.①.母親背“我”元宵節賞燈。②.母親常常把看過的小說講給妹仔聽。③.“我”背書挨打,母親心疼仍說“打得好”。④.母親燈下熬夜為“我”做鞋子。18.①.A.從母親“熱淚盈眶”“淚珠涌流”等詞看出母親心地善良,情感豐富。②.B。從“嗚咽”“斷斷續續”“打得好”等詞看出母親既望子成才、又痛心兒子受苦的深沉而復雜的母愛。19.不能刪。文中寫父親因“我”背不出書而打“我”,母親說“打得好”,從側面表現母親支持父親對“我”的嚴加訓導,表現了她的慈母心腸。從“請老師”的部分看出家境不富裕的情況下母親節衣縮食,看出母親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豐富了文章內容,使母親的形象更加豐滿感人。20.①.用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②.議論性。③.文中都有“我”的存在。【17題詳解】本題考查梳理文章內容理解與概括。解答此類題目,要認真研讀文章內容,梳理分析。注意要求不超15個字。(1)由第③段“大概是元宵吧,這大客廳里除有不少成人談笑著外,有二三十個孩童提著各色各樣的紙燈,里面燃著蠟燭,三五成群地跑著玩”及“我現在想來,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時候,母親看見許多孩子玩燈熱鬧,便想起了我,也許躡手躡腳到我床前看了好幾次,見我醒了,便負我出去一飽眼福”可概括為:母親背“我”元宵節賞燈;(2)由第④段“母親喜歡看小說,那些舊小說,她常常把所看的內容講給妹仔聽。她講得娓娓動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