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1頁
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2頁
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3頁
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4頁
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27杭州市蕭山區2022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試題與參考答案一、積累(20分)1.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兩小題。小語說:閱讀經典的過程就是與先賢對話、與智者神交的過程。品讀雋永深刻的學術著作,沐浴字里行間彌散的理性光輝,我們能領略歷代碩儒的宏博哲思,獲得人生的啟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閱讀,為我們打開一扇大門,吸引我們探尋斑斕的世界。小文說:聽了你講的話,使我想起了我們一起學習那些經典課文的過程。在江南趙莊皎(①)潔的月光下,我們和迅哥兒同看一臺好戲;在革命老區延安,我們品嘗了美味的糜子、米酒和油饃(②);在黃土高原上,我們感受了一場震(hàn)③_______人心的安塞腰鼓;在吳伯簫家鄉靜(mù)④_________的庭院里,我們看到了那盞暖融融的燈籠……一幅幅民俗風情畫卷,都在我們眼前一一展現。(1)給加點字填寫正確的讀音或根據拼音填寫漢字。皎潔①______油饃②______震(hàn)③_______靜(mù)④______(2)小文說的話中畫橫線的句子結構不完整,請寫出修改意見。修改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ji?o②.mó③.撼④.穆(2)修改意見:去掉“使”或者去掉“聽了”。【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給加點字讀音和根據拼音寫漢字。(1)皎潔:讀音jiǎojié;明亮而潔白;(2)油饃:讀音yóumó,由面團和油做成的餅狀食物;(3)震撼:震動;搖撼。撼,讀作hàn;(4)靜穆:安靜莊嚴。穆,讀作mù。【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語病辨識與修改。畫橫線句“聽了你講的話,使我想起了我們一起學習那些經典課文的過程”語病是主語殘缺,刪掉“聽了”或“使”。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她在商場里看到一條名牌裙子極其精美,天衣無縫,一時沖動花了半個月的工資把它買了下來。B.推開他房間的門,便發現地上、沙發上、桌子上滿是臟亂的衣物,隨手丟棄的外賣由于太長的時間散發出味道,檢察人員對房間情況嘆為觀止。C.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人們的追求也開始發生轉變,我們要懷著目空一切的豪情與壯志去搏擊長空、翱翔天際。D.一些過去種群繁盛的野生動物,由于捕獵者的大肆捕殺,前幾年逐漸銷聲匿跡。但隨著《動物保護法》的頒發,這些動物族群又開始慢慢壯大。【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成語的使用。A.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現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選項中使用對象有誤;B.嘆為觀止:指贊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與倫比。不合語境;C.目空一切:意思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極端驕傲自大,含貶義。選項中貶詞褒用;D.銷聲匿跡:不再公開講話,不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出聲不露面。符合語境;故選D。3.經營二手圖書的張伯要為自己書店選一副對聯,下列選項中最恰當的一項是()A.上聯:楚辭漢賦,江山何磅礴下聯:夏鼎周鐘,金石足光輝B.上聯:遠求海外珍本下聯:精印人間好書C.上聯:錦繡成文,原非我有下聯:琳瑯滿架,惟待人求D.上聯:不本店鋪,扁鵲難醫微恙下聯:若非此效藥,華倫無奈小蟲【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聯。A.從“楚辭漢賦”“夏鼎周鐘”可知此對聯適合古玩字畫店或博物館;B.根據“精印”可知此對聯適合出版社或印刷店;C.適用于書店。此聯意思:雖然錦繡的文章原本不是我作,但我的書閣琳瑯滿架,只待來求取。既夸了書店書品繁多,又表示希望你來購買的心情;D.根據“扁鵲”“此效藥”“華倫”可知此聯適合藥店;故選C。4.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A.《社戲》和《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都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B.《詩經》中主要的表現手法是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借物譬喻,興是托物起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是古人對《詩經》藝術經驗的總結。C.我國的“二十四節氣”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季節。其中“立”有開始之意,如“立夏”即為夏季的開始。D.“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如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也可以記游,如“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小石譚記》;還可以狀物,如明朝魏學洢的《核舟記》。【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識記。A.《社戲》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故選A。5.根據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完成下列表格。賞析角度賞析出處名句知人論世面對頻繁戰亂,歸隱多年的作者憂慮卻無力抗衡,只能以桃花源寄托理想。陶淵明《桃花源記》夾岸數白步,中無雜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探山訪水,以遣其內心情懷。柳宗元《小石潭記》潭西南而望,③________________,明滅可見。修辭手法前兩章重章疊句,加深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情感表達。《詩經》④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運用典故化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西漢劉安《淮南子》)的典故,隱喻詩人想要出來做官,卻沒有途徑的愿望。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芳草鮮美②.落英繽紛③.斗折蛇行④.青青子衿⑤.坐觀垂釣者⑥.徒有羨魚情【詳解】本題考查名篇背誦。課文原句填空作答時,一是要深刻理解詩文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的語句;三是作答內容要準確,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寫錯字。注意易錯字詞:落英繽紛、衿、羨。二、閱讀(54分)(一)名著閱讀(5分)6.讀書若能聯系自己的生活深入思考,常常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請從下面三部作品中任選其一,結合名著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下閱讀該書后關于學習方面的體會,100字左右。A.《傅雷家書》B.《蘇菲的世界》C.《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答案】例1:我選《傅雷家書》。讀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孩子的諄諄教導。文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告訴傅聰,遇到困境的時候不要氣餒,要堅強,當獲得大獎的時候不能驕傲,更要學會堅強。我在學習中也經常會遇挫,如考試的失利等。讀了這本書后,我告訴自己不能沮喪、一定要勇敢面對。(言之有理即可)示例2:我選《蘇菲的世界》。讀這本書時,我開始思考一些哲學的問題,比如“我是誰”“哲學是什么”……從蘇格拉底的故事中,我認識到“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這也讓我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語文是拿來用的,是用來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好的。所以,學習語文時要結合生活,努力去感受語文之美。示例3:我選《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這十二封朱光潛寫的信,我看到的是作者對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誠關懷。前不久,我跟父親交流未來去哪里讀書的事,當時有些迷茫。但讀了那篇談升學與選課的信后,我明白了很多:選學校很重要,但做學問、做事業關鍵還是自己,一定要順應內心,努力選擇跟自己興趣相近的科目。【詳解】本題考查名著的閱讀啟示。要求從《傅雷家書》《蘇菲的世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選擇其一,結合名著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下閱讀該書后關于學習方面的體會,言之有理即可。如:《傅雷家書》中,有多封信談到讀書問題,如傅雷在一封信中寫道“寄你的書里,《古詩源選》《唐五代宋詞選》《元明散曲選》前面都有序文,寫得不壞;你可仔細看,而且要多看幾遍;隔些日子溫溫”可知,傅雷要求傅聰多閱讀古詩文,仔細看,反復看,時常溫習。這些書信,對我學習古詩大有啟發。后來我經常利于零碎的時間背誦古詩詞,時常溫習,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二)文學作品閱讀(16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題。爆竹好驚眠彭秋平①天有些陰沉,偶爾落下一兩粒雪籽。地上卻暖洋洋的,村子外,到處是匆匆的步履。老祠堂里的鼓聲擂得山響,十里八鄉清晰可聞;井臺邊,時而傳來殺豬宰鵝的聲音;磨豆腐、蒸米餅、切糖片……忙碌的聲音日夜在老屋里喧響。“大人操心沒錢,伢子操心過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將新年的頭一顆爆竹甩上半空,人間的歡樂便送到九天云霄。②在名目繁多的鄉村過年習俗中,爆竹歷來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門、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戲、十五迎龍燈……哪一樣都離不開它高亢的開場。鄉人放鞭炮除了渲染節日氣氛,更主要是用來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著農家的期盼——爆竹的響亮或喑啞,是農人預測一年財氣、運氣、福氣旺或衰的征兆。有聯為證:“燃幾聲爆竹,把窮鬼轟開;燒數根蚊香,將財神引來。”許多鄉村懵懂少年,后來變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個重要的推手。③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的開門爆竹。④兒時,每每除夕年夜飯后,父親便獨自從灶膛里鏟出炭火,裝進瓦缽,輕輕蓋上鐵絲火罩,而后將開門爆竹放在上面,讓幽幽的火,久久地焙。此時,父親的臉專注得像幅木刻。有一個除夕,烘著的鞭炮忽然燃著了,噼噼啪啪轉眼一掛鞭炮化作一屋煙霧。因之,全家人默默無聲地度過了一個年夜,接著便又擔驚受怕地挨了一年光陰。⑤家窮,又想廉價買好貨。有種俗稱“雞婆帶雞崽”的鞭炮——一個大的帶一群小的,燃放時聲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窮——隔里隔壁窮——”鄰人不樂意了:“大過年的,怎么來咒窮我們?”以后就沒敢再放這種鞭炮,可日子仍然過得喘不過氣來。每到年終分紅時,一家人誰也不愿到隊部去瞅一眼。與我們同住一幢老屋的義道公、駝背伯,家景比我們稍好些,都向著我們。又到過年時,駝背伯說:“咱們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親是個明理人,怕沾人家的,遲疑了。義道公說:“三根稻稈搓成一根繩,結實哩;三戶人家抱成一團,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貴。”果然,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響。盡管這年的光景也沒見得好到哪去,但駝背伯他們憐貧恤窮的舉動,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⑥在我們這個三百多戶人家的村子,燃開門炮的時間也是有規矩的。盡管沒有成文,但哪個敢貿然沖撞?有一個年夜,村頭狗生家的大兒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團團轉,眼瞅著人痛得死去活來,熬到三時,才敢點著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醫院,后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晚半點鐘人就沒了。村里的老輩人都說:“祖宗菩薩坐得高——這不?沒事!”⑦開門炮響后,便是伢子們的天下,挨家挨戶撿爆竹。有引線的最好;掉了引線沒爆響的也有玩頭:將爆竹攔腰折成“V”形,圍成一圈,點上一個,“呼——”爆竹間相互“火拼”起來,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它們的聲、光、色、味交織成一片迷幻天地,讓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歡娛。也有的人家爆竹全炸成了紙屑,撿爆竹的伢子了無所獲,但切記:不準信口說出“沒有”這樣犯忌的話來,否則主人定顧不得“孩童言語,百無禁忌”,從門里伸手賞你兩個火辣辣的“火燒餅”,還夾一通臭罵。⑧年年歲歲就這樣水一般流走了。如今,鄉里人過年再也不必縮手縮腳了,開門爆竹大都是“萬編”,電光炮串在一起像數不清的“朝天椒”,個個紅、辣、響、快,讓人聽得酣暢淋漓。唐朝詩人張悅在《岳州守歲》中寫道:“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這位宰相在睡夢中被驚醒,連聲稱贊妙,可見其在除夕之夜的興奮和愉快,這也是當下新農民的切身感受吧?⑨為保護環境,城里如今不提倡放爆竹了,這是好事,就讓久遠的爆竹聲在記憶中轟響吧。(選自《江西日報》)7.閱讀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人物和爆竹有關的事父親除夕年夜飯后,獨自久久地焙爆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生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伢子們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選取合適的角度對文中畫線句了進行賞析。(1)天有些陰沉,偶爾落下一兩粒雪籽。地上卻暖洋洋的,村子外,到處是匆匆的步履。(2)兒時,每每除夕年夜飯后,父親便獨自從灶膛里鏟出炭火,裝進瓦缽,輕輕蓋上鐵絲火罩,而后將開門爆竹放在上面,讓幽幽的火,久久地焙。9.在鄉間,孩子們想著過年,大人們卻未必如孩子們所想。正如文中引用的一句俗語“大人操心沒錢,伢子操心過年”,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0.文中列舉了鄉下過年的許多習俗,爆竹歷來扮演著主角,聯系文本內容和生活實際,談談你是如何看待燃放爆竹這一習俗的。【答案】7.①.義道公、駝背伯②.向著“我們”,過年時提議三家的爆竹合放③.大兒子肚子疼,熬到三時點著鞭炮,才直奔醫院④.挨家挨戶撿爆竹8.(1)運用了環境描寫(或對比),天上的陰沉寒冷與地上的暖洋洋形成對比,突出和渲染過年的熱鬧氛圍(引出文章的寫作對象——爆竹)。(2)運用動作描寫(或細節描寫),突出父親焙爆竹時的小心和謹慎,文字間滲透著生活的暖意。9.這句話說出了大人和小孩對待過年的不同態度。大人因生活窮困,過年要花錢,怕過年;孩子覺得過年好玩,盼望過年。10.有利:①燃放爆竹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還可以用來祈福;②寄托了農家的期盼,預祝新年財氣、運氣、福氣更旺;③使懵懂的少年變得成熟、老成持重;④使鄰里關系更加和諧;⑤豐富了童年生活。(至少寫出三點)弊端:①容易引發火災;②破壞自然環境【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概括。第④段寫父親除夕年夜飯后,獨自久久地焙爆竹;根據文章的寫作順序找到下文第⑤段“家窮,又想廉價買好貨。有種俗稱‘雞婆帶雞崽’的鞭炮——一個大的帶一群小的,燃放時聲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窮——隔里隔壁窮——’鄰人不樂意了:‘大過年的,怎么來咒窮我們?’以后就沒敢再放這種鞭炮,可日子仍然過得喘不過氣來。每到年終分紅時,一家人誰也不愿到隊部去瞅一眼。與我們同住一幢老屋的義道公、駝背伯,家景比我們稍好些,都向著我們。又到過年時,駝背伯說:‘咱們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親是個明理人,怕沾人家的,遲疑了。義道公說:‘三根稻稈搓成一根繩,結實哩;三戶人家抱成一團,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貴。’果然,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響。盡管這年的光景也沒見得好到哪去,但駝背伯他們憐貧恤窮的舉動,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可知,因為家里窮,所以買那種燃放聲音不好聽的爆竹,鄰居不樂意。而義道公和駝背伯人很好,善良地要和“我們”一起放爆竹,體恤“我們”貧窮可憐。由此可知“人物是:義道公、駝背伯”,“和爆竹有關的事可概括為:向著“我們”,過年時提議三家的爆竹合放”;根據題干提示“人物:狗生家”,找到第⑥段“在我們這個三百多戶人家的村子,燃開門炮的時間也是有規矩的。盡管沒有成文,但哪個敢貿然沖撞?有一個年夜,村頭狗生家的大兒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團團轉,眼瞅著人痛得死去活來,熬到三時,才敢點著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醫院,后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晚半點鐘人就沒了。村里的老輩人都說:‘祖宗菩薩坐得高——這不?沒事’”可知,在年夜,狗生的大兒子肚子疼,痛得死去活來,但也熬到三時點著鞭炮,才去醫院。由此可知“和爆竹有關的事可概括為:大兒子肚子疼,熬到三時點著鞭炮,才直奔醫院;根據題干提示“人物:伢子”,找到第⑦段“開門炮響后,便是伢子們的天下,挨家挨戶撿爆竹。有引線的最好;掉了引線沒爆響的也有玩頭:將爆竹攔腰折成‘V’形,圍成一圈,點上一個,‘呼——’爆竹間相互‘火拼’起來,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它們的聲、光、色、味交織成一片迷幻天地,讓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歡娛”可知,開門炮響后,伢子們挨家挨戶撿爆竹,玩得不亦樂乎。由此可知,“和爆竹有關的事可概括為:挨家挨戶撿爆竹”。【8題詳解】本題考查句子賞析。(1)本句“天有些陰沉,偶爾落下一兩粒雪籽。地上卻暖洋洋的,村子外,到處是匆匆的步履”,運用環境描寫,描寫“天上的陰沉”和“地上暖洋洋的”,這是“冷”和“暖”的對比;描寫“天上偶爾落下一兩粒雪籽”和“地上村子外到處是匆匆的步履”,這是“清冷”與“熱鬧”的對比。聯系下文“老祠堂里的鼓聲擂得山響,十里八鄉清晰可聞;井臺邊,時而傳來殺豬宰鵝的聲音;磨豆腐、蒸米餅、切糖片……忙碌的聲音日夜在老屋里喧響。‘大人操心沒錢,伢子操心過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將新年的頭一顆爆竹甩上半空,人間的歡樂便送到九天云霄”可知,你能聽到祠堂的鼓聲震得山響;井臺邊殺豬宰鵝的聲音;磨豆腐、蒸米餅、切糖片等等忙碌的聲音,突出和渲染過年的熱鬧的氛圍。(2)本句“兒時,每每除夕年夜飯后,父親便獨自從灶膛里鏟出炭火,裝進瓦缽,輕輕蓋上鐵絲火罩,而后將開門爆竹放在上面,讓幽幽的火,久久地焙”中“鏟出”“裝進”“輕輕蓋上”“放在”“焙”等等均為動詞,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父親焙爆竹時的小心和謹慎,根據第②段“鄉人放鞭炮除了渲染節日氣氛,更主要是用來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著農家的期盼——爆竹的響亮或喑啞,是農人預測一年財氣、運氣、福氣旺或衰的征兆”可知,農家對這開門爆竹很是看重,因為它預示著農人一年的財氣、運氣和福氣,所以父親小心謹慎地焙爆竹。文字間滲透著生活的暖意以及農人對生活的熱愛,希望新年有個好兆頭。【9題詳解】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本句“大人操心沒錢,伢子操心過年”,可以看出大人和小孩對待過年的態度有所不同:根據第⑤段“家窮,又想廉價買好貨。有種俗稱‘雞婆帶雞崽’的鞭炮——一個大的帶一群小的,燃放時聲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窮——隔里隔壁窮——’鄰人不樂意了:‘大過年的,怎么來咒窮我們?’以后就沒敢再放這種鞭炮,可日子仍然過得喘不過氣來”可知,家窮,又想買廉價好貨,但那爆竹的聲音實在不吉利,惹得鄰居不樂意。由此可見大人過年擔心沒錢置辦年貨,所以害怕過年;根據第⑦段“開門炮響后,便是伢子們的天下,挨家挨戶撿爆竹。有引線的最好;掉了引線沒爆響的也有玩頭:將爆竹攔腰折成‘V’形,圍成一圈,點上一個,‘呼——’爆竹間相互‘火拼’起來,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它們的聲、光、色、味交織成一片迷幻天地,讓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歡娛”可知,小孩只關心過年熱鬧可以放炮,那爆竹讓清冷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快樂,所以孩子們盼著過年。【10題詳解】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延伸。首先明確觀點,我認為放爆竹有利有弊。然后說明理由。好處:根據第②段“在名目繁多的鄉村過年習俗中,爆竹歷來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門、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戲、十五迎龍燈……哪一樣都離不開它高亢的開場。鄉人放鞭炮除了渲染節日氣氛,更主要是用來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著農家的期盼——爆竹的響亮或喑啞,是農人預測一年財氣、運氣、福氣旺或衰的征兆”可知,鄉人放鞭炮是不僅是為了渲染節日氣氛,更主要是用來祈福的。爆竹的聲響寄托著農家的期盼,預示著農人新的一年財氣、運氣和福氣;根據下文“許多鄉村懵懂少年,后來變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個重要的推手”可知,爆竹是推動懵懂少年變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的一個重要推手;根據第⑤段“與我們同住一幢老屋的義道公、駝背伯,家景比我們稍好些,都向著我們。又到過年時,駝背伯說:‘咱們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親是個明理人,怕沾人家的,遲疑了。義道公說:‘三根稻稈搓成一根繩,結實哩;三戶人家抱成一團,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貴。’果然,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響。盡管這年的光景也沒見得好到哪去,但駝背伯他們憐貧恤窮的舉動,至今仍讓我念念不忘”可知,義道公和駝背伯充滿善心與愛心,與家窮的“我們”合放爆竹,鄰居抱成一團接得起大富大貴,可見爆竹促進和諧友愛的鄰里關系;根據第⑦段“開門炮響后,便是伢子們的天下,挨家挨戶撿爆竹。有引線的最好;掉了引線沒爆響的也有玩頭:將爆竹攔腰折成‘V’形,圍成一圈,點上一個,‘呼——’爆竹間相互‘火拼’起來,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它們的聲、光、色、味交織成一片迷幻天地,讓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歡娛”可知,孩子們放爆竹成了他們童年片刻的歡樂時光,豐富了他們的童年生活;害處:放爆竹可能會污染空氣環境;容易引發火災;操作不當可能會危害到人們的生命安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三)非文學作品閱讀(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外文名稱為2019-nCoV,是2019年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常為多形性,具有明顯的傳染性。感染該病毒癥狀一般為發熱、乏力、干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該病毒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侵襲患者腑臟。已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病毒潛伏期最短有1天發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材料二]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傳播途徑直接傳播病人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氣體近距離接觸直接吸入,可以導致感染。氣溶膠傳播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接觸傳播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材料三]戴口罩、勤洗手、通風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新型死狀病毒的手段,面對商店里五花八門的口罩我們該如何選擇?湖南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副主任醫師夏昕表示,普通市民一般情況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過度防護。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三類: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紗口罩。醫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舒適層。舒適層是一層紗布,佩戴時白色的紗布朝內,藍色的防水層朝外,有金屬片的一邊朝上,不要戴反。醫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擋70%的病原菌。醫用防護口罩,即常用的N95口罩,實際上分為兩種:一種是防生物口罩(藍綠色),一種是防塵口罩(白色)。市民在購買時應選擇防生物的醫用防護口罩,95口罩可以阻擋95%的病原菌。而棉紗類口罩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于材質本身不夠致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擋36%的病原菌。專家表示,市民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過度防護。但如果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則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不過,口罩不宜長期佩戴。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著醫用口罩,但這樣會使鼻黏膜變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所以在較通風且人口密度不高的場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11.閱讀上述三則材料,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項是()A.新型冠狀病毒未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病毒潛伏期般為1-14天。B.在比較通風或者人口密度不高的場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C.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普通棉紗口罩和N95口罩。D.當你會接觸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一定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護。12.請根據材料一中的信息,給2019-nCoV下定義。13.材料一畫線句中的詞“一般”能否刪去?為什么?14.我們通常戴的是下邊的這種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但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正確佩戴。請你根據下邊的示意圖,用說明的表達方式,介紹一次性醫用口罩區分上下和正反的方法以及佩戴方法。【答案】11.D12.2019-nCoV是一種具有明顯的傳染性,通過空氣傳播,侵襲患者腑臟,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等較嚴重疾病的冠狀病毒新毒株。13.不能,“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通常為發熱、乏力、干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但不排除其他癥狀的出現,刪去后太絕對,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4.一次性醫用口罩金屬條所在位置為上方,顏色較深褶皺向下的一面為正面。佩戴時正面朝外,先將兩邊耳繩掛在耳朵上,然后將金屬條緊貼鼻梁壓緊,最后把口罩下端下拉,護住下巴。【11題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信息的篩選與辨析。A.由材料一“已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病毒潛伏期最短有1天發病,最長的潛伏期是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可知,選項中“新型冠狀病毒未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表述有誤;B.由材料三“專家表示,市民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呼吸道病人近距離接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過度防護”可知,在露天通風場所也需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選項有誤;C.由材料三“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三類: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紗口罩。”可知,選項中“市面上常見的口罩可以分為: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普通棉紗口罩和N95口罩”表述有誤;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方法中的下定義。作答此類題目,首先通讀全文,照出被定義對象的特點,將答案組織為“對象名稱+特點+屬性”的形式即可。結合材料一“外文名稱為2019-nCoV,是2019年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可知,2019-nCoV為一種冠狀病毒新毒株,其特點是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等較嚴重疾病;由材料一“具有明顯的傳染性”“該病毒可以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侵襲患者腑臟”可知,2019-nCoV還具備有明顯傳染性,能通過空氣傳播,侵襲患者腑臟的特點。據此,可組織答案為:2019-nCoV是一種具有明顯的傳染性,通過空氣傳播,侵襲患者腑臟,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等較嚴重疾病的冠狀病毒新毒株。【13題詳解】本題考查說明文的語言。此類題目應首先明確觀點,然后解釋本意及其文中表達的含義,其次再分析刪去后有何不同,最后回扣觀點。“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起到限制作用,在材料中說明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通常為發熱、乏力、干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但不排除出現其它癥狀的可能,如果刪去,則表示只有這幾種癥狀,過于絕對,與事實不符,因而不能刪去,“一般”在這里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謹性、準確性。【14題詳解】本題考查圖文轉換。開放性試題,結合圖片中的口罩佩戴示意圖,結合生活常識,介紹一次性醫用口罩區分上下和正反的方法以及佩戴方法即可,注意采用說明的表達方式。示例:一次性醫用口罩金屬條所在位置為上方,金屬條凸起(或:顏色較深皺褶向下)的一面為正面,顏色較淺的一面為反面。佩戴時需要先將正面朝外,然后將兩邊耳繩掛在耳朵上,再把金屬條緊貼鼻梁壓緊,保證防護的有效性,最后將口罩下斷向下拉,擋住下巴即可。(四)古詩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①。其上為睥睨梁欐②之形,其旁出堡塢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④,益奇而堅,其疏數⑤偃⑥仰,類智者所施設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⑦,更⑧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⑨,是固⑩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選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記》,有刪改)【注釋】①垠:盡頭。②睥睨:城上的矮墻。梁欐:棟梁。③堡塢:小城堡。④箭:小竹子。⑤數cù:密。⑤偃:倒伏。⑦夷狄: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的蔑稱。⑧更:經過。⑨售其伎:施展它的技能。⑩固:通“故”。15.下面是關于“文言實詞”學習方法的梳理。請根據提示,完成填空。(1)積累遷移法我們由“從小丘西行”中“西”的積累,遷移可知文中“其一西出”的“西”是___________之意;由“絕類彌勒”中“類”的積累,遷移可知文中“類智者所施設也”的“類”是___________之意。(2)查閱詞典法參考《古漢語詞典》中“積”的義項,“有積石橫當其垠”中“積”的意思是___________。(填寫序號)(積;①積聚,累積;②多,超過;③久;④同“績”,功業。)16.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了斷句。(限斷二處)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2)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18.在描寫山水景色時,恰當運用修辭手法,可以使山水景物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請賞析下面的句子。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19.本文是《永州八記》之一,和《小石潭記》是姊妹簡。比較閱讀兩篇文章,分析作者寫景抒情的“情”的異同點。【答案】15.①.向西②.像③.①16.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17.(1)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2)山上沒有土壤,卻生長著優美樹木和竹子,顯得更加奇特而堅實。18.比喻,把洞穴比作城門,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洞穴的樣貌,使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景色之奇美。19.相同點:兩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一樣的,都是借描繪被遺棄在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瀉怨憤抑郁的心情。不同點:《小石潭記》主要表現作者謫居生活中的孤寂悲涼的心境,《小石城山記》主要抒發作者有報國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沒的不平之氣。【15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含義。(1)根據題干提示,結合“從小丘西行”句意:從小丘向西走。西:名詞,西邊,這里譯為向西。故“其一西出”“西”譯為:向西;結合“絕類彌勒”句意:極像彌勒佛。類:種類、類別,這里用作動詞,譯為“像”。故類智者所施設也”的“類”譯為:像。(2)根據題干“有積石橫當其垠”句意: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積:積累。故選①。【16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宏亮。“窺”是動詞,后面接賓語“之”和補語“正黑”;“投”是動詞,后面接賓語“小石”;“洞然”是形容詞,修辭后面的“水聲”;“激越”是形容詞,修飾前面的“其響”。根據句意斷為: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17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翻譯。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1)自:從;道口:路口;徑:一直;北:向北;逾:越過;(2)而:卻;嘉木美箭:優美的樹木和竹子;益:更加。【18題詳解】本題考查賞析句子。“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句意: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墻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洞像門。根據“有若門焉”可知,把把洞穴比作城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洞穴的樣貌,具有畫面感,使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山間景色之奇美。【19題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思想感情。本文與《小石潭記》都屬于《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小石潭記》記敘了作者游玩小石潭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結合“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其意思是: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那種環境太過凄清,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錄下了此地就離開。先寫外景環境,后寫內心感受,寫得情景交融,柳宗元被貶,到山水中派遣寂寞抑郁,自然山水固然帶來一時的快樂,但是痛苦、抑郁是內心深處無法派遣的情感,一經凄清環境出發,立即涌上心頭,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小石城山記》先詳細描繪了小石城山的形狀、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贊嘆山石樹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設計、布置的,然后自然轉入關于“造物主之有無”的議論。第二段是作者由自然景觀帶來的聯想和思索。這一段里,本意是通過像小石城山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觀卻埋沒于荒僻之鄉,引發對美的事物被壓抑、遭遺棄的郁憤之情,并借以抒發賢才遭貶逐的天涯淪落之感。美好的景觀“不為之中州”,反長期沉埋在人跡罕至的僻野,不為人知,不為人用,暗扣柳宗元自己的身世遭際,把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情寄托到被棄置的美麗自然之上,用曲筆表達了身遭貶逐的不平之鳴。最后用“余未信之”作結,既可看作對造物者的否定,更流露了柳宗元渴求擺脫現狀以施展才能的希望。這篇散文寫景生動形象,抒情自然,說理直接,將自己內心懷才不遇的苦悶寄予在景物描寫中,借景抒情,情曲旨遠。相同點:兩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是一樣的,都是借描繪被遺棄在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瀉怨憤抑郁的心情;不同點:《小石潭記》主要表現作者謫居生活中的孤寂悲涼的心境,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小石城山記》主要抒發作者有報國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沒的不平之氣,并流露了柳宗元渴求擺脫現狀以施展才能的希望。【點睛】參考譯文:從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過黃茅嶺往下走,有兩條路:一條向西走,走過去尋找風景卻毫無所得;另一條稍為偏北又折向東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條河流截斷了,有一座石山橫擋在這條路的盡頭。石山頂部天然生成女墻和棟梁的形狀,旁邊又凸出一塊好像堡壘,有一個洞像門。從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丟一塊小石子進去,咚地一下有水響聲,那聲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盤繞著登到山頂,站在上面望得很,山上沒有泥土卻長著很好的樹木和竹子,而且更顯得形狀奇特質地堅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參差,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唉!我懷疑老天爺的有無已很久了。到了這兒,更以為老天爺確實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煙輻湊的中原地區去,卻把它擺在這荒僻遙遠的蠻夷之地,即使經過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顯示自己奇異景色的機會,這簡直是白耗力氣而毫無用處。神靈的老天爺似乎不會這樣做的,那么老天爺果真沒有的吧?有人說:“老天爺之所以這樣安排是用這佳勝景色來安慰那些被貶逐在此地的賢人的。”也有人說:“這地方山川鐘靈之氣不孕育偉人,而唯獨凝聚成這奇山勝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產奇峰怪石。”這二種說法,我都不信。20.閱讀下面的兩首古詩,完成小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峽口①送友人【唐】司空曙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②淚沾巾。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注】①峽口:兩山夾水的地方,這里指長江出蜀的險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③翻:同“反”,反而。(1)“峽口花飛欲盡春”交代了送別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司空曙詩歌中“天涯去住淚沾巾”和王勃詩歌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答案】(1)①.地點②.季節(或時間)(2)不同,司空曙詩歌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惆悵傷感之情,王勃詩歌表達了樂觀曠達的胸懷。(“惆悵傷感”答出一詞即可,寫成“悲苦”“愁苦”等也算對;“樂觀曠達”答出一詞即可。)【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峽口花飛欲盡春”意為:峽口的花隨風降落,春天快要過去了。“峽口”交代了送別的地點;“欲盡春”直接表明季節是暮春。據此作答即可。【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的對比分析。此類題目首先明確觀點,再結合具體詩句對比分析作者的情感即可。司空曙的“天涯去住淚沾巾”意為:想到彼此將要分手萬里,不禁淚水沾濕了巾帕。“天涯”二字讓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思念或是生離,“淚沾巾”將更多的可能留給了生離。別情總是最傷感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涼,又遇別客情,比一般的送別更加的悲凄。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復雜,表達了送別友人的惆悵傷感之情。王勃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意為:不必在分別的岔路口,像戀愛中的青年男女淚沾手巾。作者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胸襟和對友人誠懇的勸慰之情,使全詩氣氛由悲涼變為豪壯。故二者表達的情感并不相同,據此總結作答即可。三、寫作(46分)21.9月12日,杭州2022名游泳愛好者以橫渡錢塘江的方式,迎接亞運會的到來。橫渡錢塘江是杭州水上運動的老牌賽事,每年舉行一次,比賽中有強大的救護分隊為參賽者保駕護航。初二的游泳愛好者小寧想參加明年的比賽,但明年小寧上初三,媽媽擔心會影響學習,更擔心小寧的安全。但小寧很想去,你能幫小寧說服媽媽嗎?請你以小寧的名義給媽媽寫一段話,150字左右。【答案】示例:媽媽,我很想參加明年橫渡錢塘江的活動。我知道您擔心我的安全,但請您放心,這個活動有大量的專業救護人員隨時待命,我也會穿著游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