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中考歷史專項練習: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廣東中考歷史專項練習: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廣東中考歷史專項練習: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廣東中考歷史專項練習: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廣東中考歷史專項練習:新中國初期的發展(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中國初期的發展

1.據某年《人民日報》報道:“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

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

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

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材料反映當時()

A.人民期盼新生政權B.土地改革已經完成

C.祖國大陸實現統一D.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2.下圖中所反映的經濟建設成就是我國工業發展史上的奇跡之一,使長春市成為我國具有戰略意義

的工業城市。該成就出現于

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試制成功

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60年代

C.20世紀70年代D.20世紀80年代

3.下列事件按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中共八大的召開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

③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④“大躍進”運動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4.某歷史興趣小組在進行主題為“抗美援朝一一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的研究性學習,下面可以作為史

料運用的是()

①《彭德懷軍事文選》②特級英雄黃繼光的一封家書

③紅色電影《長津湖》④朝鮮戰地出版的《志愿軍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表反映了某時期我國公有經濟、私有經濟成分的比重情況。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

項目工業產值國民收入商品零售

公有經濟100%92.9%95.8%

私有經濟0%7.1%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躍進運動的開展D.“文化大革命”的開展

6.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性質是()

A.第一部聯邦共和國性質的憲法B.第一部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憲法

C.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D.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

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外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威脅:內部由

于多年戰亂,經濟殘破,困難重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抗美援朝戰爭,開展土地改革

運動。這些斗爭在當時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鞏固新生政權,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鋪平道路

B.中國人民經過英勇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

C.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

D.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8.對下面新民主主義革命大事簡圖理解最準確的是()

1921年1927年1936年R945隼

中共設R4?(超義西安*交中共七大新中DQ假立

A.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過程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

C.中華民族共同抗日抵抗外來侵略的過程

D.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過程

9.“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絕不能容

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上述材料反映抗美援朝

的目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衛國B.保衛和平捍衛真理

C.支援鄰國和平共處D.鞏固政權發展經濟

10.2023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兩會”拉開帷幕,兩會是對自1959年以來歷年召開的中華人民共

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由于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于國

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高,故簡稱“兩會”。與“兩會”相對應的政治制度分別是()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1.宣傳畫是一種文化符號,具有濃重的時代信息。宣傳畫反映的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

C.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D.社會主義建設嚴重失誤

12.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永葆初心才能走得遠。某校歷史學習小組以“涵養情懷砥礪前行”為主題

進行探究學習活動。請你運用所學參與其中。

【傳承創新篇】

圖一圖二圖三

【早期探索篇】

領導階級事件名稱主張或口號結果

地主階級洋務運動①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

戊戌變法變法圖強失敗

資產階級②三民主義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新文化運動③推動了思想的解放

【奮發實干篇】

中共一大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B中共十九大

[JJ[.J.j?

1921年[""A"]1950年1953年1978年2017年

【勾畫藍圖篇】

【現實感悟篇】

(1)圖一人物是畢昇,他的重大發明是什么?圖二人物是《本草綱目》的作者,他生活在哪個朝

代?圖三人物編寫的哪一部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運用所學,將表格內①、②、③處填寫完整。

(3)請運用所學完成時間軸上史實的梳理。中共一大召開于哪座城市?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什

么?寫出A處的具體時間。列舉一位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斗英雄。B處會議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B處會議的名稱是什么?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

堅持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4)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什

么?(5)通過以上探究,你有怎樣的感悟?

13.近代以來,眾多仁人志士都夢想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

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積極探索和努力奮斗,現在中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化。閱讀材料,結合所學

知識,回答問題。

(1)材料一國家財政收入不增加,軍事工業便不可能發展。而國家要增加財政收入,必須首先

使國家富起來。在這種形勢下洋務派提出“欲自強先求富”,強調以“富”為基礎和“興辦民用工業以求

富”的主張……

——摘自趙德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842—1990

根據材料一歸納洋務派“興辦民用工業”的積極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一例洋務派創辦民用工

業的名稱。

(2)材料二本廠購用官機,己亥(1899年)開始只二萬錠,甲寅(1904年)增二萬錠……自

甲寅(1914年)起……每日紗數增至百一十箱。乙卯(1915年)以后,六萬六百錠,紗數同時遞

增,到本屆增至百九十箱。

—摘編自張騫《大生紡織公司二十年紀念開會詞》(1917年)

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時期大生紡織公司發展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經濟滲透與擴張,加之國內各派

軍間又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混戰,企業集團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張騫急于建立龐大的企業體

系,陷入欲速則不達之窘境,民國十四年(1925年)僅一廠債務即高達900萬兩以上。

—摘編自曹琳《中國現代化的先驅》

根據材料三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4)材料四1953—1957年,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和比重變化表

行業53年農輕重比例(%)57年農輕重比例(%)53—57年平均增長速度(%)

農業52.843.54.5

輕工業29.629.212.8

重工業17.627.325.4

根據材料四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一行業發展最快?這一時期成就的取得有何意義?

(5)材料五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經過艱苦努力,1978年,我國國內生

產總值增加到3679億元。......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0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

1978年增長約40倍,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7%上升到17%左下。

—摘編自戢廣南主編《中華民族大團結》

根據材料五,概括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生產總值變化趨勢?

二、拔高訓練

14.綜合考慮國內外各方面因素,毛澤東等領導人把“政治解決”的選擇放在首位,并最終決定以軍

事力量為后盾,采取和平談判解決西藏問題。上述材料論述了解放西藏的

A.背景B.策略C.過程D.意義

15.如圖是1955年創作的年畫《拖拉機到咱社來代耕了》。該作品反映了()

A.打土豪,分田地,開展土地革命

B.農業合作化的現實成果

C.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

D.《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

16.下圖是一張紀念郵票,郵票上法律文件的頒布機構是()

1?2>20<1-11J

A.中共十二大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中共H■屆三中全會D.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7.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共同之處是()

A.都促進了國有企業的發展

B.都推動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

C.都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D.都不同程度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18.如圖是創作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漫畫《快樂的競賽一加油,追上來了!》。該漫畫反映了當時

()

A.中國依然是一個農業化國家B.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

C.中國已經成為工業化強國D.人民對人民公社的無限憧憬

19.“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轉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方法,使

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則是史無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實行股份制B.廉價收購C.贖買政策D.無償沒收

20.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執行B.20世紀50年代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國土地法大綱》的頒布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1.下圖為《歌唱憲法》歌詞節選,1954年8月由我國著名音樂家賀綠汀先生發表。歌詞旨在說明

()

一百年英勇的斗爭,我們戰勝了內外敵人,

各族人民的憲法,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誕生。

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人民自己的憲法;

六億人民的大團結,保證建設社會主義國家。

它指出了幸福的道路,消滅剝削消滅貧困。

我們歌唱憲法,我們擁護憲法,

我們堅決保衛人民自己的憲法!

A.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B.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C.樹立了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D.憲法的誕生來之不易

22.在帶領蘭考人民治理風沙、鹽堿、內澇的斗爭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真正實踐了共產黨

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被譽為“縣委書記的好榜樣”。他是()

A.焦裕祿B.雷鋒C.王進喜D.鄧稼先

23.下圖是1953年的一幅漫畫,描繪了資源勘探隊員來到深山手持“邀請函”叩響山洞大門的情景。

下列選項對該漫畫反映的歷史事件描述正確的一項是()

A.促進了我國重工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B.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次重大失誤

C.使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

D.使中國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

24.預計2025年底江陰靖江過江隧道將建成通車,這是江陰歷史上又一“天塹變通途”的重要交通基

礎設施,將“天塹變通途”的第一座長江大橋是()

A.江陰長江大橋B.武漢長江大橋

C.南京長江大橋D.泰州長江大橋

25.新中國成立后進行了土地改革,從1949年到1952年,中國耕地面積增長了10.3%,糧食產量年

均增長12.6%,棉花產量年均增長431%。材料說明土地改革()

A.有力打擊外來侵略勢力B.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面貌

C.實現了土地公有的目標D.恢復和發展了農業生產

26.在朝鮮戰場上,志愿軍將士拋頭顱、酒熱血,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地、泣

鬼神的雄壯史詩。其間,烈火燒身指然不動的戰斗英雄是()

A.黃繼光B.羅盛教C.楊根思D.邱少云

27.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標志是()

A.南京國民政府垮臺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新政協會議的召開D.1954年《憲法》頒布

28.1953年開始的“一五”計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集中在鋼鐵、煤炭、電力、機械、制

造、交通運輸等領域。這樣安排的用意在于()

A.滿足日常生活需要B.適應農業發展水平

C.夯實工業發展基礎D.便于社會主義改造

29.下面圖文材料反映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屆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場

A.農村封建土地制度被廢除B.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C.人民利益得到了法律保障D.政治協商制度的確立

30.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的某次會議,通過的文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即人民

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

民民主專政”。這個文件是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D.《中國土地法大綱》

31.如圖“?”處的內容應是()

A.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B.新中國的成立與鞏固

C.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D.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32.“車輪飛轉東西南北追風去,鋼水奔騰春夏秋冬入眼來。”這副春聯描述了我國“一五”計劃期間的

兩項建設成就是()

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②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建成投產

③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④大慶油田建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歷史往往需要經過歲月的洗刷才能看得更清楚。如圖是中國經濟在五六十年代發展曲線圖,B

C.“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D.“文化大革命”

34.歌曲是生活的藝術反映,許多歷史歌曲用音樂的旋律記載了歷史的痕跡。“一條大河波浪寬,風

吹稻花香兩岸……”這首歌自電影《上甘嶺》中唱起,多少年來,當這熟悉旋律響起時,人們都心潮

澎湃,聯想起()

A.甲午中日戰爭B.解放戰爭

C.抗美援朝戰爭D.抗日戰爭

35.我國從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的提出和哪兩個事件有關()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一五”計劃的完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36.在新中國建立之初進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運動的共同作用是()

A.消滅了地主階級B.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

C.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D.基本上肅清了國內外反動勢力

三'材料分析題

3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的政策簡表(部分)

時期主要內容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廣泛吸收工農群眾代表參加政權管理

時期

抗日戰爭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時期

解放戰爭《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

時期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進行整黨工作,吸收非黨群眾參加黨的支部大會

社會主義1950-1952年對新解放區進行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1954年以國家根本法的

建設時期形式確定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九十年》

材料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農村存在經營管理過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等弊端。

1978年,全國還有2.5億人口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層干部和農民突破舊體制的

限制,開始包干到組、包產到戶……1980年,鄧小平肯定了農民的改革創舉,在黨中央支持下,家

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迅速推廣。許多地方一年見成效,地方糧食產量明顯提高,幾年就變了樣。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共產黨制定的經濟、政治政策的主要內容。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的農村改革能取得成效的因素。

(3)根據上述材料,指出中國共產黨制定政策的出發點。

38.建國以來,黨和改府始終關注農村、農業、農民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的生產

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新中國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意義。

材料二

當時的統計材料表明,合作社80%以

上都增產增收,并且一般都是互助組優于

單干,合作社又優于互助組、因此,互助

合作運動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歡迎,新

1955年制作的年畫《拖拉機到咱社來代耕了》參加合作社成為一種群眾性的行動。

(2)上圖中的“社”指的是什么?閱讀材料二分析材料所述事件的名稱。結合所學分析該運動使農

村土地所有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國在農村開展的哪一運動?同年我國還開展了哪一運動?1958年

總路線從實質上反映出人民群眾怎樣的愿望?

材料四

年份農業總產值(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1397133.6

1990年7662.1686.3

2000年24915.82253.4

2017年109331.713432.4

—摘自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分析材料四中數據變化的原因。

(5)黨和政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調整農村政策,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A

根據題干“當國旗圖案在政協會議上通過后,許多機關、團體、學校、商號以至民宅,立即自發去訂

新式國旗。光永茂實業公司一家,三天就做了四千多面。包攬做國旗的新建被服廠各單位,連明連

夜地趕,也還是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顧客們成排地擠在門前急著買,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

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可知,這面國旗是五星紅旗。人民“想在十月一日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時掛出來,或掛的更早一些”,這反映當時人民期盼新生政權,A項正確;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鞏固了新生政權,排除B項;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實現統一,排除C項;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

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2.A

3.B

4.C

5.B

答題關鍵信息“公有經濟、私有經濟成分比重”,據此分析:

根據材料中表格數據變化可知,“工業產價值”“國民收入”“商品零售”中,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主

要地位,說明我國國民經濟中國有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

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使農民分得土地,材料中國民收入項私有經濟僅占

7.1%,與當時農民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史實不符,故排除A項;

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國家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

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在

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故選B項;

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躍進運動開始于1958年,三大改造已經完成,我已建立起社會主義公

有制經濟,故排除C項;

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文化大革命”開始手1966年,三大改造已經完成,我已建立起社會主義

公有制經濟,故排除C項;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o

本題是表格材料分析解讀試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社會主義三大改造,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基礎識記

能力與表格分析解讀能力,答題關鍵要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相關史實。

6.C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

和國憲法》。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C

項正確,排除ABD項。

故答案為C。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考查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相關內容的掌握。

7.A

8.D

根據圖示體現的新民主主義大事年表中可知,從1921年到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

勝利的過程,D項正確;

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過程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半封建國家,排除A項;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過程是1946年到1949年間,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

中華民族共同抗日抵抗外來侵略的過程在1931年到1945年間,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本題屬于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只要學生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即可回答好本題,難度較小。

9.A

10.C

11.D

12.(1)活字印刷術;明代;《天工開物》;

(2)①“自強”“求富”;②辛亥革命;③民主與科學;

(3)上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1949年10月1

日;黃繼光(或邱少云等);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

(5)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③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推動社會進步。

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答出以上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

(1)根據圖片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平民畢昇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提高了印刷

效率,促進了文化傳播。

根據圖片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總結前人經驗,歷時27年編寫成具有總結性

成就的藥物學巨典《本草綱目》。

根據圖片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

業生產的綜合性菱,被李約瑟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2)根據表格材料“①對應洋務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

強”“求富”;根據表格材料“②對應三民主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

想;根據表格材料“③對應新文化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與科學;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誕生。

根據圖片材料“A對應新中國成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1949年。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愿軍戰士譽為“最可愛的人”,涌現了許多戰爭斗英雄,

如黃繼光、邱少云等。

根據圖片材料“B對應1978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

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二個百

年奮斗目標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5)綜合上述材料分析探究,闡述自身感悟。如:

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③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

通。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推動社會

進步。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答出以上

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

故答案為:

(1)活字印刷術;明代;《天工開物》;

(2)①“自強”“求富”;②辛亥革命;③民主與科學;

(3)上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1949年10月1日;黃繼光(或邱少云等);B:中共H^一屆三

中全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4)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

(5)感悟: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③資本主義道路在

中國行不通。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⑤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

推動社會進步。⑥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答出以上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

(1)本題是圖片解讀題,主要考查了畢昇與活字印刷,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宋應星與《天工開

物》,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知識積累與圖片解讀分析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記住圖片歷史人物,以此

解讀分析。

(2)本題是表格分析解讀試題,主要考查了洋務運動、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考查學生的歷史知

識儲備,解題關鍵要牢牢識記洋務運動、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加以理解運用。

(3)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共成立、抗美援朝、十一屆三中全會等基礎知識,只要識記牢固,

即能正確解答。

(4)本題為基礎知識識記,主要考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解題關鍵中掌握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

基礎內容。

(5)本題為探究學習,是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歷史能力水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3.(1)積極作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軍事工業提供資金。

名稱: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2)特征:發展尤為迅速(短暫春天)。

原因:①辛亥革命掃除了障礙;②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③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④一戰期

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

(3)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時局的動蕩;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經驗等積累;誕生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會的環境等。

(4)行業:重工業。意義: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奠定了基礎。

(5)趨勢: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度增加。

(1)根據材料一“國家財政收入不增加,軍事工業便不可能發展”可知,洋務派“興辦民用工業”增加國

家財政收入,軍事工業提供資金。結合所學可知,從19世紀70年代起,以“求富”為口號,開辦近

代民用企業,興辦了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2)根據材料二“本廠購用官機,已亥(1899年)開始只二萬錠,甲寅(1904年)增二萬錠……自甲寅(1914

年)起……每日紗數增至百一十箱。乙卯(1915年)以后,六萬六百錠,紗數同時遞增,到本屆增至百

九十箱”可知,這一時期大生紡織公司發展尤為迅速(短暫春天)。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掃除了

障礙;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

略。

⑶根據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主義加緊了對中國的經濟滲透與擴張,加之國內各派軍

間又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混戰,企業集團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張騫急于建立龐大的企業體系,

陷入欲速則不達之窘境,民國十四年(1925年)僅一廠債務即高達900萬兩以上。”和結合所學可知,

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利因素是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時局的動蕩;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經

驗等積累;誕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環境等。

(4)根據材料四“1953—1957年,我國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產值增長速度和比重變化表”可知,1953

年到1957年重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超過了農業和輕工業,重工業發展速度最快。結合所學可知,

1953—1957年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7年“一五計劃”提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

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5)根據材料五“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3679億元。……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

100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約40倍,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7%上升到17%上下”可

知,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度增加。

故答案為:

(1)積極作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軍事工業提供資金。名稱: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

廠、湖北織布局等。

(2)特征:發展尤為迅速(短暫春天)。原因:①辛亥革命掃除了障礙;②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③

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④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

(3)不利因素: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時局的動蕩;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經驗等積累;誕生于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環境等。

(4)行業:重工業。意義: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奠

定了基礎。

⑸趨勢:國內生產總值大幅度增加。

本題以五則材料為依托,考查洋務運動、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一五計劃、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生

產總值變化趨勢,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解題時要注意題干中

的關鍵,從材料中找出關鍵句子,對這些語句進行分析,把它和課本所學結合回答。

14.B

15.B

答題關鍵信息“1955年”“《拖拉機到咱社來代耕了》“,結合所學分析:

A:“打土豪,分田地,開展土地革命”是1927-1937年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排除A項。

B:1953年到1956年,通過農業合作社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符合題意,故選B項。

C:1950-1952年,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項。

D:1947年,中國共產黨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農業合作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

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的相關史實。

16.B

17.D

答題關鍵詞“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據此分析:

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體

現的是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與國有企業發展無關,排除A項。

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公社化運動沒有都推動中國工業化的進程,排除B項。

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民公社化運嚴重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排除C項。

D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

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利于農業生

產,說明都不同程度影響了農業生產發展,故D項正確。

所以,D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四次調整,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

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建國后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的相關史實。

18.B

19.C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發展壯大,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同生產力發展的

矛盾愈來愈突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黨和

毛澤東,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從中國的具體實際出發,創造性的提出了以和平手段對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社會

主義改造中,中國共產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所采取的政策是“贖買”。這是史無前例的創舉。故選C

項。

三大改造指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和手工業的形式是建立生

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是:贖買、實行企業的公私合營、全行業的公私合營。意義:三大改造

實現了把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初級制度,進入了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0.B

21.D

根據材料中“一百年英勇的斗爭,我們戰勝了內外敵人”“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人民自己的憲法”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人民的憲法來之不易。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題意,錯誤;D符合題

意,正確;

故答案為:D

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抓住材料關鍵詞提煉有用信息解題。

22.A

23.A

24.B

25.D

26.D

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朝鮮戰場上,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邱

少云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直至被大火吞噬,壯烈犧牲,故選項D符合題意;

A.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著敵人的機槍射口,不符合題意;

B.羅盛教,為救出落水的朝鮮兒童獻出生命,不符合題意;

C.楊根思,英勇殺敵,不畏犧牲,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o

本題考查準確記憶。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這就是要準確

記憶課本基礎知識。

27.B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標志

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基本勝利,故B項正確;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4月,渡江戰役,南京解放,標志國民政府垮臺,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

利,不合題意,排除A;

1949年9月北平新政協的召開,籌備成立新中國,不合題意,排除C;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確立了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原則,不合題意,排除D;

所以,B項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o

本題是基礎性知識測試題,主要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考查學生的歷史識記能力,

解題關鍵是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相關史實。

28.C

29.C

30.A

31.B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準備,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

成立,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所以圖片反映的是新中國的成立和鞏固,B項

正確;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與政治協商制度無關,排除A項;

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