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微生物學》課件-補體_第1頁
《醫學微生物學》課件-補體_第2頁
《醫學微生物學》課件-補體_第3頁
《醫學微生物學》課件-補體_第4頁
《醫學微生物學》課件-補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補體Complement復習回顧1.抗體、免疫球蛋白的概念。2.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4.免疫球蛋白哪一個功能區激活補體?3.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點。教學內容和目標1.說出補體的概念。2.知道補體的組成及命名。3.理解補體的經典激活,知道MBL途徑和旁路途徑。4.闡述補體的生物學作用。JulesBodet(1870-1961)朱爾·博爾代19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一、補體的發現

+新鮮免疫血清→細菌溶解霍亂弧菌+新鮮免疫血清在56℃加熱30分鐘→細菌凝集→再加新鮮免疫血清細菌→細菌又溶解.由此試驗得出新鮮免疫血清有兩種成分:1)對熱穩定、能使細菌凝集的成分,即Ab。2)對熱不穩定、可“補充”Ab溶解細菌的成分,將其命名為補體。

補體:(Complement)

存在于人和脊椎動物血清、組織液中及細胞膜上,經活化后具有生物活性,與免疫和炎癥反應有關的一組球蛋白,包括30余種成分,稱為補體系統。二、補體的概述(一)補體的概念

多種微生物成分、抗原-抗體復合物以及其他外源性或內源性物質可循三條既獨立又交叉的途徑,通過啟動一系列絲氨酸蛋白酶的級聯酶解反應而激活補體,所形成的活化產物具有調理吞噬、溶解細胞、介導炎癥、調節免疫應答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生物學功能。補體經典激活途徑,溶解抗原(細胞)

1.補體的固有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漿及體液中、參與補體激活的蛋白質

經典途徑的C1q、C1r、C1s、C4、C2;

凝集素途徑的MBL(甘露糖結合凝集素)和絲氨酸蛋白酶;

旁路途徑的B因子、D因子;三條途徑的共同末端通路C3、C5-C9。

2.調節蛋白:P因子、I因子、H因子等。

3.補體受體:是指存在于不同細胞膜表面、能與補體激活后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結合、介導多種生物效應的受體分子。CR1-CR5、C3aR、C2aR、(二)補體系統的組成補體系統各組分均為糖蛋白,但肽鏈結構各異!!!!補體系統成員眾多且功能復雜,其命名遵循一定規律。參與補體激活經典途徑的固有成分,按其被發現的順序而分別命名為C1、C2…C9;

補體系統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寫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因子、日因子;

補體調節蛋白多以其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4結合蛋白、衰變加速因子等;補體激活的裂解片段以該成分符號后附加小寫英文字母表示,如C3a、C3b等,其中小的裂解片段一般為a,大片段一般為b(C2例外,大片段為C2a,小片段為C2b)。(二)補體的命名(三)補體的理化性質

1.補體系統各成分均為糖蛋白,但有不同的肽鏈結構。各成分分子量變動范圍很大。2.補體固有成分對熱不穩定:經56℃溫育30分鐘即滅活:在室溫下很快失活:在0~10℃中活性僅能保持3~4天,故補體應保存在-20℃以下。紫外線照射、機械振蕩等可使補體失活。3.補體各成分中以C3含量最高4.補體系統各固有成分主要由肝細胞、巨噬細胞等產生。(四)補體系統的激活1.各補體成分常以類似酶原的非活化形式存在(本質是糖蛋白)。2.補體系統的激活是在某些激活物質的作用下,各補體成分按一定順序,以連鎖的酶促反應方式依次活化,并表現出各種生物學活性的過程,故亦稱為補體級聯(complementcascade)反應。3.主要有三種途徑:經典途徑(classicalpathway)、甘露聚糖結合凝集素(MBL)途徑、旁路途徑(alternativepathway)三、經典激活途徑(classicalpathway)

1、激活物、參與成分2、激活過程:識別、活化、效應C1q是識別病原體的大亞基C1r/C1s是兩種初始無活性狀態的絲氨酸蛋白酶N識別階段C1q的兩個或多個球部與配體結合時,導致C1s、C1r復合物的構象變化,引起C1r自催化活性,激活的C1會切割與其相連的C1s,使得C1s具有絲氨酸蛋白酶活性,從而切割C4和C2。識別階段活化階段暴露C7的一個疏水性位點,插入磷脂雙分子層之中補體經典激活途徑,溶解抗原(細胞)四、MBL激活途徑(

mannan-bindinglectinpathway)(一)主要激活物血漿中甘露糖結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lectin,MBL)、纖維膠原素(fcolin,FCN)等直接識別病原體表面糖結構,依次活化MBL相關絲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serineprotease,MASP)、C4、C2、C3,形成與經典途徑中相同的C3轉化酶與C5轉化酶的級聯酶促反應過程。(二)參與成分細菌等微生物,由細菌的甘露糖殘基與急性期蛋白MBL結合物。C4、C2、C3,無C1q參加。糖類識別結構域纖連蛋白結構域凝集素途徑激活過程五、旁路途徑(

alternativepathway)/替代途徑(一)主要激活物細菌細胞壁成分即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等,凝聚的IgA和IgG4、眼鏡蛇毒素等。(二)參與成分C3,B、D、P、H、I等因子,無C4、C2參與。凝集素途徑或者經典途徑產生的C3b共價結合在微生物的表面并與B因子結合,改變B因子的構象,促使血漿D因子切割B因子成Ba和Bb補體活化的共同末端效應(膜攻擊階段)補體激活

形成C5轉化酶

裂解C5

系列的連接反應

形成C5b~C9復合物(membraneattackcomplex,MAC)

損傷胞膜

細胞崩解。六、補體活化的調控?補體的作用無特異性,既針對入侵的病原體,又可針對自身組織細胞。補體系統的激活必需在適度調節的情況下進行,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學作用。?調控的目的:1.既能有效殺滅病原,又能防止補體過渡激活而過渡消耗。2.避免自身組織和細胞損傷,以維持機體的生理穩定。?調控方式:自身衰變調節、體液調節因子、膜結合型調節因子七、補體生物學功能和意義

溶細胞作用調理作用(opsonization)C3b參與清除免疫復合物(IC)引起炎癥反應免疫調節作用

(一)補體介導溶細胞作用

補體激活→形成MAC→*溶解病毒、溶菌→抗微生物*溶解自身細胞→組織損傷與疾病(二)調理作用(opsonization)

C3b與吞噬細胞表面C3bR結合→促進吞噬、殺傷。*C3b與紅細胞表面CR1結合→運送至肝臟/脾臟清除。(三)清除循環免疫復合物(Immunecomplex,IC)

C3b參與清除循環免疫復合物

(四)引起炎癥反應

(1)過敏毒素作用:C3a、C4a、C5a與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脫顆粒并釋放組胺→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

(2)趨化作用:C3a、C5a→促進中性粒細胞趨化。補體的生物學意義抗感染的重要機制參與適應性免疫應答參與炎癥疾病的發生、發展補體與凝血、纖溶系統相互作用填空1.補體的激活途徑包括____、____、____。2.經典激活途徑的激活物是____。二.判斷題1.經典激活途徑的C3轉化酶是C4b2b。2.C5a具有過敏毒素和趨化作用。3.補體發揮抗感染,最先產生的是經典激活途徑。1、補體系統在激活后可以A、誘導免疫耐受B、抑制變態反應C、結合細胞毒性T細胞D、啟動抗體的類別轉換E、裂解細菌三.選擇題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補體成分是A、C1B、C2C、C3D、C4E、C53、在經典激活途徑中,補體的識別單位是

A、C1qB、C2C、C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