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內(nèi)地西藏班(校)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物理4月期中試卷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總分評分一、選擇題(單項選擇,每題2分,共20分)1.以下是小明對一些物理量的估測,其中最符合實際的是()A.托起兩枚雞蛋的力約為5N B.一個中學生的體重約為50NC.教室內(nèi)的大氣壓約為1×105Pa D.高山上水的沸點約為100℃2.熱愛運動的小明在電視上觀看體育比賽時,對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其中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中,短道速滑運動員勻速轉(zhuǎn)彎時,受到平衡力作用B.乙圖中,跳遠運動員助跑可以提高成績,是因為助跑增大了慣性C.丙圖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慢慢停下來,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D.丁圖中,靜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壺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對冰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3.如圖,密閉的奶茶飲料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將該杯倒置過來放在桌面上,壓力、壓強的變化情況是()A.杯子對桌面的壓力減小 B.杯子對桌面的壓強減小C.杯內(nèi)奶茶對杯子底的壓力減小 D.杯內(nèi)奶茶對杯子底的壓強不變4.如圖甲所示,小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木箱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乙圖所示,以下對于這一過程的分析中正確的是()A.0~ls內(nèi)木箱沒有動,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B.1~2s內(nèi)木箱受到的摩擦力變小C.2~3s內(nèi)木箱受到的摩擦力與推力是一對平衡力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將繼續(xù)做勻速直線運動5.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的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此時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B.若將玻璃管稍稍傾斜,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不變C.若換用密度比水銀小的液體做實驗,則大氣壓能支持液注的高度會減小D.若把此裝置從山腳下帶到高山的頂上,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增大6.如圖是“尋夢”學習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通過膠管從燒瓶中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就可使燒瓶下沉或上浮。若從燒瓶中吸氣,使其從如圖所示的位置下沉(膠管在水中的體積忽略不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潛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漸變小B.“潛水艇”排開水的重力保持不變C.“潛水艇”頂部受到水的壓強保持不變D.“潛水艇”總重不變7.下列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壺 B.船閘C.液體壓強計 D.地漏8.下列對四幅圖片及情景解釋正確的是()A.甲圖中,用力才能把飲料吸入口中,說明吸力改變了大氣壓強B.乙圖中,飛鏢箭頭做得很尖,是為了減小壓強C.丙圖中,拿自制氣壓計下樓,細管內(nèi)水柱上升D.丁圖中,若向B管中吹氣,A管中液面會上升9.我國自主研制的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毕聺撋疃纫淹黄?km。潛水器沒入水中后,在水中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它受到海水的浮力和壓強的變化情況是()A.浮力逐漸變小,壓強逐漸變大 B.浮力不變,壓強逐漸變大C.浮力逐漸變大,壓強逐漸變小 D.浮力不變,壓強逐漸變小10.如圖所示,某同學將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A、B分別放到甲、乙兩種液體中。物體靜止時,A漂浮,B懸浮,且兩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分別為p甲、p乙,物體A、B所受浮力分別為FA、FB。則()A.p甲<p乙,F(xiàn)A>FB B.p甲>p乙,F(xiàn)A>FBC.p甲=p乙,F(xiàn)A=FB D.p甲>p乙,F(xiàn)A=FB二、填空題(本題有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11.力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鉛垂線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宇航員將一個物體從地球上帶到月球上,該物體受到的重力將(填“變大”“不變”“變小”)。12.駕駛員和乘客系安全帶主要是為了防止汽車在(選填“急停”或“急加速”)時,由于帶來的危害。13.如圖所示,在皮劃艇比賽中,當運動員劃槳時,艇就運動了,此時皮劃艇的發(fā)生了改變,向后劃水時皮劃艇就能獲得一個向前的力,說明:。14.將燒瓶內(nèi)的水加熱至沸騰后移去火焰。水會停止沸騰。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將觀察到燒瓶內(nèi)的水再次沸騰起來,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瓶內(nèi)氣體溫度降低,氣體壓強,水的沸點,因此水能再次沸騰。15.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液體壓強,如果兩側(cè)液體均為水,此時橡皮膜向(選填“左”或“右”)凸起。如果橡皮膜沒有向任何一側(cè)凸起,則說明左側(cè)液體密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右側(cè)液體密度。16.氫氣球、熱氣球能上浮到空中,是因為氫氣、熱空氣的密度空氣的密度,氣球受到的浮力重力,因而能夠升空。(以上選填“小于”、“大于”或“等于”)三、實驗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30分)17.如圖所示,是“探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情景。(1)讓小車三次從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處,沿斜面從靜止開始運動,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運動的距離越;(3)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在水平面上做運動;(4)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A.能用實驗直接驗證B.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所以不能確定這個定律是否正確C.是在大量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18.小明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用彈簧測力計緩慢勻速拉動同一木塊A,實驗情景如圖所示:(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運動,根據(jù)的知識,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2)比較甲和乙兩次實驗,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是否有關;(3)比較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4)小明將長方體木塊A分別平放、側(c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A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這現(xiàn)象說明;(5)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用如圖所示的方式測量滑動摩擦力,此操作過程中(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請在方框內(nèi)畫出此時木塊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圖(以點代表木塊)。19.如圖所示,在“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探究活動中:(1)壓強計是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的大小來反映液體壓強的大小,用到的實驗方法是;(2)調(diào)試器材時,發(fā)現(xiàn)U形管右管液面比左管高,則他應該____(選填“A”或“B”),使U形管左右兩側(cè)的液面相平;A.將右側(cè)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3)比較A、B、C圖,說明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4)比較兩圖,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用到的實驗方法是;(5)在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小明的做法是:將探頭放在水中某一深度,保持探頭的位置不動,緩慢向燒杯中加入濃鹽水,觀察U形管兩側(cè)液面的高度差變化情況,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確?(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小明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于金屬塊的重力如圖A所示,然后將金屬塊緩慢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液體均未溢),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2)分析比較A、B、C、D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E、F可知:浮力的大小還與有關;(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F(xiàn)中液體密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4)D、E兩圖,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5)實驗中選用不同液體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選填“尋求普遍規(guī)律”或“多次實驗求平均值減小誤差”)。21.地球附近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學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他和同學們在教室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探究。次數(shù)1234m/kg0.10.20.30.4G/N134(1)如圖所示是他第2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該測力計的分度值是N。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規(guī)律,第2次實驗,物體重力大小為N,與實驗驗證相同;(2)物體的重力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3)若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探究,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能、不能)完成該探究。四、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22.如圖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5N,高9cm,底面積40cm2;杯內(nèi)水重2.5N,水深8cm,g取10N/kg。求:(1)水對杯子底的壓力和壓強;(2)杯子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壓強。23.彈簧測力計拉著一密度4×103kg/m3的金屬球放在容器底部,容器內(nèi)裝有某種液體,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其從底部勻速拉出液面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圖像信息。(g取10N/kg)求:(1)金屬球的質(zhì)量。(2)金屬球浸沒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3)筒內(nèi)液體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托起兩枚雞蛋的力約1N,故A不符合題意;
B.一個中學生的體重約500N,故B不符合題意;
C.教室內(nèi)的大氣壓接近標準大氣壓,約1×105Pa,故C符合題意;
D.高山上氣壓低,水的沸點低于100℃,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對物體長度、質(zhì)量、速度、沸點等進行估測,是初中物理的一項基本要求,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必要時做出正確判斷。2.【答案】D【解析】【解答】A.甲圖中短道速滑運動員沿彎道勻速滑行時,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所以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
B.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跳遠運動員助跑可以提高成績,是利用了慣性,故B錯誤;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滾動時慢慢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是阻力改變力它的運動狀態(tài),故C錯誤;
D.靜止在水平冰面上的冰壺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對冰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一個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完成本題需要掌握以下三點:(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2)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任何物體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質(zhì)量是慣性的唯一量度;(3)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會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3.【答案】B【解析】【解答】A.杯子對桌面的壓力等于杯子與飲料的重力之和,無論正放,還是倒放,杯子與飲料的重力不變,則杯子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故A不符合題意;
B.杯子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大,根據(jù)p可知,杯子對桌面的壓強減小,故B符合題意;
C.倒置前,容器上寬下窄,此時的壓力小于飲料的重力;倒置后,容器上窄下寬,此時的壓力大于飲料的重力,杯內(nèi)奶茶對杯子底的壓力增大,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正放時,杯中飲料的深度h較大,根據(jù)可知,正放時飲料對杯底的壓強較大,即,故杯內(nèi)飲料對杯子底的壓強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本題考點:壓強大小比較;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小于所裝液體重;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大于所裝液體重;圓柱形、長方體或正方體直壁容器,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所裝液體重。根據(jù)壓強公式結(jié)合兩圖的受力面積即可得出杯子對桌面壓強的變化。4.【答案】C【解析】【解答】A.由乙圖可知,0~1s內(nèi)木箱沒有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可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不正確;
B.由圖乙可知,1~2s內(nèi)木箱做加速運動,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與推力大小無關,物體間接觸面與物體間壓力不變,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則1s~2s內(nèi)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B不正確;
C.由圖乙可知,2s~3s內(nèi)木箱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木箱受到的摩擦力與推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
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箱子具有一定的速度,箱子仍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做減速運動,最后停下來,故D不正確。
故選C。
【分析】(1)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相等;
(2)物體做加速運動時,物體間接觸面與物體間壓力不變,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滑動摩擦力與推力大小無關;
(3)物體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大小相等;
(4)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考慮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來判斷3s后箱子的運動狀態(tài)。5.【答案】B【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此時大氣壓強等于75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A不符合題意;B.若將玻璃管稍稍傾斜,大氣壓強不變,根據(jù)公式p=ρgh,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不變,B符合題意;C.若換用密度比水銀小的液體做實驗,大氣壓強一定,根據(jù)公式p=ρgh,則大氣壓能支持液注的高度會增大,C不符合題意;D.若把此裝置從山腳下帶到高山的頂上,海拔變高,氣壓減小,根據(jù)公式p=ρgh,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減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分析】(1)托里拆利實驗中,大氣壓強等于760mm高水銀柱所產(chǎn)生的壓強;
(2)將玻璃管稍稍傾斜,還是粗細發(fā)生變化,大氣壓強不變;
(3)若換用密度比水銀小的液體做實驗,大氣壓強一定,根據(jù)公式p=ρgh可以判斷支持液柱的高度變化;
(4)若把此裝置從山腳下帶到高山的頂上,海拔變高,氣壓減小,根據(jù)公式p=ρgh,可以判斷管內(nèi)外水銀高度的變化。6.【答案】B【解析】【解答】AD.吸氣時,瓶內(nèi)氣壓減小,燒瓶外的水進入燒瓶中,燒瓶自重增大,但不變,由可知,在水的密度不變時,“潛水艇”所受的浮力不變,AD錯誤;
B.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潛水艇”排開水的重力等于“潛水艇”受到的浮力,“潛水艇”所受浮力不變,排開水的重力不變,B正確;
C.“潛水艇”下沉過程中,頂部到水面的深度越來越大,根據(jù)可知,頂部受到水的壓強越來越大,故C錯誤。
故選B.
【分析】本題目考查了潛水艇的應用原理,考查學生能否用所學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驗現(xiàn)象,屬于中考常見題型。本題目考查了潛水艇的應用原理,潛水艇原理:在同種液體里,排開液體體積不變,則浮力大小不變,而潛水艇的浮沉是通過改變潛水艇的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的,潛水艇的自重是通過充水和排水來完成的。而題目中這個簡單的小實驗,和上述原理基本一致,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7.【答案】C【解析】【解答】A.茶壺的壺嘴與壺身構(gòu)成連通器,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題意;
B.船閘的原理先打開一端,船閘里的水位逐漸與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以開進船閘;然后把這一端船閘關閉,打開另一端的船閘,船閘里的水位逐漸與外面相等,船就可以開到另一端去,應用了兩次連通器,故B不符合題意;
C.U形管壓強計一端開口,另一端是封閉的,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題意;
D.地漏的結(jié)構(gòu)符合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特點,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制成的,這樣可達到防臭的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連通器在生活中的應用。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觀察、多思考。連通器的特點: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連通器里只有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的情況下,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總是相平的。8.【答案】D【解析】【解答】A.甲圖中,用力才能把飲料吸入口中,吸氣時將吸管中的空氣吸出,時吸管內(nèi)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在大氣壓作用下,飲料進入吸管中,故A錯誤;
B.乙圖中,飛鏢箭頭做得很尖,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B錯誤;
C.丙圖中,拿自制氣壓計下樓,瓶外的氣壓增大,而瓶內(nèi)氣壓不變,在內(nèi)外氣壓差作用下,細管內(nèi)水柱上升,故C錯誤;
D.圖中,若向B管中吹氣,A管上方空氣流速變快,壓強變小,液面上方氣壓不變,在壓強差作用下,A管中液面會上升,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根據(jù)圖片描述的實驗過程,分析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吸管喝飲料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9.【答案】B【解析】【解答】A.浸沒的物體再下降時,排開的液體體積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由于深度增大,受到的液體壓強變大,B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浮力和排開的液體體積有關,液體壓強和深度有關。10.【答案】D【解析】【解答】由于A、B完全相同,則重力相等,由圖可知:A在甲液體中漂浮,B在乙液體中懸浮,由物體的漂浮、懸浮條件可知FA=G,F(xiàn)B=G所以FA=FB甲液體中的A漂浮,所以ρ甲液>ρA乙液體中的B懸浮,所以ρ乙液=ρB兩種液體的密度ρ甲液>ρ乙液又因為兩容器液面等高,所以由p=ρgh可知,兩種液體對容器底壓強p甲>p乙故選D。【分析】(1)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浮沉條件是:當G物<F浮,物體上浮;當G物<F浮,物體下沉;當11.【答案】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地球;重力方向豎直向下;變小【解析】【解答】力是物體和物體間的作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要受到地球?qū)ξ矬w的吸引力,即重力,則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的,鉛垂線是利用這個規(guī)律制成的。宇航員將一個蘋果從地球上帶到月球上,質(zhì)量不變,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則月球上的蘋果重力將變小。
【分析】本題考查了重力方向以及應用,重錘線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月球引力是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12.【答案】急停;慣性【解析】【解答】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和乘客隨車高速行駛,當車急剎車時,車受到摩擦力作用停止運動,駕駛員和乘客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容易出現(xiàn)交通事故,為了避免急剎車出現(xiàn)的事故,要系好安全帶。
【分析】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慣性現(xiàn)象,需要學生認真體會身邊的現(xiàn)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識,做到學以致用。前排司機和乘客原來和車一起向前運動,緊急剎車時,車很快減速,而司機和前排乘客由于具有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容易撞到擋風玻璃發(fā)生傷害。13.【答案】運動狀態(tài);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解答】選手奮力劃槳,皮劃艇由靜止迅速前進,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用船槳向后劃水,船槳給水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會給船槳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行駛。
【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力的作用效果及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此類題目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十分常見,要引導學生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14.【答案】減小;降低【解析】【解答】水停止沸騰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燒瓶倒置并向瓶底澆冷水,會看到燒瓶中的水重新沸騰。因為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nèi)氣體溫度突然降低,瓶內(nèi)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氣壓減小,瓶內(nèi)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液體壓強與沸點的關系以及物態(tài)變化的掌握情況。從液體沸點與氣壓關系角度來分析,瓶內(nèi)氣體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沸點降低。15.【答案】左;大于【解析】【解答】由圖得,如果兩側(cè)液體均為水,右側(cè)水到橡皮膜的深度較深,由得,右側(cè)水對橡皮膜產(chǎn)生的壓強較大,則此時橡皮膜向左凸起。如果橡皮膜沒有向任何一側(cè)凸起,則說明兩側(cè)液體對橡皮膜產(chǎn)生的壓強相等,右側(cè)液體到橡皮膜的深度較深,由P=ρgh得,左側(cè)液體密度大于右側(cè)液體密度。
【分析】本題考查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利用控制變量法對液體壓強的公式p=ρgh分析和應用,在實驗過程和理論推導中注意怎樣控制變量和改變變量。(1)液體對容器側(cè)壁有壓強,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2)由橡皮膜恢復原狀可知,橡皮膜兩邊受到液體的壓強相等,根據(jù)據(jù)公式p=ρgh判斷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16.【答案】小于;大于【解析】【解答】在空氣中,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的氣體都會上浮,因為氫氣、熱空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制成氣球后就會漂浮在空氣中,氣球所受浮力大于氣球的重力,氣球就會上升。
【分析】本題考查浮力的知識,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物體的浮沉條件;氫氣、熱空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制成氣球后就會漂浮在空氣中;氣球所受浮力大于氣球的重力,氣球?qū)⑸仙?7.【答案】(1)速度或初速度(2)慢;遠(3)勻速直線(4)C【解析】【解答】(1)該實驗中,為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等,需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下滑。
(2)從毛巾、棉布到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小,小車在三個水平面上運動時,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小車運動距離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
(3)此實驗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在運動時不受阻力,則小車將運動的無限遠,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說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4)實際中不存在物體不受力情況,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來驗證,但是個正確的定律。
故選C。
【分析】實驗中要求從同一點滑下,是為了保證小車到達水平面時有相同的初速度;水平面的摩擦阻力越小,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越小。實驗表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理,本題是一道實驗題,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是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18.【答案】(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壓力大小(3)乙、丙(4)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5)不需要;【解析】【解答】(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2)甲和乙兩次實驗,壓力大小不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是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3)乙和丙兩次實驗,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相同,滑動摩擦力不同,因此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4)小明將長方體木塊A分別平放、側(cè)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改變了接觸面積,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這種現(xiàn)象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
(5)由圖可知,無論是否勻速拉動長木板,木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木塊始終受力平衡,滑動摩擦力始終與拉力相等,所以不需要勻速拉動木板。
木塊相對于木板水平向左運動,故受到木板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滑動摩擦力,如圖所示:
【分析】認真審題,此題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的理解和實驗過程中各個知識點的判斷,是一道綜合題,難度不大,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相關實驗分析得出摩擦力與物理量的關系;根據(jù)木塊穩(wěn)定時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上木塊受到的測力計的拉力與木板施加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分析。19.【答案】(1)高度差;轉(zhuǎn)換法(2)B(3)相等(4)D、E;控制變量法(5)不正確;未控制深度相同【解析】【解答】(1)實驗中運用轉(zhuǎn)換法,將液體壓強的大小轉(zhuǎn)換為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所以通過觀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來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
(2)調(diào)試器材時,發(fā)現(xiàn)U形管右管液面比左管高,說明U形管兩邊液面上面氣壓不相等,調(diào)整方法是取下軟管重新安裝,故B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比較A、B、C圖發(fā)現(xiàn),金屬盒在同種液體中,即液體密度相同,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同一深度處,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4)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關系時,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控制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相同,所以應比較D、E兩個圖。
(5)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應控制金屬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變,將探頭放在水中某一深度,保持探頭的位置不動,緩慢向燒杯中加入濃鹽水,則液體密度改變,探頭在液體中的深度液改變,所以不能準確判斷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故小明的做法不正確,理由是未控制深度相同。
【分析】液體壓強的變化是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顯示的,采用的是轉(zhuǎn)換法;探究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采用控制變量法探究。(1)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液體壓強的大小用壓強計測量。在使用壓強計之前要檢查其密閉性,防止漏氣。(2)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研究密度對壓強的影響時,要保持深度相同;要研究壓強與容器形狀是否有關,必須保證液體密度和深度相同;研究深度對壓強的影響時,要保持密度不變,同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20.【答案】(1)1(2)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密度(3)小于(4)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5)尋求普遍規(guī)律【解析】【解答】(1)由A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其示數(shù)為2.7N,即G=2.7N,金屬塊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F(2)分析比較A、B、C、D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分析比較A、E、F可知:圖知,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排開液體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故可得出結(jié)論: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3)根據(jù)稱重法可知,金屬塊在另一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為F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4)D、E兩圖中改變了物體浸沒的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浮力沒有變,所以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無關。(5)該實驗主要運用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實驗中選用不同液體進行了多次實驗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規(guī)律。【分析】本題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考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減小誤差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測液體的密度、控制變量法等知識,屬于中等難度的題目。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即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美版四年級下冊14.艷麗的大公雞教案
- 管理評審會議記錄
- 2024四川發(fā)展數(shù)字金沙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 二 圓柱與圓錐(圓柱的體積)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
- 2024啟明信息校園招聘丨令人心動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6 Around town Unit 2 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第4課時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初中英語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八年級下冊Section B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5.1《讓友誼之樹常青》教學設計
- 車間級崗前教育培訓
- 人教版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第七課 度量與計算(二、簡單計算)
- 2024-2025學年中考歷史復習- 階段檢測卷三(中國現(xiàn)代史)(含答案)
- 校園安全管理體系總結(jié)與改進措施分析
- 2025年安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成人原發(fā)性腹壁疝腹腔鏡手術中國專家共識(2025版)解讀
- 【中國信通院蘇州市機器人產(chǎn)業(yè)協(xié)會】2025“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yè)應用研究報告
- 公司簽約主播合作協(xié)議(2025年版)
-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體育類本科批調(diào)檔線
- AIGC技術在非遺數(shù)字化中的應用研究
- 2024年廣東廣州大學招聘編制內(nèi)管理和教輔人員筆試真題
- 2025年安全生產(chǎn)考試題庫(建筑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教育培訓試題
- 2024年四川甘孜州招聘事業(yè)單位人員筆試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