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防治課件學習資料_第1頁
植物病害防治課件學習資料_第2頁
植物病害防治課件學習資料_第3頁
植物病害防治課件學習資料_第4頁
植物病害防治課件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植物病害防治

石明旺教授E-mail:

shimw888@163.comTel級精品課程本學期授課內容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水稻病害第三章玉米病害第四章棉花病害第五章果樹病害第一章緒論課程的性質、任務、目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植物病害和植物病理學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學的發展簡史植物病理學的性質與任務農業植物病理學的作用和地位當前生產中存在的主要病害的種類研究植物病理學的機構、網站及學術期刊一、課程的性質、任務、目的、研究對象和方法課程性質農業植物病理學是植保專業一門應用性骨干專業課程。課程任務

講授大田作物及有關主要經濟作物重要病害的癥狀識別、病害診斷、病原鑒定、病害發生發展規律與綜合治理措施等知識與應用技能。課程內容了解水稻、棉花、小麥、玉米、薯類和油料作物、果樹、蔬菜等主要作物上病害的主要種類、分布為害及研究進展概況,掌握其發生流行規律及綜合治理。講授中分一、二、三類病害。課程目的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獨立識別和診斷常見的各種作物的主要病害;掌握和了解這些病害的病原、病害循環、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學會病害的綜合治理措施;了解目前的研究進展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驗和田間實習調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會學習,學會創造。課堂記好筆記,課后及時整理。成績考核

理論課成績——實驗(習)成績——平時成績主要學習參考書

董金皋主編.農業植物病理學(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侯明生,黃俊斌主編.農業植物病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陳利鋒,徐敬友主編.農業植物病理學第3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賴傳雅,袁高慶主編.農業植物病理學(華南本)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石明旺,王清連主編現代植物病害防治,農業出版社,2007二、植物病害與植物病理學植物病害

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環境條件的持續干擾,其干擾強度超過了植物能夠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在生理上或外觀上表現出異常,這種狀態就稱為病害煙草花葉病毒病變色玉米小斑病大豆炭疽病水稻白葉枯病梨火疫病棉花立枯病水稻紋枯病馬鈴薯瘡痂病柑桔潰瘍病壞死

大豆核盤菌莖腐病棉花爛鈴病蘋果青霉病草莓灰霉病大白菜軟腐病腐爛番茄青枯病棕櫚枯萎病棉花黃萎病萎蔫細菌性根癌病細胞增生畸形卷葉叢枝根腫矮化病健蔬菜根結線蟲病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水稻矮縮病根尖生長受抑制,次生根多而短,嚴重時糾結成團,根生長得淺并顯著減少,分孽明顯減少;后期被寄生處根側可見先白色發亮后變褐發暗的胞囊.小麥禾谷孢囊線蟲病植物病理學(PlantPathology)

研究植物發生病害的原因、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植物與有害生物間的互相作用機制以及怎樣控制病害等的學科領域。

Plantpathologyisthestudyofthemicroorganisms,andoftheenvironmentalfactorsthatcausediseaseinplants;ofthemechanismsbywhichthesefactorsinducediseasesinplants;andofthemethodsofpreventingorcontrollingdiseaseandreducingthedamageitcauses.(Agrios,G.N.

PlantPathology(5thedition),SanDiego:AcademicPress,2004,)三、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1.植物病害對人類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NopotatoWe’resohungryStarvetodeath該死的晚疫病例1:例如馬鈴薯晚疫病(PotatoLateBlight

)導致1845-1846愛爾蘭饑荒(Irishfamine)(約100萬人餓死,150萬人移民歐洲和北美洲)Apotatoplantkilledcompletelybytheblight(right)nexttoahealthy-lookingresistantplant(left).例2:1942-1943孟加拉饑荒(Bengalfamine)

200多萬人餓死!!!Norice,howtolive!!!

水稻胡麻斑病例3.波爾多液發明:

1880年法國波爾多地區葡萄霜霉病大流行,使法國葡萄釀酒業瀕臨破產,最終導致波爾多液發明。例4.1970年玉米小斑病在美國大流行,減產15%,約165億Kg,直接損失10億美元。例5.1950年中國小麥條銹病大流行,小麥減產60億斤。1950、1964、1990、2002我國四次大流行2.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其他植物病害柑桔潰瘍病(1910年,美國)小麥黒粉病/黒穗病(世界范圍/局部)水稻瘟病(世界范圍)水稻紋枯病(世界范圍)水稻白葉枯病(世界范圍)............不完全統計的植物病害損失作物病害(%)蟲害(%)草害(%)總損失禾谷類9.213.911.134.5馬鈴薯21.86.54.032.3甜菜10.48.35.824.5甘蔗19.220.115.755.0豆類11.313.38.733.3蔬菜10.18.78.927.7水果12.67.83.023.4咖啡,可可、茶葉17.712.113.242.4油料作物9.810.510.430.7纖維植物11.012.96.930.8煙草12.310.48.130.8天然橡膠15.05.05.025.0平均11.812.29.733.7資料來自G.N.Agrios1997.《PlantPathology》(the4thEdition),AcademicPress,p.31各地病蟲草害損失情況比較(1988-1990年主要作物)大陸或地區損失(%)歐洲28.2大洋州36.2北美洲和中美洲31.2俄羅斯40.9南美洲41.3非洲48.9亞洲47.1資料來自G.N.Agrios1997.《PlantPathology》(the4thEdition),AcademicPress,p.333.限制栽培和供應,甚至滅絕種群1904年,板栗疫病對美國板栗林的生長和板栗果實的產量造成毀滅性打擊;40年代,煙草黑脛病使栽培被迫東移;50年代,紅麻炭疽病在中國華北地區流行,導致紅麻停種。Standofyoung,pole-sizedchestnuttreesdevastatedbychestnutblight.Chestnutblightcankerontrunkofyoungchestnuttreecausingthedeathofthetree.4.影響外貿、出口

我國感染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的柑橘不能出口;

我國禁止從美國、加拿大感染小麥矮腥黑穗病的小麥進境,禁止美國等玉米細菌性枯萎病、梨火疫病流行區的玉米、蘋果進境5.病原生物產生導致人畜中毒的毒素

黃曲霉毒素(致癌)麥角菌產生的生物堿(血管、神經)小麥赤霉菌毒素甘薯黑疤病毒素6.有益的方面利用病菌的有益代謝物

水稻惡苗病菌產生的赤霉素提高植物的經濟價值

郁金香的雜色花(病毒侵染)

郁金香雜色花郁金香正常花茭白韭黃基因工程材料

根癌農桿菌是植物遺傳工程的載體以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為例:抗病及其他相關基因的分離和克隆;與Ti質粒構成適于轉化的重組質粒;根癌農桿菌介導法向受體植物導入重組質粒;篩選轉化子并鑒定轉基因植株。救救我們吧!保護我們就是保護你自己!四、植物病理學的發展簡史

植物病理學的的近代史是從1845年歐洲馬鈴薯晚疫病的大流行開始的。至今已有167年的歷史。

(一)植物病原學(病因認識)

經歷了神道論—病害自生論—環境病因論—微生物病原學說—多因論1.神道論

稱小麥黑粉病為鬼麥《呂氏春秋》-239B.C.)

外國人則把銹病看作“銹神作崇所致”。認為病害是上帝/神帶給人類的災難2.自生論認為病害是自然發生的“自生論”。3.環境病因論

認為植物病害是不適宜的環境氣候直接引起的.4.微生物病原學說1755年:法國梯列特(Tillet)發現小麥黑粉病粒拌種后播種可以傳染。1807年:法國的普洛費特(Provest,M)證實小麥黑粉病是真菌侵染所致。法國的巴斯德(PasteurL.)的研究為建立病原生物理論奠定了基礎(1860-1863),他否定了微生物自生論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并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菌原論)和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被世人稱頌為“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1853年:狄巴利(DeBary)提出黑粉病、霜霉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病(1861)是真菌侵染的結果,提出了銹菌有轉主寄生現象,是植物病理學的奠基人,被尊稱為植物病理學之父。馬爾皮基(Malpighi,M)首先用單式顯微鏡描繪了薔薇銹菌的形態。AntondeBary1877年:柏烈爾(T.J.Burrill)第一個肯定細菌能引起植物病害,并指出梨火疫病的病原是一種細菌。后史密斯(ErwinF.Smith)證實了病原細菌的侵染性,被尊稱為植物病原細菌學之父。1967年:土居養二在電鏡下正式確認了桑萎縮病的病原是類菌原體(MLO)(1992年改名為植原體phytoplasma)Davis等(1972)發現玉米矮化病由螺原體(Spiroplasma)引起。ErwinF.Smith.1886年:邁耶(Mayer,A)發現煙草花葉病汁液能夠磨擦傳染。1892年,俄國的伊凡諾夫斯基(Ivanowski)用實驗證明,煙草花葉病染病植株的汁液中,存在著一種可以通過細菌過濾器但不能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能傳染導致健康煙草產生花葉病的微小病原體即病毒1898年,貝葉林克(Beijerinck)將這種致病物質稱之為傳染性活液,后改名為病毒。AdolphMayer.Tobaccoleafshowingsymptomsoftobaccomosaic1935年斯坦利(Stanley,W.M.)用化學方法提純了煙草花葉病毒的結晶。1936年鮑登(Bawden.F.C.)證明煙草花葉病毒真正具有侵染力的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質。1939年:考斯奇(Kausche)第一次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煙草花葉病毒的顆粒體。Particlesoftobaccomosaicvirus.1971年:迪內(Diener,T.O.)發現了類病毒(Viroid),一種小分子RNA導致馬鈴薯紡錘塊莖病。T.O.Diener.Potatoesinfectedwithpotatospindletuberviroid.1743年,英國的Needham首次報道了小麥粒線蟲。1914年庫柏(Cobb,N.A.)第一位研究植物線蟲學的人,是植物線蟲學的奠基人。1916年,章祖純報道了北京附近的小麥粒線蟲和粟線蟲。1940年,朱鳳美研制出小麥粒線蟲蟲癭汰除機,汰除蟲癭率達99.9%以上。5.多因論認為植物病害是多種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所致。1953年,美國的麥克邁特里(McMurtrey,J.E.Jr.)是最早系統探討生理病害的專家,著有《環境,非侵染性損害》一書。(二)植物病理生理學

研究內容主要是有病植物的生理生化變化、植物抗病性機制和病原物致病機制三方面。最早狄巴利(DeBary)開始研究核盤菌如何引起蔬菜軟腐的機制,結論是病菌產生的酶和毒素殺死了植物細胞。1933年田中通過研究梨黑斑病發現了真菌毒素具有致病力。1939年亞布塔Yabuta發現了赤霉素引起水稻惡苗病徒長的機制,并成功結晶了赤霉素。1977年契爾通(Chilton,MD.)證實了冠癭土壤桿菌能將細菌質粒的部分tDNA導入寄主細胞,插入植物的染色體中,寄主細胞就能不斷分裂而形成癌腫。近年來誘導抗病性研究發展很快。局部誘導抗病性和系統誘導抗病性生物誘導劑的有真菌、細菌和病毒。非生物誘導劑包括物理誘導劑和化學誘導劑。化學誘導劑主要包括水楊酸(SA),2,6-二氯異煙酸(INA)和苯并噻二唑(BTH).(三)植物抗病性和植物與病原物的互作關系1894年:埃立克遜(Eriksson,J.)發現銹菌種內存在專化型(f.sp.)的不同。1905年:比芬(Biffen,RH.)首先報道了小麥品種對銹病的抗性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1914年:斯塔克曼(Stakeman,E.C.)提出生理小種(Physiologicalrace)的概念。1946年:佛洛爾(Flor,HH.)提出:著名的“基因對基因(GeneforGene)學說”。

showedthatforeachgeneforresistanceinthehosttherewasacorrespondinggeneforavirulenceinthepathogenandforeachgeneforvirulenceinthepathogentherewasageneforsusceptibilityinthehostplant(agene-for-generelationship).H.H.Flor.1946年:高又曼(Gauman,E.)發現了植物存在“過敏性壞死反應”的抗病性現象。1963年:范德普朗克(VanderPlank,JE)提出了著名的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兩種抗病性理論。suggestedthattherearetwokindsofresistance:one,knownasverticalresistance,iscontrolledbyafew“major”resistancegenesandisstrongbutiseffectiveonlyagainstoneorafewspecificracesofthepathogen,andtheother,knownashorizontalresistance,isdeterminedbymany“minor”resistancegenesandisweakerbutiseffectiveagainstallracesofapathogenspecies.J.E.Vanderplank.(四)植物病害流行學

研究病害群體在環境影響下的發生發展規律,以及病害預測和管理的學科。1961年,格里高里(Gregory,C.T.)發表了大氣微生物學,是氣傳真菌病害流行學的經典著作。1963年,范德普朗克(VanderplankJ.E.)的《植物病害:流行和控制》標志著植物病害流行學的誕生。1986,我國植物病理學家曾士邁的《植物病害流行學》。(五)植物病害控制1755年,梯列特(Tillet)提出用種子處理的方法可以控制小麥黑粉病。1765年,中國的方觀承,論述了棉花種子用開水燙種和草木灰拌種的防病道理。1883年,米拉德(Millarder,P.M.A)正式提出波爾多液可控制葡萄霜霉病。是化學防治的奠基人。1913年,雷姆(Riehm)介紹用有機汞劑處理種子以防治種傳病害。葡萄霜霉病Atleft,grapevinesexposedtodownymildewbuttreatedwithBordeauxmixturestillretainmostoftheirfoliage,whereas,atright,unprotectedgrapeslostalmostalloftheirfoliageasaresultofdownymildew.P.Millardet1933年有機汞殺菌劑出現1940s氨基甲酸類殺菌劑出現1960s內吸性殺菌劑出現1962,蕾切爾·卡遜(RachelCarson)的《SilentSpring》引起世人對環境污染的關注。生物防治上:中國的井岡霉素防紋枯病;紐和科爾(New,P.B.和Kerr,A.)于1972年研制的K84菌株防治土壤桿菌引起的根癌病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achelCarson.其他1960-1980s興起生理病理學和生化病理學酶、植保素、致病毒素、病程相關蛋白1980-1990s興起分子植物病理學擬南芥作為模式植物、農桿菌介導遺傳轉化、克隆無毒基因、克隆抗病基因、轉基因介導抗性、廣譜抗病性工程二十一世紀基因組學研究

植物和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著重于大規模新基因的鑒定、功能分析和潛在應用價值探索生物信息學技術

用于研究病原物的致病基因和植物的抗病基因,致病和抗病過程的信號傳導五、植物病理學的性質與任務研究內容:植物病害發生的原因、病害的發生發展規律、植物與有害生物間的互作機制以及病害控制的科學。包括癥狀學、病原學、病理學、診斷學、防治學等目的和任務:保護植物,預防病害發生或控制病害發生使不致于影響國民經濟植物病理學具有雙重性基礎科學性分子植物病理學、病原學、植物免疫學、植病流行學等方面的重大發展,其研究成果對人們認識自然、掌握生物界發展規律極有幫助,間接地為發展生物技術作出了貢獻應用科學性以植物病害防治為其主要目的,服務于農業生產。六、農業植物病理學的作用和地位農業植物病理學是植物病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性很強。側重于介紹主要作物上發生重要病害的癥狀、特點、傳播及流行規律和防治方法,普病”為“農病”提供基本理論,而“農病”是“普病”知識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具體運用,解決農業生產中出現的植物病害問題。七、當前生產中存在的主要病害的種類水稻病害: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等小麥病害:小麥銹病、小麥赤霉病、小麥白粉病、小麥紋枯病、小麥全蝕病等。玉米病害:玉米大、小斑病,彎孢霉葉斑病、絲黑穗病、紋枯病、莖腐病、病毒病等。棉花病害:棉苗立枯病、疫病、炭疽病,棉花枯、黃萎病,棉鈴疫病、紅粉病、紅腐病、炭疽病等。果樹病害:蘋果、梨樹腐爛病,枝干、果實輪紋病,霉心病,銹病,蘋果褐斑病,黑星病;桃縮葉病,桃穿孔病,褐腐病;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等。蔬菜病害:十字花科軟腐病,病毒病,霜霉病;茄科病毒病,番茄灰霉病,辣(甜)椒疫病;葫蘆科:黃瓜霜霉病,瓜類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等。稻瘟病分布廣泛。全世界約有80余個國家和地區發生此病,其中以亞洲和非洲等主要稻區發病較為嚴重,我國南北稻區均有發生。一般減產10%~20%,重的可達40~50%,特別重的田塊可以造成絕收。水稻紋枯病是遍及全球的水稻病害。在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國家的主要稻區均有發生,但以東南亞稻區受害最重。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矮稈、多蘗和密植等栽培技術的推廣,水稻紋枯病的發展蔓延加快,危害也日益嚴重。水稻白葉枯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危害最重的一種細菌病害。在歐洲、非洲、美洲、亞洲都有發生,而以日本、印度、我國發生較重。目前已經成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水稻種植業的重大威脅。水稻受害后,葉片干枯、秕谷增加,米質下降,一般減產10~30%,嚴重可達50%以上,個別田塊甚至可以絕產。條銹:主要在西北、華北、淮北冬麥區和西南冬麥區和西北春麥區發生危害。1950、1964、1990和2002年4次大流行,分別引起小麥產量損失60、36、25和14億kg。葉銹:主要在長江中下游麥區和西南(四川、貴州)發生多,近年,缺少抗病品種,華北、東北麥區也有上升趨勢。稈銹:主要在東北、內蒙古、西北春麥區和華東沿海、長江流域等冬麥區危害。條銹葉銹稈銹小麥赤霉病多發生在穗期多雨、氣候潮濕地區,在我國長江中下游、華南冬麥區和東北春麥區東部尤為嚴重,近年來,逐漸向北蔓延。不僅造成嚴重減產和品質降低,感病籽粒還可產生多種毒素如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等,導致人畜中毒。小麥白粉病是由專性寄生真菌Blumeria.graminis.sp.tritici引起的氣傳性病害,在世界各主要小麥產區均有發生。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生,其中以西南地區和河南、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發生較重,而且西北地區和東北遼寧等省春麥區,也日趨嚴重小麥全蝕病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生,其中以山東省膠東地區和河北、甘肅、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區)的部分地區發生較重。玉米大斑病主要分布于世界氣候相對較涼爽的地區,如亞洲北部、北美、南美、南歐、北歐的一些國家。我國東北、西北春玉米栽培區、華北夏玉米栽培區及南方高海拔山區尤為嚴重,成為玉米生產上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玉米小斑病是溫暖潮濕玉米產區的重要葉部病害。目前小斑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東、廣東、廣西、陜西、湖北等省(市區)。玉米彎孢霉葉斑病也叫黃斑病、擬眼斑病、黑霉病。20世紀80年代,隨著以黃早4、丹340、E28、掖107為親本的玉米雜交種的大面積推廣,使該病日趨嚴重,目前已成為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等玉米產區的重要葉部病害。1.病株2.病葉背面蠟白色突起3.病穗苞葉蠟白色突起4灰飛虱玉米粗縮病玉米粗縮病病株嚴重矮化,多不能抽穗,發病幾乎等于損失率,為害相當嚴重。棉苗立枯病輕則缺苗斷壟,重則大面積毀種重播。長江流域棉區較重。北方棉區常年發病率在50-60%,嚴重時可達90%。棉炭疽病苗期癥狀棉炭疽病病葉棉花炭疽病是苗期和鈴期病害。苗期主要危害幼根,常與立枯病和紅腐病混合發生。苗期在長江流域發病重。當炭疽病菌病菌孢子落到苞葉或鈴面,遇到適宜的溫濕度或傷口而侵入棉鈴發病。棉花紅腐病在北方棉區近年來發生較嚴重。該病主要在5月份發生。北方苗期較重,南方鈴期較重。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棉枯萎病區已基本普及抗病品種,枯萎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新疆棉區危害仍較嚴重。棉花黃萎病為我國B類檢疫性病害。目前,棉花黃萎病已成為棉花生產中的主要障礙。被稱為“棉花癌癥”。

深褐色黃褐色不變色

健株棉枯萎棉黃萎蘋果樹腐爛病又稱爛皮病,導致果樹死枝、樹體死亡,甚至毀園,是北方蘋果產區的重要病害之一。蘋果樹腐爛病大枝蘋果輪紋病又稱瘤皮病、粗皮病、輪紋褐腐病、水爛病。本病能造成樹勢早衰甚至死樹,果實爛果。除危害蘋果外,還能危害梨、桃、李、杏等多種果樹。褐斑病又稱綠緣褐斑病,是引起蘋果早期落葉的重要病害。造成蘋果早期大量落葉,削弱樹勢,果實不能正常成熟。針芒型同心輪紋型混合型梨黑星病引起梨樹早期大量落葉,果實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時病樹第二年結果減少,嚴重影響產量,是梨樹重要病害之一,尤在種植鴨梨、白梨等高度感病品種的梨區,病害流行頻繁,造成重大損失,。梨銹病分布于我國各梨產區,侵染葉片也為害果實、葉柄和果柄。危害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落果,對產量影響很大。一種常見的春季病害,南方諸省發病較嚴重。引起春梢的葉片大量早期脫落,影響當年產量。主要危害嫩葉。病葉變厚腫脹,皺縮扭曲,顏色發紅,后期變褐焦枯,脫落。桃縮葉病葡萄白腐病又稱水爛病、穗爛病,造成果實腐爛、成串掉落。目前為中國北方葡萄產區的嚴重病害。葡萄黑痘病又稱瘡痂病、鳥眼病,常造成葡萄新稍和葉片枯死,果實品質惡劣,產量下降,損失很大。葡萄霜霉病嚴重流行時,葉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實瘦化酸澀,對樹勢和產量均有較大影響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苦腐病,導致葡萄成熟期果腐。果實病斑凹陷,表面生輪紋狀排列的分生孢子盤。霜霉病是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生。北方,白菜受害較重,南方,除白菜外,椰菜、芥菜、蘿卜等均受害較重。一般在氣溫較低的早春和濕度較大的晚秋時節發病較重。十字花科病毒病,又稱孤丁病、抽風病,我國各地普遍發生,危害嚴重,為三大病害之首,此病一般發生率在3%-30%,嚴重時可達80%,而且感染病毒病后易受霜霉病和軟腐病危害,損失嚴重。十字花科軟腐病又稱水爛病、爛葫蘆等,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病害。茄科蔬菜病毒病在番茄、辣(甜)椒和馬鈴薯上發生較為普遍,近年來不論在南方或北方菜區均日趨嚴重。番茄灰霉病辣椒疫病是辣椒生產上的一種世界性分布的毀滅性病害。該病發生的特點是發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一旦發病,3~5d內即可引起全株死亡。病重時,田間植株成片死亡,露地發生尤為嚴重,一般地塊病株率在20%左右,重者可達80%以上。黃瓜霜霉病俗稱為“黑毛病”、“痧斑”、“跑馬干”,世界黃瓜栽培地區均有發生。是我國黃瓜生產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能使黃瓜迅速枯干、枯死。重病地塊減產高達30%-50%。瓜類枯萎病又稱蔓割病、萎蔫病,是瓜類作物上的一種重要土傳病害。尤其是保護地黃瓜發生日趨嚴重。在病區一般地塊發病率為10%-30%,嚴重時可達80%-90%,甚至絕收。白粉病是葫蘆科蔬菜上的常見病害,俗稱“掛白灰”、“白毛”,我國各地保護地和露地瓜類蔬菜上均有發生。冬瓜白粉病南瓜白粉病瓜類病毒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嚴重影響掛果的產量和品質。我國北方地區以露地南瓜和西葫蘆等受害較重。南瓜病毒病八、研究植物病理學的機構、

網站及學術期刊研究機構

各國大學尤其是農業大學、國家級農業研究機構網站

(美國植病學會)

http://www.bspp.uk

(英國植病學會)

(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等等植物病理學重要的學術期刊國外期刊

ReviewofPlantPathology(RoPP)

(植物病理學評論)/default.aspx?site=170&page=1016&pid=2194英國非盈利的國際農業學組織國際農業生物科學中心(CABI)文摘型數據庫的出版物。刊登植物病原真菌、病毒、細菌,病原植原體和螺原體這些病原生物從遺傳學到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真菌毒素的產生、控制以及產毒效果也包括在內。AnnualReviewofPhytopathology

(植物病理學年評)/美國非贏利機構年評(AnnualReviews)出版的系列綜述性刊物之一。刊登由國際資深權威專家撰寫的植物病理學各個領域的及時、嚴謹的專題綜述或縱深評論。美國植病學會AmericanPhytopathologicalSociety(APS)

Phytopathology

國際性學術期刊。刊登植物病害的診斷、病原物、病原物的傳播和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等最新研究結果。涵蓋的領域有寄主-寄生物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生物防治、病害控制和蟲害治理、生態和種群生物學、流行學、病因學、寄主的遺傳和抗性、真菌學、線蟲學、植物脅迫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失調、收獲后病理學和毒素學,以及病毒學。PlantDisease

應用植物病理學國際性期刊。快速報道新病害的研究結果、病害流行學和防治方法。涉及植物病害診斷和治療的基礎和應用研究。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MPMI)

專業期刊。刊登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研究方面最新進展的原創性論文。MPMI涉及的微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線蟲和類病毒,其分子生物學內容包括生理化學和生理物理機制方面的研究。英國植病學會TheBritishSocietyforPlantPathology(BSPP).uk/PlantPathology

《植物病理學》(雙月刊)是英國植物病理學學會的會刊,主要發表有關植物病理學領域的研究論文,如植物病蟲害、病原體和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章。MolecularPlantPathology

《分子植物病理學》(雙月刊)是英國植物病理學學會的重點學術刊物,主要發表關于病原體的分子分析、植物病原體或兩者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論文。

NewDiseaseReports

《植物新病害報告》可進行內容檢索的電子期刊,包括真菌,細菌,植物原生質體,病毒和類病毒.JournalofPhytopathology

/journal.asp?ref=0931-1785

英國《植物病理學雜志》(月刊)刊載種群、有機體、生理學、生物化學和分子遺傳等方面植物病理學和植物保護的研究論文。

CanadianJournalofPlantPathology《加拿大植物病理學雜志》http://www.cps-scp.ca/journallinks.shtmlAgrios,G.N.

PlantPathology(5thedition),SanDiego:AcademicPress,2004,植物病理學教科書,第5版為學生和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了現代全面的植物病害指南,并配有精美圖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