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獸醫【考300+分】的復習總結之【生物化學】【第01部分】學習資料_第1頁
執業獸醫【考300+分】的復習總結之【生物化學】【第01部分】學習資料_第2頁
執業獸醫【考300+分】的復習總結之【生物化學】【第01部分】學習資料_第3頁
執業獸醫【考300+分】的復習總結之【生物化學】【第01部分】學習資料_第4頁
執業獸醫【考300+分】的復習總結之【生物化學】【第01部分】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蛋白質化學及其功能1,蛋白質的功能:a,催化功能

b,貯存和運輸功能

c,調節作用

d,運動功能

e,防御功能

f,營養功能

g,結構成分

h,膜的組成成分

i,參與遺傳活動2,氨基酸:1必需氨基酸:賴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纈氨酸、蘇氨酸、2必需氨基酸:3,肽鍵:前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與下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縮合失去一分子水行成。4,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有20種,均為L型氨基酸,只有甘氨酸含有對稱碳原子;為α型AA(除脯氨酸)5:蛋白質的結構:一級結構:由氨基酸組成(共價鍵)。由編碼蛋白質的基因決定。二級結構:由肽鍵之間依“氫鍵”形成。三級結構:疏水力、離子鍵、二硫鍵。四級結構:離子鍵、氫鍵。6,蛋白質的變構:血紅蛋白的氧結合曲線為s形曲線。即其亞基之間存在變構作用。O2為變構劑。7,蛋白質的分析方法:1加酸時,帶正電,則向負極移動。(不移動時的PH,的即為等定點)2加少量中性鹽時,蛋白質的溶解度加大,稱為鹽溶;加入高濃度鹽溶液,蛋白質沉淀析為鹽。)3透析法:蛋白質不能透過半透膜。應用于蛋白質溶液脫鹽。4加入高濃度乙醇、丙酮、可使蛋白質從溶液沉淀。5在堿性溶液中,加重金屬鹽(醋酸鉛、氯化高汞、硫酸銅),是蛋白質沉淀。應用于重金屬中毒的動物。6在酸性液中,加生物堿試劑(苦味酸、單寧酸、三氯醋酸、鈣酸),使蛋白質沉淀。應用于除去血漿中的蛋白質。7定量反應:a福林一酚法(生成藍色物質)b雙縮脲法(生成紫色物質)c茚三酮(生成藍紫色物質)d

2、4—二硝基氟苯(生成黃色物質)8蛋白質分子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長的紫外光范圍內能特意吸收光譜。二:生物膜生物膜:細胞的膜結構,包括包圍在細胞外表面上的質膜和真核細胞內的細胞器如細胞核、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高爾基體的膜結構。膜脂:a包括磷脂(以甘油磷脂為主),少量糖脂和膽固醇。b具有雙親性,是形成脂雙層結構的分子基礎。c其運動方式為:旋轉、擺動、側向擴散、跨膜翻轉。d膽固醇對膜的流動性和想變溫度有調節功能。膜蛋白:a是膜的生物學功能的主要體現者。b分為內在蛋白和外在蛋白。C運動方式為:側向擴散、旋轉。小分子與離子的過膜轉運:a簡單擴散b易化擴散(需要載體)c主動轉運(需要載體,耗能)大分子物質的過膜轉運:a內吞機制(如:低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b外排作用(如:胰島素)三:酶的分類1.酶的分類:a氧化還原酶b轉移酶c水解酶d裂解酶類e異構酶類f合成酶類2.酶的特點:a高效催化b專一性c酶活性可調節d活性不穩定,需在溫和條件下進行3.酶的催化活性:指在一定條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學反應的反應速度。每克酶制劑所含的活力單位數,稱為酶的比活性。對同一種酶來說,酶的比活力越高,純度越高,純度越高。4.酶的化學組成:a單純酶:僅含蛋白質,如蛋白酶、淀粉酶、脂酶、核糖核酸酶。b結合蛋白酶:酶蛋白(功能:識別,結合底物)+輔助因子(功能:決定反應的種類和性質)。5.輔助因子分為:a金屬離子,b有機分子{輔酶:NAD,NADP,COA(用滲透析法可除去)。輔基:FAD,FMN,生物素(不宜用透析法除去)}6.酶分子結構:a單酶體:有一條多肽鏈組成,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b寡聚酶:由幾個亞基組成,如:乳酸脫氫酶。d多酶復合體7.酶的必需基團:與酶活性密切相關的基團。8.酶的活性部位:必需基團在空間上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定空間結構的區域:該區域結合催化底物。9.活性部位內的必需基團:酶活性部位內,發揮催化作用及與底物直接接觸的基團。10.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a底物濃度:v=Vmax[x]/Km+[s],(Km為米氏常數,Km值大,表示酶和底物親和力小)b酶濃度:(呈正比關系)c溫度:最適為35~40℃e酸堿度:最適PH接近中性f抑制劑:1不可逆:共價鍵結合:如:有機磷殺蟲劑抑制膽堿醋酶。2可逆:非共價鍵結合;如:磺胺藥。g激活劑:Mg2+,a-11.酶活性的調節:a產物發饋調節b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學反應c變構調節:非共價鍵結合,可逆。變構酶具有s形動力學特征。d共價修飾:可逆反應:最重要的酶的共價修飾是酶的磷酸化/脫磷酸互變。這類酶的特點:1具有無活性與有活性兩種形式;2酶促反應表現出級聯放大效應。e多酶復合體系:由多種相關酶嵌合形成。使反應更高效,定向,有序。四糖代謝1,丙酮酸氨化→氨化丙氨酸;

α-酮戊二酸氨化→谷氨酸;草酰乙酸氨化→天冬氨酸。2,糖的生理功能:a供給能量b提供碳源c構成組織細胞成份d糖的磷酸衍生物。3,糖的來源:a消化道吸收b糖的異生作用:動物體內可以由非糖物質合成糖。4,血糖:指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濃度受進食的影響,在采食后的消化吸收期間血糖暫時上升之后很快恢復正常:當饑餓時,血糖下降,但仍會保持一定的水平。另:胰島素可降低血糖;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使血糖升高。五糖的分解代謝:1糖酵解(無氧氧化):a在無氧情況下,葡萄糖或糖原生成乳糖并釋放能量的過程;其在胞液中進行;凈生成2或3molATP.b第一階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階段由丙酮酸分解成乳糖。c三個關鍵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梅、丙酮酸激酶。d生理意義:動物缺氧時,補充動物所需的能量。2有氧氧化:a葡萄糖在有氧的條件下切低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在線粒體中進行。1分子葡萄糖能生成30或32分子ATP;1mol的乙酰COA可生成10molATP.b三個關鍵酶:檸檬酸合酶、異檸檬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c生理意義:是動物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實際為無氧分解的繼續,只是在生成丙酮酸之后開始分歧,進一步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三羧酸循環是三大營養物質的最終代謝通路;乙酰COA是三大物代謝的共同產物。3磷酸戊糖途徑:a6Gtp+12NADP++7H2O→5G-6-P+6CO2+12NADPH+12H++P;在包漿中進行。

a生理意義;生成的還原鋪酶NADPH+、H+是生物合成反應的重要供氫體;生成的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與有氧氧化和無氧氧化相互聯系,成為不同碳原子數單糖互相轉變的共同途徑。六葡萄糖的異生作用:a指由非糖物質轉變成葡萄糖或糖原的過程。b反應過程為可逆的,其所需3個特殊酶:葡萄糖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丙酮酸羧化支路。c生理意義:a維持血糖恒定:當饑餓缺糖時,維持大腦、胎兒的能量需要;b消除大量乳酸(即乳酸循環):家畜重役時→無氧分解加劇→生成大量乳糖,其在肝臟異生成糖原→糖原進入血液補充血糖。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葡萄糖+磷酸。(關鍵酶是磷酸化酶)糖原合(解)成:葡萄糖+磷酸+鳥苷三磷酸→UDP-葡萄糖磷酸化酶→鳥苷二磷酸葡萄糖→糖原合酶→糖原。(關鍵酶是糖原合酶)七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營養物質,如糖、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分解,消耗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水的同時產生能量的過程。是在細胞內并且有水存在的環境中進行。真核生物生物氧化發生在線粒體中。原核生物則在細胞膜上。高能磷酸化合物:ATP.GTP.CTP.UTP;能量通用貨幣ATP生物體中能量交換的基本形式:ATP/ADP循環;細胞內的“發電站”線粒體。2、呼吸連:a指線粒體內膜上排列著一個有多種脫氫酶以及氫和電子傳遞組成的電子傳遞系統。b組成:不需要脫氫酶、鋪酶Q、鐵硫中心、細胞色素(其中細胞色素aa3稱為細胞色素氧化酶、外于呼吸鏈的末端,容易被co、NH-抑制)3、NADH呼吸鏈:由復合物I、III、IV組合組成以NADP為首的傳遞鏈。1molNADP,伴隨2.5molATP生成。4、FADH呼吸鏈:由復合物II、III、IV組合組成以琥珀酸為首的傳遞鏈。1molFADH與氧化合成水,伴隨1.5molATP生成。5、ATP生成的兩中方式:a底物磷酸化:指營養物質經代謝先產生高能磷酸基團,隨后直接將高能磷酸基團轉移給ADP生成ATP.B氧化磷酸化:指底物的氧化作用與ATP的磷酸化作用通過能量相偶聯生成ATP的方式。八脂類代謝1、脂類:a脂肪:由甘油的三個羥基與三個脂肪酸縮合而成,又稱甘油三脂,b類脂:包括磷脂、糖脂、膽固醇及其酯。2、必須脂肪酸:動物必須從飼料中獲得的亞油酸、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3、脂肪的動員:在激素敏感脂肪酶作用下、貯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被水解為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并釋放入血液,被其他組織氧化利用的過程。禁食、饑餓、交感神經興奮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激活脂肪酶,促進脂肪動員。4、長鏈脂肪酸的β氧化:是脂肪酸分解的主要方式。脂肪酸首先在胞液中消耗2個ATP,活化為酯酰COA,活化的酯酰COA在肉毒堿攜帶下經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四步反應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酯酰COA.如:16c的棕櫚酸經徹底氧化凈生成106mol的ATP.5、酮體:a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柄酮。是脂肪酸分解的特殊中間產物。b生酮作用:在肝臟細胞線粒體由乙酰COA縮合而成。c解酮作用:肝中無分解酮體的酶,只能產生酮體,不能利用酮體。酮體隨血液運送至肝(酮的分解)外,被分解成乙酰COA,進入三羧酸循環。d酮病:長期饑餓,廢食,高產奶牛初泌乳后及綿羊妊娠后期,酮體生成多于肝外組織的消耗,在體內積聚引起酮病。6、丙酸代謝:對反芻動物非常重要,其體內50%葡萄糖來自丙酸的異生作用。7、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在細胞液中進行;需要二氧化碳和檸檬酸參加;其氧化降解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8、脂肪(甘油三酯)的合成:a甘油二酯途徑(主要在肝臟和脂肪組織中)b甘油一酯途徑(主要在小腸黏膜上皮內)(a、b二者合成部位在內質網)類脂代謝1、磷脂:①合成:在細胞的內質網。分為磷酸甘油酯(如卵磷脂和腦磷脂)和鞘磷脂。②分解:依賴于體內的各種磷脂酶,將其分解為脂肪酸、甘油、磷酸后,進一步降解。2、膽固醇:①合成:主要合成場所是肝;是一種以環戊烷多氫菲為母核的固醇類化合物。齊喝彩限速酶是HMGCoA還原酶。②轉變:構成細胞膜的組成成分。是機體合成膽汁酸、類固醇激素和Vd的前體。血脂:指血漿中所含的脂質,包括甘油三脂、磷脂、膽固醇及其脂以及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酸和血漿清蛋白結合形成可溶性復合體運輸,其余脂類以血漿脂蛋白的形式運輸。血漿脂蛋白:①定義:是脂類在血液中運輸形式,它是由不同的載脂蛋白、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脂等成分結合而成。②分類:①乳糜微粒(M):運輸腸道吸收的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到肌肉、心臟、脂肪組織供利用。②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將肝合成的脂類運送至肝外供利用。③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向組織轉運肝臟合成的內源膽固醇的主要形式。④高密度脂蛋白(HDL):與LDL基本相反,將膽固醇從組織運送至肝,是機體膽固醇的“清掃機。

含氮小分子的代謝外源氨基酸:飼料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胃蛋白酶水解后吸收的稱“、、、、、”。內源氨基酸:體蛋白在組織蛋白酶水解產生的和由其他物質合成的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