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物理

期末測試卷

(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

班級:姓名: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從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與生活密不可分,利用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可以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請

完成1?4題。

1.年滿12周歲的青少年才可以騎自行車,且需要佩戴頭盔。小明佩戴頭盔騎自行車外出游玩,如果

他認為自行車是靜止的,那么他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A.路旁的建筑B.自行車C.頭盔D.迎面走來的行人

2.小明發現自行車坐墊設計得比較寬,這是為了()

A.增大壓強B.減小壓強C.增大摩擦D.減小摩擦

3.體育課上,小明用力將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續飛行一段時間后落地。足球能在空中持續飛行

一段時間是因為足球()

A.受到腳的踢力B.受到慣性力C.具有慣性D.不受阻力

4.課間,做廣播體操前,小明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則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壓強最接近于()

A.50N103paB.50N105PaC.500N104PaD.500N106Pa

5.(2024牡丹江)下列工具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6.如圖1所示,用水平力尸推行李箱,行李箱上的小包和行李箱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空氣

阻力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F一

圖1

A.小包受到的重力和箱子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小包受到支持力、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行李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行李箱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包對行李箱的壓力和行李箱對小包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7.如圖2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有適量鹽水的燒杯中,漂浮著冰塊懸浮著物塊瓦當冰塊/完全熔

化后,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圖2

A.燒杯中鹽水的密度變小B.燒杯內液面高度不發生變化

C.杯底受到液體的壓強變小D.物塊8受到的浮力變小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

8.英國物理學家湯姆孫發現了帶負電的微粒,這種微粒是;后來,人們又發現原子核是由

質子和構成的,這兩種粒子統稱為核子。浩瀚的宇宙廣闊無垠,天文學上使用的“光年”是

__________單位。

9.熬中藥的時候,打開中藥包會聞到淡淡的藥香味,這是現象。藥湯沸騰后,藥香味更加

濃郁,這說明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選填“劇烈”或“緩慢”)。捆扎中藥包的細繩很難

被拉斷,是因為分子間存在(選填“引力”或“斥力”)。

10.韋應物在《滁州西澗》中寫道:“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詩描繪了一個自然現象:如圖3所示,

當小船系在岸邊時,由于河流中央水流速度,壓強,小船會受到一個指向河流中央

的橫向力,導致小船自動橫在水面上,這個現象也說明了力可以=

圖3

11.如圖4所示,小華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應將毛巾、棉布平整地鋪在(選

填“N5”或“8。〉段應將小車放在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靜止釋放,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相同。

若水平面絕對光滑且不計空氣阻力,小車到達水平面后將做運動。

余諭,-/

£>C

圖4

12.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時,用拇指和食指分別以圖5—甲、乙所示的兩種方式壓

在鉛筆兩端,其中(選填“甲”或"乙”)方式合理,另一種方式不合理的原因是沒有控制

相同。乙圖中拇指和食指相比,受到的壓強較大。

食指

拇指食指

僑水平凡豎直

[拇指

甲乙

圖5

13.圖6一甲為我國戰國時期的青銅汲酒器及其簡易圖。如圖6—乙所示,將其放入酒中時,汲酒器和

酒缸就構成了一個,酒水由底部的圓孔6流進汲酒器內,用拇指壓住。孔并向上提起,在

的作用下酒水不會從6孔流出;松開拇指,在的作用下酒水便會緩緩流下。

圖6

14.用圖7—甲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500N的物體,已知拉力廠為200N,不計繩重和摩擦,物體和繩

子自由端的運動情況如圖7—乙所示。使用圖7一甲中4滑輪的好處是可以,8滑輪重

No圖7—乙中反映繩子自由端運動情況的是圖線(選填Z"或*")。

3

2

234

三、作圖題:本題7分。

15.(1)如圖8所示,一盞燈籠被風吹得向左偏。請畫出燈籠所受重力和繩子拉力的示意圖。(O點表示

燈籠的重心)

(2)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小李同學用鋤頭除草,如圖9—甲所示;向上揮動鋤頭時,鋤頭可簡化為圖

9—乙所示的模型(。點為支點),請在圖9一乙中畫出鋤頭重力G的力臂L及在/點施加的最小動力廠1。

(3)圖10是壓入水底的乒乓球松手后上浮至水面的示意圖。請畫出乒乓球在位置2時受到的浮力尸浮和

重力G的示意圖。

圖10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6分,第18小題7分,共20分。

16.(1)小明用一重力不計的彈簧測力計拉著一木塊向右運動(如圖11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該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No

圖11

(2)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未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低右高,應將左側的螺母向

調節。如圖12所示,先用彈簧測力計在/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

傾斜到虛線位置的過程中,若始終保持杠桿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選填“變大”“變

小”或“不變”)。

T

0O二

L

*

44=4

L!」

圖12

(3)圖13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N點由靜止滑下,則小車在8C段的平均

速度vBC=m/s;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如果在小車離開/點后才開始計時,其他操作均正確,則這樣測得的NC段的平均速度會偏

09:25:15

圖13

17.小晨利用圖14所示的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的壓強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圖14

(1)實驗中,用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來反映探頭處液體壓強的大小。

(2)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得出液體的壓強與的關系;比較乙、丙兩次實驗可得出:同種液

體內部的同一深度處,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3)小晨還想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保持探頭的位置不動,向丙實驗的燒杯中多

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不斷增大,于是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他的

結論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O

(4)小晨發現探頭所處深度較淺時,實驗現象不明顯,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可將U形管中的水換成

密度(選填“更大”或“更小”)的液體。

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小明將物塊掛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依次完成圖15所

示的實驗。

A_I三三.三廣I王三,..三廣I三三

至M水懇昌鹽水懸膽

丙丁戊

圖15

(1)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No

(2)分析甲、丙、丁三次實驗可得: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選填”有

關”或“無關”)。

(3)分析三次實驗可得: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4)分析甲、乙、丙三次實驗可得物體浸在同種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選填“大”

或“小”)。

(5)已知水的密度為1.0X103kg/m3,則物塊的密度為kg/m3,鹽水的密度為

kg/m3;若在實驗前,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指在零刻度線以下,并未調零就進行實驗,則測出的鹽

水的密度(選填“偏大”“偏小”或“準確”)。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9小題6分,第20小題7分,共13分。

19.如圖16所示,某運動員在滑冰場上快速滑行,在30s內滑行了240m,運動員和冰刀的總重力為

540N,每只冰刀與冰面的接觸面積為7.5cnP,g取iON/kg。求:

圖16

(1)運動員滑行的平均速度;

(2)運動員和冰刀的總質量;

(3)運動員單腳站立在冰面上時,對冰面的壓強。

20.圖17—甲是打撈時用鋼纜繩拉著實心長方體N沿豎直方向以0.4m/s的速度勻速上升的情景。圖17

—乙是/離開水底上升的過程中鋼纜繩對/的拉力廠隨時間諜化的圖像*水=1.0X103kg/m3,g取10N/kg。

求:

鋼F/(x104N)

纜6

道旗水面4

2

三三三卷三三水底o510152025

甲乙

圖17

(1)長方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的體積;

(3)長方體力在水底被打撈前,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1.拔河比賽時大家都盡量穿新運動鞋,小明猜想這是由于鞋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

紋的深度有關。于是他找來了同品牌同規格的新、舊兩只運動鞋進行探究(新鞋鞋底花紋沒有磨損,舊鞋鞋

底花紋磨損較大)。實驗步驟如下:

(1)小明測出新鞋的重力如表1所示,按如圖18所示方式用細線拉動長木板以0.2m/s的速度向左勻速

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填入表1中。此時新鞋所受摩擦力的方向為水平(選填“向左”

或“向右”);若增大拉力,新鞋受到的摩擦力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長木板「:

二alaXl

圖18

表1

序號種類重力/N拉力/N

1新鞋5.72.3

2舊鞋5.41.7

(2)將新鞋子換成舊鞋子重新做實驗,測出鞋子的重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并填在表1中。由此得出結

論:鞋底花紋越深,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越大。小紅認為他的做法不妥,不妥之處是

(3)為了得出正確的結論,小明采取了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改進操作,他采取的方法是

①對比表2的序號3、4的兩組實驗數據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鞋底花紋的深度(選填“有

或“無”)關。

②對比序號的兩組實驗數據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表2

序號種類重力/N拉力/N

3新鞋11.14.5

4舊鞋11.13.5

2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氣壓升降椅

圖19-甲是一款氣壓升降椅,其結構如圖乙所示,調節桿的部分長度為5cm、8c部分長度為12

cm、CD部分長度為6cm,8c垂直于C為支點,活塞連桿固定在底座上,座墊與氣缸連接,可一起

升降。調節高度時,向上拉調節桿,開關栓向下移動,氣缸上、下兩腔氮氣經通道連通,此時氣缸可升降;

松開調節桿后,開關栓向上移動,即可固定座墊高度。

某次調節座椅高度時,小明先離開座椅,向上拉調節桿使其升高;接著,重500N的小明坐上座椅,

拉動調節桿使其下降至合適高度,再松開調節桿,開關栓閉合,此時氣缸內兩腔氮氣壓強相等。

座墊

『,調節桿

上腔、

活塞-.開關栓

活塞連桿走.[通道

下腔界微存氣缸

底座

甲乙

圖19

(1)坐在椅子上用腳蹬地后,椅子就向相反方向滑行,說明力的作用是的。

(2)當小明坐在氣壓升降椅上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選填字母)

A.坐墊凹陷是因為坐墊表面彈力的作用效果

B.向上拉調節桿,氮氣從氣缸上腔經通道進入下腔

C.人后靠要比端坐舒服是因為人受到的壓強變大

(3)無人坐在椅子上時,氣缸內氮氣對開關栓向上的壓力為156N,則在/點拉動調節桿至少需要

__________N的力。

(4)圖19—乙中氣缸上腔中氮氣對活塞的壓力的作用面積(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下腔中氮氣對活塞的壓力的作用面積;若氣缸與坐墊、靠背等共重50N,小明坐上坐墊,拉動調節桿,調

節至合適位置時,松開調節桿,開關栓閉合,氣缸內的氮氣壓強為2.75X105pa,那么活塞連桿的橫截面積

為cm2o

(5)結合圖19—乙,解釋文中“先離開座椅向上拉調節桿使其升高”的原因:

23.(2024福建)“漏刻”是古代一種滴水計時的工具。項目式學習小組制作了一個漏刻模型,裝置如

圖20—甲,播水壺不斷滴水,受水壺內由標尺與浮塊組成的浮箭上升后,通過指針指向浮箭上標尺的刻度

即可讀取時間。

圖20

(1)測滴水量:播水壺裝滿水后,計劃用燒杯接取滴水。為了減小誤差,測量滴水的質量應選擇以下方

案中的(選填序號)。測得1min內滴水的質量為80g,則1刻鐘(15min)內滴水的體積為

__________cm3o

①先測空燒杯的質量,接水后再測滴水和燒杯的總質量

②先測滴水和燒杯的總質量,倒去水后再測燒杯的質量

(2)分析測算:圓筒形受水壺內部的底面積為600cmz,浮箭總重6N,長方體浮塊的底面積為300cm2、

高為3cm。受水壺內無水時,指針對應標尺的位置標記為“一開始滴水”。滴水后,當浮箭剛浮起時,受

到的浮力為N,此時受水壺內水面的高度為cm。

(3)標尺定標:圖20—乙的標尺上每一格長度為1cm,請你在標尺上對應位置標出“一3刻鐘”。

(4)成品測試:經檢測,漏刻每1刻鐘的實際時間均超出15min,觀察后發現,隨著播水壺內水量減少,

滴水間隔時間越來越長。為使滴水間隔時間相同,小組討論后,將播水壺裝置改進成圖20一丙所示的裝置,

改進所依據的物理知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

1.C2.B3.C4.C5.A6.D7.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

8.電子中子長度9.擴散劇烈引力

10.大小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1.BC速度勻速直線

12.甲壓力拇指13.連通器大氣壓重力

14.改變力的方向WOa

三、作圖題:本題7分。

15.⑴如答圖1所示

答圖1

(2)如答圖2所示

答圖2

(3)如答圖3所示

答圖3

[第(1)題2分;第(2)題3分;第(3)題2分]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6分,第18小題7分,共20分。

16.(1)4?⑵右變大(3)絲小于大(每空1分)

17.⑴高度差(2)深度相等(3)錯誤沒有控制探頭浸入液體的深度相同(4)更小(每空1分)

18.(1)4(2)無關(3)甲、丁、戊(4)大

(5)1,25X1031.1X103準確(每空]分)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9小題6分,第20小題7分,共13分。

s240m

19.解:(1)運動員滑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