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9章 壓 強【A卷基礎卷】(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9章 壓 強【A卷基礎卷】(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9章 壓 強【A卷基礎卷】(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9章 壓 強【A卷基礎卷】(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第9章 壓 強【A卷基礎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第9章壓強(A卷?考點達標卷)

(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測試范圍:八年級下冊第9章。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

要求的)

1.如圖所示,茫茫白雪中小明陷下去了,而體重更重的小紅卻沒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紅對雪地的壓力小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力

B.小紅對雪地的壓力等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力

C.小紅對雪地的壓強大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強

D.小紅對雪地的壓強小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強

【答案】D

【解析】水平雪地上,壓力等于重力,所以小紅對雪地的壓力大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力;小紅沒有陷入雪

地,小紅對雪地的壓強小于小明對雪地的壓強;

綜上所述,D正確。

故選:D。

2.盲道(如圖)是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一般由兩種磚鋪成,一種是條形引導磚,引導

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種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彎或上、下坡了,

稱為提示盲道。磚上的條形或圓點高出地面5mm,當盲人走在上面時()

A.增大了腳底的壓力B.增大了腳底的壓強

C.減小了腳底的壓力D.減小了腳底的壓強

【答案】B

【解析】腳踩在盲道上,腳對盲道的壓力不變(等于人的重力),磚上有條形或圓點,減小了腳和地面的

受力面積,增大了地面對腳的壓強,增大腳的感覺。故選:B?

3.下列生活用品的特征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B.

、破窗錘前端很尖

【答案】B

【解析】根據壓強公式可知,壓強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

越大,壓強越大;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ACD、釘子很尖、菜刀磨得很鋒利、破窗錘前端很尖,都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CD不

符合題意;

B、書包帶很寬,都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意。故選:B。

4.一些民間諺語常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比如“磨刀不誤砍柴工”,用來比喻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就能

使工作加快。下列情景與將斧頭磨鋒利所包含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A.書包帶較寬B.鐵軌鋪枕木

C.滑雪板滑雪D.圖釘尖很尖

【答案】D

【解析】磨刀可以減小受力面積,是在壓力大小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的;

A.書包背帶較寬,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人的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

B.鐵軌鋪枕木,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地面的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

C.滑雪板滑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雪地的壓強,故C不符合題意;

D.圖釘尖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5.小明剛剛參加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中發現,自己走過較硬水泥路面和松軟的泥土路面時留下的腳印深淺

不同。在水泥路面留下的腳印比泥土路面的要淺很多。小明思考兩次對路面的壓強大小關系()

A.水泥路面壓強大B.泥土路面壓強大

C.一樣大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站在地面上的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接觸面積為兩只腳的面積和,因此某人站在

松軟的泥地上和站在水泥地上時,對地面的壓力相同,受力面積也相同,由p=(可知,兩種情況下,此

人對松軟泥地的壓強等于人對水泥地的壓強。

故選:Co

6.小蓮用力擰瓶蓋,可是怎么也擰不動(圖甲),當她用勺子在瓶蓋邊緣撬了幾下后(圖乙),用手一擰瓶

蓋就打開了。這主要是因為用勺子撬瓶蓋可以()

甲乙

A.減小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

B.減小瓶蓋與瓶口的接觸面積

C.減小瓶蓋上方受到的壓強

D.增大瓶蓋與瓶口間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如圖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裝,瓶蓋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很難打開,當用勺子在瓶蓋邊緣撬了

幾下后,大氣進入瓶子內部,這時瓶內外氣體的壓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減小,所以用手一擰瓶蓋就打

開了。故選:Ao

7.如圖所示,某同學將甲、乙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各自對地

面的壓強相等。該同學得出以下結論:①甲正方體的密度大于乙正方體的密度

②甲對地面的壓力小于乙對地面的壓力

③若沿水平方向將甲、乙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切去部分高度小于乙邊長),則甲剩余

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小于乙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

其中正確的是()

甲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

【答案】D

【解析】①甲、乙為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實心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pgL,由圖可知:L甲〉

L乙,又因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所以p甲<p乙,故①錯誤;

F

②已知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由圖知LT>L乙,由于S=I?可知S單>S乙,由p=?可知F甲>p

乙,故②錯誤;

③若沿水平方向將甲、乙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因為p甲Vp乙,根據p,=pgU可知剩余

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p'tp<p'Z1,故③正確。故選:D。

8.在甲、乙兩個空礦泉水瓶里面裝入適量水,蓋緊瓶蓋。將它們分別正放、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

兩礦泉水瓶內的水面相平(不計瓶身和瓶蓋的厚度)。若甲中水對瓶底的壓力為Fi,壓強為pi;乙中水

對瓶蓋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FI>F2,pi>p2B.FI>F2,PI=P2

C.F1=F2,P1=P2D.FI=F2,PI<P2

【答案】B

【解析】圖中左右兩個水面相平,最下邊的深度相同,根據液體的壓強公式p=pgh知,密度也相同,

故P1=P2,而甲的底面積大,根據F=pS,甲的壓力大,故F1>F2。

故選:Bo

9.小剛在飲料瓶周邊不同高度,打了幾個對稱且相同的小孔,當瓶里裝滿水后,出現如圖所示的情景。表

明在液體內部()

A.只在水平方向有壓強

B.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同深度朝不同方向壓強大小不相等

D.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答案】B

【解析】A、根據液體壓強特點可知,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故A錯誤;

B、由實驗現象知,越向下(深度越深),水噴射的距離越遠,說明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

正確;

C、由實驗現象知,同一深度水噴射的距離相等,說明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壓強大小相等,故C錯誤;

D、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實驗中用的是同一液體,所以不能確定液體壓強與液體

密度的關系,故D錯誤。故選:B?

10.下列設備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B.'活塞式抽水機

C.鍋爐和外面的水位計D.下水道存水管

【答案】B

【解析】A、茶壺的壺嘴與壺身底部相通,上端開口,壺嘴和壺身在同一高度,倒滿水后,液面相平,

利用了連通器,故A不符合題意;

B、抽水機抽水,通過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內氣壓減小,水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上來,利

用的是大氣壓,沒有利用連通器原理,故B符合題意;

C、鍋爐水位計上端開口、底部連通,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動時,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氣味散發出來,利用了連通

器,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11.甲、乙兩個容器中分別盛有質量相同的水,甲、乙容器的質量相同,靜止在水平面上,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

B.甲、乙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相等

C.甲、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比值比甲、乙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的比值小

D.甲、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比值與甲、乙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的比值相等

【答案】D

【解析】A、由圖可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小于乙容器中水的深度,水的密度一定,根據p=p水gh可知,

甲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于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故A錯誤;

B、容器質量相同,水的質量相同,由6=11^可知,甲、乙的總重力相同,由于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等

F

于容器的總重力,所以甲、乙對水平面的壓力相同,由圖知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根據p=不可知

甲對水平面的壓強小于乙對水平面的壓強,故B錯誤;

CD、水的質量相同,由6=!!18可知容器中水的重力相同,由圖知甲、乙容器均為柱狀容器,水對容器

底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兩容器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則甲、乙容器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

G水F

P水甲S甲S乙P甲S甲S乙

比值為羨一=4=[,甲、乙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的比值為丁=T=1,所以甲、乙容器中水對

〃水乙水3甲P乙-—3甲

S乙S乙

容器底部的壓強的比值與甲、乙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的比值相等,故C錯誤,D正確。故選:D。

12.如圖,A、B兩個完全相同的試管中裝入等質量的不同液體后,情況如圖所示,則試管底部所受的壓強

關系是()

A.PA大于PBB.PA小于PBC.PA等于PBD.無法確定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兩管中所裝的液體質量是相等的mA=mB,B管是傾斜的,由此可知B管中所裝的

m

液體體積比較大,即VA<VB,根據密度的計算過公式p=7可知PA>PB。

再根據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pgh,液體的深度是一定的,PA>PB所以PA>PB。故選:Ao

13.三峽船閘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連通器。如圖是輪船通過某段船閘的示意圖,此時上游閥門A打開,下

游閥門B關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連通器,水對閥門A兩側的壓強相等

B.閘室和上游水道構成連通器,水對閥門A右側的壓強較大

C.閘室和下游水道構成連通器,水對閥門B右側的壓強較大

D.閘室和下游水道構成連通器,水對閥門B兩側的壓強相等

【答案】A

【解析】如圖所示,上游閥門A打開,下游閥門B關閉,上游和閘室就形成了連通器;兩側的液體深度

相同,由p=pgh知,水對閥門A兩側的壓強相等,故A正確。故選:Ao

14.如圖所示為某同學自制的氣壓計,他將氣壓計由一樓拿到六樓時,細玻璃管中液面會升高,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二希一襦

A.用玻璃瓶和細玻璃管自制氣壓計時,瓶中的水不能裝滿

B.細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說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變大

C.利用自制氣壓計可以精確測量大氣壓的數值

D.細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變化越明顯

【答案】A

【解析】A、自制氣壓計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當外界的氣壓發生變化時,內部氣壓保持不變,液柱在

內外氣壓的作用下,其高度會發生變化,所以瓶中的水不能裝滿,故A正確;

B、由于瓶內氣體的壓強等于外界大氣壓與液柱產生的壓強之和,所以水柱的壓強就等于瓶內氣體的壓

強減去外界大氣壓,則水柱高度h越大,表示瓶內外的氣體壓強越小,故B錯誤;

C、受器材自身影響,自制氣壓計不能測量大氣壓的準確值,故C錯誤;

D、水柱高度變化反映了瓶內外的氣壓差大小的變化,由于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即

水柱h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與玻璃管的粗細沒有關系,故D錯誤;故選:A。

15.如圖所示的“天氣預報瓶”是央視《大風車》欄目的創意新品,A玻璃管與大氣相通,B為密閉的玻

璃球,A與B下部連通。當A管液面明顯上升時,往往轉為陰雨天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增大B.A管和B球組成一個連通器

C.A管越粗,裝置的靈敏度越高D.陰雨天氣,外界氣壓會減小

【答案】D

【解析】AD、根據大氣壓的影響因素可知,陰雨天氣,外界氣壓會減小,此時,B中的氣壓會使水向A

管中流動,因此,A管液面上升時,顯示大氣壓減小,故A錯誤、D正確;

B、由圖可知,B球是密閉的,因此,A管和B球沒有組成連通器,故B錯誤;

C、本裝置中,A管液面的變化反映了外界大氣壓的變化,因此,A管越細,裝置的靈敏度越高,故C

錯誤。故選:D。

16.根據學過的連通器原理,當水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總保持相平。如圖當水流動時,豎直細管中水

柱的高度卻不相同,說明水平管中的壓強也就不相同,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H——IB

K二二二二

甲乙丙

A.甲管中水流速大,壓強大

B.甲管中水流速大,壓強小

C.甲管中水流速小,壓強大

D.甲管中水流速小,壓強小

【答案】c

【解析】讀圖可知,當水流動時,在流過的水量一定的情況下,水平管的橫截面積越大,水的流速越慢,

其壓強越大,豎直細管內水的高度越大,由于甲管內水的流速小,該處的壓強大,豎直細管中的水的高

度大。故選:Co

17.如圖所示,一容積為1L的密閉薄壁容器裝滿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質量為100g,容器的

下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ION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11N

C.水對容器底的壓強為1200Pa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llOOPa

【答案】A

【解析】AC、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pgh=1.0X103kg/m3X1ON/kgX12X10-2m=1200Pa,故C正確;

F

由p=不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pS=1200PaX100X10-4m2=12N,故A錯誤;

m

B、由p=7"可知,水的質量:m=pV=1.0X103kg/m3XlX10-3m3=lkg,

3

容器和水的總重力:G.s=m.ag=(lkg+100X10-kg)X10N/kg=llN,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6總=11?^,故B正確;

F'11N

D、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mnszin4―^=U00Pa,故D正確。故選:A。

18.如圖所示,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L甲:L乙=1:2,質量之比m

甲:m乙=2:3,甲、乙的密度分別為p^、p乙,甲、乙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下列計算正確的

是()

0U~v

甲乙

A.p甲:p乙=8:3B.p甲:p乙=3:4C.p甲:p乙=2:3D.p甲:p乙=8:

3

【答案】D

3

V甲L甲

【解析】、甲、乙兩質地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體積之比為:_1

AB于3

V乙L乙

m甲

密度之比為:5-巴=工旦=上巴X2[><,喏,故AB錯誤;

P乙m乙m乙V甲S13

V乙

CD、根據F=G=mg可知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更=士巴=上暨■=2;甲、乙的底面積之比

F乙G乙m乙g3

F甲

S甲L甲之1P甲S甲F甲S乙248

7—=-----^=7;甲、乙對地面的壓強之比----=7:—=p—x7—=TXT=T;故C錯誤,D正確。

S乙L乙24P乙F乙S甲313

S乙

故選:Do

第n卷非選擇題

二、填空題(本題共8小題,每空1分,共20分)

19.如圖所示,兩手指用力壓住鉛筆的兩端使它保持靜止,右側按筆尖的手指較疼。左側手指對鉛筆的壓

力右側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左側手指所受的壓強右側手指所受的壓強(前兩空均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有關。

【答案】等于;小于;受力面積

【解析】鉛筆處于靜止狀態,鉛筆受到兩手指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兩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相等;

由于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對手指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這兩力也相等,即兩手指受到鉛筆

的壓力相等;由于右邊手指的受力面積小,由p=《■可知,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這說明壓力的作

用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

20.如圖所示,水能從a、b兩個相同的小圓孔中噴出,說明液體對容器的有壓強;b孔中的水噴

得更遠,說明液體內部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

【答案】側壁;增大

【解析】如圖所示,水能從a、b兩個相同的小圓孔中噴出,說明液體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

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液體密度一定時,b處深度比a處大,水噴出的更遠,說明液體

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1.如圖所示,洗臉池排水管設計了U形“反水彎”,起到隔絕下水道異味的作用。當水不流動時,“反水

彎”兩端的水面高度總是的,其利用了原理,生活中也用到此原理的有(舉

出一例即可)。

【答案】相平;連通器;鍋爐水位計

【解析】洗臉池排水管設計的U型反水彎上部開口、下部連通,屬于連通器;連通器中裝入同種液體,

液體靜止時,液面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異味竄入室內,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生活中也用到此原理的

有茶壺、鍋爐水位計等。

22.如圖,質量相等的實心均勻正方體A和B平在水平地面上(PA>PB),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

PB,則PAPB,現豎直切去左半部分(如圖中虛線所示),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

則PA'.______PB'。(均選填或“=”)

【答案】>;>

【分析】(1)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mg;由圖可知兩正方體的棱長關系,從而

可知其底面積(受力面積)的關系,再根據壓強公式p=5比較它們對地面的壓強關系;

(2)對于柱狀實心物體,可根據p=pgh判斷切去前后壓強的變化,從而可知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關系。

【解析】(1)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mg,因兩正方體的質量相等,則它們對地

面的壓力大小相等;由圖可知正方體A的邊長較小,則A的底面積(受力面積)較小,根據壓強公式p=*

S

可知,A對地面的壓強較大,即PA>PB;

(2)現豎直切去左半部分(如圖中虛線所示),因切去前后都是柱體,而對于柱狀實心物體,其對水平面

的壓強為衛8道=pgh,且切去后物體的密度和高度都不變,所以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和切去

SSS

之前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PA'>PB'。

23.將一未裝滿水的密閉礦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圖所示,則倒立時水對瓶

蓋的壓強是Pa;正立時水對瓶底的壓力為Fi,倒立時水對瓶蓋的壓力為F2,則FiF2

(選填“>"、"=”或

【答案】1.2X103;>

【解析】(1)由圖可知,倒立時水的深度為h=12cm=0.12m,

則倒立時水對瓶蓋的壓強:p=p水gh=1.0義103kg/m3X1ON/kgX0.12m=1.2XlO3Pa;

(2)正放時,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細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時,瓶子中的水

柱上面粗,下面細,瓶蓋受到的壓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時水對瓶底的

壓力大于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力,即FI>F2。

24.小明設計了一個盆景自動供水裝置。如圖,用一個塑料瓶裝滿水倒放在盆景盤中,瓶口剛被水浸沒。

當盤中水位下降到瓶口露出水面時,水會流出,使盤中水位升高,瓶口再浸沒,瓶中的水在的

作用下不再流出。瓶內水面的上方(填“有”、“沒有”)空氣。

【答案】大氣壓;有

【解析】標準大氣壓可支撐約10m高的水柱,圖中小于10m,說明倒放在盆景盤中塑料瓶中有空氣進入,

外界大氣壓的大小等于瓶內氣壓和水壓之和,所以瓶中水在大氣壓強的支撐下不流出。

25.如圖所示是小明進行托里拆利實驗時的測量數據,當時當地的大氣壓強相當于mm水銀柱產生

的壓強;若將玻璃管從豎直位置適當向右傾斜,則玻璃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選填“變

大”、“不變”或“變小”);若移到高山頂上去做此實驗,則測量結果將(選填“變大”、“變小

或“不變”)。

【答案】755;不變;變小

【解析】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時,玻璃管內、外的水銀高度差的計算是玻璃管內的水銀柱表面

到水銀槽中水銀表面的豎直高度,所以當時當地的大氣壓強相當于755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實驗時,

玻璃管略傾斜,管內水銀柱長度變長,但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不變;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

小,把實驗移到高山頂上做,高度增加了,大氣壓減小了,玻璃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差減小,所以測量結

果將變小。

26.著名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

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所以又被稱為“短板效應”,已知一個從底部向上逐漸變粗的水桶,如圖所示。

桶壁上最長的木板高為0.5m,最短的木板高為0.2m,桶底內部底面積為4X10-2m2,桶底厚度不計,當

桶內裝最多水時,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為Pa,桶底受到水的壓力F與桶中水的重力G的大小關系

為FG(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此時將質量為54g,體積為20cm3的實心物體緩

慢J放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水桶溢出水的質量為go(p水=1.0><l()3kg/m3,g=10N/kg)

【答案】2000;小于;20

【解析】(1)此桶裝滿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長,h=0.2m,

則桶底受到水的壓強:

p=pgh=1.0X103kg/m3X10N/kgX0.2m=2000Pa;

(2)若是圓柱形容器,容器內的水全部壓在容器底,則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水自身的重力;

對于圖示的水桶,最短的木板到桶底這部分形狀是上寬下窄,一部分水壓在了水桶的側壁上,所以壓在

水桶底上的水只是桶中水的一部分,所以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小于桶中水的重力;

(3)物體的密度p=-54g=2.7g/cm3>p水,

V20cm3

當物體浸沒到水中時,物體沉底,此時Vj^VuZOcnpuZXlO-mS,

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1.0義103kg/m3X1ON/kgX2X10-5m3=0.2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水桶溢出水的重力G排=F浮=0.2N,

W

水桶溢出水的質量為m=—=^;T^=0.02kg=20go

glON/kg

三、探究實踐題(共5小題,作圖題每圖2分,實驗題每空1分,共20分)

27.(2分)如圖是盛有某種液體的連通器在斜面上靜止,請畫出正確的液面位置。

【解析】根據連通器的道理可知:連通器中裝有同種液體,液面是相平的。如圖所示:

28.(2分)如圖所示,把置于在水面上方甲位置的小球松手后,小球豎直下落至乙位置懸浮在水中。請在

坐標系中畫出小球從甲位置下落至乙位置的過程中,水對杯底的壓強大小隨小球下落時間變化關系的大

致圖像。

【解析】小球從甲位置下落,在未浸入水中時,容器液面不變,小球逐漸浸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逐漸

變大,容器內水面上升;當小球下落至乙位置懸浮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綜上可知,容器內水面

先不變后上升,然后水面保持不變,由p=pgh可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先不變后增大,然后保持不變,

如圖所示:

29.(5分)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江同學利用木板、橡皮泥、包扎帶和

鉤碼進行探究活動。

(1)將橡皮泥做成長方體平放于木板上方,把包扎帶剪出兩段,并將兩段包扎帶分別繞過橡皮泥,且在

包扎帶下方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小江同學是通過觀察橡皮泥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通過觀察對比圖中橡皮泥的變化可以得出實驗結論是:在相

同時,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2)小江同學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將橡皮泥恢復原狀,把

包扎帶撕成寬度的兩條,兩包扎帶下方掛數量的鉤碼進行實驗(均選填“相同”或

“不同”)。

包扎帶

6匕鉤碼

【答案】(1)凹陷程度;受力面積;壓力;(2)不同;相同

【解析】(1)根據轉換法,小江同學是通過觀察橡皮泥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包扎帶下方

掛的鉤碼數量不同,對橡皮泥的壓力不同,通過觀察對比可以得出結論: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作用效

果與壓力大小有關。

(2)小江想繼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積的關系,要控制壓力相同,故應進行的操作是:將橡皮

泥恢復原狀,把包扎帶撕成寬度不同的兩段,兩包扎帶下方掛數量相同的鉤碼進行實驗。

30.(5分)小海發現,當他站在齊胸深的水中時感覺胸口有壓迫感,愛動腦筋的他產生了疑問:液體壓強

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他猜想: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多少有關。為驗證猜想,他用U形管壓強計進行

探究。

(1)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液體的壓強,原因是金屬盒上的薄膜受到的外力作用越大U形管兩側液面的

高度差(選填“越大”“不變”或“越小”)。

(2)根據圖①和②實驗現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多少(選填“有關”

或“無關”)。

(3)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你的猜想,你將選擇圖中的和進行探

究(選填圖中對應的序號)。通過觀察實驗,你得出的結論是。

水水水

①②③④⑤

【答案】(1)越大;(2)無關;(3)④⑤;在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解析】(1)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液體的壓強,原因是金屬盒上的薄膜受到的外力作用越大U形管兩側

液面的高度差越大,采用了轉換法;

(2)①中比②液體多,結合轉換法,根據圖①和②實驗現象可知,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液

體的多少無關。

(3)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猜想,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將選擇圖中的④和⑤

進行探究。根據轉換法知,⑤中壓強大,故通過觀察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在液體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

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31.(6分)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周末開展一次登山活動,他們想利用隨身攜帶的注射器、彈簧測力計、

細線、刻度尺等相關用品粗略測量山頂的大氣壓。測量方案如下:

B叩

c「

甲乙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針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圖甲所示,用細線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

慢拉動針筒,當活塞現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C.讀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積V;

D.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o

請根據他們設計的方案回答以下問題:

(1)粗略測量山頂的大氣壓的實驗原理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