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中考地理試題分項匯編:青藏地區(全國)原卷版_第1頁
2020-2022年中考地理試題分項匯編:青藏地區(全國)原卷版_第2頁
2020-2022年中考地理試題分項匯編:青藏地區(全國)原卷版_第3頁
2020-2022年中考地理試題分項匯編:青藏地區(全國)原卷版_第4頁
2020-2022年中考地理試題分項匯編:青藏地區(全國)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32青藏地區

一、選擇題

1.(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題)青海省冷湖鎮平均海拔約4000米。目前共有9個天文望遠鏡項目在此“扎堆

落戶”,影響這些項目選址該地的主要原因有()

①氣溫低②晴天多③空氣稀薄④大氣污染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022.湖北.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考真題)青藏高原獨特的高原風光,日趨便捷的交通,使拉薩成為

了新興避暑旅游城市。小明計劃今年暑假到拉薩去旅行,同學們給他提了很多建議:①高原地區光照強,

需準備防曬物品②海拔高,氣溫低,需帶防寒衣物③高原地區人煙稀少,生活垃圾可隨手丟棄④要入鄉隨

俗,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廣西百色?中考真題)為維護國土安全,在中印邊境線的西藏南部地區喜馬拉雅山海拔4088米

的懸崖上修建拉則拉哨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3.拉則拉哨所所在山脈仍持續升高,原因是()

A.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B.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C.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拉伸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張裂拉伸

4.拉則拉哨所官兵在野外巡邏時面臨的困難有()

①暴雨②嚴寒③缺氧④干旱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2022.湖南長沙.中考真題)長沙一學校計劃暑假去某地考察,地理老師建議他們帶上墨鏡、遮陽帽、防

曬霜、厚外套、氧氣袋等物品。此次考察目的地最可能是()

A.“日光城”拉薩B.“海上花園”澳門C.“山城”重慶D.“江城”武漢

6.(2022.吉林長春.中考真題)關于青藏高原自然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湖泊眾多,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B.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稱

C.氣溫低,所有動植物不能生存D.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

7.(2022?黑龍江.中考真題)青藏地區居民日常主食主要是()

A.精耙B.饅頭C.米飯D.筱面

(2022?山東臨沂?中考真題)青海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2021

年2月,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投運。來自高原的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至中部多

個省份。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水電站

A

換流站

嬴t戛路

8.青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居全國第一,其清潔能源主要來自()

A.風能、太陽能、水能B.風能、天然氣、石油

C.水能、天然氣、煤炭D.地熱、太陽能、石油

9.青海省、河南省的簡稱分別是()

A.寧、豫B.青、豫C.青、晉D.晉、冀

10.(2022?山東泰安?中考真題)青藏地區與東北地區地理環境特色鮮明、差異顯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是()

A.海拔高是造成兩地區氣候寒冷的主要原因B.高山冰雪融水是兩地區河流的主要水源來源

C.河谷農業是兩地區共同的農業特色D.①②兩地自然保護區的設立有利于濕地生態環境的修復

H.(2022?新疆?阿克蘇市教育局中考真題)我國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自然環境相似之處是()

A.土壤肥沃B.沙漠廣布C.光照充足D.河流眾多

(2021?甘肅金昌?中考真題)有些動物的身體結構反映了它所生存的地理環境,如艷牛全身有厚厚的皮

毛,體側及下部裙毛密而長,皮膚的粗毛間有細密的絨毛,具有很好的保溫作用;牝牛胸腔容積大,氣管

短而粗大,能適應頻速呼吸,且心、肺發達,肺泡比普通牛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從耗牛的身體特征推斷它所生活的地理環境是()

A.干旱B.濕熱C.干熱D.高寒

13.耗牛最有可能生活在我國的()

A.南方地區B.北方地區C.西北地區D,青藏地區

(2021?遼寧鐵嶺?中考真題)《北緯30°中國行》節目展現了從浙江舟山群島到西藏阿里北緯30°緯線

經過地區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和社會發展全景式圖畫。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北緯30°緯線經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A.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和青藏地區

C.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D.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

15.攝制組在B地區品嘗到的當地特色美食是()

A.云南的過橋米線B.陜西的羊肉泡饃

C.新疆的羊肉串D.西藏的青棵酒和精耙

16.(2021?遼寧葫蘆島?中考真題)青藏地區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谷地、涅水谷地,是因為這里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B.距海較近,降水豐富

C.氣溫較高,土質較肥沃D.晝夜溫差小,蒸發較強

(2021?吉林長春?中考真題)2021年6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到青海省考察工作。總書記首先來到西寧市

某地毯廠,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牙藏毯手工編織技藝的保護傳承,之后又來到沙柳河鎮果洛

藏貢麻村,看望集中安置在新村的藏族牧民。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7.青海省的簡稱是()

A.新B.青C.藏D.隴

18.青海牧區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制作加牙藏毯的原料最可能是()

A.蠶絲B.羊毛C.化學纖維D.蕉麻纖維

19.下列屬于青藏地區特色食物和傳統民居的是()

A.耦耙、平頂碉房B.烤鴨、四合院

C.米線、竹樓D.羊肉泡饃、窯洞

20.(2021?遼寧阜新?中考真題)青藏地區有許多山脈,冰川廣布,終年積雪,其形成原因是()

A.緯度高,氣溫低B.陽光照射時間短

C.受海洋影響更大D.海拔高,氣溫低

(2021?湖北荊門?中考真題)正在修建中的從成都到拉薩的川藏鐵路,是繼青藏鐵路之后的第二條進藏

“天路”,也是一條絕美的旅游線。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21.有關川藏鐵路沿途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地形崎嶇B.穿越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森林資源豐富

C.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象奇觀D.自西向東,植被呈現出森林草原一荒漠的變化

22.川藏鐵路施工難度大、進展慢,修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

①高原凍土多,技術要求高②風沙活動強烈,掩埋鐵路干線

③暴雨日數多,施工困難④高寒缺氧,影響工人身體健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3.(2021?湖北荊州?中考真題)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下

列河流源頭均在青藏高原的一組是()

①長江②黃河③瀾滄江④雅魯藏布江⑤黑龍江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2021?山西晉中?中考真題)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受自然條件

影響,當地特色產品很難銷往全國,為此援藏人員通過“直播帶貨”助推藏貨出藏。“直播帶貨”正成為

西藏農牧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直播帶貨”的西藏特色產品有()

A.耗牛肉B.葡萄干C.螺獅粉D,竹筒飯

25.西藏特色產品外銷難的主要原因是()

A.地處西南B.高寒缺氧C.知名度低D.交通不便

26.促進西藏經濟發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開墾荒地,發展種植業B.開發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

C.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旅游業D.研發高新技術,發展航天業

(2021?湖南湘潭?中考真題)讀下面“西南地區略圖”,回答下面小題。

27.該區域水能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處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B.地處一、二級階梯交界處,落差大

C.緯度較低,熱量充足D.地形平坦,水量豐富

28.該區域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嶇,交通不便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D.當地科技水平發達

29.關于圖中甲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海拔較高,氣候濕熱B.主食米飯,愛喝青裸酒

C.黑土廣布,沃野千里D.主要少數民族是藏族

(2021?廣西廣西?中考真題)川藏鐵路是第二條進藏“天路”,起點為成都,終點是拉薩,沿途穿越的

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山脈峰嶺最密集的地區,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讀川藏鐵路示意圖,據所學知識完成

下面小題。

A.沙漠、戈壁廣闊B.雪峰連綿,冰川廣布

C.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D.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密布

31.川藏鐵路建成通車后,將會促進沿線地區()

①旅游業的興起②資源的開發③動植物的遷移④文化的交流⑤交通的發展⑥氣候的改變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2021?陜西?中考真題)2020年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高程為8848.86米。下

圖為“世界部分地區板塊分布示意圖”,圖中序號代表大洲或大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板塊邊界一?板塊運動方向

32.關于珠穆朗瑪峰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中國和印度交界處B.地處青藏高原的中部

C.海拔一直是8848.86米D.有“世界第三極”之稱

3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大洋是面積最大的大洋B.②大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C.地中海是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不斷遠離而形成的D.珠穆朗瑪峰是印度洋板塊和

亞歐板塊碰撞形成的

34.隨著珠峰再度成為熱點,青藏高原獲得更多關注,關于青藏高原開發利用不合理的是()

A.建立保護區,保護野生動植物B.利用獨特的地方文化發展旅游業

C.保護環境,禁止開發礦產資源D.開發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35.(2021?遼寧遼陽?中考真題)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A.駱駝B.三河馬C.耗牛D.藏綿羊

(2020?山東濟南?中考真題)近年來,青甘大環線成為一條網紅旅游線。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36.青海湖邊多見耗牛。它毛長皮厚,體矮身健,主要是為了適應當地的()

A.冷濕B.濕熱C.高寒D.干旱

37.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國蜜瓜之鄉”的美譽。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A.地形復雜多樣B.距海近,降水多

C.晝夜溫差大D.土壤貧瘠

38.青甘大環線中位于青海和甘肅交界處的景點是()

A.茶卡鹽湖B.張掖丹霞C.嘉峪關D.祁連草原

39.(2020?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區域。下列關于青藏地區自然環

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勢低平,河流稀少②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森林茂密,紅松之鄉④空氣稀薄,日照充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0.(2020?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剪紙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剪紙作品《高原之舟》中的少數民族

主要生活在()

局原之舟

A.西藏自治區B.內蒙古自治區

C.寧夏回族自治區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20?貴州遵義中考真題)如圖示意我國某區域,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41.本區地處我國()

A.青藏高原B.黃土高原C.云貴高原D.內蒙古高原

42.圖中甲山脈是()

A.橫斷山B.祁連山C.巴顏喀拉山D.喜馬拉雅山

43.圖示區域主要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有()

A.劃龍舟B.踩高蹺C.跳鍋莊D.對山歌

44.(2020?廣西貴港?中考真題)讀圖,完成問題。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穿越的山脈B是()

A.喜馬拉雅山脈B.秦嶺

C.昆侖山脈D.橫斷山脈

(2020?四川雅安?中考真題)下圖是版畫“初踏黃金路”,描繪了豐收季節,藏族婦女身著傳統服飾滿

載而歸的場景。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45.圖中人物的民族服飾可以反映當地(

A.晝夜溫差大B.空氣稀薄C.太陽輻射強D.寒冷干燥

46.圖中描繪的豐收場景可能是()

A.沙漠綠洲,人們收獲棉花B.高原河谷,人們收獲青裸

C.長江三角洲|,農民收割油菜D.內蒙古牧區,牧民放牧牛羊

(2020?內蒙古包頭?中考真題)我國為應對環境問題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

象。2017年6月17~23日,國家電網在青海省首次嘗試以100%可再生能源供電一周。此次嘗試標志著我國

在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下圖是青海省電力生產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口水力發電

/太陽能發電

%fit炭發電

■風力發電

47.青海省的電力生產結構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量約占()

A.五分之一B.五分之二C.五分之三D.五分之四

48.關于青海省電力生產條件和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蘊藏量大。水力發電比例最大

B.地處高原,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太陽能發電比例超過了四分之一

C.交通條件差,煤炭運輸困難。煤炭發電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勢高,風力大。風力發電占一半左右

(2020?寧夏?中考真題)小明去西藏旅行,發現當地人們根據氣溫高低選擇不同的藏袍穿法。下圖示意

“藏袍的不同穿法”。據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49.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是()

A.高溫多雨B.寒冷干燥

C.晝夜溫差大D.大風天氣多

50.下列關于青藏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以種植業為主B.種植業多分布在河谷地區

C.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D.畜種主要有灘羊和三河馬

(2020?江蘇泰州?中考真題)讀青海省簡圖,完成下面小題。

51.青海省的簡稱和行政中心是()

A.青西寧B.蘇南京C.浙杭州D.川昆明

52.圖中陰影部分為三江源地區,“三江”指()

A.黃河、長江、珠江B.黃河、長江、瀾滄江

C.黃河、珠江、瀾滄江D.長江、珠江、瀾滄江

53.連接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的鐵路線是()

A.京滬線B.京九線C.京廣線D.青藏線

54.(2020?吉林?中考真題)下列地理事物中,與青藏高原“高”、“寒”特征無關的是()

A.雪山連綿,冰川縱橫B.日照強烈,太陽能豐富

C.地熱資源豐富D.城鎮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

55.(2020?四川巴中?中考真題)我國有名的“日光城”是()

A.重慶B.青海C.烏魯木齊D.拉薩

二、解答題

56.(2022?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遙遙與家人沿新藏公路自駕旅游,一路的美景美食深深吸引了她,也讓

她產生了很多疑問。左圖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略圖,右圖為西藏自治區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灌溉農業區r

(1)烤慎是新疆居民日常食物,極耐貯存,為新疆夏季高溫時節理想的“方便餐”。揩耙是藏民的主食,一般

用青棵炒熟磨成炒面,以酥油茶或青棵酒拌和后食用。精耙的食用方法是如何體現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

(2)烤饌的面粉主要來自小麥。描述小麥在新疆的主要分布地區,并簡要說明原因。

(3)糟耙的面粉主要來自青棵。描述青棵在西藏的主要分布地區,并簡要說明原因(不少于兩條)。

(4)遙遙認為新疆和西藏農產品品質優良,與日照和溫差有密切關系。請以新疆“火焰蜜瓜”為例,解析其味

甜、口感好的原因(不少于兩條)。

57.(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題)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川藏鐵路連接成都和拉薩,途經康定、林芝,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鐵路建成后,從成都到

拉薩坐火車僅需13個小時左右,下圖為川藏鐵路示意圖。

---川藏鐵路----青藏鐵路一L河流

材料二:和平解放71年來,西藏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際國內航線達到140條,通航城市66個;

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建成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地質公園、9個國家森林公園,

藏羚羊數量達到30萬只、黑頸鶴8000多只;西藏人均壽命由1951年的35.5歲增加到2019年的71.1歲、

目前,西藏各族人民生活已邁進全面小康。

(1)青藏地區的農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河谷,如圖中的A谷地:在青藏地區,

是特有的畜種,被稱為“高原之舟”。

(2)拉薩年日照時數達3005小時,有“日光城”之稱,但夏季涼爽,原因是o

(3)川藏鐵路將從四川盆地穿過(山脈),攀上青藏高原;從地形角度解析,相比青藏鐵

路,修建川藏鐵路需要克服的主要難題是o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簡析國家在青藏地區加大生態投入的意義。(任答兩點)

58.(2022?江西?中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這里地高天寒,雪山連綿,湖泊星羅,沼澤密布;這里人煙稀少,是

野生動物的天堂;這里河流眾多,是江河之源。上世紀末,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國家設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上圖示意三江源地區山河分布,下圖為環保人士與野牝牛的“對話”。

90°95°100°

水土雌、草地沙化.

唉!全球氣候變化、人類不合理的

活動,讓我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少。

品,老伙計,別擔、

心,有我們呢!政府

,各拉丹冬峰

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刎妍你們呢!/

(1)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第級階梯;源于巴顏喀拉山脈的河,是我國第二長河;我國生活

在青藏高原的主要少數民族是族。

(2)簡要說明青藏高原地勢高對氣溫及動、植物的影響。

①對氣溫:;②對動、植物:=

(3)環保人士在三江源地區活動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4)為還野耗牛一片生存空間,我國政府及環保人士采取了哪些措施?

59.(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題)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孕育了長江、黃河等眾多大江大河。為認識

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風民俗,某地理興趣小組模擬了一次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的雪

域高原研學之旅。下圖是青藏高原區域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主題一探秘雪域高原

(1)從西寧前往青海湖的研學旅程中,向北遙望①山脈,其山脈名稱是;對河流②的研學中,觀察

到該河流流入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一青海湖,因此判斷河流②是(選填“內流河”或“外流河”)。

(2)在野生動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區,找到了長江的源頭是(填數字);觀察到能適應青藏高原獨特的

氣候的黑頸鶴,通過查詢資料知道黑頸鶴是唯一生長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鶴類。

主題二解碼高原農業

(3)在青藏鐵路沿途,常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耗牛,請你從形態特征等方面推測耗牛是如何適應高原環

境的(至少兩點)。

(4)在青藏鐵路南端的雅魯藏布江谷地,見到了當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和小麥。

主題三尋訪特色民俗

(5)在與藏族同胞交往中,發現藏民早晚將雙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脫下一只或兩只袖子,系于腰間,該獨

特的穿衣方式與當地氣候的關系是o

(6)在當地特色民居(填民居名稱)住宿時,發現其多用石塊砌成,窗小墻厚,門低矮。

60.(2021?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圖為青藏地區簡圖,圖中陰影部分為三江源地區,讀圖完成問題。

(1)青藏地區特色種植業是。修建青藏鐵路時,施工人員可能遇到的困難有o(一條即可)

(2)據圖判斷,青藏地區的清潔能源有水能、太陽能和等。

(3)三江源地區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和源區的總稱,位于(地形區)腹地。三江源地區生態

環境脆弱,舉例說出人類的哪些活動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0(一條即可)

61.(2021?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讀“青藏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1)青藏地區是我國高寒牧區,這里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o在一些海拔較低的地區,如圖中的A

谷地,分布著河谷農業。

(2)青藏高原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三江源地區位于—省南部,被譽為“中華水塔”。由于一,三

江源地區冰川不斷萎縮,這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可能會使B河

流中下游地區出現—現象。

(3)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下列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正

確的是:________

①退耕還林(草)②開墾濕地③全面禁獵④開采沙金⑤休牧育草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4)暑假期間,赤峰的某同學要去青藏高原旅游,考慮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他準備了防曬霜、遮

陽帽、氧氣袋、棉服,請你從中選擇一件物品說明其成為必備品的理由:一。

62.(2020?四川?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中考真題)交通能有效促進區域發展,請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

問題。

西藏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茶馬古道是我國古代川滇茶葉、藏馬、藥材等物資交易的通道,更是

漢藏文化交融的主要通道,也是文化獨特、山川壯美的地區,但相對全國來說依然是經濟滯后區。現今,

與茶馬古道(川藏段)走向基本一致的川藏鐵路正在建設中。

H及

(1)茶馬古道穿越了我國地勢的級階梯,穿越的橫斷山脈(系)地形區由一系列高大的大致呈______

走向的山脈組成。

(2)四川茶葉主要分布區與四川盆地的位置關系是:o

(3)川藏鐵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地形起伏,橋隧比高,成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