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八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并在答題卷
相應的地方填涂。(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1.(1分)在《這才是晚清》中這樣記述:“歷史不因大清帝國孤傲和拒絕改變進程,鴉片
戰爭使中國遭遇千年未遇的大變局?!辈牧现械摹按笞兙帧敝福ǎ?/p>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D.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2.(1分)《帝國主義侵華史》記載:“(1858年)11月8日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
其中重要規定有:鴉片馳禁后,在通商口岸交納每箱三十兩的進口稅?!睂Υ死斫庹_的
是()
A.該條約為《北京條約》
B.英國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
C.英國獲得協定關稅權
D.中國維護進出口關稅自主
3.(1分)如圖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軌跡示意圖,對④處說法正確的是()
A.北伐勝利進軍后導致
B.太平天國正式建立政權
C.西征戰場的重大勝利
D.由領導集團的爭權導致
4.(1分)1864年,英國支持的浩罕國國事首領阿古柏占領我國南疆和北疆地區,俄國出兵
占領伊犁地區。為解決新疆危機,清政府任命某大臣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發兵新
疆,1878年2月收復新疆南北兩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邊疆渡過
了危機。該大臣是()
A.李鴻章B.曾國藩C.左宗棠D.張之洞
5.(1分)如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
天津
嶙2}煙臺
O——o—o-O——O—飛)上海
重慶沙市漢口九江南京『A廈門
侵華特點是()廣州
A.由內地擴大到沿海地區
B.由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
C.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開放
D.局限于東南沿海地區
6.(1分)如圖是蔣廷獻《中國近代史》所載某次戰爭形勢圖,此次戰爭是()
__二E翳過軍踹
-一?R&次方向
--涌岸反擊方向
X16949¥要蚊痂及年代
山海關
大沽口
漢城
威海衛
A.第二次鴉片戰爭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7.(1分)如圖新聞漫畫描繪了晚清時期一次談判的場景,畫中官僚是李鴻章,其他人物分
別是俄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代表。這次談判簽訂了()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8.(1分)2013年11月12日,蘇州錦帆路章炳鱗(太炎)故居正式對外開放。1903年,
章炳麟為鄒容的論著《革命軍》作序;還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兩文先后在《蘇
報》刊載。清政府勾結帝國主義查封了《蘇報》,并逮捕了章炳鱗和鄒容等人,這主要因
為章炳和鄒容()
A.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朝統治
B.損害帝國主義列強經濟利益
C.提倡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
D.倡導國內民主科學進步思想
9.(1分)《申報》1872年創刊于上海,是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報紙的頭版頭條
往往反映當天最重大的事件。觀察如圖,左側寫有“西歷千九百十二年正月一號禮拜一”,
這一天發生的重大事件是()
一
一
I<t--一
正A
i,日
辛
G-■(i丁
月£
出
R2a克
一2z
S十
CKx■N
發
H引
M8l一
重
?>Dn
K月
?RBBf
二
后.-t
6xHI十
vt8&t
一
?
e4國
i.Itan三
aiMftt
A.《申報》創刊
B.辛亥革命爆發
C.中華民國成立
D.清朝宣統皇帝下詔退位
10.(1分)辛亥革命促成了舊體制的瓦解和新體制的建立,中國歷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換
代的舊軌。然而舊體制卻留下了舊的社會心理。這種幾千年歲月積淀而成的沉重慣性如
同一種板結的地塊,使新的體制難以把自己的根須扎進社會的深處。對此理解最準確的
是()
A.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階段任務
B.傳播了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的解放
C.辛亥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D.新的民主共和政體下保留了很多封建思想殘余
n.(1分)如表是1914?1919年間中國面粉對外出口數量表,造成這一現象的客觀原因是
()
時間出口量(單位:關擔)
1914年69392
1915年186596
1916年289747
1917年798031
1918年2011899
1919年2694271
A.中華民國的建立
B.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支持
C.西方列強忙于一戰
D.群眾性的抵制日貨運動
12.(1分)如圖是蘇州吳縣沈維鈞編輯,由上海世界書局于1921年6月發行的《做白話文
秘訣》書影。這本書的出版()
*
暮
上
龍
珞
世
建
界
的
才M
周
料
暴
行
A.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B.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
C.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D.是對文學革命的積極響應
13.(1分)青年,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
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青年揭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個時代”是()
A.資產階級革命時代B.社會主義革命時代
C.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14.(1分)某校歷史社團開展楹聯比賽,下面展示了九年級(3)班同學們搜集的部分楹聯。
由此可知,該楹聯比賽的主題應該是()
楹聯一南湖聚大賢,探尋拯救黎民路;紅船歷風雨,開啟振
興祖國程。
楹聯二扁舟浩蕩出南湖,一槳掀天,翻起波濤連四海;
大道蒼茫憑北斗,百年圓夢,踏平坎坷競千帆。
A.一大建黨?照亮航程B.工農割據?紅旗飄揚
C.獻身抗日?救亡圖存D.人民翻身?當家作主
15.(1分)1924年5月,國民黨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期學員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產黨人和共青團員。這說明國民革命運動()A
.由國民黨獨立領導B.軍隊由共產黨組成
C.由國共兩黨合作領導D.國共兩黨合作破裂
16.(1分)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
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重申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
的原則,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此次事件被稱為()
A.三灣改編B.文家市決策
C.八七會議D.古田會議
17.(1分)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
事跡。某學習小組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收集如圖一組革命文物圖片,他們的研究主題
最有可能是()
3靠在陜北戴紅軍金往黃州黎牛遇
缸軍拴中射定橋紅一方面軍戰士過草
過的紅軍八角帽檢向導的手發風雨燈酎橋上的找轉
地吃制的平戳皮帶
A.北伐戰爭B.萬里長征C.抗日戰爭D.解放戰爭
18.(1分)愛國將領張學良在自己95歲生日時說:“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
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這樣做。”“1936年發動的事變”的和平
解決標志著()
A.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B.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C.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D.終結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19.(1分)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反蔣抗日”;西安事變后,又提出“逼蔣抗
日”;七七事變后,決定“聯蔣抗日”。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政策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A.蔣介石徹底改變了反共立場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C.國共兩黨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
D.國共兩黨政治立場沒有分歧
20.(1分)“13日……在南京南門車站,工兵隊的膽大妄為者刺殺或綁成十字架地刺殺了中
國兵70人左右。”“16日……將一部分俘虜押到長江岸邊槍殺?!薄?7日……將剩下的1
萬多人處決。”這是侵華日軍士兵的一些日記內容。這些日記反映的史實是()
A.甲午中日戰爭B.九一八事變
C.盧溝橋事變D.南京大屠殺
21.(1分)歷史地圖蘊含著豐富的信息。仔細閱讀如圖,最適合該圖的名稱是()
A.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
B.敵后抗日根據地形勢圖
C.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內形勢圖
D.臺兒莊戰役示意圖
22.(1分)盡管重慶談判的政治鬧劇本質和它注定破產的歷史結局,幾乎毫無正面意義而
言。但在談判中兩黨公開倡言和認同的和平建國原則,是對中國幾十年深重災難的沉痛
反思,是中國真正實現民族復興、國家統一和躋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基礎。材料旨在
強調重慶談判()
A.達成了建立聯合政府的協議
B.反映了人們要求和平的愿望
C.有助于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
D.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和落實
23.(1分)如圖中戰役的勝利對中共的戰略意義是()
A.粉碎國民黨全面進攻B.推翻國民黨的統治
C.摧毀國民黨軍事主力D.揭開戰略反攻序幕
24.(1分)某公眾號推出了一期專題,包括“民國時期北平的交通管理”“鳳冠霞帔與西式
婚紗”“淺談中國近代飲食文化的發展”等文章。據此判斷,這期公眾號的專題是近代
()
A.民主政治的進程B.新式教育的出現
C.社會生活的變化D.民族工業的發展
二、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4
小題,其中第25題6分,第26題6分,第27題7分,第28題7分,共26分)
25.(6分)19世紀從40年代到世紀末,晚清專制政府黑暗統治下的中國內有農民運動,外
受列強侵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不管外國侵略者如何欺凌與侮辱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封建統治者
始終沒有把外國侵略者當成真正的敵人,因為他們心目中的真正的敵人不是別的,而只
是革命的人民。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材料二:甲午戰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空前兇猛,中國的反應亦隨之激烈。反應有兩種
類型……一為外察大勢,內求諸己,認為必須大事變革,與人并駕齊驅,結果形成政治
改制運動;一為昧視時代,仍要返回中國中心之世,與外界絕緣,結果演變為暴力反洋
運動。
——《近代中國史綱》
(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欺凌與侮辱”的1例史
實,當時清朝統治者“心目中的真正的敵人”發起的歷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暴力反洋運動”是什么事件?該事件的結局如何?
(3)綜合上述材料,歸納這一時期中國遭受沉重苦難的原因。
26.(6分)學?!皢柺贰鄙鐖F的同學們決定在校園策劃一次主題為“中華英雄譜”的圖文
展,請你為該展覽擬定標題。
第一篇章中國古代英雄第二篇章中國近代英雄
第一節:秦末反抗暴政斗士一一陳勝、吳廣第一節:1839年虎門銷煙反抗外來侵略一一
第二節:漢朝持節鑿空使臣一一張騫A第二節:……
第三節:唐朝開創治世明君一唐太宗第三節:1898年B變革制度主
第四節:明朝平定倭患名將-----戚繼光動犧牲一一譚嗣同
第四節:……
(1)參考第一篇章的范例并結合所學知識填寫A、B兩處空格。
(2)結合所學知識續寫第二篇章第二、第四小節的標題。
(3)你認為“中華英雄”的標準有哪些?
27.(7分)跨學科學習是運用多學科知識、方法、實踐以解決具體問題的學習過程。
【畫說"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作者:浙江美術學院教授黎冰鴻
(1)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以上油畫根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繪制?
(2)習近平總書記曾評價該事件“像劃破夜空的一道閃電”,談談你的理解。
【詩說“柳暗花明又一村”】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飶]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毛澤東《西江月?秋收起義》1927.9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當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1928.7
(3)以上兩首毛澤東的詞作創作于什么時期?詞中描述的重要事件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
革命道路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數說"萬水千山只等閑”】
中央紅軍長征行程25000里,期間渡過24條江河,翻越18座大山,長征期間,四路紅
軍共進行各種戰役戰斗600余次,其中師以上規模的戰役戰斗120多次。長征中,中共
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留有記錄的就有30多次,各路紅軍召開的重要會議也有數十次之
多,長征中10余萬英烈犧牲,僅師職干部就達80多人。在紅一方面軍二萬五千里的征
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犧牲。
(4)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中央紅軍長征途中“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通過以上數字,你
體會到哪些長征精神?
28.(7分)2021年蘇州工業突破40000億,全年超越上海、深圳,正式問鼎全球第一大工
業城市。然而近代蘇州工業的起步階段卻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同治三年(1864年)初,江蘇巡撫李鴻章將上海洋炮局移駐蘇州,占用太平天
國納王府(今桃花塢大街89號原蘇州電扇廠廠址),建立蘇州洋炮局。該廠買下英國阿
思本艦隊“水上兵工廠”的部分機械設備,其中有蒸汽鍋爐、化鐵爐、鐵水包、車床等,
全部用來裝備蘇州洋炮局,初步擺脫手工操作而進入機器制作階段,使生產方式發生了
根本的變化。
——《蘇州史綱》
從機器生產這一角度來講,它對蘇州乃至全國都具有經濟發展的歷史指向意義,它標志
著蘇州近代工業的誕生,為蘇州傳統經濟的涅槃更新指明了突破的方向。
——張海林《蘇州早期城市現代化研究》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蘇州洋炮局創立的政策原因。據材料指出該企業創
辦的重要意義。
材料二:1896-1910年蘇州外商企業簡況表
國別名稱經營范圍設在地成立時間
日大東汽輪公司商店客貨運輸盤門外租界1896年
日戴生昌汽輪公司商店洋貨銷售盤門外租界1896年
日中歐緘絲有限公司商店客貨運輸盤門外租界1897年
日麥茲遜繭灶公司洋貨銷售盤門外租界1897年
在蘇州設立的外商企業(不含代理機構)計26家,其中日商企業計13家,屬英商8家,
美商2家,法、意、德各1家。
——蘇州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編:《蘇州對外經濟志》
(2)根據材料二歸納19世紀末蘇州外商企業的經營范圍。結合所學知識說出這些企業
興起的歷史原因。
材料三:1896-1911年蘇州近代企業部分企業(總數17家)
企業名稱經營范圍創辦人及資本來源創辦時間
恒利絲廠(吳興絲廠)緘絲黃宗憲、王駕六(私人集資)1896年
延昌永絲廠繚絲楊奎侯、康度西(華商集資)1900年
濟泰紗廠棉紡織蔣伯言(私人獨資)1905年
生生電燈公司電燈蕭梅賢,蕭敏伯(買辦投資+錢莊合資)1907年
頤和罐食有限公司聽裝食品董楷生(招股集資)1907年
——張海林《蘇州早期城市現代化研究》
(3)根據材料三概括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蘇州近代企業資本來源的主要途徑。綜合上
述材料談談近代蘇州工業發展的特點。
2023-202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八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并在答題卷
相應的地方填涂。(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1.(1分)在《這才是晚清》中這樣記述:“歷史不因大清帝國孤傲和拒絕改變進程,鴉片
戰爭使中國遭遇千年未遇的大變局?!辈牧现械摹按笞兙帧敝福ǎ?/p>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D.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分析】本題考查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影響。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
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解答】“鴉片戰爭使中國遭遇千年未遇的大變局”,聯系鴉片戰爭的影響,指鴉片戰爭
以后,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
端。
故選:Ao
【點評】考生對鴉片戰爭的影響要準確把握,注意細節之處,如“開始”“逐步淪為”等,
注意和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影響的區分。
2.(1分)《帝國主義侵華史》記載:“(1858年)11月8日簽訂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條約十款,
其中重要規定有:鴉片馳禁后,在通商口岸交納每箱三十兩的進口稅。”對此理解正確的
是()
A.該條約為《北京條約》
B.英國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
C.英國獲得協定關稅權
D.中國維護進出口關稅自主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要求學生結合兩次鴉片戰爭的特征和影響來分
析。
【解答】A.《北京條約》開辟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排除A。
B.1858年(咸豐八年)11月,清朝與英國簽訂《中英通商章程》,規定:海關聘用英人;
海關對進出口貨一律按時價值百抽五征稅;洋貨運銷內地,只納子口稅百分之二點五,
不再納厘金稅;允許鴉片進口,每百斤納進口稅三十兩,英國實現鴉片貿易合法化,B
符合題意。
C.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獲得協定關稅權,排除C。
D.中國維護進出口關稅自主說法錯誤,排除D。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對《通商章程善后條約》的內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分
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1分)如圖是太平天國運動發展軌跡示意圖,對④處說法正確的是()
B.太平天國正式建立政權
C.西征戰場的重大勝利
D.由領導集團的爭權導致
【分析】本題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內容,準確解讀材料信息。
【解答】A.太平天國發起的北伐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排除A。
B.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排除B。
C.1853年6月,太平軍開始西征,意欲奪取皖贛,進圖湘鄂,控制安慶、九江、武漢等
軍事要地,以屏蔽天京,排除C。
D.1856年發生于天京事變,經此“內江”,太平天國受到極大損害,軍事形勢不斷惡化,
武漢、九江相繼失守,湖北、江西根據地大部丟失,只有安徽戰場控制地區略有擴大。
從此,太平天國開始衰敗,D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
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
4.(1分)1864年,英國支持的浩罕國國事首領阿古柏占領我國南疆和北疆地區,俄國出兵
占領伊犁地區。為解決新疆危機,清政府任命某大臣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發兵新
疆,1878年2月收復新疆南北兩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使西北邊疆渡過
了危機。該大臣是()
A.李鴻章B.曾國藩C.左宗棠D.張之洞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中國歷史人物左宗棠。要求學生結合近代中國歷史的特征來
分析。
【解答】19世紀六七十年代,阿古柏、沙俄給中國制造了西北邊疆危機。1875年,清政
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發兵新疆平亂,到1878年,左宗棠收復了除伊
犁以外的新疆大部分地區,C項正確;清朝末年,收復新疆的是左宗棠,而李鴻章、曾
國藩和張之洞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BD三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近代中國歷史人物,側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
材料主旨的能力。
5.(1分)如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
天津
嶙煙臺
O——o—O~O——O-3上海
重慶沙市漢口九江南京X
0P廈門
侵華特點是()廣州
A.由內地擴大到沿海地區
B.由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
C.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開放
D.局限于東南沿海地區
【分析】本題以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為依托,主要考查中
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所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解題關鍵是準
確掌握兩次鴉片戰爭所開放通商口岸的位置,再進行深入分析比較。
【解答】依據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可知,它反映出西方列
強的侵華特點是由沿海地區深入到內地。聯系教材所學史實,鴉片戰爭時開放的通商口
岸只在東南沿海,第二次鴉片戰爭開放的口岸深入到了九江、漢口。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國被迫增開10處通商口岸,開始深入內地,從東南沿海擴展至整個沿海地區。
故選:Bo
【點評】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兩次鴉片戰爭所開放通商口岸的位置的對比,主要考查了
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比較能力。
6.(1分)如圖是蔣廷皴《中國近代史》所載某次戰爭形勢圖,此次戰爭是()
A.第二次鴉片戰爭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D.日本全面侵華戰爭
【分析】本題考查甲午中日戰爭。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被迫簽
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答】由圖片可以看出,戰爭雙方是清政府與日本,雙方發生戰役的地點有平壤、威
海衛、遼東半島,結合所學,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戰役有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遼東戰
役、威海衛戰役,可知,圖片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
故選:Bo
【點評】本題以甲午中日戰爭為背景,考查學生識圖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7.(1分)如圖新聞漫畫描繪了晚清時期一次談判的場景,畫中官僚是李鴻章,其他人物分
別是俄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代表。這次談判簽訂了()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辛丑條約》,解題關鍵信息是“畫中官僚是李鴻章,其他人物
分別是俄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代表
【解答】A.《南京條約》是中英簽訂的,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B.《天津條約》是與英法美俄簽訂的,但是是欽差大臣桂良與列強簽訂的,與李鴻章無
關,排除;
C.《馬關條約》是中日之間簽訂的,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D.根據“畫中官僚是李鴻章,其他人物分別是俄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代
表”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的不平等條約是《辛丑條約》,它的簽訂使得中國完全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辛丑條約》,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8.(1分)2013年11月12日,蘇州錦帆路章炳鱗(太炎)故居正式對外開放。1903年,
章炳麟為鄒容的論著《革命軍》作序;還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兩文先后在《蘇
報》刊載。清政府勾結帝國主義查封了《蘇報》,并逮捕了章炳鱗和鄒容等人,這主要因
為章炳和鄒容()
A.號召人們起來推翻清朝統治
B.損害帝國主義列強經濟利益
C.提倡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
D.倡導國內民主科學進步思想
【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中華民國的建立,解題關鍵信息是“1903年,章炳麟為鄒容的
論著《革命軍》作序;還發表了《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兩文先后在《蘇報》刊載。清政
府勾結帝國主義查封了《蘇報》,并逮捕了章炳鱗和鄒容等人”。
【解答】A.根據材料“1903年,章炳麟為鄒容的論著《革命軍》作序;還發表了《駁康
有為論革命書》,兩文先后在《蘇報》刊載。清政府勾結帝國主義查封了《蘇報》,并逮
捕了章炳鱗和鄒容等人”及所學知識可知,兩人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主張
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正確;
B.材料不涉及列強的經濟利益,排除;
C.二人是革命派代表人物,主張民主共和,不主張君主立憲,排除;
D.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與科學,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選:Ao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中華民國的建立,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
把握。
9.(1分)《申報》1872年創刊于上海,是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報紙的頭版頭條
往往反映當天最重大的事件。觀察如圖,左側寫有“西歷千九百十二年正月一號禮拜一”,
這一天發生的重大事件是()
T-
-t?
日
辛
正ft
正ti,
-—is
克
月
國
R出
一+
百
x大t
發l
一
十in7
月
—
?f-tv
二?
tt二
?x+
片v&t
屆?Hr4
it三
1Bttt
A.《申報》創刊
B.辛亥革命爆發
C.中華民國成立
D.清朝宣統皇帝下詔退位
【分析】本題考查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中華民國的成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西歷千九百十二年正月一號……”即公元1912年1月1日。1912年1月1日,
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改用公歷。
故C符合題意;1872年《申報》創刊,排除A;辛亥革命爆發是1911年,排除B;1912
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下詔退位,排除D。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中華民國的成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
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
10.(1分)辛亥革命促成了舊體制的瓦解和新體制的建立,中國歷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換
代的舊軌。然而舊體制卻留下了舊的社會心理。這種幾千年歲月積淀而成的沉重慣性如
同一種板結的地塊,使新的體制難以把自己的根須扎進社會的深處。對此理解最準確的
是()
A.沒有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階段任務
B.傳播了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的解放
C.辛亥革命并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D.新的民主共和政體下保留了很多封建思想殘余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要求學生結合辛亥革命的特征及影響來分析。
【解答】A.材料體現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即新的民主共和政體下保留了很多封建思想
殘余,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B.材料體現不出辛亥革命傳播了共和理念,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的解放,排除B。
C.辛亥革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與題意不符,排除C。
D,根據材料“辛亥革命促成了舊體制的瓦解和新體制的建立,中國歷史因之而越出了改
朝換代的舊軌。然而舊體制卻留下了舊的社會心理。這種幾千年歲月積淀而成的沉重慣
性如同一種板結的地塊,使新的體制難以把自己的根須扎進社會的深處”結合所學可知,
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
務,保留了很多封建思想殘余,D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11.(1分)如表是1914?1919年間中國面粉對外出口數量表,造成這一現象的客觀原因是
()
時間出口量(單位:關擔)
1914年69392
1915年186596
1916年289747
1917年798031
1918年2011899
1919年2694271
A.中華民國的建立
B.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支持
C.西方列強忙于一戰
D.群眾性的抵制日貨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表格看出,1914?1919年間中國面粉對外出口數量迅速增長,造成這一現象
的客觀原因是西方列強忙于一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期間,西方列強忙
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
現了“短暫的春天”。故C符合題意;中華民國的建立是1912年,排除A;題干現象出
現客觀原因是西方列強忙于一戰,不是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支持,排除B;題干現象出
現客觀原因是西方列強忙于一戰,不是群眾性的抵制日貨運動,排除D。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
鍵是知道題干現象出現客觀原因是西方列強忙于一戰。
12.(1分)如圖是蘇州吳縣沈維鈞編輯,由上海世界書局于1921年6月發行的《做白話文
秘訣》書影。這本書的出版()
4一
做
關
自
暮
上
珞
龍
日
世
界
文?t
/的
旭
向
人
然
我
快
行
-一
A.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B.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
C.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D.是對文學革命的積極響應
【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主張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
【解答】新文化運動提倡文學革命,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普及白話文,1921
年6月發行的《做白話文秘訣》是對文學革命的積極響應。
故選:D。
【點評】解答此題要熟記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排除干擾項。
13.(1分)青年,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總是用他們滿腔熱血與辛勤汗水書寫著永不褪色的
青春傳奇。1919年就是這樣一群青年揭開了■個時代的序幕?!?個時代”是()
A.資產階級革命時代B.社會主義革命時代
C.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愛國運動歷史意義的準確認識。解答此題重點識記1919
年這個時間,發生的事件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它充分發
動了群眾,工、商、學、農聯合起來,實際上揭開了全民族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的序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解答】依據題干中“1919年”“一群青年揭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可推斷出指的是五四
運動,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了青年學生的強
烈抗議與不滿,爆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所以題文中的
“一個時代”指的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注意理解識記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14.(1分)某校歷史社團開展楹聯比賽,下面展示了九年級(3)班同學們搜集的部分楹聯。
由此可知,該楹聯比賽的主題應該是()
楹聯一南湖聚大賢,探尋拯救黎民路;紅船歷風雨,開啟振
興祖國程。
楹聯二扁舟浩蕩出南湖,一槳掀天,翻起波濤連四海;
大道蒼茫憑北斗,百年圓夢,踏平坎坷競千帆。
A.一大建黨?照亮航程B.工農割據?紅旗飄揚
C.獻身抗日?救亡圖存D.人民翻身?當家作主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中
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
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所以該楹聯比賽的主題應該是:一大建黨?照亮
航程,A是正確的選項;BCD材料沒有體現。
故選:Ao
【點評】解答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考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在此基礎上,結合分析
各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15.(1分)1924年5月,國民黨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第一期學員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產黨人和共青團員。這說明國民革命運動()
A.由國民黨獨立領導B.軍隊由共產黨組成
C.由國共兩黨合作領導D.國共兩黨合作破裂
【分析】本題以“1924年5月,國民黨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
治部主任”為切入點,考查的是黃埔軍校的相關知識。
【解答】在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辦中國國
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
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黃埔軍校是國民革命運動的產物,
是由國共兩黨合作領導。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國民大
革命的相關史實。
16.(1分)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
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重申了中國共產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
的原則,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此次事件被稱為()
A.三灣改編B.文家市決策
C.八七會議D.古田會議
【分析】本題考查古田會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1929年12月,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古田
會議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故D符合題意;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
對領導,排除A;文家市決策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政權的革命路線,排除B;
八七會議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排除Co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古田會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反
映的是古田會議。
17.(1分)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
事跡。某學習小組開展歷史研究性學習,收集如圖一組革命文物圖片,他們的研究主題
最有可能是()
5宗在陜北戴紅軍會往貴州黎平遇
過的紅軍八角悟檢向導的平級風雨燈
A.北伐戰爭B.萬里長征C.抗日戰爭D.解放戰爭
【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識記紅軍長征相關知識。
【解答】A.北伐時期的軍隊是國民革命軍不是紅軍,排除A。
B.1934年10月,黨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八萬余人突圍西進。紅軍被迫進行長征,改道敵人
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6年
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通過革命
文物中的圖片可知,他們的研究主題最有可能是萬里長征,B符合題意。
C.抗日戰爭時期的共產黨軍隊是八路軍和新四軍,排除C。
D.解放戰爭時期的共產黨軍隊是解放軍,排除D。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狀況,熟記紅軍長征的經過。
18.(1分)愛國將領張學良在自己95歲生日時說:“回憶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
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這樣做?!薄?936年發動的事變”的和平
解決標志著()
A.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
B.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C.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D.終結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分析】本題考查了西安事變。中共從民族利益出發,提出和平解決主張,并積極參與
談判,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
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解答】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從民族利益出發,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
日;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主張,西
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
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故選:Ao
【點評】此題考查西安事變,屬于基礎性的知識點,結合教材熟練記憶即可。
19.(1分)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反蔣抗日”;西安事變后,又提出“逼蔣抗
日”;七七事變后,決定“聯蔣抗日”。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政策變化的主要依據是()
A.蔣介石徹底改變了反共立場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C.國共兩黨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
D.國共兩黨政治立場沒有分歧
【分析】本題考查抗日戰爭前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知道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
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的階級矛盾,抗日戰爭爆發后,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為
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解答】據題干“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反蔣抗日';西安事變后,又提
出‘逼蔣抗日';七七事變后,決定‘聯蔣抗日可知,黨不同時期政策的變化主要依據是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國共兩黨的階級
矛盾,抗日戰爭爆發后,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抗日戰爭前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20.(1分)“13日……在南京南門車站,工兵隊的膽大妄為者刺殺或綁成十字架地刺殺了中
國兵70人左右?!薄?6日……將一部分俘虜押到長江岸邊槍殺。”“17日……將剩下的1
萬多人處決?!边@是侵華日軍士兵的一些日記內容。這些日記反映的史實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教案設計
- 2024中建港航局春季招聘20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膽囊切除術的護理常規
- 2024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單位崗位合集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7. 找規律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我的興趣愛好-吉教版
- 《圓的面積(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
- 大氣環境生態信息法規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兩校聯考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RGF國際招聘】2024年薪酬觀察報告-新加坡篇
- 大咯血的護理與急救
- 心肌炎病歷模板
- 玩具出口貿易分析-洞察分析
- 2024年度攜程集團鄉村旅游振興白皮書:農莊和TA的朋友們【攜程】
- 2025年內蒙古聯合交易控股集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及所屬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退股資金分期退還合同樣本
- 2024年1月廣東省自學考試06270技術經濟學試卷答案
- 截樁頭合同模板
- 套扣式高支模專家論證施工方案
- 物業客服儀容儀表
- 《干部履歷表》(1999版電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