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同步練習1含解析部編版必修1_第1頁
高中政治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同步練習1含解析部編版必修1_第2頁
高中政治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同步練習1含解析部編版必修1_第3頁
高中政治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同步練習1含解析部編版必修1_第4頁
高中政治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同步練習1含解析部編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1原始社會的解體和階級社會的演進一、選擇題1.19世紀,非洲的布須曼人圍獵巨獸時,總是全體出動,男子當獵手,婦女、兒童、老人從旁呼喊助威、圍截。這說明()A.他們在勞動中的關系是相互合作的B.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C.他們平均安排消費品D.生產資料歸集體共同全部【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布須曼人圍獵巨獸時,男女老幼都出動且各有分工,表明他們之間是相互合作的勞動關系,A項符合題意;材料表明布須曼人生活的時代是原始社會,不是奴隸社會,B項不合題意;材料表明布須曼人共同圍捕獵物,沒有體現平均安排消費品,C項不合題意;材料表明布須曼人共同圍捕獵物,共同勞動,沒有體現生產資料的全部制形式,D項不合題意。答案選A。2.奴隸制是最野蠻的剝削制度,其顯著特點是()A.奴隸主階級處于剝削地位B.奴隸階級處于剝削地位C.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D.奴隸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答案】C【解析】“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并完全占有奴隸”體現了野蠻的剝削,這是奴隸制生產關系的顯著特點,C項符合題意;在奴隸社會,奴隸主階級處于剝削地位,努力階級處于被剝削地位,這是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的階級地位不同,不是奴隸制生產關系的顯著特點,A項不合題意,B項觀點錯誤;D項沒有體現奴隸主占有奴隸,不合題意。答案選C。3.關于生產力和私有制、階級、國家的產生,對其內在關系分析的正確選項是()A.生產力發展→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B.生產力發展→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C.私有制產生→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生產力發展D.階級產生→國家產生→私有制產生→生產力發展【答案】B【解析】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所以其內在聯系是: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私有制的產生,導致貧富差距分化,原始社會解體,出現了階級,為維護階級利益,建立了暴力機關,國家產生了,據此可知,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對其內在聯系的分析均存在錯誤,不選。答案選B。4.奴隸社會的主要沖突是()A.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沖突B.奴隸主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的沖突C.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之間的沖突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沖突【答案】C【解析】奴隸社會的主要沖突是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之間的沖突,C項符合題意;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沖突是奴隸社會諸多沖突之一,但不是主要沖突,A項不合題意;奴隸社會沒有地主階級,B項觀點錯誤;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是根本沖突,D項不合題意。答案選C。5.在奴隸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畜牧業、手工業顯著發展起來,商業和城市日益旺盛。奴隸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來社會的變更表明()①奴隸制的建立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③奴隸制是一種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制度④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一種生產關系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就說明這種生產關系是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也只有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①項符合題意;推斷一種社會制度變革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標準就在于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④項符合題意;城市的出現和文字的獨創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記,②項不合題意;奴隸社會的建立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材料沒有體現奴隸社會的剝削與壓迫,③項不合題意。答案選D。6.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A.導致了階級的產生,因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B.是以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C.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而是歷史的進步D.出現了剝削,因而是歷史的進步【答案】C【解析】推斷一種社會制度變革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標準就在于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相適應,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巨大進步,C項符合題意;A、B兩項認為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是錯誤的;奴隸社會出現了剝削,這是奴隸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之一,出現了剝削不是社會進步的理由,D項觀點錯誤。答案選C。7.人類社會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在這一發展中,屬于用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的是()=1\*GB3①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2\*GB3②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3\*GB3③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4\*GB3④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A.=1\*GB3①=2\*GB3②B.=2\*GB3②=3\*GB3③C.=3\*GB3③=4\*GB3④D.=1\*GB3①=4\*GB3④【答案】B【解析】原始社會不是剝削社會,=1\*GB3①項不合題意;=2\*GB3②=3\*GB3③兩項都是用一中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符合題意;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剝削社會,=4\*GB3④項不合題意。答案選B。8.人類社會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鐵制農具的廣泛運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廣,使農業發展到新水平。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商業和城市也有較大的發展。這表明()=1\*GB3①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2\*GB3②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代替奴隸社會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3\*GB3③封建社會的農夫比奴隸社會的奴隸的境況有所改善=4\*GB3④當時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確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A.=2\*GB3②=4\*GB3④B.=2\*GB3②=3\*GB3③C.=3\*GB3③=4\*GB3④D.=1\*GB3①=2\*GB3②【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封建社會生產工具的進步,推動了農業的發展和手工業、商業、城市等的發展,從生產力角度看,說明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從生產關系的角度看看,封建社會的生產關系代替奴隸社會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1\*GB3①=2\*GB3②兩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封建社會農夫的境況比奴隸社會的奴隸境況有所改善,=3\*GB3③項不合題意;生產力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與生產力,=4\*GB3④項觀點錯誤。答案選D。9.在封建社會里,由于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和壓迫,激起農夫的抗拒斗爭,常常暴發農夫起義和農夫斗爭,但最終都失敗了。失敗的緣由是()A.農夫起義沒有優秀的領導者B.農夫起義軍缺乏組織性和紀律性C.農夫是小生產者,他們不行能建立一種比封建制更進步的社會制度D.農夫沒有什么科學文化學問,思想落后【答案】C【解析】封建社會的農夫起義之所以會失敗或者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是因為農夫作為小生產者,代表的是封建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以他們不行能建立一種比封建制更進步的社會制度,C項符合題意;農夫起義有很多優秀的領導者,但領導者也是小農意識深厚,A項不合題意;農夫起義軍往往都具有組織性和紀律性,這不是農夫起義失敗的緣由,B項不合題意;D項觀點錯誤,農夫并不是都沒有科學文化學問。答案選C。10.我國封建社會有一首民謠這樣唱到:“農夫頭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雜稅如牛毛,農夫面前三條路:投河、上吊、進監獄”。這首民謠反映了()①地主剝削農夫的手段②地主剝削農夫的根本緣由③農夫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和剝削下,沒有生活出路④封建統治的特點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材料的民謠反映了農夫階級深受地主階級的壓迫,“三把刀”指地主剝削農夫的手段多樣,①項符合題意;農夫的三條路都不是生路,指的是農夫在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和剝削下,沒有生活出路,③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地主剝削農夫的根本緣由,根本緣由是生產資料私有制,②項不合題意;封建統治的特點是等級森嚴,材料沒有體現這一點,④項不合題意。答案選C。11.下列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相識錯誤的是()A.是在資本主義初期出現的B.在封建社會內部起先萌芽C.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D.是由行會中封建師徒關系演化而成的【答案】A【解析】資本主義社會的萌芽來自于封建社會內部,A項觀點錯誤,符合題意,B項觀點正確,不合題意;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根本緣由是生產力的發展,C項不合題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原來行會中作坊主與幫工、學徒之間的封建師徒關系,漸漸演化為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關系,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D項觀點正確,不合題意。答案選A。12.馬克思說:“羅馬的奴隸是由鎖鏈,雇傭工人則由看不見的線系在之間的全部者手里的”。“看不見的線”是指()A.資本主義私有制B.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C.雇傭工人與資本家訂立的合同D.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手段【答案】A【解析】“看不見的線”是指資本主義私有制,這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帶有隱藏性,雇傭關系形成后,資本家就成了工人勞動力的全部者,工人恒久無法擺脫被資本家雇傭的命運,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都不符合“看不見的線”的寓意,不合題意。答案選A。13.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血跡斑斑的奴隸貿易、對印第安人的奴役、對亞洲進行的鴉片貿易等罪惡的歷史事實說明白()①資原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②對外掠奪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唯一源泉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起先就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快速發展所須要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奪實現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血跡斑斑的奴隸貿易、對印第安人的奴役、對亞洲進行的鴉片貿易等罪惡的歷史事實反映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血腥和殘酷,說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快速發展所須要的基本條件是依靠暴力和掠奪實現的,正如馬克思所說,資原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①④兩項符合題意;材料表明對外掠奪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②項不合題意;生產力確定生產關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適合生產力發展的,③項觀點錯誤。答案選C。14.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呈現出周期性的緣由在于()A.資本主義基本沖突B.資本主義基本沖突運動的特點C.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周期性D、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答案】B【解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呈現出周期性的緣由在于資本主義基本沖突運動的特點,而不在于資本主義沖突本身,資本主義沖突本身沒有周期性,貫穿于資本主義社會始終,B項符合題意,A、C兩項不合題意;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四個環節環環相扣,沒有周期性,D項不合題意。答案選B。15.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是由多方面的緣由引起的,下面一則當時美國一對母子的對話反映了哪方面的緣由?()“媽媽,為什么不生火?”“因為我們家沒有煤了。”“為什么沒有煤了呢?”“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錢買。”“爸爸為什么失業了呢?”“因為礦上出產的煤太多了。”A.財寶集中在少數人身上B.很多部門的生產嚴峻過剩C.證券市場的資金并沒有投入生產領域D.美國盛行分期付款的購買方式【答案】B【解析】據這對母子的對話可知,是煤生產過剩導致工人失業,無錢買煤,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在材料中均沒有體現。答案選B。16.1931年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把上街購物的家庭主婦稱作愛國者。他說:“現在我們所須要的,不是勒緊褲帶過日子,而是一種發展擴張、主動活躍的精神狀態,要多干一些實事,多買一些東西,多制造一些商品。”從經濟學上看,凱恩斯的“消費愛國論”()=1\*GB3①沒有看到“過剩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沖突的必定結果=2\*GB3②表明消費是生產的動力=3\*GB3③沒有看到消費歸根結底取決于生產=4\*GB3④提倡超前消費,反對勤儉節約A、=1\*GB3①=2\*GB3②B、=1\*GB3①=3\*GB3③C、=2\*GB3②=3\*GB3③D、=1\*GB3①=4\*GB3④【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時間1931年可知,當時處于1929—1933年經濟危機時期,結合所學,經濟危機是一種生產過剩危機,所以解決危機的一種途徑就是激勵消費,擴大國內市場,以便利于生產的復原和發展,所以說,凱恩斯認為消費是生產的動力,但他沒有看到造成經濟危機的根本緣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沖突,=1\*GB3①=2\*GB3②項符合題意;=3\*GB3③=4\*GB3④兩項在凱恩斯的觀點中沒有體現。所以選A。17.有的學者認為,危機并不肯定就肯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機”這個詞本身就包含著“危害”和“機會”兩層含義。就資本主義發展而言,“機會”是指()A.國家獲得了對外擴張的好時機B.部分企業獲得重生的有利時機C.調整供求沖突,經濟重新獲得活力D.給部分政客供應了有利的政治時機【答案】C【解析】危機并不肯定就肯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機中包含機會,這里的機會是指資本主義社會可以趁此調整供求沖突,緩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使經濟重新獲得活力,C項符合題意;A、B、D項不是“機會”。答案選C。18.資本主義基本沖突主要表現在()=1\*GB3①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沖突=2\*GB3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3\*GB3③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沖突=4\*GB3④各個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沖突A、=1\*GB3①=2\*GB3②B、=1\*GB3①=3\*GB3③C、=2\*GB3②=3\*GB3③D、=1\*GB3①=4\*GB3④【答案】D【解析】資本主義基本沖突主要表現在在階級關系上表現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沖突,=1\*GB3①項符合題意;在生產社會化方面,表現為各個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沖突,=4\*GB3④項符合題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沖突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沖突,資本主義基本沖突是其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詳細體現,=2\*GB3②項不合題意;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沖突本身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3\*GB3③項不合題意。答案選D。19.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時表示,世界各國要緊密合作應對金融危機,愛護主義無助于克服困難。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正是美國帶頭大幅度提高關稅,從而引發了一場關稅大戰。其干脆影響是()A.資本主義各國間的沖突日趨尖銳B.資本主義各國政壇丑聞頻出C.資本主義各國社會危機日益加深D.資本主義各國政府信譽掃地【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實力.提高“關稅”和“關稅大戰”應是國與國之間實行的措施,影響的也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A項符合題意。而B、C、D三項是經濟危機對各國社會狀況的影響,不符合題意。答案選A。20.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必定是一個困難的、長期的歷史過程,因為()A.任何社會形態的存在都有相對穩定性,從產生到衰亡都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跨度B.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確定了過渡的長期性C.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還顯示誕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容納的空間D.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還須要大的發展【答案】C【解析】當代資本主義并沒有走到終點,通過對社會主義取長補短,仍舊有較強的自我調整空間,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均沒有體現“困難”和“長期”,不選。答案選C。二、非選擇題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在漫長的原始社會,石器是人們制造和運用的主要勞動工具,假如人類社會已有300萬年的歷史,至少有299萬年是處于石器時代。人們最初制作和運用的是特別粗糙的石器工具,后來才逐步制造和運用比較精致的石器工具,直到原始社會末期,才出現了金屬工具。到奴隸社會、金屬工具才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1)結合材料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學問,分析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怎樣的歷史事實?為什么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2)運用生產力的相關學問,分析金屬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說明白什么問題?為什么?(3)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問,分析原始社會末期金屬工具的獨創和應用,促使生產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更?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答案】(1)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制作和運用的勞動工具特別簡陋,勞動對象特別有限。生產工具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記,在原始社會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主要制作和運用石器工具。人們正是從生產力角度把這一時期稱為“石器時代”。(2)金屬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主要說明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因為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基本要素,是反映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記,新的生產工具代表著新的生產力。(3)原始社會末期金屬工具的獨創和應用,使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水平,個體勞動逐步代替共同勞動,從而促進生產關系發生變革,生產資料公有制漸漸瓦解,轉變為生產資料私有制。從中得到的啟示有:生產力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確定力氣。【解析】這是一道綜合性比較強的材料說明題,涉及到生產工具與生產力,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分析時要綜合閱讀材料、綜合思索問題。本題中的第一問,是就整段材料設問,從整段材料看,是強調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其次問中為什么說反映了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要從生產工具在生產力中的地位,作用來分析。分析第三問,關鍵要理解公有制轉變為私有制都屬于生產關系的變革,同時還要留意有一個過渡:金屬工具的獨創和運用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個體勞動日益盛行,私有制產生,從而促使生產關系發生變革。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占有大量奴隸,他們可以隨意買賣奴隸,可以把奴隸當作財產轉讓、贈送,也可以把奴隸作為遺產繼承。奴隸主像對待牛馬那樣強制奴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假如發覺奴隸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們,若有抗拒,就要處以各種酷刑。材料二:據清代文學作品和史書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銀10萬兩;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銀器皿3000多件,僅皇帝一頓飯的花費,就相當于5000個農夫一天的生活費用。與此形成顯明對比的是,我國封建社會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種田的,吃米糠;紡織工人沒衣裳;建筑工人住窯房。”運用所學學問回答:(1)結合材料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學問,分析材料一體現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的什么特點?(2)結合材料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學問,分析材料二表明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夫階級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農夫階級為變更自己的命運做了哪些努力?結果如何?(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關學問,區分奴隸制和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異同。【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不僅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還占有勞動者—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從事最繁重的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全部,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2)地主階級和農夫階級之間是明顯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為反對地主階級的壓迫,農夫實行了抗租抗稅、農夫起義和農夫斗爭等方法進行抗拒。但由于農夫階級不代表新生產力,農夫起義和斗爭不是成為地主階級改朝換代的工具,就是被鎮壓下去,最終沒有變更被剝削的地位。(3)從不同點看,=1\*GB3①生產資料歸屬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和生產資料全部歸奴隸主全部;在封建社會,大部分土地歸地主階級全部,農夫可以占有一部分生產資料。=2\*GB3②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和地位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勞動;在封建社會,地主不完全占有農夫,農夫境況有肯定改善,但沒有真正的自由。=3\*GB3③產品安排方式不同。在奴隸社會,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占有和支配,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通過地租、高利貸等方式,占有農夫大部分勞動成果;農夫的勞動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4\*GB3④從相同點看,都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都沒有真正的人身自由;盡管農夫受剝削的程度比奴隸有所減輕,但他們仍舊受著殘酷的剝削。【解析】本題以奴隸制和封建制的生產關系為背景,組織三個設問,檢測學生對奴隸制和封建制的生產關系特點、封建社會的主要沖突等學問的駕馭,旨在考查學生獲得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學問、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實力,培育科學精神和公共參加核心素養。第一問要求分析材料一體現了奴隸制生產關系的什么特點?本題屬于小切口深分析類型的體現類主觀題,考查學生對奴隸制生產關系特點的駕馭,難度不大。據教材可知,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不僅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還占有勞動者—奴隸,奴隸毫無人身自由,奴隸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從事最繁重的勞動。奴隸的全部產品都歸奴隸主全部,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其次問要求分析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夫階級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農夫階級為變更自己的命運做了哪些努力?結果如何?教材對此有明確的表述,學生結合教材學問分析即可。第三問要求區分奴隸制和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異同。分析本題須要結合奴隸制和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進行比較,角度是構成生產關系的要素,所以可以從生產資料的歸屬、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關系和地位、產品安排方式等進行區分,相同點可以從都是私有制,都沒真正的人身自由,都受到殘酷剝削等分析。23.下圖是反映1929年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圖片。廉價賣車黑色星期四的華爾街請結合圖片信息并運用“資本主義社會的演化”相關學問分析圖片表明美國出現了什么狀況?其緣由是什么?【答案】圖片表明1929年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根本緣由: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沖突,這是資本主義的基本沖突;干脆緣由:生產無線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實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沖突,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沖突。導火索:股票市場的虛假旺盛。【解析】本題以20世紀20年頭末到三十年頭初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為背景,通過設置問題考查學生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緣由的駕馭,難度不大。本題要求運用“資本主義社會的演化”相關知識分析圖片表明美國出現了什么狀況?其緣由是什么?先依據年頭和照片的文字等確定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然后分析經濟危機發生的緣由就特別簡潔了,教材對此有完整的表述,依據教材回答即可。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資,就提高了社會購買力,就可以消退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