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2部分專項3熱點6國際風云誰主沉浮教師用書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2部分專項3熱點6國際風云誰主沉浮教師用書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二輪復習第2部分專項3熱點6國際風云誰主沉浮教師用書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熱點六國際風云誰主沉浮——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國關系面臨挑戰引領——熱點材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他認為國際關系發展演化過程中積累的一系列公認的原則,應當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15世紀以來,一些西方國家依靠武力相繼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心。今日,中國的復興和崛起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不爭現實。中國從歷史上主要大國的興衰歷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鑒,順應世界大勢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發展戰略。中國的和平崛起將踐行“國大未必強——國強未必霸——國強不應霸——國強決不霸——國強貢獻大”的“五部曲”與新理念,打破所謂“國強必霸”的“定律”,開創全球化與多極化時代大國崛起新境界。鏈接——相關學問一、兩極格局下的大國博弈1.世界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根源(1)過程①俄國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出現了兩種社會制度的對抗,根本上說是國家利益之爭。②其次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勢力,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走向結盟。③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成功,美蘇在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的沖突日益顯現,最終導致了美蘇戰時同盟裂開,兩極格局漸漸形成。(2)實質:不同社會制度與國家利益的對抗,成為世界局勢相對不穩定的根源,也是至今某些大國推行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根源之一。2.美蘇對抗的特點及美國的對外政策(1)兩極格局對峙局面的特點①陣線分明:美蘇及其盟國相互爭奪和對抗,陣線比較分明和穩定。②主導力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作為對立雙方的盟主,在國際事務中起著主導作用。③斗爭方式:“冷戰”是斗爭的主要方式,表現為政治上的對抗、軍事上的對峙、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和經濟上的割據。④體現沖突:體現著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沖突,其內部也有分歧和沖突,但最終仍要聽從美蘇戰略利益的大局。⑤對峙地區:歐洲是美蘇雙方最重要的爭奪地區;亞洲是各自勢力范圍的交界地區。(2)美國的對外政策①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冷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封鎖孤立;20世紀70年頭,起先調整與中國的關系,并與中國建交。②對西歐:政治上扶植;經濟上利用馬歇爾安排進行救濟,進而限制西歐。隨著西歐的崛起和聯合,美國起先調整戰略,漸漸走向政治同盟關系。③對日本:經驗了美國獨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從追隨美國到起先謀求政治大國地位,謀求同等的政治軍事同盟關系。二、風云變化的當今國際局勢1.當今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1)兩極格局解體后,世界局勢總體趨向緩和,但霸權主義、地區沖突和局部斗爭、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平安威逼日益突出,世界呈現緩和與驚慌、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2)中國政府提出建立和諧世界,并以此為目標,推行和諧外交。(3)國際格局處于新舊交替階段,世界多極化的趨勢不斷加強。2.國際政治格局的演化(1)國際政治格局事實上是大國爭奪和妥協的產物,由于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爭奪的長久性、妥協的短暫性,任何格局都將發生改變;確定國際政治格局的終極力氣是大國經濟力氣的對比;任何國際政治格局都不行能真正緩和國際關系,只能短暫掩蓋諸多沖突。(2)新的國際格局的變動是在和平方式下進行的,須要通過世界主要力氣間的長期角逐、斗爭和妥協來實現,加之兩極格局解體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確定了新舊格局交替是一個曲折反復的過程。三、和平崛起的中國所面臨的大國關系1.中美“摩擦”接連不斷,兩國關系成國際焦點(1)中美關系面臨諸多挑戰①美國對中美關系歷來有種種說法,其基本定位是“非敵非友”關系,這是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與一個崛起大國的特定關系,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關系。②美國對華總體戰略是合作與防范并舉,對中國“平安再平衡”力度加大,實行綜合手段遏制中國,讓盟國出錢、出力、出面牽制中國。③通過人道主義救援、軍事溝通、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對中國周邊地區的滲透。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推行,在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美國介入態勢更加明顯,加上反反復復的中美貿易戰,中美關系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④歷史表明,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兩國有合作的基礎,中美合作有利于亞太地區的穩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中美兩國加強合作,不僅雙方互有須要,而且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應共同肩負的責任。(2)歷史上的中美關系①歷史上中美關系:中美《望廈條約》,中美《天津條約》,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支持中國抗戰,“扶蔣反共”,支持蔣介石打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中國實行孤立、封鎖、包圍政策,抗美援朝斗爭,中美關系正常化。②新時期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成為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目前,中國主動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美國的聯系也越來越親密。2.中俄新型大國關系,有利于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1)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①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決不移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敬重、公允公正、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中國致力于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加強與俄羅斯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戰略合作。2024年6月召開的青島上合峰會,把“上海精神”升華為國際關系重要準則。③近年來,中俄兩國通過雙邊的官方與民間、社會、智庫等層面的全方位合作,中俄的戰略互信達到了空前地步,兩國關系成為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2)歷史上的中俄關系①近代史上:其次次鴉片斗爭前后,俄國共割占了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斗爭,并參加簽訂《辛丑條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幫助創建中國共產黨。北伐斗爭時期,促成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斗爭時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干脆支援了中國的抗戰。②現代史上:1949年10月2日,蘇聯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是新中國成立第一年同中國建交的17個國家之一,為復原新中國經濟建設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一五”安排時期以蘇聯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