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提分訓練_第1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提分訓練_第2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提分訓練_第3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提分訓練_第4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提分訓練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1課時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一、單項選擇1.“這次勝利的試驗,標記著我國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對美帝國主義核壟斷、核訛詐的政策是一個有力的打擊,對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材料中的“這次勝利的試驗” ()A.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氣,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B.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C.是“863安排”的重要成果之一D.得益于“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2.[2024·臨沂]“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加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這里的“它”是指 ()A.“兩彈一星”的勝利 B.神舟一號試驗勝利C.航天員的閑逛太空 D.青蒿素的研制勝利3.2024年1月3日,嫦娥四號勝利著陸在月球背面,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航天事業再傳捷報。1999年11月,開啟了我國飛天之旅的事務是 ()A.東方紅一號勝利放射B.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勝利飛行C.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勝利著陸D.神舟七號航天員實現太空行走4.[2024·自貢]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干脆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假如我們要探討鄧稼先為兩彈研制作出的貢獻,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運用的是 ()A.電影作品《鄧稼先》B.某同學課堂筆記提綱C.《中外科學家故事——鄧稼先》D.鄧稼先遺留手稿和日記5.2024年12月18日,黨中心、國務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以表彰他 ()A.勝利提取了青蒿素 B.自主研制人造衛星C.培育了秈型雜交水稻 D.研制原子彈爆炸勝利6.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文化建設在探究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的方針,大力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主動汲取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應是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B.自由民主同等博愛C.實業救國振興中華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7.改革開放前,人們曾運用過五花八門的糧票、油票和布票,反映了當時我國 ()A.經濟落后,物資匱乏 B.安排生育,限制人口C.市場經濟,政府把控 D.打擊投機,平抑物價8.2024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狀況如下表所示:1978年—2025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時間1978年1990年2000年202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元686.3元2253.4元14617元出現上表現象的主要緣由是 ()A.農村居民生產的獨立性和自主權的擴大 B.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有了革命性的變更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城鎮化的完成 D.農村居民消費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優化二、辨析改錯9.隨著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邁進,國防科技工業取得了輝煌成就。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勝利,它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勝利駕馭核技術。[]改正:

(2)1970年,我國勝利地放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在空間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改正:

(3)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楊利偉勝利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改正:

三、材料解析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文化大革命”時期“國防綠”“海軍藍”是中國城鄉居民追求的色調。那時期,穿一身“國防綠”、腰間系一條帆布大板帶、肩背軍挎包成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專學生追求的一種時尚。20世紀80年頭,色調艷麗、款式時髦的服裝逐步在大眾中流行。毛皮外套、羽絨服、西服、呢外套等各種服裝充分呈現穿著者的風采與魅力。民眾受西方現代文明的影響較大,中國服飾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編自陳志華、朱華《中國服飾史》材料二材料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南優2號”,此后又勝利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自70年頭中期至2001年,增產糧食40億噸,創建經濟效益4000多億元。袁隆平曾針對全球性糧食危機問題,這樣說過:“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要幫助全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1)依據材料一,歸納中國民眾的服飾發生了怎樣的變更?(2)材料二中的兩張圖片反映了我國的經濟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更?(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我們物質生活發生天翻地覆變更的緣由。

【參考答案】1.A2.A3.B4.D5.C6.A7.A8.A9.(1)[×];“氫彈”改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