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三單元騰飛的中國1春天的故事按滿手印的契約教案北師大版_第1頁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三單元騰飛的中國1春天的故事按滿手印的契約教案北師大版_第2頁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三單元騰飛的中國1春天的故事按滿手印的契約教案北師大版_第3頁
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三單元騰飛的中國1春天的故事按滿手印的契約教案北師大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按滿手印的契約課題:三、騰飛的中國課題1春天的故事2.按滿手印的契約課時數:一課時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新氣象,祖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輝煌。2.知道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3.了解我國下一步的雄偉目標,知道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艱難的任務,青少年一代肩負著重任。情感:1.為祖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宏大成就感到欣喜和驕傲。2.為自己將要肩負起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任感到興奮和鼓舞。教學重難點:知道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新氣象教學打算:多媒體資料教學過程:師:簡潔地介紹一下“改革開放”的時間及其歷史背景“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底”師:同學們大都誕生在改革開放以后的87年、88年,對改革開放以前的狀況不太了解。因此請學生們事先去調查一下:改革開放前農村的生產生活狀況。現在請同學們溝通一下。生:楊捷、胡嘉慧師:老師出示“材料1”(目的:引導學生依據所給材料及問題,運用自己已經駕馭的學問綻開探討,從而得出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師:小崗村出現了什么問題?生:師:小崗村為什么會出現這個問題?生:師:的確如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鍋飯”

(“大鍋飯”——“平均主義”——“勞動效率”)

(“磨洋工”——“混日子”——“養懶漢”)師:這個問題將給小崗村帶來什么樣的后果?生:師:這種狀況有利于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嗎?生:師:那么,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各抒己見,假如你是小崗村的村長,你將實行哪些措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方法+緣由)(競爭、嘉獎、懲處、分田等)(老師的作用就是引導、組織和作出適當評價)生:學生探討、發表自己的建議、主見或看法老師引導學生最終會想到“承包”、“大包干”、“分田到戶”等師:其實,同學們提出的種種方法就是對以前的一種改革、一種革新。改革就是為了把這些不好的東西除掉,使經濟能夠健康發展。請同學們細致閱讀P27頁,找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師、生:歸納、總結并得出結論(個人吃集體的大鍋飯,集體又吃國家的大鍋飯。由于當時物資匱乏,國家不得不實行運用“糧票”等票證的方式保證每一個人都能生存下來。)(小崗村村民原來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肯定的收成,但是這種體制卻扼殺了他們生產的主動性,沒有發揮他們的能動性)一、改革開放的目的和作用:(板書)1、改革的目的:(板書)從根本上破除那些束縛我國經濟發展的東西,使我國的經濟呈現出活力。師:那么,束縛我國經濟發展的“東西”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體制、模式、觀念、形式、做法等)生:師:落后的“生產關系”——這個學問我們以后再講師:假如這項改革是勝利的,那么這項改革就肯定會使我國的經濟出現活力,推動社會進一步發展與進步。出示“材料2”(目的:通過實實在在的事例進一步證明學生和老師的想法)生:師:黨中心剛好把小崗村的閱歷推廣到全國,中華大地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改變——2001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900美元,人民生活已經從“溫飽”跨入了“小康”;上海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4500美元,人民生活邁入了中等發達國家(地區)的水平。作為新中國一個細胞的你們家,你們家在生活方面出現了那些喜人的改變?(老師組織學生發言,并將學生所講的內容概括寫在黑板上,最終做一下總結)(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生:師:總結:如今俺農夫的日子,猶如吃著甘蔗上樓梯——步步高、節節甜、一年更比一年好;如今咱市民的日子,就好比那芝麻開花,步步高;如今咱城市的改變,就好比藤上葡萄,一嘟嚕連著一嘟嚕,一串串挨著一串串,說也說不盡。這就說明白:改革使人民生活上了一個大臺階,除了人民生活的改變,改革還帶來了哪些方面的改變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改革的作用”。2、

改革的作用:(板書)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師:這里請各位同學留意,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而非根本動力。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呢?這個問題我們以后再講。(1)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師:(略)(2)經濟建設上了一個大臺階師:出示“圖表一”(1978年到2001年的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請同學們給老師分析我國GDP曲線改變說明白什么?)(3)綜合國力上了一個大臺階師:請搜集資料的同學從不同角度發言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五彩的世界,一個小小方面同樣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加生:學生甲:從“外交”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李良(港澳回來、電話外交、伙伴關系、聯合國安理睬)學生乙:從“科技”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于越(居于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在某些領域一枝獨秀)學生丙:從“體育”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顧焦嬌(悉尼奧運會、釜山亞運會、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學生丁:從“教化”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夏自卿(漢語托福、中美留學生持平)學生戊:從“民族凝合力”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成曉龍(反對臺獨、團結在以江澤民為同志核心、98年抗洪時綱澳臺同胞表現)學生庚:從“經濟”的角度談“綜合國力”的增加

丁宇婷(GDP躍居世界第六位、上海已經連續十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等)(老師組織學生發言,最終做一下總結)師:然而,漸漸擺脫貧困走向富有的小崗人又遇到了新問題,那就是:隨著農業生產能量的極大釋放,農產品好像在一夜之間積累如山,賣糧難、賣菜難的埋怨此起彼伏。出示“材料3”(目的:組織學生探討“賣難”問題)師:小崗村又出現了什么新問題?生:師:為什么小崗村會出現“賣難”的問題呢?生:師: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各抒己見,假如你是小崗村村民,你打算實行哪些措施(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引導學生將解決問題的方法靠近“開放”)生:師:其實這就是一個市場問題

小崗村市場—鳳陽縣市場—安徽省市場—全國市場—全球市場材料1:農村生產中的“大鍋飯”問題:1976年,在安徽省最窮的鳳陽縣,在鳳陽縣最窮的小崗村,村民一起勞動,一起共享勞動成果。但是卻出現了“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攆人”這樣的勞動狀態。由于這種“大鍋飯”導致了村民“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多干的不如少干的,少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搗亂的”,于是就出現了“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攆人”的驚奇現象。最終結果就是:無米下鍋、外出乞討。大鍋飯——平均主義——扼殺了農夫生產的主動性大包干——按勞取酬——調動了農夫生產的主動性材料2:小崗村“改革”帶來的巨變:1978年11月底,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農夫先是自發地,后來在省和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對小崗村的土地進行了“承包”,農夫稱作“大包干”,農夫說:“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這打破了集體生產的“大鍋飯”,極大地調動了農夫的主動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1979年秋,全村糧食總產量由原來的3萬多斤猛增到12萬斤,相當于1966年到1970年5年糧食生產的總和。這個“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第一次向國家交售糧食32500公斤。現珍藏于中國革命博物館的由農夫起草的一份歷史文件——“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