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第1節地球的宇宙環境_第1頁
作業第1節地球的宇宙環境_第2頁
作業第1節地球的宇宙環境_第3頁
作業第1節地球的宇宙環境_第4頁
作業第1節地球的宇宙環境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雙基鞏固學考突破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地球是宇宙中的普通天體。下列不屬于天體的一組是()A.行星、衛星B.太陽、月球C.隕星、高速飛行的大型客機D.彗星、星際物質答案:C解析:隕星、高速飛行的大型客機屬于地球附屬物,不是天體。2.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內海王星軌道外的圓盤狀區域,布滿著大大小小的冰封物質。有關柯伊伯帶的說法,正確的是()A.處于地月系中B.其冰封物質屬于天體C.有星云分布D.位于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答案:B解析: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內海王星軌道外的圓盤狀區域,不可能處于地月系中,也不可能位于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其冰封物質存在于宇宙空間,屬于天體;星云是分布在太陽系外的天體。3.以下不屬于行星特點的是()A.圍繞恒星運轉B.自身質量產生的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C.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D.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軌道處于同一平面答案:C解析: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沿著固定的近圓形軌道圍繞恒星運動的球狀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使其足以依靠自己的引力將自己周圍的物質吸引進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即將自己軌道附近的物體清除掉。某科幻影片講述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逃離太陽系的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終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下圖為地球逃離太陽系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第4~6題。4.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離太陽系是由于()A.日心與地心距離發生變化B.地球的體積、質量發生變化C.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發生變化D.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發生變化5.在地球逃離太陽系經歷的A—B—C三個過程中,地球所屬的天體類型分別是()A.行星—行星—行星B.行星—衛星—衛星C.行星—衛星—行星D.行星—衛星—恒星6.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被嚴重影響的是()A.安全的宇宙環境B.適宜的溫度范圍C.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D.適中的日地距離答案:4.D5.C6.B解析:第4題,由材料可知,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提示了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離太陽系是由于太陽的變化,太陽為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的一部分。第5題,在A位置時,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在B位置時,地球圍繞土星運動,是土星的一顆衛星;比鄰星是一顆恒星,地球到達C位置時,圍繞比鄰星運動,是比鄰星為中心天體的恒星系里的一顆行星。第6題,由于“搬家”第一步是終止地球自轉,以24小時為周期的晝夜交替停止后,地球的溫度將急劇變化;地球自轉停止后,日地距離和宇宙環境并未改變;大氣條件主要與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有關。7.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之一,也是人類太空移民的理想場所。根據地球和火星的有關資料(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題。項目與日平均距離/百萬千米質量(地球為1個單位)體積(地球為1個單位)大氣密度(地球為1個單位)大氣主要成分固體表面均溫/℃自轉周期公轉周期地球149.61.001.001.00N2、O22223時56分1.0年火星227.90.110.150.01CO22324時37分1.9年(1)在太陽系中,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火星是第顆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周期就越(填“長”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與地球的數據比較接近的是;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比地球的(填“高”或“低”)。

為了探索火星的奧秘,也為了解決地球上人口過于擁擠的問題,科學家把目光對準了火星。近幾十年來人類已發射了多個探測器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這些探測器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樣品進行檢驗,獲得了一系列有關火星的數據。(3)根據你對火星的了解,結合表中數據分析火星上沒有生命的原因。人類為了開辟太空居住地,為什么選擇火星作為研究對象?答案:(1)4長(2)自轉周期低(3)火星與太陽的距離遠于日地距離,因此火星溫度條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質量和體積比地球小,吸引的大氣也比地球少,大氣密度小于地球。溫度、大氣和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而很多條件火星都不具備,故火星上沒有生命生存。但在太陽系中,特別是在離地球較近的天體中,火星無論是與太陽的距離、質量和體積,還是自轉和公轉周期等方面都比較接近地球,所以成為人類重點研究的對象。解析:火星與地球相鄰,在結構特征和運動規律方面和地球有許多相似之處,成為目前人類重點研究的對象。分析開辟太空居住地時,應以與地球環境最為接近的天體作為研究對象。選考奠基素養提升右圖為天體系統示意圖,其中S表示太陽,a表示衛星,b表示行星。讀圖,完成第1~2題。1.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此圖只含有一級天體系統B.圖中b一定是地球C.此圖包含兩級天體系統D.圖中a可能是水星2.S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A.夏季,太陽輻射強,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往往受到明顯的影響B.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發生變化的主要動力C.太陽活動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主要能量來源D.太陽活動周期決定著地球大氣降水變化的周期答案:1.C2.B解析:第1題,b不一定是地球,有可能是其他有衛星的行星;a是衛星,不是行星,因此不可能是水星;根據天體系統的概念判斷,此圖包含兩級天體系統。第2題,太陽活動影響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A項錯;太陽輻射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能量,C項錯;太陽活動與大氣降水有相關性,但并非決定著大氣降水變化的周期,D項錯。故B項正確。3.“月掩金星”是月球恰好運行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間時,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某地學生在日出前觀賞到“月掩金星”,此時天體相對位置關系正確的是()答案:B解析:“月掩金星”是月球恰好運行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間時,金星被月球“掩蓋”的自然現象,結合題圖可知B項正確。當前各國新一輪空間競賽正向太空拓展,被稱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為新一輪空間競爭的焦點。由于各國在空間探測中一般遵循“誰先占有,誰先開發,誰先受益”的原則,多位專家預言,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各發達國家將在火星開發中掀起一場新的“圈地運動”。讀表,完成第4~5題。行星質量(以地球為1個單位)體積(以地球為1個單位)表面大氣平均溫度/℃公轉周期/年自轉周期/日四季更替地球1.001.00151.001.00有火星0.110.15651.881.03有4.下列條件中,火星與地球最接近的是()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轉周期長短C.表面溫度高低D.晝夜交替周期長短5.人類高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的原因是()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晝夜交替D.是太陽系中與地球自然環境最接近的行星答案:4.D5.D解析:第4題,通過對表中數據的分析可得出答案。第5題,因為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自然環境最接近的行星,所以人類高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與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自然條件非常優越。與太陽的距離適中、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適當,使得全球能夠接受適量的太陽光熱。整個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15℃,適于生物生長,而且能夠使水在大范圍內保持液態,形成水圈。(1)由材料可知,地球在太陽系中獨特的優越條件是什么?(2)如果地球自轉周期或公轉周期過長,對生命活動會產生什么影響?答案:(1)具有適宜的溫度。(2)自轉或公轉周期過長,則白天或夏天升溫過高,夜晚或冬天降溫過低,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幅度大,不利于生物的生長發育。解析:行星表面溫度高低與距日遠近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