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下學期生物試卷(選擇性必修2)班級:姓名:單選題1.某同學擬調查一個面積為100hm2草地上某種雙子葉草本植物的種群密度,設計了四個調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計數該草地上該種植物的全部個體數目
B.設置1個1m2樣方,計數樣方中該種植物的個體數目
C.隨機設置1m2樣方若干,計數每個樣方中該種植物的個體數目
D.在該種植物密集處設置1m2樣方若干,計數每個樣方中該種植物的個體數目2.利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獲取了某自然保護區內野生哺乳動物資源數據。研究團隊對灰松鼠群體中某年出生的個體進行逐年觀察并統計了它們的存活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所觀察的這些灰松鼠就能構成一個種群B.據圖分析,對灰松鼠進行保護時應更加關注其幼體C.與標志重捕法相比,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對動物傷害性大D.采用紅外觸發相機拍攝技術可調查自然保護區內土壤動物豐富度3.歐亞苔原生態系統的旅鼠以苔草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時,可產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內蛋白質的水解,減少了旅鼠小腸上皮細胞對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學防御”.如圖為某一時期旅鼠種群密度與苔草化學防御水平的研究結果。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生產者苔草的種群增長受其密度制約
B.可推測此前一段時間樣地一中旅鼠種群密度過高
C.可預測樣地三中的苔草化學防御水平此后將會降低
D.苔草化學防御水平的變化有助于維持苔原生態系統穩態4.生態位重疊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生態位相似的物種生活于同一空間時分享或競爭共同資源的現象。群落內兩個生態位很接近的物種會向著占有不同的空間、不同的食性、不同的活動時間或其他生態習性上分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種間競爭的結果可能會使兩個種群的生態位重疊度降低
B.生態位的分化會導致群落中的物種豐富度降低
C.各物種生態位的分化有利于群落穩定性的維持
D.群落中每種生物占據相對穩定的生態位是協同進化的結果5.自然情況下某水庫羅非魚的環境容納量為K?。下圖為調查期間羅非魚種群數量變化圖,已知調查期間有人在此放生過某種生物。據圖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該羅非魚種群數量在a~c增長,c~e下降,e之后波動B.其增長率先增大后逐漸減小至零C.出現圖示波動可能與b點時出現強干擾有關D.該羅非魚最終的環境容納量在K2附近6.下列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液的pH值不影響K值(環境容納量)大小B.營養條件并非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唯一因素C.取適量培養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D.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量的變化7.研究鼠對食料植物(主要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和非食料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和闊葉草本植物)相對生物量(每100cm2總株高)的影響,實驗地塊設置圍欄阻擋鼠進入。據圖分析錯誤的是()A.缺少鼠時,食料植物的生長優于非食料植物
B.存在鼠時,非食料植物在競爭中占有優勢
C.實驗地塊和對照地塊非生物因素應該基本相同
D.實驗結果說明鼠不影響非食料植物相對生物量8.生長于較高密度種群內的植物,由于密度的抑制作用,種群內個體會逐漸死亡,種群數目逐漸減少,直至達到平衡。這種種群的生長動態現象被稱為自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用數學表達式體現自疏種群的數量變化,其中的λ≤0B.自疏現象導致部分植物個體死亡,有利于種群的發展C.自疏的結果是種群的出生率約等于死亡率D.植物自疏主要是生物因素的作用結果9.研究群落中植物類群的豐富度時,統計物種數的同時也要統計物種在群落中的相對數量,即相對多度,圖中的相對多度=(某十種植物的個體數該群落所有植物個體數)×100%。在某退耕農田的自然演替過程中,甲、乙、丙三種植物分別在不同階段占據優勢,它們的相對多度與演替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據圖分析可知,第30年至第50年間乙種群的種群密度逐漸減小B.該群落演替與在火山巖上進行的群落演替類型不相同C.若丙個體較大、數量有限,則可采用逐個計數法統計丙的相對數量D.該農田退耕前后的變化,說明人類活動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10.種間競爭是不同物種之間為爭奪生活空間、資源、食物等而產生的一種直接或間接抑制對方的現象。不同物種之間為爭奪資源發生的直接沖突稱為干擾競爭,消耗共有的資源稱為利用競爭。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混合培養,最后大草履蟲完全消失,屬于干擾競爭B.獵豹捕獲獵物后被獅子驅逐,屬于干擾競爭C.紫莖澤蘭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屬于干擾競爭D.勇地雀和仙人掌地雀都采食仙人掌種子,屬于利用競爭11.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食物網簡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圖中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生物群落
②該部分食物網共
有4條食物鏈
③蛇處于多個不同的營養級
④青蛙和蜘蛛的關系不只是捕食
⑤該生態系統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總能量大于蝗蟲可利用的總能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2.新型“零廢棄生態農業”利用酶催化劑,將雞糞、豬糞及農田廢棄物變為無臭無味溶于水的粉末,隨水施撒在土壤里,實現了農田有機垃圾的零廢棄、無污染,讓農田秸稈和賣不出去的廢棄農產品代替化肥改造鹽堿地。從生態學角度對“零廢棄生態農業”的分析正確的是()A.“零廢棄”改變了該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B.酶催化劑提高了該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
C.廢棄物再利用提高了該生態系統中能量傳遞效率D.促進了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并減少環境污染13.群落的形成是多種生物長期適應環境和彼此相互適應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熱帶雨林中很多植物具有艷麗的花朵,以吸引動物傳播花粉
B.荒漠群落中,仙人掌在白天關閉氣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C.將草原中善于奔跑的動物遷入森林,對這些動物的生活沒有影響
D.同種生物在不同類型的生物群落中適應群落生活的特點完全不同14.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很多古詩詞不僅抒發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往往還蘊含著生物學原理。下列對古詩詞的理解錯誤的是()A.“草盛豆苗稀”體現了具有競爭關系的兩種生物之間有相互抑制作用
B.“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落紅”中的物質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
C.“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描述的是農業生產應去除蟲害,使能量持續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D.“地雖瘠薄,常加糞灰,皆可化為良田”描述的是施肥改良農田的做法,表明生態系統具有物質循環功能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些詩句描繪了荷塘的生動景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荷塘中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
B.采用五點取樣法能精確調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蟲的種類數
C.挺水的蓮、浮水的睡蓮及沉水的水草體現出群落的垂直結構
D.影響荷塘中“鷗鷺”等鳥類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類活動1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分為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兩大類B.生態系統中的信息來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種生物
C.牧草生長旺盛時,為食草動物提供采食信息,這對食草動物有利對牧草不利
D.植物生命活動過程產生的生物堿、有機酸等代謝產物屬于化學信息17.某研究者對某濕地生態系統不同退化階段的生物多樣性進行了調查,結果見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項目典型濕地季節性濕地中度退化濕地嚴重退化濕地濕地特征常年積水季節性積水無積水完全干涸,鼠害嚴重生物多樣性指數2.72.42.11.5鳥類豐富度2517129A.因濕地退化,某種鳥類死亡率上升,導致該種鳥類豐富度降低
B.濕地生態系統存在的負反饋調節是其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C.濕地具有蓄水調洪、補充地下水等功能,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D.嚴重退化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最低,鳥類豐富度也最低,食物網結構相對簡單1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相關的說法,正確的有幾項()
①食物網中某生物的位置不能被其他生物取代
②當天氣干旱時,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化,這一事例屬于恢復力穩定性
③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不斷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進行循環的過程,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④任何生態系統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調節屬于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中的化學信息
⑥信息傳遞對于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穩定都有重要作用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19.某地區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會發生由桐花樹毛顎小卷蛾引起的局部病蟲災害,導致桐花樹的枝葉大面積泛黃枯死。人們一般通過噴施農藥殺死小卷蛾,科研人員發現螟黃赤眼蜂能寄生在小卷蛾體內,也可用來防治小卷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桐花樹大面積枯死,導致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降低
B.可用黑光燈燈光誘捕的方法調查小卷蛾的種群密度
C.噴施農藥使小卷蛾產生抗藥性突變,種群抗藥基因頻率增加
D.利用螟黃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20.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其方向由自然選擇決定B.病毒寄生在人體內,變異株的出現體現了人和病毒之間相互選擇,但不協同進化C.蜜蜂發育過程中,幼蟲和成蟲在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方面的差異屬于可遺傳變異D.珊瑚蟲為體內蟲黃藻提供含氨物質,后者為前者提供有機物質,兩者是原始合作關系填空題:生態浮床是指將植物種植于浮于水面的床體上,充分利用各種生物有效進行水體修復的技術。我國新設立的河北雄安新區將依托白洋淀生態環境建設打造藍綠交織的生態城市,其中白洋淀的水體富營養化的凈化成為首要任務。如圖1為白洋淀濕地生態系統某水域中生態浮床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白洋淀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在水面浮床上種植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組合體現了群落垂直結構的特征,其意義為。
(2)生態浮床既具有處理污水的功能,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3)圖2表示流經A營養級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b、c1、c2表示能量值(單位:kJ)。若被A攝入的能量為AKJ,其糞便中的能量為BKJ,某種魚以A的糞便為食物,則該種魚獲得A的能量為______kJ。該圖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
(4)根據白洋淀能量流動特點合理地確定其載魚量,保證漁產品的持續高產。這體現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操縱法”是一種人為控制“水華”的重要方法,其核心是通過生物的捕食關系來調整群落的結構,進而改善水質,這說明人類活動可以改變群落演替的。請你提出一條利用“生物操縱法”控制“水華”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菲律賓蛤仔”養殖系統為典型多營養層次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該養殖模式由3個營養層級構成,營養級Ⅰ包括浮游植物、飼料和碎屑等,營養級Ⅱ包括貝類和細菌等,營養級Ⅲ包括蝦、蟹、魚,結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蝦與蟹之間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蝦、蟹外殼中的_____________(成分)能夠有效與水中的重金屬結合,但這樣的蝦、蟹不宜給人食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生態系統中魚可以浮游動物等為食物,但仍需要人為投入餌料,從物質循環角度分析原因是
。(3)傳統多品種混養是按照養殖動物的生活空間不同進行搭配,如淡水池塘養殖按照上層魚、中層魚、底層魚進行搭配,從群落層次分析,該立體養殖模式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從能量角度分析,多營養層次生態健康養殖的意義是
。多營養層次生態健康養殖系統遵循了生態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態學原理。23.人類活動排放的CO2引起海水中CO2濃度上升、pH下降,導致“海洋酸化”。科研人員研究了海洋酸化對束毛藻的影響。
(1)在海洋生態系統成分中,束毛藻屬于,該成分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束毛藻還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固氮藻類之一,它能將N2轉化成NH3,NO2等,用于合成兩類大分子有機物,在生態系統______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
(2)國外學者證實,CO2濃度增加能促進束毛藻光合作用,有利于其生長。我國學者進行了四組實驗,測定束毛藻的增長率,得到如圖所示結果。
①我國學者試圖研究的問題是______。
②實驗中改變CO2濃度時,pH也會改變,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控制pH相對穩定的思路:______。
③該實驗結果說明______。
(3)束毛藻個體和海洋生態系統是兩個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請嘗試從系統的角度,討論海水中CO2濃度升高對這兩個系統的其他影響:。
(4)近百年來,溫室氣體排放讓整個地球有點“發燒”。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從我做起減少碳排放,請寫出一項低碳生活的具體實例:。24.民間自古就有“種豆肥田”的說法,其原因是豆科植物進化出根瘤來容納根瘤菌以進行生物固氮。為研究大豆根瘤形成的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圖是大豆光合作用產物的形成及運輸和大豆與根瘤菌關系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與大豆相比,根瘤菌在細胞結構上最顯著的區別是。(2)根瘤菌進行生物固氮時起關鍵作用的是其產生的固氮酶,該酶發揮作用的機制是。所固定的氮元素被豆科植物利用后,除了可以用于合成圖示的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外,還可用來合成很多其它的物質,其中由光反應產生并參與暗反應的物質有。(3)為大豆葉片提供C18O2,大豆根中的淀粉出現18O,請寫出元素18O轉移的路徑(用圖中相關物質的名稱及箭頭表示):。(4)為充分利用大氣這一天然氮庫,科學家將根瘤菌體內與固氮相關的基因轉移到非豆科植物細胞中,期望培育出可進行生物固氮的轉基因作物,中科院王二濤團隊在此領域的研究已取得初步進展。培育進行生物固氮作物的重要意義是(寫出2點)。25.為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承擔大國責任,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提出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CO2排放量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CO2排放量與減少量相等)。下圖1為某生態系統碳元素流動模型,圖中數字表示生理過程或化學反應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該生態系統中群落由構成(填圖中字母)。“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總量,實現相對“零排放”,用圖中數字構建“碳中和”數學模型,即。(2)植樹造林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森林發展初期,生產者吸收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個森林群落排放的CO2量,此時期整個群落的量在增加。森林發展至穩定后,大氣CO2含量仍然會有變化,通常存在變化,這與植物的直接相關。現在濕地公園已然成為各個城市重要的天然碳匯,CO2可在大氣圈和的界面上進行交換而保持相對平衡。與人工林相比,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更高,因為其。從濕地的中央到邊緣分布著的植物類型不同,這說明群落具有。(4)濕地中某種單細胞藻類泛濫,為估算其種群密度,調查人員借助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規格為1mm×1mm×0.1mm,樣液稀釋100倍),調查結果見圖2,推測1L湖水中該藻數量為個。答案1、C2、B3、C4、B5、B6、B7、D8、A9、A10、A11、B12、D13、A14、B15、C16、D17、A18、C19、C20、A21、(1)組成成分及營養結構
提高了群落利用陽光等環境資源的能力
(2)直接和間接
(3)0
用于A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
(4)合理調整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5)速度和方向
增加浮游動物和植食性魚類的數量,進而抑制藻類的繁殖,控制水華的產生
22、(1)種間競爭
殼多糖(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LED屏幕采購安裝合同范本
-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1 搭積木比賽教案
- 國際商務合同圖鑒
- 電機在視頻游戲控制設備中的應用評估考核試卷
- 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風險評估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滾動軸承的表面強化技術考核試卷
- 電池行業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輸血后護理操作流程
- GBT 1346-2011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 盾構機施工中的隧道工程地質模型重構考核試卷
- 賓客期望的酒店管理
- 經典知識產權培訓課件
- 橋梁工程梁板的預制和安裝監理實施細則
- 小學階段數學術語英文詞匯表-橫版打印
- 餐飲食材原材料驗收標準(完整版)
- 站務一號線low培訓
- 鍋爐安裝檢驗資料:水冷壁安裝檢查記錄
- 礦漿比重與礦漿濃度對照換算表 (1)
- 植物生理學第一章水分代謝
- 防汛應急值班表(共2頁)
- GB_T 40081-2021 電梯自動救援操作裝置(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