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9浮力及其應(yīng)用
【跨學(xué)科實踐】
1.(2024·河南)宋朝的懷丙利用浮船打撈鐵牛,展現(xiàn)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圖為打撈過程示
意圖,先將陷在河底的鐵牛和裝滿泥沙的船用繩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鏟走,鐵牛就
被拉起,然后把船劃到岸邊,解開繩索卸下鐵牛,就可將鐵牛拖上岸。船在圖中甲、乙、丙
三個位置船所受浮力為F甲、F乙、F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船在圖中甲、乙、丙排開水的體積V甲V乙V丙,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
F浮=液gV排可知船在圖中甲、乙、丙三個位置船所受浮力F甲F乙F丙。
故選B。
【中考新考法】
2.(2024·山東煙臺)橡皮泥可以被捏成各種形狀,深受同學(xué)們喜歡。學(xué)習(xí)了力學(xué)知識后,
小紅利用家中的量杯、茶壺和墊塊,測出了橡皮泥的密度。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橡皮泥的吸水忽略不計),操作過程如下:
①如圖,把茶壺的一側(cè)墊起并裝滿水,將橡皮泥輕輕放入茶壺中,用量杯接住溢出的水;
②倒掉量杯中的水,從茶壺中取出橡皮泥,將量杯和橡皮泥擦干;
③把茶壺重新加滿水,將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壺中,讓其浮在水面上,用量杯接住溢出的
水。
(1)操作①是為了獲得橡皮泥的,操作③是為了獲得橡皮泥的;
(2)假設(shè)操作①量杯中水的體積為V1,操作③量杯中水的體積為V2,水的密度為0,請寫
出橡皮泥密度的表達(dá)式;
(3)如果操作③中茶壺里的水有少量進(jìn)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則橡皮泥密度的測量結(jié)
果(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V
【答案】體積質(zhì)量20不變
V1
【解析】(1)[1]操作①中橡皮泥沉底,所以溢出水體積為橡皮泥體積。
[2]操作③中橡皮泥浮在水面上靜止,所以其浮力等于橡皮泥重力,而浮力等于排開水得重
力,就可有G=mg得橡皮泥質(zhì)量。
(2)[3]操作③中橡皮泥所受浮力為
F浮G排mg0V2g
因為浮力等于橡皮泥重力,所以橡皮泥質(zhì)量為
GVg
m02V
gg02
所以橡皮泥密度為
V
20
V1
(3)[4]茶壺里的水有少量進(jìn)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會使浮力變大,但溢出水的不變,
密度的測量結(jié)果不變。
【結(jié)合生活實際】
3.(2024·四川瀘州)釣魚是一項戶外運(yùn)動。圖甲是釣魚常用的一種釣具,其主要由魚鉤、
鉛墜、浮漂(7顆相同浮子)構(gòu)成,該釣具各部分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假如垂釣時,浸沒在水
面下的浮子處于同一豎直線上,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子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為浮子的理想狀態(tài)
(忽略魚線彎曲造成的影響,即不計漂浮浮子與浸沒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圖乙所示,
某釣魚愛好者在魚塘垂釣時,魚餌的質(zhì)量為1.5103kg,體積為1106m3,沉到水底后未與
塘底緊密接觸,有4顆浮子浸沒在水下、有3顆浮子漂浮在水面上,且浮子處于理想狀態(tài)。
33
取水1.010kg/m,g10N/kg,則:
名稱1顆浮子鉛墜魚鉤魚線
質(zhì)量m/kg410491044104不計
體積V/m381071107不計不計
(1)浸沒在水中的4顆浮子受到的總浮力為多大?
(2)當(dāng)魚餌靜止在水平塘底時,魚餌受到的支持力為多大?
(3)當(dāng)魚餌被全部吃掉,而魚未上鉤,穩(wěn)定后,浮子仍處于理想狀態(tài),水面下浸沒的浮子
有多少顆?
【答案】(1)3.2102N;(2)1103N;(3)5顆
【解析】解:(1)由F浮=液V排g知道,4顆浮子受到的總浮力
33732
F浮浮子水gV排浮子110kg/m10N/kg4810m3.210N
(2)不計漂浮浮子與浸沒浮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水面下的四個浮子、鉛墜、魚餌、魚鉤
作為一個整體分析,其總重力與其所受總浮力及水平塘底對魚餌的支持力平衡。則四個浮子
的重力
42
G浮子m浮子g4410kg10N/kg=1.6×10N
魚餌的重力
32
G餌m餌g1.510kg10N/kg=1.5×10N
魚鉤的重力
4-3
G鉤m鉤g410kg10N/kg=4×10N
鉛墜的重力
43
G墜m墜g910kg10N/kg=9×10N
鉛墜所受浮力
33733
F浮墜水gV排墜110kg/m10N/kg110m110N
魚餌受到的浮力
33632
F浮餌水gV排餌110kg/m10N/kg110m110N
故魚餌受到的支持力為
23-322323
F支G總F浮總1.610N+910N+410N+1.510N-3.210N-110N-1.010N=110N
(3)當(dāng)魚餌被全部吃掉,而魚未上鉤,穩(wěn)定后,魚鉤、鉛墜和浮漂整體受到的浮力
F總浮F浮子F墜G浮子G墜G鉤
魚鉤、鉛墜和浮漂的重力
444
G浮子G墜G鉤m總g7410kg+910kg41010N/kg=0.041N
由F浮=液V排g知道
F浮
V排V浮子排V墜排
液g
水面下浸沒的浮子的體積
F總浮0.041N7373
V浮子排V墜排33110m4010m
液g110kg/m10N/kg
水面下浸沒的浮子的顆數(shù)
73
V浮子排4010m
n735顆
V浮子810m
答:(1)浸沒在水中的4顆浮子受到的總浮力為3.2102N;
(2)當(dāng)魚餌靜止在水平塘底時,魚餌受到的支持力為1103N;
(3)當(dāng)魚餌被全部吃掉,而魚未上鉤,穩(wěn)定后,水面下浸沒的浮子有5顆。
【新科技新情境】
4.(2024·四川瀘州)中國長征18號核潛艇引領(lǐng)中國核潛艇新高度。在進(jìn)行戰(zhàn)備訓(xùn)練時,下
列對該潛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通過改變排開水的體積來實現(xiàn)上浮與下沉
B.在水面下勻速下潛過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從長江潛行進(jìn)入東海時,需要往水倉內(nèi)注水
D.從長江潛行進(jìn)入東海時,受到的浮力會變小
【答案】C
【解析】A.潛艇是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xiàn)上浮與下沉的,故A錯誤;
B.在水面下勻速下潛過程中,潛艇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
力不變,故B錯誤;
CD.從長江潛行進(jìn)入東海時,潛艇排開水的體積不變,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根據(jù)阿
基米德原理可知,潛艇受到的浮力變大,需要往水倉內(nèi)注水來增大自身重力,從而使自身重
力仍等于受到的浮力,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考點(diǎn)1浮力
1.(2024·云南)如圖,木塊靜止在水面上,請畫出木塊所受浮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析】木塊靜止在水面上時,受到水給物體豎直向上的浮力,過重心做一豎直向上的帶箭
頭的線段即為浮力的示意圖
2.(2024·山西)小明發(fā)現(xiàn)木頭在水中是漂浮的,而鐵塊在水中會下沉,他猜想浮力的大小
與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有關(guān)。為此他進(jìn)行了如下探究,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
實驗思路:
(1)選取體積相同、不同的物體A和B分別浸沒在水中,測出其所受浮力并
進(jìn)行比較;
實驗過程:
(2)按照實驗思路依次進(jìn)行如圖所示的操作,從甲圖中可知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
N;觀察乙圖可知物體B在水中受到的拉力為N,并計算出物體B所受的浮力;
實驗結(jié)論: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初步結(jié)論:。
【答案】密度1.22.8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無關(guān)
【解析】(1)[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要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
度是否有關(guān),應(yīng)當(dāng)選用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物體A和B,然后浸沒在水中,測出其所受
浮力并進(jìn)行比較。
(2)[2]根據(jù)稱重法,由甲圖中可知物體A所受的浮力為
F浮A=F1-F2=3N-1.8N=1.2N
[3]由乙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2.8N,因此物體B在水中受到的拉力
為2.8N。
(3)[4]根據(jù)稱重法,由乙圖中可知物體B所受的浮力為
F浮B=F3-F4=4N-2.8N=1.2N
因F浮A=F浮B,可知體積相同而不同密度的物體A和B,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相同,可
得出結(jié)論:浮力的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的密度無關(guān)。
3.(2024·四川廣安)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過程中,經(jīng)過討論
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的深度有關(guān):
猜想2: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猜想3: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
小組同學(xué)分別對以上猜想進(jìn)行探究,以下是他們的實驗過程。
(1)小凌根據(jù)A、B、C三圖,認(rèn)為猜想1是正確的;同組的小果根據(jù)A、C、D三圖,認(rèn)
為猜想1是錯誤的。通過深入分析上述現(xiàn)象,小組同學(xué)一致認(rèn)為浮力的大小隨物體浸入液體
體積的增大而,與物體浸沒在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
(2)根據(jù)三圖,可驗證猜想2是正確的。同學(xué)們通過查閱相關(guān)資料并結(jié)合圖中數(shù)據(jù),
333
還可以測出物體的密度為kg/m。(水1.010kg/m)
(3)為了驗證猜想3,小組同學(xué)找來兩個完全相同的薄鋁片、一個燒杯和適量的水等器材
進(jìn)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一個薄鋁片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觀察到鋁片下沉至杯底;
②將另一薄鋁片彎成“碗狀”也放入該燒杯中,觀察到鋁片漂浮在水面上。
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小麗得出猜想3是正確的。她的結(jié)論不可靠,原因是。
【答案】增大ADE2103見解析
【解析】(1)[1]根據(jù)A、C、D三圖可知,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
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的深度無關(guān);根據(jù)A、B、C三圖可知,物體浸入液體的體
積不同,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物體浸入液體體積
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2]根據(jù)A、D、E三圖可知,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但液體的密度不同,測力計
的示數(shù)不同,說明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根據(jù)AC圖可知
F浮?=G?F=4N?2N=2N
根據(jù)F浮液gV排可得
F浮2N43
V排33210m
液g110kg/m10N/kg
因為物體浸沒,所以
?43
V=V排?=2×10m
m
根據(jù)G=mg和?可得,物體的密度
V
mG4N
2103kg/m3
VgV10N/kg2104m3
(3)[4]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要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的關(guān)系,應(yīng)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
體積相同,而實驗中將另一薄鋁片彎成碗狀也放入該燒杯中,鋁片漂浮在水面上,鋁片排開
液體的體積變大,所以小麗的結(jié)論不可靠。
4.(2024·四川達(dá)州)同學(xué)們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根據(jù)日常生活經(jīng)驗提出
了以下猜想:
①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guān);
②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③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33
實驗步驟和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水110kg/m,g取10N/kg)
(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小聰計算出該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
(2)為了驗證猜想①,分析A與C、D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
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選填“有”或“無”)關(guān)。
(3)為了驗證猜想②,分析A與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
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4)小聰為了驗證猜想③,分析A與B、E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
所受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你認(rèn)為這樣操作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理由是。
(5)細(xì)心的小紅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還計算出步驟E中所用鹽水的密度是kg/m3。
【答案】4無關(guān)B、C錯誤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
1.1103
【解析】(1)[1]由圖可知,物體的重力為6N,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N,根
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浮G物F示6N2N4N
(2)[2]A與C、D三次實驗中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不同,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可知,A與C、
D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等,則浮力大小相等,故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浸沒在液體中
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無關(guān)。
(3)[3]驗證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則需要保持液體的密度相同,改變物體
排開液體的體積,故選擇A與B、C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
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4)[4][5]驗證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則需要保持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改變液
體的密度,A與B、E三次實驗中,液體的密度不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也不同,未控制
單一變量,故該操作時錯誤的,無法得出該結(jié)論。
(5)[6]由(1)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浮力為4N,則物體的體積為
F浮4N43
V物V排33410m
液g1.010kg/m10N/kg
物體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F浮G物F示6N1.6N4.4N
則步驟E中所用鹽水的密度
F浮4.4N33
鹽431.110kg/m
gV排10N/kg410m
考點(diǎn)2阿基米德原理
5.(2024·江西)下圖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它創(chuàng)造了萬米的載人深潛
新紀(jì)錄,標(biāo)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lǐng)域達(dá)到世界領(lǐng)先水平。“奮斗者”號在萬米深海處繼
續(xù)下潛的過程中,不考慮海水密度及潛水器體積的變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奮斗者”號受到海水的浮力不變、壓強(qiáng)變大
B.“奮斗者”號受到海水的浮力不變、壓強(qiáng)不變
C.“奮斗者”號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壓強(qiáng)不變
D.“奮斗者”號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壓強(qiáng)變大
【答案】A
【解析】在萬米深海處繼續(xù)下潛的過程中,根據(jù)F浮液gV排和pgh可知,“奮斗者”號
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深度變大,故“奮斗者”號受到海水的浮力不變,壓強(qiáng)變大,故A正確,
BCD錯誤。
故選A。
6.(2024·四川成都)小李同學(xué)想估算空氣對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數(shù)據(jù)有:自己的體重、
自己的密度(與水接近,約為1.0×103kg/m3)、空氣的密度(約為1.3kg/m3)。則空氣對小李
的浮力大小約為()
A.0.006NB.0.6NC.60ND.600N
【答案】B
【解析】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則中學(xué)生的體積
m50kg
V0.05m3
1103kg/m3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中學(xué)生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
33
F浮gV排1.3kg/m10N/kg0.05m0.65N
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2024·新疆)人體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質(zhì)量為40kg的小明套著游泳圈(游泳圈重力
3
不計)在游泳池中漂浮時,小明浸在水中的體積為他的體積的,則游泳圈浸在水中的體積
4
約為()
A.10dm3B.20dm3C.30dm3D.40dm3
【答案】A
【解析】人體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因此小明在水中懸浮,浮力等于重力
Gmg40kg10N/kg=400N
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小明的體積
F浮G400N233
V排33410m40dm
水g水g10kg/m10N/kg
當(dāng)小明帶著游泳圈時,漂浮,浮力仍等于他的重力,排開水的總體積也仍為40dm3,小明浸
3
入,即30dm3,則游泳圈排開水體積為10dm3。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4
故選A。
8.(2024·福建)質(zhì)量為m0的杯子,裝入適量的水后放在水平的電子秤上,如圖甲;接著把
草莓輕放入水中,草莓漂浮,如圖乙;然后用細(xì)針將草莓輕壓入水中,如圖丙;水均未溢出,
電子秤示數(shù)依次為m1、m2、m3,不計細(xì)針體積。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圖中,水對杯底的壓力為m1m0gB.乙圖中,草莓的質(zhì)量為m2m1m0
m3m1
C.丙圖中,草莓排開水的體積為D.丙圖中,細(xì)針對草莓的壓力為
水
m3m2m0g
【答案】C
【解析】A.甲圖中,水的重力為
G水m1m0g由于杯子不是柱體,所以水對杯底的壓力小于水的重力,即
Fm1m0g故A錯誤;
B.乙圖中,草莓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草莓的重力,即F浮G草莓,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
知,草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即
F浮G排m2m1g所以草莓的質(zhì)量為
m草莓m2m1故B錯誤;
C.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草莓受到的浮力
''
F浮G排m3m1g草莓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
'
F浮m3m1gm3m1
V排故C正確;
水g水g水
D.丙圖中,草莓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豎直向下的細(xì)針的壓力,根據(jù)力
的平衡條件可知,細(xì)針對草莓的壓力
''
FF浮G草莓F浮m草莓gm3m1gm2m1gm3m2g故D錯誤。
故選C。
9.(2024·四川宜賓)(多選)如圖所示,兩個不吸水的實心小球甲和乙,用不可伸長的細(xì)線
系住,放入水中靜止后,甲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乙與容器底部接觸,細(xì)線被拉直。已知
甲的重力為4N,甲受到的浮力為8N,甲、乙的體積之比為2:1,甲、乙的密度之比為1:6,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xì)線對甲的拉力為4NB.乙受到的浮力為4N
C.甲的密度為0.25103kg/m3D.容器底部對乙的支持力為4N
【答案】AC
【解析】A.甲球在豎直向下的重力與拉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由平衡
條件得,細(xì)線對甲的拉力為
FF浮甲G甲8N-4N=4N
故A正確;
B.甲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甲、乙的體積之比為2∶1,則乙的體積等于甲排開的水的體
積,由F浮液V排g得,乙的體積為
F浮甲8N43
V乙=V排甲=33810m
水g1.010kg/m10N/kg
乙浸沒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
-43
V排乙=V乙=810m
乙受到的浮力為
33-43
F浮乙水V排乙g1.010kg/m810m10N/kg8N
故B錯誤;
C.甲的體積為
-43-33
V甲=2V排甲=2810m=1.610m
甲的密度為
m甲G甲4N33
甲==33=0.2510kg/m
V甲gV甲10N/kg1.610m
故C正確;
D.甲、乙的密度之比為1∶6,則乙的密度為
3333
乙6甲60.2510kg/m=1.510kg/m
m
由、Gmg得,乙的重力為
V
3343
G乙m乙g乙V乙g=1.510kg/m810m10N/kg12N
乙在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拉力、豎直向上的浮力、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下,處
于平衡狀態(tài),則容器底部對乙的支持力為
F支持=G乙-F浮乙-F12N8N4N0N
故D錯誤。
故選AC。
10.(2024·四川廣安)如圖甲所示,足夠高的圓柱形薄壁容器,裝有適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
上。現(xiàn)將一個質(zhì)量為2kg、底面積為100cm2的均勻長方體豎直放入容器中,受到容器的支
持力為4N,此時物體所受浮力為N。若再加入適量的水使長方體剛好漂浮,如圖乙
33
所示,則此時水面的高度與圖甲相比增加了cm。(水1.010kg/m,g取10N/kg)
【答案】164
【解析】[1]長方體的重力為
Gmg2kg10N/kg20N因為長方體受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
力,并且
GF浮F支所以長方體受到的浮力
F浮GF支20N4N16N[2]由F浮液gV排可得,長方體排開水的體積為
F浮16N33
V排331.610m此時水面的高度為
液g110kg/m10N/kg
33
V排1.610m
h0.16m16cm因為長方體剛好漂浮,所以
S100104m2
F′浮G20N此時物體排開的體積為
F′浮20N33
V′排33210m此時水面的高度
液g110kg/m10N/kg
33
V′排210m
h′0.2m20cm此時水面的高度與圖甲相比增加的高度為
S100104m2
Δhhh20cm16cm4cm
11.(2024·上海)小浦用一個彈簧測力計豎直懸空拉著一個物體,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3.0N。他將物體浸沒在水中,此時彈簧測力器的示數(shù)變?yōu)?.0牛,則浮力的大小是牛,
方向為;若將物體繼續(xù)向下移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選填“變大”
或“不變”或“變小”)。
【答案】1豎直向上不變
【解析】[1][2]由題意可知,物體的重力為3N,將物體浸沒在水中,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
力,由稱重法可知,浮力的大小
F浮GF示3N2N1N
[3]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若將物體繼續(xù)向下移動,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浮液gV排
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不變,由
F示GF浮
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小不變。
12.(2024·江西)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忽略不計)底面積為0.01m2,
容器內(nèi)盛有質(zhì)量為4kg的水。一實心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木塊的質(zhì)量為0.6kg,體積為
1103m3。g取10N/kg,求:
(1)木塊的密度;
(2)木塊受到的重力;
(3)木塊受到的浮力;
(4)此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qiáng)。
【答案】(1)0.6103kg/m3;(2)6N;(3)6N;(4)4.6103Pa
【解析】解:(1)根據(jù)題意可知,木塊的密度為
m0.6kg
0.6103kg/m3
V1103m3
(2)根據(jù)題意可知,木塊受到的重力為
Gmg0.6kg10N/kg6N
(3)根據(jù)題意可知,實心木塊漂浮在水面上,則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的重力,即浮力
為
F浮=G=6N
F
(4)根據(jù)p可知,此時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qiáng)為
S
FGG水G木塊6N4kg10N/kg
p4.6103Pa
SSS0.01m2
答:(1)木塊的密度為0.6103kg/m3;
(2)木塊受到的重力為6N;
(3)木塊受到的浮力為6N;
(4)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qiáng)為4.6103Pa。
13.(2024·河北)A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物塊,質(zhì)量為300g,邊長如圖甲所示。B為內(nèi)
部平滑的圓柱形薄壁容器,底面積為300cm2,高為15cm,如圖乙所示。A、B均靜置于水
平地面上。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
(1)求A的密度;
(2)圖甲中A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p1,將A放入B后,B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p2,且p1:p2=5:2,
求B的質(zhì)量;
(3)將A放入B后,向B中緩慢加水,在A對B底部的壓力恰好最小的所有情況中,分
析并計算水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力。
【答案】(1)0.75103kg/m3;(2)0.6kg;(3)11.25N
【解析】解:(1)A的密度為
mA300g333
A0.75g/cm0.7510kg/m
VA8cm5cm10cm
(2)A的重力為
GAmAg0.3kg10N/kg3N
圖甲中A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
FGA3N
p1750Pa
SASA0.08m0.05m
將A放入B后,B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p2,且p1:p2=5:2,即
p1:p25:2750Pa:p2
解得p2300Pa,則B對地面的壓力為
42
Fp2SB300Pa30010m9N
則A和B的總質(zhì)量為
G總F9N
m總0.9kg
gg10N/kg
則B的質(zhì)量為
mBm總mA0.9kg0.3kg0.6kg
(3)將A放入B后,向B中緩慢加水,因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當(dāng)A剛好漂浮,即
F浮GAmAg0.3kg10N/kg3N
時,A對B底部的壓力恰好為0;當(dāng)長方體底面積最大時,水的深度最小,此時水對容器底
部的壓力最小;由圖可知,最大底面積為
2
SA0.08m0.1m0.008m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浸入水中的深度為
F浮3N
h3320.0375m
水gSA1.010kg/m10N/kg0.008m
則水對容器的壓強(qiáng)為
33
p3gh1.010kg/m10N/kg0.0375m375Pa
則水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力為
42
Fp3SB375Pa30010m11.25N
答:(1)A的密度為0.75103kg/m3;
(2)B的質(zhì)量為0.6kg;
(3)水對容器底部的最小壓力為11.25N。
14.(2024·上海)如圖1所示,將盛有液體的容器甲、乙兩容器豎直放在水平面上。甲中液
體未知,乙中液體為水,容器的質(zhì)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計。
-32
(1)若甲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為1.2kg,受力面積為1.2×10m,求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qiáng)p甲;
(2)若乙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為1.5kg,求乙中水的體積V水;
(3)如圖2所示,若在乙容器中再加入一定水,則此時水的深度為0.2米,將容器乙放進(jìn)
容器甲中,容器甲的液面比容器乙的水面高0.05m。求此時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答案】(1)1×104Pa;(2)1.5×10-3m3;(3)800kg/m3
【解析】解:(1)容器的質(zhì)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計,則甲容器中液體的重力
G甲m液g1.2kg10N/kg12N
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力
F甲G甲12N
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qiáng)
F甲12N
4
p甲33110Pa
s甲1.210m
(2)乙中水的體積
m乙水1.5kg
33
V乙水331.510m
水110kg/m
(3)以容器整體為受力分析對象,因為容器的質(zhì)量和厚度都忽略不計,故G乙=G水,乙容
器在甲中漂浮,故
G乙=F浮=G排
即
水s乙h乙水g液gS乙h乙水Δh
即
33
水h乙水1.010kg/m0.2m3
液800kg/m
h乙水h0.2m0.05m
答:(1)若甲容器中液體質(zhì)量為1.2kg,受力面積為1.2×10-3m2,甲容器對地面的壓強(qiáng)為1×104Pa;
(2)若乙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為1.5kg,乙中水的體積為1.5×10-3m3;
(3)此時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800kg/m3。
考點(diǎn)3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
15.(2024·山東臨沂)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的燒杯中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兩個相同的物
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液面相平,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A.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B.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
C.兩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qiáng)D.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qiáng)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物塊在甲、乙兩杯中分別處于漂浮和懸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因
此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相等。
A.將兩個相同的物塊分別放在兩燒杯中,兩物塊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物塊的重力,浮
力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即F浮F下表面F上表面;物塊漂浮是上表面
受到的壓力為零,懸浮時上表面壓力不為零,兩物塊底部受到的壓力不同,故A不符合題
意;
B.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的重力,兩物體受到的浮力相
等,所以排開甲液體的重力等于物塊排開乙液體的重力,故B符合題意;
B.根據(jù)浮沉條件可知,物體漂浮時甲液物,物體懸浮時乙液物,所以甲液乙液,兩
杯中液面相平,根據(jù)pgh可知,燒杯底受到液體的壓強(qiáng)p甲液p乙液,故C不符合題意;
D.由圖知,甲液體的體積大于乙液體的體積,且甲液體的密度大于乙液體的密度,根據(jù)
mV知,甲液體的質(zhì)量大于乙液體的質(zhì)量,又因為兩物塊的質(zhì)量和兩燒杯的質(zhì)量都相同,
F
根據(jù)Gmg知,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根據(jù)p知,甲容器對
S
桌面的壓強(qiáng)大于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6.(2024·四川廣安)2023年4月,我國東部戰(zhàn)區(qū)組織了環(huán)臺島軍事演習(xí)。當(dāng)參演的航空
母艦——“遼寧艦”上的戰(zhàn)斗機(jī)從軍艦上起飛后()
A.飛行的戰(zhàn)機(jī)以航母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B.航母所受浮力變小,會上浮一些
C.航母所受浮力不變,排開水的體積不變
D.航母兩側(cè)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壓強(qiáng)大
【答案】B
【解析】A.以航母為參照物,飛行的戰(zhàn)機(jī)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飛行的戰(zhàn)機(jī)是運(yùn)動的,故
A不符合題意;
BC.戰(zhàn)斗機(jī)從航母上起飛后,航母的重力變小,由于航母處于漂浮狀態(tài),航母受到的浮力
等于重力,所有航母受到的浮力變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航母排開水的體積變小,故航
母會上浮一些,故B符合題意,C不符合題意;
D.由于流體流速大的位置壓強(qiáng)小,所以航母兩側(cè)水域流速大的位置壓強(qiáng)小,故D不符合題
意。
故選B。
17.(2024·云南)(多選)一質(zhì)量為900g、底面積為100cm2、高為12cm的不吸水圓柱體放
在盛有4.2kg水的薄壁(厚度不計)柱形容器內(nèi),容器底面積為300cm2,如圖所示。打開閥
33
門K,放出3kg的水后關(guān)閉閥門(水=1.0×10kg/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圓柱體的密度為0.75×103kg/m3
B.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l4cm
C.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21N
D.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600Pa
【答案】AD
【解析】A.圓柱體的密度
m900g
0.75g/cm30.75103kg/m3
V100cm212cm
故A正確;
B.放水前水的體積
m水4.2kg333
V水334.210m4200cm
水1.010kg/m
圓柱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
3
F浮G圓m圓g90010kg10N/kg9N
根據(jù)F浮液gV排得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
F浮9N433
V排33910m900cm
水g1.010kg/m10N/kg
圓柱體浸沒水中的體積和水的總體積
333
V總V排V水900cm4200cm5100cm
放水前水面距容器底部的高度為
V5100cm3
總
h217cm
S容300cm
故B錯誤;
D.圓柱浸沒水中的高度
3
V排900cm
h浸29cm
S底100cm
放水后水的質(zhì)量
m后=4.2kg-3kg=1.2kg
放水后水的體積
m水1.2kg333
V后331.210m1200cm
水1.010kg/m
假設(shè)圓柱體已經(jīng)沉底,則放水后水的高度為
3
V后1200cm
h后226cmh浸9cm
S容S底300cm100cm
所以放出3kg的水后圓柱體已經(jīng)沉底,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
332
p水gh后1.010kg/m10N/kg610m600Pa
故D正確;
C.放水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42
Fp后(S容S底)600Pa(300100)10m12N
故C錯誤。
故選AD。
18.(2024·四川達(dá)州)如圖甲所示,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實心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將
其緩慢拉出水面(忽略物體帶出的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物體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變
化圖像如圖乙所示。然后將體積為2000cm3的實心物體B用細(xì)線和A連接在一起,如圖丙
33
所示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細(xì)線的重力和體積忽略不計,水110kg/m,g取10N/k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10NB.A的底面積為50cm2
C.B的重力為20ND.B的密度為0.75103kg/m3
【答案】D
【解析】A.由乙圖可知,當(dāng)h處于0~10cm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圓柱體A未
露出水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示=5N,當(dāng)h處于20cm以上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
變,說明圓柱體A已完全露出水面,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示′=10N,則圓柱體A受到的
重力
'
GF示10N圓柱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10N5N5N故A錯誤;
B.由F浮水gV排可得,圓柱體A的體積
F浮5N43
VAV排33510m若圓柱體A拉離水面時容器中的水面高
水g1.010kg/m10N/kg
度不變,則圓柱體A的底面積
V5104m3
SA5103m250cm2實際圓柱體A拉出水面時,容器中的水面在下降,
AΔh0.2m0.1m
物體A從剛露出水面到離開水面時移動的距離與圓柱體A的高度不相等,故B錯誤;
C.將體積為2000cm3的實心物體B用細(xì)線和A連接在一起,放入水中,A、B剛好懸浮,
則A、B的總重力
''334333
G總F浮水gV排水gVAVB1.010kg/m10N/kg510m210m25N
則B的重力
GBG總GA25N10N15N故C錯誤;
D.B的密度
mG15N
BB33
B330.7510kg/m故D正確。
VBgVB10N/kg210m
故選D。
19.(2024·四川達(dá)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相同電子秤,上面分別放有相同的圓柱形容
器,容器中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將體積相等的A、B兩個小球分別放入液體中靜止
時,A球沉底、B球漂浮,此時液體深度h甲h乙,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qiáng)相等。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液體密度甲乙
B.兩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
C.兩電子秤示數(shù)相等
D.將A、B兩個小球取出后(忽略帶出的液體),左側(cè)電子秤示數(shù)變化較大
【答案】D
【解析】A.放入小球后,液體深度h甲h乙,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qiáng)相等,根據(jù)pgh可知,
液體密度甲>乙,故A錯誤;
>
B.由圖可知,A球在甲液體中沉底,B球漂浮在乙液體上,故VA排VB排,且液體密度甲>乙,
>
根據(jù)F浮液gV排可知,兩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故B錯誤;
C.甲中杯底受到的壓力有液體甲對杯底的壓力和A球?qū)Ρ椎膲毫Γ杀硎緸?/p>
F甲壓F水壓F球壓ghS底F球壓p甲F球壓
乙中杯底受到的壓力只有液體乙對杯底的壓力,可表示為
F乙壓F乙水壓ghS底p乙
由于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qiáng)相等,故F甲壓>F乙壓,則左容器中內(nèi)液體和A球的總重力大于乙容
G
器內(nèi)液體和B球的總重力,容器的重力相等,則G左總>G右總,根據(jù)m可知,m左總>m右總,
g
故左電子秤的示數(shù)更大,故C錯誤;
D.A球在甲液體中沉底,則A>甲,B球漂浮在乙液體上,則B<乙,由A分析可知,
>>>
液體密度甲乙,故AB,根據(jù)GmgVg可知,A、B兩個小球體積的,則mAmB,
故將A、B兩個小球取出后(忽略帶出的液體),左側(cè)電子秤示數(shù)變化較大,故D正確。
故選D。
20.(2024·江蘇蘇州)將雞蛋放入鹽水中出現(xiàn)如圖所示狀態(tài),緩慢向杯中加鹽或水使雞蛋懸
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鹽可以讓雞蛋懸浮
B.雞蛋懸浮時液體密度大
C.雞蛋懸浮時浮力大
D.雞蛋懸浮時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大
【答案】D
【解析】AB.如圖,雞蛋漂浮,根據(jù)物體的沉浮條件,向杯中加鹽,鹽水密度變大,雞蛋
仍然漂浮,若適當(dāng)加水,可以減小鹽水的密度,雞蛋可以懸浮,所以雞蛋懸浮時液體密度較
小,故AB錯誤;
C.向杯中加鹽,雞蛋仍然漂浮,若加水,雞蛋懸浮,均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相等,故
C錯誤;
F
D.加水后,鹽水的總質(zhì)量明顯增加,對燒杯底部的壓力明顯變大,根據(jù)p可知對燒杯
S
底部的壓強(qiáng)明顯變大;向杯中加鹽,鹽水的總質(zhì)量增加不明顯,則對燒杯底部的壓力增加不
明顯,所以對燒杯底部的壓強(qiáng)增加不明顯,故雞蛋懸浮時液體對杯底的壓強(qiáng)大,故D正確。
故選D。
21.(2024·山東臨沂)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氫內(nèi)燃飛機(jī)原型機(jī)成功首飛。如圖
所示,正在勻速升空的原型機(jī)()
A.機(jī)身由密度較大的材料制成B.所受空氣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機(jī)翼下方的空氣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急診科臨床路徑的制定計劃
- 2024秋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9課 這些是大家的教學(xué)設(shè)計 新人教版
- 雨季安全教育2
- 快餐類方便食品的營養(yǎng)均衡與改進(jìn)考核試卷
- 磷肥生產(chǎn)過程中的原料質(zhì)量控制考試考核試卷
- 電力系統(tǒng)電力線路設(shè)計考核試卷
- 電能表多參數(shù)測量考核試卷
- 禽類產(chǎn)品品質(zhì)認(rèn)證與市場競爭力考核試卷
- 電力生產(chǎn)中的碳排放權(quán)交易機(jī)制研究考核試卷
- 2025設(shè)備采購合同簡易范本
- 建設(shè)項目辦理用地預(yù)審與選址意見書技術(shù)方案
- 2019年遼寧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表(一)
- x-y數(shù)控工作臺機(jī)電系統(tǒng)設(shè)計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個人自薦信
- 工程交付使用表
- 電子物證專業(yè)考試復(fù)習(xí)題庫(含答案)
- 公司清算報告計劃工商局版
- 欣賞 牧童短笛
- (完整版)BrownBear繪本附配音課件
- T∕CADERM 3035-2020 嚴(yán)重創(chuàng)傷院內(nèi)救治流程和規(guī)范
- 臍血分血及CIK細(xì)胞培養(yǎng)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