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2月月考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具體創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汪曾祺說,語言是一個生命體。既然是生命體,就要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當然,文學語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樣隨意剝離,它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心慧等品質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紅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美妙的文學語言不會憑空產生,作家要結合作品內容和語句反復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時間上的沉思,又要有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的巧妙運用。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有些作家寫的書稿立意和結構都不錯,但語言功底不夠,甚至文句啰嗦、語法不佳,卻沒有主動去修改、提升,便是自我降低要求的表現。喬葉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寫小時候“我”不被祖母喜歡,卻又不得不每日相見?!暗桶嫉臏嘏芯陀钟幸环N高凸的冷漠”,反復修改得來的這一句,把親人間不喜歡的細膩真切和復雜感喟寫得低回綿長。人、人性、人的靈魂都在里邊。文學語言要求作家對作品經時間沉淀后多次審視,使作品語言節奏、韻律和風格集中顯現,產生獨特的魅力。比如洛夫詩歌《與李賀共飲》中有“石破/天驚/秋雨嚇得驟然凝在半空”,是他對唐李賀“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改寫,卻充滿了重新擦亮的語言張力,并不遜色于原作。這個例證,表明文學語言能穿越古今。讓文學語言變得鮮活靈動起來,作家要善于從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地域方言、俚語口語等語言形式中汲取豐富的活性因子,巧妙熔鑄為別具一格的文學語言,化腐朽為神奇。魯迅、老舍等作家,之所以成為語言大師,就是他們分別對紹興官話、北京官話與現代白話進行了屬于自己語言范式的融合與變通。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活的靈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文學語言的獨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間。(付秀宏《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有刪改)材料二:對于文學家而言,言意矛盾更多表現為語言本身的概括性、局限性和創作者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復雜性、跳躍性等之間的矛盾。語言只能表達可言傳的那部分,對于不可言傳的那部分只能無限趨近,但卻無法到達。這迫使作家不得不試圖尋求可超越語言之上的情感表達方式。立象、留白、修辭以及陌生化就是作家為解決“言不逮意”而作出的努力和嘗試。立象就是在“言”與“意”之間安插一個具體的意象,通過它來傳達創作主體豐富、復雜以及跳躍、流動的情感。如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游原》),不僅把生命的有限和衰落通過“夕陽”寄寓出來,還表達了對大唐國勢衰微以及人世滄桑的感慨。古典詩文中的意象繁多,如“明月”“芭蕉”“紅豆”“流水”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種意象,都能夠通過簡潔洗練的文字傳達出豐富的情感和意蘊。詩詞歌賦如此,小說亦是如此。作者有時想要表達的情感很復雜很多面,甚至是用文字無法窮盡的,但這一切通過意象含蓄地表達出來,我們卻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意會到。留白最早是一個繪畫術語,指在作品上留下相應空白,給欣賞者以想象的空間。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即“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白是含蓄的體現,是創作主體復雜情感的熔化和升華。同時,還可以緩沖節奏,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去揣測文章的深層意蘊和深刻內涵。如《故鄉》中寫二十多年后再見閏土時,他們的對話竟然是——“??!閏土哥,你來了?……”“老爺!……”作者把一切情感都放在了省略的那部分空白內,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中國詩文還善用比興、象征、夸張等多種修辭來表現文章含蓄之美。《衛風·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句,不僅以枯黃的桑葉來比喻自己逝去的青春容顏和凋零的愛情,還暗含自己在夫家所受的折磨與摧殘,同時也是一種如落葉般凄涼的心境的體現。簡短八個字道出了婦人無盡的辛酸與凄涼。陌生化即打破傳統的正常秩序,通過運用創造性手段,實現對日常生活的顛覆,重新喚起人們的新奇感受。如跳舞就是走路的陌生化表現,更容易讓人產生新鮮感。古人多是通過陌生化語言和陌生化意象的使用來打破傳統審美范疇,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詩鬼”之稱的李賀,詩風幽冷生硬、奇崛險怪,是陌生化的典型代表。阿來《塵埃落定》中以一個“傻子”的視角來敘述距我們已經很遙遠的土司家族的興衰史,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解了言意矛盾,但從某種角度來看,文學創作中的言意矛盾始終存在,也正是這言意矛盾才使文學作品可以永葆生命,充滿活力,帶給人回味無窮的審美韻味。(吳迪迪《文學語言新解》,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語言既要與整篇作品的內容、主旨等巧妙融合,又要具備自身獨立的審美價值,擁有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B.在文學作品中,言意矛盾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言不逮意”,即作品語言無法百分之百地表達出創作者的思想情感。C.只要作家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間就會充盈著文學語言的獨特味道和神奇魅力。D.古典詩文通過意象傳達豐富的情感和意蘊,盡管有時作者的情感很復雜,讀者卻有可能借助意象最大限度地領會。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話劇《茶館》的語言真實、形象、口語化,富有幽默感,作者老舍將北京官話與現代白話進行了屬于自己語言范式的融合與變通,產生了獨特的魅力。B.現代詩人李金發在《棄婦》一詩中通過塑造“棄婦”形象間接表現自己孤獨絕望的心情,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手法是一樣的。C.陶淵明用“菊”的意象表現歸隱生活的恬然自得,象征自己的高潔品行,為解決創作中可能出現的“言不逮意”問題做出了有效嘗試。D.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后將“到”字先后改為“過”“入”“滿”等,換了十多個字才確定為“綠”,體現了作家對文學語言的嚴格要求。3.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二中“陌生化”觀點的一項是()A.卡夫卡的《變形記》和蒲松齡的《促織》運用人異化為蟲的處理手法,利用荒誕和非理性的表達,帶給讀者新奇獨特的審美感受。B.張愛玲說:“生命就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前半句似贊美生命,后半句卻著以悲涼的顏色,以顛覆的語言喚起讀者新奇的感受,表現了文學語言的藝術魅力。C.“河面上星光蕩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聲?!保ㄟt子建《煙火漫卷》)看得見的星光和聽得見的笑聲在感覺中溝通轉移,打破了傳統的正常表達,更容易讓人產生新鮮感。D.歐陽修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碧K軾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眱扇硕紡娬{文學語言要運用創造性手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4.兩則材料均以文學語言的錘煉為話題,但論述各有側重,請結合文本內容概括說明。5.《紅樓夢》第九十八回林黛玉“魂歸離恨天”的場景給許多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林黛玉臨終時那句“寶玉!寶玉!你好……”。作者這樣處理黛玉的遺言,你怎么看?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下山的人(節選)王族零公里。路碑上的這三個字,李小兵看了很久。李小兵是汽車營長,身高一米八五,人稱“大個子營長”。他平時在隊伍前講話,嗓門大,聲音粗,膽小的戰士會發抖。李小兵的弟弟李大軍也在汽車營當兵,他在三天前就應該下山,但直到昨天也沒有消息,李小兵等了兩天,到了今天再也無法鎮定,便來“零公里”等弟弟。車隊下山要經過“零公里”,他在這里等,不會落空。李大軍這次下山后,將復員回河南老家。今天早上,汽車營突然接到阿里軍分區的命令:昆侖山上的多爾瑪邊防連缺少人手,讓汽車營調整出一百個人,補充上去執行冬天的巡邏和守防。李小兵接到命令后心中一緊,汽車營湊不夠一百個人,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的事,恐怕得延遲。今天早上還傳來一個消息,山上的一個車隊遇上暴風雪,一名汽車兵被凍掉了腳指頭。李小兵的心一下子收緊,像是被什么壓得喘不過氣,這樣的事該不會發生在弟弟身上吧?李小兵希望全連人都平安下山。多爾瑪,一個說起來就讓人頭疼的地方,他曾在那里住過兩個晚上,因為缺氧,他在那兩個晚上沒有合眼,至今對頭疼胸悶的情景記憶猶新。但是上面把命令下給了汽車營,再苦再累,也要去完成。李小兵決定回營區等弟弟,如果弟弟真的被凍掉了腳指頭,不管在營區還是在這里,他都得面對。李小兵剛轉過身,看見一團影子在那片小樹林邊閃了一下。他愣了一下,又出現了幻覺?他這次看見那個影子徑直向他閃了過來。是弟弟李大軍。李小兵清醒過來,弟弟能像影子一樣閃動,說明他的腳指頭沒有被凍掉。李大軍笑了一下,算是給李小兵打了招呼,也算是叫了一聲哥。李小兵放心了,但還是怒斥一聲:“你躲在樹林里干什么?”李大軍咬了咬嘴唇:“當年來這里當兵,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三年了都沒有顧得上撫摸一次,我這三年忙了個啥?現在要復員走了,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是你一直站在這兒,我怕你不同意,所以就躲著,等你走了再出來。”李小兵不接弟弟的話,而是直接問:“什么時候下山的?”“剛下來?!薄氨粌龅裟_指頭的戰士是誰?”“是另一個汽車團的人?!崩钚”判牧?,但他作為老汽車兵,還是為那個被凍掉腳指頭的戰士難過,也為奔波在昆侖山上的汽車兵感慨。李大軍看著李小兵,一臉茫然。在李小兵手下當兵,李大軍一直覺得李小兵不是哥哥,只是營長?!盎厝グ??!崩钚”f著,轉過了身。這時候的他既是哥,又是營長,他說什么,弟弟聽從便是。李大軍卻站著不動。李大軍的臉憋得通紅,鼓了鼓勁才說:“哥,我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崩钚”?,弟弟要復員走了,就讓他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吧,如果連這么一件事都滿足不了他,自己就不是哥哥,只是營長了。不,即便只是營長,也不能這樣無情。于是,他對李大軍說:“去吧?!崩畲筌姼吲d地叫一聲,飛奔向“零公里”路碑。風突然刮了起來。李小兵看見弟弟變成一團影子,從地上浮起來,向路碑飄了過去。風在刮,呼呼的聲音傳過來,間或還夾雜著弟弟的聲音。他的眼睛又眨了幾下,視野變得模糊起來。他一愣,用手揉了一下眼睛,弟弟身上的影子不見了,又變成了敦實的小伙子。他向弟弟喊出一聲:“慢一點,剛從缺氧的山上下來,不要劇烈運動?!崩畲筌姂艘宦暋@钚”匆姷艿苡肿兂梢粓F影子,飄到“零公里”路碑跟前。風中好像傳來一個聲音。李小兵撲過去,一把抱起李大軍。李大軍臉色蒼白,“哥,我的腳疼。”李小兵脫下李大軍的鞋子,只見弟弟的雙腳發青。他問李大軍:“咋弄成了這樣?”李大軍一臉茫然:“沒咋弄,不知道……”“一直沒有感覺嗎?”“沒有?!薄皟隽藳]有?”“凍了?!薄皟隽硕嚅L時間?”“一個晚上?!薄安恢渑臇|西,凍了一個晚上都不知道嗎?”“知道,但是沒有顧上?!薄邦櫫松??”李大軍猶豫了一下說:“哥,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我本來打算回營里后給你說,但是我怕我說晚了你罵我,所以現在告訴你?!薄坝惺裁词拢阙s緊說?!薄芭砰L田一禾死了?!薄笆裁??田一禾死了!怎么回事?”李大軍便把田一禾去一號達坂執行任務,不幸墜下懸崖摔死的經過如實告知李小兵。然后又說:“哥,你剛才問我一晚上都顧了啥?我一晚上都守著田一禾排長,他的頭摔爛了,我一直用毛巾按著,不想讓他的血流出來?!崩钚”氖忠凰桑畲筌姷碾p腳掉了下去,叫出一聲:“疼。”李小兵扶弟弟站起,要背弟弟回去。腳指頭還疼,但應該不會有麻煩。李大軍卻著急地說:“哥,等一下,還沒有摸‘零公里’路碑?!崩钚”鹆艘痪洌骸安幻?,回?!币恢芎?,李大軍的腳痊愈了,走路卻一瘸一拐,要兩個月才能恢復正常。他不時扭頭往昆侖山方向張望,好像昆侖山上的什么,在死死拽著他。(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A.汽車營接到阿里軍分區支援多爾瑪邊防連的命令,李小兵擔心會延誤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更擔心汽車營難以完成這項又苦又累的工作,B.一名汽車兵被凍掉腳指頭的消息讓李小兵擔心弟弟的安危,“不管在營區還是在這里,他都得面對”這句話體現了李小兵作為軍人的堅強。C.“笑了一下”“咬了咬嘴唇”“一臉茫然”“臉憋得通紅”等寫出了李大軍的神態,表現了李大軍的靦腆與樸實D.小說結尾“他不時扭頭往昆侖山方向張望,好像昆侖山上的什么,在死死拽著他”,表明昆侖山的經歷讓李大軍刻骨銘心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項是()A.“李大軍這次下山后,將復員回河南老家”解釋了后文李大軍想要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的原因,情節設置符合人物心理。B.小說在塑造李大軍這一人物時,使用了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方法,塑造了一個年輕的邊防戰士的形象。C.小說中對于“風”描寫屬于自然環境描寫,符合昆侖山的特征,同時“風”也是故事發生的背景,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D.李小兵發現李人大軍雙腳發青后,兄弟二人有一段對話描寫,語言簡潔,在一問一答中引出了李大軍對排長田一禾犧牲的敘述。8.“零公里”路碑是小說中的重要物象,請簡要分析其作用,9.李小兵是營長,又是李大軍的哥哥,雙重身份集合于一身帶來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二、文言文閱讀結合文言文《勸學》,完成下列問題。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學不可以已已:停止。B.假輿馬者假:借助。C.臂非加長也加:增加D.雖有槁暴槁暴:風吹日曬而干枯。11.下列各句中的“而”字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③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⑤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⑦蟹六跪而二螯⑧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C.③/①④/⑧②/⑤⑥/⑦ D.②③/①④/⑤/⑥/⑦⑧12.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和現代漢語的意義相近的一項是()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以為輪C.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D.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13.下列語句中分別能表明學習需要“廣泛積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項是()A.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B.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鍥而舍之,朽木不折C.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②駑馬十駕,功在不舍D.①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14.翻譯下列各句。(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春日耕者蘇轍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饑。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①遲。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紛紜政令②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注]①曉餉:指送早飯到田間。②政令:指當時王安石變法所頒布的各種法令。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耕田老人辛勤勞作的形象,描繪了春耕時分忙碌的情景。B.首聯是說,從開凍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C.第五句寫婦子前來送飯、探看,直接表現農家耕作的繁忙,體現了農家的溫馨和諧。D.第六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格,描繪了鳥兒上下翻飛相隨的情景,渲染了溫馨和歡快的氛圍,并為后面的議論做了鋪墊。16.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采用象征手法表現自己對美德汲汲以求,并直陳自己因進諫而遭貶謫經歷。(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詞人的憂憤之作,其中借歷史影射現實卻形象表達了北伐的迫切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韓愈《馬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千里馬揭示了人才的悲慘遭遇及其被埋沒的主要原因,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憤慨。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liù/liū)陰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薄胺鋬喝缫欢湫§F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個蟬蛻(duì/tuì),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壓彎了草葉,(轟/哄)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窸窸窸窸,翠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18.文中加點字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溜(liù)蛻(duì)哄B.溜(liū)蛻(duì)轟C.溜(liù)蛻(tuì)轟D.溜(liū)蛻(tuì)哄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手忙腳亂聚集衰頹B.搖頭晃腦聚集衰敗C.手忙腳亂匯總衰敗D.搖頭晃腦匯總衰頹20.下列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相同的一項是()A.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喲!B.凡真理都不裝樣子嚇人,它只是老老實實地說下去和做下去。C.三十年我一個人都過了,現在我反而要你的錢?D.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背著北風而行。21.閱讀下面的語段,根據要求回答問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那些抱怨婚姻磨滅了理想的人,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嘮叨在這個體制的捆綁下無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領唱的舞臺。大家身處的是同樣的時代,卻有著千差萬別的人生境界。____________。請根據以上語段的主要內容,在最后的橫線上寫一句結論性的話。六、作文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社會學家項飆認為,面對一個迅疾變化而又很不穩定的世界,人要堅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要犧牲日常?!爸亟ǜ浇本褪且同F在的周遭環境發生積極互動,讓它成為一種動力和資源。“附近”既是我們生存的切身空間,也是我們和周遭環境發生的那些具體實在的聯系。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附近,是不可能對世界產生信任的,他對世界的信任是來自他對周邊的信任。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2月月考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具體創作中,怎樣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汪曾祺說,語言是一個生命體。既然是生命體,就要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當然,文學語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樣隨意剝離,它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心慧等品質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紅樓夢》為何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學語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幾年時間里用超凡的才華傾心傾力打造的結果。美妙的文學語言不會憑空產生,作家要結合作品內容和語句反復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時間上的沉思,又要有氣脈、氣質和心力、心慧的巧妙運用。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有些作家寫的書稿立意和結構都不錯,但語言功底不夠,甚至文句啰嗦、語法不佳,卻沒有主動去修改、提升,便是自我降低要求的表現。喬葉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寫小時候“我”不被祖母喜歡,卻又不得不每日相見?!暗桶嫉臏嘏芯陀钟幸环N高凸的冷漠”,反復修改得來的這一句,把親人間不喜歡的細膩真切和復雜感喟寫得低回綿長。人、人性、人的靈魂都在里邊。文學語言要求作家對作品經時間沉淀后多次審視,使作品語言節奏、韻律和風格集中顯現,產生獨特的魅力。比如洛夫詩歌《與李賀共飲》中有“石破/天驚/秋雨嚇得驟然凝在半空”,是他對唐李賀“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改寫,卻充滿了重新擦亮的語言張力,并不遜色于原作。這個例證,表明文學語言能穿越古今。讓文學語言變得鮮活靈動起來,作家要善于從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地域方言、俚語口語等語言形式中汲取豐富的活性因子,巧妙熔鑄為別具一格的文學語言,化腐朽為神奇。魯迅、老舍等作家,之所以成為語言大師,就是他們分別對紹興官話、北京官話與現代白話進行了屬于自己語言范式的融合與變通。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活的靈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文學語言的獨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間。(付秀宏《讓文學語言鮮活靈動起來》,有刪改)材料二:對于文學家而言,言意矛盾更多表現為語言本身的概括性、局限性和創作者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復雜性、跳躍性等之間的矛盾。語言只能表達可言傳的那部分,對于不可言傳的那部分只能無限趨近,但卻無法到達。這迫使作家不得不試圖尋求可超越語言之上的情感表達方式。立象、留白、修辭以及陌生化就是作家為解決“言不逮意”而作出的努力和嘗試。立象就是在“言”與“意”之間安插一個具體的意象,通過它來傳達創作主體豐富、復雜以及跳躍、流動的情感。如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游原》),不僅把生命的有限和衰落通過“夕陽”寄寓出來,還表達了對大唐國勢衰微以及人世滄桑的感慨。古典詩文中的意象繁多,如“明月”“芭蕉”“紅豆”“流水”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種意象,都能夠通過簡潔洗練的文字傳達出豐富的情感和意蘊。詩詞歌賦如此,小說亦是如此。作者有時想要表達的情感很復雜很多面,甚至是用文字無法窮盡的,但這一切通過意象含蓄地表達出來,我們卻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意會到。留白最早是一個繪畫術語,指在作品上留下相應空白,給欣賞者以想象的空間。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即“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白是含蓄的體現,是創作主體復雜情感的熔化和升華。同時,還可以緩沖節奏,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去揣測文章的深層意蘊和深刻內涵。如《故鄉》中寫二十多年后再見閏土時,他們的對話竟然是——“??!閏土哥,你來了?……”“老爺!……”作者把一切情感都放在了省略的那部分空白內,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中國詩文還善用比興、象征、夸張等多種修辭來表現文章含蓄之美。《衛風·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句,不僅以枯黃的桑葉來比喻自己逝去的青春容顏和凋零的愛情,還暗含自己在夫家所受的折磨與摧殘,同時也是一種如落葉般凄涼的心境的體現。簡短八個字道出了婦人無盡的辛酸與凄涼。陌生化即打破傳統的正常秩序,通過運用創造性手段,實現對日常生活的顛覆,重新喚起人們的新奇感受。如跳舞就是走路的陌生化表現,更容易讓人產生新鮮感。古人多是通過陌生化語言和陌生化意象的使用來打破傳統審美范疇,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詩鬼”之稱的李賀,詩風幽冷生硬、奇崛險怪,是陌生化的典型代表。阿來《塵埃落定》中以一個“傻子”的視角來敘述距我們已經很遙遠的土司家族的興衰史,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緩解了言意矛盾,但從某種角度來看,文學創作中的言意矛盾始終存在,也正是這言意矛盾才使文學作品可以永葆生命,充滿活力,帶給人回味無窮的審美韻味。(吳迪迪《文學語言新解》,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學語言既要與整篇作品的內容、主旨等巧妙融合,又要具備自身獨立的審美價值,擁有不一樣的感情和色彩。B.在文學作品中,言意矛盾很大程度上表現為“言不逮意”,即作品語言無法百分之百地表達出創作者的思想情感。C.只要作家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間就會充盈著文學語言的獨特味道和神奇魅力。D.古典詩文通過意象傳達豐富的情感和意蘊,盡管有時作者的情感很復雜,讀者卻有可能借助意象最大限度地領會。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話劇《茶館》的語言真實、形象、口語化,富有幽默感,作者老舍將北京官話與現代白話進行了屬于自己語言范式的融合與變通,產生了獨特的魅力。B.現代詩人李金發在《棄婦》一詩中通過塑造“棄婦”形象間接表現自己孤獨絕望的心情,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手法是一樣的。C.陶淵明用“菊”的意象表現歸隱生活的恬然自得,象征自己的高潔品行,為解決創作中可能出現的“言不逮意”問題做出了有效嘗試。D.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后將“到”字先后改為“過”“入”“滿”等,換了十多個字才確定為“綠”,體現了作家對文學語言的嚴格要求。3.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二中“陌生化”觀點的一項是()A.卡夫卡的《變形記》和蒲松齡的《促織》運用人異化為蟲的處理手法,利用荒誕和非理性的表達,帶給讀者新奇獨特的審美感受。B.張愛玲說:“生命就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前半句似贊美生命,后半句卻著以悲涼的顏色,以顛覆的語言喚起讀者新奇的感受,表現了文學語言的藝術魅力。C.“河面上星光蕩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聲。”(遲子建《煙火漫卷》)看得見的星光和聽得見的笑聲在感覺中溝通轉移,打破了傳統的正常表達,更容易讓人產生新鮮感。D.歐陽修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碧K軾說:“言有盡而意無窮?!眱扇硕紡娬{文學語言要運用創造性手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4.兩則材料均以文學語言的錘煉為話題,但論述各有側重,請結合文本內容概括說明。5.《紅樓夢》第九十八回林黛玉“魂歸離恨天”的場景給許多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林黛玉臨終時那句“寶玉!寶玉!你好……”。作者這樣處理黛玉的遺言,你怎么看?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答案】1.C2.B3.D4.①材料一側重強調作者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建議作家追求語言個性,傾注心力,反復修改,融合變通。②材料二從言意矛盾切入,側重說明錘煉語言的具體措施,包括立象、留白、修辭和陌生化等。5.①這是文學語言的留白藝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②讀者能體會到人物復雜的情感:這句話既有黛玉自己內心的苦楚與悲痛,又有對與寶玉愛情無果的無奈與絕望,還可讓讀者感受到世態的炎涼和封建制度下自由戀愛的艱難等等。③這樣的語言,以少勝多,達到“不寫之寫”的境界,必是作者精益求精、錘煉語言的結果,是作者才華、心力和作品氣質的綜合體現,浸透了作者的個性和情感?!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只要……就……”說法絕對,材料一最后一段“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文學語言的獨特味道和神奇魅力便可能充盈在文本的字里行間”中只是說“可能”。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B.“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手法是一樣的”說法有誤。從選項表達的意思來看,“棄婦”是詩題,也應是詩歌的主體抒情對象,通過塑造“棄婦”形象間接表現自己孤獨絕望的心情,應該是運用了象征的手法。這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的比興手法是不一樣的。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陌生化即打破傳統的正常秩序,通過運用創造性手段,實現對日常生活的顛覆,重新喚起人們的新奇感受。D.“兩人都強調文學語言要運用創造性手段”說法錯誤。歐陽修“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蘇軾“言有盡而意無窮”,兩人強調的是文學語言的含蓄、留白,不是陌生化。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出“首先,作家要承認文學語言本身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其次,文學語言是作品氣脈、氣質和作家心力、心慧等品質的綜合體現,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再次,文學語言上的生動表達,并非高不可攀,反復修改是作家必備的基本功”等觀點,指出這是讓文字靈動起來的不二法門。接著,作者提出“文學語言,是文學作品活的靈魂。作家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全文側重強調作者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問題,建議作家追求語言個性,傾注心力,反復修改,融合變通。而材料二則是從言意矛盾切入,指出“言意矛盾更多表現為語言本身的概括性、局限性和創作者思想情感的豐富性、復雜性、跳躍性等之間的矛盾”,得出“立象、留白、修辭以及陌生化就是作家為解決‘言不逮意’而作出的努力和嘗試”的結論,并分別從立象、留白、修辭以及陌生化等方面進行論述。所以,材料二側重說明錘煉語言的具體措施,包括立象、留白、修辭和陌生化等?!?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章內容的能力。從材料二第三段“留白是含蓄的體現,是創作主體復雜情感的熔化和升華。同時,還可以緩沖節奏,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去揣測文章的深層意蘊和深刻內涵”“作者把一切情感都放在了省略的那部分空白內,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可知,此處林黛玉臨終時那句“寶玉!寶玉!你好……”就屬于留白,作者故意不讓林黛玉講話講完,而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寶、黛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之間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雖無山盟海誓,但已心知肚明。如今寶玉竟舍她而去,要與寶釵成親,不明其中原委的黛玉自然會恨他的寡義。但是兩人既然相處了這么久,日久生情,互為知己,彼此應該是很了解的,寶玉究竟是不是那樣的人,林黛玉不會不知道。所以在生死彌留之際,也有可能看透了世間的一切真假虛實,這時的大徹大悟讓對還在紅塵中掙扎的寶玉充滿了同情,亦或是祝福。但不管黛玉到底想說什么,讀者都可以從中感受出黛玉自己內心的苦楚與悲痛,也可以感受黛玉對與寶玉愛情無果的無奈與絕望,從中體會出世態的炎涼和封建制度下自由戀愛的艱難等。這就增加了小說的悲劇性,讓讀者聯想到當時的場景,體會其中所蘊含的復雜情感,給讀者帶來現場感。作者此處的留白處理,就是充分利用留白的表達效果,讓小說的悲劇氣氛達到頂峰。這一處理體現出作者的才華、心力和作品氣質,也表現出作者的個性和情感。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下山的人(節選)王族零公里。路碑上的這三個字,李小兵看了很久。李小兵是汽車營長,身高一米八五,人稱“大個子營長”。他平時在隊伍前講話,嗓門大,聲音粗,膽小的戰士會發抖。李小兵的弟弟李大軍也在汽車營當兵,他在三天前就應該下山,但直到昨天也沒有消息,李小兵等了兩天,到了今天再也無法鎮定,便來“零公里”等弟弟。車隊下山要經過“零公里”,他在這里等,不會落空。李大軍這次下山后,將復員回河南老家。今天早上,汽車營突然接到阿里軍分區的命令:昆侖山上的多爾瑪邊防連缺少人手,讓汽車營調整出一百個人,補充上去執行冬天的巡邏和守防。李小兵接到命令后心中一緊,汽車營湊不夠一百個人,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的事,恐怕得延遲。今天早上還傳來一個消息,山上的一個車隊遇上暴風雪,一名汽車兵被凍掉了腳指頭。李小兵的心一下子收緊,像是被什么壓得喘不過氣,這樣的事該不會發生在弟弟身上吧?李小兵希望全連人都平安下山。多爾瑪,一個說起來就讓人頭疼的地方,他曾在那里住過兩個晚上,因為缺氧,他在那兩個晚上沒有合眼,至今對頭疼胸悶的情景記憶猶新。但是上面把命令下給了汽車營,再苦再累,也要去完成。李小兵決定回營區等弟弟,如果弟弟真的被凍掉了腳指頭,不管在營區還是在這里,他都得面對。李小兵剛轉過身,看見一團影子在那片小樹林邊閃了一下。他愣了一下,又出現了幻覺?他這次看見那個影子徑直向他閃了過來。是弟弟李大軍。李小兵清醒過來,弟弟能像影子一樣閃動,說明他的腳指頭沒有被凍掉。李大軍笑了一下,算是給李小兵打了招呼,也算是叫了一聲哥。李小兵放心了,但還是怒斥一聲:“你躲在樹林里干什么?”李大軍咬了咬嘴唇:“當年來這里當兵,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三年了都沒有顧得上撫摸一次,我這三年忙了個啥?現在要復員走了,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是你一直站在這兒,我怕你不同意,所以就躲著,等你走了再出來?!崩钚”唤拥艿艿脑?,而是直接問:“什么時候下山的?”“剛下來?!薄氨粌龅裟_指頭的戰士是誰?”“是另一個汽車團的人。”李小兵放心了,但他作為老汽車兵,還是為那個被凍掉腳指頭的戰士難過,也為奔波在昆侖山上的汽車兵感慨。李大軍看著李小兵,一臉茫然。在李小兵手下當兵,李大軍一直覺得李小兵不是哥哥,只是營長?!盎厝グ??!崩钚”f著,轉過了身。這時候的他既是哥,又是營長,他說什么,弟弟聽從便是。李大軍卻站著不動。李大軍的臉憋得通紅,鼓了鼓勁才說:“哥,我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崩钚”?,弟弟要復員走了,就讓他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吧,如果連這么一件事都滿足不了他,自己就不是哥哥,只是營長了。不,即便只是營長,也不能這樣無情。于是,他對李大軍說:“去吧?!崩畲筌姼吲d地叫一聲,飛奔向“零公里”路碑。風突然刮了起來。李小兵看見弟弟變成一團影子,從地上浮起來,向路碑飄了過去。風在刮,呼呼的聲音傳過來,間或還夾雜著弟弟的聲音。他的眼睛又眨了幾下,視野變得模糊起來。他一愣,用手揉了一下眼睛,弟弟身上的影子不見了,又變成了敦實的小伙子。他向弟弟喊出一聲:“慢一點,剛從缺氧的山上下來,不要劇烈運動?!崩畲筌姂艘宦?。李小兵看見弟弟又變成一團影子,飄到“零公里”路碑跟前。風中好像傳來一個聲音。李小兵撲過去,一把抱起李大軍。李大軍臉色蒼白,“哥,我的腳疼?!崩钚”撓吕畲筌姷男樱灰姷艿艿碾p腳發青。他問李大軍:“咋弄成了這樣?”李大軍一臉茫然:“沒咋弄,不知道……”“一直沒有感覺嗎?”“沒有。”“凍了沒有?”“凍了?!薄皟隽硕嚅L時間?”“一個晚上?!薄安恢渑臇|西,凍了一個晚上都不知道嗎?”“知道,但是沒有顧上?!薄邦櫫松??”李大軍猶豫了一下說:“哥,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我本來打算回營里后給你說,但是我怕我說晚了你罵我,所以現在告訴你?!薄坝惺裁词?,你趕緊說?!薄芭砰L田一禾死了?!薄笆裁??田一禾死了!怎么回事?”李大軍便把田一禾去一號達坂執行任務,不幸墜下懸崖摔死的經過如實告知李小兵。然后又說:“哥,你剛才問我一晚上都顧了啥?我一晚上都守著田一禾排長,他的頭摔爛了,我一直用毛巾按著,不想讓他的血流出來?!崩钚”氖忠凰桑畲筌姷碾p腳掉了下去,叫出一聲:“疼?!崩钚”龅艿苷酒?,要背弟弟回去。腳指頭還疼,但應該不會有麻煩。李大軍卻著急地說:“哥,等一下,還沒有摸‘零公里’路碑?!崩钚”鹆艘痪洌骸安幻?,回?!币恢芎?,李大軍的腳痊愈了,走路卻一瘸一拐,要兩個月才能恢復正常。他不時扭頭往昆侖山方向張望,好像昆侖山上的什么,在死死拽著他。(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A.汽車營接到阿里軍分區支援多爾瑪邊防連的命令,李小兵擔心會延誤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更擔心汽車營難以完成這項又苦又累的工作,B.一名汽車兵被凍掉腳指頭的消息讓李小兵擔心弟弟的安危,“不管在營區還是在這里,他都得面對”這句話體現了李小兵作為軍人的堅強。C.“笑了一下”“咬了咬嘴唇”“一臉茫然”“臉憋得通紅”等寫出了李大軍的神態,表現了李大軍的靦腆與樸實D.小說結尾“他不時扭頭往昆侖山方向張望,好像昆侖山上的什么,在死死拽著他”,表明昆侖山的經歷讓李大軍刻骨銘心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項是()A.“李大軍這次下山后,將復員回河南老家”解釋了后文李大軍想要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的原因,情節設置符合人物心理。B.小說在塑造李大軍這一人物時,使用了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方法,塑造了一個年輕邊防戰士的形象。C.小說中對于“風”的描寫屬于自然環境描寫,符合昆侖山的特征,同時“風”也是故事發生的背景,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D.李小兵發現李人大軍雙腳發青后,兄弟二人有一段對話描寫,語言簡潔,在一問一答中引出了李大軍對排長田一禾犧牲的敘述。8.“零公里”路碑是小說中的重要物象,請簡要分析其作用,9.李小兵是營長,又是李大軍的哥哥,雙重身份集合于一身帶來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文本加以分析?!敬鸢浮?.A7.B8.①從結構上看,“零公里”路碑貫穿小說始終,是小說的線索。②從內容上看,“零公里”路碑串聯了李小兵和李天軍兄弟倆的對話,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③從主旨上說,“零公里”路碑具有象征意義,是一個精神坐標,象征著軍人保衛國家,堅守陣地的精神,作者借此表達了對戍邊將士的崇敬與贊美之情。9.①小兵具有雙重身份,在他身上既有作為營長的責任與擔當,又有作為哥哥的柔情和關愛,人物形象豐滿生動。

②雙重身份集于一身有助于表現小說的主題,李小兵在營長和哥哥的雙重身份下,將公事放在私事之前,表現了邊防戰士以國事為重的崇高的精神。

③雙重身份集于一身有助于調動讀者的閱讀情緒,能帶領讀者思考不同身份下的李小兵會如何處理一系列的事情,讓讀者有代入感。【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更擔心汽車營難以完成這項又苦又累的工作”錯誤,原文是“再苦再累,也要去完成”。故選A。【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的藝術特色的能力。B.“心理描寫”錯誤,小說在塑造李大軍的形象時并未使用心理捕寫。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物象作用的能力。從結構上看,“零公里”三字開篇;主體部分,李小兵來“零公里”等弟弟,李大軍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最終沒有摸上“零公里”路碑……“零公里”路碑貫穿小說始終,是小說的線索。從內容上看,李大軍咬了咬嘴唇:“當年來這里當兵,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三年了都沒有顧得上撫摸一次,我這三年忙了個啥?現在要復員走了,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李大軍的臉憋得通紅,鼓了鼓勁才說:“哥,我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薄傲愎铩甭繁摿死钚”屠钐燔娦值軅z的對話,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從主旨上說,“當年來這里當兵,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但三年了都沒有顧得上撫摸一次,我這三年忙了個啥?現在要復員走了,就想撫摸一下‘零公里’路碑……”,“零公里”路碑具有象征意義,是守邊戰士們的一個精神坐標,凝聚著守邊軍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象征著軍人保衛國家,堅守陣地的精神,作者借此表達了對戍邊將士的崇敬與贊美之情。【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人物塑造藝術效果的能力?!袄钚”瞧嚑I長”“李小兵的弟弟李大軍也在汽車營當兵”“昆侖山上的多爾瑪邊防連缺少人手,讓汽車營調整出一百個人,補充上去執行冬天的巡邏和守防。李小兵接到命令后心中一緊,汽車營湊不夠一百個人,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的事,恐怕得延遲”“李小兵的心一下子收緊,像是被什么壓得喘不過氣,這樣的事該不會發生在弟弟身上吧”,李小兵具有雙重身份,作為營長,他要考慮整個隊伍的責任與上級的要求,作為哥哥他很是掛念弟弟,在他身上既有作為營長的責任與擔當,又有作為哥哥的柔情和關愛,人物形象豐滿生動。雙重身份集于一身有助于表現小說的主題,“昆侖山上的多爾瑪邊防連缺少人手,讓汽車營調整出一百個人,補充上去執行冬天的巡邏和守防。李小兵接到命令后心中一緊,汽車營湊不夠一百個人,弟弟和其他老兵復員的事,恐怕得延遲”,得知田一禾排長犧牲的消息后,馬上停止讓弟弟摸石碑而往回趕,李小兵在營長和哥哥的雙重身份下,將公事放在私事之前,表現了邊防戰士以國事為重的崇高的精神。既是弟弟的首長,又是弟弟的哥哥,面對各類問題怎么處理,如何轉換身份?雙重身份集于一身有助于調動讀者的閱讀情緒,能帶領讀者思考不同身份下的李小兵會如何處理一系列的事情,讓讀者有代入感。二、文言文閱讀結合文言文《勸學》,完成下列問題。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學不可以已已:停止。B.假輿馬者假:借助。C.臂非加長也加:增加。D.雖有槁暴槁暴:風吹日曬而干枯。11.下列各句中的“而”字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③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⑤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⑦蟹六跪而二螯⑧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C.③/①④/⑧②/⑤⑥/⑦ D.②③/①④/⑤/⑥/⑦⑧12.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和現代漢語的意義相近的一項是()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以為輪C.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D.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13.下列語句中分別能表明學習需要“廣泛積累”和“持之以恒”的一項是()A.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B.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②鍥而舍之,朽木不折C.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②駑馬十駕,功在不舍D.①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14.翻譯下列各句。(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敬鸢浮?0.C11.B12.C13.C14.(1)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

(2)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更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

(3)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解析】【分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C.“加:增加”錯誤,“臂非加長也”的意思是:手臂沒有更長。所以“加”的意思是“更”。故選C?!?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①連詞,表轉折;②連詞,表修飾;③連詞,表轉折;④連詞,表修飾;⑤連詞,表轉折;⑥連詞,表遞進;⑦連詞,表并列;⑧連詞,表順承。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B.以為,古義,以之為,把……做為;今義,認為。C.須臾,片刻。古今意義相近。D.寄托,古義,托身,安身。這里指藏身;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含義理解的能力。A.都表明“廣泛積累”。B.①談的學習需要“借助外物”。D.①談的學習需要“借助外物”。故選C【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賦分點:(1)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藍取之,而于藍青”。第一個“于”:介詞,從。第二個“于”:介詞,比。(2)第一個“而”,連詞,表修飾關系。招:招手。加:更。(3)博學:廣泛地學習。而:并且。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參省:檢驗反省。知:通“智”,智慧。明:明達。行無過:行為沒有過錯?!军c睛】解答此題時要在原文中找對應句。先在選項中選定需要“定位”的關鍵詞語,依據選定的“關鍵詞”尋找、確定選項在原文中的對應句。然后首先將題干與選項進行對比,看題干問的是什么,選項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問類試題。如果題干中出現“不屬于”“不能說明”這類詞,考查的就是這類題;如果題干中僅出現“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則可以不考慮此步驟。其次將選項與對應句進行比較,比較選項和對應句時,應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異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確選項,否則是錯誤選項。最后選項與選項進行比較,選出錯誤或者最恰當的一項。譯文: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煣的工藝把它制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更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秉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從這里興起;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從這兒產生;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備。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春日耕者蘇轍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饑。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①遲。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紛紜政令②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注]①曉餉:指送早飯到田間。②政令:指當時王安石變法所頒布的各種法令。15.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耕田老人辛勤勞作的形象,描繪了春耕時分忙碌的情景。B.首聯是說,從開凍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C.第五句寫婦子前來送飯、探看,直接表現農家耕作的繁忙,體現了農家的溫馨和諧。D.第六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格,描繪了鳥兒上下翻飛相隨的情景,渲染了溫馨和歡快的氛圍,并為后面的議論做了鋪墊。16.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概括?!敬鸢浮?5.C16.①對農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勞作的贊美。②為農家溫馨與和睦生活感到高興。③對王安石變法后政令繁多無用的嘲諷(批判、否定)?!窘馕觥俊緦дZ】這首詩通過描寫春耕時節農民辛勤勞作的場景,展現了農家生活的溫馨和諧。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老農夜起飼牛、婦子送飯、鳥兒追隨等畫面,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同情和對自然風雨順時的期盼,同時也隱含了對當時政令無補于民生的批評?!?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和賞析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C.“直接表現”錯,婦子前來探看和取悅,是因為農人忙碌沒有時間回家,側面表現農家耕作的繁忙。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聯“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饑”意思是:從開凍變松的土壤中感覺到萬物生長之氣,老農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頷聯“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意思是:春雨充足,正是耕種的好時機;天已大亮,忙于春耕的農民連送來的早飯都顧不上吃。夜間起來喂養饑餓的耕牛,連送來的早飯都顧不上吃,可見,這兩聯表達了作者對農家春日忙碌和辛勤勞作的贊美。頸聯“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意思是:婦女和小孩子前來送飯,相互親愛取悅;烏鴉等鳥兒飛上飛下巧妙相隨,覓食米飯和谷種。用婦子前來探看和取悅,側面表現農家耕作繁忙;運用擬人的修辭格,描繪了鳥兒上下翻飛相隨的情景,渲染了溫馨和歡快的氛圍,并為后面的議論作了鋪墊。這一聯表達作者為農家溫馨與和睦生活感到高興。尾聯“紛紜政令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意思是:紛紜多樣的政令是無補于農事的,還是要靠全年風雨適時才行。作者批判紛繁而無用的政令,同情飽受政令煩擾的百姓,渴望風調雨順,百姓獲得豐收。表達對王安石變法后政令繁多無用的批判。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采用象征手法表現自己對美德汲汲以求,并直陳自己因進諫而遭貶謫的經歷。(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詞人的憂憤之作,其中借歷史影射現實卻形象表達了北伐的迫切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韓愈《馬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千里馬揭示了人才的悲慘遭遇及其被埋沒的主要原因,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憤慨?!敬鸢浮竣?余雖好修姱以羈兮②.謇朝誶而夕替③.佛貍祠下④.一片神鴉社鼓⑤.祗辱于奴隸人之手⑥.駢死于槽櫪之間【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正確書寫:姱、、謇、誶、佛貍、祗、駢、槽櫪。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皥@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liù/liū)陰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個蟬蛻(duì/tuì),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壓彎了草葉,(轟/哄)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窸窸窸窸,翠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18.文中加點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溜(liù)蛻(duì)哄B.溜(liū)蛻(duì)轟C.溜(liù)蛻(tuì)轟D.溜(liū)蛻(tuì)哄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手忙腳亂聚集衰頹B.搖頭晃腦聚集衰敗C.手忙腳亂匯總衰敗D.搖頭晃腦匯總衰頹20.下列語句運用的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相同的一項是()A.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喲!B.凡真理都不裝樣子嚇人,它只是老老實實地說下去和做下去。C.三十年我一個人都過了,現在我反而要你的錢?D.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背著北風而行?!敬鸢浮?8.C19.B20.B【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傲铩痹诖颂幨橇吭~,是“排、條”的意思,所以讀“liù”;“蛻”只有一個讀音,讀“tuì”;轟然:形容聲音很大;哄然:形容許多人同時發出聲音。這里形容的是“露水壓彎了草葉”的聲音,所以應是“轟然”。故選C。【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1)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慌張而沒有條理,也形容驚慌失措;搖頭晃腦:形容自得其樂或自以為是的樣子。這里是描寫“螞蟻”富有生機、自得其樂的情態,用“搖頭晃腦”恰當。(2)聚集:集合,湊在一起;匯總:(資料、單據、款項等)匯集到一起。這里描寫“露水”“滾動”著湊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壓彎”“草葉”“轟然墜地”的過程,用“聚集”恰當。(3)衰頹:(身體、精神等)衰弱頹廢;衰?。?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這里描寫“園子”的勃勃生機,用“衰敗”來說更恰當。故選B。【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畫波浪線句中的“瓢蟲”“祈禱一回”是擬人。A.三個“不斷”是反復;B.“真理”“裝樣子嚇唬人”是擬人;C.“現在我反而要你的錢”是反問;D.把“雪花”比作“碎瓊亂玉”是比喻。故選B。21.閱讀下面的語段,根據要求回答問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那些抱怨婚姻磨滅了理想的人,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嘮叨在這個體制的捆綁下無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領唱的舞臺。大家身處的是同樣的時代,卻有著千差萬別的人生境界。____________。請根據以上語段的主要內容,在最后的橫線上寫一句結論性的話?!敬鸢浮磕切├悟}滿腹的人尋找的種種“借口”,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