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質的運輸_第1頁
(四)物質的運輸_第2頁
(四)物質的運輸_第3頁
(四)物質的運輸_第4頁
(四)物質的運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通過探究實驗驗證木質部的導管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作用。2.

通過“枝瘤的形成”活動及割橡膠等事例理解韌皮部的篩管對有機物的

運輸作用。【小標題】(四)物質的運輸

1.

取一段木本植物的莖,將其下端插入滴有紅墨水的水中,經過一段時

間后,枝條的一部分會變紅。變紅的部位是(C)。A.

樹皮B.

浸入水中的莖的全部C.

莖中的木質部D.

莖中的韌皮部2.

【廣東】無機鹽在植物體內運輸的基本路徑是(B)。A.

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B.

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C.

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D.

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CB3.

將藕斷開后會拉出許多細絲,該細絲屬于輸導組織。小明不能確定這

種絲到底是導管還是篩管,于是用手感觸了一下這種絲,發現這種絲有

點黏手,據此小明得出了結論。這種絲上黏手的物質和絲本身分別屬于

(D)。A.

含無機鹽的水和導管B.

有機物和導管C.

含無機鹽的水和篩管D.

有機物和篩管D4.

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將一段帶有葉片

的楊樹枝條插入裝有紅墨水的燒杯中,發現莖和葉脈中的部分結構被染

紅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是(A)。A.

木質部與水分的運輸有關B.

韌皮部與有機物的運輸有關C.

形成層與莖的加粗生長有關D.

根尖的根毛區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A5.

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有機物在植物莖中的運輸途徑,對一棵小樹的

樹干上的樹皮進行了環割,過一段時間后,觀察發現:①樹枝切口上方

形成了節瘤,切口下方無瘤形成,并有一定程度的萎縮。②切口上方枝

條上的綠葉還能繼續成活。③植物的根部漸漸萎縮。(1)為什么切口上方枝條上的綠葉還能繼續成活?

?

?

?

?。水與無機鹽是通過木質部中的

?運輸的。由于水與無機鹽

是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運輸的,切口上方枝條上的綠葉照樣能得到水與

無機鹽,所以葉照常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供葉的生命活動所利

用導管(2)環割后一段時間,切口上方有瘤形成,說明切口上方有有機物積

累;而切口下方至植物體的根部漸漸萎縮,其原因是

?

?。(3)請你預測這棵小樹最終會怎樣?

,理由是

?

?。切口以下部分得

不到有機物,生命活動受到影響死亡切口以下部

分長期得不到有機物而萎縮,最終死亡

6.

南果梨富含水分和糖分,糖分是由葉運輸到莖中的。如圖所示,莖的

結構中能將糖分運輸到果實的是(C)。A.

①B.

②C.

③D.

④C7.

假如以如圖所示的二分叉樹為實驗材料,將其中的某一分叉樹干的樹

皮環剝,一段時間后將出現的情況可能是(D)。A.

整棵樹將死亡B.

被環剝樹皮的分叉樹干死亡C.

未被環剝樹皮的分叉樹干死亡D.

整棵樹都不會死亡D8.

如圖所示為果樹的一段枝條,枝條上長有大小相同的甲、乙兩個果

實,已對枝條A、B兩個部位的樹皮進行了環剝,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D)。A.

因為韌皮部中的篩管被損壞,不能運輸有機物,所以甲、乙

都不能長大B.

雖然篩管被損壞,但果樹仍可通過導管從土壤中吸收有機

物,所以甲、乙都能長大C.

因為木質部中的導管沒有損壞,仍能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

鹽,所以甲、乙都能長大D.

甲果實能得到有機物和水繼續長大,乙果實不能得到有機物

而不能長大D【解析】對樹皮進行環剝相當于切斷了向下運輸有機物的篩管,而導管

完好無損。甲果實的周圍有葉,葉制造的有機物能不斷運送到甲果實,

導管也可以把水和無機鹽不斷運送到甲果實,因此甲果實能得到豐富的

營養物質,故可以繼續發育;乙果實所處枝條的上、下都進行了環剝,

使葉制造的有機物不能運送到乙果實,所以乙果實得不到營養物質,將

停止發育而凋落。9.

為提高果樹的產量,果農會在果樹生長期,用刀在枝干上環切兩刀,

將兩刀口之間的樹皮剝去,露出木質部(如圖所示),以暫時中斷有機

物的輸送,以達到促花、保果、壯果、催熟增糖的效果。環剝技術歷史

久遠,簡單高效。下列對該技術的判斷,不合理的是(C)。A.

環剝切斷了韌皮部中的篩管,中斷有機物的輸送B.

環剝時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層細胞分裂盡快愈合傷口C.

環剝切口上方形成枝瘤,說明環剝能促進樹木產生有機物D.

環剝不能在樹木主干上進行,否則可能導致樹木死亡C10.

某地一株千年古槐已經空心,但依然枝葉繁茂。試根據莖的結構分析

并回答下列問題:(1)“空心”古槐失去的主要是莖中的

?的一部分。(2)古槐仍能存活是因為

?完好,有機物的運輸線

路沒有中斷,同時莖中還留存有一部分

,還可輸送

?

?。髓木質部樹皮(韌皮部)木質部水和無

機鹽11.

【寧波】一天,小科偶然發現月季莖折斷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圖甲所

示)。小科想探究月季莖折斷后什么情況下還能成活。通過查閱資料,

他知道月季莖有韌皮部和木質部,水和無機鹽能通過木質部中的導管向

上輸送,有機物能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向下輸送。木質部和韌皮部的位

置如圖乙所示。經過思考,小科提出了如下猜想:月季莖折斷后還能成

活,可能與折斷的位置有關。為驗證猜想,小科將生理狀況相似的20株

月季分成五組,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處理方法和位置如乙、丙兩

圖所示,云母片能阻斷物質的運輸):組

別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處

理方

法A處韌

皮部環割B處韌

皮部環割A處木質部切斷并插

入云母片(不影響韌

皮部功能)B處木質部切斷并插

入云母片(不影響韌

皮部功能)不做處

理(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當細胞液的濃度

?周

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2)若按以上信息判斷,一段時間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實驗組

?(填組別)。根大于第二組、第四組

12.

【鹽城】某些不法分子盜剝名貴植物杜仲的樹皮作藥材,致使樹木死

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壞了樹皮中的(B)。A.

導管B.

篩管C.

髓D.

形成層13.

【雅安】取一段帶葉的白色百合花枝條,將其下端插入滴有紅墨水的

溶液中,3~4h后,花瓣中的“經絡”變紅了。依據這種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D)。A.

運輸水分的是導管B.

運輸有機物的是導管C.

運輸水分的是篩管D.

水分在植物體內從下往上運輸BD14.

【金華】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癌癥”,松材線蟲通過松褐天牛傳

播,寄生在木質部,破壞細胞,導致松樹枯死。如圖所示為松樹莖的橫

切面,松材線蟲寄生的部位是(D)。A.

甲B.

乙C.

丙D.

丁D15.

【湖州】為研究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①選取兩根帶有較多不定根和葉的枝條。②用刀片對其中一根枝條進行樹皮環割處理。環割部位離不定根的距離

約為4

cm,環割樹皮時去掉約2

cm寬的樹皮(如圖所示)。③把它們的根分別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環割處下方。④放在陽光下培養,兩周以后進行觀察。(1)實驗中對兩根枝條進行不同處理的目的是

?。(2)實驗中該同學“對其中一根枝條進行樹皮環割處理”基于的假設

?。(3)兩周后,可通過觀察枝條上的不定根或

?的變化來

判斷假設是否成立。作對照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在樹皮內(合理即可)環割切口處

16.

植物莖中的導管可將根吸收的水運送到植物地上部分的各結構。若將

植物的莖倒置,水分是否依然能向高處輸送?為弄清這一問題,某同學

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切取稍稍萎蔫、不帶葉片的青菜莖14段,分成

甲、乙兩等份(用桿秤稱量時通過切割調整,使兩組質量相等)。將

甲、乙兩組青菜莖分別插入150g水中(其中甲組正立,乙組倒置;水用

保鮮袋密封,以防止直接蒸發),置于溫度為15℃左右的環境中。約14.5

h后觀察到兩組個別青菜莖上方切面均有水滴出現,取出甲、乙兩組青菜

莖,稱得青菜莖與保鮮袋中的剩余水量如下表所示,并觀察到兩組青菜

莖都變得硬挺,且程度相似。組

別實驗前青菜莖

質量/g實驗后青菜莖

質量/g實驗前袋內水

質量/g實驗后袋內水

質量/g甲6680150137乙6678150137(1)稍稍萎蔫的青菜莖插入水中后變得硬挺,說明細胞內的水分含

(填“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