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2025屆高考歷史試題實戰演練仿真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表為秦朝部分律法,這些選段內容的現象主要反映了秦朝律法部分選段《倉律》隸臣每月發糧二石,隸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隸臣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小城旦、隸妾或舂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二斗半,不能勞作的,每月發糧一石。沒有母親的嬰兒每人發糧半石.《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評比耕牛,滿一年,在正月舉行大考核,成績優秀的,賞賜。成績低劣的,申斥田嗇夫,罰飼牛者資勞兩個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圍減瘦了,每減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田律》有旱災、暴風雨、澇災、蝗蟲及其他蟲害等損傷了禾稼,要報告受災頃數A.農業上的精耕細作 B.法律體系十分完備C.經濟管理的軍事化 D.農戶制度規劃細致2.在古希臘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詞由“人民”(Demos)和“統治”(kratos)復合而成。這說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強調A.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C.城邦政治決策的人民性和廣泛性 D.公民大會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訴求3.下表為某學者對譚嗣同“沖決網羅”口號的解讀。可見,該學者認為譚嗣同A.打破了封建正統思想對民眾的禁錮 B.繼承了“托古改制”的主張C.著眼于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的解決 D.開啟了近代思想進步的閘門4.1978年,中國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出國考察熱潮。據統計從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國考察的人員就達529批,共3213人。有12位副總理副委員長以上領導人先后20次訪問了51個國家,其中出訪4次7個國家。這些頻繁訪問考察A.表明中國外交開始打破意識形態限制B.預示著中國重大決策正在醞酸C.表明國有企業改革即將全面展開D.推動了國內經濟形勢明顯好轉5.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說:“致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農牧漁獵,一種是經商,前者順乎自然……事屬必需,是可以稱道的;后者在交易中損害他人的財貨以牟取自己的利益……應該受到譴責。”該思想體現了A.古希臘城邦實行重商主義政策 B.作者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C.古希臘城邦農耕經濟高度發達 D.古希臘城邦內部矛盾比較尖銳6.孫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國人的脾氣,被帝國主義者認識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強硬手段,還不濟事;必須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將愛和平講禮貌的中國人壓伏得住。”材料表明A.“庚子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 B.孫中山主張“以和為貴”的外交理念C.《辛丑條約》禁止中國人民反帝斗爭 D.義和團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偉大力量7.有學者指出:“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到達全球范圍,它從16世紀在歐洲誕生到今天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下列觀點與上述材料的主旨最為一致的是A.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世界經濟全球化B.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產物C.資本主義在全球化中起主導作用D.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8.如圖著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此著作A.第一次系統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B.主要論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C.以剩余價值為中心揭露資本家的剝削D.后成為“國際工人協會”的臨時章程9.“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聲,以及“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之檄文,出現在A.《南京條約》簽訂后 B.《馬關條約》簽訂后C.臺兒莊戰役開始前 D.二戰末期日本投降前10.1954年6月至9月,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了憲法草案討論和宣傳。據統計,許多地區的參與者超過當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過90%,共收到118萬多條意見、建議和問題。這一活動()A.保證了憲法的社會主義性質 B.增強了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C.標志著社會主義時代的到來 D.反映了過渡時期的根本任務11.根據如圖分析農民家庭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全國大規模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線、方針的落實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D.“一國兩制”方針的實施12.南京,常常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和終點”。這里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對應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爆發、政治協商會議召開B.《南京條約》簽訂、南京國民政府覆滅C.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D.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國民政府從重慶遷回南京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儒家思想所蘊含的家國同構(情懷)既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又具有強烈的現實性。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觀念和“家國同構”理論,對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釋,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倫理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同時也為漢代以后的中國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民的倫理信仰。——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論與漢代忠孝倫理制度》材料二理學家繼承傳統儒家入世思想,從責任感和使命感出發,形成了理學思想體系。這一思想使士大夫階層普遍參與討論個人、家庭、家族、國家和政治,從而建立了統治者認定和推行的道德倫理規范,使階級矛盾在某種意義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靈得到充實。——徐公喜、萬紅《宋明理學的層次模式》材料三所謂家國同構,移家為國,移孝為忠,進而在家國之上,擴展為一種公天下的世界意識。這使中國人的世界觀或天下觀成為一種本于家國同時又大于家國或高于家國的世界意識,使得中國人的價值觀內蘊著一種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自覺。——田海平《從家國天下到命運共同體》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國同構”等理論為后世提供的“倫理信仰”。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為提升儒學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2)據材料二,指出理學家構建“理學思想體系”的出發點。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明理學家加強個人“道德倫理規范”的兩種主要途徑。(3)據材料三,指出“家國同構”的新內涵。綜合上述材料,談談新時代強調家國情懷的現實意義。14.(20分)中產階級指的是那些在社會資源的占有上處在社會結構中間層的階級,他們對推動社會進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政官是主要執政官,全部屬于貴族。……后來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發展。急速發展的貿易創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的農民聯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摘自(加)哈羅德·伊尼斯《傳播的偏向》(1)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怎樣理解“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并分析其積極作用。材料二恩格斯在談到商人時指出:“商人對于以前一切都停滯不變、可以說由于世襲而停滯不變的社會來說,是一個革命的要素”。春秋戰國時期,“自由商人來到了這個世界,他應當是這個世界發生變革的起點”。——《資本論》第三卷,第1019頁(2)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春秋戰國時期“這個世界發生變革的”內容。材料三中國在宋代至清代的歷史進程中有三次商業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業革命——摘編自陳鋒、張建民主編《中國經濟史綱要》(3)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宋代商業革命”的表現。材料四徽商以儒商自居,經營致富后常常資助家人讀書,據“中國第一狀元縣”《體寧縣志》載:“明代徽州56萬人口,書院多達54所。中國總計800多位狀元中19位產生于休寧。”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圖報,庇護徽商。——摘編自紀錄片《徽商》(4)依據材料四分析與“狀元”相關的選官制度是什么?請指出在這一制度影響下徽州人對經商、讀書、做官三者之間關系上的認識。材料五至鴉片戰爭,這個古老的國度不情愿地敞開了大門,中國地域人才分布,也有了新的坐標系。……國學大師胡樸安評價說,“粵人好大喜新……有能以新學說、新主義相號召者,倡者一而和者千,數日之內,全省為之相應。”——中國新聞網《聚焦科學桂冠“江浙現象”學者稱仍能釋放百年熱量》(5)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國學大師胡樸安所說的這種歷史現象出現的原因。并用至少兩個史實論證他所說的歷史現象。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秦朝時期通過法律形式將糧食配給、耕作績效考核及災情上報制度化,體現了秦朝農業經濟管理的軍事化色彩,故C項正確;題干未強調農業生產的精耕細作特征,排除A項;單從題干中的法律不能看出秦朝法律完備,排除B項;材料不涉及農戶制度規劃問題,排除D項。故選C。2、A【解析】
民主政治指的是人民成為統治階級。依據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可知,希臘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公民權,可以參與政治的管理,表明了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A正確;只有雅典公民享有政治民主,‘所有的雅典人’說法不符合史實,B錯誤;材料只反映了公民可以參與政治管理,但未體現政治決策,C錯誤;公民大會代表了雅典公民的利益訴求,不是‘雅典居民’,D錯誤。故選A。3、C【解析】
根據“反舊學”、“反專制、倡民權”、“反封建綱常、倡人性解放”、“哲學啟蒙”的解讀內容可知該學者認為譚嗣同著眼于社會問題與政治問題的解決,故選C;譚嗣同的思想起到了啟蒙的作用,但尚未打破封建正統思想對民眾的禁錮,排除A;譚嗣同沒有主張“托古改制”,排除B;近代思想進步的閘門不是從譚嗣同開始開啟的,排除D。故選C。4、B【解析】
1978年,中國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出國考察熱潮,特別是國家領導人頻繁出國訪問考察,目的是借鑒西方現代化成功的經驗,找尋適合中國發展的方法,預示對外開放政策即將出臺。故答案為B。中國外交開始打破意識形態限制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就有體現,排除A項;國有企業改革是在1985年以后,排除C項;這些頻繁的考察并不能推動國內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排除D項。故選B。5、B【解析】
根據材料“在交易中損害他人的財貨以牟取自己的利益……應該受到譴責”可知,亞里士多德譴責在交易中損害他人財貨謀取自己利益的行為,這主要基于道德修養的考量,說明亞里士多德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B項正確;重商主義主要實行于16-17世紀西歐資本原始積累時期,A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了亞里士多德譴責在交易中損害他人財貨謀取自己利益的行為,沒有體現古希臘農耕經濟的發展狀態,C項錯誤;材料內容強調作者重視道德修養的作用,沒有體現古希臘城邦的內部矛盾,D項錯誤。6、D【解析】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過程中,義和團顯示中國人民抗爭精神,粉碎列強瓜分中國夢想,D項正確;孫中山的言論強調的是列強在侵華過程中因受到中國人民抵抗而轉變了對華殖民策略,“庚子賠款”加重中國百姓負擔與孫中山強調的內容不一致,排除A;孫中山顯然認為面對侵略,中國人的抵抗是有重大意義的,排除B;《辛丑條約》禁止中國人民反帝與題干中孫中山強調的方向不一致,排除C。7、C【解析】
材料中“資本主義的邏輯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可見作者強調資本主義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資本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資本主義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沒有體現出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故AB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故D項排除。8、C【解析】
依據材料“是政治經濟學中的一次革命”并結合所學可知,該著作是《資本論》。《資本論》以剩余價值為中心揭露資本家的剝削,C正確;《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系統地闡明了唯物主義歷史觀,A錯誤;《共產黨宣言》論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B錯誤;馬克思為國際工人協會起草《協會臨時章程》,成為國際工人協會的臨時章程,D錯誤。故選C。9、B【解析】
根據“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可知,這與《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給日本有關,軍民開展了反割臺斗爭,故B項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臺兒莊戰役與無關。二戰末期日本投降前的情況與材料中的主旨無關。故排除ACD三項。10、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了憲法草案討論和宣傳,并且群眾廣泛參與,這增強了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因此B選項正確;該活動只能體現憲法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保證”其性質,A選項錯誤;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C選項錯誤;1954年憲法反映了國家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不是根本任務,D選項錯誤。故選B。11、C【解析】
根據下圖《全國農民家庭人均收入抽樣統計曲線圖》可知,農民家庭收入不斷增長。緊扣時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故答案為C項;A項的時間是1952年底,時間不符,排除;B項的時間是1956年以來,時間不符,排除;D項說法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本題屬于解讀類選擇題。其備考啟示如下:其一,精準簡約提煉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據此推導其原因或影響是關鍵。12、B【解析】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關江面上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中國近代史終結。故答案為B;鴉片戰爭爆發是在廣州,不在南京,A錯誤;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建立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不是近代史的開端,C錯誤;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標志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政權的建立,但不是近代史的開端,D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主要內容:忠孝。主要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等。(2)出發點:建立統治者認定和推廣的道德倫理規范(構建官方意識形態)。途徑: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3)新內涵:家國天下;世界意識。意義: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國家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
(1),“主要內容”,依據材料一信息“對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釋,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倫理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同時也為漢代以后的中國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民的倫理信仰”概括得出:忠孝。“主要措施”,依據所學知識從獨尊儒術、設立太學、重用儒生等方面回答。(2),“出發點”,據材料二信息“理學家繼承傳統儒家入世思想,從責任感和使命感出發,形成了理學思想體系”概括得出:責任感和使命感。“兩種途徑”,依據所學知識從格物致知、致良知角度回答。(3),“新內涵”,據材料三信息“所謂家國同構,移家為國,移孝為忠,進而在家國之上,擴展為一種公天下的世界意識”歸納得出:世界意識。“現實意義”,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從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關心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角度回答。14、(1)開始以財產取代血緣關系作為權利分配的標準。擴大了民主權利的范圍,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工商業的發展。(2)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士階層崛起;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發展;思想活躍,出現百家爭鳴。(3)突破時間限制和地域限制;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4)科舉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籃球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美術學院《俄語II(第二外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專業工種勞務承包合同
- 建施工合同知識點
- 建筑材料采購合同書
- 勞務分包合同內容包括
- 人工費勞務分包合同
- 崗位聘用合同書
- 藥理練習試卷附答案
- 貴州國企招聘2025六盤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駕駛員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預防毒品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 2025年《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知識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貴陽語文初一試題及答案
- 機器人舞蹈表演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北京市朝陽區高三一模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5溫州商學院輔導員考試題庫
-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2025年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論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制度:現狀、問題與優化路徑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執信中學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