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使用時間:2025.3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1.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豌豆自交過程中產生的配子情況如下,正確的是()A.雌配子中A:雄配子中A=1∶1 B.雌配子∶雄配子=1∶4C.雌配子或雄配子中A∶a=1∶1 D.雌配子∶雄配子=1∶12.判斷一株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的方法是()A.測交 B.與雜合子雜交C.自交 D.與純合子雜交3.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長毛和卷毛都是相對性狀B.兩個純合子雜交,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C.隱性性狀是指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F1未表現出來的性狀D.性狀分離是指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不同基因型個體的現象4.下圖甲、乙兩個箱子中,放置了兩種不相同顏色的小球。若用此裝置表示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B.從箱子中抓取小球隨機組合的過程模擬了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C.甲、乙兩個箱子可分別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D.甲、乙兩個箱子中兩種顏色的小球數目之比均為1:1,且兩箱子中小球總數一定要相等5.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兩種,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橙紅色。玉米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下列不能用于驗證分離定律的是()A.純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全為高莖B.遺傳因子組成為Dd的植株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莖植株占1/4,高莖植株占3/4C.雜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中兩種表現類型的比例為1∶1D.用碘液檢測遺傳因子組成為Bb的植株產生的花粉,結果是一半顯藍黑色,一半顯橙紅色6.利用假說—演繹法,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雜交實驗敘述,正確的是()A.分離定律的實質是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B.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雌雄配子隨機結合時C.測交結果不能反映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數量比D.孟德爾認為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屬于“演繹”的內容7.在阿拉伯牽?;ǖ倪z傳實驗中,用純合子紅色牽?;ê图兒献影咨珷颗;s交,F1全是粉紅色牽?;ā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ǎ壤秊?∶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的牽?;ê图t色的牽?;ň鶆蚧旌戏N植,進行自由傳粉,則后代表現型及比例應該為()A.紅色∶粉紅色∶白色=4∶4∶1 B.紅色∶粉紅色∶白色=3∶3∶1C.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D.紅色∶粉紅色∶白色=1∶4∶18.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紅花與白花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發現,紅花雜合子植株形成的花粉都有存活率的差異,即含A基因的花粉有60%死亡?,F用純合紅花與白花植株作為親本雜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紅花雜合子植株產生的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3:2B.若讓F1作母本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植株中紅花:白花=2:5C.F2的植株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9:5D.F2的紅花植株中,理論上基因型AA與基因型Aa的比為1:39.已知小鼠毛皮的顏色由一組復等位基因Y1(黃色)、Y2(鼠色)和Y3(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純合致死。某研究小組利用甲(黃色)、乙(黃色)、丙(黑色)3種基因型不同的雌雄小鼠若干,開展系列雜交實驗,結果如下:甲×丙→黃色:鼠色=1:1;乙×丙→黃色:黑色=1:1;甲×乙→黃色:鼠色=2:1。則基因Y1,Y2,Y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為(顯性對隱性用“>”表示)()A.Y1>Y2>Y3 B.Y3>Y1>Y2 C.Y1>Y3>Y2 D.Y2>Y1>Y310.利用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做雜交實驗,其中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F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對其子代性狀的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1/2C.子代中自交能穩定遺傳的占1/8D.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2∶2∶1∶111.白花三葉草的葉有含氰和不含氰兩種類型,葉片內的氰化物是經下列生化途徑產生的,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葉內含氰的植株自交,子代均為含氰的類型B.葉內不含氰的植株自交,子代均為不含氰的類型C.兩個葉內不含氰的植株雜交,子代均為不含氰的類型D.葉內含氰的植株和葉內不含氰的植株雜交,后代均為含氰的類型12.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下列有關子代(數量足夠多)的各種性狀分離比情況,分析錯誤的是()A.若子代出現15:1的性狀分離比,則具有A或B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顯性性狀B.若子代出現9:7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雜合子能穩定遺傳的現象C.若子代出現12:3:1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雜合子能穩定遺傳的現象D.若子代出現6:2:3:1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AA和BB純合致死現象13.牽?;ǖ幕ㄉ腥N表型,受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已知只有基因A、B和D三者共存時,花色才表現為紅花(分為深紅花、淺紅花兩種表型),其余為粉色花。選擇深紅花植株與某粉色花植株進行雜交,所得F1均為淺紅花,F1自交,F2中深紅花:淺紅花:粉色花=1:26:37,下列關于F2的說法,正確的是()A.淺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種,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9種B.淺紅花和粉色花植株雜交,后代可能出現深紅花植株C.粉色花植株之間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淺紅花植株D.親本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F2粉色花植株中純合子占2/5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4.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分別進行連續自交、連續隨機交配、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連續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連續自交n代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2nB.連續隨機交配n代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2C.連續自交n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2/(2n+1)D.連續隨機交配n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n/(n+2)15.西瓜瓜形有長形、橢圓形和圓形,瓜皮顏色有深綠、綠條紋和淺綠。選用純合體P1(長形深綠)、P2(圓形淺綠)和P3(圓形綠條紋)進行雜交,結果見表。為方便統計,長形和橢圓形統一記作非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和比例①P1×P2橢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淺綠:圓形深綠:圓形淺綠=9:3:3:1②P1×P3橢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綠條紋:圓形深綠:圓形綠條紋=9:3:3:1A.由實驗①結果推測,瓜皮顏色遺傳遵循分離定律,其中隱性性狀為淺綠B.由實驗①和②的結果可以判斷綠條紋和淺綠性狀之間的顯隱性關系C.若P2和P3雜交子代瓜皮為深綠,則控制淺綠、綠條紋的基因為非等位基因D.實驗①和實驗②F2中橢圓形深綠瓜植株的占比均為3/81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紅花和白花兩種表型,葉型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表型,這兩對相對性狀受3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組將兩株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27:9:2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F?減數分裂會產生8種比例相等的配子B.F?植株進行測交,后代中紅花:白花=3∶1C.F?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能會出現紅花植株D.F?紅花寬葉中不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25/2717.人類的皮膚含有黑色素,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顯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人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人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皮膚顏色深淺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可產生四種表型B.與親代AaBB表型相同的有1/4C.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D.與親代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418.某昆蟲體色的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翅形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這兩種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F有兩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雌雄個體間相互交配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2:3:3:1。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這兩種性狀獨立遺傳,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B.若對F1個體進行測交,則在得到的子代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4C.選擇F2中的灰身長翅與灰身殘翅的個體雜交,子代表現為黑身殘翅的概率為1/9D.選擇F2中的灰身長翅與灰身殘翅個體,讓其隨機交配,子代表現為灰身長翅的概率為10/81三、非選擇題(共59分)19.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一對相對性狀,仔細觀察下列實驗過程圖解,回答相關問題:(1)該實驗的親本中母本是___________。(2)豌豆高莖對矮莖為顯性,該實驗得到的F1性狀表現為___________;讓F1植株自交得F2,在F2中出現了高莖和矮莖,這一現象叫作___________。(3)孟德爾選用F1與___________(“高莖”或“矮莖”)親本進行雜交,觀察其后代表型及比例,驗證了F1能產生含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且比例為1∶1,這種雜交方式叫作___________。20.某種扇貝具有不同的殼色(相關遺傳因子用D/d表示),科研人員采用雜交的方法對殼色的遺傳規律進行了研究,實驗過程如下:實驗1:桔黃色與棗褐色個體雜交,F1全部為桔黃色實驗2:實驗1的F1與棗褐色個體雜交,后代桔黃色∶棗褐色=1∶1實驗3:桔黃色與桔黃色個體雜交,后代桔黃色∶棗褐色=3∶1(1)上述實驗中能夠判斷殼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___________,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2)根據孟德爾遺傳規律,實驗2后代桔黃色∶棗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3)桔黃殼色深受人們青睞。實驗3桔黃色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_____。若某種藥物能夠導致含有遺傳因子D的雄配子失活,請用遺傳圖解的方式表示該藥物對實驗3結果的影響__________。21.三色茄花是兩性花,其成熟果實的果皮有白色、綠色和紫色三種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B/b)控制,其遺傳機理是下圖①②③④四種情況中的一種。請參考下圖回答問題:(1)為完成雜交實驗,需要在茄子花蕾期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研究者利用白皮三色茄與綠皮三色茄雜交,F1均表現為紫皮,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皮∶綠皮∶白皮=9∶3∶4。三色茄果皮顏色的形成機理可用上圖___________(填序號)解釋。(3)已知白皮三色茄純合子的基因型有2種。現有1株白皮三色茄純合子植株甲,若要通過雜交實驗來確定其基因型,請寫出選用的另一親本基因型、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另一親本基因型:___________。實驗思路:___________。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家兔的灰毛(A)對白毛(a)為顯性,短毛(B)對長毛(b)為顯性??刂七@兩對性狀的遺傳因子是獨立遺傳的?,F將長毛灰兔與短毛白兔兩純種雜交,再讓F1的短毛灰兔相互交配獲得F2,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F2中出現純合體的幾率是___________,純合體類型最多有___________種,在短毛灰兔中純合體的幾率為___________。(2)在F2中短毛兔占比例為___________,在F2中雌性長毛灰兔的比例為___________。(3)在F2中重組類型的比例為___________。23.雄性不育株系是雜交水稻育種重要種質資源,在成株期,野生型呈直立生長,而突變體呈明顯散生生長,由等位基因B、b控制?;ǚ劭捎c不育由兩對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當D存在且ee純合時,則花粉不育。將野生型花粉可育和突變體花粉不育雜交,F1的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花粉可育:野生型花粉不育=1∶1;F1野生型花粉可育植株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野生型花粉可育:野生型花粉不育:突變體花粉可育:突變體花粉不育=39∶9∶13∶3?;卮鹣铝袉栴}:(1)突變體花粉不育的植株在雜交過程中作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生產中,利用花粉不育的突變體進行育種的意義是___________。(2)F1野生型花粉不育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其中花粉不育與可育的遺傳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3)不考慮B/b基因,F2中花粉可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種,花粉可育中的純合子比例為___________。
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分值: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使用時間:2025.3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2分,共2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1.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豌豆自交過程中產生的配子情況如下,正確的是()A.雌配子中A:雄配子中A=1∶1 B.雌配子∶雄配子=1∶4C.雌配子或雄配子中A∶a=1∶1 D.雌配子∶雄配子=1∶1【答案】C【解析】【分析】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BCD、Aa的植物產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數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數量也相等,但雌雄配子之間沒有特定數量上的聯系,一般而言,雄配子數量遠多于雌配子數量,ABD錯誤,C正確。故選C。2.判斷一株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的方法是()A.測交 B.與雜合子雜交C.自交 D.與純合子雜交【答案】C【解析】【分析】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良品種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基因型可采用測交法?!驹斀狻颗袛嘁恢旮咔o豌豆是不是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但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自交)植物,因此其中自交法最簡便,C正確,ABD錯誤。故選C。3.下列關于遺傳學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長毛和卷毛都是相對性狀B.兩個純合子雜交,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C.隱性性狀是指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F1未表現出來的性狀D.性狀分離是指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不同基因型個體的現象【答案】C【解析】【分析】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①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②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未表現出來的性狀;③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出現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象。【詳解】A、狗的長毛和卷毛是同種生物不同的性狀,不屬于相對性狀,A錯誤;B、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個體雜交,子一代中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例如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子代全為高莖,則高莖為顯性性狀,如果親本都是隱性純合子,子一代表現出的還是隱性性狀,B錯誤;C、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個體雜交,子一代中表現出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未表現出的性狀為隱性性狀,C正確;D、性狀分離是指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例如F1高莖豌豆自交子代同時出現高莖和矮莖的現象,D錯誤。故選C。4.下圖甲、乙兩個箱子中,放置了兩種不相同顏色的小球。若用此裝置表示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B.從箱子中抓取小球隨機組合的過程模擬了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C.甲、乙兩個箱子可分別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D.甲、乙兩個箱子中兩種顏色的小球數目之比均為1:1,且兩箱子中小球總數一定要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用甲、乙兩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隨機結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驹斀狻緼、每次抓取的彩球一定要放回原桶中,保證桶中兩種小球的數量是1:1,A正確;B、從箱子中抓取小球隨機組合的過程模擬了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B正確;C、甲、乙兩個箱子可分別表示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雌、雄配子,C正確;D、甲、乙箱子里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雌雄配子總數不相等,所以兩箱子中小球總數不一定相等,D錯誤。故選D。5.玉米的花粉有糯性(B)和非糯性(b)兩種,非糯性花粉遇碘液變藍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變橙紅色。玉米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下列不能用于驗證分離定律的是()A.純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全為高莖B.遺傳因子組成為Dd的植株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莖植株占1/4,高莖植株占3/4C.雜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中兩種表現類型的比例為1∶1D.用碘液檢測遺傳因子組成為Bb的植株產生的花粉,結果是一半顯藍黑色,一半顯橙紅色【答案】A【解析】【分析】分離定律的內容是在雜合體進行自交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著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彼此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彼此分離。【詳解】A、純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全為高莖,只能說明高莖對矮莖為顯性,不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A正確;B、遺傳因子為Dd的植株自交,產生的子代中矮莖植株占1/4,高莖植株占3/4,說明D與d分離,產生的兩種配子比例=1:1,矮莖植株dd占1/2×1/2=1/4,高莖植株占3/4D—(DD占1/2×1/2=1/4、Dd占1/2×1/2×2=2/4),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B錯誤;C、雜合的高莖植株和矮莖植株雜交,子代表型的比例為1:1,屬于測交,說明D與d分離,產生的兩種配子比例為1:1,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C錯誤;D、用碘液檢測遺傳因子為Bb的植株產生的花粉,結果是一半顯藍黑色,一半顯橙紅色,說明B與b分離,產生的兩種配子比例=1:1,能用于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D錯誤。故選A。6.利用假說—演繹法,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離定律的實質是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3:1B.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雌雄配子隨機結合時C.測交結果不能反映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數量比D.孟德爾認為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屬于“演繹”的內容【答案】C【解析】【分析】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詳解】A、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A錯誤;B、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B錯誤;C、測交結果反映的是F1做母本時產生的不同雌配子的數量比,或F1做父本時產生的不同雄配子的數量比,故不能反映F1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數量比,C正確;D、孟德爾認為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屬于“假說”的內容,D錯誤。故選C。7.在阿拉伯牽?;ǖ倪z傳實驗中,用純合子紅色牽牛花和純合子白色牽?;s交,F1全是粉紅色牽?;?。將F1自交后,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ǎ壤秊?∶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的牽?;ê图t色的牽?;ň鶆蚧旌戏N植,進行自由傳粉,則后代表現型及比例應該為()A.紅色∶粉紅色∶白色=4∶4∶1 B.紅色∶粉紅色∶白色=3∶3∶1C.紅色∶粉紅色∶白色=1∶2∶1 D.紅色∶粉紅色∶白色=1∶4∶1【答案】A【解析】【分析】1、F1所表現的性狀和親本之一完全一樣,而非中間型或同時表現雙親的性狀,稱之完全顯性。2、不完全顯性又叫做半顯性,其特點是雜合子表現為雙親的中間性狀。3、根據題干的信息:F2中出現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說明紅色對白色不完全顯性?!驹斀狻糠治鲱}意(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純合雙親雜交(AA×aa),F1的基因型為Aa,花色表現為粉紅色,說明牽牛花的花色是不完全顯性遺傳,F2的基因型為1AA、2Aa、1aa,故表現型及比例為紅花:粉紅花:白花=1:2:1。F2中的紅色牽?;ê头奂t色牽牛花的基因型分別為1AA、2Aa,該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為2/3,a的基因頻率為1/3,故自由交配的后代中,AA的基因型頻率=(2/3)2=4/9,表現為紅花,Aa的基因型頻率=2×(2/3)×(1/3)=4/9,表現為粉紅花,aa的基因型頻率=(1/3)2=1/9,表現為白花,故后代表現型及比例應該為紅花:粉紅花:白花=4:4:1,A正確,BCD錯誤。故選A。8.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紅花與白花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發現,紅花雜合子植株形成的花粉都有存活率的差異,即含A基因的花粉有60%死亡?,F用純合紅花與白花植株作為親本雜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紅花雜合子植株產生的花粉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3:2B.若讓F1作母本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植株中紅花:白花=2:5C.F2的植株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9:5D.F2的紅花植株中,理論上基因型AA與基因型Aa的比為1:3【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根據題干信息,Aa的雜合子植株產生的花粉中,含A基因的花粉有60%死亡,存活下來的只有40%,含a基因花粉的存活率正常,推出花粉中A:a=2:5,A錯誤;B、因為含A與a的卵細胞存活率都正常且比為1∶1,讓F1作母本與白花植株雜交,后代植株中紅花∶白花=1∶1,B錯誤;C、結合A選擇的分析,因為雜合子植株產生的花粉中A∶a=2∶5,產生的雌配子(卵細胞)中A:a=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子代中AA占2/14,Aa占7/14,aa占5/14,紅花占9/14,白花占5/14,紅花:白花=9:5,C正確;D、結合C選項的分析,F2的紅花植株中,AA占2/14,Aa占7/14,因此,F2中AA∶Aa=2∶7,D錯誤。故選C。9.已知小鼠毛皮的顏色由一組復等位基因Y1(黃色)、Y2(鼠色)和Y3(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純合致死。某研究小組利用甲(黃色)、乙(黃色)、丙(黑色)3種基因型不同的雌雄小鼠若干,開展系列雜交實驗,結果如下:甲×丙→黃色:鼠色=1:1;乙×丙→黃色:黑色=1:1;甲×乙→黃色:鼠色=2:1。則基因Y1,Y2,Y3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為(顯性對隱性用“>”表示)()A.Y1>Y2>Y3 B.Y3>Y1>Y2 C.Y1>Y3>Y2 D.Y2>Y1>Y3【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坑伞凹祝S色)×乙(黃色)→黃色:鼠色=2:1”,可推測黃色對鼠色為顯性,即Y1>Y2;由“甲(黃色)×丙(黑色)→黃色:鼠色=1:1”,可推測甲的基因型為Y1Y2,丙的基因型為Y3Y3,子代基因型為Y1Y3(黃色)、Y2Y3(鼠色),這表明黃色對黑色為顯性,即Y1>Y3;由“乙(黃色)×丙(黑色)→黃色:黑色=1:1”,可推測乙的基因型為Y1Y3,子代基因型為Y1Y3(黃色)、Y3Y3(黑色),同時也能說明鼠色對黑色為顯性,即Y2>Y3。綜合起來,顯隱性關系為Y1>Y2>Y3,A正確,BCD錯誤。故選A。10.利用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做雜交實驗,其中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F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對其子代性狀的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1/2C.子代中自交能穩定遺傳的占1/8D.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2∶2∶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柱形圖F1比例用逆推法推出親本基因型,再根據親本基因型用正推法推出F1中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組成及比例,最后根據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實驗用分解組合法進行性狀分離比計算?!驹斀狻緼、親本黃色圓粒豌豆(Y_R_)和綠色圓粒(yyR_)豌豆雜交,對其子代性狀作分析,黃色∶綠色=1∶1,圓粒∶皺粒=3∶1,可推知親本黃色圓粒豌豆應為YyRr,綠色圓粒yyRr,A錯誤;B、子代重組類型為黃色皺粒和綠色皺粒,黃色皺粒(Yyrr)占1/2×1/4=1/8,綠色皺粒(yyrr)占1/2×1/4=1/8,兩者之和為1/4,B錯誤;C、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是雜合子,子代純合子有yyRR和yyrr,其中yyRR占1/2×1/4=1/8,yyrr占1/2×1/4=1/8,兩者之和為1/4,C錯誤;D、子代黃色圓粒豌豆基因型為1/3YyRR和2/3YyRr,綠色皺粒豌豆基因型為yyrr,兩者雜交所得后代應為黃色圓?!镁G色圓?!命S色皺粒∶綠色皺粒=2∶2∶1∶1,D正確。故選D。11.白花三葉草的葉有含氰和不含氰兩種類型,葉片內的氰化物是經下列生化途徑產生的,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葉內含氰的植株自交,子代均為含氰的類型B.葉內不含氰的植株自交,子代均為不含氰的類型C.兩個葉內不含氰的植株雜交,子代均為不含氰的類型D.葉內含氰的植株和葉內不含氰的植株雜交,后代均為含氰的類型【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組合的實質:當具有兩對(或更多對)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在子一代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其實質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干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稱為獨立分配定律?!驹斀狻緼、葉內含氰的植株為D_H_,自交,有可能發生性狀分離,如產生ddhh這樣不含氰的類型,子因此代不一定均為含氰的類型,A錯誤;B、葉內不含氰的植株為dd__或D_hh,自交,子代均為不含氰的類型dd__或D_hh,B正確;C、兩個葉內不含氰的植株雜交,如ddH_和D_hh,可以產生DdHh含氰的類型,C錯誤;D、葉內含氰的植株(D_H_)和葉內不含氰的植株(dd__和D_hh)雜交,如DdHh和ddhh,可以產生ddhh這樣不含氰的類型,D錯誤。故選B。12.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下列有關子代(數量足夠多)的各種性狀分離比情況,分析錯誤的是()A.若子代出現15:1的性狀分離比,則具有A或B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顯性性狀B.若子代出現9:7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雜合子能穩定遺傳的現象C.若子代出現12:3:1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雜合子能穩定遺傳的現象D.若子代出現6:2:3:1的性狀分離比,則存在AA和BB純合致死現象【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正常情況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9:3:3:1,其變形包括1:4:6:4:1、9:7、15:1、9:6:1、9:3:4等?!驹斀狻緼、若子代出現15:1的性狀分離比,則具有A或B基因的個體表現為同一性狀,即后代中9A_B_:3A_bb:3aaB_是同一種表現型,A正確;B、若自交后代為9:7,則A_B_表現一種性狀,aaB_、A_bb、aabb表現型相同,會則存在雜合子能穩定遺傳的現象,B正確;C、若自交后代12:3:1的性狀分離比,可能是A_B_、A_bb表現同一性狀,則存在雜合子自交后能穩定遺傳的現象,如AABb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C正確;D、若子交后代是6:2:3:1=(3:1)(2:1),說明AA或BB純合致死現象,D錯誤。故選D。13.牽?;ǖ幕ㄉ腥N表型,受三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已知只有基因A、B和D三者共存時,花色才表現為紅花(分為深紅花、淺紅花兩種表型),其余為粉色花。選擇深紅花植株與某粉色花植株進行雜交,所得F1均為淺紅花,F1自交,F2中深紅花:淺紅花:粉色花=1:26:37,下列關于F2的說法,正確的是()A.淺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7種,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9種B.淺紅花和粉色花植株雜交,后代可能出現深紅花植株C.粉色花植株之間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淺紅花植株D.親本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F2粉色花植株中純合子占2/5【答案】A【解析】【分析】1、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2、在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種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驹斀狻緼、由F2中深紅花:淺紅花:粉色花=1:26:37可知,深紅花比例為1/64,即1/4×1/4×1/4,應為顯性純合子,淺色花為三個基因全部為顯性但是三個基因不能同時為純合子,粉色花即必須有一個基因為隱性,所以A-B-D-基因型共2×2×2=8種,去掉純合子即淺紅花7種,后代基因型一共3×3×3=27種,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27-8=19種,A正確;B、由于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B-D-基因型以外的所有其他基因型,淺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B-D-基因型中除去AABBDD后的所有其他基因型,二者雜交,后代中不會出現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即不會有深紅花植株出現,B錯誤;C、粉色花植株之間雜交,后代可能出現淺紅花植株,如aaBBDD×AAbbdd,后代基因型為AaBbDd,是淺紅花植株,C錯誤;D、由F2中深紅花:淺紅花:粉色花=1:26:37可知,F1淺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深紅花比例為1/64,即1/4×1/4×1/4,應為顯性純合子,所以親本深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親本粉色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dd,F2粉色花植株中純合子的基因型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所占比例為7/37,D錯誤。故選A。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4.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分別進行連續自交、連續隨機交配、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連續隨機交配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連續自交n代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2nB.連續隨機交配n代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1/2C.連續自交n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2/(2n+1)D.連續隨機交配n代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雜合子所占比例為n/(n+2)【答案】ABC【解析】【分析】用基因型為Aa的小麥分別進行:①連續自交:自交n后,后代中AA=aa=1/2×(1-1/2n),Aa=1/2n;②連續自交并逐代淘汰隱性個體:自交n后,后代中AA=AA/(AA+Aa)=(2n?1)/(2n+1),Aa=Aa/(AA+Aa)=2/(2n+1)?!驹斀狻緼、雜合子Aa連續自交,第n代中雜合子比例為(1/2)n,純合子比例為1-(1/2)n,顯性純合子比例=隱性純合子比例=[1-(1/2)n]×1/2,A正確;B、雜合子Aa連續隨機交配,A、a基因頻率不變,雜合子的比例為1/2,顯性純合子的比例為1/4,隱性純合子的比例為1/4,B正確;C、雜合子Aa連續自交,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顯性純合子的比例為(2n-1)/(2n+1),雜合子的比例為2/(2n+1),C正確;D、雜合子Aa連續隨機交配,且逐代淘汰隱性個體后,第n代顯性純合子的比例為n/(n+2),雜合子的比例為2/(n+2),D錯誤。故選ABC。15.西瓜瓜形有長形、橢圓形和圓形,瓜皮顏色有深綠、綠條紋和淺綠。選用純合體P1(長形深綠)、P2(圓形淺綠)和P3(圓形綠條紋)進行雜交,結果見表。為方便統計,長形和橢圓形統一記作非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和比例①P1×P2橢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淺綠:圓形深綠:圓形淺綠=9:3:3:1②P1×P3橢圓深綠非圓深綠:非圓綠條紋:圓形深綠:圓形綠條紋=9:3:3:1A.由實驗①結果推測,瓜皮顏色遺傳遵循分離定律,其中隱性性狀為淺綠B.由實驗①和②的結果可以判斷綠條紋和淺綠性狀之間的顯隱性關系C.若P2和P3雜交子代瓜皮為深綠,則控制淺綠、綠條紋的基因為非等位基因D.實驗①和實驗②F2中橢圓形深綠瓜植株的占比均為3/8【答案】ACD【解析】【分析】由實驗①結果可知,只考慮瓜皮顏色,F1為深綠,F2中深綠:淺綠=3:1,說明該性狀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由實驗②可知,F2中深綠:綠條紋=3:1,也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由表中F2瓜形和瓜色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詳解】A、只考慮瓜皮顏色,由實驗①結果可知,F1為深綠,F2中深綠:淺綠=3:1,說明該性狀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且淺綠為隱性性狀,A正確;B、由實驗②可知,F2中深綠:綠條紋=3:1,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且綠條紋為隱性,即深綠對綠條紋為完全顯性,由A項可知,深綠對淺綠為完全顯性,但由實驗①和②的結果無法判斷綠條紋和淺綠性狀之間的顯隱性關系,B錯誤;C、由A項和B項分析可知,瓜皮顏色,深綠與淺綠、深綠與綠條紋,均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若淺綠與綠條紋兩基因為非等位基因,可假設P1為AABB,P2為aaBB,符合實驗①的結果,則P3為AAbb,則還需從實驗①和②的親本中選用P2(aaBB)×P3(AAbb),則F1為AaBb表現為深綠,可見若P2和P3雜交子代瓜皮為深綠,則控制淺綠、綠條紋的基因為非等位基因,C正確;D、由表中F2瓜形和瓜色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調查實驗①和②的F1發現全為橢圓形瓜,親本長形和圓形均為純合子,說明橢圓形為雜合子,則F2非圓瓜中有1/3為長形,2/3為橢圓形,故橢圓深綠瓜植株占比為9/16×2/3=3/8,D正確。故選ACD。1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紅花和白花兩種表型,葉型有寬葉和窄葉兩種表型,這兩對相對性狀受3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組將兩株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27:9:2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F?減數分裂會產生8種比例相等的配子B.F?植株進行測交,后代中紅花:白花=3∶1C.F?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可能會出現紅花植株D.F?紅花寬葉中不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25/27【答案】BC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驹斀狻緼、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寬葉:紅花窄葉:白花寬葉:白花窄葉=27:9:21:7,27+9+21+7=64,說明F2共有64(43)個組合數,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故花色和葉型相關的3對等位基因是獨立遺傳的,假設控制花色的基因為A/a、B/b,控制葉型的基因為D/d,因此F1的基因型為AaBbDd,故F1減數分裂會產生8種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確;B、只考慮花色的遺傳,紅花:白花=9:7,說明F2中的紅花為雙顯性狀,假設控制花色的基因為A/a、B/b,則紅花的基因型為A_B_,白花的基因型為A_bb、aaB_、aabb,F1植株(AaBb)進行測交,后代中紅花∶白花=1∶3,B錯誤;C、白花植株(A_bb、aaB_、aabb)自交不會出現紅花植株(A_B_),C錯誤;D、F2紅花寬葉植株中純合子有1/3(DD)×1/9(AABB)=1/27,則不能穩定遺傳(雜合子)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1/27=26/27,D錯誤。故選BCD。17.人類的皮膚含有黑色素,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顯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人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人結婚,下列關于其子女皮膚顏色深淺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可產生四種表型B.與親代AaBB表型相同的有1/4C.膚色最淺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D.與親代AaBb皮膚顏色深淺一樣的有3/4【答案】BD【解析】【分析】人類皮膚中黑色素的多少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兩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顯性基因越多,皮膚越黑,顯性基因的數量不同,皮膚的表現型不同。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后代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因此,皮膚顏色由深到淺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AaBb和aaBB()、aaBb()?!驹斀狻緼、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男性與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女性結婚,可產生四種表現型,A正確;B、C、與親代AaBB表現型不同的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aaBb(),共占,所以與親代AaBB表型相同的有1-,B錯誤C、膚色最淺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占,C正確;D、與親代AaBb皮膚顏色深淺不同的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aaBb(),共占,D正確。故選BD。18.某昆蟲體色的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翅形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這兩種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F有兩純合親本雜交得到F1,F1雌雄個體間相互交配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為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2:3:3:1。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這兩種性狀獨立遺傳,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aabbB.若對F1個體進行測交,則在得到子代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4C.選擇F2中的灰身長翅與灰身殘翅的個體雜交,子代表現為黑身殘翅的概率為1/9D.選擇F2中的灰身長翅與灰身殘翅個體,讓其隨機交配,子代表現為灰身長翅的概率為10/81【答案】CD【解析】【分析】題意分析:“某昆蟲體色的灰身(A)對黑身(a)為顯性,翅形的長翅(B)對殘翅(b)為顯性,兩種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說明兩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2中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2∶3∶3∶1,為9∶3∶3∶1的變式,說明在灰身長翅中存在致死現象。若為配子致死,由子代份數為2+3+3+1=9可知,雌雄配子中各有一種類型死亡,又由于后代只有雙顯性個體減少,所以可初步判斷雌雄配子中均出現AB配子致死現象,此時子二代符合題目所示2∶3∶3∶1的表現;若為合子致死則無法出現上述比例?!驹斀狻緼、F2中灰身長翅∶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2∶3∶3∶1,為9∶3∶3∶1的變式,說明在灰身長翅中存在致死現象。若為配子致死,由子代份數為2+3+3+1=9可知,雌雄配子中各有一種類型死亡,又由于后代只有雙顯性個體減少,所以可初步判斷雌雄配子中均出現AB配子致死現象,雌雄配子中均出現AB配子致死現象,所以兩純合親本的基因型不可能為AABB×aabb,只能是aaBB×AAbb,A錯誤;B、由于雌雄配子中均出現AB配子致死現象,則F1(基因型為AaBb)測交后代基因型和比例為Aabb:aaBb:aabb=1:1:1,分別對應灰身殘翅、黑身長翅、黑身殘翅,子代個體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3,B錯誤;C、由于雌雄配子中均出現AB配子致死現象,則F2中灰身長翅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其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b∶aB∶ab=1∶1∶1,F2中灰身殘翅個體的基因型為1AAbb、2Aabb,該群體產生的配子比例為Ab∶ab=2∶1,則二者隨機雜交,子代表現為黑身殘翅(aabb)的概率為1/3×1/3=1/9,C正確;D、F2中的灰身長翅與灰身殘翅的雌雄個體(AaBb:AAbb:Aabb=2:1:2)產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5/9Ab、1/9aB、3/9ab,故子代表現為灰身長翅的概率為2×5/9×1/9=10/81,D正確。故選CD。三、非選擇題(共59分)19.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一對相對性狀,仔細觀察下列實驗過程圖解,回答相關問題:(1)該實驗的親本中母本是___________。(2)豌豆高莖對矮莖為顯性,該實驗得到的F1性狀表現為___________;讓F1植株自交得F2,在F2中出現了高莖和矮莖,這一現象叫作___________。(3)孟德爾選用F1與___________(“高莖”或“矮莖”)親本進行雜交,觀察其后代表型及比例,驗證了F1能產生含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且比例為1∶1,這種雜交方式叫作___________。【答案】(1)高莖豌豆(2)①.高莖②.性狀分離(3)①.矮莖②.測交【解析】【分析】如圖是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其中①為去雄過程,②為人工異花傳粉過程。人工異花授粉過程為:去雄(在花蕾期對作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徹底)→套上紙袋(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拘?詳解】在豌豆雜交實驗中,父本矮莖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莖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拘?詳解】豌豆高莖對矮莖為顯性,該實驗得到的F1性狀表現為高莖;F1自交得F2,F2中出現了高莖對矮莖,這一現象叫作性狀分離。【小問3詳解】為了驗證F1能產生含不同遺傳因子的兩種配子且比例為1:1,孟德爾用了測交方法,即選用F1與矮莖親本進行雜交,觀察其后代表型及比例。20.某種扇貝具有不同的殼色(相關遺傳因子用D/d表示),科研人員采用雜交的方法對殼色的遺傳規律進行了研究,實驗過程如下:實驗1:桔黃色與棗褐色個體雜交,F1全部為桔黃色實驗2:實驗1的F1與棗褐色個體雜交,后代桔黃色∶棗褐色=1∶1實驗3:桔黃色與桔黃色個體雜交,后代桔黃色∶棗褐色=3∶1(1)上述實驗中能夠判斷殼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___________,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2)根據孟德爾遺傳規律,實驗2后代桔黃色∶棗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3)桔黃殼色深受人們青睞。實驗3的桔黃色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_____。若某種藥物能夠導致含有遺傳因子D的雄配子失活,請用遺傳圖解的方式表示該藥物對實驗3結果的影響__________?!敬鸢浮浚?)①.實驗1和3②.桔黃色(2)F1個體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Dd)分離,產生比例為1∶1的兩種配子(3)①.1/3②.【解析】【分析】分析實驗結果可知:實驗1中,桔黃色和棗褐色個體雜交,后代均為桔黃色,說明桔黃色是顯性性狀;實驗3中,桔黃色和桔黃色個體雜交,后代為桔黃色和棗褐色,說明發生了性狀分離,故桔黃色為顯性;實驗2中,后代中桔黃色∶棗褐色=1∶1,為測交實驗?!拘?詳解】判斷顯隱性的常用方法: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只有一種表型,則子代的表型為顯性性狀,如實驗1;親本為相同性狀的個體雜交,子代出現性狀分離,則親本性狀為顯隱性性狀,如實驗3。實驗2相當于測交實驗,不能判斷顯隱性。因此上述實驗中能夠判斷殼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的是實驗1和3,顯性性狀是桔黃色?!拘?詳解】實驗2的結果為桔黃色∶棗褐色=1∶1,為測交實驗。測交實驗的子代表型可反應F1產生配子的種類和比例,因此后代桔黃色∶棗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F1個體產生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產生比例為1∶1的兩種配子?!拘?詳解】實驗3的子代分離比為3∶1,說明親本基因型均為Dd,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DD∶Dd∶dd=1∶2∶1,桔黃色后代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1/3。若某種藥物能夠導致含有D基因的精細胞失活,則父本只產生d配子,母本產生兩種配子,比例為1∶1,遺傳圖解如下:。21.三色茄的花是兩性花,其成熟果實的果皮有白色、綠色和紫色三種顏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B/b)控制,其遺傳機理是下圖①②③④四種情況中的一種。請參考下圖回答問題:(1)為完成雜交實驗,需要在茄子花蕾期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研究者利用白皮三色茄與綠皮三色茄雜交,F1均表現為紫皮,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皮∶綠皮∶白皮=9∶3∶4。三色茄果皮顏色的形成機理可用上圖___________(填序號)解釋。(3)已知白皮三色茄純合子的基因型有2種?,F有1株白皮三色茄純合子植株甲,若要通過雜交實驗來確定其基因型,請寫出選用的另一親本基因型、實驗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另一親本基因型:___________。實驗思路:___________。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母本去雄并套袋(2)④(3)①.AAbb②.讓該白皮三色茄純合子與綠皮純合植株(AAbb)雜交,觀察后代的表型③.若后代均為綠皮,則該白皮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④.若后代均為紫皮,則該白皮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自由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拘?詳解】做雜交實驗時,在花蕾期時對母本去雄并套袋?!拘?詳解】F1表現為紫皮三色茄,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紫皮:綠皮:白皮=9:3:4,為9:3:3:1的變式,說明F1的基因型為AaBb,表現型為紫花。圖①中只有aabb表現為白皮,不滿足題干中的比例;圖②中aabb表現為綠皮,不滿足要求;圖③中A_B_表現為綠皮,不滿足要求。圖④中A_B_表現為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落聘人員協議書
- 立案調解協議書
- 瑜伽館轉店合同協議書
- 混凝土班組承包協議書
- 用小橋車頂貨款協議書
- 耳蝸康復協議書
- 美女撕掉協議書
- 在校生兼職保安協議書
- 手術室工程聯合協議書
- 村委院綠化改造協議書
- 糖尿病逆轉專家共識
- 計量經濟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衛生監督行政執法程序詳解課件
- 夢中的婚禮鋼琴簡譜曲譜
- 《質量管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預備知識培訓教程》
- 制冷機采購合同格式
- 004.多參數監護儀臨床警報管理實踐指南2020版
- 《論語》導讀(復旦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化學+生物試卷(真題+答案)
- 2024年6月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真題2
- 2024年重慶市中考英語試卷真題B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聽力音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