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9頁(共49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秋?湖南期末)黃瓜的有刺和無刺是一對相對性狀,無刺黃瓜汁水多、口感好、產量高,深受人們的喜愛。現用一株有刺黃瓜和一株無刺黃瓜雜交,F1有刺和無刺都有。讓F1自交,其中無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全為無刺,有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有刺和無刺均有。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親本中有一株為純合子 B.根據有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性狀表型可判斷有刺對無刺為顯性 C.F1中有刺的基因型與F2中有刺的基因型相同 D.F2中有刺黃瓜與F1中無刺黃瓜雜交,可根據后代來判斷是否為純種2.(2025?浙江開學)一年生的豌豆花色遺傳中紫色對白色為顯性,且由一對基因控制。一株雜合紫花在自然狀態下種植,子三代紫花植株中的雜合子占比是()A.12 B.23 C.29 3.(2025?邯鄲開學)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離定律只適用于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適用于伴性遺傳 B.自由組合定律適用于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多對等位基因情況 C.孟德爾遺傳定律只適用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核遺傳,不適用于細胞質遺傳 D.獲得小麥單倍體的過程中,只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4.(2025?賀蘭縣校級開學)下列實驗設計中,所采用實驗方法不能實現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A鑒別果蠅紅眼和白眼的顯隱性關系測交B鑒別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為純合子自交C育種中不斷提高抗倒伏小麥品種的純合度自交D鑒別一只紅眼雌果蠅是否為純合子測交A.A B.B C.C D.D5.(2025?魏縣校級開學)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有紅色、紫色和白色三種,分別受3個復等位基因R?,R、r控制,R?對R、r顯性,R對r顯性,且R?純合致死,現有基因型為R?r和Rr的親本雜交,得F1,將F1的紅花隨機交配得F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該植物種群中個體的基因型有5種 B.F1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2:1:1 C.F2個體中純合子占38D.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8:3:16.(2025?魏縣校級開學)下列關于遺傳學的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對相對性狀 C.相同環境下,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7.(2024秋?重慶期末)煙草為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無法自交產生后代,已知這種現象受復等位基因Sx(x=1,2,3……)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其遺傳機制,科學家選取了一些煙草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1S3S1S2S2S3S1S3﹣S1S3、S2S3S1S2、S1S3S1S2S1S2、S2S3﹣S1S2、S1S3S2S3S1S2、S2S3S1S3、S2S3﹣A.煙草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S基因稱為該種群的基因庫 B.基因型為S2S3和S1S2煙草進行雜交,出現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發生了基因重組 C.調查研究發現某地的煙草S基因共有5種,則該地煙草最多有10種基因型 D.這些復等位基因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體現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8.(2025?魏縣校級開學)某小組從自然生長的圓粒豌豆植株(Aa)上隨機挑選四粒種子,根據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這四粒豌豆的性狀可能為()A.三粒為圓粒、一粒為皺粒 B.三粒為皺粒、一粒為圓粒 C.全是圓粒或全是皺粒 D.A、B、C三項都有可能9.(2025?宛城區校級開學)下列圖示中能體現孟德爾遺傳定律實質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④⑤⑥10.(2025?魏縣校級開學)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有人對某一社區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組合雙親性狀家庭數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90801015二油耳×干耳8025301510三干耳×油耳60262464四干耳×干耳33500160175合計670141134191204A.從表格數據可判斷人的耳垢油性為顯性性狀 B.從組合一看,這對性狀的遺傳不符合孟德爾定律 C.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則這對夫婦再生一個油耳女兒的概率是38D.雙親性狀組合中,只有干耳性狀的個體才能確定為純合子11.(2025?濰坊模擬)紫茉莉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卉,它的花是兩性花。紅花(CC)紫茉莉與白花(cc)紫茉莉作為親本雜交,F1(Cc)的花為粉紅色,F1自交,F2中紅花:粉紅花:白花=1: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結果可以否定融合遺傳的觀點 B.為防止外來花粉干擾,雜交實驗前親本和F1均需套袋 C.F2出現1:2:1的原因是F1在減數分裂Ⅰ時發生了基因重組 D.粉紅花自交n代,種群的基因頻率始終不變12.(2025?宛城區校級開學)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被稱為“遺傳學之父”。下列敘述與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相符合的有幾項()①孟德爾成功揭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規律②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屬于孟德爾的假說內容③孟德爾進行的測交實驗屬于假說—演繹法的演繹推理過程④孟德爾在豌豆花未開放時對母本進行去雄并套袋⑤孟德爾進行雜交實驗時用豌豆、玉米和山柳菊等都取得了成功⑥“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不是孟德爾假說的核心,但是是孟德爾實驗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0項 B.1項 C.3項 D.4項二.解答題(共3小題)13.(2025?五華區校級開學)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在開花后完成受粉。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細胞質基因(N、S)和細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當細胞質基因為S且細胞核基因型為rr[記為S(rr)]時,水稻才表現為雄性不育。由于水稻的雜交種長勢和產量優于親本,但其子代會發生性狀分離,種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備雜交種。回答下列問題:(1)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進行育種的優點是,水稻雄性可育植株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種。(2)水稻甲與雄性不育水稻雜交,后代均為雄性不育,植株甲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水稻乙與雄性不育水稻雜交,后代均為雄性可育,植株乙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3)為確定植株乙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利用植株甲和植株乙分別作為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再利用F1作母本與植株甲雜交,統計F2的表型和比例。若F2表型為;若F2表型為,則植株乙的基因型為,則植株乙的基因型為。14.(2024秋?衢州期末)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雜交后產生的F1都是高莖。F1自交,F2植株中同時出現高莖和矮莖。高莖、矮莖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實驗中父本是性狀,操作①表示過程。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操作后進行。(2)由圖乙可知控制豌豆株高性狀的顯性性狀為,理由是。(3)F1自交產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莖也有矮莖,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F1高莖豌豆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4)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取F2中高莖植株自交得F3,F3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5.(2025?寶雞模擬)擬南芥(2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花,株高20cm左右,從發芽到開花約40天,果實為角果,每個果莢可生50~60粒種子,存在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因此廣泛用于植物遺傳學研究,被稱為“植物界的果蠅”,近幾年多次用衛星送往空間站進行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擬南芥作為良好的遺傳學材料的優點有(列舉兩項),對擬南芥進行人工雜交實驗時,對母本進行的操作依次為。(2)經過空間站培育后,研究人員發現擬南芥花色遺傳由一組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復等位基因A1(紫色)、A2(粉色)、A3(白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純合致死。現有不同花色基因型的擬南芥種子若干,開展以下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①擬南芥花色性狀紫色、粉色、白色顯隱關系的順序是(用“>”連接)。其中純合致死的基因型為。②若想獲得子代花色種類最多,應選擇基因型為的個體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其子代花色種類及比例為。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期中必刷常考題之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CCCACBCDCBC題號12答案B一.選擇題(共12小題)1.(2024秋?湖南期末)黃瓜的有刺和無刺是一對相對性狀,無刺黃瓜汁水多、口感好、產量高,深受人們的喜愛。現用一株有刺黃瓜和一株無刺黃瓜雜交,F1有刺和無刺都有。讓F1自交,其中無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全為無刺,有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有刺和無刺均有。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親本中有一株為純合子 B.根據有刺黃瓜自交產生的F2性狀表型可判斷有刺對無刺為顯性 C.F1中有刺的基因型與F2中有刺的基因型相同 D.F2中有刺黃瓜與F1中無刺黃瓜雜交,可根據后代來判斷是否為純種【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解決問題能力.【答案】C【分析】判斷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兩表現不同的親本雜交,若子代只有一種表現型,子代表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解答】解:A、F1有刺自交產生的F2中有刺和無刺均有,可判斷有刺對無刺為顯性,根據親本有刺×無刺→有刺、無刺,推得親本有刺為顯性雜合子,親本無刺為隱性純合子,A正確;B、由題干信息可知,F1有刺自交產生的F2中有刺和無刺均有,判斷有刺對無刺為顯性,B正確;C、F1有刺為雜合子,F2有刺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基因型可能不同,C錯誤;D、F2中有刺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與無刺測交,若后代全為有刺,則為純合子,若后代有刺無刺都有,則為雜合子,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及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2.(2025?浙江開學)一年生的豌豆花色遺傳中紫色對白色為顯性,且由一對基因控制。一株雜合紫花在自然狀態下種植,子三代紫花植株中的雜合子占比是()A.12 B.23 C.29 【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遺傳基本規律計算;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雜合子連續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況如下表:Fn雜合子純合子顯性純合子隱性純合子顯性性狀個體隱性性狀個體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解答】解:據題干可知,紫色對白色為顯性,設紫色為A基因,白色為a基因。一株雜合紫花(Aa)在自然狀態下種植,由于豌豆花自花傳粉,根據公式,子三代紫花植株占比為12+116=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分離定律的相關計算,需要學生掌握逐代自交后代的各性狀個體的比例答題。3.(2025?邯鄲開學)下列關于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離定律只適用于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不適用于伴性遺傳 B.自由組合定律適用于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多對等位基因情況 C.孟德爾遺傳定律只適用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核遺傳,不適用于細胞質遺傳 D.獲得小麥單倍體的過程中,只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歸納推理;孟德爾遺傳實驗;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解答】解:A、分離定律適用于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隨著性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這同樣符合分離定律的基本原理,A錯誤;B、多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時,無法進行自由組合,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C、孟德爾遺傳定律是基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基因分離和組合來闡述的,而細胞質遺傳(如線粒體DNA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C正確;D、在獲得單倍體的過程中,如果涉及多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那么這些基因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會遵循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答題。4.(2025?賀蘭縣校級開學)下列實驗設計中,所采用實驗方法不能實現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A鑒別果蠅紅眼和白眼的顯隱性關系測交B鑒別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為純合子自交C育種中不斷提高抗倒伏小麥品種的純合度自交D鑒別一只紅眼雌果蠅是否為純合子測交A.A B.B C.C D.D【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鑒別方法:(1)鑒別一只動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2)鑒別一棵植物是否為純合子,可用測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簡便;(3)鑒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顯性和隱性,可用雜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優良品種的純度,常用自交法;(5)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采用測交法。【解答】解:A、要鑒別果蠅紅眼和白眼的顯隱性關系不能采用測交,A錯誤;B、鑒別一株抗稻瘟病水稻是否為純合子,采用自交最簡單,B正確;C、通過自交,可以不斷提高抗倒伏小麥品種的純合度,C正確;D、通過測交,可鑒別一只紅眼雌果蠅是否為純合子,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學生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2025?魏縣校級開學)某二倍體植物的花色有紅色、紫色和白色三種,分別受3個復等位基因R?,R、r控制,R?對R、r顯性,R對r顯性,且R?純合致死,現有基因型為R?r和Rr的親本雜交,得F1,將F1的紅花隨機交配得F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該植物種群中個體的基因型有5種 B.F1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2:1:1 C.F2個體中純合子占38D.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8:3:1【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解決問題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解答】解:A、3個復等位基因構成的純合體3種,雜合體3種,但基因型R+R+致死,故該植物種群中個體的基因型只有5種,A正確;B、基因型為R+r和Rr的親本雜交F1的基因型為R+R:R+r:Rr:rr=1:1:1:1,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2:1:1,B正確;C、F1的紅花基因型R+R:R+r=1:1,配子R+:R:r=2:1:1,則F2代14R+R+、116RR、116rr、14R+R、14R+r、18Rr,R+R+致死,F2純合子占(116RR+116rr)÷(1-D、則F2116RR(紫色)、116rr(白色)、14R+R(紅花)、14R+r(紅花)、18Rr(紫色),F2的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紫花:白花=8:3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作答。6.(2025?魏縣校級開學)下列關于遺傳學的基本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對相對性狀 C.相同環境下,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考點】等位基因、基因型與表型的概念.【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答案】B【分析】(1)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等位基因。(2)雜合子自交,F1代顯現出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F1代未顯現出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解答】解:A、位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和d是等位基因,D和D、d和d屬于相同基因,A錯誤;B、人的五指和多指是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屬于相對性狀,B正確;C、相同環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對于完全顯性性狀來說,顯性純合子與顯性雜合子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C錯誤;D、具有相對性狀的兩純合子雜交,F1中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隱性性狀F2中也可以顯現出來,隱性性狀不是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遺傳學的基本概念,要求考生識記遺傳學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能緊扣概念中的關鍵詞準確答題。7.(2024秋?重慶期末)煙草為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無法自交產生后代,已知這種現象受復等位基因Sx(x=1,2,3……)控制,為了進一步探究其遺傳機制,科學家選取了一些煙草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S1S3S1S2S2S3S1S3﹣S1S3、S2S3S1S2、S1S3S1S2S1S2、S2S3﹣S1S2、S1S3S2S3S1S2、S2S3S1S3、S2S3﹣A.煙草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S基因稱為該種群的基因庫 B.基因型為S2S3和S1S2煙草進行雜交,出現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發生了基因重組 C.調查研究發現某地的煙草S基因共有5種,則該地煙草最多有10種基因型 D.這些復等位基因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體現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解答】解:A、種群的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而不只是全部S基因,A錯誤;B、煙草的S基因是復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基因型為S2S3和S1S2煙草進行雜交,出現不同基因型后代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離,雌雄配子隨機結合,而不是基因重組(基因重組發生在非等位基因之間),B錯誤;C、調查研究發現某地的煙草S基因共有5種,由于不會有純合子出現,該地的煙草最多有10種基因型,C正確;D、這些復等位基因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體現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而不是隨機性,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庫、基因重組及基因突變的特點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遺傳相關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與應用能力。8.(2025?魏縣校級開學)某小組從自然生長的圓粒豌豆植株(Aa)上隨機挑選四粒種子,根據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這四粒豌豆的性狀可能為()A.三粒為圓粒、一粒為皺粒 B.三粒為皺粒、一粒為圓粒 C.全是圓粒或全是皺粒 D.A、B、C三項都有可能【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答案】D【分析】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生長的情況下只能進行自交。豌豆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型為Aa的圓粒豌豆植株,會產生基因型均為A和a的兩種雌配子和兩種雄配子;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子代每一粒豌豆的基因型為AA或Aa或aa,因此每一粒豌豆的表型為圓粒或皺粒,在其自交后代數目非常多的情況下,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圓粒:皺粒=1:1。【解答】解:綜上分析,僅僅在一株圓粒豌豆植株(Aa)上隨機挑選四粒種子,因種子的數量太少,所以這四粒豌豆的性狀可能為A、B、C三種選項所示結果中的任何一種,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9.(2025?宛城區校級開學)下列圖示中能體現孟德爾遺傳定律實質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⑥ C.①②④⑤ D.④⑤⑥【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1、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解答】解: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②過程是一對等位基因分離,形成2種配子,體現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圖中④⑤過程是兩對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形成4種配子,因此圖示中能體現孟德爾遺傳定律實質的是①②④⑤,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理解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對題圖做出正確分析。10.(2025?魏縣校級開學)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有人對某一社區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組合雙親性狀家庭數油耳男孩油耳女孩干耳男孩干耳女孩一油耳×油耳19590801015二油耳×干耳8025301510三干耳×油耳60262464四干耳×干耳33500160175合計670141134191204A.從表格數據可判斷人的耳垢油性為顯性性狀 B.從組合一看,這對性狀的遺傳不符合孟德爾定律 C.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則這對夫婦再生一個油耳女兒的概率是38D.雙親性狀組合中,只有干耳性狀的個體才能確定為純合子【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數據表格;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解答】解:A、根據組合一,雙親均為油耳,后代有干耳,可判斷人的耳垢油性為顯性性狀,A正確;B、根據題意,這對相對性狀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且組合一是多個家庭的統計結果,故這對性狀的遺傳不符合孟德爾定律,B錯誤;C、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可推知該對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則這對夫婦再生一個油耳女兒的概率是34×1D、根據題意,表格數據是對多個家庭統計的結果,沒有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故雙親性狀組合中,只有干耳性狀的個體才能確定為純合子,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和對題目做出正確分析的能力。11.(2025?濰坊模擬)紫茉莉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卉,它的花是兩性花。紅花(CC)紫茉莉與白花(cc)紫茉莉作為親本雜交,F1(Cc)的花為粉紅色,F1自交,F2中紅花:粉紅花:白花=1: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結果可以否定融合遺傳的觀點 B.為防止外來花粉干擾,雜交實驗前親本和F1均需套袋 C.F2出現1:2:1的原因是F1在減數分裂Ⅰ時發生了基因重組 D.粉紅花自交n代,種群的基因頻率始終不變【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解答】解:A、紅花(CC)紫茉莉與白花(cc)紫茉莉雜交,F1(Cc)的花為粉紅色,子一代自交,F2中紅花:粉紅花:白花=1:2:1,說明紅花對白花是不完全顯性,雜合子的性狀介于紅花和白花之間,表現為粉紅花,是典型的孟德爾遺傳,可以否定融合遺傳的觀點,A正確;B、為防止外來花粉干擾,雜交實驗前親本和F1均需套袋,B正確;C、基因重組是減數分裂時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F2出現1:2:1的原因是F1在減數分裂時發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受精時發生了精卵結合,C錯誤;D、粉紅花自交n代,沒有發生基因突變和選擇,則種群的基因頻率始終不變,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能結合所學知識正確作答。12.(2025?宛城區校級開學)孟德爾利用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被稱為“遺傳學之父”。下列敘述與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相符合的有幾項()①孟德爾成功揭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伴性遺傳規律②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屬于孟德爾的假說內容③孟德爾進行的測交實驗屬于假說—演繹法的演繹推理過程④孟德爾在豌豆花未開放時對母本進行去雄并套袋⑤孟德爾進行雜交實驗時用豌豆、玉米和山柳菊等都取得了成功⑥“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不是孟德爾假說的核心,但是是孟德爾實驗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A.0項 B.1項 C.3項 D.4項【考點】孟德爾遺傳實驗;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孟德爾遺傳實驗;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1)提出問題(在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2)做出假說(其中假說內容:①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②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③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④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3)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4)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結果確實產生了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5)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解答】解:①、孟德爾未揭示伴性遺傳規律,伴性遺傳是摩爾根發現的,錯誤;②、孟德爾時代沒有“基因”概念,其提出的是遺傳因子,錯誤;③、測交實驗是假說—演繹法的實驗驗證過程,不是演繹推理過程,錯誤;④、豌豆是自花閉花授粉植物,孟德爾在花未開放時對母本去雄并套袋,防止自花傳粉和外來花粉干擾,正確;⑤、孟德爾用山柳菊做實驗未成功,因其有無性生殖等復雜情況,錯誤;⑥、“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是孟德爾假說核心內容之一,錯誤。綜上可知,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相關知識點,包括其假說內容、研究方法(假說—演繹法)以及實驗材料的選擇和處理等,意在考查學生對遺傳學經典實驗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對科學史的認識和科學思維能力。二.解答題(共3小題)13.(2025?五華區校級開學)水稻(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在開花后完成受粉。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細胞質基因(N、S)和細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當細胞質基因為S且細胞核基因型為rr[記為S(rr)]時,水稻才表現為雄性不育。由于水稻的雜交種長勢和產量優于親本,但其子代會發生性狀分離,種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備雜交種。回答下列問題:(1)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進行育種的優點是可省去對母本去雄操作,水稻雄性可育植株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5種。(2)水稻甲與雄性不育水稻雜交,后代均為雄性不育,植株甲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N(rr)。水稻乙與雄性不育水稻雜交,后代均為雄性可育,植株乙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S(RR)或N(RR)。(3)為確定植株乙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利用植株甲和植株乙分別作為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再利用F1作母本與植株甲雜交,統計F2的表型和比例。若F2表型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若F2表型為S(RR),則植株乙的基因型為全為雄性可育,則植株乙的基因型為N(RR)。【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理解能力.【答案】(1)可省去對母本去雄操作5(2)N(rr)S(RR)或N(RR)(3)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S(RR)全為雄性可育N(RR)【分析】雜交育種:(4)概念: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一起,再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4)方法:雜交→自交→選優→自交。(4)原理:基因重組。通過基因重組產生新的基因型,從而產生新的優良性狀。(4)優缺點:方法簡單,可預見強,但周期長。【解答】解:(1)雄性不育個體由于雄蕊不育,可以直接作為母本,而無需進行去雄操作。依題意可知,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只有S(rr)一種,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S(RR)、S(Rr)、N(RR)、N(Rr)、N(rr)共5種,即水稻雄性可育植株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5種。(2)雄性不育水稻的基因型為S(rr),只能作母本,則水稻甲作父本,為雄性可育,兩者雜交后代均為雄性不育基因型為S(rr),可知甲的細胞核基因為rr,且甲雄性可育說明甲細胞質基因為N,因此,植株甲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N(rr)。水稻乙與雄性不育S(rr)水稻雜交,后代細胞質基因均為S,且后代均為雄性可育說明其細胞核基因為Rr,因此可知水稻乙與花粉育性相關的基因型為S(RR)或N(RR)。(3)植株甲基因型為N(rr)作父本,植株乙作母本,若植株乙的基因型為S(RR),兩者雜交F1的基因型為S(Rr),F1作母本與植株甲N(rr)雜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S(Rr):S(rr)1:1,即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若植株乙的基因型為N(RR),兩者雜交F1的基因型為N(Rr),F1作母本與植株甲N(rr)雜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N(Rr):N(rr)1:1,后代全為雄性可育。故答案為:(1)可省去對母本去雄操作5(2)N(rr)S(RR)或N(RR)(3)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S(RR)全為雄性可育N(RR)【點評】本題考查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4.(2024秋?衢州期末)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與純種矮莖豌豆作親本進行雜交,雜交后產生的F1都是高莖。F1自交,F2植株中同時出現高莖和矮莖。高莖、矮莖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實驗中父本是矮莖性狀,操作①表示去雄過程。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進行,操作后進行套袋。(2)由圖乙可知控制豌豆株高性狀的顯性性狀為高莖,理由是親本純合高莖和矮莖雜交子代全為高莖,F1高莖自交后代既有高莖也有矮莖。(3)F1自交產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莖也有矮莖,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性狀分離。F1高莖豌豆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D:d=1:1。(4)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DD:Dd:dd=1:2:1。取F2中高莖植株自交得F3,F3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23【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解決問題能力.【答案】(1)矮莖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進行套袋(2)高莖親本純合高莖和矮莖雜交子代全為高莖,F1高莖自交后代既有高莖也有矮莖(3)性狀分離D:d=1:1(4)DD:Dd:dd=1:2:12【分析】分析題圖:人工異花授粉過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紙袋→人工異花授粉(待花成熟時,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頭上)→套上紙袋,所以操作①是去雄。【解答】解:(1)在豌豆雜交實驗(圖甲)中,父本矮莖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莖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操作①表示對母本去雄過程。為了確保雜交實驗成功,①去雄過程中應注意,時間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進行,操作后進行套袋,防治其它花粉干擾。(2)親本純合高莖和矮莖雜交子代全為高莖,F1高莖自交后代既有高莖也有矮莖,表明控制豌豆株高性狀的顯性性狀為高莖。(3)F1自交產生F2代豌豆植株既有高莖也有矮莖,這種現象稱為性狀分離。F1高莖豌豆基因型為Dd,產生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D:d=1:1。(4)結合(3)可知,F2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DD:Dd:dd=1:2:1,F2中高莖植株(DD:Dd=1:2)自交得F3,F3中(12DD、13Dd、16dd故答案為:(1)矮莖去雄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進行套袋(2)高莖親本純合高莖和矮莖雜交子代全為高莖,F1高莖自交后代既有高莖也有矮莖(3)性狀分離D:d=1:1(4)DD:Dd:dd=1:2:12【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能結合所學知識正確作答。15.(2025?寶雞模擬)擬南芥(2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花,株高20cm左右,從發芽到開花約40天,果實為角果,每個果莢可生50~60粒種子,存在多對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因此廣泛用于植物遺傳學研究,被稱為“植物界的果蠅”,近幾年多次用衛星送往空間站進行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擬南芥作為良好的遺傳學材料的優點有染色體數目少、易培養(生長周期短、子代數量多、有多對相對性狀等)(列舉兩項),對擬南芥進行人工雜交實驗時,對母本進行的操作依次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經過空間站培育后,研究人員發現擬南芥花色遺傳由一組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復等位基因A1(紫色)、A2(粉色)、A3(白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純合致死。現有不同花色基因型的擬南芥種子若干,開展以下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①擬南芥花色性狀紫色、粉色、白色顯隱關系的順序是紫色>粉色>白色(用“>”連接)。其中純合致死的基因型為A1A1。②若想獲得子代花色種類最多,應選擇基因型為A1A3和A2A3的個體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其子代花色種類及比例為紫色:粉色:白色=2:1:1。【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專題】正推法;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解決問題能力.【答案】(1)染色體數目少、易培養(生長周期短、子代數量多、有多對相對性狀等)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①紫色>粉色>白色A1A1②A1A3和A2A3紫色:粉色:白色=2:1:1【分析】分離定律的實質是雜合體內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生成配子時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進入兩個不同的配子,獨立的隨配子遺傳給后代。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解答】解:(1)擬南芥具有染色體數目比較少、易培養、生長周期短、后代數目多等特點,可以作為遺傳學的研究材料;雜交時,需要對母本進行的步驟是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根據圖中雜交組合③紫甲(A1_)與紫乙(A1_)雜交,子代為紫色(A1_):粉色(A2_)=2:1可知,A1對A2為顯性,且A1A1純合致死,可得粉色的基因型為A2A3,所以可得擬南芥花色性狀紫色、粉色、白色顯隱關系的順序是A1>A2>A3,即紫色>粉色>白色若想獲得子代花色種類最多,應選擇基因型為A1A3和A2A3的個體進行雜交,則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1A2:A1A3:A2A3:A3A3=1:1:1:1,即紫色:粉色:白色=2:1:1。故答案為:(1)染色體數目少、易培養(生長周期短、子代數量多、有多對相對性狀等)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2)①紫色>粉色>白色A1A1②A1A3和A2A3紫色:粉色:白色=2:1:1【點評】本題考查的相關內容,

考點卡片1.孟德爾遺傳實驗【知識點的認識】1、假說演繹法提出問題→假說解釋→演繹推理→實驗驗證→總結規律2、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1)提出問題(在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2)做出假說(其中假說內容:①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②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③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④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3)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4)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結果確實產生了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5)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3、相關概念(1)兩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只有雌蕊稱雌花,只有雄蕊稱雄花。(2)傳粉方式:①自花傳粉:兩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雄蕊柱頭上的過程;②異花傳粉:兩朵花之間的傳粉過程;③花未開時同一朵花就完成了自花傳粉的過程,傳粉后才開花。4、孟德爾雜交實驗的操作①認定父本和母本,供應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注意去除干凈、徹底,然后套上紙袋。②待雌蕊成熟時,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頭上,再套上紙袋。總結為:(1)確定被研究的相對性狀,選擇好父本和母本;(2)去雄;(3)套袋;(4)人工授粉;(5)再套袋。5、孟德爾取得成功的原因(1)正確地選用實驗材料;(豌豆)①豌豆是嚴格的自花傳粉、閉花授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狀態下,能避開外來花粉的干擾,便于形成純種,能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②豌豆花大且花冠的性狀便于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③豌豆具有多個穩定的,可以明顯區分的相對性狀。④繁殖周期短,后代數量大,而且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莢中,便于觀察和計數。(2)分析方法科學:先研究一對相對性狀,再對兩對甚至多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遵循了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單因子→多因子)(3)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4)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的程序。【命題方向】題型一:假說演繹法的考察典例1:(2015?寧都縣一模)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規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本實驗中“提出問題”環節是建立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遺傳實驗基礎上的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產生配子時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過程D.孟德爾運用統計學分析的方法對大量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從中找出規律分析:孟德爾的假說﹣﹣演繹法: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①提出問題(在實驗基礎上提出問題)②做出假設(生物的性狀是由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的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③演繹推理(如果這個假說是正確的,這樣F1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配子,這樣測交后代應該會產生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④實驗驗證(測交實驗驗證,結果確實產生了兩種數量相等的類型);⑤得出結論(就是分離定律)。解答:A、孟德爾在做豌豆雜交實驗時,用豌豆純合親本雜交得F1,然后讓F1自交,發生性狀分離,經思考提出問題,A正確;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內容是“性狀是遺傳因子控制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的,配子中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其中核心內容是“性狀是遺傳因子控制的”,B錯誤;C、“若F1產生配子時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屬于“演繹推理”的過程,C正確;D、孟德爾運用統計學分析的方法對大量實驗數據進行處理,從中找出規律,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的過程,識記孟德爾對實驗現象作出的解釋(假說),掌握孟德爾驗證其假說的方法和孟德爾遺傳定律的適用范圍,能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題型二:實驗材料的選擇﹣﹣豌豆特點的考察典例2: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親本的雜交B.孟德爾研究豌豆花的構造,但無需考慮雌蕊、雄蕊的發育程度C.孟德爾根據親本中不同個體表現型來判斷親本是否純合D.孟德爾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孟德爾實驗的有關知識。碗豆是自花閉花授粉的,可避免其他植珠花粉干擾,做雜交實驗時則必須對母本去雄,進行人工授粉。解釋實驗現象時,提出的假說是:在生物體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形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通過測交實驗進行演繹推理,測交的結果是,子代出現兩種基因型,比例為1:1.孟德爾在進行豌豆雜交實驗時,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的個體數目都進行了記載,并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解答:A、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授粉,為實現親本雜交,應在開花前去雄,A錯誤;B、研究花的構造必須研究雌雄蕊的發育程度,B錯誤;C、不能根據表現型判斷親本的純合,因為顯性雜合子和顯性純合子表型一樣,C錯誤;D、孟德爾以豌豆作為實驗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的特性,這樣可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等相關知識,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題型三:遺傳學的經典實驗典例3:(2014?黃山一模)下列是人類探索遺傳奧秘的幾個經典實驗,其中表述合理的是()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基因,摩爾根用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B.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的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C.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提出了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假說D.許多科學家相繼研究,將逆轉錄和RNA復制納入細胞生物的中心法則范疇分析:1、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3、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轉化因子。4、中心法則:(1)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2)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后來中心法則又補充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兩條途徑。解答: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來的遺傳因子一詞,但并沒有發現基因,A錯誤;B、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的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但并沒有證明DNA轉化因子,B錯誤;C、沃森和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同時提出DNA半保留復制方式的假說,C正確;D、逆轉錄和RNA復制只發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細胞中,不屬于細胞生物的中心法則范疇,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及中心法則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過程及其提出的假說內容;識記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識記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發現過程;識記中心法則的主要內容及后人對其進行補充和完善。題型四:科學研究方法的考察典例4:(2013?鄭州一模)在探索遺傳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現與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對正確的是()①1866年孟德爾根據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①假說﹣演繹法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B.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類比推理C.①假說﹣演繹法②類比推理③假說﹣演繹法D.①類比推理②假說﹣演繹法③類比推理分析:1、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用了假說演繹法,其基本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2、“基因在染色體上”的發現歷程:薩頓通過類比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之后,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解答:①1866年孟德爾提出遺傳定律時采用了假說﹣演繹法;②1903年薩頓采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③1910年摩爾根采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故選:C。點評: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孟德爾遺傳實驗、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探索歷程,要求考生識記孟德爾遺傳實驗的過程及采用的方法;識記“基因在染色體”的探索歷程,明確薩頓采用的是類比推理法,摩爾根采用的是假說﹣演繹法。【解題方法點撥】高中生物學中各類實驗的材料選擇及分析1、觀察類、調查類實驗的材料選擇及分析實驗名稱實驗材料選擇該種材料的優點備注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1、觀察葉綠體時選用:蘚類的葉、黑藻的葉,或者菠菜葉的下表皮并稍帶些葉肉2、觀察線粒體時選用人的口腔上皮細胞1、葉子薄而小,葉綠體清楚,可取整個小葉直接制片,所以作為實驗的首選材料。取菠菜葉的下表皮并稍帶些葉肉。因為下表皮細胞含葉綠體數目少但大。2.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富含線粒體,取材方便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因為液泡呈紫色,減少了染色過程,易于觀察實驗現象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洋蔥(可用蔥、蒜代替)的根尖因為根尖生長點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分裂能力強,易觀察到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細胞。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馬蛔蟲或蝗蟲精母細胞染色體數目較少,且用馬蛔蟲或蝗蟲,取材方便,精母細胞細胞數目多,易找到處于不同階段的分裂相,且現象明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易于取材,易于觀察調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視等該種病不易受環境的影響,能較穩定地遺傳,易于進行發病率的統計及遺傳方式的研究。2、檢測類實驗的材料選擇及分析實驗名稱實驗材料選擇該種材料的原因備注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蘋果或梨的組織液蘋果或梨組織液的富含還原糖,且顏色接近白色,避免了實驗中的顏色干擾不能有橘子或甘蔗。橘子本身富含色素,會掩蓋顏色應的結果;而甘蔗不含還原糖,蔗糖不是還原糖。檢測生物組織中脂肪花生種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葉薄片或者花生種子的組織液花生子葉富含脂肪,且顏色接近白色,避免了實驗中的顏色干擾檢測生物組織中蛋白質可用蛋清或者豆漿蛋清或豆漿富含蛋白質,蛋清的稀釋液為無色,豆漿接近白色,避免了實驗中的顏色干擾。3、提取類實驗的材料選擇及分析實驗名稱實驗材料選擇該種材料的原因備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新鮮綠色的菠菜葉新鮮的菠菜葉富含色素,且便于研磨不能用很嫩的葉片,也不能用發黃的老葉,嫩葉色素含量少,發黃的老葉含葉綠素少。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豬、牛、羊或其他脊椎動物的血液富含血紅蛋白,且血紅蛋白為紅色,便于收集。DNA的粗提取與鑒定雞血、豬肝、菜花、香蕉、洋蔥、菠菜、等富含DNA,且取材方便不能用人或其它哺乳動物的血液,因為其紅細胞內無DNA,無法提取到DNA4、探究類實驗的材料選擇及分析實驗名稱實驗材料選擇該種材料的優點備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質量分數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取材方便,且溫度不影響淀粉的分解。不能用過氧化氫酶作材料,是因為不同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速度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肝臟研磨液,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可以直接通過觀察氣泡數(氧氣)的多少,實驗現象直觀明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酵母菌酵母菌為單細胞生物,屬于兼性厭氧菌。便于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類型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實驗效果明顯,縮短實驗時間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酵母菌單細胞生物,適宜環境中可以大量增殖,較短時間內便可進行種群數量的統計。探討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加酶洗衣粉取材容易,貼近生活,并可用于指導生活5、生物科學史中的實驗材料選擇及分析實驗名稱實驗材料選擇該種實驗材料的優點備注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人或其它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及細胞器膜,便于獲得較純凈的細胞膜核質關系的研究傘藻體形大,便于操作,形態差異明顯DNA是遺傳物質噬菌體結構簡單,且只有蛋白質和DNA組成,有利于確定究竟哪一種物質影響遺傳DNA的半保留復制細菌僅含一個擬核DN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豌豆相對性狀易于區分,自花授粉、閉花受粉遺傳規律果蠅有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染色體數目少,易于培養,繁殖速度快、后代數量多。單倍體育種花藥離體培養數量多,易于取材,易于培養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知識點的認識】1、基因的分離定律﹣﹣遺傳學三大定律之一(1)內容: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2)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3)適用范圍:①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②細胞核內染色體上的基因;③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細胞學基礎:同源染色體分離.(5)作用時間: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時(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6)驗證實驗:測交實驗.2、相關概念(1)雜交:基因型不同的個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2)自交:植物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的同株傳粉.廣義上講,基因型相同的個體間交配均可稱為自交.自交是獲得純合子的有效方法.(3)測交:就是讓雜種(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來測F1基因型的方法.(4)正交與反交:對于雌雄異體的生物雜交,若甲♀×乙♂為正交,則乙♀×甲♂為反交.(5)常用符號的含義符號PF1F2×?♂♀C、D等c、d等含義親本子一代子二代雜交自交父本(雄配子)母本(雌配子)顯性遺傳因子隱性遺傳因子3、分離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1)正確解釋某些遺傳現象兩個有病的雙親生出無病的孩子,即“有中生無”,肯定是顯性遺傳病;兩個無病的雙親生出有病的孩子,即“無中生有”,肯定是隱性遺傳病.(2)指導雜交育種①優良性狀為顯性性狀:連續自交,直到不發生性狀分離為止,收獲性狀不發生分離的植株上的種子,留種推廣.②優良性狀為隱性性狀:一旦出現就能穩定遺傳,便可留種推廣.③優良性狀為雜合子:兩個純合的不同性狀個體雜交后代就是雜合子,但每年都要配種.(3)禁止近親結婚的原理每個人都攜帶5~6種不同的隱性致病遺傳因子.近親結婚的雙方很可能是同一種致病因子的攜帶者,他們的子女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法律禁止近親結婚.4、基因分離定律中幾個常見問題的解決(1)確定顯隱性方法:①定義法:具相對性狀的兩純種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即為顯性性狀;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狀的兩親本雜交(或一個親本自交),若后代出現新的性狀,則新的性狀必為隱性性狀.(2)確定基因型(純合、雜合)的方法①由親代推斷子代的基因型與表現型(正推型)親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型AA×AAAA全為顯性AA×AaAA:Aa=1:1全為顯性AA×aaAa全為顯性Aa×AaAA:Aa:aa=1:2:1顯性:隱性=3:1aa×AaAa:aa=1:1顯性:隱性=1:1aa×aaaa全為隱性②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逆推型)a、隱性純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現隱性性狀,則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個a來自父本,另一個a來自母本.b、后代分離比推斷法后代表現型親本基因型組合親本表現型全顯AA×AA(或Aa或aa)親本中一定有一個是顯性純合子全隱aa×aa雙親均為隱性純合子顯:隱=1:1Aa×aa親本一方為顯性雜合子,一方為隱性純合子顯:隱=3:1Aa×Aa雙親均為顯性雜合子(3)求概率的問題①方法:先算出親本產生幾種配子,求出每種配子產生的概率,再用相關的兩種配子的概率相乘.②實例:如白化病遺傳,Aa×Aa,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2Aa:laa,生一個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為1/4.配子法的應用:父方產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產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個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為1/2×1/2=1/4.拓展:親代的基因型在未確定的情況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狀發生的幾率?例如:一對夫婦均正常,且他們的雙親也都正常,但雙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們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幾率是多少?解此題分三步進行:a、首先確定該夫婦的基因型及其幾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該夫婦是Aa的幾率均為2/3,是AA的幾率均為1/3.b、而只有夫婦的基因型均為Aa時,后代才可能患病;c、將該夫婦均為Aa的概率2/3×2/3與該夫婦均為Aa情況下生白化病忠者的概率1/4相乘,即2/3×2/3×1/4=1/9,因此該夫婦后代中出現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是1/9.(4)遺傳系譜圖的解讀(5)雜合子自交問題:雜合子連續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況如下表:Fn雜合子純合子顯性純合子隱性純合子顯性性狀個體隱性性狀個體所占比例1/2n1﹣1/2n1/2﹣1/2n+11/2﹣1/2n+11/2+1/2n+11/2﹣1/2n+1(6)理論值與實際值的問題【命題方向】題型一:概率計算典例1:(2014?鄭州一模)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是顯性,讓雜合的紅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黃果番茄,利用F1中的紅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種基因的比例分別是()A.1:2:1B.4:4:1C.3:2:1D.9:3:1分析:雜合的紅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黃果番茄(rr),則剩余紅果番茄中:RR占13、Rr占2解答:利用F1中的紅果番茄自交,13RR自交不發生性狀分離,而23Rr自交發生性狀分離,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14RR、12Rr、14rr,即RR、Rr、rr三種基因所占比例分別是13+23×14=12、2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及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能能用文字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和計算能力.題型二:自由交配相關計算典例2:(2014?煙臺一模)老鼠的皮毛黃色(A)對灰色(a)呈顯性,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有一位遺傳學家在實驗中發現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如果黃鼠與黃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黃鼠的比例是()A.12B.49C.59分析:老鼠的皮毛黃色(A)對灰色(a)呈顯性,由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因此黃鼠的基因型為Aa.據此答題.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黃鼠的基因型均為Aa,因此黃鼠與黃鼠交配,即Aa×Aa,由于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因此第二代中Aa占23、aa占13,其中A的基因頻率為23×12=13,a的基因頻率為23×12+13=23,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基因頻率的相關計算,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能結合題干信息“含顯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顯性基因(A)的卵細胞不能結合”準確判斷黃鼠的基因型;再扣住“自由交配”一詞,利用基因頻率進行計算.【命題方法點撥】1、分離規律的問題主要有兩種類型:正推類和逆推類親代遺傳因子組成、親代性狀→正推類問題逆推類問題(1)正推類問題:若親代中有顯性純合子(BB)→則子代一定為顯性性狀(B_);若親代中有隱性純合子(bb)→則子代一定含有b遺傳因子.(2)逆推類問題: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顯:1隱→則雙親一定是雜合子(Bb),即Bb×Bb→3B_:1bb;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顯:1隱→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即Bb×bb→1Bb:1bb;若后代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若后代只有隱性性狀→則雙親全為隱性純合子,即bb×bb.2、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不同: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相對性狀n對相對性狀相對性狀的對數1對2對n對等位基因及位置1對等位基因位于1對同源染色體上2對等位基因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n對等位基因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F1的配子2種,比例相等4種,比例相等2n種,比例相等F2的表現型及比例2種,3:14種,9:3:3:12n種,(3:1)nF2的基因型及比例3種,1:2:19種,(1:2:1)23n種,(1:2:1)n測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2種,比例相等4種,比例相等2n種,比例相等遺傳實質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分別進入不同配子中減數分裂時,在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開而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進而進入同一配子中實踐應用純種鑒定及雜種自交純合將優良性狀重組在一起聯系在遺傳中,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同時起作用: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既有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又有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3.等位基因、基因型與表型的概念【知識點的認識】1、相關概念(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①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表現出來的性狀.②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1未表現出來的性狀.③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出現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象.(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①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②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③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④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3)純合子與雜合子①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能穩定的遺傳,不發生性狀分離).如基因型為AAbb、XBXB、XBY的個體都是純合子.純合子的基因組成中無等位基因,只能產生一種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無性狀分離.②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③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④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成的個體(不能穩定的遺傳,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如基因型為AaBB、AaBb的個體.雜合子的基因組成至少右一對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兩種類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現性狀分離.(4)表現型與基因型①表現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②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莖豌豆的基因型是dd.(關系:基因型+環境→表現型)(5)雜交與自交①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②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相互交配的過程.(指植物體中自花傳粉和雌雄異花植物的同株受粉)③測交:讓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可用來測定F1的基因型,屬于雜交)2、知識點撥:(1)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不一定相同;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2)顯隱性關系不是絕對的,生物體內在環境和所處的外界環境的改變都會影響顯性性狀的表現.【命題方向】題型一:顯隱性的判斷典例1:(2014?海南)某二倍體植物中,抗病和感病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要確定這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應該選用的雜交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純合體×抗病純合體,或感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分析:相對性狀中顯隱性的判斷:(1)親代兩個性狀,子代一個性狀,即親2子1可確定顯隱性關系;(2)親代一個性狀,子代兩個性狀,即親1子2可確定顯隱性關系.所以親2子1或親1子2可確定顯隱性關系,但親1子1或親2子2則不能直接確定.解答:A、抗病株與感病株雜交,若子代有兩種性狀,則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故A選項錯誤;B、抗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后代表現出來的性狀即為顯性性狀,據此可以判斷顯隱性關系,故B選項正確;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現性狀分離時才能判斷顯隱性,故C選項錯誤;D、抗病純合體×抗病純合體(或感病純合體×感病純合體),后代肯定為抗病(或感病),據此不能判斷顯隱性關系,故D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基因型和表現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及判斷相對性狀顯隱性關系的兩種方法,能準確判斷各選項選出正確的答案,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題型二:遺傳位置的判斷典例2:(2013?東城區模擬)某XY型的雌雄異株植物,其葉型有闊葉和窄葉兩種類型,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純種品系進行的雜交實驗如下實驗1:闊葉♀×窄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闊葉實驗2:窄葉♀×闊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根據以上實驗,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僅根據實驗2無法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B.實驗2結果說明控制葉型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C.實驗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實驗1子代雌雄植株雜交的后代不出現雌性窄葉植株分析: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識點:伴性遺傳與常染色體遺傳的區別.實驗1、2是正反交,且實驗結果不同,據此可說明控制葉型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且窄葉為隱性.解答:A、由實驗2:窄葉♀×闊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可知母本和雄性后代都是窄葉,父本和雌性后代都是寬葉,說明窄葉是由X染色體是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寬葉是由X染色體是的顯性基因控制的,所以根據僅實驗2是可以判斷兩種葉型的顯隱性關系的,符合一次雜交定顯隱的實驗要求,A錯誤;B、實驗2中子代雌雄個體表現型比例不相等,子代雌株全為闊葉,雄株全為窄葉,說明該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關聯,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C、由題干可知,實驗1、2的親本均為純合子,且每個實驗中雙親具備的是相對性狀,所以子代中雌性植株的基因型均為雜合子,C正確;D、實驗1中親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則他們的子代基因型為XBXb、XBY,讓子代雌雄植株雜交,雜交后代雌性植株的基因型為XBXB、XBXb,表現型均為寬葉,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基因型、表現型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方法點撥】一、基因位置的判斷方法:1、判斷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還是X染色體的實驗設計(1)已知一對相對性狀中的顯隱性關系(方法:隱性的雌性×顯性的雄性)典例1:已知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紅眼W顯性,白眼w隱性),且雌雄果蠅均有紅眼和白眼類型.現有若干紅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蠅,用一次雜交實驗證明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請寫出你的實驗方法、預測結果及相應結論.答案:將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觀察后代雌雄果蠅的性狀.①若后代雌果蠅全為紅眼,雄果蠅全為白眼,則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分析:XwXw白眼♀×XWY紅眼♂→F1:XWXw紅眼♀,XwY白眼♂)②若后代雌雄果蠅全為紅眼,則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分析:P:ww白眼♀×WW紅眼♂→F1:Ww紅眼)③若后代雌雄都有紅眼和白眼,則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分析:P:ww白眼♀×Ww紅眼♂→F1:Ww紅眼,ww白眼)(2)未知一對相對性狀中的顯隱性關系﹣﹣正交和反交①判斷步驟和結論:利用正交和反交法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