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遼寧專用)(解析版)_第1頁
地理(遼寧專用)(解析版)_第2頁
地理(遼寧專用)(解析版)_第3頁
地理(遼寧專用)(解析版)_第4頁
地理(遼寧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贏在中考·黃金8卷】備戰2024年中考地理模擬卷(遼寧專用)黃金卷08(考試時間:45分鐘試卷滿分:4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舉行。杭州亞運會主題口號為“心心相融,@未來”,會徽由扇面、錢塘江、錢江潮頭、賽道、互聯網符號及象征亞奧理事會的太陽圖形六個元素組成。圖為亞運會會徽,完成1-2小題。1.會徽“潮涌”的設計圖案中的山水形象是杭州自然特征的典型代表,杭州山水的特點是(

)A.山高水急 B.巴山蜀水 C.山清水秀 D.白山黑水2.亞運會開幕當日,不同緯度地區正午前后影子組合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1.C2.D【解析】1.山高水急多出現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區,A錯誤;巴山蜀水指重慶、四川一帶的自然景象,B錯誤;杭州位于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山清水秀是其典型的自然環境特征,C正確;白山黑水描寫的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山水特征,D錯誤;故選C。2.亞運會開幕當日,太陽直射赤道,照射角度為直射,赤道地區影長為0,AB錯誤;赤道以北,正午太陽照射方向朝向北方,故影子朝向北方;赤道以南,正午太陽照射方向朝向南方,C錯誤,D正確;故選D。“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提倡在當地時間20:30熄滅不需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2022年“地球一小時”熄燈接力活動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開。完成3-4小題3.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確的是(

)A.①地區居民普遍信仰基督教 B.④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C.⑤地區居民主要為黃色人種 D.⑥地區主要通行法語4.根據圖片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地位于熱帶,這里氣候炎熱 B.③地位于低緯度地區,氣候終年嚴寒C.⑤地位于北溫帶,四季變化明顯 D.⑥地位于南溫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答案】3.D4.C【解析】3.讀圖可知,①地位于北美,該地區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A正確,不符合題意;④為亞洲,③為非洲,兩大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B正確,不符合題意;⑤位于亞洲東部,主要以黃色人種為主,C正確,不符合題意;⑥位于澳大利亞,主要使用英語,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4.讀圖可知,①位于北美,該地區屬于溫帶,A錯誤;③位于赤道附近,位于低緯度地區,屬于熱帶,氣候終年炎熱,B錯誤;⑤地位于東亞中部,屬于北溫帶,四季變化明顯,C正確;⑥地位于南溫帶,沒有極晝極夜現象,D錯誤。故選C。中央氣象臺預計,2024年2月20日起至23日,我國將開啟2024年首場寒潮天氣過程,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劇烈降溫和大風天氣,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人們紛紛穿上秋褲。此次強寒潮對深圳影響比較大,造成氣溫斷崖式下降、偏北風的風力增大至最大陣風8左右,還伴有分散小雨加持。讀“秋褲預警地圖”,完成5-6小題。5.“秋褲預警地圖”。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映了我國氣溫從西北向東南遞減 B.反映我國氣溫從北向南逐漸遞減C.緯度位置導致南北方穿衣差異大 D.“不穿秋褲則Die”的城市是上海6.據某市氣象臺預報,當地2月23日,白天到夜間小雪,東北風6級,最高氣溫4℃,最低氣溫﹣5℃。下列天氣符號(如圖)中,能正確表示該天氣預報內容的是(

)A. B. C. D.【答案】5.C6.C【解析】5.“秋褲預警地圖”反映我國北方地區緯度高,氣溫較低,對秋褲依賴性較大,南方地區緯度低,氣溫較高,對秋褲依賴性小,表明在緯度因素影響下,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氣溫從南向北遞減,C正確,AB錯誤;由圖可知,“不穿秋褲則Die”的城市是黑龍江和內蒙古一帶,上海為“我的秋褲在哪里”,D錯誤。故選C。6.讀圖可知,選項A天氣信息為雨夾雪,西北風4級,A錯誤;選項B天氣信息為中雪,西北風4級,B錯誤;選項C天氣信息為小雪,東北風6級,最高氣溫4℃,最低氣溫﹣5℃,C正確;選項D天氣信息為中雨,東北風6級,D錯誤。結合題意,故選C。《中國制造2025提出重塑東北裝備競爭力》,東北地區文化繁榮、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讀“東北地區地形分布圖”和“丹東某少數民族圖”,完成7-8小題。7.丹東是多民族聚居區,圖中的少數民族擅長跳長鼓舞,喜愛辣白菜、打糕等民族特色食品,該民族是(

)A.藏族 B.傣族 C.蒙古族 D.朝鮮族8.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中,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改造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可適用的方案是(

)A.加大勘探力度,爭取發現新的資源B.禁止所有工業基地運作C.進行產業轉移,到其它地方開發資源D.調整產業結構,改原來以單一資源為主的經濟為多種產業并舉【答案】7.D8.D【解析】7.“擅長跳長鼓舞,喜愛辣白菜、打糕”是朝鮮族的民族特色,朝鮮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D正確;“擅長跳長鼓舞,喜愛辣白菜、打糕”不是藏族、傣族、蒙古族的民族特色,ABC錯誤。故選D。8.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主要優勢是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和水陸交通便利,但由于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和產業結構單一等原因,近年來的經濟地位在全國相對下降,因此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措施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改原來以單一資源為主的經濟,多種產業并舉,D正確;東北地區資源枯竭,“加大勘探力度,爭取發現新的資源”可行性較小,且這些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加大勘探力度”繼續大力發展重工業不利于東北地區的可持續發展,A錯誤;“禁止所有工業基地運作”、“進行產業轉移,到其它地方開發資源”不符合實際,也不利于東北經濟發展,BC錯誤。故選D。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G20峰會,300輛中國新能源汽車作為官方用車之一,為峰會的綠色出行保駕護航,同時向公眾傳達此次峰會主題之一—從化石能源向更環保的能源轉變。下圖為印度尼西亞示意圖。讀圖,完成9-11小題。9.中國車企選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是因為當地具有(

)①高端的生產技術②多項的政策支持③廣闊的消費市場④充足的勞動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300輛新能源汽車從爪哇島運往巴厘島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航空運輸 B.水路運輸 C.管道運輸 D.鐵路運輸11.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經濟合作,可以(

)A.滿足全球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B.緩解印度尼西亞大氣污染問題C.消除區域經濟差異 D.不斷促進南北對話【答案】9.D10.B11.B【解析】9.印度尼西亞生產技術水平低于中國,①錯誤;中國車企選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是因為中國與印尼兩國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制造、市場等方面加強合作,當地具有多項的政策支持;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有廣闊的消費市場、充足且廉價的勞動力優勢,②③④正確。故選D。10.300輛新能源汽車運量較大,從爪哇島運往巴厘島需要經過水域,故最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是水路運輸,B正確;航空運輸運量小,運費貴,A錯誤;管道運輸適合液體或氣體的運輸,C錯誤;鐵路運輸運量大,運費低,但主要在陸上運輸,D錯誤。故選B。11.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經濟合作,可以緩解印度尼西亞大氣污染問題,B正確;不能滿足全球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和消除區域經濟差異,AC錯誤;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都是發展中國家,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是南南合作,D錯誤。故選B。一旅行者在非洲大陸旅行,下圖(左圖)是他從北向南的旅行途中所看到的景象。讀圖,完成12-13題。12.旅行者的旅行路線最有可能是右圖中的(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13.關于右圖中四地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水土流失 B.乙地草地退化C.丙地土地荒漠化 D.丁大氣污染嚴重【答案】12.B13.B【解析】12.觀察景觀圖可知,旅行者自北向南依次經過了沙漠、草原和雨林,所以他經過的氣候區是熱帶沙漠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①-②自北向南經過地中海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區,A錯誤;③-④自北向南經過熱帶沙漠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區和熱帶雨林氣候區,B正確;⑤-⑥自北向南經過熱帶草原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C錯誤;⑦-⑧北向南經過熱帶沙漠氣候區、高原山地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區,D錯誤;故選B。13.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沙漠廣布,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環境問題,A錯誤;乙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氣候干燥,降水較少,所以主要的環境問題是草地退化,B正確;丙地位于赤道附近,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不會出現土地荒漠化,C錯誤;丁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區,大氣污染嚴重不是主要環境問題,D錯誤;故選B。讀“南亞、東南亞簡圖”,據此,完成14-15小題。14.下列對東南亞和南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湄公河在泰國境內入海B.泰國所在的半島是中南半島,該半島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橫分布C.南亞的地勢特征是南高北低D.南亞的降水主要受②所示季風的影響,該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15.如果東南亞地區的某商戶想從南亞進口一批貨物,下列最不可能出現在訂貨合同中的是(

)A.電子材料 B.棉花 C.稻米 D.黃麻【答案】14.D15.C【解析】14.湄公河從越南注入南海,A說法錯誤;中南半島,該半島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說法錯誤;南亞的地勢特征是南北高,中部低,C說法錯誤;南亞的降水主要受②所示季風—西南季風的影響,西南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15.南亞地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水稻是常見的糧食作物,同時在恒河下游地區盛產黃麻,德干高原西北部盛產棉花,BCD不符合題意;南亞地區的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電子材料最不可能出現在訂貨合同中,A符合題意。故選A。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空1分,共25分)16.新西蘭位于大洋洲,是一個多山的島國,森林資源豐富。在世界奶粉行業中“新西蘭制造”是優質的代名詞。近年來日本和新西蘭聯合開發新西蘭南島外海豐富的漁業資源,讀“日本示意圖”、“新西蘭示意圖”和“惠靈頓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1)日本的首都是位于關東平原的;新西蘭南島西側終年受圖示盛行風影響,故西側降水較東側;兩國都位于火山地震帶,多溫泉、火山和地震。(2)日本礦產資源貧乏,但利用島國海岸線曲折,多的優勢,確立了“貿易立國”戰略,對外貿易發達。(3)讀圖可知惠靈頓的氣候特征為,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每年6—8月為新西蘭的“奶牛假期”,因為此時是新西蘭的季(選填“夏”或“冬”),牧草生長較慢,產奶量較低。【答案】(1)東京多環太平洋(2)優良港灣(3)全年溫和濕潤冬【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日本首都東京位于關東平原,該平原是日本面積最大的平原。根據新西蘭示意圖,可以判斷出新西蘭南島西側終年受西風的影響,故西側的降水較東側多。日本和新西蘭都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溫泉、火山、地震多。(2)結合所學知識,日本是位于亞洲東部的一個島國,礦產資源貧乏,但利用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的優勢,確立了“貿易立國”戰略,對外貿易發達。(3)由圖可知,根據惠靈頓氣候資料圖,可以判斷出惠靈頓的氣候特征為終年溫和濕潤,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新西蘭位于南半球,每年6~8月為新西蘭的“奶牛假期”,因為此時是新西蘭的冬季,牧草生長較慢,產奶量較低。17.【亞太合作共享繁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6分)材料一: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亞太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構。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7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莫斯科尼中心閉幕。會議發表了《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宣言強調,亞太經合組織必須利用技術和經濟進步,繼續釋放本地區的巨大潛力和活力,促進經濟增長,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所有環境挑戰。材料二:下圖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分布圖。【成員國分布】(1)APEC成員國有21個之多,分布廣泛,除洲和南極洲外,其余大洲均有分布。【成員國差異】(2)各成員國之間經濟、文化等差異顯著,按經濟發展水平,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屬于國家。宗教文化方面,泰國居民主要信奉教。【優勢互補】(3)下圖為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模式示意圖。讀圖可知,在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過程中,各國的優勢得以突出。澳大利亞擁有優質的,中國可以發揮工業基礎好、市場等優勢,越南具有優勢,這樣的生產模式也使各國的消費者獲得了物美價廉的商品。(從“原料”、“技術”、“勞動力價格”中選擇合適的內容填空)。【互惠共利】《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指出,亞太經合組織強調致力于以市場驅動方式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包括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議程。為此,亞太經合組織將加強能力建設和技術合作,支持本組織經濟體參與地區全面和高質量發展事業。(4)簡述APEC成員國積極融入亞太區域合作的重要意義。(任答1點)【答案】(1)非(2)發達佛(3)原料勞動力價格(4)有利于加速國際貿易發展;有利于各國、各地區經濟與技術的密切合作;有利于促進各國、各地區共同發展與繁榮等。【解析】(1)由圖可知,根據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分布圖,可以判斷出APEC成員國有21個之多,分布廣泛,除非洲和南極洲外,其余大洲均有分布。(2)結合所學知識,根據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差異,可以分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其中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屬于發達國家。泰國位于東南亞地區,居民主要信仰佛教。(3)由圖可知,根據APEC成員國服裝生產—銷售模式示意圖,可以判斷出澳大利亞被譽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擁有優質的原料,中國可以發揮工業基礎好、市場等優勢,越南具有勞動力價格優勢,這樣的生產模式也使各國的消費者獲得了物美價廉的商品。(4)APEC成員國積極融入亞太區域合作的意義重大,有利于促進各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加強各成員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促進國際合作,帶來戰略效益;還有利于鞏固和發展亞太地區及周邊國家的關系,促進共同發展。18.2023年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黃河保護法規定,促進黃河高質量發展應當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綜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6分)材料一:榆林市泉家溝位于黃土高原,1979年,被確立為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實驗區。經過多年努力,當地土地利用結構發生變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材料二:黃土高原分布圖(圖1)及榆林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材料三:榆林市泉家溝土地利用結構圖(如圖)(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流經黃土高原之后含沙量大增,最終注入,是我國第二長河。(2)區域定位:黃土高原東起(山脈),西至烏鞘嶺,南抵(山脈),北連內蒙古高原。(3)每逢春季來臨,榆林地區小麥返青和玉米出苗,農業用水量大,根據榆林氣溫曲線和降水圖,舉出應對春旱的措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