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24講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24講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24講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24講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第24講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課時作業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作業24宋明理學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4·石家莊高三調研]東晉高僧慧遠曾說“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睎|晉道士葛洪著《抱樸子》有內、外兩篇,“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改變,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這說明()A.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B.佛、道挑戰了儒學正統地位C.儒、道、佛的終極目標一樣D.東晉最終實現了三教合歸儒解析:材料反映了儒、道、佛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汲取,出現了合流的趨勢,所以選項A是符合題意的,正確;佛、道并未挑戰儒學正統地位,儒學仍舊是正統的,選項B不符合題意,解除;儒、道、佛的終極目標各不一樣,是不一樣的,選項C不符合題意,解除;三教并非融為一體,即三教并非合歸儒,選項D不符合題意,解除;故本題選A。答案:A2.[2024·南寧高三統測]胡道靜稱“朱熹是歷史上一位有相當成就的自然科學家”,李約瑟也認為:“理學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觀點極其一樣,……朱熹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綜合思想家’”。二者的評價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義的世界觀B.格物致知的方法論C.明道德之善的情懷D.求科學之真的精神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朱熹認為要把握“理”,就須要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學問的基礎上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最終貫穿明“理”。這其中體現了確定的科學探究精神,這與材料“朱熹是歷史上一位有相當成就的自然科學家”“理學的世界觀和自然科學的觀點極其一樣”觀點一樣,故B項正確。胡道靜和李約瑟確定的主要是朱熹的方法論,A、C兩項與題干無關,解除。D項說法錯誤,朱熹的主見屬于唯心主義,故D項解除。答案:B3.[2024·吉林高三統測]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寫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頃必謹而察之;此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則敬以充之……人欲也,則敬以克之?!边@段文字體現的朱熹的主見是()A.干預政治的關鍵是“正君心”B.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于氣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道的價值內涵是“三綱五?!苯馕觯翰牧稀霸副菹伦越褚酝?,一念之頃必謹而察之……天理也,則敬以充之……人欲也,則敬以克之”可以得出統治者治理天下應做到“存天理、滅人欲”,這體現出朱熹的主見是“正君心”,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理”與“氣”之間的關系,故B項解除;C項是程朱理學駕馭“理”的方法,材料中沒有體現,故解除;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解除。答案:A4.[2024·阜新高三調研]宋代某理學家說:“小學者,學其事;高校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則做去。高校是獨創此事之理。由此可見該理學家()A.主見求理需按部就班B.認為育人要因材施教C.提倡教化需有教無類D.強調探尋事物的真理解析:“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則做去。高校是獨創此事之理”可知,該理學家主見求理要按部就班,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無法體現“因材施教”,解除B項;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無法體現教化需有教無類,解除C項;材料反映求理要按部就班,并非強調探尋事物的真理,D項錯誤。答案:A5.[2024·桂林市高三模擬]有探討者撰文指出,在現代儒學探討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學(即王陽明心學)作為程朱理學的對立面,這種看法掩蓋了理學發展過程中的許多實情。事實上,王學是有元以來在“合會朱陸”的趨勢下產生的。黃宗羲也稱其“范圍朱陸而進退之”。作者認為“王學”()A.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B.主要是上承陸九淵學說C.對朱陸的思想兼有承襲D.與程朱思想具有一樣性解析:本題考查了王陽明的心學。依據所學內容可知,王陽明的心學與程朱理學是有不同之處的,所以他不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故解除A項;依據“王學是有元以來在‘合會朱陸’的趨勢下產生的。黃宗羲也稱其‘范圍朱陸而進退之’”可知,王陽明對朱熹和陸九淵的思想都有所承襲,并不僅僅是繼承陸九淵的學說,和程朱思想也不具有一樣性,故解除B、D兩項。故選C項。答案:C6.[2024·黃岡聯考]王陽明《傳習錄》載,“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边@一主見()A.否定“存天理,滅人欲”B.留意人的意識的重要作用C.體現了人文精神的內涵D.科學地指明白心與物的關系解析:材料“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反映了王陽明的心學觀點,心學主見心是萬物本原,留意人的意識的重要作用,故C項正確;心學并不是對理學的否定,材料也沒有反映出否定“存天理,滅人欲”的內容,故A項錯誤;人文精神留意人性和人的價值,材料并沒有體現,故C項錯誤;心學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并不能科學地指明心與物的關系,故D項錯誤。故選B項。答案:B7.[2024·濟寧高三診斷]明中葉以后,王守仁標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這引發了士大夫對君主圣賢偶像的懷疑,此后,有些士大夫們一反陳規舊說,指責《論語》、直斥六經,張揚特性。這()A.強調了人的自我價值B.是“西學東漸”的產物C.表達了民主政治訴求D.是理學思想的創新解析: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反映了人人心中都有良知的思想主見。材料“指責《論語》、直斥六經,張揚特性”反映了對傳統倫理道德的批判,對人性的宣揚,這些主見都突出了人的自我價值,故A項正確;“西學東漸”指西方文明向中國傳播,材料未涉及此問題,故B項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主見要求,故C項錯誤;“愚夫愚婦與圣人同……直斥六經,張揚特性”體現了對傳統理學的批判,而不是創新,故D項錯誤。故選A項。答案:A8.[2024·合肥高三聯考]王夫之認為“天理寓于人欲,無人欲則天理不行得見”。由材料可知,王夫之()A.認為人欲也是天理B.主見“致良知”C.徹底批判儒家思想D.強調經世致用解析:材料“天理寓于人欲,無人欲則天理不行得見”,可見王夫之認為天理人欲不行分,故選A項;主見“致良知”的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解除B項;王夫之等早期啟蒙思想家沒有徹底批判儒家思想,解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做學問要關注現實解決現實問題,解除D項。答案:A9.[2024·三明高三統考]顧炎武說:“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黃宗羲說:“扶危定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絲有所未盡?!边@說明他們都()A.以天下為己任B.抨擊君主專制C.提倡民主法治D.反對宋明理學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兩位思想家認為學習的目的是要“明道”“救世”“扶危定傾之心”,他們的思想都體現劇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反對君主專制,而是強調他們主見求學應以天下為己任,解除B項。材料主旨不是民主法治,而是強調求學應以天下為己任,解除C項。顧炎武和黃宗羲的思想是對儒學的繼承和發展,但材料沒有涉及他們反對宋明理學,而是強調求學應以天下為己任,解除D項。答案:A10.[2024·青島高三調研]李贄認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見;若無私,則無心矣?!睂@段話的理解正確的是()A.顛覆程朱理學的人欲觀B.強調私欲是唯一的人性C.確定人的私欲的正值性D.批判了大公無私的思想解析:李贄批判傳統權威,提倡思想自由,“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說明李贄主見確定人的私欲的正值性,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對程朱理學觀點進行批判,A項錯誤;B項中“唯一的人性”說法確定;D項中“大公無私”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C11.[2024·滄州高三聯考]在價值層面上,理學家否定現實社會中個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價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學者在價值取向上正好與之相反,確定“財之與勢固英雄之所必資,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稟賦之自然”。這說明()A.經濟的發展導致思想改變B.世俗化是明末儒學主流C.經濟轉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學得到發展解析:“財之與勢固英雄之所必資”是在確定對財寶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這種追求世俗價值的價值取向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的狀況下,市民階層的需求,故選A項;明末清初,理學和心學相繼占統治地位,世俗化不是其儒學主流,故解除B項;當時經濟領域雖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是經濟并沒有在明末發生轉型,故C項也不符合史實;D項符合史實,但與題意不一樣,故解除。答案:A12.[2024·威海高三模擬]明清之際抨擊君主的思潮“無需借助文本的傳播,主要是口耳相傳,也不受官員士大夫和道德的規范,依據實際生活表現民眾的真情實感,編成各種民歌、民謠等,在通衢鬧市演唱、傳播,以致從官員到民眾對皇帝非議成風”。這事實上是()A.人們對當時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B.民眾追求民主政治的體現C.封建小農經濟逐步解體的反映D.市民文化發展的必定結果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明清之際抨擊君主的思潮,是對既存的封建秩序的抵制和打擊,故A項正確。材料反映了人們對當時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而不是民眾追求民主政治,B項錯誤。鴉片斗爭后,小農經濟漸漸解體,C項錯誤?!氨囟ńY果”一說太確定化,D項錯誤。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8分,第14題24分,共52分)13.[2024·濰坊高三診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儒家始終比較重視道德修養問題。前期儒學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養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主見“仁者愛人”;在人生價值的選擇上,主見威猛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殺身成仁、殺身成仁;在道德修養方法上,則留意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后期宋明理學家把道德修養作為治學做人的根本,主見“學以至圣人”,要求自己和他人能夠把圣人作為學習的榜樣,以圣人的人格為導向,在精神上不斷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質。同時留意個體內在情感的調整,要求個體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保持心靈的安靜,保持一顆冷靜清楚的頭腦,以期冀達到一種有涵養的人格。材料二西方現代的道德觀念是從基督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兼而汲取了古代哲學的道德理論,并以近代三大著作為依托,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道德體系?;浇痰木駜群耸聦嵣弦彩恰叭省?,即博愛世人;而古代西方人的道德觀則特殊留意與學問、思想情感的結合。蘇格拉底提出才智即德行,亞里士多德則更留意美德與人類思想情感的結合,強調知與行的統一。他們從人性角度動身,用學問與理性來實踐道德;三大著作中,《國富論》在經濟上用“看不見的手”興起了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論法的精神》在法律上確立了法律的神圣地位和三權分立原則;《社會契約論》在思想上從“人生而自由”的基礎動身提出了政治上的“契約自由”。(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學問,指出孔孟儒學和宋明理學在道德修養上的不同觀點,并分析儒家道德修養觀的社會意義。(14分)(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學問,概括西方現代道德觀的特點,并比較西方現代道德觀與中國傳統儒家道德觀的異同。(14分)解析:本題考查東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較。從孔孟儒學和宋明理學在道德修養上的不同觀點以及儒家道德修養觀的社會意義;西方現代道德觀的特點以及西方現代道德觀與中國傳統儒家道德觀的異同等方面來分析。第(1)問,第一小問的觀點,依據材料一“在人的道德修養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規范體系,主見仁者愛人;在人生價值的選擇上,主見威猛不能屈、富貴不能淫、殺身成仁、殺身成仁;在道德修養方法上,則留意道德理論與道德實踐、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的統一”可以得出孔孟儒學認為道德的核心是“仁”;主見殺身成仁;留意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昂笃谒蚊骼韺W家把道德修養作為治學做人的根本”“同時留意個體內在情感的調整,要求個體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保持心靈的安靜,保持一顆冷靜清楚的頭腦,以期冀達到一種有涵養的人格”可以得出宋明理學認為道德修養是治學做人的根本;強調自我修養;強調修心。其次小問的意義,依據第一小問的觀點,結合材料和所學可知,意義是有利于塑造志向人格;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協調人際關系;有利于改善社會風氣;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社會進步。第(2)問,第一小問的特點,依據材料二“從基督教倫理道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兼而汲取了古代哲學的道德理論,并以近代三大著作為依托,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道德體系”“特殊留意與學問、思想情感的結合”“用學問與理性來實踐道德”“在法律上確立了法律的神圣地位和三權分立原則”;“《社會契約論》在思想上從人生而自由的基礎動身提出了政治上的契約自由”,結合所學可以得出特點是吸取基督教、古代哲學和啟蒙思想的成果;留意道德與學問、思想情感的結合;強調理性和實踐,崇尚自由、法制和契約的精神。其次小問的異同點,依據兩則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相同點是都主見“仁愛”;都留意道德實踐;都與情感相結合。不同點是中國更留意道德中個體的自我修養,重感性;西方更留意道德的社會意義,重理性。答案:(1)觀點:孔孟儒學認為道德的核心是“仁”;主見殺身成仁;留意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宋明理學認為道德修養是治學做人的根本;強調自我修養;強調修心。意義:有利于塑造志向人格;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協調人際關系;有利于改善社會風氣;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答對四點即可)(2)特點:汲取基督教、古代哲學和啟蒙思想的成果;留意道德與學問、思想情感的結合;強調理性和實踐,崇尚自由、法治和契約精神。異同:同:都主見“仁愛”;都留意道德的實踐;都與情感相結合。異:中國,更留意道德中個體的自我修養,重感性。西方,更留意道德的社會意義,重理性。14.[2024·太原高三統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啟蒙學者在批判封建專制的同時,提出了自己嶄新的社會志向——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則根本沒有自己新的社會志向。黃宗羲的志向是復原“三代之盛”,無非是改善君臣、君民關系的封建盛世而已。正由于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