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_第1頁
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_第2頁
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_第3頁
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_第4頁
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滁州市省級示范高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六校期中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在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要求。1.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時不用帶“翻譯”。對該現象出現的原因用下圖包含的信息進行解釋,正確的是()A.文化的交融與認同 B.個人的威望與號召C.“學在民間”的出現 D.中央集權制度的保障2.下面為考古發掘的漢代畫像石拓片。這些畫像石拓片()A.說明漢代環保意識較為濃厚B.可用來研究漢代體育活動C.反映出漢代狩獵占主導地位D.具有浪漫主義繪畫的特征3.宋高宗說:“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南宋政府在通商口岸創辦外商招待所,如杭州有懷遠驛,明州、溫州、泉州有來遠驛等,并對外國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護措施。這些措施旨在()A.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B.宣示天朝大國聲威C.促進經濟重心南移D.完善朝貢貿易體制4.王陽明曾寫詩道:“投荒萬里入炎州,卻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雖吏隱未忘憂。”后來又創詩篇:“逢時已負三年學,治劇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寧論屈,志存經國未全灰。”這些詩篇反映出王陽明()A.注重內心警醒與反思 B.關注底層民眾的困苦C.倡導個性自由反封建 D.具有濃厚家國情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華堂日記》中,反映土地租佃關系的記事有4條。在日記中,關于墾田、挑泥、種麥等往往有發給“工本”和“工銀”的記載,他的田莊產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場。該日記可以佐證()A.農村雇傭勞動基本普及B.地主剝削程度有所減輕C.地主收入依賴家庭副業D.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多樣6.河南省社旗縣山陜會館系清代山西、陜西旅居賒旗鎮的富商大賈接客迎仕、聯誼集會和焚香祭奠的場所。據《重建山陜會館碑記》記載,咸豐七年反政府武裝在進攻縣城時用大火“焚及會館大殿、廊坊、春秋樓,葷葷大者俱化灰燼”。這些反抗政府武裝的斗爭()A.以“扶清滅洋”為運動口號 B.阻止英法聯軍對北京的進攻C.旨在響應太平軍的反清革命 D.實踐了《資政新篇》的主張7.如表所示為1894-1920年中國民族資本與外資的投資種類差異(%)。據表可得出的結論是這一時期中國()1894年1914年1920年外資民資外資民資外資民資工業資本25.302.2855.3211.6455.6514.84商業資本43.4474.8936.8267.3036.4058.87金融業資本31.2622.837.8621.067.9526.29A.民族工業失去發展空間B.民族企業規模擴大C.民族企業發展環境改善D.民族工業基礎薄弱8.“四野攻堅出奇兵,強取錦州困長春。浴血塔山阻頑敵,英勇沙場報丹心。西柏坡上定大計,蔣家王朝膽戰驚。首役告捷萬眾舞,仁義之師正乾坤。”與這首詩描寫的事件相關的戰役是()A.平津戰役 B.渡江戰役 C.遼沈戰役 D.淮海戰役廣大區域內,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戰略性進攻戰役,排除D項。故選C項。9.下圖所示歷史事件()A.傳播了阿拉伯數字 B.擴大了羅馬法的適用范圍C.開啟了希臘化時代 D.加快了印刷術的西傳進程10.下圖所示為故宮借助互聯網平臺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這些文創產品()A.促進了傳統文化元素的傳播 B.必須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C.是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源 D.以歷史真實性為第一要義11.下表為20世紀非洲文學的發展歷程。據此可知,20世紀非洲文學()時期特點最初20年收集整理民間文學并對宗主國文學進行模仿。20到40年代對民族歷史進行回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黑人性運動”。50到60年代控訴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暴行,謳歌獨立精神。70年代以后將對傳統文化沖突的描寫轉移到殖民主義結束后新的社會問題的呈現。A.體現了族群文化的多元 B.將傳統文化作為創作的中心C.強化了區域文化的認同 D.折射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歷程12.1581年,葡萄牙人開始將中國絲綢和印度棉紡織品,以及一些奴隸從澳門運送到馬尼拉,再轉裝到西班牙大帆船上,運往美洲和西班牙。葡萄牙船只則在馬尼拉裝載西班牙大帆船從美洲運來的白銀,返回澳門或果阿。此時的葡萄牙()A.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出超 B.參與全球貿易網絡的構建C.位居全球經濟發展中心 D.得益于世界市場基本形成13.如圖為歐洲主要國家城市化發展速度圖(1300—1900年)其中②(正方形)代表的是()歐洲主要國家城市化發展速度圖(1300—1900年)注:由上至下為①②③A.法國 B.英國 C.意大利 D.德國14.如表是1922年10月蘇聯部分省份的農民情況摘要。這反映出當時蘇聯()省份農情摘要鄂木斯克省因糧食機關按加倍的播種面積征收糧食稅,農民對蘇維埃政權非常憎恨普斯科夫省糧食稅要占農民全部收成的2/3還要多梁贊省100%完成糧食稅的農民必然要挨餓特維爾省完成糧食稅后,現在農民不得不在市場上購買糧食雷賓斯克省農民為了少交糧食稅,減少播種面積基輔省有農民因糧食稅的壓力而自殺A.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效率低下 B.新經濟政策的執行存在嚴重問題C.農業集體化并未有效改善農民生活 D.小農經濟阻礙農業生產力的發展15.澳洲黑人是澳大利亞的原始居民。后來其他種族或民族的移民人口大量涌入。如英國共把19萬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亞。又如,從1820年到19世紀30年代初引進自由移民1.4萬人,約占全澳移民總數的1/3,此后自由移民引進數額直線上升。1841—1850年就引入自由民10.8萬人。此舉()A.不利于澳大利亞人口結構變化B.削弱了土著勢力對議會控制C.根據澳大利亞的實際主動調整D.加速了澳洲人口的族群融合16.20世紀90年代初產生“智慧聚集—美國創造—資本推動一全球應用”的可持續發展體系。自2008年尤其是2015年以來,中國圍繞新經濟陸續出臺涵蓋“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人工智能、雙創等領域的一系列政策,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目標,美國正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上述現象反映了()A.傳統經濟取代新經濟發展模式 B.互聯網發展推動各國經濟進步C.國家干預政策已占據主導地位 D.新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全球競爭二、非選擇題:共4題,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一片樹葉的故事:唐宋時期江西的茶業經濟材料一由唐至宋,茶業經濟崛起,飲茶成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江西是利用茶較早的省份,早在東漢,廬山便有寺僧采制野茶。唐、宋是江西茶業發展的盛期,產茶縣達50余個。年產茶亦相當可觀,茶葉貿易興旺,浮梁縣就是有名的茶貿市場。江西的年收茶課銀達15萬貫,占全國四分之一。——據黃積安《江西茶葉歷史與現狀》材料二江西的經濟是在安史之亂以后開始有了顯著的發展。到了宋代,隨著農業技術的提高,江西的茶葉生產有了進一步提升,呈現數量巨大、種植地更廣、專業化程度更高的特點。茶葉生產逐漸呈現商品化的趨勢,成為農民謀生的重要手段。——摘編自周荃《經濟重心南移趨勢下的唐宋江西茶業經濟》材料三歷史學家費爾南認為:“茶在中國與葡萄在地中海沿岸起的作用相同,凝聚著高度發達的文明。”茶葉是唐宋時期種植的最為重要的一種經濟作物,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茶業經濟既是唐宋社會農業發展和文明進步的結果,又反過來引起整個社會的新的變化和發展。——摘編自林文勛《茶葉和唐宋經濟》(1)依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宋時期江西茶業經濟崛起的主要原因。(6分)(2)茶業經濟崛起對唐宋時期的社會發展有什么作用?(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結合材料與所學中國近代史的相關知識,自擬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集中的手工工場,相對于分散的作坊而言,是一種大型的生產組織,它把所有勞動力和不同工序集合在同一場所。在手工工場里,日趨細致的勞動分工已成為生產的基礎。這一時期,產生很多發明,采用新的技術,改進生產工具。手工工場的組織形式對工人的訓練和要求,奠定了日后工業化大生產所必備的組織秩序,人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手工工場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質量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它面向市場而進行生產。——改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編,工業文明的興盛)》材料二:英國是第一個工業化的大國,也是第一個呈現衰落特征的現代西方工業國家。英國的繁榮依賴于兩個十分重要的條件,一是其控制殖民地的能力,二是其他國家的工業落后于英國。隨著英國海外的殖民擴張,英帝國的領地遍及全球,成為所謂的“日不落帝國”,這固然增強了英國的實力,同時也潛伏著無法有效控制其領地的危機,英國的殖民統治喚醒了當地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英國海軍崛起和衰落與英國經濟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技術進步以及洲級大陸的工業化,海權逐步讓位于陸權。馬歇爾提出:“英格蘭將來在世界各國中所處的地位必定取決于其保持工業領先地位的程度。她不可能是唯一的領導者,但她可以是領導者之一。”在1870年以后,其高峰已經過去,英國開始被美國、德國等后起的工業化國家超過。——摘編自陳曉律《近代英國興衰的歷史軌跡》(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工業革命前英國手工工場呈現的發展趨勢,并概括手工工場的發展為日后工業革命開展而奠定的基礎。(8分)(2)根據材料二分析英國衰落的原因,從世界貨幣體系演變的角度,概括英國衰落的過程。(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9世紀的拉丁美洲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工農結合的香蕉種植園和現代采礦區,都普遍采用機械化生產,這些技術深遠地改變了巴拿馬和拉美民眾的生活方式。1821年,擺脫了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巴拿馬人已經開始參與共和制下的政治選舉,不同膚色的公民均享受法律上的平等,這完全是對美國種族歧視的一種挑戰。——摘編自拉索《被抹去的歷史——巴拿馬運河無人訴訟的故事》材料二拉丁美洲國家延續并放大了殖民時期社會結構的斷裂,社會普遍存在上層權貴集團與底層民眾巨大的兩極分化,中間階層人數較少且能力羸弱。在發展與公平之間無法平衡,使得政府的政策選擇處于“鐘擺”似的周期性變動之中,最終導致政府的頻繁更替與政局的動蕩。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多個拉美國家年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近半個世紀之后,阿根廷、烏拉圭、墨西哥、巴西等國家依然屬于中等收入國家,成為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摘編自劉持全《拉茨陷阱初探》材料三東亞國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市場經濟+強有力的政府干預”模式,依靠“看得見的手”加速實現現代化,有人形容為“孔子+斯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