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ATCM 116-2024 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_第1頁
T-CIATCM 116-2024 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_第2頁
T-CIATCM 116-2024 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_第3頁
T-CIATCM 116-2024 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_第4頁
T-CIATCM 116-2024 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5.240.80Professionalstandards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cient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發布IT/CIATCM116—2024前言 Ⅱ Ⅲ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定級原則 35定級細則 35.1一級中醫藥古籍 35.2二級中醫藥古籍 45.3三級中醫藥古籍 45.4四級中醫藥古籍 4附錄A(資料性)中醫藥古籍定級評價指標及其釋義 6T/CIATCM11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中國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佟琳、李鴻濤、張偉娜、張磊、李萌、劉思鴻、陳廣坤、李辰、葛政、高思嘉、王蕊、盧鶴、鄧景鵬、陳紅彥、楊照坤、黃燕生。T/CIATCM115—2024在古籍分級保護方面,國內已制定《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古籍定級標準》《漢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級》等針對古籍的定級標準。中醫藥古籍作為中國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具有中國古籍的共性,又具備自身的特殊性,應用現有標準對中醫藥古籍進行評價時,往往級別和價值等次評定較低,致使很多中醫藥古籍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和發掘。為促進中醫藥古籍的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對于級別高的中醫藥古籍優先進行數字化,以確保其持久保存與廣泛傳播,故參照《文物藏品定級標準》《漢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級第1部分:古籍》(GB/T31076.1-2014),結合現存中醫藥古籍的實際情況,除以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作為指導原則外,補充完善中醫藥古籍在學術和應用價值方面評估的特點,制定本文件。1T/CIATCM115—2024中醫藥古籍定級標準本文件規定了中醫藥古籍的基本術語和定義,以及中醫藥古籍的級別。本文件適用于1912年以前書寫或印制于紙質載體上的中醫學書籍。不適用于其他特種古代文獻,如甲骨、簡策、帛書、敦煌遺書、金石拓本、少數民族語醫籍等的定級。供全國各級各類型圖書館、博物館等單位的中醫藥古籍保護、整理和利用工作,出版、教學、科研及國內外相關業務單位可參照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1076.1—2014漢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級第1部分:古籍GB/T36748—2018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古籍定級WH/T20—2006古籍定級標準T/CAS531—2021中醫古籍分類標準T/CIATCM058—2019中醫藥信息標準編制通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中醫藥古籍ancientbook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中國古代中醫藥書籍的簡稱,主要指書寫、印制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國古典裝幀形式的中醫藥書[來源:T/CAS531—2021,3.1]3.2古籍定級distinctionofChineseancientbooks指通過研究古籍傳本的特征,辨別古籍傳本的真偽與優劣,進而確定古籍傳本的級別。3.3中醫藥古籍定級distinctionofancientbook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通過研究中醫藥古籍傳本的特征,辨別古籍傳本的真偽與優劣,并結合中醫藥古籍學術與應用價值的評估,進而確定中醫藥古籍傳本的級別。3.4版本edition書寫或使用雕版、活字排版以及其他方式刷印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2,有修改]2T/CIATCM116—20243.5版本類型typesofeditions使用不同寫印技術制作而成的各類型版本的總稱。[來源:GB/T31076.1-2014,2.3]3.5.1寫本handwrittencopy繕寫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6748—2018,3.3.1]3.5.2稿本manuscript分手稿本、修改稿本、清稿本、寫樣稿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4]3.5.3抄本transcript依據某一底本繕寫謄抄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5]3.5.4彩繪本manuscriptwithcolorillustrations用多種顏色繪制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6]3.5.5刻本block-printedition雕版印制書籍的統稱。包括捺印和刷印等形式,主要指雕刻木板以成陽文反字或圖像版片,經敷墨覆紙刷印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3.5.6套印本editionprintedinmultiplecolors(eithersimultaneouslyorseparately)套色或套版印成的古籍傳本。早期為同版分色刷印,元代以后發展為兩版或多版分色套印。[來源:GB/T31076.1-2014,2.3.4]3.5.7活字印本movabletypeedition活字排印本的統稱。利用泥、木、銅、錫、鉛、鐵等材質,制成活字排成印版,再敷墨覆紙刷印而成的古籍傳本。其中,以銅、錫、鉛、鐵等材質活字排版刷印而成的古籍傳本稱為“金屬活字印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1]3.5.8影印本photo-offsetedition用照相技術攝取底本的圖文,制成印版后用機械印刷而成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9]3.5.9石印本lithographedition利用多孔石質平版,經處理后制成印版,上機印刷而印成的古籍傳本。[來源:WH/T20-2006,2.2.14]3.5.103T/CIATCM115—2024批校題跋本copywithhandwrittencolophonsandcomments帶有批、校、題、跋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8]3.5.11足本completeedition完整無缺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19]3.5.12孤本only-existingclassics指一書傳世只有一部的古籍傳本,或指一書的某一版本傳世只有一部的古籍傳本。3.5.13善本rareedition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的古籍,可視為善本。包括寫印年代較早、傳世較少,以及精校、精抄、精刻、精印的古籍。[來源:GB/T31076.1-2014,2.3.20]3.5.14普通版本commonedition版本普通而不具備善本資質的古籍傳本。[來源:GB/T31076.1-2014,2.3.21]4定級原則遵循中醫藥古籍具有的歷史性、學術性、藝術性、實用性價值準則,以中醫藥古籍所具有的價值屬性作為定級依據。歷史價值側重以版本產生的時代結合書籍成書年為衡量尺度,學術價值側重以古籍反映的內容為衡量尺度,藝術價值側重以版本具有的特征為衡量尺度,實用價值側重以為現代實際應用提供知識保障程度為衡量尺度。具有特別重要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古籍定為一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古籍定為二級。具有比較重要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古籍定為三級。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古籍定為四級。將中醫藥古籍劃分為一、二、三、四級。一、二、三級為善本,四級為普通版本,級下不劃分等次。5定級細則5.1一級中醫藥古籍具有特別重要歷史性的中醫藥古籍:——元代及其以前(包括遼、西夏、金、蒙古等時期)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具有特別重要學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清時期各學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明清時期著名學者的代表性批校題跋本;——明清時期朝廷組織編纂的代表性巨帙原本。具有特別重要藝術性的中醫藥古籍:4T/CIATCM116—2024——明代及其以前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在書籍裝幀、紙張、書體、藏印、牌記、印刷、套色、插圖、行款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藝術價值。具有特別重要實用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清時期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對現代中醫藥理論研究、臨床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實用價值。上述條件滿足其一,可確定為一級中醫藥古籍。5.2二級中醫藥古籍具有重要歷史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隆慶六年(1572年)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具有重要學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清時期各學科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刻本、活字印本、抄本;——明清時期著名藏書家的重要批校題跋本;——清乾隆及其以前內府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禁毀書、四庫零帙及四庫底本;——明清時期影刻、影寫宋元版本,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的明清時期初印本的早期印本,明清時期寫印元代及其以前人著作而成為現存最早的版本;——歷代行用較短的年號(如明代的洪熙、泰昌,南明的弘光、隆武,以及清代的祺祥等),或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期(如大順、太平天國及其他農民革命政權)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具有重要藝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明代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在書籍裝幀、紙張、書體、藏印、牌記、印刷、套色、插圖、行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具有重要實用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清時期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對現代中醫藥理論研究、臨床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上述條件滿足其一,可確定為二級中醫藥古籍。5.3三級中醫藥古籍具有比較重要歷史性的中醫藥古籍:——明萬歷元年(1573年)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具有比較重要學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清嘉慶元年(1796年)以后翻刻、傳抄宋元版及稀見明清人著作的古籍傳本;——清嘉慶元年(1796年)以后過錄明清著名學者、藏書家批校題跋的古籍傳本。具有比較重要藝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清代中晚期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在書籍裝幀、紙張、書體、藏印、牌記、印刷、套色、插圖、行款等方面具有比較重要的藝術價值。具有比較重要實用性的中醫藥古籍:——明清時期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在現代中醫藥理論研究、臨床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比較重要的實用價值。上述條件滿足其一,可確定為三級中醫藥古籍。5.4四級中醫藥古籍具有一定歷史性的中醫藥古籍:——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刷印、抄寫的古籍傳本。5T/CIATCM115—2024具有一定學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清末著名醫家或學者的稿本、抄本、初印本。具有一定藝術性的中醫藥古籍:——清末刷印、抄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