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單元復習+國學+教案+反思+進度表+課時練+類文閱讀_第1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單元復習+國學+教案+反思+進度表+課時練+類文閱讀_第2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單元復習+國學+教案+反思+進度表+課時練+類文閱讀_第3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單元復習+國學+教案+反思+進度表+課時練+類文閱讀_第4頁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單元復習+國學+教案+反思+進度表+課時練+類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提升練習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字音與字形完全無誤的一項是().

垂空(嵌在口哨桂餅

A.?w6n)?(qidn)R?(shdo)?(gSo)

C.浸(qTn)泡便宜(yi>D.3cSS(mu)韻(yOn)味

????

2.用“—”畫出搭配恰當的詞語.

|,巧的(詩歌舞吧仔細(分解分辨辯解)

|悠然地(忘卻站立設計)||

欣富(食品桂花感情)

3,給下面句中的”沐浴“選擇合適的解釋.

沐浴:①洗澡.②比喻受潤澤.③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中.

()悔雜花.每棵樹,每根草都沐浴在陽光里.(

1??)

(2)他們日申在青春的歡樂里.()

()在炎熱的夏季.他每天都用冷水沐浴.()

3??

4.用“意思”的不同含義分別崎話.

A.(語言文字等的意義;思想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趣;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句子.完成練習.

例:它(花生)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懶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

上.使人一見就生愛其之心.你們看它鏤嘍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r?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

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1)下列與這句話運用手法相同的是().(多選)

A.(白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Fl檔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紅的朱

瞥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r一些,而且太不多常r

B.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枸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到滿樹的葉子;開花時.仔

細地在樹叢里尋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r

c.白天,它(小珍珠鳥)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人暮.它就在父班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

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去

(2)上述例句與所選句子都運用r的手法?這種叮法的好處是

6.下列詩句與??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意思相似的一項是C

兒舉頭里明月.低頭思故鄉R露從今夜臼.月是故鄉明

C.盛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D.什白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二、課本回顧。

1.按課文內容填空.

(D《白鷺》一文的作者認為白鍍最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許地山的父親對孩子們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廣桂花雨”指的是.

(4)珍珠鳥對作者的情感變化是64.

2.根據枳梁內容填空.

(D在清水田里.時有站著.整個的田便成T

(2)垂縷飲清鬻.,.非是脩秋風.

三、交流廣播站。

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設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五(D班開展「制定班級公約的活

動.大家針勸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的情況.紛紛發弄.討論班級想要達到的目標.請你也參

與進來,提出白己合理化的建議.

四、綜合學習。

《中國漢字聽篤大會》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類原創節口.??書寫的文明傳承.民族的未

雨綢繆”是本節目的宣傳語.

1.”未雨淵然”的本義是趁著天還沒右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后比喻事先做好準備I:作.

請結合節目宣傳語.談談你對民族的“未雨綢繆”的理解.

2.一提第忘字'?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針對此現狀,請你提出一條讓人們熱愛漢字

并正確使用漢字的宣傳廣告語.(要求:必須使用一種修辭£法)

第一單元提升練習

一、1.B

2.詩分辨站立桂花

3.⑴②(2)③⑶①

4.這句詩的意思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大家都覺得這部電影很有意思。

5.(1)AB(2)對比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比較,形象更加鮮明,

感覺更加強烈。

6.B

二、1.(1)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搖桂花時,桂花紛紛落下來,像下雨一樣

(4)害怕親近信賴

2.⑴一只兩只白鷺釣魚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

(2)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

三、示例:針對班里的情況,我認為有兩條非常重要:一是課前準備

好學習用品,上課鈴響教室保持安靜,專心聽講,大膽舉手發言;二

是堅持鍛煉身體,認真做好早操、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積極參加有

意義的活動。

四、1.現在人們并不怎么重視漢字的書寫,而是用電子設備來代替,

使人們對漢字逐漸“陌生化”。漢字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華,漢字歷

史悠久,它承載著中華兒女的心血,無論身在何時,我們都不能遺

忘漢字,我們要時時書寫,漢字就是我們的靈魂啊!漢字的傳承尤

為重要。

2.示例:重視漢字書寫,傳承漢字文化!

時單元小結

一、字詞盤點

1.字

⑴涯讀的字

嫌(xidn)喙(hui)嗜(shi)澄(chdng)

榨(zhG)矮(di)蔓(mdn)瞼(jidn)眸(m6u)

⑵摩耳的字

鶴:不要寫得太寬,左邊部分不要少橫。

嫌:注意左右穿插,右部是“兼二

澆:右邊是“堯”,右上角沒有點。

慕:下面不是“水”,不要忘記最后一點。

纏:右部較緊湊,起筆是點。

茶:下部中“屋',是豎鉤,不是豎。

⑹冬苜字

(c/iGng(清澄)…j/c6ng(空地)

(deng(澄清)[kong(夜空)

/(piS(便宜)新鮮)1W(挨近)

便^鮮,挨〈

山。九(方便)鮮見)(di(挨打)

2.詞

(1)必須掌握的詞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尋常常見

忘卻流線型結構青色清晨安穩

悠然黃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詩播種

澆水收獲食品吩咐天色好處榨油

愛慕成熟體面

近義可

精巧?適宜?生硬~

尋常~'『常忘卻~設計~策劃

安穩~安詳嗜好?愛好望哨~放哨

可惜~惋惜開辟~開拓居然~然

吩咐~囑咐便宜~低廉愛慕~

盛開~怒放姿態~姿勢尋找?

擔心~完整~完好尤其~

溫暖~曖和茂盛~繁茂熟悉~熟識

索性~干脆淘氣~調皮信賴~信任

皿反義詞

精巧一相笨生硬一自然尋常一特殊

女布言f或許f便宜->*昂貴

愛慕f厭惡希望一喜歡fl寸厭

盛開一提前一推遲完整f殘缺

成熟一稚嫩仔細f舒適f難受

溫暖一自在f拘束淘氣一

熟悉一對生傷害一

(4)詞語歸類

①AABB式詞語:指指點點

類似的詞語:拖拖拉拉吞吞吐吐哭哭啼啼

②ABAC式詞語:飛來飛去蹦來蹦去

類似的詞語:謝天謝地亦步亦趨又哭又鬧

③表示神情的成語:神氣十足

類似的詞語:神采奕奕炯炯有神大驚失色

④量詞:一只白鷺一幅畫面一首散文詩一種鳥

一盆吊蘭一團綠蔓

⑤動詞:站著釣魚埋在地里掛在枝頭上伸出腦袋

蓋在鳥籠上躲進叢林趴在肩頭

⑥修飾詞:精巧的詩粉紅的朱鷺鮮紅嫩綠的果實

桂花的香氣舒適又溫暖的巢跳動的小紅爪子細膩的

絨毛美好的境界

⑦與鳥有關的四字詞語

鳥語花香笨鳥先飛驚弓之鳥鳥盡弓藏百鳥朝

鳳展翅高飛

二、佳句積累

1.比喻句

(1)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

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

這句話把白鷺站在水田里釣魚比作是玻璃框里的畫面,

把清水比作玻璃,把田比作玻璃框,非常生動地描寫出了當

下的畫面,讓人感覺身臨其境。

(2)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

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

個蓬松的球兒。

這句話把珍珠鳥背上的白點比作珍珠,把它的身子比

作蓬松的球兒,突出了珍珠鳥的體形特點。

(3)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這里把白鷺比作詩、散文詩,突出了白鷺蘊含著的內在

美。

2.擬人句

(1)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這句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白鷺站著時的樣子說成是

在望哨,寫出了白鷺站著時的情景。

(2)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

在做夢?

這句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珍珠鳥睡著時

的情態。

3.夸張句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句話的“香飄十里”是夸張寫法,寫出了桂花的芳香。

4.含義深刻的句子

(1)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

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作者將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進行比較,突出了花生

的樸實無華。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

處的人。

這句話揭示了文章主題,說明了做人要做對他人有益的

人,不能做只講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3)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這是文章的總結句,也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說明了

相互信任才能創造出彼此和諧的美好世界。

三、考試熱點

1.《白鷺》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在考試中常考查對

課文的背誦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落花生》一課常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要求寫出

“花生”所蘊含的獨特品質。

3.《桂花雨》一課一般從兩個方面考查:(1)這篇課文中

講了帶給作者美好回憶的哪幾件事?(2)對“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理解。

4.《珍珠鳥》一課常考查對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如:

課文中哪句話表明了這篇文章的主旨?

考試點睛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是考試中的一個常考考點,常見的

考查形式:(1)寫出你對下面這句話的理解。(2)選擇對下面

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一項。

小竅門

\竅門1.通過對具體句子前后句含義

.<?的分析,來弄清所問語句的含義.一

卜弗般來說,對所要解釋的具體句子,答

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

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變通一下

即可.

小竅門

2.一般說來,需要我們去理解

的句子,多數時候是針對全文說的,

這就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

中心,以對全文的理解作為理解句

子的基礎.所以通覽全文,把握中

心,整體領悟,是正確解答這類題的

關使.

如,寫出下面這句話的含義“所以

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

有用通過聯系上下文,我們就理解

了父親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父親對孩

子們的希望,他希望孩子們做有用之

人,而不是華而不實的那種人.

四、“1+X”閱讀

推薦篇目:郭沫若《銀杏》

推薦理由:《銀杏》是一首散文詩。作者用銀杏來比喻

中華民族內在的生命力,突出了中華民族的端直、蓬勃、堅

定、莊重,嶙峋而灑脫,以及剛正、堅強、謙虛、無私、勇敢

的,超乎一般的高尚美德;鼓舞了當時的人們能勇敢加入抗

日戰爭中來,英勇地與敵人抗爭。

閱讀方法:這是一篇激勵人們熱愛祖國、勇敢抗戰的散

文,朗讀時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

想感情。

論語

(―)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我是小助手

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

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

文化典籍。

時習:“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說:音yu6,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

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

慍:音yiin,惱怒,怨恨。

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

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

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鮮:少的意思。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

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

的君子嗎?”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考考你的智慧

1.學習的一個好方法是。

2.“說”的讀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啟蒙讀物都有哪些呢?

弘揚傳統文化

賈逵隔籬偷學

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經學家和天文學家,名叫賈逵,十五歲時就成了名

聞鄉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絡繹不絕。

賈逵從小就聰穎過人。他父親早逝,母親既要操持家務,又要為別人縫補漿

洗來維持一家的生活,沒有時間照料他。幸運的是,賈逵有一個賢惠的姐姐,經

常給他講古人勤奮好學的故事。那時賈逵才四歲,他總是安安靜靜、津津有味地

聽姐姐講故事,聽完一個故事,又纏著姐姐再講一個。可是,姐姐哪有那么多的

故事給他講呢?

有一天,姐姐正帶著賈逵玩耍,忽然聽到對面學堂里的老先生正在給學生們

講課,正好講的是上次沒給弟弟講完的那個故事。姐姐靈機一動,帶著賈逵悄悄

來到學堂旁邊,聽老先生講故事。學堂外邊有道籬笆墻,賈逵個子小,姐姐就抱

著他,站在籬笆墻外聽。以后,每到上課時間,姐姐就抱著賈逵站在籬笆墻外,

悄悄地聽老先生講課。慢慢地,賈逵長大了,姐姐抱不動他了,他就拿著板凳站

在上面聽,不管刮風下雨,從不間斷。夏天,烈日炎炎,他頂著酷暑聽講,熱得

汗水直流;冬天,大雪紛飛,他冒著嚴寒學習,凍得手腳麻木。姐姐心疼他,幾

次要拉他回家休息一下,他卻說什么也不肯,堅持把課聽完才肯罷休。

就這樣,通過幾年堅持不懈地聽課學習,賈逵到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學到了

很多的知識,加上他平時刻苦閱讀,廣泛涉獵許多名篇名著,比如《左傳》、《四

書》、《五經》等,已經達到了能夠熟練背誦的程度。

(二)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我是小助手

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治,即“德治”。

北辰:北極星。

所:處所,位置。

共:同拱,環繞的意思。

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只是舉其整數。

蔽:概括的意思。

思無邪: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純正。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

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J

考考你的智慧

1.孔子對施政的觀點為:。

2.北極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怎么確定呢?

3.你學習過詩經中的詩句呢?你能說一說你了解的《詩經》嗎?

弘揚傳統文化

陳平忍辱讀書

陳平是漢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喜好道家學說,他和蕭何,韓信等人一起協

助劉邦創立了漢家王朝,歷任三朝宰相,主持清除了擅權亂政的皇后家族的勢力,

為穩定漢朝統治做出了重大貢獻。

陳平自幼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學有所成,閉門讀書,但是,他卻有

一位自私蠻橫的大嫂,經常刁難羞辱他,還燒掉了他閱讀的書簡。為了消弭兄嫂

的矛盾,陳平面對嫂子的羞辱,一直隱忍不發,但是大嫂變本加厲的刁難,終于

讓陳平忍無可忍,他離家出走,想要浪跡天涯,最終還是被哥哥追回。陳平回來

后不計前嫌,阻止了哥哥休掉嫂子,在當地傳為美談。為了報答兄長的厚恩,他

更加發憤苦讀。后來又有飽學老者聽聞此事,特意前來免費收徒授課。陳平學成

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三)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

戚。”

我是小助手

則:就要。

易:治理。這里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

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么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么

能運用樂呢?”

林放問什么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

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

如內心真正哀傷。”

考考你的智慧

1.孔子說實行禮、樂的基礎是。

2.找出文中兩句反問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并改成陳述句。

3.孔子說的禮之本是什么?

4.你是如何理解“禮”呢?你認為現在“禮”和孔子說的有沒有什么區別?

弘揚傳統文化

乘長風破萬里浪

南朝時,宋國有個名將叫宗毒。他從小就有膽量,少年時就練了一身武藝,

既有見識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結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幾個強盜趁賀客剛散之機,

突然來打劫。宗總毫不畏懼,挺身而起,擊退了強盜。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問他:“宗意,你長大后準備怎么樣?請說說你的志愿。

〃宗強應聲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他叔叔聽了這句極有氣魄的壯語,很是

高興,滿意地贊許說:“好孩子,志向遠大的人,正應如此!”

宗強長大后,當過振武將軍、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職,曾率軍遠征南方

的林邑國,大獲全勝,建立了功業。

他少年時所講的''乘長風破萬里浪”這句話,極為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為少年

的遠大志向,成為激勵人們立志奮進的不朽名言。

(四)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

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

之好有反拈,管氏亦有反拈。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我是小助手

三歸:相傳是三處藏錢幣的府庫。

攝:兼任。

樹塞門:樹,樹立。塞門,在大門口筑的一道短墻,以別內外,相當于屏風、

照壁等。

反拈:站,音didno古代君主招待別國國君時,放置獻過酒的空杯子的

土臺。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說:“管仲節儉嗎?”孔子

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么談

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么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

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

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么還有誰不知禮呢?”

考考你的智慧

1.孔子批評管仲器量小的論據是:。

2.你認為孔子的觀點對嗎?

3.你了解管仲嗎?說一說你了解管仲,結合自己的理解評價一下管仲。

弘揚傳統文化

管鮑之交

管仲和鮑叔牙從小就是好朋友。他們互相幫助,真誠相待。長大以后,他們

一同去齊國謀生。當時齊國的國君齊襄王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

子小白。說來真巧,管仲和鮑叔牙分別當了他們兩人的老師。齊國發生內亂,齊

襄王被殺死,誰來當新國君呢?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便爭起來。結果公子小白當了

國君,他就是齊桓公。

為了治理好國家,齊桓公問鮑叔牙有什么高見。鮑叔牙說:“您需要一個才

智過人的賢人來幫助。”齊桓公說:“難道還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嗎?”鮑叔牙肯定

地說:“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齊桓公便咬牙切齒,原來在公子

糾與公子小白爭王位的時候,為保公子糾做國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樹林中向公

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帶的銅鉤上才沒受傷,所以結下了一箭之仇。鮑

叔牙說:“管仲的才能超過我十倍,您要是不記前仇,真心實意請他來,不但能

治理好國家,恐怕其它各國也得聽您指揮呢!他說服了齊桓公,設法把管仲請來。

管仲見齊桓公不記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決定幫助齊桓公治理國家了。

管仲在齊桓公支持下,對齊國進行了一番改革。幾年時間,齊國就富強起來,

此時為了讓管仲充分發揮才能智慧,鮑叔牙卻謝絕挽留,悄悄地離開了齊桓公和

管仲。他的為人令大家欽佩,管仲說:“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后來人們常用

“管鮑之交”“管鮑遺風”來稱贊管仲和鮑叔牙的友誼。

(五)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

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

矣,我未之見也

我是小助手

惡:嫌棄,厭惡。

顛沛:無家可歸,不斷漂泊,居無定所。形容生活艱難,帶有可憐、憐憫之

-i*r.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

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

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

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

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

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

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

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考考你的智慧

L“人之所惡也”中的''惡”的讀音是O

2.本段給出的君子的衡量標準是。

2.我們對待富貴與貧困的正確態度是o

3.說一說你對“仁”的理解?

弘揚傳統文化

范仲淹“斷命畫粥”

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給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

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贊譽。可是他幼年卻很不幸,出身

貧寒,無力上學,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去讀書。

在寺廟讀書期間,他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戶,手不釋卷,讀書通宵達旦。

由于家貧,生活得也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

天早晨凝成凍后,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

些腌菜下飯。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于自己的讀書學習。

后來,范仲淹的一個同學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

訴了父親。同學的父親聽說后,被范仲淹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也深深同情范

仲淹的貧窮處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叫兒子帶給了范仲

淹。

那個同學將做好的魚肉送給范仲淹,說:“這是我父親叫我送給你的,趕快

趁熱吃吧!”

范仲淹回答說:“不!我怎么能夠接受你的東西呢?還是帶回去吧!”

那個同學以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辭,連忙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來到范仲淹的住所,發現上次給他送的好吃的東西絲

毫未動,已經變壞了。就責備范仲淹說:“看,叫你吃你不吃,東西都變壞了,

你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說:“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經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吃

了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過這種艱苦的生活就不習慣了,所以我就沒有吃。感謝

你父親的一片好意。”

那個同學回家,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夸獎說:“真是一

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為呀!”

范仲淹正是憑著“斷命畫粥”這股苦讀的勁頭,最后終于成了我國歷史上著

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六)

國學經典再現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

之文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日:“再,斯可矣。”

我是小助手

敏:敏捷、勤勉。

再:第二次。

斯:就。

我是小翻譯

子貢問道:“為什么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

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考考你的智慧

1.孔文子何以謂之文的原因是o

2.我們做事的時候要不要學習季文子的做法?

3.孔文子有什么品質讓我們學習?

4.請以“三思而后行”為謎底,出一個燈謎。

弘揚傳統文化

岑文本的憂懼

岑文本踏進仕途不久,就以自己杰出的才華和品行被封為中書令(唐代為天

子制訂詔書、起草政令的高級官員),他回到家里,臉上顯出憂愁的神色。母親

感到奇怪,問他為何如此?他說:“我沒有什么功勛,也不是皇上的舊臣,不恰

當地蒙受這樣的恩寵榮耀,職位雖然高,但是責任也很重大,這就是我憂愁、恐

懼的原因。”

親朋好友來向他慶賀,他總是說:“如今我只接受慰問,不接受慶賀,因為

我無功而被封如此高官,無德而享如此榮譽,實在慚愧!“又有人勸他經營產業,

岑文本嘆息道:“我本是南方一個平民,步行進入關中。往昔我的愿望,不過是

當到秘書郎或一個縣令罷了,如今我受到這樣高的榮耀,令人恐懼的地方已經夠

多了,怎可再談添置產業的事呢?”后來,岑文本果然成了憂國愛民的大臣,深受

老百姓的敬愛。

(七)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我是小助手

游:指游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方:一定的地方。

約:約束。這里指“約之以禮”。

訥:遲鈍。這里指說話要謹慎。

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

地方。”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考考你的智慧

L“方”的解釋為。

2.我們要以來約束自己。

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說明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4.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所在乎的也越來越少,但是如果失去約束,社會就

會失去秩序,道德與法律,都是我們的行為準則,結合實際,談談這兩種力量對

人類行為約束的側重點。

弘揚傳統文化

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是諸暨縣人。七八歲的時候,父親讓他在田填上放牛,他偷偷地進入學

校聽學生們讀書。聽完以后,就默默地記在腦子里。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

忘記了。有人牽著王冕家的牛,來王冕家,責怪無人看管的牛踐踏了他家的田地,

王冕的父親大怒,用鞭子打了王冕一頓。過后,他仍讓像以前一樣。他的母親說:

“這孩子對讀書如此入迷,為什么不讓他去做呢?”王冕因此離開家,緊挨著一

座寺廟住下來。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住處,坐在廟內佛像的膝蓋上,手里

拿著書就依靠佛像前長明燈的燈光誦讀,書聲瑯瑯一直讀到天亮。佛像都是土質

的偶像,猙獰兇惡,很是可怕。王冕是小孩子,卻面不在乎像沒有看見似的。

安陽的韓性聽說后,感到十分驚訝,將他收作學生,學成了博學多通的儒生.

(八)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

我是小助手

簞:音dd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樂:樂于學。

孟之反:名側,魯國大夫。

伐:夸耀。

奔:敗走。

殿:殿后,在全軍最后作掩護。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

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

么高尚啊!

孔子說:“孟之反不喜歡夸耀自己。敗退的時候,他留在最后掩護全軍。快

進城門的時候,他鞭打著自己的馬說,'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馬跑得不快。

考考你的智慧

1.填上合適的量詞。

一()食一()飲

2.顏回有什么優秀品質?

3.你如果見到孟之反,你想對他說點什么呢?

弘揚傳統文化

宣子贈飯

魯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東南)打獵,住在翳桑。他看

見一人非常饑餓,就去詢問他的病情。那人說:“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宣子

就將食物送給他吃,可他卻留下一半。宣子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離家已三年

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還活著。現在離家很近,請讓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給她。”

宣子讓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為他準備了一籃飯和肉。后來,靈輒做了晉靈公的

武士。一次,靈公想殺宣子,靈輒在搏殺中反過來抵擋晉靈公的手下,使宣子得

以脫險。宣子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回答說:“我就是在翳桑的那個餓漢。”宣子再

問他的姓名和家居時,他不告而退。這個知恩圖報的故事后來成為典故,杜甫在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中就引用了它: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九)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工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我是小助手

識:音zhi,記住的意思。

誨:教誨。

何有于我哉:對我有什么難呢?

徙:音Xi,遷移。此處指靠近義、做到義。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

這對我能有什么因難呢?

孔子說:“(許多人)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義不能去做,有

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o”

考考你的智慧

1.“默而識之”中“識”的讀音是O

2.孔子喜歡做的事是。

3.孔子憂的事情是。

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學習的名言?寫出來吧。

弘揚傳統文化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一起成了一

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一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里洗毛筆

和硯臺,后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一天,他聚精

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

吃,他好像沒有聽見一樣還是埋頭寫字。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

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

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你要保重身體呀!你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么還

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抬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

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一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于寫出了一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

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云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

歷史上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十)

國學經典再現

子曰:“不憤不啟,不俳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

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

謀而成者也。”

我是小助手

憤:苦思冥想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樣子。

俳:音fmi,想說又不能明確說出來的樣子。

隅:音yu,角落。

舍之則藏:舍,舍棄,不用。藏,隱藏。

夫:語氣詞,相當于“吧二

三軍:是當時大國所有的軍隊,每軍約一萬二千五百人。

與:在一起的意思。

暴虎:空拳赤手與老虎進行搏斗。

馮河:無船而徒步過河。

臨事不懼:懼是謹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謹慎。

我是小翻譯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

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

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只有我和你

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師三軍,那么您和誰在一起共

事呢?”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后悔的人,

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謹慎,善于謀劃而能

完成任務的人。”

考考你的智慧

1.在“不憤不啟,不俳不發”這句藏著兩個詞,對我們的學習很有幫助,是:

()()

2.從“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可以想到成語

3.孔子領兵打仗會和什么樣的人合作?

4.平日里你的老師是怎樣教學的呢?學過這段之后你想和老師說點什么呢?

弘揚傳統文化

范縝一一賣論取官我不為

南朝的時候佛教盛行,齊國的竟陵王蕭子良和后來梁國的武帝蕭衍,都帶頭

宣傳佛教,蕭子良親自給僧眾送飯送水,蕭衍稱帝后,也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

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們都妄圖用佛教迷信來麻醉人民,維持其統治地位。

當時,有個名叫范縝(約450-515)的人,是位有名的無神論思想家。他堅決反對

佛教迷信,親自寫了《神滅論》一書,宣傳唯物論的道理,把形體比作刀刃,把

精神比作刀刃的鋒利,以此來說明精神不能離開形體。他還揭露佛教迷信是虛妄

不實的,佛教宣揚的〃天堂”、〃地獄〃,都是為了愚弄百姓。

《神滅論》問世后,在思想界引起不小震動,急壞了竟陵王蕭子良。于是,

他找來了全國最有名的和尚,以及他手下能說會道的賓客,當面和范縝辯論。他

們向范縝提出了許多責難,都被范縝不慌不忙地一一反駁回去了。辯論進行了好

長時間,那些和尚和賓客們始終沒有找出一條象樣的理由來證明真有鬼神存在,

反倒一個個被范縝駁得啞口無言,前來觀看辯論的人越來越佩服范縝,認為范縝

講得是對的。

公開辯論難不倒范縝,蕭子良便派了一個名叫王融的人到范縝家里,

企圖私下收買他。王融對范縝說:“您堅持神不存在的理論,是

和名教相違背的。您的才干如此超人,若是不這樣固執,是不愁做到中書郎這樣

的大官的。“聽到企圖以高官厚祿收買他,范縝不由得哈哈大笑,說:“如果我

賣論取官的話,恐怕早已做了更大的官了,何止區區一個中書郎呢!但是,人各

有志,不能勉強,賣論取官我不為!”王融見范縝說得如此決斷,只好灰溜溜地

告辭而去了。

后來,蕭衍做了皇帝,想繼續用高壓手段壓服范縝,但不論他采用什么手段,

范縝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無神論主漲。

(?1^一)

國學經典再現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太宰問于子貢日:“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日:“固天縱之將圣,

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

不多也。”

我是小助手

意:同臆,猜想、猜疑。

必:必定。

固:固執己見。

我:這里指自私之心。

太宰:官名,掌握國君宮廷事務。這里的太宰,有人說是吳國的太宰伯,但

不能確認。

縱:讓,使,不加限量。

鄙事:卑賤的事情。

我是小翻譯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

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太宰問子貢說:“孔夫子是位圣人吧?為什么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

“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藝。”孔子聽到后說:“太宰怎么會

了解我呢?我因為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君子會有這么多的

技藝嗎?不會多的。”

考考你的智慧

1.孔子杜絕的四種弊病是O

2.孔子多才多藝的原因是()

A.因為他杜絕了四種弊病

B.因為上天想讓他多才多藝

C.圣人必須要多才多藝

D.因為他少年時地位低賤,所以會許多卑賤的技藝。

3.這段話對我們以后的做人做事有什么啟迪呢?

弘揚傳統文化

袁聿修避嫌卻禮品

南北朝時期,北齊人袁聿修為官清廉,頗有政績。他當了十年尚書郎,從未

接受過別人的饋贈,被人們稱為''清郎有一年,袁聿修奉命去各地巡視,經過

兗州時,他的一位朋友在那里當刺史,硬要送一些白綢子給他留作紀念。袁聿修

說啥也不接受。為了說服老朋友,他特地寫了一封辭情懇切的辭謝信。信中說:

“今天我路過這里,非比尋常。這次我是奉命出來巡視民情、考察官吏的,你雖

是我的好朋友,但禮物卻無論如何不能收。這正象一個人路過瓜田和李樹下一樣,

倘若在瓜田提鞋,在李樹下整冠,就有偷瓜摘李的嫌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

袁聿修的朋友讀了信,深為感動,便不再堅持給他白綢子做紀念品了。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這是舊社會許多知識分子遵循的避免嫌疑的格

言,這一要求在許多情形下有它的積極意義,但人們是否必須以“不入嫌疑間”

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是大可懷疑的。生活中常有人因避嫌而不能堅持正義的,

常有人不避嫌而秉公執法、為民除害的,也常有人借不避嫌營私舞弊?中飽私囊

的,看來〃不入嫌疑間”并不能作為規范人們行為的準則,但是,象袁聿修那樣的

做法卻是早已為人們肯定和褒揚的。

(十二)

國學經典再現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艘,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簧,進,吾

往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我是小助手

簧:音kui,土筐。

三軍:12500人為一軍,三軍包括大國所有的軍隊。此處言其多。

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我是小翻譯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

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

要前進的。”

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師;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

強迫改變的。”

考考你的智慧

1.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會想到朱自清的散文o

2.“匹夫不可奪志也。”告訴我們o

3.從第二段話我們受到什么啟發?

弘揚傳統文化

陶潛一一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安帝義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歲的大詩人陶潛在彭澤縣(今江西湖

口縣東)當知縣,一個月領五斗米的官俸,臘月將盡的一天下午,陶潛辦完公事,

換上便衣,回到內衙翻看過去的詩作。突然,一名小吏從外面闖進來稟報:“

九江李太守派督郵張大人來縣巡察,請老爺趕快更衣迎接。〃

“哪個張大人?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剛來彭澤縣不到三個月的陶縣令

不解地問道。小吏解釋說:"那督郵張大人是我縣富豪,一向講究排場,眼下又

是李太守的親信,在禮儀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對老爺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潛本來已十分痛恨官場黑暗,想離開這個骯臟之地。現在聽說

這個督郵就是本縣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馬得到太守寵愛,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

司,還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這些,陶潛不禁長嘆一聲,憤然說道:”

我不能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個低能無知的小兒彎腰行禮!〃說罷,便取出知縣

的印信交給小吏,說;〃你把它交給督郵轉呈太守,就說我陶潛告病還鄉,不當

這個知縣了。”然后收拾行裝,昂然歸隱而去。”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格言,就這

樣流傳下來了。

(十三)

國學經典再現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髓而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

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

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我是小助手

膾:音kudi,切細的魚、肉。

髓:音yi,陳舊。食物放置時間長了。

露:音Gi,變味了。

餒:音ndi,魚腐爛,這里指魚不新鮮。

敗:肉腐爛,這里指肉不新鮮。

飪:烹調制作飯菜。

不時:應時,時鮮。

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氣:同“飾”,音xi,即糧食。

不及亂:亂,指酒醉。不到酒醉時。

脯:音fU,熟肉干。

我是小翻譯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

都不吃。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氣味變了,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時新的

東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適當,不吃。席上的肉雖多,但

吃的量不超過米面的量。只有酒沒有限制,但不喝醉。從市上買來的肉干和酒,

不吃。每餐必須有姜,但也不多吃。

考考你的智慧

1.“食髓而熊”中的“髓”讀音是,文中的意思是。

2.(多選)從文中可以得出,我們應該適量的吃()o

A.佐料B.酒C.茶

D.肉E.米F.姜

3.你覺得選文中那么多的“不食”有沒有道理?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指導

意義?

弘揚傳統文化

庾信—披裘負薪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享有盛名的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