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生命起源與進化、生物技術
考點1生命起源與進化
1.(2024?泰安·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米勒的實驗說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B.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獲取足夠食物、空間等進行生存斗爭
D.在進化過程中生物趨向產生有利變異,并通過遺傳逐代積累
2.(2024?蘭州·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原始大氣中含有甲烷、氨、氧氣和水蒸氣等
B.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物和遺跡
C.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學說
D.腦容量的逐漸增加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最顯著的變化之一
3.(2024?廣東·中考真題)圖甲是甲骨文“魚”字,乙是約4700萬年前的魚化石。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中的①表示魚的鰓B.乙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C.甲乙均能看出魚具有脊柱D.甲出現的時間比乙形成的時間晚
4.(2024?泰安·中考真題)圖1示科研人員在內蒙古寧城縣發現的距今1.65億年且保存完整的蜻蜓化石,
圖2示蜻蜓的生活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蜻蜓化石為研究生物進化提供重要證據,有助于追溯生物進化的歷程
B.蜻蜓體表被有外骨骼,可保護和支持內部結構,防止體內水分大量蒸發
C.蜻蜓胸部有三對足、兩對翅,有利于擴大其活動和分布的范圍
D.蜻蜓的發育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5.(2024?寧夏·中考真題)八年級學生到博物館研學,他們參觀了恐龍等生物化石并聽取了解說員的講解,
對生物的進化有了更深的認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恐龍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化石是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D.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6.(2024?棗莊·中考真題)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B.露西C.北京猿人D.森林古猿
7.(2024?牡丹江·中考真題)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A.狒狒B.長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
8.(2024?宿遷·中考真題)從森林古猿進化到人,具有決定意義的姿態改變是()
A.使用天然工具B.直立行走C.制造復雜工具D.產生語言和意識
9.(2024?吉林·中考真題)關于人類和現代類人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都以直立行走為主B.都能制造復雜工具
C.都起源于森林古猿D.都用語言文字交流
10.(2024?綏化·中考真題)下列不屬于生物進化總體趨勢的一項是()
A.由簡單到復雜B.由低等到高等C.由水生到陸生D.體型由小到大
11.(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關于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敘述錯誤的是()
A.由水生到陸生B.由簡單到復雜C.由低等到高等D.由矮小到高大
12.(2024?菏澤·中考真題)如圖為生物進化樹中的植物進化歷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甲、乙代表的植物類群分別是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
B.植物進化歷程:原始藻類植物→原始苔蘚植物→甲→乙→原始被子植物
C.自然選擇決定原始生命進化成不同種類原始植物的方向
D.從生活環境看,植物進化的趨勢是由水生到陸生
13.(2024?寧夏·中考真題)八年級學生到博物館研學,他們參觀了恐龍等生物化石并聽取了解說員的講
解,對生物的進化有了更深的認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恐龍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化石是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D.越古老的地層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14.(2024?吉林·中考真題)小剛收集到四種“魚”的圖片,依據它們的主要特征拼出脊椎動物進化大致
歷程,如圖所示,其中擺放正確的是()
A.鯽魚B.鯨魚C.娃娃魚D.鱷魚
15.(2024?隴南·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在遼寧省發現了孔子鳥化石,其翼端有爪,由此推斷鳥類的祖先
可能是古代的()
A.魚類B.兩棲類C.爬行類D.哺乳類
考點2達爾文和自然選擇學說
16.(2024?棗莊·中考真題)科研機構調查某地區一種兔時發現,20世紀50年代該種兔各種毛色個體的數
量如圖甲所示,20世紀90年代的數量如圖乙所示,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白色兔最容易被天敵發現B.該種兔的毛色差異屬于可遺傳變異
C.淺色兔為適應環境變化發生深色變異D.不同毛色兔的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7.(2024?宿遷·中考真題)一種新上市的殺蟲劑在使用初期,對某種害蟲殺滅效果顯著,但隨著這種殺
蟲劑的使用次數增加,該種害蟲的抗藥性逐漸增強,數量也逐漸增多。下列選項中,能夠完整解釋這一現
象的是()
A.自然選擇B.人工選擇C.遺傳變異D.生存競爭
18.(2024?常州·中考真題)如圖是一農田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群體數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符
合達爾文進化觀點的是()
A.使用農藥后,害蟲產生變異B.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
C.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的抗藥性逐漸增強D.害蟲抗藥性越來越強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19.(2024?牡丹江·中考真題)在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昆蟲。從自然選擇學說的角度分
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昆蟲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后代出現了有翅昆蟲和無翅昆蟲
C.無翅昆蟲的出現是環境改變帶來的D.無翅昆蟲更適應環境逐漸成為多數
20.(2024?通遼·中考真題)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是逐漸發生的,如圖示意了生物類群1和類群2的形成
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形態特征是兩類群生物分類的依據之一B.兩類群生物形態差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類群1比類群2進化的更高等D.類群1和類群2來自共同祖先
21.(2024?廣西·中考真題)葉?(又叫葉子蟲)善于偽裝,成蟲的翅有葉脈一樣精致的紋路,可以“模
擬”出葉子被啃食后的模樣(如圖所示)。葉?這種體態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人工選擇B.自然選擇C.遺傳變異D.生物適應環境
22.(2024?齊齊哈爾·中考真題)依據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的變異
B.長頸鹿經常努力伸長頸去吃高處的樹葉,因此頸變得很長
C.生物產生的變異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
D.雷鳥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23.(2024?濱州·中考真題)在棉田中長期使用同種殺蟲劑后,發現防治農業害蟲的效果越來越差。我國
科學家將細菌中產生殺蟲毒素的基因轉移到棉花體內,培育出一系列抗蟲棉品種,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適應有殺蟲劑的環境,害蟲出現了抗藥性變異
B.害蟲抗藥性的出現是害蟲對殺蟲劑進行選擇的結果
C.轉移到棉花體內的產生殺蟲毒素基因仍具有遺傳效應
D.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的作物無需論證即可投入農業生產
考點3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共15小題)
24.(2024?菏澤·中考真題)人們利用微生物發酵制作出多種食品,例如泡菜、酸奶、酒等。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為加快泡菜發酵速度,制作過程中要經常開蓋攪拌
B.制作酸奶時,先將加入適量蔗糖的牛奶加熱煮沸,目的是為了殺死雜菌
C.白酒的釀造過程依次經過制曲、發酵、糖化、蒸餾
D.釀酒過程中,酵母菌在適宜溫度和有氧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酒精
25.(2024?寧夏·中考真題)下列食品的制作與酵母菌有關的是()
A.饅頭B.食醋C.酸奶D.醬油
26.(2024?吉林·中考真題)制作醬油和腐乳過程中用到的微生物是()
A.霉菌B.醋酸菌C.甲烷菌D.根瘤菌
27.(2024?蘭州·中考真題)“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開胃,三碗四碗頂頓飯。”甜醅子是
利用酵母菌發酵的產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甜醅子發酵過程需保持一定的溫度
B.酵母菌屬于細菌
C.利用酵母菌還可制作饅頭
D.酵母菌能通過出芽生殖產生后代
28.(2024?隴南·中考真題)“牛奶雞蛋醪糟”是風靡金城蘭州的一道美食,其原料之一——醪糟,在發酵
過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A.乳酸菌B.醋酸菌C.大腸桿菌D.酵母菌
29.(2024?常州·中考真題)制作米酒步驟中不正確的是()
A.糯米提前浸泡一晝夜
B.蒸熟的糯米迅速與酒曲攪拌均勻
C.制作器具需高溫滅菌
D.密封好的容器需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
30.(2024?牡丹江·中考真題)乳酸菌含有的酶能把葡萄糖轉化為乳酸。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制作的是
()
A.面包B.泡菜C.醋D.豆漿
31.(2024?廣東·中考真題)小天制作酸奶所用的微生物也能用于制作()
A.醬油B.泡菜C.饅頭D.米酒
32.(2024?通遼·中考真題)某同學做了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處理如下表。一段時間后,實驗現象如圖。
他探究的是()
裝置酵母菌(種類)酵母粉質量(克)面粉質量(克)溫度(℃)水量(毫升)
甲M菌種35028300
乙N菌種35028300
A.兩種酵母菌的發酵速度B.溫度對發酵的影響
C.面粉發酵時酵母粉用量D.酵母菌發酵的產物
33.(2024?陜西·中考真題)小秦發現酸奶脹袋了。關于酸奶及其脹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酸奶制作不滅雜菌B.脹袋是雜菌光合作用所致
C.脹袋后不可以食用D.酸奶可放在冰箱永久保存
34.(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許多傳統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細菌或真菌,酸奶和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
()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枯草桿菌
35.(2024?濱州·中考真題)酸奶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是利用乳酸菌發酵制成的一種乳酸飲品。某興趣
小組開展了制作酸奶的實踐活動,步驟如下:
①將600mL新鮮牛奶煮沸,冷卻至常溫,加入適量酸奶,攪拌均勻;
②取3個大小相同的小碗,沸水中煮3分鐘,冷卻后分別倒入200mL混合后的牛奶;
③將3個小碗用保鮮膜密封,分別置于15℃、35℃、55℃的恒溫箱中培養;
④10小時后,分別從3個小碗中取樣檢測其酸度,并記錄。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該活動探究了溫度對乳酸發酵的影響
B.用保鮮膜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雜菌進入
C.加入酸奶的目的是接種乳酸菌
D.可將記錄的數據繪制成曲線圖以便分析
36.(2024?臨沂·中考真題)在食品發酵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如何自制甜美的飲品,是同學們最喜歡的實
踐活動。在自主報名的基礎上,老師將學生分成三個項目組:酸奶項目組,米酒項目組、葡萄酒項目組。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項目實施:
①項目原理。各項目組使用的菌種均在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產生乳酸或酒精,乳酸項目組使用
的菌種區別于其他兩組菌種的生殖方式是。
②制作流程及分析。
A.制作培養基,三個項目分別使用牛奶、糯米和葡萄作為培養基材料:
B.各項目組對設計的裝置進行高溫消毒并冷卻;
C.項目組各自將牛奶煮沸后冷卻、糯米蒸熟后冷卻、洗凈晾干的葡萄榨成汁液后,分別放入甲、乙、丙裝
置內;
D.甲裝置加入適量酸奶并均勻攪拌;乙裝置將糯米與酒曲均勻攪拌、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丙裝置加入
酵母菌并均勻攪拌;
E.按照圖示方式密封后,均放置在30℃恒溫箱中。
流程分析:A步驟的目的是;D步驟,乙裝置挖凹
坑的目的是;E步驟,將裝置均置入30℃的恒溫箱中,
原因是。
③結果及分析。(略)
(2)反思與總結:
①酸奶的制作可使用的酸奶替代乳酸菌,更方便,味道更好;
②乙、丙裝置設置橡皮管排氣口、可及時排出產生的氣體,并方便檢測氣體成分,檢測的方式是。
37.(2024?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某小組為了研究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制作了四個裝置,在四個相同的瓶子
中加入等量的相應物質,進行攪拌,并在瓶口處套上相同大小的擠癟的氣球,置于相應的溫度下,一,段
時間后,觀察現象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裝置加入物質溫度
甲水、葡萄糖、酵母菌
乙水、葡萄糖室溫
丙水、酵母菌
丁水、葡萄糖、酵母菌0℃
(1)上表四個裝置中最有可能出現如圖實驗現象的是裝置。
(2)若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發酵作用的影響,應該選擇兩個裝置進行對照實驗。
(3)通過實驗觀察,我們直觀感受到酵母菌的發酵作用,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饅頭或面包,我們還可以利
用制作酸奶。
38.(2024?泰安·中考真題)白啤酒是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發酵制成的,它既具有啤酒的風味,又含
有酵母菌和乳酸菌幫助消化、很受消費者歡迎。請分析回答:
(1)乳酸菌種類很多,在制作白啤酒前要進行選擇培養。培養乳酸菌時,所用的培養基應首先進,
冷卻后將菌種涂抹到培養基上。涂抹菌種到培養基上的操作屬于培養細菌步驟中的。
(2)圖1是制作白啤酒時發酵液中酵母菌相對濃度、乳酸菌相對濃度及pH值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2是
發酵液中pH值、總糖量、酒精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①分析圖1可知,發酵時間0~24小時期間發酵液的pH值迅速減小,是由于快速繁殖,在無氧
條件下產生造成的。
②分析圖1、圖2可知,發酵時間24小時以后酒精含量迅速增加,是由于大量生長繁殖將糖類轉
化為酒精。兩種菌類相比,更適宜生活在pH值較低的環境中。
(3)白啤酒與普通啤酒一樣,酵母菌發酵過程中能產生氣體,利于形成豐富泡沫,更加口感,
白啤酒還具有酯香味和微酸口味,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考點4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
39.(2024?隴南·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出靈長類動物——
獼猴“中中”“華華”。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A.有性生殖B.無性生殖C.營養生殖D.出芽生殖
40.(2024?廣西·中考真題)2024年,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培育出體細胞克隆恒河猴。與克隆恒
河猴采用相同技術的實例是()
A.克隆羊多莉B.雜交水稻C.轉基因大豆D.發酵酸奶
41.(2024?陜西·中考真題)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利用雜交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委托珠寶加工合同協議
- 建筑訂金合同協議
- 安裝學徒合同協議書模板
- 學校花卉養護合同協議
- 廣告制造合同協議
- 學校租賓館合同協議
- 孔樁施工合同協議
- 家庭電梯安裝合同協議
- 學生停車場協議合同
- 廣州按揭合同協議
- 孕期免疫系統:如何增強免疫力
- 液冷數據中心白皮書 2023:數據中心液冷革命解鎖未來的數字冰河
- 同等學力申碩英語詞匯
- 軟件工程導論課件(第六版)(張海潘編著)(1-13章)
- 2023-2024學年廣東廣州天河區明珠中英文學校數學三上期末聯考試題含答案
- 智能倉儲管理實戰手冊
- 提高住院病歷完成及時性持續改進(PDCA)
- 氣門搖臂軸支座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畢業設計
- 企業職工代表任命協議書
- 地下管線測繪及數據處理
- 附件1:中國聯通動環監控系統B接口技術規范(V3.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