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部編版—語文—第八單元探究一詞多義,辨析古今異義例如“朝”:①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水經注?江水》)②盛服將朝。(《左傳?宣公二年》)③使婦人載以過朝。(《左傳?宣公二年》)④漢朝陵墓對南山。(杜甫《諸將》)詞的引申義,就是指從詞的本義衍生出來的意義。鏈條式的引申詞義引申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道:道路(本義)道理(引申義)果:果實(本義)結局(引申義)●由個別到一般匠:木匠(本義)工匠(引申義)解:殺牛(本義)宰殺(引申義)愛詞義1.喜愛愛其子,擇師而教之。(韓愈《師說》)2.吝惜,舍不得齊國雖編小,我何愛一牛?(《孟子·齊桓晉文之事》)3.吝嗇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4.恩惠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左傳》)5.給人恩惠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6.通“蔓”,隱蔽,躲藏愛而不見,搔首跑蹶。(《詩經·抑風·靜女》詞義推導圖學習任務:根據詞義演變規律,對自己積累的文言實詞重新進行分類梳理,關聯每個實詞的語義,構建詞義推導圖,制作文言實詞檔案。河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所有的河。“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

東”——(《寡人之于國也》)“山不厭高,

今義:品質惡劣。(貶義)海不厭深”

“先帝不以臣卑鄙”——(《短歌行》)

——(《出師表》)卑鄙古義:“卑”是指地位低

下,“鄙”是指知識淺陋。金古義:泛指一切金屬。今義:專指黃金。“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詞義擴大詞義轉移詞義縮小感情色

彩變化厭古義:滿足。今義:厭惡。了解古今詞義的演變古今異義類型出處典例詞義轉移登高百年多病獨登臺百年:

古義:

晚年;今義:

百年。學習任務:掌握古今詞義演變的常見情況,有助于我們在文言文閱讀

中準確理解詞義。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有不少古今異義現象,請按照

古今異義的常見類型,分類整理所學習的古詩文中的古今異義現象。請指出下列句子翻譯有誤之處,思考原因是什么?一、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史記?項羽本紀》)江東雖然很小,但是地方也有千里之大。二、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陳情表》)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到九歲時身體還是不好。三、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曹劌論戰》)

這是盡本職的事,可以去打這一戰。可以:古義:可,可以。以,憑借。今義:能夠。地方:古義:土地方圓;今義:表處所。不行:古義:不能行走;今義:不可以學習任務:搜集一些你所學過的文言文中容易“以今律古”的詞語。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學習現代漢語詞語,尤其是從古代沿用而來的成語,容易望文生義而誤用。下列句子中成語的使用是否正確:一、盡管他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出色,但教練不僅不贊一詞,還總鐵青著臉,這使他感到

很是意外和失望。不贊一詞:是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二、這篇文章內容粗俗,只有華麗的辭藻,竟然在報刊上發表,簡直是不刊之論。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三、開學已經四天了,他仍然久假不歸,家里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久假不歸:是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避免成語誤用成語解釋容易誤用的

意思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

還。休很久的假

期。大方之家指見多識廣,學

問深厚的人。指慷慨大方

的人。七月流火指天氣漸漸轉涼。指天氣炎熱。身無長物除自身外再沒有

多余的東西,形

容貧困。形容沒有特

長。

學習任務:按照下列表格的形式,搜集整理日常生活中容易因望文生

義而引起誤用的成語,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展示,討論如何避免誤用。高一—部編版—語文—第八單元課堂檢測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過秦論》B.瑜得精兵五萬《資治通鑒》C.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戰國策》D.左右欲兵之

《史記·伯夷列傳》解析:A項,名詞,

兵器。B項,名詞,士兵。C項,名詞,軍隊。D項,動詞,用兵器攻擊,刺殺。1.根據“兵”字的字源演變,請選擇下列例句使用其本義的一項是A例句:諸侯之所亡,

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A.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B.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C.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D.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2.下列各句中“亡”字與例句中的“亡”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解析:A項,滅亡;B項,逃亡的人;

C項,逃跑;例句及D項均為損失。D3.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DA.古之學者必有師B.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C.

行李之往來D.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解析:A項,“學者”古義指求學的人,今義常指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項,

“非常”古義指“不同尋常的”,今義是程度副詞;C項,

“行李”

古義指來往使者,今義指出行時的隨身物品;D項,古今同義,均指片刻。1.文言詞語的積累是文言閱讀的基礎只有儲備了足量的文言詞語,記住它們的常見義項,才能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熟讀典型例句,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