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標準_第1頁
2025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標準_第2頁
2025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標準_第3頁
2025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標準_第4頁
2025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總 術語和符 術 符 基本規 設施選 一般規 路基路 互通式立交區及橋 服務及管理設施 設計與計 一般規 設計規模計 實際規模驗 典型結構設 一般規 透水磚鋪 透水水泥混凝土鋪 透水瀝青鋪 滲 植草 雨水濕 濕 蓄水 雨水 蒸發 綠色屋 下沉式綠 生物滯留設 人工土壤滲濾設 初期雨水棄流設 植物選 一般規 植物選 附錄 山西省城鎮化地區外公路工程場地年徑流總量控制參考 附錄 山西22個城市暴雨強度公 附錄 附錄 附錄 本標準用詞說 引用標準名 Terminologyand Basic Facility General Roadbedand InterchangeAreasand ServiceandManagementFacility Designand General DesignScale ActualScale TypicalStructural General PermeableBrick PermeableCementConcrete Permeableasphalt Infiltration GrassPlanting Rainwater Rainwater Evaporation Green SunkenGreen Biodetention ArtificialSoilInfiltration InitialRainwaterDisposal Plant General Plant AppendixAReferenceValueofAnnualRunoffTotalControlRateforHighwayEngineeringSitesOutsidetheUrbanizedAreasofShanxi AppendixBRainstormIntensityFormulafor22CitiesinShanxiAppendixC MethodforCalculatingtheRelationshipCurvebetweenAnnualRunoffTotalControlRateandDesignRainfall42AppendixD CorrespondingDesignRainfallforAnnualRunoffControlRatesofSomeCitiesinShanxi Appendix ListofRecommendedPlantsforHighwaySponge ExplanationofWordsUsedinThis ListofReferenced Attachment:Article總術語公路海綿設施spongefacilitiesfor公路工程場地spaceofhighway城鎮化地區suburbanandruraltown城鎮化地區公路urbanizationregional下墊面條件underlyingsurface年徑流總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年徑流污染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urbandiffusepollution雨水資源化利用率rainwaterresourceutilization設計降雨量designrainfall單位面積控制容積volumeofspongefacilitiesforcatchmentrunoffcontrol雨量徑流系數pluviometricrunoff流量徑流系數dischargerunoff豎向vertical有敁容積法effectivevolume流量法discharge水量平衡法waterbalance超標雨水excessstorm-water初期雨水徑流initial事件平均濃度eventmean低影響開發low-impact透水鋪裝permeable滲井infiltration植草溝grass雨水濕地storm-water濕塘storm-waterwet蓄水池storm-water雨水罐rainwaterevaporation綠色屋頂green下沉式綠地sunken200mm生物滯留設施bioretention人工土壤滲濾設施artificialsoilinfiltration初期雨水棄流設施initialrainwaterremoval圍合區enclosed符號公路海綿設施設計應根據現狀地形地貌和地質特征,最大限度地保護公路周邊現狀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自然水體空間,優先利用現狀或自然海綿設施。公路海綿設施設計的控制目標應包括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和年徑流污染控制率。城鎮化地區公路工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應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或專項規劃指標執行。城鎮化地區外公路工程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應結合當地環境特征、工程特點及項目所在地相關要求確定,也可按照本標準附錄A執行。冬季使用融雪劑后的積雪不得堆入海綿設施。質標準》GB5084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等的相關規定。一般規定公路海綿設施結構功能與設施選用可按表4.1.3注:●宜選用可選用;?不宜選用;△不可選用雨水入滲系統的土壤滲透系數宜為10-6m/s~10-3m/s,地下水礎應不小于3.0m。路基路面公路路基路面海綿設施典型流程可按圖4.2.4互通式立交及橋梁海綿設施典型流程可按圖4.3.5服務及管理設施區海綿設施可按海綿城市建筑與小區的建設要求迚行選擇,滿足區域內雨水徑流總量控制率和徑流污染控制率要求,提高雨水資源利用率。服務及管理設施區初期棄流雨水應與場地內污廢水合幵處理,達標后排放或回用。服務及管理設施區雨水徑流經初期棄流后可就近引入生物滯留設施、雨水濕地等海綿設施。服務及管理設施區海綿設施典型流程可按圖4.4.5一般規定初步設計階段主要是根據場地特征和海綿設施建設的目標,結合所設計公路處的綠地和水系的布局,選擇海綿設施類型,幵初步選定設施的位置。具體包含下列內容:海綿設施的設計規模應根據控制目標及設施在具體應用中發揮的主要功能,選擇容積法、流量法或水量平衡法等通過計算確作為設計規模;有條件的可利用模型模擬的斱法確定設計規模。頂部和結構內部有蓄水空間的滲透設施的滲透量應計入總調蓄容積。V10Hφz

設計調蓄容積設計降雨量雨量綜合徑流系數匯水面積的雨量綜合徑流系數φZφ

各類型下墊面的雨量徑流系數,按表5.2.3取值QΨz

ΨFiΨi

雨水設計流量設計暴雨強度各類型下墊面的流量徑流系數,按表5.2.3雨量徑流系數流量徑流系數雨量徑流系數流量徑流系數地下建筑覆土綠地地下建筑覆土綠地(本標準附錄C、附錄D),得到項目實際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無設施控制的透水下

年徑流總量控制率5.3.2污染物去陣率(以SS35~90(與水力停留時間有關SA

雨水資源化利用率年雨水收集利用的總量一般規定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中的相關規定執行。公路海綿設施應用場地參見表4.1.36.2.1面層,找平層可采用中砂、粗砂或干硬性水泥砂漿,厚度宜為土基滲透系數不宜小于1.0×10-6m/s1.0×10-6m/s全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3.1行道采用全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典型結構示意圖如圖6.3.1(a)所示,行車道采用全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典型結構示意圖如圖6.3.1(b)所混凝土路面技術規程》CJJ/T135C25100mm面層橫坡度宜為1%~2%定,宜為3.0m~4.5m,橫向接縫間距宜為4.0m~6.0m,面層板的長寬比不宜超過1.3。當基層有結構縫時,面層縮縫應與其相應結構小于150mm。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結構使用壽命應與透水性能有敁使用壽命一致。土基滲透性宜符合本標準第6.2.8全透水瀝青鋪裝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4.1迚行,人行道采用全透水瀝青鋪裝典型結構示意圖如圖6.4.1(a)透水瀝青鋪裝典型結構示意圖如圖6.4.1(b)所示。為100mm~200mm。土基滲透性宜符合本標準第6.2.8 滲井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5.11m3m(水平距離)的區域 植草溝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6.11:34%。縱坡較在2年~10年重現期降雨事件發生時植草溝水流流速不宜超過0.5m/s,在50年~100年重現期降雨事件發生時其流速不宜超過1.0m/s,最大不宜超過2.0m/s。雨水濕地雨水濕地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7.1雨水濕地場址宜選擇自然坡度為0%~3%其中淺沼澤區水深范圍為0m~0.3m,深沼澤區水深范圍為雨水濕地的調節容積應設計在24h一般為0.8m~1.2(不含調節容積的10%。 6.8.1水深一般為0.8m~2.5m;儲存容積一般根據所在區域相關規劃提出24h~48h內排空。主塘與前置塘間宜設不宜大于1:6。 蓄水池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9.1坑,池底坡度應不小于1%。采用型材拼裝的蓄水池,內部結構具當蓄水池的有敁容積大于雨水回用系統最高日用水量的3倍時,應設能12h排空雨水的措施。 雨水罐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0.1 6.11.15m蒸發池池底宜設0.5%200m3~300m3小于0.6m。綠色屋頂綠色屋頂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2.125%,厚度宜為100mm~150mm。技術規程》JGJ155下沉式綠地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3.1水位或巖矯層小于1m及距離建筑物基礎小于能確定,一般為100mm~200mm。排放,溢流口頂部標高一般應高于綠地50mm~100mm。下沉式綠地靠近道路一側1m~2m范圍內應采取防滲措施,且路基應延伸至綠地內1倍~1.5倍路基深度。生物滯留設施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4.1生物滯留設施面積占不透水地面的匯水面積的比例宜為生物滯留設施應用于道路綠化帶時,若道路縱坡大于1%,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設施頂一般應低于匯水面100mm。人工土壤滲濾設施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5.1度宜取800mm~1200mm。滲透層宜選用粒徑為1mm~4mm的粗砂,厚度宜為排水層宜選用粒徑為10mm~30mm的礫矯,厚度宜為200《土工合成材 聚乙烯土工膜》GB/T17643的規定初期雨水棄流設施典型結構設計可按圖6.16.1 (a) (b) 50m5min路面匯水距離宜為50m~150m,匯水時間宜為5min~15min一般規定植物選擇公路海綿設施植物應用場地應符合表7.2.57.2.5植物選擇可按照本標準附錄E附錄A A.0.3年降雨量 山西22個城市暴雨強度公1808.276(11.173lgTq(t10491.942(11.627lgTq(tq8814.06(11.267lgT)(t27.388)1.187q1695.878(10.920lgT(tq993.7(11.04lgT(tq3450.72(10.873lgT)(t21.176)0.847q724.2(11.58lgT(tq1325.646(11.623lgT)(t11.517)0.783q1803.6(11.04lgT(tq1402.8(10.8lgT(tq900(10.83lgT(tq10491.942(11.627lgT(tq3450.72(10.873lgT)(t21.176)0.847q3340(11.43lgT(tq1695.878(10.920lgT(tq1416.995(10.612lgT(tq993.7(11.04lgT(tq1803.6(11.04lgT(tq2212.8(11.04lgT(tq16263.629(10.824lgT(tq537.406(13.838lgT(tq724.2(11.58lgT(t附錄C 降雨事件與降雨量關系曲線應由不少于30根據降雨事件與降雨量的關系曲線可求得年徑流總量控制率α所對應的設計降雨量H,其中年徑流總量控制率α可由式C.0.21計算:α C1C2C1C2C3

實際降雨量小于或等于設計降雨量H件,按實際降雨量計,其降雨量之和實際降雨量大于設計降雨量HH計,其降雨量之和實際降雨量大于設計降雨量HH部分的降雨量之和(mm)根據降雨事件與降雨量關系曲線,可推導出如圖C.0.3所示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α與設計降雨量H的關系曲線。附錄D 按表D.0.1 屋頂花園(服務區、場站區下沉式綠地(互通、分離式路基、場站區雨水花園(服務區、場站區條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