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6頁(共36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期中必刷常考題之人口遷移一.選擇題(共22小題)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地區的民族交流及其交融帶位置變化有深刻影響。距今2000~3000年間,民族交融以東西向為主;距今1000~2000年間,民族交融以南北向為主。如圖為歷史時期我國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空間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以東西交融為主的時期,人口遷移主要是為了()A.大力發展牧業 B.開發農耕土地 C.激活農畜貿易 D.推進民族統一2.推測南北交融期間我國北方地區氣候變化特點是()A.持續溫暖濕潤 B.長期寒冷干旱 C.冷濕、暖干交替 D.暖濕、冷干交替現住地與出生地不一致的遷移人口稱為終身遷移人口。下表為我國最近的三次人口普查中,部分地區的終身遷移人口統計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地區終身遷移人口占常住人口比率2020年來源地居前五位的省份與總占比(%)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6.28.010.3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41.6%)上海28.144.847.6安徽、江蘇,河南、浙江、江西(61.3%)北京34.545.445.6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山西(57.5%)廣東18.223,127.3湖南、廣西、湖北、四川、江西(67.4%)新疆21.217.320.0甘肅、河南、四川、山東、陜西(72.6%)3.與上海和廣東比較,北京終身遷移人口的來源地前五位省份的總占比低,影響因素是()A.交通樞紐等級 B.經濟發達程度 C.城市化水平 D.環境承載力人口遷移受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來自遷出地,有些來自遷入地,還有些是中間障礙因素。圖為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近年來,導致烏克蘭居民大量外遷的主要因素是()A.① B.② C.④ D.⑥5.(2024秋?天津期末)某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的流動通常是在首次流動后仍存在后續流動過程。下表為此次調查獲取的人口首次流動和再次流動中流動量最大的6組城市相關數據(箭頭表示流動方向)。與首次流動相比,人口再次流動的()首次流動流動量/人流動距離/km再次流動流動量/人流動距離/km重慶→深圳521322北京→天津142151重慶→東莞501287蘇州→上海9997重慶→廣州461221上海→蘇州8697邵陽→深圳44738深圳→東莞8642阜陽→上海441365深圳→上海861424邵陽→廣州43643深圳→廣州84105A.流動距離整體增加 B.流出地城市人口規模較小 C.城市等級整體較高 D.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集中人口遷移受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來自遷出地,有些來自遷入地,還有些是中間障礙因素。圖為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引起美國老年人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① B.② C.④ D.⑥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老年人口遷移已逐漸成為人口遷移流動的重要組成,遷移方向背后體現出休閑養老、照顧子孫、再就業等多重遷移動力。如圖示意1995﹣2020年三個“五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省際遷移的時空變化(數據未包括港澳臺)。據此完成7﹣8題。7.與1995﹣2000年相比,201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A.遷移規模及強度增加 B.東北三省凈遷出量減少 C.西北五省持續凈遷出 D.四大直轄市凈遷入量減少8.199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省際遷移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對應正確的是()A.海南凈流入—家庭和就業機會 B.新疆凈流出—氣候和政策引導 C.黑龍江凈流出—經濟和生活成本 D.上海凈流入—養老服務和家庭滄源縣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內山谷多,從事第一產業人數約占青壯年勞動力的9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該村人口呈現向外流失趨勢。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很多鄉村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鄉鎮企業脫貧致富,但拱弄村不適合采取此措施。圖為拱弄村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9﹣11題。9.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主要是()A.耕地面積多 B.氣候條件惡劣 C.生態環境惡化 D.收入水平低10.拱弄村人口遷移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有()①緩解當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②加強與外界政治方面的聯系③當地人口老齡化和留守兒童現象減輕④社會負擔加重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1.拱弄村不適合采取招商引資、發展鄉鎮企業脫貧致富的原因主要是()A.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勞動力數量多 C.地域文化特色明顯 D.區域生態脆弱流動人口在進入首次流入地后會發生再次流動。某研究團隊對2017年我國流動人口再次流動的空間選擇進行調查,調查樣本累積經過兩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且首次流出地(戶籍地)、首次流入地、再次流入地均為不同城市。如表為首次和再次流動網絡中出、入度排名前10的城市(出度和入度分別表示某城市輸出人口和輸入人口的強度;出、入度強度越大,排名越靠前)。完成12﹣14題。排名首次出度首次入度(再次出度)再次入度1重慶市廣東省深圳市上海市2安徽省阜陽市廣東省廣州市北京市3河南省周口市廣東省東莞市天津市4湖南省邵陽市北京市江蘇省蘇州市5河南省南陽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6河南省信陽市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南京市7安徽省六安市浙江省杭州市廣東省深圳市8四川省南充市浙江省溫州市江蘇省無錫市9安徽省安慶市陜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廈門市10江西省上饒市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寧波市注:不含港澳臺數據。12.對首次人口流動與再次人口流動吸引力大小相似的直轄市有()A.北京市和上海市 B.北京市和天津市 C.上海市和重慶市 D.天津市和重慶市13.據表推測,與首次流動人口相比,再次流動人口()A.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 B.平均流動距離小 C.東西向流動趨勢明顯 D.流動空間范圍大14.整體來看,再次入度排名靠前的城市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落戶政策較寬松 B.房價與收入之比較高 C.第三產業占比大 D.醫療衛生體系較完善近年來,我國城市間“人才爭奪戰”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對一流大學畢業生的爭奪日趨激烈。如圖示意近年來影響我國部分城市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因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近年來,人才爭奪意愿最為強烈的地區是()①華東地區②中部地區③西北地區④東北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依然是人才主要流入目的地。由此推斷,對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因子是()A.人才政策 B.城市舒適性 C.生活成本 D.城市人均GDP17.受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遷移規模迅速增長。如圖示意1995﹣2020年中國省際間老年人口凈遷移率(正值說明遷入多于遷出,負值反之)。據此完成7~8題。導致1995—2020年廣東老年人口凈遷移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自然資源豐富②隔代照料需要③公園設施完善④醫療條件優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冬季,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德國人和北歐人前往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歐洲南部國家生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冬季,前往歐洲南部國家的人群主要為()A.城市老年人口 B.農村老年人口 C.退休的高收入者 D.熱愛戶外的青年19.影響該類人員前往歐洲南部國家的主要因素是()A.基礎設施 B.交通條件 C.氣候差異 D.空氣質量現住地與出生地不一致的遷移人口稱為終身遷移人口。這種遷移通常是永久性的或長期的,意味著遷移者在新的居住地建立了長期生活的基礎。表1示意我國主要人口遷入地區終身遷移人口(省外)占常住人口比率(%)及遷出地構成。據此完成20﹣20題。表1地區終身遷移人口占常住人口比率2020年來源地居前五位的省份與總占比(%)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6.28.010.3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41.6%)上海28.144.847.6安徽、江蘇、河南、浙江、江西(61.3%)北京34.545.445.6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山西(57.5%)廣東18.223.127.3湖南、廣西、湖北、四川、江西(67.4%)新疆21.217.320.0甘肅、河南、四川、山東、陜西(72.6%)20.據表看出,我國終身遷移人口的特點是()A.河北遷出人口最多 B.多極分散,就近遷移 C.中部地區大量遷入 D.穩步上升,水平很高隨著中國人口形勢的變化,人口遷移對一個地區人口總量變化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全國人口遷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如表顯示2023年海南、貴州、遼寧和安徽四省份總人口(常住人口)、人口變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數量。據此完成21﹣22題。省份常住人口/萬人與上一年比人口變化/萬人出生人口/萬人死亡人口/萬人海南1043169.66.7貴州3865941.130.0遼寧4182﹣1517.040.6安徽6121﹣639.552.421.表中各省份人口變化表現為()A.海南省總人口增長,人口凈流出 B.貴州省總人口增長,人口凈流入 C.遼寧省總人口減少,人口凈流入 D.安徽省總人口減少,人口凈流出22.為吸引外來人口,貴州省可采取的對策是()①加快中心城市發展②深化戶籍制度改革③促進中小城鎮發展④加強生育配套支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解答題(共4小題)23.(2025?焦作校級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以來,港人熱衷于北上消費。近日,大型超市開市客中國華南首家門店在深圳正式開業,吸引不少港人前去“掃貨”。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2024年1月12和13日兩天內有至少50萬港人北上,成為了深圳經濟新的增長點。如圖為廣深高鐵線路圖。(1)與周邊其他城市相比,分析深圳成為港人北上消費主要目的地的原因。(2)分別列舉“港人北上”可帶動發展的深港兩地的產業。(3)簡述深圳的發展對周邊地區,珠三角城市帶及我國的意義。24.(2024秋?崇明區期末)印度面臨極端天氣、人口和城市發展等多重挑戰。材料一:2023年印度以14.3億人口總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年齡結構中0﹣14歲人口占31.2%,15﹣64歲人口占63.6%,65歲以上人口占5.3%。近年來國內人口出現跨區域遷移。2023年印度城鎮化水平36.36%,低于亞洲主要發展中國家,GDP為3.55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5。材料二:每年5月下旬,印度各地會出現高溫熱浪天氣,其中首都新德里5月下旬平均可達40.7℃。今年,新德里的氣溫又創新高。觀測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24年5月28日,氣溫達49.9℃,5月29日,氣溫飆升至52.3℃,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1)印度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單選: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單選:A.西南風/B.東南風)影響,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運動(單選:A.順時針/B.逆時針)。(2)印度人口主要向(填方向),從人口遷移的推力(促使移民離開原住地的不利因素)和拉力(吸引移民遷入目的地的有利因素)的角度,簡析其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3)印度城鎮化目前處于(單選:A.起步發展/B.快速發展/C.穩定發展)階段,其面臨的問題是(單選:A.過度城鎮化/B.滯后城鎮化)。從產業結構角度,簡析該國城鎮化水平較低的原因。(4)印度首都新德里高溫常出現在5月的原因(不定項選擇)。A.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B.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C.直射點北移,正午太陽高度角大D.東北季風勢力強,降水少(5)為了防避極端高溫天氣,請你給印度人民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25.(2024?芝罘區校級開學)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四川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鹽源一線為界,川東、川西人口差異懸殊。四川許多地方的小城鎮和農村出現“留守兒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然而近年來,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回流遷移的“逆遷移流”現象表現得更加明顯。如圖為四川省位置示意圖。(1)比較川東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況差異。(2)從經濟因素角度,分析勞動力回流遷移的主要原因。26.(2024春?青羊區校級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阿拉伯半島上的沙特阿拉伯(位置如圖)石油資源極其豐富,經濟發展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國人前來打工謀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過吸引外來人口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約有1000萬外籍勞工,他們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務、建筑等行業,印度、巴基斯坦的勞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勞工的主要生力軍。(1)根據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寫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勞工的拉力條件。(2)簡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勞工對自身和遷出地的積極影響。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期中必刷常考題之人口遷移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BDADCAADDAD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BCDDDCCBCA一.選擇題(共22小題)氣候變化對我國北方地區的民族交流及其交融帶位置變化有深刻影響。距今2000~3000年間,民族交融以東西向為主;距今1000~2000年間,民族交融以南北向為主。如圖為歷史時期我國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空間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以東西交融為主的時期,人口遷移主要是為了()A.大力發展牧業 B.開發農耕土地 C.激活農畜貿易 D.推進民族統一【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淡水、土壤、礦產等;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會變革、戰爭等。【解答】解:根據材料可知,距今約2000~3000年,民族交融以東西向為主,可推測此時段氣候較穩定,為了發展農業,開墾耕地,人口不斷向東西方向擴展,獲得更多的農耕土地,B正確。推進民族統一,是政治目標,不是人口遷移的目的,D錯誤。圖示區域主要為黃河流域,適合農耕,主要農業活動是農耕而不是牧業,A錯誤。古代商貿活動較少,人口遷移主要不是為了農畜貿易,C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屬于基礎題,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人口遷移的主要目的。2.推測南北交融期間我國北方地區氣候變化特點是()A.持續溫暖濕潤 B.長期寒冷干旱 C.冷濕、暖干交替 D.暖濕、冷干交替【分析】我國北方地區整體上越向南水熱條件越好,暖濕期農牧活動向北擴張,冷干期則向南收縮。【解答】解:根據材料可知,距今約1000~2000年,民族交融以南北向為主,說明氣候在波動變化,我國北方地區整體上越向南水熱條件越好,暖濕期農牧活動向北擴張,冷干期則向南收縮,導致民族在南北方向上的頻繁遷移與交融,D正確,AB錯誤。氣候冷濕或暖干,則南北移動趨勢規律性不強,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區域氣候變化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現住地與出生地不一致的遷移人口稱為終身遷移人口。下表為我國最近的三次人口普查中,部分地區的終身遷移人口統計數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地區終身遷移人口占常住人口比率2020年來源地居前五位的省份與總占比(%)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6.28.010.3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41.6%)上海28.144.847.6安徽、江蘇,河南、浙江、江西(61.3%)北京34.545.445.6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山西(57.5%)廣東18.223,127.3湖南、廣西、湖北、四川、江西(67.4%)新疆21.217.320.0甘肅、河南、四川、山東、陜西(72.6%)3.與上海和廣東比較,北京終身遷移人口的來源地前五位省份的總占比低,影響因素是()A.交通樞紐等級 B.經濟發達程度 C.城市化水平 D.環境承載力【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等。社會經濟因素:涉及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方面。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戰爭、國家政治變革和政治中心改變等。例如,國家的戶籍政策、移民政策等都會對人口遷移產生直接影響。戰爭和政治變革可能導致大量人口遷移,以尋求更安全的生活環境。【解答】解:北京與上海、廣東相比,交通更發達,位置更優越,能便利到達北京的省份比上海和廣東多,A正確。北京、上海、廣東的經濟發達程度、城市化水平、環境承載力相差不大,BC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人口遷移受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來自遷出地,有些來自遷入地,還有些是中間障礙因素。圖為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近年來,導致烏克蘭居民大量外遷的主要因素是()A.① B.② C.④ D.⑥【分析】影響人口遷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經濟因素(主導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解答】解:近年來,烏克蘭戰爭爆發,國內局勢動蕩,居民為躲避戰亂大量外遷,所以主要原因是戰爭,圖中⑥表示戰爭,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5.(2024秋?天津期末)某年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的流動通常是在首次流動后仍存在后續流動過程。下表為此次調查獲取的人口首次流動和再次流動中流動量最大的6組城市相關數據(箭頭表示流動方向)。與首次流動相比,人口再次流動的()首次流動流動量/人流動距離/km再次流動流動量/人流動距離/km重慶→深圳521322北京→天津142151重慶→東莞501287蘇州→上海9997重慶→廣州461221上海→蘇州8697邵陽→深圳44738深圳→東莞8642阜陽→上海441365深圳→上海861424邵陽→廣州43643深圳→廣州84105A.流動距離整體增加 B.流出地城市人口規模較小 C.城市等級整體較高 D.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集中【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淡水、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等,社會經濟因素有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軍事等,其中經濟因素中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是影響當前人口遷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解答】解:從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以再次流動頻次較高的深圳到東莞、廣州的為例,流動距離都不超過110km,對比首次流動距離要短很多,A錯誤。人口再次流動是從上海、北京、深圳、蘇州等城市都有向其他城市流動,且流動量比首次流動人數要更多,說明流出地城市人口規模較大,B錯誤。再次流動多發生在城市群內部,且流入地區的面積更大,說明人口流入地城市分布更加分散,D錯誤。由深圳一上海、深圳一廣州、上海一蘇州的人口再次流動還是發生在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之間,說明流入地和流出地城市等級都比較高,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人口遷移受許多因素影響,有些來自遷出地,有些來自遷入地,還有些是中間障礙因素。圖為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引起美國老年人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① B.② C.④ D.⑥【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氣候、淡水、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等。社會經濟因素有經濟發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軍事等。其中經濟因素中就業機會和收入水平是影響當前人口遷移的最主要的因素。【解答】解:美國東北部氣候冷濕,不適合老年人居住,西部、南部陽光充足,氣候適宜,所以遷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因素,圖中①表示氣候因素,A正確。⑥戰爭、④政策、②礦產資源等不是導致美國老年人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原因,BC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老年人口遷移已逐漸成為人口遷移流動的重要組成,遷移方向背后體現出休閑養老、照顧子孫、再就業等多重遷移動力。如圖示意1995﹣2020年三個“五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省際遷移的時空變化(數據未包括港澳臺)。據此完成7﹣8題。7.與1995﹣2000年相比,201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A.遷移規模及強度增加 B.東北三省凈遷出量減少 C.西北五省持續凈遷出 D.四大直轄市凈遷入量減少【分析】201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遷移狀況可以從圖示信息直接獲取。【解答】解:根據圖示信息可知,相比1995—2000年,我國老年人口2015—2020年遷移規模及遷移率都在增加,A正確。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東北三省凈遷出量增加,B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西北五省中寧夏和新疆凈遷入,C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四大直轄市凈遷入量增加,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8.1995﹣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省際遷移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對應正確的是()A.海南凈流入—家庭和就業機會 B.新疆凈流出—氣候和政策引導 C.黑龍江凈流出—經濟和生活成本 D.上海凈流入—養老服務和家庭【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般地,老年人口多向自然舒適地區遷移、向優越社會環境遷移、向家庭成員遷移。【解答】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不同的省份因條件不同,老年人口的主要遷移動力也不同,上海凈遷入體現上海具有優越的養老休閑場所、服務以及青年人口多,需要更多的隔代照料兒童,D正確。黑龍江和海南主要是因為環境舒適度,AC錯誤。新疆凈流入主要是因為有良好的旅游資源及政策引導,B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滄源縣拱弄村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境內山谷多,從事第一產業人數約占青壯年勞動力的9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該村人口呈現向外流失趨勢。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很多鄉村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鄉鎮企業脫貧致富,但拱弄村不適合采取此措施。圖為拱弄村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9﹣11題。9.拱弄村人口向外流失的原因主要是()A.耕地面積多 B.氣候條件惡劣 C.生態環境惡化 D.收入水平低【分析】人口遷移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區間的自然環境差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低以及各種政治因素是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解答】解:拱弄村經濟主要依賴第一產業,產業結構單一,發展空間有限,導致就業機會少,人們的收入水平低,D正確。拱弄村位于偏遠山區,山谷多,平壩少,耕地面積少,A錯誤。該地為熱帶以及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并不惡劣,生態環境并沒有惡化,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10.拱弄村人口遷移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有()①緩解當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②加強與外界政治方面的聯系③當地人口老齡化和留守兒童現象減輕④社會負擔加重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分析】人口遷移的影響:對遷入地:利:人才流入,提供廉價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及城市化;弊:人口對環境的壓力增大,增加公共設施負擔和城市管理難度(如人口擁擠、交通擁堵、就業困難、住房緊張)。對遷出地:利:人口密度減小,人口對環境的壓力減小,緩解人地矛盾;加強與外界社會、經濟、科技、文化聯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發展;弊:人才、勞動力流失。【解答】解:部分人口的流出緩解了當地土地資源的壓力,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①正確。人口遷移使村民能夠與外界更多地交流,帶回新的觀念、技術和資金,加強了與外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而不是政治方面的聯系,②錯誤。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流,導致當地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負擔加重,留守兒童數量增加,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教育和撫養的壓力,③錯誤,④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人口遷移對遷入遷出地的影響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11.拱弄村不適合采取招商引資、發展鄉鎮企業脫貧致富的原因主要是()A.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B.勞動力數量多 C.地域文化特色明顯 D.區域生態脆弱【分析】影響工業區位因素有: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等。【解答】解:拱弄村位于偏遠山區,山谷多,平壩少,地形閉塞,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與外界的聯系困難,A錯誤。全村人口數量不多,且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流,剩余勞動力數量較少,同時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難以滿足鄉鎮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B錯誤。地域文化特色明顯應該是適合該地脫貧致富的原因,C錯誤。該地區區域生態環境脆弱,不適合招商引資以及建立工廠,發展經濟,對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影響,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考查工業區位因素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體現了綜合思維的學科素養。流動人口在進入首次流入地后會發生再次流動。某研究團隊對2017年我國流動人口再次流動的空間選擇進行調查,調查樣本累積經過兩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且首次流出地(戶籍地)、首次流入地、再次流入地均為不同城市。如表為首次和再次流動網絡中出、入度排名前10的城市(出度和入度分別表示某城市輸出人口和輸入人口的強度;出、入度強度越大,排名越靠前)。完成12﹣14題。排名首次出度首次入度(再次出度)再次入度1重慶市廣東省深圳市上海市2安徽省阜陽市廣東省廣州市北京市3河南省周口市廣東省東莞市天津市4湖南省邵陽市北京市江蘇省蘇州市5河南省南陽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6河南省信陽市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南京市7安徽省六安市浙江省杭州市廣東省深圳市8四川省南充市浙江省溫州市江蘇省無錫市9安徽省安慶市陜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廈門市10江西省上饒市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寧波市注:不含港澳臺數據。12.對首次人口流動與再次人口流動吸引力大小相似的直轄市有()A.北京市和上海市 B.北京市和天津市 C.上海市和重慶市 D.天津市和重慶市【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經濟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2、自然因素,如遭遇洪水干旱,瘟疫,等天災人禍;3、政治和文化因素,各國的戰爭和民族宗教政策對人口遷移有著重要的影響。【解答】解:根據圖上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首次入度和再次入度排名均相鄰,說明吸引力大小相似,A正確。其他城市排名有較大差異,BC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13.據表推測,與首次流動人口相比,再次流動人口()A.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 B.平均流動距離小 C.東西向流動趨勢明顯 D.流動空間范圍大【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經濟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2、自然因素,如遭遇洪水干旱,瘟疫,等天災人禍;3、政治和文化因素,各國的戰爭和民族宗教政策對人口遷移有著重要的影響。【解答】解:由表分析可知,流動人口在首次流動時,主要從重慶市和中部地區的三、四線城市流出,主要流向東部的北京市、上海市等一線城市、位于長江三角洲的新一、二線城市以及中西部的省級行政中心,東西方向流動趨勢明顯,流動空間范圍大。流動人口再次流動時,流入地的區域分布變化不大,主要發生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內部城市之間,流動距離相對較近,B正確,CD錯誤。再次流動人口平均年齡更大,A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14.整體來看,再次入度排名靠前的城市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落戶政策較寬松 B.房價與收入之比較高 C.第三產業占比大 D.醫療衛生體系較完善【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1、經濟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2、自然因素,如遭遇洪水干旱,瘟疫,等天災人禍;3、政治和文化因素,各國的戰爭和民族宗教政策對人口遷移有著重要的影響。【解答】解:由表分析可知,再次入度排名前10的城市經濟發達,第三產業占比大,可創造出更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工作崗位,對再次人口流動形成較高的吸引力,醫療環境不是主要因素;再次入度排名靠前城市的落戶政策并不寬松;各城市房價與收入之比較高,不利于城市對外來人口形成高吸引力。綜上所述,C對,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遷移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近年來,我國城市間“人才爭奪戰”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對一流大學畢業生的爭奪日趨激烈。如圖示意近年來影響我國部分城市人才吸引力的主要因子。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近年來,人才爭奪意愿最為強烈的地區是()①華東地區②中部地區③西北地區④東北地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才爭奪意愿最為強烈主要表現為通過人才政策吸引人才。【解答】解:結合圖示信息可知,沈陽、哈爾濱、長春等東北地區的城市人才政策因子值較高;武漢、長沙、南昌、合肥、太原、鄭州等中部地區城市人才政策因子值較高,說明上述地人才爭奪意愿較高,故人才爭奪意愿最為強烈的地區是東北和中部地區,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16.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依然是人才主要流入目的地。由此推斷,對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因子是()A.人才政策 B.城市舒適性 C.生活成本 D.城市人均GDP【分析】影響人口遷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經濟因素(主導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解答】解: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位于圖中下層,說明最大的因子不是人才政策,A錯誤。這些城市人均GDP因子數值高,城市舒適性因子數值也高,但重慶城市舒適性因子和這幾個城市相當,卻并不是人才主要流入目的地,說明城市舒適性并不是決定因素,而是受城市人均GDP影響,B錯誤,D正確。城市人均GDP高,經濟發展水平高,生活成本高,不是吸引人才流入的因素,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17.受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中國老年人口(60歲以上)遷移規模迅速增長。如圖示意1995﹣2020年中國省際間老年人口凈遷移率(正值說明遷入多于遷出,負值反之)。據此完成7~8題。導致1995—2020年廣東老年人口凈遷移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自然資源豐富②隔代照料需要③公園設施完善④醫療條件優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源、土壤、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經濟因素(主導):經濟發展水平、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社會因素:政策、戰爭、社會變革、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的發展、家庭和婚姻。【解答】解:讀圖可知,1995﹣2020年廣東老年人口凈遷移率為正值,且數值較高,說明遷入多于遷出,主要是因為廣東省廣東吸納了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因隔代照料需要,老年人前往帶孫子孫女,②正確。廣東省經濟發達,醫療條件優越,也吸引力老年人口遷入,④正確;廣東自然資源并不豐富,①錯誤。公園設施完善可以增加對老年人的吸引力,但這不是主要原因,③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通過人口遷移設置題目,題目為常規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思維分析能力。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年冬季,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德國人和北歐人前往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歐洲南部國家生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8.冬季,前往歐洲南部國家的人群主要為()A.城市老年人口 B.農村老年人口 C.退休的高收入者 D.熱愛戶外的青年【分析】影響人口遷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經濟因素(主導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解答】解: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英國、德國和北歐的緯度較歐洲南部國家高,冬季氣候嚴寒;遷往南歐生活需要較高的經濟條件和充裕的時間,判斷該類人群主要為退休的高收入老年人,C正確,AB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19.影響該類人員前往歐洲南部國家的主要因素是()A.基礎設施 B.交通條件 C.氣候差異 D.空氣質量【分析】影響人口遷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經濟因素(主導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解答】解:與歐洲南部國家相比,德國、英國和北歐國家的社會經濟條件、空氣質量差異不大,ABD錯誤。冬季歐洲南部緯度低,溫暖氣候更加適宜老年人生活,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現住地與出生地不一致的遷移人口稱為終身遷移人口。這種遷移通常是永久性的或長期的,意味著遷移者在新的居住地建立了長期生活的基礎。表1示意我國主要人口遷入地區終身遷移人口(省外)占常住人口比率(%)及遷出地構成。據此完成20﹣20題。表1地區終身遷移人口占常住人口比率2020年來源地居前五位的省份與總占比(%)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6.28.010.3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41.6%)上海28.144.847.6安徽、江蘇、河南、浙江、江西(61.3%)北京34.545.445.6河北、河南、山東、黑龍江、山西(57.5%)廣東18.223.127.3湖南、廣西、湖北、四川、江西(67.4%)新疆21.217.320.0甘肅、河南、四川、山東、陜西(72.6%)20.據表看出,我國終身遷移人口的特點是()A.河北遷出人口最多 B.多極分散,就近遷移 C.中部地區大量遷入 D.穩步上升,水平很高【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等。社會經濟因素:涉及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方面。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戰爭、國家政治變革和政治中心改變等。例如,國家的戶籍政策、移民政策等都會對人口遷移產生直接影響,戰爭和政治變革可能導致大量人口遷移,以尋求更安全的生活環境。【解答】解:雖然我國人口遷移的數量在近年來有所增加,但并不能說“穩步上升,水平很高”,因為人口遷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政策、經濟、文化等,因此不可能始終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故D錯誤。我國西部地區雖然有一些人口遷出,但并不意味著“大量遷出”,同時中部地區雖然有一些人口遷入,但也不能說“大量遷入”,故C錯誤。近20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人口遷移呈現出多極分散的特點,即人口不再僅僅向少數幾個大城市集中,而是向多個城市或地區分散遷移。同時,由于交通和通汛的使利,人們更煩向于選擇就近遷移,以減少遷移成本和適應新環境的壓力,故B正確。河北遷出人口最多和天津遷入人口最少的說法過于絕對,且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支持。人口遷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口遷移情況也各不相同,故A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通過人口遷移設置題目,題目為常規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思維分析能力。隨著中國人口形勢的變化,人口遷移對一個地區人口總量變化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全國人口遷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如表顯示2023年海南、貴州、遼寧和安徽四省份總人口(常住人口)、人口變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數量。據此完成21﹣22題。省份常住人口/萬人與上一年比人口變化/萬人出生人口/萬人死亡人口/萬人海南1043169.66.7貴州3865941.130.0遼寧4182﹣1517.040.6安徽6121﹣639.552.421.表中各省份人口變化表現為()A.海南省總人口增長,人口凈流出 B.貴州省總人口增長,人口凈流入 C.遼寧省總人口減少,人口凈流入 D.安徽省總人口減少,人口凈流出【分析】人口增長分為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自然增長主要在于本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當本地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時,人口自然增長較多,反之則較少。機械增長一般指的是人口遷移,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氣候、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等因素,其中,目前影響人口遷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經濟因素。【解答】解:海南省總人口增長,根據常住人口增加數量和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數量的對比,海南人口自然增長2.9萬,實際增長16萬,可以推斷出海南省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于人口流入,A錯誤。貴州省雖然總人口增長,根據常住人口增加數量和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數量的對比,貴州人口自然增長11.1萬,實際增長9萬,說明人口凈流出,B錯誤。遼寧省常住人口數量減少,出生人口數量小于死亡人口數量,人口自然負增長;從自然增長來看,人口減少了23.6萬人,而實際減少15萬人,說明人口機械增長表現為人口凈流入,C正確。安徽自然增長﹣12.9萬,實際人口減少﹣6萬,說明是人口遷入較多,為凈流入,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22.為吸引外來人口,貴州省可采取的對策是()①加快中心城市發展②深化戶籍制度改革③促進中小城鎮發展④加強生育配套支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經濟發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戰爭、國家政治變革和政治中心改變等。其中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解答】解:加快中心城市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城市吸引力,有助于吸引外來人口,①正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可以降低遷移門檻,使得外來人口更容易落戶,從而吸引更多人口遷入,②正確。促進中小城鎮發展可能有助于提高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但相對于中心城市,中小城鎮的吸引力可能較弱,對于吸引大量外來人口的作用有限,③錯誤。加強生育配套支持主要是針對本地人口,對于吸引外來人口的作用不明顯,④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人口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二.解答題(共4小題)23.(2025?焦作校級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以來,港人熱衷于北上消費。近日,大型超市開市客中國華南首家門店在深圳正式開業,吸引不少港人前去“掃貨”。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2024年1月12和13日兩天內有至少50萬港人北上,成為了深圳經濟新的增長點。如圖為廣深高鐵線路圖。(1)與周邊其他城市相比,分析深圳成為港人北上消費主要目的地的原因。(2)分別列舉“港人北上”可帶動發展的深港兩地的產業。(3)簡述深圳的發展對周邊地區,珠三角城市帶及我國的意義。【分析】(1)深圳成為港人北上消費的主要目的地主要從地理位置、消費性價比、服務體驗等角度分析。(2)“港人北上”可帶動發展的深港兩地的產業主要分析交通物流、零售業、餐飲業、娛樂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3)深圳發展的意義主要分析對周邊小城市的帶動作用、和周邊城市分工協作、交通的完善以及人才的流動等。【解答】解:(1)深圳與香港相鄰,兩地之間空間距離近;兩地間有高速鐵路連接,來往時間短,非常方便;相對于周邊地區,深圳經濟發達,商業服務種類多;去深圳性價比更高,深圳的服務熱情、貼心,消費體驗感更好,吸引力強等。(2)“港人北上”是指香港居民前往中國內地,有助于帶動深圳生活性服務業,如交通物流、零售業、餐飲業、娛樂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港人北上”有助于發展香港的交通物流業、商業代購等產業的發展。(3)深圳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有助于周邊地區中小城市的發展,完善周邊地區基礎設施,形成多個具有競爭力的衛星城市;深圳的發展對珠三角城市帶的整體競爭力有著顯著的提升作用,有助于周邊城市形成分工協作,由各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深圳通過完善的交通網和發達的信息網絡,促進了人才、商貿活動、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成為了我國具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深圳的發展有助于提升中國經濟、科技等實力,增強國際影響力。故答案為:(1)深港兩地空間距離近;兩地間有高鐵且到達時間短,交通便捷;深圳經濟發達,商業類型多樣,消費等級齊全,吸引力強。(2)深圳:交通物流、零售、娛樂。香港:交通物流、商業代購。(3)帶動周邊地區中小城市的發展,形成多個具有競爭力的衛星城市;有助于和周邊城市形成分工協作,又各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通過完善的交通網和發達的信息網絡,促進了人才、商貿活動、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流動,成為了我國具有影響力的城市之一。【點評】本題以廣深高鐵線路圖相關材料為背景,設置3道題目,知識點涉及服務業區位因素、區域產業結構、城市輻射能力等內容,考查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調動能力,蘊含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24.(2024秋?崇明區期末)印度面臨極端天氣、人口和城市發展等多重挑戰。材料一:2023年印度以14.3億人口總量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年齡結構中0﹣14歲人口占31.2%,15﹣64歲人口占63.6%,65歲以上人口占5.3%。近年來國內人口出現跨區域遷移。2023年印度城鎮化水平36.36%,低于亞洲主要發展中國家,GDP為3.55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5。材料二:每年5月下旬,印度各地會出現高溫熱浪天氣,其中首都新德里5月下旬平均可達40.7℃。今年,新德里的氣溫又創新高。觀測數據顯示,當地時間2024年5月28日,氣溫達49.9℃,5月29日,氣溫飆升至52.3℃,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1)印度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B(單選:A.熱帶雨林氣候/B.熱帶季風氣候),夏季受A(單選:A.西南風/B.東南風)影響,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A運動(單選:A.順時針/B.逆時針)。(2)印度人口主要向向西/西南/向南(填方向),從人口遷移的推力(促使移民離開原住地的不利因素)和拉力(吸引移民遷入目的地的有利因素)的角度,簡析其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3)印度城鎮化目前處于B(單選:A.起步發展/B.快速發展/C.穩定發展)階段,其面臨的問題是B(單選:A.過度城鎮化/B.滯后城鎮化)。從產業結構角度,簡析該國城鎮化水平較低的原因。(4)印度首都新德里高溫常出現在5月的原因CD(不定項選擇)。A.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B.城市熱島效應,加劇高溫C.直射點北移,正午太陽高度角大D.東北季風勢力強,降水少(5)為了防避極端高溫天氣,請你給印度人民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分析】(1)印度為季風氣候,夏季為西南季風,夏季北印度洋洋流為順時針。(2)印度人口遷移的原因應從收入、投資環境等角度分析。(3)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發展速度快(以加速階段為主),有郊區城市化現象。(4)氣溫與太陽高度、天氣、海拔、下墊面等相關。(5)高溫天氣的防避措施包括加強預警、降低室溫、加強防曬等。【解答】解:(1)左圖顯示印度位于低緯,因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差異,大部分地區形成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為西南風,受西南季風影響,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呈順時針運動。(2)根據圖中箭頭指向可知,人口遷移的方向為往南部和西南部遷移。人口遷移是遷出地的推力和遷入地的拉力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從遷出地的推力來看,北部為糧食主產區,農業人口多,農村剩余勞動多,收入水平較低,人口大量遷出。從遷入地的拉力來看,南部港口地區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有更好的投資環境,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吸引人口遷入。(3)城鎮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比來衡量。區域城鎮人口比重低于30%,城鎮化屬于起步階段,30%﹣70%為快速發展階段,高于70%為穩定展階段;印度2023年城鎮人口占36.36%,剛剛超過30%,為快速發展階段。印度城市化水平較低,滯后于經濟發展水平,出現滯后城市化。城鎮化比重較低,說明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村,轉化為城鎮的人口較少。城鎮產業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勞動密集的工業和服務業,對勞動力需求量大,其他行業,則少。圖中顯示,印度農業占比為17.7%,占比偏高,滯留勞動力多;工業占比僅為29.1%,占比偏低;而工業產業部門中,以汽車、鋼鐵、化工和醫藥等資金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為主,而信息技術產業屬于高技術產業,因此該國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較少,對勞動的需求量有限,工業和服務業等吸納的勞動力較少,導致該國城鎮化水平較低。(4)新德里位于北半球,緯度位置較低,5月份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當地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大,獲得的太陽輻射變多,氣溫較高,故C正確。5月份當地未進入雨季,主要受東北季風影響,風由陸地吹向海洋,降水較少,云量較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多,故D錯誤。全球氣候變暖不會只導致5月份氣溫升高,故A錯誤。城市熱島效應會加劇高溫,但不是5月出現極端高溫的主要原因,故B錯誤。故選:CD。(5)進一步完善氣象監測和預警,及時收看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暑準備;午后通常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此時外出容易中暑和曬傷,合理調整作息時間,避免高溫時段外出,必要外出要做好防曬措施;增加飲水量,防止因高溫導致的缺水的發生,保持身體水分的平衡;利用空調、風扇等降溫設備對生產和生活場所進行降溫,減低高溫的影響;推廣使用防暑隆溫設備和技術,加強當地人們對防暑降溫的知識和措施的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人同居協議書范本
- 退租交房協議書范本
- 用地拆遷補償協議書
- 散伙分家協議書范本
- 學校廁所維修協議書
- 商鋪拍賣變賣協議書
- 結算變更協議書范本
- 融資保密協議書范本
- 停息掛賬洽談協議書
- 入股餐飲協議書范本
- 老人預防電信詐騙
- 2024年11月-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經濟學原理》課件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 》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節奏與旋律》課件
- 2024年05月新疆克拉瑪依金龍國民村鎮銀行招考15名客戶經理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神經源性膀胱的護理
- 2024年中國全鋼子午線輪胎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年抖音游戲推廣合作服務合同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