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碱}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碱}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碱}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頁(共26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碱}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一.選擇題(共16小題)草方格沙障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其做法是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狀。讀寧夏某地草方格沙障示意圖(如圖),據此回答1﹣1題。1.圖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③使用秸稈,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騰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草方格沙障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狀。讀寧夏沙坡頭草方格沙障示意圖,完成2﹣2題。2.修建圖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保護鐵路 B.減輕荒漠化 C.減少水土流失 D.提高秸稈成活率不同植被受風蝕影響的差異很大。某研究團隊對我國西北內陸某沙漠公路沿線風沙狀況進行研究,如圖為其獲得的不同風速下總輸沙量隨干枯植被覆蓋度變化的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題。3.總輸沙量隨干枯植被覆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干枯植被減小了氣壓梯度力 B.干枯植被蒸騰量小 C.干枯植被的阻沙能力比較強 D.干枯植被吸水量小4.當風速增加時,()A.干枯植被覆蓋度越高,總輸沙量差異越大 B.干枯植被覆蓋度越低,總輸沙量增加越快 C.干枯植被覆蓋度相同時,總輸沙量差異大 D.干枯植被覆蓋度相同時,總輸沙量差異小5.為減輕風沙對公路的影響,合理措施是()A.抬高公路路邊石基 B.公路沿線大規模植樹造林 C.人工降水進行固沙 D.增加公路沿線地物覆蓋度近年來,關于西北暖濕化的討論日益增多。隨著我國西北地區暖濕化現象的突顯,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西北暖濕化被簡化為一系列簡單現象的集合:青海湖水位回升、綠洲面積擴大、草場變綠、沙漠出現湖泊等。據此完成下題。6.長期來看,西北暖濕化現象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A.土壤鹽堿化加劇 B.農業規模增加 C.居住人口增多 D.地下水資源增多7.西北暖濕化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農業灌溉用水增加 B.地表河網密度增加 C.植被覆蓋率增加 D.工業生產活動增強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緯大氣環流異常,3~4月我國共出現10次沙塵天氣。主要沙源地春季表土解凍快,地表多疏松物質,為多次沙塵天氣提供充足的沙源。如圖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區域海平面氣壓距平(相對于多年氣壓平均值的差值)圖。據此完成8﹣9題。8.較常年相比,2023年2~3月影響我國的()A.大陸高壓勢力弱 B.海洋低壓勢力強 C.大陸低壓勢力弱 D.海洋高壓勢力強9.相對于正常年份,沙源地沙源更加充足主要是因為()A.強力冷鋒南下,侵蝕地表 B.冬季風勢力弱,氣溫偏高 C.夏季風到達,表土解凍快 D.雨帶移動遲緩,北旱南澇呼倫湖位于內蒙古境內,湖泊東岸多沙丘帶分布,近幾年沙丘帶逐步擴大東移。厚田沙漠位于贛江左岸其沙源主要來自贛江河床,區內沙嶺縱橫,沙山廣布,沙粒起動風速(使沙粒開始運動的臨界風速)較西北地區大。如圖示意呼倫湖位置及其周圍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0.根據呼倫湖沙丘帶的分布位置,可推知()①湖區盛行西北風②湖區盛行東南風③湖泊東岸坡度?、芎礀|岸坡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呼倫湖位于內蒙古境內,湖泊東岸多沙丘帶分布,近幾年沙丘帶逐步擴大東移。厚田沙漠位于贛江左岸其沙源主要來自贛江河床,區內沙嶺縱橫,沙山廣布,沙粒起動風速(使沙粒開始運動的臨界風速)較西北地區大。如圖示意呼倫湖位置及其周圍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1.與西北地區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動風速大的主要原因是()A.沙粒粒徑小 B.地形平坦開闊 C.風力較強勁 D.沙粒濕度大風沙流會對鐵路產生嚴重的威脅,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如圖是青藏鐵路沱沱成河、錯那湖等沙源豐富路段的石方格、高立式沙障治沙工程。據此完成12﹣12題。12.圖示地區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是()A.海拔高,空氣稀薄 B.深居內陸,降水少 C.氣候干旱,風力侵蝕強 D.氣溫高,蒸發旺盛風沙流會對鐵路產生嚴重的威脅,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如圖是青藏鐵路沱沱成河、錯那湖等沙源豐富路段的石方格、高立式沙障治沙工程。據此完成13﹣13題。13.關于兩類不同治沙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A.石方格沙障增大摩擦力,涵養水分更有效 B.石方格沙障能就地取材,但維護成本較高 C.高立式沙障可降低風速,顯著減少攜沙量 D.高立式沙障建造成本較低,防風蝕效果好中國疆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類型組合復雜。圖為“某丘陵區水土流失過程模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該區域最可能位于我國的()A.滇 B.鄂 C.秦 D.新中國疆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類型組合復雜。圖為“某丘陵區水土流失過程模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Ⅰ、Ⅱ、Ⅲ三階段水土流失對應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①植被覆蓋率降低②成土過程較慢③基巖完全裸露④地表千溝萬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16.該地土壤()A.土質疏松 B.土體黏重 C.腐殖質高 D.土層淺薄二.解答題(共3小題)17.(2024秋?慈溪市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冷凝水是指水蒸氣經過冷凝過程形成的液態水。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荒漠廣布,冷凝水是荒漠中重要的水源。它的形成與氣候和下墊面的性質有關。該國農業灌溉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通過引水渠道輸送到農田。膜下滴灌是將肥料隨水滴直接送達地膜覆蓋的農作物根部。近年來該國引進中國的膜下滴灌技術。材料二:中吉烏鐵路全長約523公里,該項目將與現有的鐵路網絡相連接,組成一條通往歐洲和中東的最短鐵路運輸通道。它將極大地促進中國商品的出口,同時也為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農產品出口、吸引外資等領域帶來顯著好處。材料三:圖1為烏茲別克斯坦略圖,圖2為膜下滴灌景觀圖。(1)描述烏茲別克斯坦荒漠地區冷凝水的形成過程。(2)簡述烏茲別克斯坦推廣膜下滴灌對土壤的改良作用。(3)分析中吉烏鐵路的修建對我國的經濟價值。18.(2025?海安市開學)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青海湖流域屬典型高寒干旱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多集中于6~9月,湖岸地區受湖風影響較大。布哈河是青海湖第一大支流,對青海湖的水量平衡有著重要影響。受近年來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以及湖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影響,青海湖的水體面積自2005年以來持續擴大。材料二如圖為“青海湖流域示意圖”。(1)請從不同尺度描述該地區沙丘分布的位置。(2)請從物質來源、動力機制等角度簡述沙丘的形成條件。(3)運用整體性原理,分析青海湖面積擴大對湖泊及周邊自然環境的有利影響。19.(2024秋?南京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流動沙漠,風沙危害嚴重。材料二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完成了鎖邊,全國最大的沙漠戴上了“綠圍脖”。光伏治沙是鎖邊工程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將新能源技術與沙漠治理相結合,實現了增綠、增能、增收多贏。材料三圖1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綠色阻沙防護帶示意圖,圖2為光伏治沙景觀示意圖。(1)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晝夜溫差,主要原因是。(2)該地風沙活動帶來的危害主要有、。(3)“綠圍脖”編織對當地流動沙丘的主要影響是、。(4)說明光伏治沙能夠“增綠”的原因。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地理魯教新版期中必刷常考題之生態脆弱地區的發展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AACBDADABAD題號1213141516答案CCACD一.選擇題(共16小題)草方格沙障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其做法是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狀。讀寧夏某地草方格沙障示意圖(如圖),據此回答1﹣1題。1.圖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③使用秸稈,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騰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分析】本題考查生態環境問題的知識,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堿化、濕地萎縮等。【解答】解: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的摩擦力,減小風速,故①對;沙障可以抑制地表水蒸發,提高沙層的含水量,故②對;沙障的成本較高,故③錯;并沒有增加蒸騰作用,故④錯。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通過文字材料背景和示意圖設置題目,題目為基礎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調動、運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草方格沙障是一種防風固沙、涵養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狀。讀寧夏沙坡頭草方格沙障示意圖,完成2﹣2題。2.修建圖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保護鐵路 B.減輕荒漠化 C.減少水土流失 D.提高秸稈成活率【分析】草方格沙障主要作用是固沙,可從沙源、風速等角度進行分析?!窘獯稹拷猓簣D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是為了保護鐵路不受風沙掩埋,A正確。圖示沙障已經位于荒漠地區,不能減輕荒漠化,B錯誤。圖示地區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幾率小,C錯誤。沙障固沙是一種防治土地沙化的程措施,不是為了提高秸稈利用效率,D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沙障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不同植被受風蝕影響的差異很大。某研究團隊對我國西北內陸某沙漠公路沿線風沙狀況進行研究,如圖為其獲得的不同風速下總輸沙量隨干枯植被覆蓋度變化的趨勢圖。據此完成下題。3.總輸沙量隨干枯植被覆蓋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干枯植被減小了氣壓梯度力 B.干枯植被蒸騰量小 C.干枯植被的阻沙能力比較強 D.干枯植被吸水量小【分析】干枯植被覆蓋可以保護土壤表面,減少雨水對土壤的直接沖刷,從而減少水土流失的風險。【解答】解:氣壓梯度力由氣差壓決定,與干枯植被覆蓋度無關,故A錯誤。干枯植被蒸騰量、吸水量對總輸沙量影響較小,故BD錯誤。干枯植被覆蓋在地表,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阻沙能力比較強,故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植被對風力作用的影響,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結合材料獲取相關信息。4.當風速增加時,()A.干枯植被覆蓋度越高,總輸沙量差異越大 B.干枯植被覆蓋度越低,總輸沙量增加越快 C.干枯植被覆蓋度相同時,總輸沙量差異大 D.干枯植被覆蓋度相同時,總輸沙量差異小【分析】干枯植被覆蓋能夠增加地表摩擦力,減少揚塵,降低風力搬運作用?!窘獯稹拷猓河蓤D可知,當風速增加,干枯植被覆蓋度越高,總輸沙量的差異越小,故A錯誤。當風速增加,干枯植被覆蓋度越低,總輸沙量增加越快,故B正確。當風速增加,干枯植被覆蓋度在0﹣40%,總輸沙量差異較大,干枯植被覆蓋度在40%﹣50%,總輸沙量差異小,即當風速增加,干枯植被覆蓋度所處區間不同,總輸沙量差異不同,故CD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植被與環境的關系,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結合材料獲取相關信息。5.為減輕風沙對公路的影響,合理措施是()A.抬高公路路邊石基 B.公路沿線大規模植樹造林 C.人工降水進行固沙 D.增加公路沿線地物覆蓋度【分析】減輕風沙對公路影響的措施主要包括設置沙障、植樹造林和采用工程措施等。【解答】解:公路路邊石基在公路建設時已經固定,人工抬高石基的難度大、不科學,且僅抬高路邊石基并不能減輕風沙對公路的危害,故A錯誤。該公路位于西北內陸地區,所處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風沙治理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故B錯誤。在沙漠地區進行人工降水的難度大,且該地區蒸發旺盛,通過人工降水治理風沙的效果不明顯,故C錯誤。結合材料和生活常識可知,增加地物覆蓋度可以有效抑制風沙,減輕風沙對公路的影響,故D正確。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風沙的防治措施,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結合材料獲取相關信息。近年來,關于西北暖濕化的討論日益增多。隨著我國西北地區暖濕化現象的突顯,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西北暖濕化被簡化為一系列簡單現象的集合:青海湖水位回升、綠洲面積擴大、草場變綠、沙漠出現湖泊等。據此完成下題。6.長期來看,西北暖濕化現象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A.土壤鹽堿化加劇 B.農業規模增加 C.居住人口增多 D.地下水資源增多【分析】西北暖濕化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潛在的挑戰,短期內暖濕化對湖泊水位有積極影響,有利于植被恢復,長期來看,冰川退縮會影響當地的水資源?!窘獯稹拷猓憾唐趦葰夂蜃兣瘯刮覈鞅钡貐^趨于暖濕,長期來看,我國西北地區仍然處于內陸,氣候變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當冰雪融水枯竭后,隨著蒸發的加劇,西北地區會變得更加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減少,土壤鹽堿化現象加劇,故A正確,D錯誤。西北暖濕化長期來看水資源減少,不利于農業生產,同時也不利于人們的聚居,故BC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全球氣候變暖對西北地區的影響,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結合材料獲取相關信息。7.西北暖濕化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農業灌溉用水增加 B.地表河網密度增加 C.植被覆蓋率增加 D.工業生產活動增強【分析】西北暖濕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大氣環流變化、北極增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窘獯稹拷猓何鞅迸瘽窕F象的出現與該地區降水、地表徑流的變化有關,降水增多、地表徑流量增加會導致該區域趨于濕潤,西北暖濕化歸根到底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西北地區高山冰雪融水增加,地表變得濕潤,而氣候變暖主要是因為工業生產活動增強,向大氣中排放的溫室氣體增多,故D正確。河網密度增加、植被覆蓋率增加、灌溉用水增加都是西北暖濕化的表現,不是其根本原因,故ABC錯誤。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氣候變暖極其影響,難度適中,解題的關機那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結合材料獲取相關信息。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緯大氣環流異常,3~4月我國共出現10次沙塵天氣。主要沙源地春季表土解凍快,地表多疏松物質,為多次沙塵天氣提供充足的沙源。如圖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區域海平面氣壓距平(相對于多年氣壓平均值的差值)圖。據此完成8﹣9題。8.較常年相比,2023年2~3月影響我國的()A.大陸高壓勢力弱 B.海洋低壓勢力強 C.大陸低壓勢力弱 D.海洋高壓勢力強【分析】由于海陸分布的影響,實際的氣壓帶往往不能呈現出明顯的帶狀分布。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陸地面積大,且海陸分布,海陸熱力差異顯著。夏季陸地升溫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氣壓;冬季陸地降溫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氣壓。由于海陸分布的影響,全球氣壓帶被分裂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夏季,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所切斷,其中亞洲低壓(又叫印度低壓)最為突出,從而使副熱帶高氣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北半球的副極地低氣壓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尤以亞洲高壓(又稱蒙古高壓)最為強盛,控制范圍最廣,這就使副極地低氣壓帶也僅保留在海洋上【解答】解:從圖中可知:2023年2~3月,亞歐大陸北部海平面氣壓距平為負值,說明海平面氣壓較多年平均值偏低,亞洲高壓勢力減弱,A正確,C錯誤。北太平洋海平面氣壓距平為正值,說明較多年平均值偏大,阿留申低壓勢力減弱,B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氣壓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9.相對于正常年份,沙源地沙源更加充足主要是因為()A.強力冷鋒南下,侵蝕地表 B.冬季風勢力弱,氣溫偏高 C.夏季風到達,表土解凍快 D.雨帶移動遲緩,北旱南澇【分析】相對于正常年份,沙源地沙源更加充足的原因主要從氣溫、蒸發、降水等方面分析?!窘獯稹拷猓河缮项}結論可知,此時,亞洲高壓勢力減弱,冬季風勢力減弱,氣溫偏高,蒸發量增大,且冬季降雪量減少,積雪保濕作用弱,氣候偏干,沙源地氣候顯現暖干特征,沙源地沙源更加充足,B正確。冬季風勢力弱,冷鋒勢力也較弱,A錯誤。該時段為2﹣3月,此時夏季風和雨季尚未到達,CD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相對于正常年份,沙源地沙源更加充足的原因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呼倫湖位于內蒙古境內,湖泊東岸多沙丘帶分布,近幾年沙丘帶逐步擴大東移。厚田沙漠位于贛江左岸其沙源主要來自贛江河床,區內沙嶺縱橫,沙山廣布,沙粒起動風速(使沙粒開始運動的臨界風速)較西北地區大。如圖示意呼倫湖位置及其周圍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0.根據呼倫湖沙丘帶的分布位置,可推知()①湖區盛行西北風②湖區盛行東南風③湖泊東岸坡度小④湖泊東岸坡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風堆積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見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時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或者氣候干旱的內陸?!窘獯稹拷猓荷城鹕吃磥碜院此幌陆禃r出露的湖泊沉積物,東岸堆積有沙丘,說明東岸坡度小,沙丘容易堆積,且容易向東擴大移動,如果坡度大,山丘容易被地形阻擋,不易向東擴大移動,③正確,④錯誤。據圖和材料“湖泊東岸多沙丘帶分布,近幾年沙丘帶逐步擴大東移”可知,沙丘帶主要分布在湖泊的東側,且往東側移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風從西向東吹,結合其位于內蒙古境內可知,其盛行西北風,①正確,②錯誤。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地表形態的塑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呼倫湖位于內蒙古境內,湖泊東岸多沙丘帶分布,近幾年沙丘帶逐步擴大東移。厚田沙漠位于贛江左岸其沙源主要來自贛江河床,區內沙嶺縱橫,沙山廣布,沙粒起動風速(使沙粒開始運動的臨界風速)較西北地區大。如圖示意呼倫湖位置及其周圍水系和厚田沙漠位置。完成下面小題。11.與西北地區沙漠相比,厚田沙漠沙粒起動風速大的主要原因是()A.沙粒粒徑小 B.地形平坦開闊 C.風力較強勁 D.沙粒濕度大【分析】起動風速:能使地面沙粒開始移動的風速;大于起動風速的風叫起沙風。在起沙風的作用,沙粒隨氣流移動前進。沿著地表運動的含沙氣流叫風沙流。起動風速取決于沙粒的直徑、地表性質(如粗糙度、水分條件)等多種因素?!窘獯稹拷猓航Y合所學知識可知,沙粒粒徑小通常會使起動風速降低,因為小顆粒更容易被風吹動,A錯誤。平坦開闊的地形與起動風速關系不大,B錯誤。濕度大的沙粒之間的摩擦力增大,且沙粒較重,需要更大的風速才能使它們開始移動,D正確。雖然強勁的風力可以吹動更多的沙子,但這里討論的是“起動風速”,即沙子開始移動所需的最小風速,C錯誤。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厚田沙漠沙粒起動風速大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風沙流會對鐵路產生嚴重的威脅,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如圖是青藏鐵路沱沱成河、錯那湖等沙源豐富路段的石方格、高立式沙障治沙工程。據此完成12﹣12題。12.圖示地區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是()A.海拔高,空氣稀薄 B.深居內陸,降水少 C.氣候干旱,風力侵蝕強 D.氣溫高,蒸發旺盛【分析】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主要從氣候、植被、風力、河流等方面分析。【解答】解: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為高原山地氣候,降水少,氣溫低,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生態環境脆弱,氣候干燥,土地易沙化;西風強勁,盛行西風掠過地表,引起風沙;沱沱成河、錯那湖水位低,出露河灘廣,西風可輕易就地起沙,C正確。海拔高導致空氣稀薄主要影響的是大氣的氣壓、含氧量等方面,與風沙形成的關系不大,無法直接導致風沙災害嚴重,A錯誤。青藏鐵路沱沱河、錯那湖等路段所在地區雖然深居內陸,但該地區屬于高原山地氣候,不能簡單用深居內陸、降水少來解釋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B錯誤。圖示地區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較低,而不是氣溫高,且蒸發旺盛與風沙災害嚴重之間沒有必然的直接聯系,D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風沙災害嚴重的原因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風沙流會對鐵路產生嚴重的威脅,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如圖是青藏鐵路沱沱成河、錯那湖等沙源豐富路段的石方格、高立式沙障治沙工程。據此完成13﹣13題。13.關于兩類不同治沙模式的說法,正確的是()A.石方格沙障增大摩擦力,涵養水分更有效 B.石方格沙障能就地取材,但維護成本較高 C.高立式沙障可降低風速,顯著減少攜沙量 D.高立式沙障建造成本較低,防風蝕效果好【分析】無論是平鋪還是高立,石方格沙障的取材,決定了其優缺點。干旱地區,石塊豐富,取材方便,更新維護成本低,但是涵養水分功能較差,易受風蝕破壞?!窘獯稹拷猓菏礁裆痴系闹饕鲜鞘瘔K,可以增大摩擦力,但是涵養水分的能力較差;可以就地取材,維護成本較低;高立式沙障比石方格沙障高度要高,降低風速效果更加明顯,可以顯著減少攜沙量;高立式沙障建造成本較低,但是防風蝕效果差,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兩類不同治沙模式特征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中國疆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類型組合復雜。圖為“某丘陵區水土流失過程模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該區域最可能位于我國的()A.滇 B.鄂 C.秦 D.新【分析】區域地理特征主要從氣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農業、工業、第三產業、人口、城市化等方面考慮。【解答】解: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在階段Ⅰ,該區域植被主要為喬木,地表植被豐富;其次階段Ⅱ圖中告知該地地質基底不穩定且降水豐富多暴雨;階段Ⅲ,基巖形狀為峰林峰叢結構,屬于典型的的喀斯特地貌,選項中全部符合以上幾點信息的只有云南,A正確。陜西、湖北、新疆不符合以上特點,BC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區域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中國疆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人為活動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類型組合復雜。圖為“某丘陵區水土流失過程模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Ⅰ、Ⅱ、Ⅲ三階段水土流失對應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①植被覆蓋率降低②成土過程較慢③基巖完全裸露④地表千溝萬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可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的角度進行分析,自然原因包括動力條件和地表條件,動力條件指的是降水量大,降雨強度大,流水侵蝕作用強。地表條件包括地形地勢、地表組成物質、地貌形態、植被狀況等。一般而言,坡度大,地表物質疏松,植被覆蓋率低,土壤易被侵蝕;人為原因主要指人類破壞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等活動等改變了地表條件,使土壤易被侵蝕?!窘獯稹拷猓焊鶕项}分析可知,階段Ⅰ,云南地區多石灰巖,喀斯特地貌發育,流水侵蝕作用強烈,成土作用慢;階段Ⅱ,在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的作用下,該丘陵區植被覆蓋度降低,溝谷切割深度變大,基巖出露;階段Ⅲ,植被消失,土壤流失,基巖完全裸露,出現石漠化景觀。因此,三階段水土流失對應過程②①③,C正確。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地表千溝萬壑是黃土高原的自然特征,④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水土流失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16.該地土壤()A.土質疏松 B.土體黏重 C.腐殖質高 D.土層淺薄【分析】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質、生物、氣候、地貌、時間等。成土母質是土壤發育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分狀況,影響土壤的質地;生物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生物殘體為土壤提供有機質;巖石風化的強度和速度與溫度、降水量呈正相關,氣候影響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窘獯稹拷猓涸搮^域土壤主要由石灰巖生成,由于流水溶蝕作用,成土速度慢,加上流水侵蝕強烈,地表土層淺薄,D正確。該地土壤為紅壤,土質黏重,腐殖質含量低,水土流失嚴重,土體穩定性差,并不黏重,ABC錯誤。故選:D?!军c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土壤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二.解答題(共3小題)17.(2024秋?慈溪市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冷凝水是指水蒸氣經過冷凝過程形成的液態水。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荒漠廣布,冷凝水是荒漠中重要的水源。它的形成與氣候和下墊面的性質有關。該國農業灌溉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通過引水渠道輸送到農田。膜下滴灌是將肥料隨水滴直接送達地膜覆蓋的農作物根部。近年來該國引進中國的膜下滴灌技術。材料二:中吉烏鐵路全長約523公里,該項目將與現有的鐵路網絡相連接,組成一條通往歐洲和中東的最短鐵路運輸通道。它將極大地促進中國商品的出口,同時也為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農產品出口、吸引外資等領域帶來顯著好處。材料三:圖1為烏茲別克斯坦略圖,圖2為膜下滴灌景觀圖。(1)描述烏茲別克斯坦荒漠地區冷凝水的形成過程。(2)簡述烏茲別克斯坦推廣膜下滴灌對土壤的改良作用。(3)分析中吉烏鐵路的修建對我國的經濟價值。【分析】(1)烏茲別克斯坦荒漠地區冷凝水的形成過程主要從晝夜溫差、沙??紫?、下滲等方面分析。(2)烏茲別克斯坦推廣膜下滴灌對土壤的改良作用主要從水分蒸發、土壤肥力、鹽分運動、土壤溫度等方面分析。(3)中吉烏鐵路的修建對我國的經濟價值主要從交通運輸、運輸范圍、運輸成本、對外聯系、進口渠道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烏茲別克斯坦荒漠地區,地處內陸,晴天多,大氣的削弱和保溫作用弱,晝夜溫差大;夜晚沙粒冷卻快,溫度低于大氣溫度;沙粒疏松,空隙大,空隙間的水汽受沙粒降溫的影響,冷卻凝結,下滲補給地下水,成為荒漠中的重要水源。(2)該區域氣候干旱,膜下滴灌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保持土壤墑情;覆膜能保護土壤免受外力侵蝕,保持土壤肥力;膜下滴灌使土壤鹽分隨水向下運移,減少土壤表層鹽分,減輕土壤鹽堿化;覆膜滴灌在保持土壤水分的同時,能減輕板結,改善土壤結構;覆膜能減少土壤熱量的散失,保持土壤溫度,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促進土壤發育。(3)中吉烏鐵路的修建首先增加了交通線,完善了交通運輸網;該鐵路通往歐洲和中東,且是最短運輸通道,能拓寬我國產品的運輸范圍,縮短運輸距離,節省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該鐵路通往歐洲和中東,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等對外聯系,促進我國西部大開發;該鐵路連接了中亞的產油國,通過該鐵路用來進口石油,增加了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利于保障石油資源安全。故答案為:(1)地處內陸,晝夜溫差大;夜晚沙粒溫度低于大氣溫度;沙??障洞?,空隙間的水汽冷卻凝結;下滲補給地下水。(2)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墑情;減輕外力侵蝕,保持土壤肥力;鹽分向下運移,減輕土壤鹽堿化;減輕板結,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溫度,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3)完善交通運輸網;拓寬運輸范圍;縮短運輸距離/節省運輸時間/降低運輸成本;利于對外聯系/西部大開發;增加我國石油進口渠道?!军c評】本題以烏茲別克斯坦為區域載體,涉及水循環、土壤的改良、交通線建設等知識點,重在考查學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體現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18.(2025?海安市開學)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青海湖流域屬典型高寒干旱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多集中于6~9月,湖岸地區受湖風影響較大。布哈河是青海湖第一大支流,對青海湖的水量平衡有著重要影響。受近年來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以及湖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影響,青海湖的水體面積自2005年以來持續擴大。材料二如圖為“青海湖流域示意圖”。(1)請從不同尺度描述該地區沙丘分布的位置。(2)請從物質來源、動力機制等角度簡述沙丘的形成條件。(3)運用整體性原理,分析青海湖面積擴大對湖泊及周邊自然環境的有利影響。【分析】(1)該地區沙丘分布的位置從是否均勻、哪里多、哪里少、最為集中區等方面解答。(2)沙丘的形成條件與河流、風向、地形地勢有關。(3)青海湖面積擴大對湖泊及周邊自然環境的有利影響從空氣濕度、溫度、植被、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鹽度等方面解答?!窘獯稹浚?)根據圖例讀圖可知,該地區沙丘分布不均勻,差別大;主要分布在青海湖的西北部的沿湖區域,又以布哈河三角洲東北部最為集中,其余分布少。(2)根據上題可知,沙丘分布在青海湖的西北部,青海湖面積大,湖陸風差別大,且湖風與陸風交替出現,湖風為東南風,強烈的湖風搬運大量泥沙,湖風受西部黑山的阻擋,風力減弱,湖風攜帶的泥沙沉積,形成沙丘;青海湖流域屬典型高寒干旱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多集中于6~9月,由于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蝕和搬運作用強烈,河流含沙量大,布哈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河口處沉積,冬春季節進入枯水期,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河灘、湖邊的泥沙出露,形成豐富沙源,黑山的阻擋作用減弱了西北風對沙丘的侵蝕和搬運。(3)由于湖區面積擴大,湖水的蒸發量增大,當地氣候趨于濕潤,調節局部氣候的能力增強,氣溫日較差變小,空氣濕度增大,降水量增加;由于氣候趨于濕潤,有利于植被成活,植被覆蓋率提高,有利于抑制荒漠化的發展;氣候趨于濕潤,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生物多樣性;氣候趨于濕潤,降水量增加,湖泊水量增加,湖水鹽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湖水增加,湖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濕度增大等。故答案為:(1)分布不均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的西北部的沿湖區域,以布哈河三角洲東北部最為集中。(2)布哈河攜帶大量泥沙在河口處沉積,冬春季節河流、湖泊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形成沙源;強烈的湖風搬運大量泥沙,受西部山地阻擋,風力減弱,泥沙沉積,形成沙丘;黑山的阻擋減弱了西北風對沙丘的侵蝕和搬運。(3)湖區面積擴大,蒸發量增大,氣候趨于濕潤,調節局部氣候的能力增強(氣溫日較差變小空氣濕度增大/降水量增加);有利于植被覆蓋率的提高:抑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