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技術管理規范
2003年10月15日農業部第302號公告發布
1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實驗室的分級、各級實驗室的基
本要求和管理;本規范為最低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各級獸醫實驗室的建設、使用和管理;
2引用標準
本規范引用下列文件中的條款作為本規范的條款;凡注F1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
修改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范;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
用于本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1997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199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1995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01國務院304號令
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實施辦法1996農業部7號令
實驗動物管理條例1988國家科委2號令
GB14925-2001實驗動物環境與設施
GB/T15481-2000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16803-1997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術語
GB/T14295-93空氣過濾器
GB/13554-92高效空氣過濾器
GB50155-9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術語標準
GBJ19-87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
0IE2002國際動物衛生法典
JCJ71-90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
NFEN12021可呼吸空氣生產標準
3定義
本規范采用下列定義:
獸醫實驗室Veterinai^Laboratory:一切從事獸醫病原微生物、寄生蟲研究與使用,
以及獸醫臨床診療和疫病檢疫監測的實驗室;
動物Animal:本規范涉及的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其他動物;
獸醫微生物VeterinaryMicroorganisms:一切能引起動物傳染病或人畜共患病的細
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體;
人畜共患病Zoonosis:可以由動物傳播給人并引起人類發病的傳染性疾病;
外來病ExoticDiseases:在國外存在或流行的,但在國內尚未證實存在或已消滅的動
物疫病;
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BiosafetyContainmentofLaborato-ries:實驗室工作人員在
處理病原微生物、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材料或寄生蟲時,為確保實驗對象不對人和動物造
成生物傷害,確保周圍環境大受其污染,在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的設計與建造、使用個體防
護裝置、嚴格遵守標準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規程等方面所采取的綜合防護措施;
微生物危害評估HazardAssessmentofMicrobes:對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可能給人、
動物和環境帶來的危害所進行的評估;
氣溶膠Aerosol: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粒徑為一100um的固體、液體微小粒子形成的膠
溶狀態分散體系;
通風櫥ChemicalHood:是通過管道直接排出操作化學藥品時所產生的有害或揮發性
氣體、氣溶膠和微粒的通風裝置;
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在額定風量下,
對粒徑大于等于um的粒子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氣流阻力在245Pa以下的
空氣過濾器;
物理防護設備PhysicalContainmentDevice:是用于防
止病原微生物逸出和對操作者實施防護的物理或機械設備;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Cabinet:處理危險性微生物時所用的箱形負壓空氣凈
化安全設備;分為I、II和III級;
4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
總則
4.1.1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內容包括安全設備、個體防護裝置和措施一級防護,
實驗室的特殊設計和建設要求二級防護,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化的操作程序與規程;
4.1.2獸醫實驗室除了防范病原體對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外,還必須采取相應措施
防止病原體的逃逸;
4.1.3對每一特定實驗室,應制定有關生物安全防護綜合措施,編寫各實驗室的生物
安全管理手冊,并有專人負責生物安全工作;
4.1.4生物安全水平根據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和防護要求分為4個等級,即I、II、III、
W級;
4.1.5有關DNA重組操作和遺傳工程體的生物安全應參照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
管理實施辦法執行;
安全設備和個體防護
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與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觸的初級屏障;
4.2.1實驗室必須配各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設備;所有可能使病原微生物逸出或產生
氣溶膠的操作,必須在相應等級的生物安全控制條件下進行;
4.2.2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配備個體防護用品防護帽、護目鏡、口罩、工作服、手套
等;
實驗室選址、設計和建造的要求
實驗室的選址、設計和建造應考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3.1實驗室必須依據所需要的防護級別和標準進行設計和建造,并滿足本規范中的
最低設計要求和運行條件;
4.3.2動物實驗室除滿足相應生物安全級別要求外,還應隔離,并根據其相應生物安
全級別,保持與中心實驗室的相應壓差;
生物安全操作規程
4.4.1本規范規定了不同級別的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必須在各實驗室的生
物安全管理手冊中明列,并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
4.4.2本規范對各種病原微生物均有明確的生物危害分類,各實驗室應根據其操作的
對象,制定相應的特殊生物安全操作規程,并列入其生物安全管理手冊;
危害性微生物及其毒素樣品的引進、采集、包裝、標識、傳遞和保存
4.5.1采集的樣品應放入安全的防漏容器內,傳遞時必須包裝結實嚴密,標識清楚牢
固,容器表面消毒后由專人送遞或郵寄至相應實驗室;
4.5.2進口危害性微生物及其毒素樣品時,申請者必須要有與該微生物危害等級相應
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并經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批準;
4.5.3危害性微生物及其毒素樣品的保存應根據其危害等級分級保存;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安全防護要求參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
執行;
去污染與廢棄物廢氣、廢液和固形物處理
4.7.1去污染包括滅菌徹底殺滅所有微生物和消毒殺滅特殊種類的病原體,是防止病
原體擴散造成生物危害的重要防護屏障;
4.7.2被污染的廢棄物或各種器皿在廢棄或清洗前必須進行滅菌處理;實驗室在病原
體意外泄漏、重新布置或維修、可疑污染設備的搬運以及空氣過流系統檢修時,均應對實驗
室設施及儀器設備進行消毒處理;
4.7.3根據被處理物的性質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如高壓滅菌、化學消毒、熏蒸、Y
一射線照射或焚燒等;
4.7.4對實驗動物尸體及動物產品應按規定作無害化處理.;
4.7.5實驗室應盡量減少用水,污染區、半污染區產生的廢水必須排入專門配備的廢
水處理系統,經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
管理制度獸醫實驗室必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微生物危害評估
按照微生物危害分為4級;在建設實驗室之前?,必須對擬操作的病原微生物進行危害評
估,結合人和動物對其易感性、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預防和治療的獲得性等因素,確定相
應生物安全水平等級;
5微生物危害分級
微生物危害通常分為以下4級
生物危害1級:對個體和群體危害程度低,已知的不能對健康成年人和動物致病的微生
物;
生物危害2級:對個體危害程度為中度,對群體危害較低,主要通過皮膚、粘膜、消化
道傳播;對人和動物有致病性,但對實驗人員、動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的動物致病微
生物,具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生物危害3級:對個體危害程度高,對群體危害程度較高;能通過氣溶膠傳播的,引起嚴
重或致死性疫病,導致嚴重經濟損失的動物致病微生物,或外來的動物致病微生物;對人引
發的疾病具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生物危害4級:對個體和群體的危害程度高,通常引起嚴重疫病的、暫無有效預防和治
療措施的動物致病微生物;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有高度傳染性、致死性的動物致病微生物;
或未知的危險的動物致病微生物;
根據對象微生物本身的致病特征確定微生物的危害等級時必須考慮下列因素
?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毒力
?宿主范圍
?所引起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疾病的傳播媒介
?動物體內或環境中病原的量和濃度
?排出物傳播的可能性
?病原在自然環境中的存活時間
?病原的地方流行特性
?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獲得有效疫苗、預防和治療藥物的程度
除考慮特定微生物固有的致病危害外,危害評估還應包括
?產生氣溶膠的可能性
?操作方法體外、體內或攻毒
?對重組微生物還應評估其基因特征毒力基因和毒素基因、宿主適應性改變、基因整
合、增殖力和回復野生型的能力等;
6獸醫實驗室的分類、分級及其適用范圍
分類:獸醫實驗室分兩類;
6.1.1是指對病原微生物進行試驗操作時所產生的生物危害具有物理防護能力的獸醫
實驗室;適用于獸醫微生物的臨床檢驗檢測、分離培養、鑒定以及各種生物制劑的研究等工
作;
6.1.2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
是指對病原微生物的動物生物學試驗研究時所產生的生物危害具有物理防護能力的獸
醫實驗室;也適用于動物傳染病臨床診斷、治療、預防研究等工作;
分級
上述兩類實驗室,根據所用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對人和動物的易感性、氣溶膠傳播
的可能性、預防和治療的可行性等因素,其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各分為四級,一級最低,四級
最高;
6.2.1生物安全水平分級依據
一級生物安全水平BSL—1:能夠安全操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動物無明顯致病性
的,對環境危害程度微小的,特性清楚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
二級生物安全水平BSL—2:能夠安全操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動物致病性低的,
對環境有輕微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
三級生物安全水平BSL—3:能夠安全地從事國內和國外的,可能通過呼吸道感染,
引起嚴重或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與上述相近的或有抗原關系的,
但尚未完全認知的病原體,也應在此種水平條件下進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夠的數據后,才能
決定是繼續在此種安全水平下工作還是在其它等級生物安全水平下工作;
四級生物安全水平BSL—4:能夠安全地從事國內和國外的,能通過氣溶膠傳播,實
驗室感染高度危險,嚴重危害人和動物生命和環境的,沒有特效預防和治療方法的微生物工
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與上述相近的或有抗原關系的,但尚未完全認識的病原體也應在此種水
平條件卜進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夠的數據后,才能決定是繼續在此種安全水平卜工作還是在
低一級安全水平下工作;
6.2.2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ABSL
一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ABSL-1:能夠安全地進行沒有發現肯定能引起健康
成人發病的,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動物和環境危害微小的、特性清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動物
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
二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ABSL-2:能夠安全地進行對工作人員、動物和環境
有輕微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動物的生物安全水平;這些病原微生物通過消化道和皮膚、粘
膜暴露而產生危害;
三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ABSL-3:能夠安全地從事國內和國外的,可能通過呼
吸道感染、引起嚴重或致死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動物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與上述相近
的或有抗原關系的但尚未完全認識的病原體感染,也應在此種水平條件下進行操作,直到取
得足夠的數據后,才能決定是繼續在此種安全水平下工作還是在低一級安全水平下工作;
四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ABSL-4:能夠安全地從事國內和國外的,能通過氣溶
膠傳播,實驗室感染高度危險、嚴重危害人和動物生命和環境的,沒有特效預防和治療方法
的微生物感染動物工作的生物安全水平;與上述相近的或有抗原關系的,但尚未完全認知的
病原體動物試驗也應在此種水平條件下進行操作,直到取得足夠的數據后,才能決定是繼續
在此種安全水平下工作還是在低一級安全水平下工作;
實驗室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等級見附表一
7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物理防護分級和組合
初級物理防護屏障
實驗室生物安全必須配備初級物理防護屏障,它包括各級生物安全設備和個人防護器
具;
次級物理防護屏障
實驗室的設施結構和通風設計構成次級物理防護屏障;次級物理防護的能力取決于實
驗室分區和室內氣壓,要根據實驗室的安全要求進行設計;一般把實驗室分為潔凈、半污染
和污染三個區;實驗室保持密閉,通風的氣流方向始終保持:外界一HEPA-潔凈區一半
污染區一污染區一HEPA一外界;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水平的實驗室中,污染區和半污染
區的氣壓相對于大氣壓的壓差分別不應小于一50Pa和-30Pa;
生物安全水平BSL的構成
生物安全水平依賴于初級防護屏障、次級防護屏障和操作規程;三者不同形式的組合構
成了4個級別生物安全水平,I、II、III、IV級安全水平逐級提高,從而構成I、II、III、
IV級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根據實驗的生物安全要求進行各種組合的設計;
各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要求
7.4.1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BSL-1標準建造的實驗室,也稱基礎生物實驗室;在建筑物中,實驗室無需
與一般區域隔離;實驗室人員需經一般生物專業訓練;其具體標準、微生物操作、安全設備、
實驗室設施要求如下;
7.4.1.1標準操作
?工作一般在桌面上進行,采用微生物的常規操作;工作臺面至少每天消毒一次;
?工作區內不準吃、喝、抽煙、用手接觸隱形眼鏡、存放個人物品化妝品、食品等;
?嚴禁用嘴吸取試驗液體,應該使用專用的移液管;
?防止皮膚損傷;
?所有操作均需小心,避免外溢和氣溶膠的產生;
?所有廢棄物在處理之前用公認有效的方法滅菌消毒;從實驗室拿出消毒后的廢棄物
應放在一個牢固不漏的容器內,并按照國家或地方法規進行處理.;
?昆蟲和嚙齒類動物控制方案應參照其它有關規定進行;
7.4.1.2特殊操作:無;
7.4.1.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隙
?BSL-1實驗室可不配置特殊的物理防護設備;
?工作時應穿著實驗室專用長工作服;
?戴乳膠手套;
?可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
7.4.1.4實驗室設施次級防護屏障
?實驗室有控制進出的門;
?每個實驗室應有一個洗手池;
?室內裝飾便于打掃衛生,不用地毯和墊子;
?工作臺面不漏水、耐酸堿和中等熱度、抗化學物質的腐蝕;
?實驗室內器具安放穩妥,器具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方便清掃;
?實驗室的窗戶,必須安紗窗;
7.4.2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BSL-2標準建造的實驗室,也稱為基礎生物實驗室;在建筑物中,實驗室無
需與一般區域隔離;實驗室人員需經一般生物專業訓練;其具體標準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
安全設備、實驗室設施要求如下;
7.4.1.2標準操作
?工作一般在桌面上進行,采用微生物的常規操作和特殊操作;
?工作區內禁止吃、喝、抽煙、用手接觸隱形眼鏡和使用化妝品;食物貯藏在專門設計
的工作區外的柜內或冰箱內;
?使用移液管吸取液體,禁止用嘴吸取;
?操作傳染性材料后要洗手,離開實驗室前脫掉手套并洗手;
?制定對利器的安全操作對策見7.4.3.2的避免利器感染;
?所有操作均須小心,以減少實驗材料外溢、飛濺、產生氣溶膠;
?每天完成實驗后對工作臺面進行消毒;實驗材料濺出時,要用有效的消毒劑消毒;
?所有培養物和廢棄物在處理前都要用高壓蒸汽火菌器消毒;消毒后的物品要放入牢
固不漏的容器內,按照國家法規進行包裝,密閉傳出處理;
?昆蟲和嚙齒類動物的控制應參照其它有關規定進行;
?妥善保管菌、毒種,使用要經負責人批準并登記使用量;
7.4.2.2特殊操作
?操作傳染性材料的人員,由負責人指定;一般情況下受感染概率增加或受感染后后果
嚴重的人不允許進入實驗室;例如,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受感染危險增加;
?負責人要告知工作人員工作中的潛在危險和所需的防護措施如免疫接種,否則不能
進入實驗室工作;
?操作病原微生物期間,在實驗室入口必須標記生物危險信號,其內容包括微生物種
類、生物安全水平、是否需要免疫接種、研究者的姓名和電話號碼、進入人員必須佩戴的
防護器具、遵守退出實驗室的程序;
?實驗室人員需操作某些人畜共患病病原體時應接受相應的疫苗免疫或檢測試驗如狂
犬病疫苗和TB皮膚試驗;
?應收集和保存實驗室人員和其他受威脅人的基礎血清,進行試驗病原微生物抗體水
平的測定,以后定期或不定期收取血清樣本進行監測;
?實驗室負責人應制定具體的生物安全規則和標準操作程序,或制定實驗室特殊的安
全手冊;
?實驗室負責人對實驗人員和輔助人員要進行針對性的生物危害防護的專業訓練,定
期培訓I;必須防止微生物暴露、學會評價暴露危害的方法;
?必須高度重視污染利器包括針頭、注射器、玻璃片、吸管、毛細管和手術刀的安全
對策見7.4.3.2的避免利器感染;
?培養物、組織或體液標本的收集、處理、加工、儲存、運輸過程,應放在防漏的容器
內進行;
?操作傳染性材料后,應對使用的儀器表面和工作臺面進行有效的消毒,特另?,是發生傳
染性材料外溢、濺出,或其它污染時更要嚴格消毒;污染的儀器在送出設施檢修、打包、運
輸之前都要給予消毒;
?發生傳染性材料濺出或其它事故要立即報告負責人,負責人要進行恰當的危害評價、
監督、處理,并記錄存檔;
?非本實驗所需動物不允許進入實驗室;
7.4.2.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隙
?實驗室內工作必需穿防護工作服;離開實驗室到非工作區如餐廳、圖書室和辦公室之
前要脫掉工作服;所有工作服或在實驗室處理或由洗衣房清洗,不準帶回家:
?可能接觸傳染性材料和接觸污染表面時要戴乳狡手套;完成傳染性材料工作之后需
經過消毒處理,方可脫掉手套;待處理的手套不能接觸清潔表面微機鍵盤、電話等,不能丟棄
至實驗室外面;脫掉手套后要洗手;如果手套破損,先消毒后脫掉;
?能產生傳染物外溢、濺出和氣溶膠的操作,包括離心、研磨、攪拌、強力震蕩混合、
超聲波破碎、打開裝有傳染性材料的容器、動物鼻腔注射、收取感染動物和孵化卵的組織
等,都要使用II級生物安全柜和物理防護設備;
?離心高濃度和大容量的傳染性材料時,如果使用密閉轉頭、帶有安全帽的離心機可在
開放的實驗室內進行,否則只能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當操作微生物不得不在安全柜外面進行時,應采取嚴格的面部安全防護措施護目鏡、
口罩、面罩或其它設施,并防止氣溶膠發生;
7.4.2.4實驗室設施次級屏障
?設施門要加鎖,限制人員進入;
?實驗設施地點離開公共區;
?每個實驗室設一個洗手池;要求設置非手動或自動開關;
?實驗室結構要便于清潔衛生,禁止使用地毯和墊子;
?工作臺面不滲水,應耐酸、堿、耐熱和有機溶劑等;
?實驗室家具應預先設計,便于擺放和使用,表面應便于消毒,并在其間留有空隙便于
清潔;
?生物安全柜的安裝,室內的送、排風要符合物理防護參數要求;遠離門口、風口和能
開的窗戶,遠離室內人員經常走動的地方,遠離其它可能干擾的儀器,以保證生物安全柜的
氣流參數和物理防護功能;
?建立沖洗眼睛的緊急救護點;
?照明適合于室內一切活動,避免反射和耀眼,以免干擾視線;
?只要求一般舒適空調,沒有特殊通風要求;但是,新設施應該考慮機械通風系統能夠
提供通向室內的單向氣流;如果有通向室外的窗戶,必須安裝紗窗;
7.4.3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BSL-3標準建造的實驗室,也稱為生物安全實驗室;實驗室需與建筑物中的
一般區域隔離;其具體標準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安全設備、實驗室設施要求如下;
7.4.3.1標準操作
?完成傳染性材料操作后,對手套進行消毒沖洗,離開實驗室之前,脫掉手套并洗手;
?設施內禁止吃、喝、抽煙,不準觸摸隱形眼鏡和使用化妝品;戴隱形眼鏡的人也要佩
戴防護鏡或面罩;食物只能存放在工作區以外的地方;
?禁止用嘴吸取試驗液體,要使用專用的移液管;
?一切操作均要小心,以減少和避免產生氣溶膠;
?實驗室衛生至少每天清潔一次,工作后隨時消毒工作臺面,傳染性材料外溢、濺出污
染時要立即消毒處理;
?所有培養物、儲存物和其它日常廢棄物在處理之前都要用高壓滅菌器進行有效地滅
菌處理;需要在實驗室外面處理的材料,要裝入牢固不漏的容器內,加蓋密封后傳出實驗室;
實驗室的廢棄物在送到處理地點之前應消毒、包裝,避免污染環境;
?對BSL—3內操作的菌、毒種必須由兩人保管,保存在安全可靠的設施內,使用前
應辦理批準手續,說明使用劑量,并詳細登記,兩人同口寸到場方能取出;試驗要有詳細使用和
銷毀記錄;
?昆蟲和嚙齒類動物控制應參照其它有關規定執行;
7.4.3.2特殊操作
?制定安全細則
實驗室負責人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實驗室特殊而全面的生物安全規則和具體的操作
規程,以補充和細化本規范的操作要求,并報請生物安全委員會批準;工作人員必須了解細
則,認真貫徹執行;
?生物危害標志
要在實驗室入口的門上標記國際通用生物危害標志;實驗室門口標記實驗微生物種類、
實驗室負責人的名單和電話號碼,指明進入本實驗室的特殊要求,諸如需要免疫接種、佩戴
防護面具或其它個人防護器具等;
實驗室使用期間,謝絕無關人員參觀;如參觀必須經過批準并在個體條件和防護達到要
求時方能進入;
?生物危害警告
實驗過程中實驗室或物理防護設備里放有傳染性材料或感染動物時,實驗室的門必須
保持緊閉,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
門口要示以危害警告標志,如掛紅牌或文字說明實驗的狀態,禁止進入或靠近;
?進入實驗室的條件
實驗室負責人要指定、控制或禁止進入實驗室的實驗人員和輔助人員;
未成年人不允許進入實驗室;
受感染概率增加或感染后果嚴重的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允許進入實驗室;
只有了解實驗室潛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求并能遵守有關規定合乎條件的人才能進入
實驗室;
與工作無關的動植物和其它物品不允許帶入實驗室;
?工作人員的培訓
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輔助人員要進行與工作有關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生物安全防護專業
培訓I;實驗人員需經專門生物專業訓練和生物安全訓練,并由有經驗的專家指導,或在生物
安全委員會指導監督下工作;
必須學會氣溶膠暴露危害的評價和預防方法;
在BSL-3實驗室做傳染性工作之前,實驗室負責人要保證和證明,所有工作人員熟
練掌握了微生物標準操作和特殊操作,熟練掌握本實驗室設備、設施的特殊操作運轉技術;
包括操作致病因子和細胞培養的技能,或實驗室負責人特殊培訓的內容,或包括在安全微生
物工作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安全委員會指導下規定的內容;
避免氣溶膠暴露:一切傳染性材料的操作不可直接暴露于空氣之中,不能在開放的臺面
上和開放的容器內進行,都應在生物安全柜內或其它物理防護設備內進行;
需要保護人體和樣品的操作可在室內排放式2A型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只保護人體不保護樣品的操作可在I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如果操作帶有放射性或化學性有害物時應在2B2型生物安全柜;
禁止使用超凈工作臺;
避免利器的感染:對可能污染的利器,包括針頭、注射器、刀片、玻璃片、吸管、毛細
吸管和解剖刀等,必須經常地采取高度有效的防范措施,必須預防經皮膚的實驗室感染;
在BSL—3實驗室工作,盡量不使用針頭、注射器和其它銳利的器件;只有在必要時,
如實質器官的注射、靜脈切開、或從動物體內和瓶子密封膠蓋里吸取液體時才能使用,盡量
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
在注射和抽取傳染性材料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針頭與注射器一體的;使用過的針頭在
消毒之前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如不可折彎、折斷、破損,不要用手直接蓋上原來的針頭帽;
要小心地把其放在固定方便且不會刺破的處理利器的容器里,然后進行高壓消毒滅菌;
破損的玻璃不能用手直接操作,必須用機械的方法清除,如刷子、夾子和鑲子等;
?污染的清除和消毒
傳染性材料操作完成之后,實驗室設備和工作臺面應用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常規消毒,特
別是傳染材料溢出、濺出其它污染,更要及時消毒;
濺出的傳染性材料的消毒由適合的專業人員處理和清除,或由其它經過訓練和有使用
高濃度傳染物工作經驗的人處理二
一切廢棄物處理之前都要高壓滅菌,一切潛在的實驗室污物如,手套、工作服等均需在
處理或丟棄之前消毒;
需要修理、維護的儀潛,在包裝運輸之前要進行消毒;
?感染性樣品的儲藏運輸
一切感染性樣品如培養物、組織材料和體液樣品等在儲藏、搬動、運輸過程中都要放
在不泄漏的容器內,容器外表面要徹底消毒,包裝要有明顯、牢固的標記;
?病原體痕跡的監測
采集所有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本底血清樣品,進行病原體痕跡跟蹤檢測;
依據被操作病原體和設施功能情況或實際中發生的事件,定期、不定期采集血清樣本,進行
特異性檢測;
?醫療監督與保健
在BSL—3實驗室工作期間對工作者進行醫療監督和保健,對于實驗室操作的病原
體,工作人員要接受相應的試驗或免疫接種如狂犬病疫苗,TB皮膚試驗;
?暴露事故的處理
當生物安全柜或實驗室出觀持續正壓時,室內人員應立即停止操作并戴上防護面具,采
取措施恢復負壓;如不能及時恢復和保持負壓,應停止實驗,及早按規程退出;
發生此類事故或具有傳染性暴露潛在危險的其它事故和污染,當事者除了采取緊急措
施外,應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報告,聽候指示,同時報告國家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員
會;負責人和當事人應對其事故進行緊急科學、合理的處理;事后,當事人和負責人應提供切
合實際的醫學危害評價,進行醫療監督和預防治療;
實驗室負責人對事件的過程要予以調查和公布,寫出書面報告呈報國家獸醫實驗室生
物安全管理委員會同時抄報實驗室安全委員會并保留備份;
7.4.3.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障
?防護服裝
實驗室內,工作人員要穿防護性實驗服,如長服裝、短套裝,或有護胸的工作服裝;消毒
后清洗,如才明顯的污染應及時換掉,作為污棄物處理;
在實驗室外面不能穿工作服;
?防護手套
在操作傳染性材料、感染動物和污染的儀器時必須戴手套,戴雙層為好,必要時再戴上
不易損壞的防護手套;
更換手套前,戴在手上消毒沖洗,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復使用;
?生物安全柜
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如感染動物的解剖,組織培養、雞胚接種、動物體液的收取等,都應
在II級以上生物安全柜內進行;
離心、粉碎、攪拌等不能在I【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的工作可在較大或特制的I級生物
安全柜內進行;
?其它物理防護
當操作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時,個人防護in級以上類似防護設備的具體要求和其
它物理防護設備離心機安全帽,或密封離心機轉頭并用;
?面部保護
污染區、半污染區應備有防護面具以便緊急使用,當房間內有感染動物時要戴面具保
護;
建立緊急防護工作點;
?緊急防護用品
污染區或半污染區備用防護面具、沖洗眼睛的器具和藥品等,隨時可用;
7.4.3.4實驗室設施次級防護屏障
BSL—3生物安全實驗室里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在II級以上含H級生物安全柜
內進行,其次級屏障標準如下:
?建筑結構和平面布局
建筑物抗震能力七級以上,防鼠、防蟲、防盜;
實驗室內凈高應在2.6米以上,管道層凈高宜不低于2.0米;
建筑物內實驗室應與活動不受限制的公共區域隔開,設置安全門并安裝門鎖,禁止無關
人員進入;
進入設施的通道設帶閉門器的雙扇門,其后是更衣室,分成一更室清潔區和二更室半污
染區,二更室后面為后室或稱緩沖室半污染區,進出緩沖室的門應為自動互鎖;如果是多個
實驗室共用一個公用的走廊或緩沖室,則進入每個實驗室宜經過一個連鎖的氣閘鎖門;
實驗室應有安全通道和緊急出口,并有明顯標識;
半污染區與清潔區之間必須設置傳遞窗;
洗刷室、機房等附屬區域應是清潔區,但應盡量縮短與實驗室的距離,方便工作;
實驗室內可設密閉觀察窗;
?密閉性和內表面
一切設施、設備外表無毛刺、無銳利棱角,盡量減少水平表面面積,便于清潔和消毒;
各種管道通過的孔洞必須密封;
墻和頂棚的表面要光滑,不刺眼、不積塵、不受化學物和常用消毒劑的腐蝕,無滲水、
不凝集蒸氣;
地表面應該是一體、防滑、耐磨、耐腐、不反光、不積塵、不漏水,如能按污染區劃分
給予顏色區別更好;
工作臺面不能滲水,耐中等熱、有機溶劑、酸、堿和常用消毒劑的損害和腐蝕;
實驗室必要的桌椅櫥柜等用具事先設計,便于穩妥安放和使用,彼此留有一定空間便于
清潔衛生,表面消毒方便、耐腐;
?消毒滅菌設施
必須安裝雙扉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安裝在半污染區與洗刷室之間;滅菌器的兩個門應互
為連鎖,滅菌器應滿足生物安全二次滅菌要求:
污染區、半污染區的房間或傳遞窗內可安裝紫外燈;
室內應配制人工或自動消毒器具如消毒噴霧器、臭氧消毒器并備有足夠的消毒劑;
一切實驗室內的廢棄物都要分類集中裝在可靠的容器內,都要在設施內進行消毒處理
高壓、化學、焚化、其它處理,儀器的消毒選擇適當的方法,如傳遞式臭氧消毒柜、環氧乙
烷消毒袋等,如果廢棄物需要傳至實驗室外,應該消毒后并裝入密封容器、包裝;
?凈化空調
實驗室污染區和半污染區采用負壓單向流全新風凈化空調系統;
污染區和半污染區不允許安裝暖氣、分體空調,不可用電風扇;
溫度23c±2。。、相對濕度40%—70%;
室內噪聲不超過60分貝;
氣流方向始終保證由清潔區流向污染區,由低污染區流向高污染區;空調系統應安裝壓
力無關裝置,以保證系統壓刀平衡,排風應采用一用一備自動切換系統;發生緊急情況時,應
關閉送風系統,維持排風,保證實驗室內安全負壓;
供氣需經HEPA過濾;排出的氣體必須經過至少兩級HEPA過濾排放,不允許在任
何區域循環使用;
室內潔凈度高于萬級;
實驗室送風口應在一側的棚頂,出風口應在對面墻體的下部,盡量減少室內氣流死角;
保持單向氣流,矢流方式較為合適:
實驗室門口安裝可視裝置,能夠確切表明進入實驗室的氣流方向;
I【級生物安全柜每年檢測一次;2A型的排氣可進入室內,2B2型安全柜和川級安全
柜的排風要通過實驗室總排風系統排出;如果川級安全柜是帶有二次HEPA過濾、移動式,
氣流亦可在室內排氣,但排氣口應靠近室內排風口;
如有其它設備如液體消毒傳遞窗、藥物熏蒸消毒器等的抽氣系統,必須經過HEPA過
濾,并根據需要更換;
?水的凈化處理
每個房間出口附近設置一個非手動開關的洗手池;
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有可能被污染的供水管道應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如有下水,水池或
地漏要設置消毒設施;下水下方必須設有水封,并始終充+盈消毒劑,水封的排氣應加HE
PA過濾裝置;可能污染的下水只能排放到消毒裝置內,消毒后再排至公共下水道;如沒有
下水排放,或不外排的所有廢水均須收集并高壓處理;潔凈區域的下水可直接排入公共下水
道;
?污染物和廢棄物處理
對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其它廢棄物要放在專用的防止污染擴散或可消毒的容落里,以便
消毒或高壓滅菌處理;
?實驗室監控系統
應對實驗室各種狀態及設施全面設置監控報警點,構成完善的實驗室安全報警系統;
?備用電源
非雙路供電情況下,應配有備用電源,在停電時,至少能夠保證空調系統、警鈴、燈光、
進出控制和生物安全設備的工作;
?照明
照明應適合室內的一切活動,不反射、不刺眼,不影響視線;照明燈最好把燈具的部件裝
在頂棚里,或采取減少積塵措施;
?通訊
實驗室內外應有適合的通訊聯系設施電話、傳真、計算機等,進行無紙化操化;
?驗收和年檢
BSL-3設施和運行必須是指令性的;
實驗室的驗收或年檢應參考IS。10648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密封性測試,其檢測
壓力不低于250Pa,半小時的小時泄漏率不超過10%,以保證維護結構的可靠性;
新建設施的功能必須檢測驗收,確認設計和運作參數合乎要求方能使用;
運行后每年再進行一次檢測確認;
7.4.4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BSL-4標準建造的實驗室,也稱為高度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為獨立的建
筑物,或在建筑物內一切其它區域相隔離的可控制的區域;
為防止微生物傳播和污染環境,BSL—4實驗室必須實施特殊的設計和工藝;在此沒
有提到的BSL-3要求的各條款在BSL-4中都應做到;
其具體的標準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安全設備和實驗室設施要求如下:
7.4.4.1標準操作
?限制進入實驗室的人員數量;
?制定安全操作利器的規程;
?減少或避免氣溶膠發生;
?工作臺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任何濺出物都要及時消毒;
?一切廢棄物在處理前要高壓滅菌;
?昆蟲和嚙齒類動物控制按有關規定執行;
?嚴格控制菌、毒種見前;
7.4.4.2特殊操作
?人員進入
只有工作需要的人員和設備運轉需要的人員經過系統的生物安全培訓,并經過批準后
方能進入實驗室;負責人或監督人有責任慎重處理每一個情況,確定進入實驗室工作的人
員;
采用門禁系統限制人員進入;
進入人員由實驗室負責人、安全控制員管理;
人員進入前要告知他們潛在的生物危險,教會他們使用安全裝置;
工作人員要遵守實驗室進出程序;
制定應對緊急事件切實可行的對策和預案;
?危害警告當實驗室內有傳染性材料或感染動物時,在所有的入口門上展示危險標
志和普遍防御信號,說明微生物的種類、實驗室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的名單和進入此區域特
殊的要求;
?負責人職責實驗室負責人有責任保證,在BSL—4內工作之前,所有工作人員已
經高度熟練掌握標準微生物操作技術、特殊操作和設施運轉的特殊技能;這包括實驗室負責
人和具有豐富的安全微生物操作和工作經驗專家培訓時所提供的內容和安全委員會的要
求;
?免疫接種工作人員要接受試驗病原體或實驗室內潛在病原微生物的免疫注射;
?血清學監督對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和其他有感染危險的人員采集本底血清并保存,
再根據操作情況和實驗室功能不定期血樣采集;進行血清學監督;對致病微生物抗體評價方
法要注意適用性;項目進行中,要保證每個階段血清樣本的檢測,并把結果通知本人;
?安全手冊制定生物安全手冊;告知工作人員特殊的生物危險,要求他們認真閱讀并
在實際工作當中嚴格執行;
?技術培訓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操作最危險病原微生物的全面培訓I,建立普遍防御意
識,學會對暴露危害的評價方法,學習物理防護設備和設施的設計原理和特點;每年訓練一
次,規程一旦修改要增加訓練次數;由對這些病原微生物工作受過嚴格訓練和具有豐富工作
經驗的專家或安全委員會指導、監督進行工作;
?緊急通道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經過氣閘門進出實驗室;實驗室內要有緊急通道的
明顯標識;
?在安全柜型實驗室中,工作人員的衣服在外更衣室脫下保存;穿上全套的實驗服裝包
括外衣、褲子、內衣或者連衣褲、鞋、手套后進入;在離開實驗室進入淋浴間之前,在內更
衣室脫下實驗服裝;服裝洗前應高壓滅菌;在防護服型實驗室中,工作人員必須穿正壓防護
服方可進入;離開時,必須進入消毒淋浴間消毒;
?實驗材料和用品要通過雙扉高壓滅菌器、熏蒸消毒室或傳遞窗送入,每次使用前后對
這些傳遞室進行適當消毒;
?對利器,包括針頭、注射器、玻璃片、吸管、毛吸管和解剖刀,必須采取高度有效的
防范措施;
盡量不使用針頭、注射器和其它銳利的器具;只有在必要時,如實質器官的注射、靜脈
切開或從動物體內和瓶子里吸取液體時才能使用,盡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
在注射和抽取傳染性材料時.,只能使用鎖定針頭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針頭與注射器一
體的;使用過的針頭在處理之前,不能折彎、折斷、破損,要精心操作,不要蓋上原來的針頭
帽;放在固定方便且不會刺破的用于處理利器的容器里;不能處理的利器,必須放在器壁堅
硬的容器內,運輸到消毒區,高壓消毒滅菌;
可以使用套管針管和套管針頭、無針頭注射器和其它安全器具;
破損的玻璃不能用手直接操作,必須用機械的方法清除,如刷子、簸箕、夾子和鐐子;
盛污染針頭、銳利器具、碎玻璃等,在處理前一律消毒,消毒后處理按照國家或地方的有關
規定實施;
?從BSL—4拿出活的或原封不動的材料時,先將其放在堅固密封的一級容器內,再
密封在不能破損的二級容器里,經過消毒劑浸泡或消毒熏蒸后通過專用氣閘取出;
?除活體或原封不動的生物材料以外的物品,除非經過消毒滅菌,否則不能從BSL-
4拿出;不耐高熱和蒸汽的器具物品可在專用消毒通道或小室內用熏蒸消毒;
?完成傳染性材料工作之后,特別是有傳染性材料溢出、濺出或污染時;都要嚴格徹底
地滅菌;實驗室內儀器要進行常規消毒;
?傳染性材料濺出的消毒清潔工作,由適宜的專業人員進行;并將事故的經過在實驗室
內公示;
?建立報告實驗室暴露事故、雇員缺勤制度和系統,以便對與實驗室潛在危險相關的疾
病進行醫學監督;對該系統要建造一個病房或觀察室,以便需要時,檢疫、隔離、治療與實驗
室相關的病人;
?與實驗無關的物品植物、動物和衣物不許進入實驗室;
7.4.4.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障
在設施污染和半污染工作區域內的一切操作都應在III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如工作人
員穿著具有生命支持通風系統的正壓防護服,可在II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實驗操作;
7.4.4.4實驗室設施次級防護屏障
BSL-4實驗室有兩種類型:安全柜型,即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在HI級生物安全
柜內或隔離器進行;防護服型,即工作人員穿正壓防護服工作,操作可在II級生物安全柜內
進行;也可以在同一設施內穿正壓防護服,并使用山級生物安全柜;
?安全柜型
BSL-4建筑物或獨立,或在系統建筑中由一個清潔區或隔墻把它與其它區域隔離
開;中心實驗室污染區裝有HI級生物安全柜,實驗室周圍為足夠寬的隔離帶,如環形走廊半
污染區;從隔離帶進出實驗室必須通過一個緩沖間;
在污染區和半污染區之間,安裝兩臺以上生物安全型高壓蒸汽滅菌器一次滅面互為備
用;
外更衣室清潔區與內更衣室半污染區由淋浴間清潔區隔開,人員進出經過淋浴間;在清
潔區與半污染區之間設置一個通風的雙門傳遞通道,為不可通過更衣室進入實驗室的實驗
材料、實驗用品或儀器通過物理屏障時提供通道和消毒;在清潔區與半污染區之巨同樣安置
一臺生物安全型高壓滅菌器,用于二次消毒;
每天工作開始之前,檢查所有物理防護參數如壓差;
實驗區的墻、地和天棚整體密封,便于熏蒸消毒;內表面耐水和化學制劑、便于消毒;
實驗區任何液體必須排放到有消毒裝置的儲液罐,經過有效滅菌達標排放;通風口和在線管
道都要安裝HEPA過濾器;
工作臺面不滲水,耐中等熱、有機溶劑、酸、堿和常用消毒劑的腐蝕;
實瞼室用具事先設計,便于安放穩妥和使用,彼此留有一定空間便于清潔衛生,泉椅表
面易于消毒;
內外更衣室和實驗室進出門附近安裝非手動或自動開關的洗手池;
排風經過2個串連的HEPA過濾,送、排風過濾器安裝應便于消毒和更換;
供水、供氣均安裝防止回流的裝置加以保護;
如果提供水源消防噴槍,其開關應該是安裝在實驗室外面走廊里,開關自動或非手動;
此系統與實驗室區域供水分配系統分開,配備防止回流裝置;
實驗室進出門自動鎖閉;
實驗室內所有窗戶都必須是封閉窗;
從1H級安全柜和實驗室傳出的材料必須經雙扉高壓滅菌器滅菌;滅菌器與周圍物理屏
障的墻之間要密封;滅菌器的門自動連鎖控制,以保證只有在滅菌過程全部完成后才能開啟
外門;
從III級安全柜或實驗室內要拿出的材料和儀器,不能用高壓滅菌消毒的要通過液體浸
泡消毒、氣體熏蒸消毒或同等效果的消毒裝置進行消毒和傳遞;
來自內更衣室包括廁所和實驗室內的洗手、地漏、高壓滅菌器的廢水以及其它廢水,
在排入公共下水之前,都要使用可靠的方法消毒熱處理比較合適;淋浴和清潔區一側廁所的
廢水不需特殊處理就可排入公共下水;所用廢水消毒方法必須具有物理學和生物學的監測
措施和法規確認;
非循環的負壓通風系統,供、排風系統應采用壓力無關裝置保持動態平衡,保證氣流從
最低危險區向最高危險區的方向流動;對相鄰區域的壓差或氣流方向進行監測,能進行系統
聲光報警;應安裝一套能指示和確認實驗室壓差、適用而可視的氣壓監測裝置,其顯示部分
安裝在外更衣室的進口處;III級生物安全柜與排風系統相連;
實驗室的供排氣都要經過HEPA過濾;為了縮短工作管道潛在的污染,HEPA盡可
能安裝在靠近工作的地方;所有HEPA每年均須檢測一次,同時在靠近HEPA的地方應
安裝冬泄露氣密閥,便于過濾器安裝與消毒更換;HEPA上游安裝預過濾器可延長其使用
壽命;
安全柜型生物安全水平N級實驗室的設計和操作程序是指令性的;實驗室必須經過檢
測、鑒定和驗收;只有合乎設計要求和運行標準的才能啟用;實驗室的驗收或年檢應參考1
S010648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密封性測試,其檢測壓力不低于500Pa,半小時的小
時泄漏率不超過10%,以保證維護結構的可靠性;實驗室每年必須檢測一次,確認合乎設
計和運行參數的要求,才能繼續運行;
實驗室內外應有適合的通訊聯系設施電話、傳真、計算機等,進行無紙化操作;
?防護服型
BSL-4建筑物獨立,或在系統建筑中由一個清潔區或隔墻把它與建筑物其它區域
隔開;
實驗室房間的安排與安全柜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進入實驗室可用I【級.生物安全柜
代替III級生物安全柜之前要穿上有生命支持系統的正壓防護服;生命支持系統所供氣體應
滿足可呼吸空氣生產標準,同時應增加緊急排風設施及配有備用電源;
進入BSL—4實驗室之前要設置一個更衣和消毒區設在實驗室的一角或環形走廊內
側;工作人員離開此區之前應在專用消毒室對防護服表面進行藥物噴淋和熏蒸,時間不短于
5分鐘;
備用電源,在停電時應能夠保證排風、生命支持系統、警鈴、燈光、進出控制和生物安
全柜的應急工作;
所有通向實驗區、消毒淋浴室、氣閘的空隙都要封閉;
每天實驗開始之前,要完成對所有物理防護參數如壓差等和正壓防護服的檢測,以保證
實驗室安全運行;
在實驗區跨墻安裝雙扉高壓滅菌器,對從實驗區拿出的廢棄物進行一次消毒;高壓滅菌
器與物理防護的壁板間要密閉;
設置渡槽、熏蒸消毒傳遞小室柜,供不能通過更衣室進入實驗區的實驗材料、用品或儀
器的消毒和傳遞使用;這些設施還能用于不能高壓的材料、用品和儀器安全地取出;在清潔
區與半污染區之間同樣安置一臺雙扉生物安全型高壓滅菌器,用于二次消毒;
實驗區的墻、地和天枷整體密封,便于熏蒸消毒;內表面耐水和化學制劑、便于消毒;
實驗區任何液體必須排放到有消毒裝置的儲液罐,經過有效滅菌達標排放;通風口和在線管
道都要安裝HEPA過濾器;
實驗區內部附屬設施,如燈的固定、空氣管道、功能管道等的安排盡可能減少水平表面
面積;
工作臺面不滲水,中等耐熱、抗有機溶劑、酸、堿和常用消毒劑的腐蝕;
實驗用具要簡單、分體、適用、牢固,不選用多孔材料;桌、柜、儀器之間保持一定空
間,便于清潔和消毒;實驗用椅和其它用具的表面應易于消毒;
實驗區、內外更衣室的洗手池設非手動開關;
中央真空系統設在實驗區內,在線HEPA過濾器靠近每一個使用點或開關;過濾器安
裝便于消毒和更換;其它進入實驗區的供水、供氣由防止回流裝置加以控制;
實驗區的門采用門禁系統;消毒淋浴、氣閘室的內外門連鎖;
來自污染區內的洗手池、地漏、滅菌器和其它來源的廢水必須排放到有消毒裝置的儲
液罐,經過有效滅菌達標排放;來自淋浴和廁所的廢水經處理后排入下水道;所用的廢水消
毒方法的效果要有物理學和生物學的證據;
全新風通風系統;供、排風系統應采用壓力無關裝置保持動態平衡,保證氣流從最低危
險區向最高危險區的流動;對相鄰區域的壓差或氣流方向進行監測,能進行系統聲光報警;
應安裝一套能指示和確認實驗室壓差、適用而可視的氣壓監測裝置,其顯示部分安裝在外更
衣室的進口處;
實驗區的供氣要通過一個HEPA過濾處理,排氣要通過串連的2個HEPA過濾處
理;空氣向高空排放,遠離進氣口;為了縮短工作管道潛在的污染,HEPA盡可能安裝在靠
近工作的地方;所有HEPA每年均須檢測一次,同時在靠近HEPA的地方應安裝零泄露
氣密閥,便于過濾器安裝與消毒更換;HEPA上游安裝預過濾器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防護服型生物安全IV級實驗室設計和運轉要求是指令性的;實驗室必須經過檢測、鑒定
和驗收;只有合乎設計要求和運行標準的才能啟用;實驗室的驗收或年檢應參考IS010
648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密封性測試,其檢測壓力不低于500Pa,半小時內的小時泄漏
率不超過10%,以保證維護結構的可靠性;實驗室每年必須檢測一次,確認合乎設計和運
行參數的要求,才能繼續運行;
實驗室內外應有適合的通訊聯系設施電話、傳真、計算機等,進行無紙化操作;
8動物實驗生物安全水平標準
動物實驗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級:
動物實驗安全實驗室分4級,所配備的動物設施、設備和操作分別適用于生物安全I一
IV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動物的工作,安全水平逐級提高;
各級動物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要求
8.2.1一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ABSL-1標準建造的實驗室,也稱動物實驗基礎實驗室;
8.2.1.1標準操作
?動物實驗室工作人員需經專業培訓才能進入實驗室;人員進入前,要熟知工作中潛在
的危險,并由熟練的安全員指導;
?動物實驗室要有適當的醫療監督措施;
?制定安全手冊,工作人員要認真貫徹執行,知悉特殊危險;
?在動物實驗室內不允許吃、喝、抽煙、處理隱形眼鏡和使用化妝品、儲臧食品等;
?所有實驗操作過程均須十分小心,以減少氣溶膠的產生和外溢;
?實驗中,病原微生物意外溢出及其它污染時要及時消毒處理;
?從動物室取出的所有廢棄物,包括動物組織、尸體、墊料,都要放入防漏帶蓋的容器
內,并焚燒或做其它無害化處理,焚燒要合乎環保要求;
?對鋒利物要制定安全對策;
?工作人員在操作培養物和動物以后要洗手消毒,離開動物設施之前脫去手套、洗手;
?在動物實驗室入口處都要設置生物安全標志,寫明病原體名稱、動物實驗室負責人及
其電話號碼,指出進入本動物實驗室的特殊要求如需要免疫接種和呼吸道防護;
8.2.1.2特殊操作無:
8.2.1.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障
?工作人員在設施內應穿實驗室工作服;
■與非人靈長類動物接觸時應考慮其粘膜暴露對人的感染危險,要戴保護眼鏡和面部
防護器具;
?不要使用凈化工作臺,需要時使用I級或2A型生物安全柜;
8.2.1.4設施次級防護屏障
?建筑物內動物設施與人員活動不受限制的開放區域用物理屏障分開;
?外面門自關自鎖,通向動物室的門向內開并自關,當有實驗動物時保持關閉狀態,大
房間內的小室門可向外開,為水平或垂直滑動拉門;
?動物設施設計防蟲、防鼠、防塵,易于保持室內整潔;內表面墻、地板和天棚要防水、
耐腐蝕;
?內部設施的附屬裝置,如燈的固定附件、風管和功能管道排列整齊并盡可能減少水平
表面;
?建議不設窗戶,如果動物設施內有窗戶并需開啟,必須安紗窗;所有窗戶必須牢固,不
易破裂;
?如果有地漏都要始終用水或消毒劑充滿水封;
?排風不循環;建議動物室與鄰室保持負壓;
?動物室門口設有一個洗手水槽;
?人工或機器洗滌動物籠子,最終洗滌溫度至少達到82°C;
?照明要適合所有的活動,不反射耀眼以免影響視覺;
8.2.2二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ABSL-2標準建造的動物實驗室;
8.2.2.1標準操作
?設施制度除了制定緊急情況下的標準安全對策、操作程序和規章制度外,還應依據實
際需要制定特殊的對策;把特殊危險告知每位工作人員,要求他們認真貫徹執行安全規程;
?盡可能減少非熟練的新成員進入動物室;為了工作或服務必須進入者,要告知其工作
潛在的危險;
?動物實驗室應有合適的醫療監督,根據試驗微生物或潛在微生物的危害程度,決定是
否對實驗人員進行免疫接種或檢驗例如狂犬病疫苗和TB皮試;如有必要,應該實施血清監
測;
?在動物室內不允許吃、喝、抽煙、處理隱形眼鏡和使用化妝品、儲藏個人食品;
?所有實驗操作過程均須十分小心,以減少氣溶膠的產生和防止外溢;
?操作傳染性材料以后所有設備表面和工作表面用有效的消毒劑進行常規消毒,特別
是有感染因子外溢,和其它污染時更要嚴格消毒;
?所有樣品收集放在密閉的容器內并貼標簽,避免外漏;所有動物室的廢棄物包括動物
尸體、組織、污染的墊料、剩下的飼料、銳利物和其它垃圾應放入密閉的容器內,高壓蒸汽
滅菌,然后建議焚燒;焚燒地點應是遠離城市、人員稀少、易于空氣擴散的地方;
?對銳利物的安全操作見前面所述;
?工作人員操作培養物和動物以后要洗手,離開設施之前脫掉手套并洗手;
?當動物室內操作病原微生物時,在入口處必須有生物危害的標志;危害標志應說明使
用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種類,負責人的名單和電話號碼;特別要指出對進入動物室人員的特殊
要求如免疫接種和面罩;
?嚴格執行菌毒種保管制度;
8.2.2.2特殊操作
?對動物管理人員和試驗人員應進行與工作有關的專'業技術培訓,必須避免微生物暴
露,了解評價暴露的方法;每年定期培訓I,保存培訓記錄,當安全規程和方法變化時要進行培
訓;一般來講,感染危險可能性增加的人和感染后果可能嚴重的人不允許進入動物設施,除
非有辦法除去這種危險;
?只允許用做實驗的動物進入動物實驗室;
?所有設備拿出動物室之前必須消毒;
?造成明顯病原微生物暴露的實驗材料外溢事故,必須立刻妥善處理并向設施負責人
報告,及時進行醫學評價、監督和治療,并保留記錄;
8.2.2.3安全設備初級防護屏隙
?動物室內工作人員穿工作服;在離開動物實驗室時脫去工作服;在操作感染動物和傳
染性材料時要戴手套;
?在評價認定危害的基礎上使用個人防護器具;在室內有傳染性非人靈長類動物時要
戴防護面罩;
?進行容易產生高危險氣溶膠的操作時,包括對感染動物和雞胚的尸體、體液的收集和
動物鼻腔接種,都要同時使用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器具例如口罩和
面罩;
?必要時,把感染動物伺養在和動物種類相宜的一級生物安全設施里;建議鼠類實驗使
用帶過濾帽的動物籠具;
8.2.2.4設施次級防護屏障
?建筑物內動物設施與開放的人員活動區分開;
?進入設施要經過牢固的氣閘門,其外門自關自鎖;進入動物室的門應自動關閉,有實
驗動物時要關緊;
?設施結構易于保持清潔,內表面墻、地板和天棚防水、耐腐;
?設施內部附屬裝置,如燈架、氣道、功能管道盡可能整齊并減少水平表面積;
?一般不設窗戶,如有窗戶必須牢固并設紗窗;
?如果有地漏,管道水封始終充滿消毒液;
?人工或沖洗器洗刷動物籠子,沖洗最終溫度至少82℃;
?設施內傳染性廢棄物要高壓滅菌;
?在感染動物室內和設施其它地方安裝一個洗手池;
?照明要適合于所有室內活動,不反射耀眼;
8.2.3三級動物實驗生物安全實驗室
指按照ABSL-3標準建造的實驗室,適合于具有氣溶膠傳播潛在危害和引起致死
性疾病的微生物感染動物的工作;
8.2.3.1標準操作
?制定安全手冊或手冊草案;除了制定緊急情況下的標準安全對策、操作程序和規章制
度,還應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特殊適用的對策;
?限制對工作不熟悉的人員進入動物室;為了工作或服務必須進入者,要告矢I他們工作
中潛在的危險;
?動物室應有合適的醫療監督,根據試驗微生物或潛在微生物的危害程度,決定是否對
實驗人員進行免疫接種或檢驗例如狂犬病疫苗和TB皮試;如有必要,應該實施血清監測;
?不允許在動物室內吃、喝、抽煙、處理隱形眼鏡和使用化妝品、儲藏個人的食品;
?所有實驗操作過程均須十分小心,以減少氣溶膠的產生和防止外溢;
?操作傳染性材料以后所有設備表面和工作臺面用適當的消毒劑進行常規消毒,特別
是有傳染性材料外溢和其它污染時更要嚴格消毒;
?所有動物室的廢棄物包括動物組織、尸體、污染的墊料、動物飼料、銳利物和其它
垃圾放入密閉的容器內并加蓋,容器外表面消毒后進行高壓蒸汽滅菌,然后建議焚燒;焚燒
要合乎環保要求;
?對銳利物進行安全操作;
?工作人員操作培養物和動物以后要洗手,離開設施之前脫掉手套、洗手;
?動物室的入口處必須有生物危害的標志;危害標志應說明使用病原微生物的種類,負
責人的名單和電話號碼,特別要指出對進入動物室人員的特殊要求如免疫接種和面罩;
?所有收集的樣品應貼上標簽,放在能防止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藝師考試相關行業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招聘過程試題及答案剖析
- 2025至2030年電加熱型清洗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生肖銀磚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系統分析師考試的心理調適試題及答案
- 內訓師測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環氧玻璃鋼地坪涂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農業經理人考試方向性指導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熱泵型控制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與孤獨有關的試題及答案
- 保密知識題庫含答案
- 共享農場合同標準文本
- 醫院建設項目智能化專項工程技術要求
- 2024年中國銀行招聘考試真題
- 管理學基礎-形考任務三-國開-參考資料
-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壓軸題12個(84題)含答案
- 2023年北京市大興區小升初數學模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審定版
- 第二十一章傳導熱療法講解
- 2025年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智能硬件發展特點及趨勢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