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海導航廣東岳麓版一輪復習歷史輔導課件必修第單元第課學海導航廣東岳麓版一輪復習歷史輔導課件必修第單元第課學海導航廣東岳麓版一輪復習歷史輔導課件必修第單元第課學海導航廣東岳麓版一輪復習歷史輔導課件必修第單元第課針對訓練通過閱讀報刊,我們能增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針對訓練針對訓練1:(2011年江蘇單科)據《與公肅甥書》記載:“憶昔時邸報,至(明)崇禎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寫本。”對“活版”理解正確的是()
A.活版技術從明代開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傳遞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發明中出現最晚【解析】D。活版技術從北宋開始使用;活版之前傳遞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表述錯誤。造紙術出現于西漢、指南針出現于戰國、火藥出現于東晉,活字印刷術出現于北宋,在四大發明中活版出現最晚。D項為正確答案。[備選題]
(2011年南昌二模)2009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舉辦了“秦漢—羅馬文明展”,其中的一幅展品“東漢書信紙”原襯墊于銅鏡之下,故呈圓形,推測為家書的殘片。紙以麻為主要原料,并通過施膠等加工技術,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以上介紹說明東漢時()
A.造紙技術有了一定的進步B.中國的造紙術已經由羅馬人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歐洲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D.紙已經取代簡牘成為最主要的書寫材料【解析】A。根據題干中“東漢”這一時間分析,此時已經出現了紙張,“改善了紙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紙張厚薄均勻”信息中已經表明了造紙技術的進步,其余選項在材料中都沒有涉及。答案選A。針對訓練2:竺可楨說:“自來我國學子之能談科學者,稀如鳳毛麟角,而在當時(11世紀)能以近世之科學精神治科學者則更少。”11世紀“潛心研究科學,為中國學術增光”,在其著作中記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等發明的科學家是()A.葛洪B.沈括C.宋應星D.徐光啟【解析】B。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和學者。A項葛洪是東晉著名的醫學家、煉丹術士,著有《抱樸子》。B項沈括是北宋著名學者,著《夢溪筆談》,其中記載了用磁石摩擦鋼針制作指南針的技術;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等。C、D項中宋應星和徐光啟都是明朝的科學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徐光啟著《農政全書》。材料中根據11世紀即北宋和著作記載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等信息,可以判定本題選B項。[備選題]
(2011年南通一模)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這里反映的真實情況是()
A.活字印刷術效率高B.印刷數量與印刷速度成正比C.印刷數量與印刷速度成反比D.雕版印刷術麻煩【解析】A。本題主要考查北宋時期的活字印刷術的特點。“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講的是印刷術因為印數多而速度快。畢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答案選A。針對訓練3:(2011年常德質檢)在漫長的古代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在科學技術領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創新文化成果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近代影響人類進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們卻找不到中國人的身影。造成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B.正確的科技政策決定的C.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狀況決定的D.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解析】D。本題考查對科技現象的認識。可用排除法來解,A項不能說明,智力因素并沒有人種的差異;C項所述不符合中國的史實;B項不能證明,中國古代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但是有輝煌燦爛的科技發明;因此應選D項,中國古代以農業為主,主要科技成果為農業服務,農業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到了中國近代,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外來沖擊,為近代農業服務的科技較少。[備選題]某書云中國的“印刷術用于傳播古老的觀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藥加固了皇帝的統治,而不是正在出現的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針除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用于世界范圍的探險、貿易和帝國的建立”。作者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明()A.對西方科技產生了爆炸性影響 B.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的變革C.指南針被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D.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解析】B。作者在材料中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明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的變革。究其原因是中國社會政治方面封建專制制度束縛科技繼續發展。經濟方面腐朽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科技的發展。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滯科技的發展。社會價值觀導向方面反功利主義的傳統價值觀制約著中國近代科技發展。A、D兩項說法錯誤,C項與材料不相關。針對訓練4:(2010年安徽文綜節選)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古代中國人所創造的科學技術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獨到的體系。構成這一獨特的科技體系的有農、醫、天、算四大學科,以及陶瓷、絲織和建筑三大技術。這四大學科和三大技術是中華民族先人在科學技術上的獨特建樹。
——摘編自吳國盛《科學的歷程》
依據材料概括中國古代科技的突出特點,簡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取得“獨特建樹”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
(1)突出特點:實用性、繼承性等。(2)主要原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農耕經濟的需要。[備選題](2010年北京文綜)在長期的抗災斗爭中,中華民族表現出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東漢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張仲景記述道:“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但競逐榮勢……惟名利是務。”“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概括張仲景從醫的社會背景,寫出其醫學著作的名稱并概述該著作的成就。參考答案:
(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醫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2)著作及成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治療學的理論經典(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理論基礎)。1.(2010年全國Ⅰ卷)歐陽修上疏說:“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為《宋文》者,多是當今議論時政之言……詳其語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體,竊恐流布漸廣,傳之虜中,大于朝廷不便……(請)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開始普及B.書籍出版業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與契丹間關系緊張D.文化傳播方式變化影響政府管理【解析】D。題中多次出現“雕印”一詞,說明當時雕版印刷術比較普及,由此可排除A項;再由題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議論時政之言”,并不足以說明當時北宋與契丹的關系,C項亦可排除。B項有較強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經官司詳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貨賣”可知當時宋朝政府并未對書籍出版業進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當時“議論時政之言”廣為流傳的話,則對宋朝政府的統治會帶來不利影響。故選D。2.(2010年全國Ⅱ卷)宋人邢昺上疏稱:“臣少時業儒,觀學徒能具經疏者百不一二,蓋傳寫不給,今(雕)板大備,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時之幸也。”這說明()A.藏書成為人們追求的時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發展D.儒學得到廣泛傳播【解析】C。解答此題,注意題中關鍵詞“今(雕)板……之幸也”,說明是由于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推動了儒學的發展。3.(2009年浙江文綜)中國古代生產和科技在不斷進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頻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耕作技術大體經歷了從“刀耕火種”到耦犁、一牛挽犁的發展過程B.紡織原料使用的先后順序是麻和葛、家蠶絲、棉花C.指南針在明清時期經由海路傳入阿拉伯D.印刷術經由波斯傳到西方【解析】C。中國的指南針,在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再傳入歐洲。明清時期從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開始,到1912年清朝滅亡結束,C項說法在時間上與史實不符合。4.(2011年天津河西區一模)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明在人類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這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促進了歐洲社會制度的轉型B.奠定了中國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C.推動了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解析】A。造紙術、印刷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火藥在歐洲的應用和發展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為資產階級開辟廣闊的活動天地提供了條件,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將世界連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總之,這四大發明從政治、經濟、思想三個方面推動了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5.(2011年銀川模擬)中國古代十分重視數學研究和應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記載了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匯集了許多算術命題,它的問世標志著中國古代以計算為中心的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一數學著作應該是()A.《周髀算經》B.《九章算術》C.《綴術》D.《齊民要術》【解析】B。《周髀算經》約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原名《周髀》,它是我國最古老的天文學著作,主要闡明當時的蓋天說和四分歷法,可排除A項;《綴術》是南北朝時期祖沖之父子所作,最大成就是圓周率值,非十進位值制記數法,可排除C;而《齊民要術》是南北朝時期的農學著作,也可以排除D。《九章算術》是一部數學專著,里面有十進位值制記數法的記錄,故只有B正確。6.有學者從“對中國的文明或者對中國人的生活有過廣泛影響的;盡量保證中國人的發明優先權;應該有足夠的科學技術含量”三個原則出發,另外提出更具代表性的四大發明,據此結論是()A.絲綢、中醫藥、雕版印刷、十進位值制記數法B.繪畫、宗教、珠算、交子C.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D.詩歌、歷法、陶瓷、京劇【解析】A。絲綢有著出現最早、應用最廣、傳播最遠、技術最高四大特點。它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與中華文明同歲;它衣被天下,服務眾生;它傳播世界,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術含量最高,發明創造點極多。中醫藥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世界各地古老的區域性、民族性的醫藥學大都融入現代西醫之中,唯有中醫藥建立起完整的醫藥體系,服務中華民族數千年,在西醫傳入后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雕版印刷術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證實1968年在韓國慶州發現唐代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中國是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的國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萬等的記數,最大的記數達2萬多。后來,這種記數法逐步發展為籌算和珠算中逢十進一位的十進位值制記數法,成了記數和計算領域的革命性發明。古代世界各國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種進位制,現在都統一使用十進位值制記數法。7.(2011年南昌一模)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北宋《東京夢華錄》載:“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南宋《夢粱錄》載:“遇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有鋪席買賣。”陸游在《雜賦》中提到:“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材料二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系統審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外科學總論(含手術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藝術職業學院《經濟應用數學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16食品安全課件
- 河南省六市2025屆高三下第二次測試(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蘭州大學《器官系統模塊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即興伴奏編配》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數學試題統練(5)試題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易錯點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外科患者疼痛護理與管理
- 《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專題培訓
-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版)》解讀
- 2024年六西格瑪黃帶認證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 航空業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 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豎式100道及答案
- 廈門象嶼財務報表分析報告
-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含教學反思)
- 2024年新課標高考真題河北生物試卷(原卷版)
- 2024年廣州高三語文一模作文題5個參考立意看“相處之道”(附范文及解析)
- DL∕T 5342-2018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鐵塔組立施工工藝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