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祛濕藥課件_第1頁
三 祛濕藥課件_第2頁
三 祛濕藥課件_第3頁
三 祛濕藥課件_第4頁
三 祛濕藥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祛濕藥三祛濕藥概述含義:

凡以祛除濕邪為主要作用,用于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藥物,稱為祛濕藥。分類: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及利濕退黃藥。三祛濕藥(一)芳香化濕藥三祛濕藥概述含義:凡氣味芳香,性偏溫燥,以化濕運脾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化濕藥。性能特點:本類藥物辛香溫燥,主入脾、胃經,能促進脾胃運化,消除濕濁,前人謂之“醒脾”,“醒脾化濕”等。

三祛濕藥概述適應范圍:用于濕濁內阻,脾為濕困,運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滿、嘔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體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膩等證。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的藥物,濕溫、暑濕等證,亦可選用。三祛濕藥概述使用注意:化濕藥物氣味芳香,多含揮發油,一般以作為散劑服用療效較好,如入湯劑宜后下,且不應久煎,以免其揮發性有效成分逸失而降低療效。本類藥物多屬辛溫香燥之品,易于耗氣傷陰,故陰虛血燥及氣虛者宜慎用。三祛濕藥概述現代藥理:本類藥大多能刺激嗅覺、味覺及胃粘膜,從而促進胃液分泌,興奮腸管蠕動,使胃腸推進運動加快,以增強食欲,促進消化,排除腸道積氣的作用。三祛濕藥【教學內容】掌握:藿香熟悉:蒼術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

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來源]為唇形科(Labiatae)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性味功效】辛,微溫。歸脾、胃、肺經。【功效】化濕止嘔解暑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應用】1、濕阻中焦證。2.陰暑證及濕溫證初起。3.嘔吐。三祛濕藥藿香《名醫別錄》【應用】1、濕阻中焦證。常用于濕濁阻中,脾失健運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惡泄瀉,身體困倦者,且多與蒼術、厚樸等化濕行氣藥配伍。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2.陰暑證及濕溫證初起。常用于暑天外感風寒,內傷濕濁而致的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腹脹脘悶,嘔惡腹瀉,苔膩者。宜與解表化濕藥配伍使用。如《和劑局方》藿香正氣散。三祛濕藥藿香

《名醫別錄》【用法用量】煎服,5~10g。鮮品加倍。三祛濕藥

蒼術《神農本草經》

三祛濕藥蒼術《神農本草經》[來源]為菊科(Compositae)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蒼術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莖。三祛濕藥蒼術《神農本草經》【性味功效】辛,苦,溫。歸脾、胃經。【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三祛濕藥蒼術《神農本草經》【應用】1.濕阻中焦證。2.風濕痹證。本品長于祛濕,故對痹證而濕勝者尤宜。

3.風寒挾濕表證。三祛濕藥蒼術《神農本草經》【用法用量】煎服,5~10g。三祛濕藥(二)利水滲濕藥

藥性特點: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滲泄水濕,服藥后能使小便暢利,水腫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腫作用。主要歸腎經及膀胱、小腸經。適應證:用于水濕內停之水腫、小便不利,以及泄瀉、痰飲等證。三祛濕藥【教學內容】利水滲濕藥掌握:茯苓熟悉:澤瀉、車前子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來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野生或栽培,主產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產云南者稱“云苓”,質較優。多于7一9月采挖,挖出后經堆置發汗,晾干,再發汗,再晾干,反復3~4次,最后晾至全干,去皮切片,生用。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功效】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應用】1.水腫。本品味甘而淡,為利水消腫之要藥。可用治各類型之水腫。2.脾虛泄瀉。3.心悸,失眠。三祛濕藥茯苓《神農本草經》

【用法用量】煎服。10~15g。三祛濕藥澤瀉《神農本草經》三祛濕藥澤瀉《神農本草經》【來源】

為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orientalis(Sam.)Juzep.的干燥塊莖。主產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采挖,洗凈,干燥,除去須根及粗皮,以水潤透切片,曬干。麩炒或鹽水炒用。三祛濕藥澤瀉《神農本草經》【性味歸經】

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功效】利水消腫滲濕泄熱三祛濕藥澤瀉《神農本草經》【應用】

1.水腫,小便不利。

本品利水作用較茯苓為強。適用于水濕為患的病證。

2.泄瀉3.下焦濕熱,淋濁、帶下。【用法用量】煎服。5~15g。三祛濕藥

車前子《神農本草經》

三祛濕藥車前子《神農本草經》[來源]為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asiaticaL.或平車前Plantagodepressa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三祛濕藥車前子《神農本草經》【性味歸經】甘,寒。歸肝、腎、肺經。【功效】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三祛濕藥車前子《神農本草經》【應用】1.淋證,水腫。

2.泄瀉。

3.目赤腫痛,目暗昏花,翳障。4.痰熱咳嗽。三祛濕藥車前子《神農本草經》【用法用量】煎服,10~15g。宜包煎。三祛濕藥(三)

利濕退黃藥藥性特點:

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膽經。苦寒則能清泄濕熱、故以利濕退黃為主要作用。適應證:主要用于濕熱黃疸,癥見目黃、身黃、小便黃等。部分藥物還可用于濕瘡癰腫等證。臨證可根據陽黃、陰黃之濕熱寒濕偏重不同,選擇適當配伍治療。

三祛濕藥【教學內容】利濕退黃藥掌握:茵陳熟悉:金錢草三祛濕藥

茵陳(蒿)《神農本草經》

三祛濕藥茵陳(蒿)《神農本草經》[來源]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scopariaWaldstetKit.或茵陳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三祛濕藥茵陳(蒿)《神農本草經》【性味歸經】

苦,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功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三祛濕藥茵陳(蒿)《神農本草經》【適應證】1.黃疸。為治黃疸之要藥。2.用于濕溫,濕疹,濕瘡。三祛濕藥茵陳(蒿)《神農本草經》【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三祛濕藥

金錢草

《本草綱目拾遺》

三祛濕藥金錢草

《本草綱目拾遺》[來源]為報春花科草本植物過路黃(神仙對坐草)LysimachiachristinaeHance的全草,習稱大金錢草。三祛濕藥金錢草《本草綱目拾遺》【性味歸經】

甘、淡,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功效】

利濕退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