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5《草船借箭》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會認"瑜、忌"等10個字,會寫"妒、忌"等15個字,正確讀寫"妒忌、委托"等詞語。2.默讀課文,能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3.能借助資料了解三國時期的一些歷史背景,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4.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掌握文中的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把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概括主要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感受他的人物形象。2.教學難點深入理解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具體體現,以及他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引導學生從文本中領悟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朗讀法、情境教學法、問題引導法四、教學過程(一)趣味導入1.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初步感受故事的緊張與精彩。2.提問: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片段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著名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引導學生說出"草船借箭")3.簡介《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它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展現了政治、軍事斗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這部小說塑造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一。今天,我們就來深入學習這篇課文。(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重點講解"瑜、忌、督、幔、弩、丞"等生字的讀音和寫法。理解"妒忌、委托、照辦、預計、緊急、軍令狀、探聽、私自、布置、調度、水寨、吶喊、支援"等詞語的意思。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找近義詞反義詞、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開火車讀、小組讀、齊讀生字詞,鞏固認讀。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段意。4.學生交流分段及段意概括情況,教師相機指導第一段(第12自然段):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第二段(第35自然段):諸葛亮接受任務,立下軍令狀。第三段(第69自然段):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準備好草船等借箭所需的東西。第四段(第1012自然段):諸葛亮利用大霧天氣,率領草船向曹軍借箭。第五段(第1319自然段):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自嘆不如。5.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三)精讀課文,體會神機妙算1.學習第一段(第12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周瑜為什么要妒忌諸葛亮?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學生交流回答,教師引導分析:"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這句話直接點明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是他"挺有才干"。從后文周瑜與諸葛亮的對話中,如"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十天造得好嗎?"等內容,可以看出周瑜想利用造箭這件事來為難諸葛亮,進一步體現了他的妒忌之心。指導朗讀,讀出周瑜的妒忌和暗藏的刁難語氣。2.學習第二段(第35自然段)默讀,思考:諸葛亮是怎樣應對周瑜的刁難的?他為什么敢于立下軍令狀?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理解:諸葛亮明知周瑜是故意刁難,但他胸有成竹,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任務,并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若有違抗,甘受懲罰。這表現了諸葛亮的自信和勇敢。分析諸葛亮的語言:"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體會他堅定的語氣和敢于承擔責任的品質。分角色朗讀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讀出不同的語氣。3.學習第三段(第69自然段)輕聲讀,思考:諸葛亮為什么要請魯肅幫忙?他對魯肅提出了什么要求?學生回答,教師講解:諸葛亮深知魯肅為人忠厚守信,所以請他幫忙。他對魯肅提出了"請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的要求。引導學生分析諸葛亮的安排,體會他的智謀:用青布幔子遮船是為了在大霧中迷惑曹軍,讓他們看不清船上的真實情況;安排草把子是為了讓曹軍射來的箭能插在草把上,便于回收;不讓周瑜知道是因為周瑜心胸狹隘,怕他從中作梗。想象畫面,朗讀這部分內容,感受諸葛亮的周密計劃。4.學習第四段(第1012自然段)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思考:諸葛亮是如何利用大霧天氣成功借箭的?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理解:"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這句話為下文的借箭埋下了伏筆。諸葛亮選擇大霧天氣行動,是因為大霧能使曹軍看不清江面上的情況,不敢輕易出兵,只能用射箭的方式來防御。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又下令把船一字兒擺開,擂鼓吶喊,這是為了虛張聲勢,讓曹軍誤以為來了很多敵軍,從而拼命射箭。出示句子:"諸葛亮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引導學生體會諸葛亮的巧妙安排,他這樣做是為了讓船的兩面都能受箭,增加箭的數量。播放視頻或圖片,展示草船借箭的情景,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緊張、刺激的氛圍。5.學習第五段(第1319自然段)快速默讀,思考:諸葛亮是如何向魯肅解釋借箭成功的原因的?學生匯報,教師總結: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從這里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曹操多疑性格的了解,他算準了曹操在大霧天不會貿然出兵,只會射箭。同時,也表現出諸葛亮的輕松自信。分析周瑜的表現:"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通過周瑜的自嘆不如,進一步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引導學生總結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具體體現知天文:了解三天后必有大霧。曉地理:熟悉江上的地形和水流情況。識人心:深知周瑜的妒忌和曹操的多疑。有計謀:巧妙地安排草船借箭的每一個環節。(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總結全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巧妙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挫敗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有膽有識。2.拓展延伸推薦閱讀《三國演義》中其他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如《空城計》《三顧茅廬》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諸葛亮的智慧和魅力。組織學生開展"三國人物我來評"的活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三國人物,說說喜歡的理由,加深對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諸葛亮的哪些品質?鼓勵學生結合實際生活,談談自己的體會。(五)布置作業1.抄寫文中的生字詞和自己喜歡的句子。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并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3.閱讀《三國演義》的相關章節,了解更多三國故事。五、教學板書設計草船借箭起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用造箭任務刁難他經過:諸葛亮請魯肅幫忙,準備草船;利用大霧向曹操借箭結果:諸葛亮成功借箭,周瑜自嘆不如諸葛亮:神機妙算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有計謀六、教學反思在教學《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成功之處在于,導入環節通過播放電視劇片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在初讀課文階段,注重生字詞的教學和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為深入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精讀課文時,緊扣"神機妙算"這一核心,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分析諸葛亮的智慧,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研讀和討論,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涵,感受到了古典文學的魅力。拓展延伸部分,推薦閱讀相關故事和開展人物評價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