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1《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考語文文言文記背及專
項訓練(含解析)
中考語文文言文記背及專項訓練
專題21《鄒忌諷齊王納諫》
文體解析
一、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戰國
策》即由劉向編訂而成。《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篇。
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事。善于用寓言、
故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它以獨特的語言風格、雄辯的論說、鋪張的
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成為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
一個新的高度的標志,對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重大影響。
二、問題歸納
1.表明鄒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熟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2.與“王之蔽甚矣”相照應的語句是: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3.鄒忌以設諭類比的方法進諫的好處是:
鄒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設喻,由已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
由淺入深,生動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
4.鄒忌為什么時候么會勸諫成功?
鄒忌能從個人小事聯想到國家大事,用設喻說理的方法諷諫齊王,
他是一位責任感強,遠見卓識,能言善辯的賢臣,可見鄒忌大膽含蓄
的進諫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齊王察納雅言,知錯能改,是位頭腦
清醒的明君,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
5.你認為鄒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細致求實,精于思考,能言善辯,巧于
諷諫,遠見卓識,盡忠盡職,關心國家大事,是個賢臣。
6.你認為齊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英明果斷,胸懷寬廣,明辨是非,知錯能改,言而有信,廣開言
路,善于納諫,是個明君。
7.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齊國是怎樣實現“戰勝于朝廷”的。
鄒忌以生活小事喻國家大事,類比推理,大膽含蓄地指出了國家
問題所在一一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齊王胸襟寬廣,接受建議,廣開言
路,齊國因此政治清明,國勢強大,使四方畏服。這樣就做到了戰勝
于朝廷。
8.揣摩妻、妾、客回答鄒忌時不同的感彩。
妻:熱情地贊美鄒忌,愛戀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問句,表達
一種十分肯定,不容懷疑的口氣;
妾:口氣比妻稍微冷淡點,但多的仍是反問句,回答有些勉強,
說話較拘謹,表現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順從的心理。
用的是陳述句,語氣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種應酬、逢迎的態度。
9.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內容或寫法,寫出一段譯注的文字:
本段文字先寫納諫的政策,然后寫納諫的盛況。最后寫納諫的結
果。作用:突出了鄒忌的善諫;突出了齊王的從諫如流;突出了納諫
的重要意義,提示了文章中心。
10.齊威王設二、中、下三等獎的區別在哪里?為進諫者頒獎意
味著什么?
區別在于批評者勇氣的大小。意味著齊王虛心納諫,有改正缺點
的勇氣,有振興國家的決心。
11.文中三寫進諫的效果,告別是人數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通過列舉人數的變化,暗示弊端已經徹底根除,齊國政治日益清
明。齊王廣開言路,納諫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齊王納諫除
弊的深遠意義。
12..鄒忌的諷諫藝術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積極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要與別人交流,使自己的見解被別人接受,
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們要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張,如果都
能像鄒忌那樣生動形象地說理,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含蓄委婉地表
達自己的見解,那么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13.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歷史意義:鄒忌敢于善于進諫,使齊王能夠從諫如流,使齊國政
治清明,國勢強大,齊國大治。
現實意義:
1)一個人在受蒙蔽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所以要
保持清醒頭腦,明辨是非。
2)一個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應該積極向有關部門和上級領導
提出意見和合理化建議,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3)提出建議時要考慮方式方法,選擇恰當的語言語氣,抓住恰
當時機,便于別人的接受、采納,以提高建議的效果。
4)作為領導者應該介質清醒頭腦,防止被表面現象迷惑,要廣
泛聽取批評意見,及時發現和糾正自己的殺菌劑和缺點。
14.文章開頭用了哪些語句描寫鄒忌的外貌和行動,表現他什么
特點?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麗”說明鄒忌外形魁梧美麗,“朝服
衣冠,窺鏡”說明鄒忌自覺自美,流露出史我欣賞的心理。
15.原來鄒忌認為自己是齊國最美的人,事實上他并不如徐公美,
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為他的妻子偏愛他,他的妾懼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
以都告訴我他比徐公美。
16.本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類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把復雜變簡明,把逆
耳變順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較強的說服力。
17.“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中的“之"指代什么事?
齊王納諫使齊國政治修明。
18.鄒忌巧妙地進諫取得了怎樣的效果?
齊王欣然納諫,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群臣爭相進諫,國內政治修
明。在各諸侯國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通過武力即可戰勝他國。
19.從文中可見“妻”妾”“客”判斷美的原則是什么?鄒忌判斷
美的原則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應該如何看待別人對你的贊美?
妻、妾、客:利益。鄒忌:實際情況。啟示:要辯證地、理智地、
客觀地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贊美,萬不可被贊美聲沖昏了頭腦,迷失了
自己。
三、課文主題
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J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
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
認為我比徐公美麗c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
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
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
齊威王說:“說得真好J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
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
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
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政令剛一下達,所有大臣都來
進言規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
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自勝。
基礎練習
一、名句名篇默寫
1.根據要求默寫
(1)鄒忌經過冷靜理智地分析,在齊王面前巧妙地將家事與國
事進行類比,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與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與“客之美我者,欲
有求于我也”相對應的句子是;最后鄒忌得出結論:
(2)齊王聽從了鄒忌的“建議”,所下命令中“受上賞”的是;
“受中賞”的是;“受下賞”的是0
(3)在齊王勇于納諫后最初收到的效果的描繪語言中留下的一
個成語是:O
2.填空。
(1)本文選自體歷史著作《》。
(2)文中寫鄒忌從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啟發的句子是:
(3)文中表現齊威王采取納諫措施后所收到的效果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
所謂戰勝于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威王來朝。是時周室微弱,諸侯莫朝,而齊獨朝之,天
下以此益賢威王,齊威王召即墨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
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辟,人民給①,官無事,東方以寧;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②大夫,語之曰:“自子
守阿,譽言日至。我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是子厚幣③事
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
莫敢飾詐,務進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齊威王、魏惠王會田④于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
“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
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
吾有檀子、盼子、黔夫、種首,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
惠王有慚色。
(選自《資治通鑒?周紀》,有刪改)
【注釋】①給(jI):充足,豐足。②阿:即東阿縣,③幣:財
物,貨幣,④田:打獵。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時時而間進()—②天下以此益賢威王()
③毀言日至()—④人民貧餒()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
②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
5.【乙】文中齊威王的哪些行為也可謂是“戰勝于朝廷”?
6.兩文均通過對比來表現齊威王。請舉兩例并加以說明。
閱讀下面【甲】【乙】兩個語段,完成各題。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
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J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魏文侯①使樂羊伐中山②,克之,以封其子擊③。文侯問
于群臣日:“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日:“君得中山不以封
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
曰:“仁君J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
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
迎之,以為上客。
(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一》)
【注釋】①魏文侯:戰國時魏國國君,名叫魏斯。②中山:中山
國,戰國時小國。③擊:魏擊,魏文侯之子,后繼承為君,即魏武侯。
7.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2)聞寡人之耳者:
(3)克之:(4)任座趨出:
8.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
A.向者任座之言直/便扶向路(《桃花源記》)
B.何以知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D.皆以美于徐公/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魚我所欲也》)
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0.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
11.同是為了達到說服他人的目的,【甲】文中的鄒忌和【乙】
文中的任座、翟璜三人所采取的方法你更喜歡哪一個?請說明理由。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
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
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
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
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
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
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
廷。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講信修睦B.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魯肅過尋
陽
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豈不誠大丈夫哉D.時時而間進/又何問
焉
13.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只畫一處)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5.下列對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鄒忌的兩次窺鏡以及與妻、妾、客的三問三答,既突出了他
自我欣賞的性格特點,也體現了他的反省精神。
B.妻、妾和客無不認為鄒忌比徐公漂亮,但由于身份和心理的
不同,雖然都是贊揚,語氣上卻有明顯的差異。
C.鄒忌從自己的私事說起,以私事比國事,由己及君,由近到
遠,由小見大,說明他具有高超的勸諫藝術。
D.文章既塑造了鄒忌這樣善于思考、勇于進諫的賢士形象,又
刻畫了齊威王知錯能改、從諫如流的明君形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c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
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J明日徐公來,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S: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為相御,
擁大蓋①,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
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
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②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
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③。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
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注釋】①大蓋:車上的傘蓋。②自下:指無驕傲之志,甘居人
下,③抑損:克制、謙遜。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孰視之(—)(2)吾妻之美我者(一)
(3)策駟馬(—)(4)然子之意自以為足(—)
17.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客之美我者—然子之意自以為足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C.妾是以求去也—御以實對
D.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晏子怪而問之
18.用給【乙】文中劃波浪線句子斷句(斷兩處)。
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19.翻譯下面的文言語句
(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2)既而歸,其妻請去
20.【甲】文和【乙】文都與勸諫有關:【甲】文中的鄒忌在面對
贊美和奉承時,沒有自我陶醉,反而冷靜思考,并推己及人,提醒齊
威王不要(1);【乙】文中的御之妻將晏子乘車和丈夫駕車的表現進
行對比,勸諫丈夫不要(2)o(均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選自《戰國策?齊策一》)
2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
(2)聞寡人之耳者
(3)時時而間進
2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乙】
貞觀中,太子承乾數虧禮度,侈縱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撰《諫
苑》二十卷諷之。是時太子右庶子孔穎達每犯顏進諫,承乾乳母遂安
夫人謂穎達曰:“太子長成,何宜屢得面折?”對曰:“蒙國厚恩,死
無所恨。”諫i爭愈切。承乾令撰《孝經義疏》,穎達又因文見意,愈廣
規諫之道。太宗并嘉納之二人各賜帛五百匹黃金一斤以勵承乾之意。
(選自《貞觀政要》)
2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太子承乾數虧禮度/珠可歷歷數也
B.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謂穎達曰/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C.何宜屢得面折/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D.蒙國厚恩/則有去國懷鄉
24.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太宗并嘉納之二人各賜帛五百匹黃金一斤以勵承乾之意
25.根據【甲】【乙】兩篇選文,把下面對話補充完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
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J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
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U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選自《戰國策》)
【乙】
是猶秋蓬
魯哀侯棄國而走齊。齊侯曰:“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①?”
魯哀侯曰:“臣始為太子之時,人多諫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愛臣,
臣愛而不近也。是則內無聞而外無輔也。是猶秋蓬,惡于根本而美于
枝葉,秋風一起,根且拔矣。”
(選自《說苑?敬慎》)
【注釋】①蚤:同"早”。
2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鄒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陽樓
B.朝服衣冠有時朝發白帝
C.窺鏡而自視學而不思則罔
D.臣始為太子之時康肅笑而遣之
27.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鄒忌認為齊威王受蒙蔽的原因在于身邊的人都有求于他。
B.甲文寫燕、趙等國朝見齊國,意在表明齊威王納諫成效顯著。
C.乙文寫魯哀侯逃跑到齊國以后,反思了自己“棄國”的原因。
D.乙文魯哀侯認為秋蓬根“惡”而葉“美”會隨時被連根拔起。
2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2)是猶秋蓬。
29.中國傳統文學注重通過“三"的運用,合理鋪設情節,如《水
滸傳》的“三打祝家莊”“三敗高太尉”等。請你從甲文中列舉兩處與
“三”相關的情節C
30.在與人交往方面,甲、乙兩文帶給我們不少啟示。請從兩文
中分別找一個角度,結合原文談談你的感唔。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
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事“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
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
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
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
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
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
廷。
(節選自《戰國策》)
【乙】
魏龐共與太子將質[作為人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
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
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日:“寡人信之矣”龐共
日:“夫市之無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鄲去魏遠于市,議臣
者過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
及龐共自邯鄲反,讒言果至矣,遂不得見。
(節選自《群書治要》)
3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私我也
(2)時時而間進
(3)今邯鄲去魏遠于市
(4)愿王察之也
3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2)及龐共自邯鄲反,讒言果至矣,遂不得見。
33.鄒忌對身邊小事觀察得出的結論,對當時的齊國產生了哪些
深遠的影響?
34.【甲】文中的齊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處事的風格上
有何不同?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
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
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J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
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J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35.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義或用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問其妾曰(代詞,他的)
B.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C.皆以美于徐公(因為)
D.乃下令(于是,就)
3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面對家人的贊美和客人的奉承,鄒忌沒有自我陶醉,而是作
了理性的思考,從“治國”中悟出“治家”的道理。
B.本文情節可以概括為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三間,妻、妾、客的
三答,鄒忌諷諫齊王的三類比,齊威王納諫后的三賞,令初下、數月
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國“皆朝于齊”的三變化。
C.采用類比的方式說理是本文的特點,文中鄒忌是以自身經歷
與齊王“之蔽”進行類比的。
D.在本文中,鄒忌敢于進諫,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忠心臣子,而
齊威王樂于采納諫言,是一位開明而明智的君主。
37.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A.在公共場所誹謗我,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獎賞。
B.在公共場所指責譏刺我的過失,聽到我的過錯的人,可得下
等獎賞。
C.在公共場所誹謗我,聽到我的過錯的人,可得下等獎賞。
D.在公共場所指責譏刺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
獎賞。
【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
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
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J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臺仆射蘇世長,以漢南歸順。
后從獵于高陵,是m大獲,陳禽于旌門。高祖顧謂群臣日:“今日畋
①,樂乎?〃世長對日:“陛下廢萬機②,事畋獵,不滿十旬,未為大
樂」高祖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耶?”對曰:“為臣私計則狂,為
陛下國計則忠矣。“
(節選自《唐語林》)
【注釋】①畋:打獵。②廢萬機:停下各類繁雜政務。
38.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誠:
(2)王之蔽甚矣蔽:
(3)陳禽于旌門陳:
(4)高祖顧謂群臣曰顧:
39.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2)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
40.根據【甲】【乙】兩文,比較鄒忌和蘇世長兩人性格的異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
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
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
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
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貞觀十四年,人宗以高昌①平,召侍臣賜宴于兩儀殿,謂房玄齡
日:“高昌若不失臣禮,豈至滅亡?朕平此一國,甚懷危懼,惟當戒
驕逸以自防,納忠騫②以自正。黜邪佞,用賢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議
君子,以此慎守,庶幾于獲安也J魏征進曰:“臣觀古來帝王撥亂創
業,必自戒慎,采芻莞③之議,從忠說④之言。天下既安,則恣情肆
欲,甘樂諂諛,惡聞正諫。張子房⑤,漢王計畫之臣,及高祖為天子,
將廢嫡立庶,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終不敢復有開
說。況陛下功德之盛,以漢祖方⑥之,彼不足準⑦。即位十有五年圣
德光被今又平殄⑧高昌。屢以安危系意,方欲納用忠良,開直言之路,
天下幸甚。”太宗深嘉納之。
(節選自《貞觀政要》,格刪減)
【注釋】①高昌:西域國名。②騫(jidn):忠誠,正直。③芻
莞(churoo):割草打柴的人,草野之人。④忠說(ddng):忠誠
正直的人。⑤張子房:名良,漢封留侯。⑥方:比擬,比方。⑦準:
衡量,比照。⑧殄(tiGn):斷絕,滅絕。
4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皆以美于徐公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B.聞寡人之耳者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C.不以小人之言而議君子無絲竹之亂耳(《陋室銘》)
D.惡聞正諫—死亦我所惡(《魚我所欲也》)
4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子房曰:“今日之事,非口舌所能爭也J
4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
44.齊威王實現齊國大治,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兩位都是
有作為的君主。在甲、乙兩文中,他們在納諫方面有什么異同?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c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
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
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成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J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景公好弋①,使燭鄒②主③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欲殺
之Q晏子曰:“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殺之。”公曰:“可」于是
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
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
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④矣J
(劉向《晏子諫殺燭鄒》)
①弋:此處指捕鳥。②燭鄒:齊景公的一個臣仆。③主:掌管,
主管,負責管理;也可翻譯成“養、④聞命:接受救導。命:命令,
這里指教導。
45.下列兩個文段中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官婦左右莫不私王”的“私”是“偏愛”的意思,寫出了齊
王受蒙蔽的二個原因。
B.”時時而間進"的“間”,通過勾連“又何間焉”,可將其理解
為“參與”。
C.“門庭若市”中的“若”與成語“欣喜若狂"的"若''意思相同。
D.“聞”有“聽說”“見聞”聞名”等義項,“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
鳥而輕士"中的“聞”應為“聽說”之意。
46.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47.甲文由多個“三”組合而成,使文章結構精美別致。請舉一
例簡要分析。
48.甲乙兩個文段都是勸諫成功的案例,在勸諫方法上各有特色。
請結合內容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
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巳“吾孰與徐公美?”妾日: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
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J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49.下列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吾孰與徐公美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B.吾與徐公孰美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C.聞寡人之耳者燕、趙、韓、魏聞之
D.朝服衣冠皆朝于齊
50.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
(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51.下列關于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運用“三疊”式結構,依次為“三問”“三答"三比”“三
賞“三變”,排比遞進,前后呼應,彰顯了整體對稱之美。
B.從鄒忌不偏聽偏信妻、妾、客的贊美,與徐公的對比中得到
“王之蔽甚矣”的過程可以看出,鄒忌是一個善于思考、分析,善于
反思的人。
C.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詳寫了比美的對話以及比美的反
思,略寫了齊王受蒙蔽以及納諫結果等。
D.鄒忌與徐公比美,他“不自信”使得齊國最終得以內政修明。
燕、趙、韓、魏皆來朝見,側面寫出了齊威王善于納諫且納諫成效之
大。
52.閱讀鏈接材料,結合選文簡要分析晏子與鄒忌勸諫的方式有
何不同。
齊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縛置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諫
者誅。”晏子左手持頭,右手磨刀,仰而問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
不知從何處始?”公離席曰:“縱之,罪在寡人。”
(《晏子春秋》)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J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J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
始皇嘗議欲大苑囿①,東至函谷關,西至雍、陳倉。優旃曰:“善。
多縱禽獸于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
二世立,又欲漆其城。優旃曰:“善。主上雖無言,臣固將請之。漆
城雖于百姓愁費,然佳哉!漆城蕩蕩②,寇來不能上。即欲就之,易
為漆耳,顧③難為蔭室④。”于是二世矣之,以其故止。
(節選自《史記?滑稽列傳》)
【注釋】①苑囿:養禽獸以供帝王打獵的園林。②蕩蕩:漂亮而
光滑。③顧:但是,④蔭室:用以儲存、陰干新漆之物的房子。
53.參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語境中的
意思。
文言詞句參考方法解釋
(1)多縱禽獸于其中成語推斷法:欲擒故縱。
(2)始皇以故輟止課內遷移法: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3)臣固將請之字典查閱法:①堅固;②堅持;③鄙陋;④本
來Q(《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填序號)
54.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55.甲文段中的齊威王和鄒忌,你更欣賞哪一位?請簡述理由。
56.鄒忌和優旃都成功地勸諫了君王,其勸諫方式有什么異同?
請結合甲、乙兩個文段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①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
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J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干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
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
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秦宗室①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
主游間②于秦耳,請一切③逐客J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
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
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產于秦,可寶者多;士
不產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儺,內自虛而外
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復李斯官。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
【注釋】①宗室:帝王的宗族。②游間:游說離間。③一切:一
律。
57.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中的“誠”是確實、的確之意,說明鄒
忌能清醒地做出判斷,表現了他有自知之明。
B.“聞寡人之耳者”中的“聞”是使……聽到之意,說明齊威王
能虛心納諫,是一個開明的君主。
C.“竊以為過矣”中的“竊”指私自,是謙辭,表明李斯說話語
氣相對委婉,突出他對秦王的尊重。
D.“損民以益儺”中的“益”是使……受益之意,說明李斯深知
“逐客”的危害,借此勸秦王廢除逐客之令。
58.把【甲】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59.在【甲】文段中,齊威王對鄒忌進諫的態度,作者只用了一
個“善”字來寫,而對齊威王發號施令的內容及納諫后的效果則進行
了詳細描寫,這樣寫有何好處?
60.閱讀兩個選段,按照提示完成填空。
【甲】文段的鄒忌與【乙】文段的李斯都運用類比的勸諫方法進
諫。鄒忌用①進行類比,委婉指出齊王"②”;李斯運用③的修辭手
法羅列事例進行類比,指出只有“納客”才不會樹敵,否則"④(第
二空與第四空用原文語句回答)
6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
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E:“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
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
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華南理工大學《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六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5月練習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耳鼻喉科小講課鼻內鏡鼻竇手術護理常規
- 應急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計劃
- 強化班主任團隊協作的工作思路計劃
- 客戶關系管理月度戰略計劃
- 2025星河廣場建設項目施工承包合同
- 跨區域美術交流活動計劃
- 2025企業辦公場地租賃合同協議
- 2025技術許可(專利權)合同
- 農村土地延包確權實施方案
- 糖尿病眼部護理課件
- (課件)文題5【鄉情】
- 如何培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
- 護工病房護理培訓:針對病房環境中的護理工作的專項培訓課件
- 健康生活從個人衛生做起
- 中小學科普講座《水與人類生活》公開課教案教學設計課件案例測試練習卷題
- 消化內科病房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
- 【提高酒店服務質量的思考:以S酒店為例4700字(論文)】
- 法院保安服務投標方案
- 變壓器鐵芯(夾件)接地電流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