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長寧、嘉定區2024年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

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

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

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

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運營商頒發了5G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國5G元年的起點。通信用磷酸鐵鋰電

池其有體積小、重量輕、高溫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電、綠色環保等眾多優點。磷酸鐵鋰電池是以磷酸鐵鋰為正極

材料的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MiFexPO4+e*Li+=LiMiFexPO4,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A.放電時,電流由石墨電極流向磷酸鐵鋰電極

B.電池總反應為Fe、PO4+LiC6.Mi_xFexPO4+6C

C.放電時,負極反應式為LiC6-e-=L「+6C

D.充電時,Li+移向磷酸鐵鋰電極

2、下列對相關實驗操作的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A.實驗室配制480mLO.lmol/LNaOH溶液,需要準確稱量NaOH1.920g

B.實驗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時,通常至少稱量4次

C.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只能用標準液滴定待測液

D.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后,換一容器再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

3、$02是大氣污染物,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既吸收工廠排放的廢氣中的SO2,又可以生成一定量

的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為正極,b為負極

B.生產過程中氫離子由右移向左

C.從左下口流出的硫酸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50%

2-4

D.負極反應式為S02+2H20-2e=S04+4H

4、X、Y、Z、Q、R均為短周期元素,且Y、Z、Q、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如下圖所示。已知X與Y同主族,X

與Q能形成最簡單的有機物。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QR

YZ

A.原子半徑:r(Z)>r(Y)>(R)>r(Q)

B.氣態化合物的穩定性:QX4>RX3

c.X與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

D.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2QO3>XROJ

5、CPAE是蜂膠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由咖啡酸合成

+H,O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

B.可用金屬Na檢測上述反應是否殘留苯乙醇

C.1mol苯乙醇在O2中完全燃燒,需消耗10molOz

D.1molCPAE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3moiNaOH

6、W、X、Y、Z為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離子半徑最小;甲、乙分別是元素

Y、Z的單質;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溫下丁為液態;戊為酸性氣體,常溫下0.01mol?L

一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質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Z>Y>X>VV

B.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種離子化合物中

c.w和X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極性鍵也可能含有非極性鍵

D.比較X、Z非金屬性強弱時,可比較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

7、2020年5月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并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自然

8,關于實驗室制備乙烯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是乙醇和過量的;mo】L-H'SC溶液

B.控制反應液溫度在

C.反應容器中應加入少許碎瓷片

D.反應完畢后應先移去酒精燈,再從水中取出導管

9、電導率用于衡量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大小,與離子濃度和離子遷移速率有關。圖1為相同電導率鹽酸和醋酸溶

液升溫過程中電導率變化曲線,圖2為相同電導率氯化鈉和醋酸鈉溶液升溫過程中電導率變化曲線,溫度均由22℃上

升到70C。下列判斷不亞南的是

曲線3墨化鈉

曲線4M械納

V9VVIVIVV1?

時間

圖1圖2

A.由曲線1可以推測:溫度升高可以提高離子的遷移速率

B.由曲線4可以推測:溫度升高,醋酸鈉電導率變化與醋酸根的水解平衡移動有關

C.由圖1和圖2可以判定:相同條件下,鹽酸的電導率大于醋酸的電導率,可能的原因是C「的遷移速率大于CH.COO

的遷移速率

D.由圖1和圖2可以判定:兩圖中電導率的差值不同,與溶液中OH?的濃度和遷移速率無關

10、下列實驗操作能實現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A比較。和S的非金屬性往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

B驗證鐵的吸氧腐蝕將鐵仃放入試管中,用鹽酸浸沒

C制取氫氧化鐵膠體將FeCh溶液滴入NaOH溶液

D比較HC1O和H2c03的酸性測量并比較等濃度NaCIO與Na2c03溶液的pH

A.AB.BD.D

11、常溫下在20mL0.1mol?L-i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rHQ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種微粒(CO2

因逸出未畫出)物質的量分數(縱軸)隨溶液pH變化的部分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同一溶液中,H2cCh、HCO;、CO;不能大量共存

B.測定混有少量氯化鈉的碳酸鈉的純度,若用滴定法,指示劑可選用酚配

C.當pH=7時,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關系:c(Na+)>c(CF)>c(HCO;)>c(H+)=c(OH-)

D.已知在25c時,C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即水解常數小=2.0xl(F4,溶液中c(HCO;):c(CO;)=l:1時,

溶液的pH=10

12、下列有關NH3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極性分子B.比例模型(jfV

C.電子式為D.含有極性鍵

13、實驗室制備硝基苯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下列實驗操作或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試劑加入順序:先加濃硝酸,再加濃硫酸,最后加入苯

B.實驗時水浴溫度需控制在50?60c

C.儀器a的作用:冷凝回流苯和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應完全后,可用儀器a、b蒸儲得到產品

14、碳跟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X和銅跟濃硝酸反應產生的氣體Y同時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鋼溶液的洗氣瓶中(如圖裝

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領B.在Z導管出來的氣體中無二氧化碳

C.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是硫酸領D.洗氣瓶中無沉淀產生

15、碳酸亞乙酯是一種重要的添加劑,結構如圖(。又。),碳酸亞乙酯可由環氧乙烷與二氧化碳反應而得,亦可由

\____/

碳酸與乙二醇反應獲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兩種制備反應類型相同

B.碳酸亞乙酯的分子式為C3H6。3

C.碳酸亞乙酯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碳酸亞乙酯保存時應避免與堿接觸

16、工業合成氨的反應是在高溫、高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用氫氣和氮氣直接化合制取:3W+N2峰”2NH3,

這是一個正反應放熱的可逆反應。如果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述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為了提高出的轉化率。應適當提高N2的濃度

B.達到平衡時,C(NH3)一定是C(H2)的三分之二

C.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D.達到平衡時,氨氣分解速率是氮氣消耗速率的兩倍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A?J均為有機化合物,它們之間的轉化如下圖所示:

實驗表明:①D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

②核磁共振氫譜表明F分子中有三種氫,且其峰面積之比為1:1:1;

③G能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ImolJ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放出22.4L氫氣(標準狀況)。

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構簡式為(不考慮立體結構),由A生成B的反應類型是反應;

(2)D的結構簡式為;

(3)由E生成F的化學方程式為,E中官能團有(填名稱),與E具有相同官能團的E的

同分異構體還有(寫出結構簡式,不考慮立體結構);

(4)G的結構簡式為;

(5)由【生成J的化學方程式。

18、化合物X是一種香料,可采用乙烯與甲苯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線合成:

請回答:

(1)F的名稱為

(2)C-D的反應類型為o

(3)D-E的化學方程式o

(4)X的結構簡式o

(5)D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有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4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

3:2:2:1的是(寫結構簡式)。

19、FeCb是一種常用的還原劑、媒染劑。某化學實驗小組在實驗室里用如下兩種方法來制備無水FeCb。有關物質的

性質如下:

C6Hse1(氯苯)C6H4cL(二氯苯)FeChFeClz

不溶于C6H5。、C6Hse12、苯,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醇

易溶于乙醇,易吸水

熔點/C-4553易升華

沸點/C132173

(1)用W還原無水FeCb制取FeCko有關裝置如下:

U

CI)

①H2還原無水FeC13制取FeCh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按氣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儀器的連接順序為(填字母,裝置可多次使用);C中盛放的試劑是

③該制備裝置的缺點為。

⑵利用反應2FeCb+C6H5a->2FeCL+C6H4C12+HCl3制取無水FeCL并測定FeCb的轉化率。按下圖裝置,在三頸

燒瓶中放入32.5g無水氯化鐵和過量的氮苯,控制反應溫度在一定范圍加熱3h,冷卻、分離提純得到粗產品。

①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o

②反應結束后,冷卻實驗裝置A,將三頸燒瓶內物質倒出,經過濾、洗滌、干燥后,得到粗產品。洗滌所用的試劑可

以是___,回收漉液中C6H5cl的操作方法是______o

③反應后將錐形瓶中溶液配成250mL,量取25.00mL所配溶液,用0.40mol/LNaOH溶液滴定,終點時消耗NaOH溶

液為19.60mL,則氯化鐵的轉化率為o

④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制取無水FeCL過程中應采取的措施有:(寫出一點即可)。

20、硫酸四氨合銅晶體([CU(NH3)4]SOJ?H2O)常用作殺蟲劑,媒染劑,在堿性鍍銅中也常用作電鍍液的主要成分,在工

業上用途廣泛。常溫下該物質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酰,在空氣中不穩定,受熱時易發生分解。某化學興趣小組以

Cu粉、3mol/L的硫酸、濃氨水、10%NaOH溶液、95%的乙醇溶液、0.500moI/L稀鹽酸、0.500mol/L的NaOH溶

液來合成硫酸四氨合銅晶體并測定其純度。

LCuSO4溶液的制備

①稱取4g銅粉,在A儀器中灼燒10分鐘并不斷攪拌,放置冷卻。

②在蒸發皿中加入30mL3n】ol/L的硫酸,將A中固體慢慢放入其中,加熱并不斷攪拌。

③趁熱過淀得藍色溶液。

(1)A儀器的名稱為o

⑵某同學在實驗中有l.5g的銅粉剩余,該同學將制得的CiiSO』溶液倒入另一蒸發皿中加熱濃縮至有晶膜出現,冷卻

析出的晶體中含有白色粉末,試解釋其原因_____O

n.晶體的制備。將上述制備的Cuso4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

適量NH/H、O過量NH;H、O乙唯

\II

CuSO/家液淺藍色沉淀深藍色溶液淺藍色晶體

⑶已知淺藍色沉淀的成分為CU2(OH)2SO4,試寫出生成此沉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4)析出晶體時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濃縮結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o

HL氨含量的測定。精確稱取mg晶體,加適量水溶解,注入如圖所示的三頸瓶中,然后逐滴加入VmL10%NaOH溶

液,通入水蒸氣,將樣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儲水沖洗導管內壁,用VimLGmol/L的鹽酸標準溶液完全吸收。

取下接收瓶,用C2mol/LNaOH標準溶液滴定過剩的HC1(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到終點時消耗VzmLNaOH溶液。

■的一定“■

⑸玻璃管2的作用,樣品中氨的質量分數的表達式

⑹下列實驗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測定結果偏低的原因是

A.滴定時未用NaOH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

B.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

C.滴定過程中選用酚猷作指示劑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儲水沖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導管外壁

21、(1)汽車尾氣中的CO、NO、NO2等有毒氣體會危害人體健康,可在汽車尾部加催化轉化器,將有毒氣體轉化為

無毒氣體。

已知:①2NO(g)+O2(g)=2NO2(g)△Hi=-112.3kJ?mol/

@NO2(g)+CO(g)=NO(g)+CO2(g)AH2=-234kJ,mol」

③N2(g)+S(g)=2NO(g)△H3=+179.5kJ-mol-1

請寫出CO和NO?生成無污染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

(2)若將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2CO(g)+2NO(g),N2(g)+2CO2(g)AH=-

759.8kJ-rnol*,反應達到平衡時,Nz的體積分數隨n(CO)/n(NO)的變化曲線如圖1。

.

N

*

B1圖2

①b點時,平衡體系中C、N原子個數之比接近一;

②a、b、c三點CO的轉化率從大到小的順序為一;a、c、d三點的平衡常數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③若n(CO)/n(NO)=0.8,反應達平衡時,Nz的體積分數為20%,則CO的轉化率為一。

(3)若將NO?與02通入甲中設計成如圖2所示裝置,D電極上有紅色物質析出,則A電極處通入的氣體為一(填

化學式);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一段時間后,若乙中需加0.2molCu(OH)2使溶液復原,則轉移的電子數為

s

(4)已知:25c時,H2c2O4的電離常數Ka尸5.9X10?Ka2=6.4X10,則25c時,O.lmol-LNalKXh溶液中各

2

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一,若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體,使C(HC2O4)=C(C2O4),則此時溶液呈填

“酸性”“堿性”或“中性”)。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C

【解析】

A.放電時,電子由石墨電極流向磷酸鐵鋰電極,則電流由磷酸鐵鋰電極流向石墨電極,A錯誤;

V-=

B.根據電池結構可知,該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Mi-xFexPO4+LiC6—LiMi-xFexPO4+6C,B錯誤;

C.放電時,石墨電極為負極,負極反應式為LiC6?e-=Li++6C,C正確;

D.放電時,Li+移向磷酸鐵鋰電極,充電時Li+移向石墨電極,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o

2、B

【解析】

A.實驗室配制48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用500mL的容量瓶,準確稱量NaOH2.0g,故A錯誤;

B.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時,需要稱量用煙質量、珀期與樣品的質量,加熱后至少稱2次保證加熱至恒重,所

以通常至少稱量4次,故B正確;

C.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可以用待測液滴定標準液,故C錯誤;

D.分液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后,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故D錯誤;

答案選B。

3、D

【解析】

A.由圖可知,此裝置為原電池,且a極發生氧化反應,屬于負極,b極為正極,A項錯誤;

B.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故氫離子由左移向右,B項錯誤;

C.負極區有硫酸生成,但同時水的量在增加,則硫酸的質量分數不一定大于50%,甚至還可能小于50%,C項錯誤;

D.負極反應式為SO2+2H2O-2e'==SO產+4H+,D項正確;

答案選D。

4、C

【解析】

X、Y、Z、Q、R均為短周期元素,X與Q能形成最簡單的有機物為甲烷,則X為H,Q為C,X與Y同主族,則Y

為Na,結合Y、Z和R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為Mg,R為N,據此分析作答。

【詳解】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X為H,Q為C,Y為Na,Z為Mg,R為N。

A.同周期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r(Y)>

r(Z)>r(Q)>r(R),A項錯誤;

B.非金屬性越強,其對應的氣態化合物越穩定,則N%的穩定性大于CHs即RX3>QXJ,B項錯誤;

C.X與Y形成NaH,含離子鍵,C項正確;

D.非金屬性越強,其對應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越大,則硝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即:XRO3>X2QO3,D項錯誤;

答案選C

5、B

【解析】

A.由于球環和碳碳雙鍵均是平面型結構,所以根據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知,咖啡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處在同一個平

面上,A正確;

B.CPAE分子中含有酚羥基,也能和金屬鈉反應,所以不能用金屬Na檢測上述反應是否殘留苯乙醇,B不正確;

C.苯乙醇的分子式為CsHioO,苯乙醇燃燒的方程式為CxHioO+lUCh點饌,8CO2+5H2。,C正確;

D.CPAE分子中含有2個酚羥基和1個酯基,所以1molCPAE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3moiNaOH,D

正確;

答案選B。

6、C

【解析】

Y元素在同周期中離子半徑最小,金屬離子外的電子層數比相應的原子少一層,而且同周期金屬元素離子半徑隨著原

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而非金屬元素的離子的電子層沒有減少,所以Y應為A1元素。丁為二元化合物,而且為液態,

為水。丙與水反應得到兩種物質,而且一種為酸。O.OlmoHL」戊溶液的pH大于2,為弱酸。短周期中二元化合物為

弱酸的HF和HzS。結合乙是Z的單質,Z的原子序數比AI大,Z為S元素。涉及的反應為2Al+3SWAbS3,A12S3

+6H2O=2AI(OH)3+3H2SJW、X、Y、Z分別為H、O、AI、So

A.H原子半徑最小。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AI原子的半徑大于S;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數

越大,原子半徑越大,S的原子半徑大于O,排序為Y(Al)>Z(S)>X(O)>VV(H),A項錯誤;

B.H、0、Al、S可以存在于KA1(SO」)2?12%0中,存在離子鍵,為離子化合物,B項錯誤;

C?W(H)和X(O)的化合物可能為FLO丸H2O2。H2O的結構簡式為H—O—H,含有極性鍵。H2O2的結構簡式為H—O

-O-H,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C項正確;

D.比較X(O)和Z(S)的非金屬性,不能比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因為。沒有它的含氧酸。D項錯誤;

本題答案選Co

7、A

【解析】

A.電池屬于有害垃圾,A項錯誤;

B.剩飯菜、瓜皮果殼、枯草落葉等屬于廚余垃圾,B項正確;

C.過期藥品、化妝品、油漆等屬于有害垃圾,C項正確;

D.一次性餐具、衛生紙、灰土等屬于其他垃圾,D項正確;

答案選A。

8、C

【解析】

實驗室制備乙烯所用的原料為乙醇和濃硫酸,反應條件是加熱到170C,反應裝置為液液加熱裝置,據此進行解答。

【詳解】

A.3mol/L硫酸為稀硫酸,必須使用濃硫酸,選項A錯誤;

B.反應溫度在140c時,生成的是乙醛,170c時才生成乙烯,選項B錯誤;

C.溶液加熱為防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選項C正確;

D.為了防止倒吸,應先把導管從水中取出再熄滅酒精燈,選項D錯誤;

答案選Co

【點睛】

本題考查乙烯的實驗室制法,明確乙烯的制備原理為解答關鍵,注意有機反應的反應條件不同時,反應產物可能不同,

反應溫度在140C時,生成的是乙酸,170C時才生成乙烯,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9、D

【解析】

A.曲線1中鹽酸溶液在升高溫度的過程中離子濃度不變,但電導率逐漸升高,說明溫度升高可以提高離子的遷移速

率,故A正確;

B.溫度升高,促進CMCOONa溶液中CFhCOO?的水解,則由曲線3和曲線4可知,溫度升高,醋酸鈉電導率變化

與醋酸根的水解平衡移動有關,故B正確;

C.曲線1和曲線2起始時導電率相等,但溫度升高能促進醋酸的電離,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加,但鹽酸溶液的導電率

明顯比醋酸高,說明可能原因是C1-的遷移速率大于CH3CO6的遷移速率,故C正確;

D.曲線1和曲線2起始時導電率相等,可知鹽酸和醋酸兩溶液中起始時離子濃度相等,包括H+和OH-濃度也相等,

而隨著溫度的升高,促進醋酸的電離,醋酸溶液中的H+和OH濃度不再和鹽酸溶液的H+和OH濃度相等,則兩者的

導電率升高的幅度存在差異,可能與溶液中H+、OH?的濃度和遷移速率有關,故D錯誤;

故答案為Do

10、A

【解析】

A.往Na2s溶液中通入氯氣,觀察溶液變渾濁,在該反應中氯氣為氧化劑,S為氧化產物,可實現目的,A正確;

B.將鐵釘放入試管中,用鹽酸浸沒,發生的為析氫腐蝕,不能實現目的,B錯誤;

C.將FeCh溶液滴入NaOH溶液,制取的為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實現目的,C錯誤;

D.測量并比較等濃度NaClO與Na2c03溶液的pH,可比較HCIO與HCO3?的酸性強弱,不能比較HCIO和H2c

的酸性,D錯誤;

答案為A。

11、D

【解析】

A.根據圖像分析,pH>8時只有碳酸根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pH=8時,只有碳酸氫根離子,pHV8時,溶液中只有

碳酸和碳酸氫根離子,則在同一溶液中,H2c03、HCO3\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確;

B.Na2cCh溶液中逐滴加入HC1溶液,用酚配作指示劑,滴定產物是NaHCO~用甲基橙作指示劑商定時,NaHCO,

和HC1溶液的反應產物是H2cO3,故B正確;

C.由圖象可知,pH=7時,c(H+)=c(OH-),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為HCO3,H2c03,電荷守恒可知:

c(Na+)+ci:H+)=c(CD+c(HCO3)+c(OH-),則c(Na+)>c(CD,因HCO3.水解,則c(Na+)>c(CD>c(HCO3),溶液中各種

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關系為c(Na+)>c(Cr)>c(HCOj)>c(H+)=c(OH),故C正確;

D.已知在25c時,溶液中c(HCO;):c(CO;)=l:1,C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即水解常數即1=

幺里空&U=c(OH-)=2.0xl()r,則以H+)二膽=」_-=5.0x10-**,溶液的pHVlO,故D錯誤;

2-4

c(CO3-)c(OH)2.0xlO

12、B

【解析】

NH3中N?H鍵為極性鍵,氨氣為三角錐形結構,故為極性分子,電子式為氏9H,據此分析。

【詳解】

A.氨氣為三角錐形,為極性分子,故A正確;

B.由于氨氣為三角錐形,故其比例模型為',,故B錯誤;

C.氨氣中N原子分別以單鍵和H原子形成共價鍵,且N原子上還有一對孤電子對,故電子式為",故C正確;

D.形成于不同原子間的共價鍵為極性共價鍵,故N?H鍵為極性共價鍵,故D正確。

故選:B。

13、D

【解析】

A.混合時應先加濃硝酸,再加入濃硫酸,待冷卻至室溫后再加入苯,故A正確;

B.制備硝基苯時溫度應控制在50?60C,故B正確;

C.儀器a的作用為使揮發的苯和硝酸冷凝回流,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故C正確;

D.儀器a為球形冷凝管,蒸儲需要的是直形冷凝管,故D錯誤;

答案選D。

14、C

【解析】

碳與濃硫酸共熱產生的X氣體為CO2和SO2的混合氣體,銅與濃硝酸反應產生的Y氣體是NO2,同時通入溶液中發

生反應:SO2+H2O+NO2=H2SO4+NO,故洗氣瓶中產生的是硫酸領沉淀,Z處逸出的氣體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

氣中的氧氣生成了紅棕色的N02o

【詳解】

A.因為SO2+H2O+NO2=H2sCh+NO,H2s04能與氯化領反應生成BaSO4,二氧化碳不與氯化鋼反應,所以沒有BaCOa

生成,A錯誤;

B.反應生成的NO在Z導管口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O2,因C(h不與氯化鋼反應,從導管中逸出,B錯誤;

C.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是硫酸鋼,C正確;

D、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洗氣瓶中產生的沉淀是硫酸鋼,D錯誤。

答案選C。

15、D

【解析】

由題意可知:環氧乙烷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備碳酸亞乙酯的方程式為:/0\+o=c=o碳酸與乙二醇反應制

備碳酸亞乙酯的方程式為:H2C03+H0-CH2-CH2-0H->O又0+2H2O。

\_____/

【詳解】

A.由分析可知,環氧乙烷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備碳酸亞乙酯為加成反應,碳酸與乙二醇反應制備碳酸亞乙酯為取代反

應,A錯誤;

B.碳酸亞乙酯的分子式為C3H4。3,B錯誤;

C.碳酸亞乙酯有兩個C原子分別以單鍵和4個原子相連形成四面體構型,故碳酸亞乙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錯誤;

D.碳酸亞乙酯含酯基,堿性條件下易水解,故碳酸亞乙酯保存時應避免與堿接觸,D正確。

答案選D。

16、B

【解析】

A、增大Nz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Hz的轉化率增大,選項A正確;

B、反應達到平衡時,c(NH?不一定是c(H2)的三分之二,這與該反應的初始物質的量及轉化率有關,選項B錯誤;

C、使用催化劑增大反應速率,不影響化學平衡移動,能提高生產效率,選項C正確;

D、氨氣分解速率是氮氣消耗速率的兩倍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則反應達平衡狀態,選項D正確。

答案選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BrCH2CH=CHCH2Br取代(或水解)HOCH2cH2cH2cHOHO八STOOH里蜉)o.HQ粉基、

羥基1人WL、,Jc00H、小COOHQ5"一"

【解析】

CH2=CH—CH=CH2與Br21:l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A發生水解反應生成B,B屬于二元醇,B與H2發生加成反應生

成C,C發生氧化反應生成D,D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說明D中既含一CHO、又含一OH,

D發生銀鏡反應生成E,E中含瘦基和羥基,E脫去1分子水生成F,核磁共振氫譜表明F分子中有三種氫,且其峰面

積之比為1:1:1,貝I」CH2=CH?CH=CH2與Brz發生的是1,4-加成,A%BrCH2CH=CHCH2Br,依次可得B為

HOCH2CH=CHCH2OH,C為HOCH2cH2cH2cH2OH,D為HOCH2cH2cH2CHO,E為HOCH2cH2cH2COOH,F

為Q=。;B脫去1分子水生成G,G能使浪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則G為G;G-H應該是G與HC1O發生加成

反應,H應該為7/C";H一1一J,IniolJ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放出22.4L氫氣(標準狀況)說明J中含2個一OH,

則H-I的化學方程式為2"嚴+Ca(OH)2-2/j+CaCb+ZPhO,I-J其實就是酸的開環了,反應為

,據此分析作答C

【詳解】

CH2=CH—CH=CH2與Br21:l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A發生水解反應生成B,B屬于二元醇,B與H2發生加成反應生

成C,C發生氧化反應生成D,D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說明D中既含一CHO、又含一OH,

D發生銀鏡反應生成E,E中含瘦基和羥基,E脫去1分子水生成F,核磁共振氫譜表明F分子中有三種氫,且其峰面

積之比為1:1:1,則CH2=CH?CH=CH2與Bn發生的是1,4?加成,ABrCH2CH=CHCH2Br,依次可得B為

HOCH2CH=CHCH2OH,C為HOCH2cH2cH2cH2()H,D為HOCH2cH2cH2cHO,E為HOCH2cH2cH2coOH,F

為B脫去1分子水生成G,G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則G為G-H應該是G與HC1O發生加成

反應,H應該為;HTITJ,IniolJ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放出22.4L氫氣(標準狀況)說明J中含2個一OH,

則H-I的化學方程式為2cl+Ca(OH)2-2/:\+CaC12+2H2O,I-*J其實就是酸的開環了,反應為

(1)A的結構簡式為BrCH2cH=CHCH2Br;A生成B是溟代煌在強堿水溶液中的水解反應,也是一種取代反應。

(2)D的結構簡式為HOCH2cH2cH2CHO。

(3)E為HOCH2cH2cH2COOH,E發生分子內酯化生成F,E中

含有官能團的名稱為技基和羥基;與E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分異構體有丫、°°H、Y'COOH、H°」COOH、J、8OH。

(4)G的結構簡式為0。

(5)I生成J的化學方程式為

18、乙酸苯甲(醇)酯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2御七劑r2^HCHO+2H2O

6和

,llCIKOOCII4種

【解析】

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A,A為CH3CH2OH,A發生催化氧化生成B,根據B分子式知,B結構簡式為CH3COOH,

在光照條件下甲苯和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根據反應條件知,氯原子取代甲基上氫原子,由C分子式知,C結構

簡式為OfCHz。,C發生取代反應生成D,D為OYHZOH,D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E為《)CH。,B和

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

(3)D-E是[QYHzOH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cHO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竺?!^2C)"~CHO+2H20;

(4)X的結構簡式為(H(!!(,()()C1I

(5)D為OPIzOH,其芳香族化合物同分異構體有甲苯酸、鄰甲基苯酚、間甲基苯酚和對甲基苯酚共4種;其中

核磁共振氫譜為4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3:2:2:1的是甲苯醛6和對甲基苯酚

19>H2+2FeCh^_2FeC12+2HCIBACDCE(或BCDCE)堿石灰氯化鐵易升華導致導管易堵塞球形

冷凝管苯蒸儲濾液,并收集沸點132C的館分78.4%反應開始前先通N2一段時間,反應完成后繼續

通N2一段時間;在裝置A和B之間連接一個裝有無水氯化鈣(或P2O5或硅膠)的球形干燥管

【解析】

(1)①②用Hz還原無水FeCh制取無水FeCLB裝置用鋅和稀鹽酸制備H2,A裝置用來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C裝置

用來干燥氫氣,可以盛放堿石灰,D裝置Fh還原FeCb,再用C裝置吸收反應產生的HCL最后用E點燃處理未反應

的氫氣;

③該制備裝置的缺點為FeCh固體易升華,蒸氣遇冷發生凝華分析;

(2)①根據儀器結構判斷其名稱;

②三頸瓶內物質為氯化亞鐵、C6H£1、C6H4G2等,冷卻實驗裝置A,將三頸燒瓶內物質倒出,經過濾、洗滌、干燥

后得到粕產品,根據物質的熔沸點和溶解性可知,可以用苯洗滌:根據濾液中各種物質沸點的不同對濾液進行蒸鐳可

回收C6H5。,據此答題;

③根據消耗的NaOH計算反應生成的HC1,結合方程式2FcCh+C6Hse1-2FcCb+C6HCL+HClf計算轉化的FeCl3,最終

計算FeCL的轉化率;

④FeCb、FeCb易吸水,反應產生的HC1會在容器內滯留。

【詳解】

⑴①Hz具有還原性,可以還原無水FeCh制取FeCb,同時產生HC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2FeCh^_2FeC12+2HCl;

②用H2還原無水FeC13制取無水FeCL,裝置連接順序:首先是使用B裝置,用鋅和稀鹽酸制備H〃所制H2中混有

HC1和加0(g),再用A裝置用來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然后用C裝置干燥氫氣,C裝置中盛放堿石灰,再使用D裝

置使Hz還原FeCh,反應產生的HC1氣體用C裝置的堿石灰來吸收,未反應的W通過裝置E點燃處理,故按照氣流

從左到右的順序為BACDCE;也可以先使用B裝置制取Hz,然后通過C的堿石灰除去氫氣中的雜質HQ、水蒸氣,

然后通過D發生化學反應制取FeCL,再用堿石灰吸收反應產生的HCL最后通過點燃處理未反應的Hz,故按照裝置

使用的先后順序也可以是BCDCE;

C中盛放的試劑是堿石灰,是堿性干燥劑,可以吸收HC1或水蒸氣;

③該制備裝置的缺點為FeCb固體易升華,蒸氣遇冷發生凝華,導致導氣管發生堵塞;

⑵①根據圖示裝置中儀器a的結構可知該儀器名稱為球形冷凝管;

②三頸瓶內物質為氯化亞鐵、C6H5。、C6H4。2等,冷卻實驗裝置A,將三頸燒瓶內物質倒出,經過濾、洗滌、干燥

后得到粗產品,根據物質的熔沸點和溶解性可知,C6H5CkC6H4cb容易溶解在苯、乙醇中,不溶于水,而FeCb、FeCh

易溶于水、乙醇,難溶于苯,所以洗滌時洗滌劑用苯;根據濾液中CHsCI、C6H4cL這兩種物質沸點的不同,對濾液

進行蒸傕,并收集沸點132X:的館分,可回收C6H5。;

250

③n(HCl)=n(NaOH)=0.40mol/Lx0.0196Lx^—=0.0784mol,根據反應2FeCh+C6HsCl—ZFeCL+C6H4CI2+HCI3反應

25

的FeC1.3的物質的量為n(FeCh)&s=2n(HCl)=0.0784niolx2=0.1568molfn(FeCb)總=32.5g+162.5g/mol=0.2mol,所以氯化

心一八―、t0.1568mol“

鐵轉化率為-----------xl()0%=78.4%;

0.2mol

④FeC13、FeCb易吸水,為防止B裝置中的水蒸氣進入A裝置,導致FeCb等吸水而變質,可以在裝置A和B之間連

接一個裝有無水氯化鈣(或P2O5或硅膠)的球形干燥管;同時為防止FeCWFeCb與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G等反

應,同時避免反應產生的HCI氣體會在容器內滯留,可以反應開始前先通N2一段時間排盡裝置中空氣,反應完成后

繼續通2一段時間將反應生成的HC1全部排入錐形瓶中。

【點睛】

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備氯化亞鐵的知識,注意把握實驗操作基本原理,把握題給信息,掌握實驗操作方法,學習中注意

積累,為了減小誤差制取無水FeCL,要排除裝置中空氣引起的誤差或HC1氣體在容器內滯留引起的誤差。

20、坦提反應中硫酸過量,在濃縮過程中,稀硫酸逐漸變濃,濃硫酸的吸水性使CUSO4-5H2。失水變成CuSO4

2+

2CU+2NH3H2O+SO;-=CU2(OH)2SO4+2NH;硫酸四氨合銅晶體容易受熱分解平衡氣壓,防止堵塞

3

?(c1v,-c.,v,)x10x17

和倒吸‘一一J--------xlOO%AC

m

【解析】

I.(1)灼燒固體,應在生埸中進行;

⑵得到的為硫酸銅和硫酸溶液,濃縮時,硫酸變濃,具有吸水性;

II.CuSO4溶液加入氨水,先生成CU2(OH)2s04沉淀,氨水過量,反應生成Cu[(NH3)4]SO4?出0,用乙醇洗滌,可

得到晶體。

【詳解】

I.(1)灼燒固體,應在培埸中進行;

⑵得到的為硫酸銅和硫酸溶液,濃縮時,硫酸變濃,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使CuSO』?5H2O失去結晶水變為CUSO4,

可使固體變為白色;

II.(3)淺藍色沉淀的成分為Cii2(OH)2s0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M++2NH3-HzO+SCV'CuMOH)2so4+2NH4+;

(4)析出晶體時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濃縮結晶的原因是Cu[(NH3)4jSO4-H2O晶體容易受熱分解;

III.(5)裝置中長導管可平衡燒瓶內部和外界的氣壓,可以防止堵塞和倒吸,與氨氣反應的

3,33

JI(HC1)=10ViLxcimol?L--C2x10-V2L=10-(ciVi-C2V2)niol,根據氨氣和HC1的關系式知,n(NH3)=w(HCI)=

10AciVi-cV2)mol,則樣品中氨的質量分數為億匕"":二"-"xlOO%;

2m

6)根據氨的質量分數的表示式,若氨含量測定結果偏高,則,2偏小;

A.滴定時未用NaOH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濃度偏低,則L偏大,含量偏低,A符合題意;

B.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導致匕偏小,則含量偏高,B不符合題意;

C.滴定過程中選用酚配作指示劑,滴定終點的溶液中含有NH4cl和NaCL溶液呈酸性,

如果使用酚酬作指示劑,消耗的NaOH增大,則上偏大,結果偏低,C符合題意;

D.取下登收瓶前,未用蒸儲水沖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導管外壁,部分藍酸沒有反應,需要的氫氧化鈉偏少,則匕偏小,

含量偏高,D不符合題意。

答案為ACo

1

21.4CO(g)+2NO2(g)=CO2(g)+N2(g)AH=-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