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西柳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5屆廣西柳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5屆廣西柳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5屆廣西柳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5屆廣西柳州市高三下學期三模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州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晚期至東周初,是早期史學發展的重要節點,歷史表述的主題由原來側重表述天命、族主體,開諸侯國史著述和私人述史之風。這反映了當時A.貴族政治日益發展C.儒家思想影響擴大B.重史觀念逐漸淡化D.社會變革趨勢加強2“蜀郡西工造851“長廣成、丞何放······嗇夫索喜、佐勝,髹工當、畫工文造”;元始三年(3年)漆耳杯有銘文“髹工建、上工常、銅耳黃涂工武、畫工典、洀工萬、清工政······長良、丞鳳、掾隆、令史寬主”。這反映了漢代A.蜀郡成為全國漆器生產中心C.政府嚴格管控市場商品質量B.手工業分工日趨細化D.民營手工業獲得發展3.下表內容源自出土的北魏墓志。據此可知,北魏時期北魏輕車將軍元寧墓志君諱寧,字阿安,河南洛陽人也。其先唐堯之苗裔,漢高之胤胄(后裔),孝章帝之后。北魏貞景王元謐君諱謐,字道安,河南洛陽人也。太祖獻文皇帝之孫······周公之墓志北魏北海王元顥公諱顥,字子明,河南洛陽人也。昔高辛之胄,言才有八;姬昌之胤,稱胤墓志賢者五······A.民族交融的文化驅動力加強C.選官制度變革影響社會習俗B.重視宗族血緣關系的傳承D.華夏認同的觀念開始出現4.據史料記載,宋真宗曾到國子監視察,問及書籍刊刻情況,官員邢昺答:“國初不及四千,當時國子監所刻書籍,不僅“定價出售“例許士人納紙墨錢自印”,且“工價低廉”。這說明當時A.商業發展促進了文學繁榮C.技術進步推動了文化傳播B.國子監壟斷了書籍市場D.活字印刷術已廣泛使用5.廣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形成發展于康乾時期。據記載,商人“于景德鎮燒造白器,運至粵垣,另雇工匠仿西洋畫法加以彩繪,于珠江南岸之河南開爐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這反映出當時A.長途販運和大額貿易興起C.廣州的制瓷技術全國領先B.景德鎮的瓷器生產走向衰落D.國家外貿政策影響生產經營6.19世紀初以來,流入中國的外國貨幣已在徽州地區的貨幣使用中占據相當優勢。19世紀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徽州地區傳統銀兩的使用曾一度回升,之后外國貨幣又在市場上重新取得了優勢。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緣于A.列強資本輸出的加劇C.自然經濟的頑強抵制B.農民戰爭的影響D.通商口岸的增多7.下表所示為1905年和20世紀20年代初江蘇昆山的農戶結構對比。據此可推知,這段時間內江蘇昆山時間自耕農占比/%半自耕農占比/%佃農占比/%1905年26816587820世紀20年代初A.人地矛盾初步顯現C.農村社會危機加劇14B.農業商品化發展較快D.小農經濟進一步解體8.右圖是1943年的宣傳畫《向吳滿有看齊》。畫中人物吳滿有是延安的貧苦農民,他于1935年分到70多坰荒山,經過辛勤勞動,他有了一對牛、一只驢、50只羊、一匹馬,成為富裕農民。該宣傳畫反映了A.根據地建設的現實需求B.土地革命的深入發展C.減租減息政策深得民心D.農業集體化成效顯著9.1957年,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辦,展會分設工業品、手工藝品、土特產品5個展館,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23位采購商到會。廣交會第一年即成交8686萬美元,占當年全國創收現匯總額的20%。首屆廣交會的成功舉辦A.突破了計劃經濟對商業的束縛C.表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完成B.助推了國內經濟建設發展D.體現了全方位外交的布局10.1979一本《人民文學》送給自己單位的廠長。這反映了A.現代企業制度初見成效C.民眾期待加快改革步伐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走向深化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釋放活力11.有學者稱:“羅馬的法律體系里普遍包含著當地的習慣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羅馬帝國統例的權力。”據此可知,該學者強調A.法官在民主政治中有重要地位C.羅馬法蘊含著公平正義的原則B.習慣法具有普遍的適用性D.羅馬法具有靈活實用特點12.13“市政會也叫“行會廳”。這些現象A.蘊含了近代文明的部分特征C.體現了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B.反映了王權力量的日益衰落D.彰顯了文藝復興的社會影響13.1587“瓦一世時期,這些財富曾為貴族家庭增光添彩。”他還明確指出,現在10個貴族家庭中,8個有“轉讓部分產業、抵押和債務之苦惱”。該貴族陳述的現象折射出A.新航路開辟導致了法國的衰落C.價格革命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B.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級制度D.法國在對外貿易中貨幣大量外流14.1832“你們貧困的原因在于你取得的資本愈大,勞動群眾的貧困便愈甚”。這些文章A.標志著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C.有助于增強工人的階級意識B.表明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15.19361942章、獎章和證章的權力。這一變化A.反映了蘇聯軍事實力增強C.旨在為冷戰儲備軍事人才B.順應了衛國戰爭的需要D.有利于國家工業化發展16.20世紀80年代,瑞典年收入20萬克朗者平均稅率超過60%,而病假的補貼高達工資的90%。對于西方國家的類似情況,美國經濟學家吉爾德抨擊道“失業補貼促進失業人數增加方國家的福利政策A.未能有效兼顧公平與效率C.成為滯脹危機出現的根源B.緩和了社會各階層的矛盾D.導致了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17題18分,18題10分,19題12分,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宋代江南地區方志中的典型公園記載建設歷程地點開放性及公共游賞記載區域園名南園在五代私家園林基礎羅城胥門旁,定期開放蘇州上改建緊鄰府書院羅城西隅每春縱士女游觀1056-1063年郡守錢全開放州人勝賞之地寧波紹興月湖西園公輔始辟為公園定時開放1036年郡守蔣堂始建在子城后側的臥龍山,緊鄰府署邦人無小大得恣樂其中;二月二日始開西園,縱郡人游觀,謂之開龍口,府帥領客觀競渡1260年郡守馬光祖全開放南京青溪園羅城東南隅始建游人泛舟其間,自早入暮,樂而忘返-摘編自毛華松《論中國古代公園的形成》材料二民國時期,公園已成為城鎮比較普及的娛樂休閑場所。同時,民國政府通過公園向民眾傳1925國地圖,題有“要有國家思想,須具世界眼光”,橫批為“莫忘國恥”的對聯;公園內還建有共和亭,書有“共和國之主權在民,共和國之元氣在道德”。1928年,國民政府將南京原來的玄武湖公園改為“五洲公園”,湖上五個小洲分別被改名為亞、歐、美、澳、非五大洲。-摘編自陳蘊茜《論清末民國旅游娛樂空間的變化》材料三設立國家公園、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我國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項重要舉措。-摘編自鄭衛麗《高質量推進國家公園建設》(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代江南地區公園建設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民國時期通過公園建設所傳播的現代觀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做法的意義。(8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簡要說明你對我國設立國家公園的認識。(4分)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就提出了“新型國際關系”這一重要概念。但這種以無產階“新型國際關系民族獨立國家的關系迅速取得進展。一員,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努力具有指向性意義。-摘編自王存剛《在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努力中實現外交轉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新型國際關系”變化的特點。(4分)(2“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努力具有指向性意義6分)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電影《哪吒之魔童鬧?!分械拿恳粋€細節都充滿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從道家文通過創新性的表達方式,就能夠打造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精品。-摘編自中國歷史研究院《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里的那些中國古代“發明”》根據材料,圍繞“中華傳統文化”自擬一個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全球史研究從20“歐洲中心論“歐洲中心論“方面涌現了大量研究成果。-摘編自董欣潔《新時代全球史的本體論探索》材料二總的來說,全球史堅持關聯、流通、互動等主導理念,呼吁“人們只能在不依賴外部視角或非自我中心視角的情況下來呈現全球史視角互動與交融的歷史面向,展現跨界流動的宏大歷史畫面。-摘編自朱嘯乾《空間、流動、位置性:張力中的全球史書寫》(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全球史研究興起的背景。(6分)(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全球史研究的歷史意義。(6分)柳州市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2B3A4C56B7C89B10C題號答案題號答案DDA11D12A13C14C15B16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答案】(1)特點:多位于城市;主要由地方政府建設;具有一定開放性。(6分)(2)觀念:民族主義;共和觀念;國際意識。(4分)意義:啟迪民智,促進民眾思想進步;激發愛國救亡意識和民族自信,促進國家認同。(4分)(3頸。設立國家公園是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在社會意識層面的直接反映。上層建筑調整反作用于經濟基礎。設立國家公園、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作為制度創新,通過建立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有助于推動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4分)18.【答案】(1)從注重意識形態到超越意識形態;立足實踐,與時俱進。(4分)(2國際社會廣泛認同,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其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決議等重要國際文件,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新空間,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新實踐,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新貢獻。(6分)19.【答案】示例一:論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走向民族復興的不竭源泉。華民族的重新崛起。鴉片戰爭中,面對英國的侵略,林則徐等“睜眼看世界”的先進士人打破“天朝上國”的思想,秉持“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責任擔當精神,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為洋務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思想借鑒??谷諔馉帟r期,中華人民不畏強暴,以大無畏的愛國奉獻精神,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堅持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帶領全國人民建成全面小康,極大地推進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綜上,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精神內核,是支撐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深厚根基;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精華,有助于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示例二論題:中華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闡述: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孔子、孟子提出“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思想,這有利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融洽;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追求“天人合一”,認為人類利用自然應該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對于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指導;中華文化提倡愛國,追求家國情懷,顧炎武提出“天下興亡、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