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_第1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_第2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_第3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_第4頁
2021-2022學年湖北省“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秋“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高二期中聯考地理試題本試卷共8頁,18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新疆的棉花品質世界頂尖。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地圖發生巨大變化,2020年新疆棉花總產占全國87.3%,原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新疆近年推廣機械采棉,2020年機采面積已占總耕作面積的69.8%。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新疆棉花品質優良的自然條件有()①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②科技創新,培育良種③黑土肥沃,水源充足④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近年來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的主要原因是()A.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需求量下降 B.城市化、工業化致生產成本上升C.傳統棉花種植技術衰退 D.氣候變暖不利于棉花種植3.棉花機采率提高的有利影響是()①降低種植成本②增加就業崗位③加快采收速度④促進農業機械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3題答案】【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疆棉花品質優良的自然條件包括,新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降水少,晴天多,夏季白晝時間長,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養分積累多,①④正確;科技創新,培育良種,不是自然條件,②錯誤;棉花生長喜疏松沙質土壤,新疆水源不足,③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題詳解】近年來東部傳統產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大幅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工業化導致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致使棉花生產成本上升,種植棉花收益低,B正確;東部紡織工業發達,棉花需求量大,A錯誤;東部地區經濟技術發達,棉花種植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不會出現技術衰退,C錯誤;棉花喜光熱條件,氣候變暖有利于棉花種植,D錯誤。故選B。【3題詳解】棉花機采率提高有利于降低種植成本,加快采收速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①③④正確;棉花機采率提高,機器代替勞動力,減少使用勞動力數量,減少就業崗位,②錯誤。綜上所述,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棉花生產的一般區位:1、氣候溫暖濕潤或水源充足;2、地勢平坦開闊,土壤深厚肥沃;3、后期天氣晴朗,利于收獲;4、交通比較便利,市場廣闊;5、棉花種植歷史悠久,植棉水平較高。上海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對外聯系緊密的現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擁有6913家咖啡館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館已成為人們休閑、會友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場所。其中,某品牌連鎖咖啡館以839家獨占鰲頭。2020年3月,該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設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倉儲物流在內的咖啡創新產業園,計劃于2022年落成。下圖示意該品牌連鎖咖啡館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下列對該品牌咖啡館分布描述不正確是()A.中心城區密度大 B.郊區密度小 C.機場附近相對較多 D.港口附近相對較多5.該品牌母公司選擇在昆山而非上海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最主要的原因是()A.鄰近上海,咖啡市場需求量大 B.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價格低C.資金雄厚,咖啡烘焙技術先進 D.交通便利,利于物流倉儲【4~5題答案】【答案】4.D5.B【解析】分析】【4題詳解】據圖分析可知,咖啡館在上海的空間分布不均,中心城區密度大,郊區密度小,機場附近相對較多,港口附近相對較少。依據題意,故選D。【5題詳解】該品牌母公司選擇在昆山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最主要的原因是昆山較上海土地租金低,勞動力價格低,企業生產成本較低,B正確;昆山較上海市場需求量小,A錯誤;并不是昆山市的咖啡烘培技術比上海先進,C錯誤;上海擁有眾多港口、機場等,交通便利,其物流條件較好,D錯誤。故選B。

【點睛】注意該品牌咖啡館知名度高、品質較高,主要目標消費人群是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企業白領)等,其消費人群的迅速增加,間接表明了區域產業升級。其次,昆山鄰近上海,咖啡及其烘焙產品市場需求量大,便于產品快速運抵市場;可以接受上海的資金和技術擴散,資金充足,技術先進;可以借助上海的機場、港口從國外輸入原料、輸出產品,加之上海土地租金高、勞動力成本高,不適合建設大型產業園,所以該品牌母公司選擇在昆山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東風村(下圖)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戶籍人口約5000人,流動人口總數在12萬以上,因流動人口以湖北籍農村人口為主而得名“湖北村”。“湖北村”內出租屋密布,廠房林立,3km2的范圍內集中了2000多家制衣廠,其中70%~80%的制衣廠由湖北人經營。村內有大量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餐館、小吃店,超市便利店、診所、小學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湖北村”發展制衣業的優勢條件有()①土地租金低②臨近原料供應地③靠近大型服裝批發市場④技術水平高,設計能力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在招募工人時,湖北制衣廠的老板往往優先考慮他們的同鄉,原因是()①語言相通,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相近②地緣和親緣關系有利于兩者之間的信任③同鄉的制衣技術更熟練④可通過個人社會網絡直接輸入勞動力,成本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2021年1月,廣州市將改造東風村納入五年規劃。改造東風村的原因是()A.村內生活設施不足,居民生活不便 B.村內基礎設施較為落后,交通混亂C.湖北籍外來務工人員集中,不利于城市管理 D.湖北籍流動人口限制了當地餐飲零售業的發展【6~8題答案】【答案】6.A7.C8.B【解析】【分析】【6題詳解】湖北村位于城市內環路以外,接近環城高速,處于城市邊緣,土地租金相對較低,①正確;西北鄰近兩個布匹市場,靠近原材料供應地,②正確;城市內環及附近有多個服裝市場,靠近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產品銷售便利,③正確;70%到80%的制衣廠由來自內地的湖北人經營,可見為廉價勞動力型工業,設計能力不高,技術水平不高,④錯誤。綜合起來,A正確,BCD錯誤,故選A。【7題詳解】湖北老板往往優先考慮招募同鄉的原因,來自家鄉,語言相通,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相近,有利于溝通,①正確;這些同鄉往往是親朋好友或親朋好友的關系人,地緣和親緣關系有利于相互信任,②正確;同鄉關系與制衣技術熟練程度無關,③錯誤;可以通過親朋好友相互介紹吸收勞動力,招募勞動力成本較低,④正確。綜合起來,C正確,ABD錯誤,故選C。【8題詳解】村內餐館、小吃店、超市、診所、小學服務設施一應俱全,生活設施完善,居民生活方便,A錯誤;“湖北村”內出租屋密布,廠房林立,3km2的范圍內集中了2000多家制衣廠,可見,由于人口和產業過度集中,村內基礎設施落后,交通混亂,B正確;湖北籍人員集中與城市管理的難度沒有關系,C錯誤;通過材料可以了解,湖北村餐飲零售業一應俱全,D錯誤。故選B。【點睛】普通服裝廠一般屬于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高檔服裝廠設計制作含有較高的技術含量,是技術指向型工業。巽他大陸架位于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及馬來群島之間。末次冰期時(距今約11.7千年~110千年)海平面下降,特別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約19千年~23千年),巽他大陸架海平面與現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約123米。下圖示意該地區末次冰期和現代熱帶雨林的分布范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造成末次冰期熱帶雨林與現代熱帶雨林位置差別的原因是()A.末次冰期時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B.末次冰期時氣溫升高,降水減少C.末次冰期時氣溫降低,降水增多 D.末次冰期時氣溫降低,降水減少10.關于兩個時期熱帶雨林面積大小的比較及原因,正確的是()A.末次冰期熱帶雨林面積更大、分布范圍更大B.末次冰期熱帶雨林面積更大、海平面下降,巽他大陸架廣泛出露C.現代熱帶雨林面積更大、分布范圍更大D.現代熱帶雨林面積更大、海平面下降,巽他大陸架廣泛出露【9~10題答案】【答案】9.D10.B【解析】【分析】【9題詳解】根據圖中信息,現代熱帶雨林分布的緯度位置比末次冰期熱帶雨林分布的緯度位置更高,影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的差異,末次冰期氣溫降低,且降水較少,無法向較高緯度地區擴展,D正確,ABC錯誤,所以選D。【10題詳解】根據材料,末次冰期,特別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約19千年~23千年),巽他大陸架海平面與現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約123米,大陸架整體出露海面形成一片連續陸地,比現代熱帶雨林形成時期的陸地面積大,因此形成的熱帶雨林面積更大,但南北所跨的緯度范圍更小,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點睛】中國南海海盆南部和西南部是比北部大陸架更為寬廣的巽他大陸架,面積約185萬平方千米,系中生代晚期尚為陸地至新生代才逐漸沉降的海底三角洲第三系沉積,是油氣生成的有利地區。本區又分為南巽他大陸架、中巽他大陸架、北巽他大陸架3個部分,其中北巽他大陸架即為南海南部水體所覆蓋,構成南海南部堆積型大陸架區。下左圖是大連黑石礁國家濱海地質公園“海上石林”景觀,屬于濱海喀斯特地貌。下右圖是該海岸帶巖溶系統模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塑造左圖地貌景觀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風力侵蝕 B.流水沉積 C.流水侵蝕 D.冰川侵蝕12.據右圖判斷,該地()①主要是石灰巖②主要是巖漿巖③甲處巖溶地貌形成于陸地濕潤環境④乙處溶洞形成后演變為濱海環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12題答案】【答案】11.C12.A【解析】【分析】【11題詳解】根據材料“左圖是大連黑石礁國家濱海地質公園“海上石林”景觀,屬于濱海喀斯特地貌”可知,該景觀為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屬于流水侵蝕地貌,C正確;喀斯特地貌中流水堆積形成鐘乳石、石筍等,故海上石林與流水沉積作用關系較小,沒有冰川分布,也沒有冰川侵蝕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為流水作用,與風力作用關系較小,ABD錯誤。故選C。【12題詳解】讀右圖“該海岸帶巖溶系統模式圖”,可知,巖溶地貌主要條件是要有可溶性巖石,因此主要是石灰巖,而不是巖漿巖,①正確,②錯誤;甲處是地表喀斯特地貌,是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下,經流水的溶蝕、侵蝕作用下形成的,推斷甲處巖溶地貌形成于陸地濕潤環境,③正確;乙處溶洞位于海底,可能是海水侵蝕形成的,因此溶洞形成后會演變為海底環境,④錯誤。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點睛】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是可溶性巖石(以石灰巖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喀斯特地貌分為喀斯特溶蝕地貌和喀斯特沉積地貌。前者主要包括溶溝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和地下溶洞等;后者主要有各種形態的石鐘乳、石筍、石柱和鈣華等。我國某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在書桌的固定觀測點上,通過窗戶既可觀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圖為某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3.甲為該日日出位置,則該窗朝向()A.正南 B.東北 C.正北 D.西南14.若該日日出為北京時間6點50分,日落地方時為17點30分,則該學生所在地最可能是()A.拉薩 B.成都 C.武漢 D.上海15.該學生發現,在該日后的一段時間在相同位置看到的日出點和日落點越來越靠近窗邊,直到最后看不到日出日落了。在此期間該地()A.日落方位變為西北 B.晝長逐漸變短C.公轉速度變得最慢 D.正午日影逐漸變短【13~15題答案】【答案】13.A14.C15.D【解析】【分析】【13題詳解】由材料和題干可知,通過窗戶既可觀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甲為該日日出位置,說明甲在偏東位置,乙在偏西位置,又由觀測點位置大致位于甲、乙方向的對稱位置,根據方位可知,窗戶朝向正南。A正確,BCD錯誤。故選A。14題詳解】由該日日出為北京時間6點50分,日落地方時為17點30分,可知,該日晝長為10小時40分。可得該日出的地方時為12-10小時40分/2=6:40,該地比北京時間晚10分鐘,經度為113.5°E。最可能是武漢。C正確;拉薩大致位于90°E附近,A錯誤;成都大致位于105°E附近,B錯誤;上海大致位于121°E附近,D錯誤。故選C。【15題詳解】在該日后的一段時間在相同位置看到的日出點和日落點越來越靠近窗邊,直到最后看不到日出日落了,說明日出和日落方位逐漸向東偏北方向移動,說明太陽直射點向北移,日落方位是由西南轉為正西再轉為西北,A錯誤;晝長逐漸變長,B錯誤;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逐漸北移,到春分過后就不能看到日出日落了,在此期間,地球公轉速度逐漸變慢,但最慢時是在7月初,故在此期間該地公轉速度還沒達到最慢,C錯誤;太陽直射點正向北移,該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大,正午日影逐漸變短,D正確。故選D。【點睛】日出、日落方位:(1)太陽直射赤道時,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東方,日落正西方。(2)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南)半球時,全球各地(除極晝極夜地區外)日出東北(東南)、日落西北(西南)。(3)出現極晝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對于依賴外貿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頗具吸引力。阿聯酋(下圖)是中國商品進入非洲和東歐的重要樞紐。阿聯酋依托強大的國際空港物流優勢,于2020年11月,在首都阿布扎比成立服務新冠疫苗國際分發與運輸的物流集團。該集團擁有處理超過60億劑疫苗的運輸能力。與此同時,阿布扎比港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低溫和超低溫倉庫之一,可在-80℃下存儲約300萬劑新冠疫苗。據報道,中國國藥集團與阿聯酋成立了合資公司,計劃每年生產2億劑新冠疫苗。為抵抗疫情,未來全球預計至少需要80億劑新冠疫苗。(1)阿聯酋外來人口眾多,其中迪拜外來人口占比多達80%。說明阿聯酋吸引大量外來人士在此安家的地理優勢。(2)分析阿聯酋成為中國海外生產新冠疫苗首選地的主要原因。(3)中阿新冠疫苗生產線順利投產,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疫情的有效控制。試解釋其原因。【16~18題答案】【答案】(1)阿聯酋本土人口較少,勞動力缺乏;國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外來人口流入;當地生活富裕,工資水平高;經濟發展速度快,就業機會多;海運、航空運輸便利。(2)中阿經濟關系融洽,互利互信;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和落實;阿聯酋經濟發達,資金雄厚;港口冷藏儲運設施完備;阿聯酋物流、商貿業繁榮,疫苗銷售市場廣闊。(3)中阿合資生產疫苗療效顯著,能有效遏制新冠病毒的擴散蔓延;合資公司生產能力強大,疫苗儲存技術先進、儲存量大,能更好滿足周邊國家對疫苗的需求;阿聯酋物流和商貿業高度發達,能快速調配和運輸疫苗,及時響應疫區人民接種的愿望。【解析】【分析】本題通過以中國和阿聯酋合資建設新冠疫苗公司為材料,設置了三個小題,涉及人口遷移、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對區域社會經濟影響等知識,考查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小問1詳解】阿聯酋本國人口少,勞動力缺乏,需要大量勞動力,為外國勞動力進入提供的條件;因勞動力缺乏,國家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來人口;生活富裕,工資水平高,對外來人口吸引力大;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位于國際航線的樞紐,海運航空運輸便利。【小問2詳解】中國和阿聯酋商貿關系融洽,長期經濟合作有互利互信的基礎;在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引領下,中國產業需要走向世界;阿聯酋經濟發達,資金雄厚;港口冷藏技術水平高,冷藏儲運設備完善;阿聯酋是國際物流商貿的樞紐,為疫苗銷售提供了廣闊市場。【小問3詳解】中國和阿聯酋合作生產的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控制新冠病毒的蔓延擴散;合資公司依托阿聯酋港口的冷藏技術、儲存和運輸技術,技術水平高,儲存量大,能服務和輻射周邊廣大國家和地區對疫苗的需求;阿聯酋位于國際航運樞紐,物流業、商貿業高度發達,能夠快速調配運輸疫苗,滿足較遠區域對疫苗的需求。【點睛】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邊灘是由于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與河岸相連的泥沙質堆積體。三峽水庫于2006年5月建成運營后,長江中游邊灘面積變化明顯。研究表明,長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動流速(使床面泥沙顆粒從靜止狀態轉入運動的臨界水流平均速度)在0.25~0.50m/s之間。下左圖示意該河段2003-2011年邊灘面積的變化情況。右圖示意該段河道某斷面在不同流量時的流速情況。(1)讀左圖,描述2007年后該河段邊灘面積的變化并推測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2)分析2007年后該河段邊灘面積的變化對該河段河道的影響。(3)讀右圖,描述流量由14278m3/s降為6888m3/s時,該河段邊灘體面積的變化并說明理由。【17~19題答案】【答案】(1)逐漸減小。三峽水庫的建成運營,攔蓄了來自上游的泥沙;該河段水土保護工作取得了成效;流水的侵蝕作用仍然存在;人為對河道的疏浚等。(2)河道變深變寬,利于航運和行洪;邊灘對河岸的天然保護作用減弱,河岸侵蝕加強。(3)邊灘體面積擴大。當流量由14278m3/s下降為6888m3/s時,邊灘體流速下降至低于起動流速,流水沉積作用明顯,邊灘體面積擴大。【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三峽水庫修建后的影響,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區域認識水平和綜合思維和地理實踐力的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讀圖,2007年該河段邊灘面積大約為150,之后逐漸減小,到2011年大致為100。由材料“邊灘是由于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與河岸相連的泥沙質堆積體。”可知,邊灘是由泥沙沉積而成,但三峽水庫的建成運營,攔蓄了來自上游的泥沙,使三峽下游泥沙含量減少;長江中上游植樹造林,治理沙土流失,該河段水土保護工作取得了成效,進入河流中的泥沙減少;三峽水庫修建后,水庫蓄水抬高水位,在水庫放水發電以及泄洪時,流水對大壩下游的侵蝕作用增強,沖刷河床,帶走大量邊灘堆積的泥沙;人為對河道的疏浚等。【小問2詳解】由材料“邊灘是由于河流沉積作用形成的與河岸相連的泥沙質堆積體”可知,2007年后該河段邊灘面積逐漸減小,使河道變深變寬,利于航運和行洪;河岸邊的泥沙堆積體減少,邊灘對河岸的天然保護作用減弱,河岸侵蝕加強。【小問3詳解】由材料“長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動流速(使床面泥沙顆粒從靜止狀態轉入運動的臨界水流平均速度)在0.25~0.50m/s之間”可知,當流量由14278m3/s下降為6888m3/s時,邊灘體流速下降至小于0.25m/s,低于起動流速,泥沙顆粒從運動狀態轉入到靜止狀態,流水沉積作用明顯,邊灘體面積擴大。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1年10月,山西遭遇暴雨洪災侵襲。10月2日20時至7日08時,山西省平均降水量達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累計降水量最大為285.2毫米。本次降水過程從10月2日23時開始,降水持續4天,至6日23時結束,山西全省共59個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來同期歷史極值,63個氣象觀測站過程累計降水量超過同期歷史極值。左圖為山西省降水量實況等值線圖。材料二海絲一號衛星是國內首顆對標國際先進指標的高分辨率雷達遙感衛星。在本次山西由強降雨造成的洪水情況中有效地監測地表水淹情況,為及時了解洪水影像范圍、部署防災救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