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測評(時間:60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1下圖所示的生產工具逐漸被鐵器所取代,開始于()A.夏商時期B.西周時期C.春秋戰國時期D.秦漢時期2“金豬去,玉鼠至,賀歲夜無眠;舉金樽,對玉闕,瑞雪似舞翩;家為天,人如仙,快樂走人間;眾親朋,闔家歡,新春福祿全!"這是2008年春節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豬”“鼠”與農歷紀年相配,這源自()A.中國古代神話傳說B.中國古代的農業文明C.中國原始的圖騰崇拜D.中國原始的自然崇拜3觀察下列圖片,你從中獲取的信息主要是()圖1骨耜圖2石犁圖3鐵器A.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經歷了由粗放到精耕細作的演變B.中國傳統農業工具以石器為主C.中國傳統農業政策是重農抑商D.鐵器的廣泛使用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4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在16年持續不斷的建設施工后,將于2008年底基本建成,這是中國水利建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中國古代在水利建設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其中,興建于2200多年以前,至今仍對長江流域的抗旱、防洪發揮著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筒車C.漕渠D.白渠5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觀察下列剪紙,它們形象地反映了()陜西民間剪紙河北民間剪紙A.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B.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C.領先世界的手工技術D.古代社會的和諧融洽6下列選項中,能反映商朝農耕生產的是()7齊國管仲說:“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事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某研究者據此得出“中國精耕農業的產生與專制國家農業政策密切相關”的結論。該判斷()A.材料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準確,結論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準確,結論不合理8據《孟子·滕文公上》記載:“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對這段材料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商周時期的井田制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C.“私田”是勞動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D.“公田”為貴族占有,貴族擁有土地的所有權9春秋末年,魯國某貴族擁有封地500畝,另外開墾荒地400畝。按當時的規定,他應向國家交稅的田畝數是()A.500畝B.400畝C.900畝D.100畝10“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反映出了古代中國經濟的生產方式是()A.簡單協作B.小農經濟C.莊園經濟D.商品經濟11“(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這段材料可能出現在()A.商周時期B.春秋戰國時期C.秦漢時期D.東晉南朝時期12下列有關中國絲織業發展歷程的介紹,不正確的是()A.西周官營手工業作坊里織造出了中國最早的絲織品B.唐代出現的緙絲技術,以“通經斷緯"手法自由變換色彩C.宋末元初以來,邊疆地區種植的棉花迅速向內地傳播D.棉布到明代后期成為廣大民眾的主要衣料13元朝手工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A.家族手工業B.家庭作坊C.私營手工業D.官營手工業14從隋唐到明清,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這主要反映了()A。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B.農業生產商品化的加強C.農村耕地面積的擴大D.農業專業生產區域的形成15唐朝政府規定,凡不是州治、縣治的地方,禁止設置商品交易市場.這表明()A.鄉村地區沒有設置市場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換的唯一場所C.政府力圖控制民間商業活動D.州治、縣治具備設立市場的條件16明清時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下面能夠說明這一結論的是…()A.廣州的“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B.制瓷、礦冶等手工業技術均有較大進步C.蘇州絲織業工匠“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D.政府實行專賣制度,壟斷鹽茶等重要商品的經營17宋代人口有1億,耕地面積是5。6億畝;鴉片戰爭前,人口達到4億,耕地只有11~12億畝。相對于宋代,清代養活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①土地增多②精耕細作③推廣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④擴大海外貿易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關于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棉布已成為人民大眾的主要衣料B.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C.資本主義生產因素漸成主流D.白銀成為市場上的主要貨幣19明代張居正說:“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則農病;農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故商農之勢,常若權衡。"這種農商并重的言論()A.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發展B.表現了重農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視商業D.代表了士大夫對商業的態度20“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曰喚代.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絲織業中()A.官營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B.私營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C.產生了雇傭勞動關系D.工匠與機戶關系緊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19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漢發明的播種工具耬車(復原圖)材料二曲轅犁示意圖材料三宋代的紙幣請完成:(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業的什么特點?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試舉出漢代以后這一特點的三項具體表現。(8分)(2)材料三產生于何時?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義?(8分)(3)綜合上述材料,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3分)22(18分)閱讀下列材料:1987年8月在廣東省陽江海域發現的一艘古代沉船,被我國考古人員命名為“南海一號”。“南海一號”位于海面下20米深處,被2米厚的淤泥所覆蓋,船頭朝向西南240度,船體保存依舊完好,整艘沉船沒有翻、側,而是端坐海底,船體的木質仍堅硬如新,敲起來鐺鐺作響.據初步推算,“南海一號”是尖頭船,長度為26米以上,寬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桿)高8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按照這條船的載貨量計算,文物總數將達到6萬~8萬件。目前,從“南海一號”打撈出水的文物,大多數是瓷器,有瓶、碗、盤、碟……分別產自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品種超過30種。起獲的文物還有:船上用麻石制的長方形條板的“錨”;一些古船身上的碎木塊,其材質大部分是馬尾松木;一條近2米長的鎏金腰帶;一只碩大的金戒指;一只鎏金龍紋手鐲;兩具眼鏡蛇遺骨。在“南海一號”沉船點發現的銅錢已達上萬枚,其中年代最古老的是漢代的五銖錢,最近的是南宋初年的建炎元寶;還發現了銅鏡、朱砂、胭脂盒等。請完成:(1)“南海一號"考古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它是否是中國制造的船只”。在上述那些已出水文物中,可以直接用來考證這一問題的是什么?(4分)(2)假如“南海一號”是我國宋元時期的沉船。請結合所學知識推測一下,我們將會從它那現已密封的船艙中,找到哪些種類的瓷器?(4分)(3)假如“南海一號”是我國宋元時期的遠洋貨船。為了那一次遠航,“南海一號”在沉沒之前可能到過當時中國的哪幾個港口?它又將駛向哪些地方?請結合所學知識和上述材料進行推測并說明理由.(10分)23(13分)2008廣東高考,26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問題:西漢農民家庭年收入(糧食)與支出情況表單位:錢項目數量備注收入糧食8500折算為貨幣后的大致值支出賦田租(上繳實物)283同上算賦和口賦(上繳貨幣)406役兵役和徭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須親身應役外,其余可親身應役或上繳貨幣代役,2300錢為代役的貨幣數量日常開支食4918據戰國比例推算衣2732同上祭祀等儀式300以戰國數據為參考——資料來源:《漢書·食貨志》《〈居延漢簡甲乙編〉釋文》注:秦漢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請完成:(1)計算材料中西漢農民家庭年收入(糧食)與支出的差額。(2分)(2)據《漢書·食貨志》記載,冬天農閑時,農婦常聚集在一起夜織.結合問題(1)的計算結果,簡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漢農民為什么會采用這種耕織結合的經濟形式。(3分)(3)西漢在耕織經濟體系下出現了引人注目的商業繁榮現象.根據材料和問題(2)中的信息,簡要分析西漢的賦役政策和耕織經濟形式是如何促進商業繁榮的。(3分)(4)有人認為,西漢商業的繁榮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根據問題(3)中的信息和所學知識,判斷這一觀點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5分)參考答案1解析:圖片所示的生產工具是石鐮,是一種原始的農業生產工具。直到商周時期,石鐮還是主要的收割工具。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掌握了冶鐵技術,鐵器逐步得到推廣。答案:C2解析:豬和鼠都是與農業聯系密切的動物,它們與農歷紀年相配,反映出農耕文明的特點。答案:B3解析:圖片中生產工具分別是骨器、石器和鐵器,其造型越來越精細.生產工具的先進與否是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生產工具由粗糙到精細的變化,能夠反映出農業生產由粗放到精耕細作的演變.答案:A4解析:“2200多年以前”屬于戰國時期或以前。漕渠和白渠是漢代的水利工程,據此可以排除C、D兩項。筒車是灌溉工具,不是水利工程,所以B項也不正確。答案:A5解析:圖片描繪的是個體農耕、紡織的生產場景,不涉及商品經濟問題,不涉及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故不能反映出B、D兩項。技術是否先進,需要通過比較才能得出認識,圖片內容不涉及中外比較,所以C項也無從談起。答案:A6解析:A項與農業產生沒有直接聯系,可直接排除.B、D兩項分別出現于西漢、戰國時期,不可能反映商代的社會狀況;甲骨文是商代使用的文字,C項所示文字反映了商代“井田”的特點。故C項能夠反映商朝的農業生產狀況。答案:C7解析:該材料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管仲的國富民強的解釋來說明我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與專制國家農業政策的關系,理解是準確的,結論也合理,但材料不算充分。答案:C8解析:井田制是一種土地國有制,一切土地屬于周王所有,貴族也沒有土地的所有權。答案:D9解析: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私田"一律按照田地的實有數目收稅。答案:C10解析:材料描述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的農業生產景象,這種經濟形式屬于小農經濟.答案:B11解析:江南地區得到初步開發,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答案:D12解析: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國就已經養蠶并織出了絲織品。所以A項表述不符合史實。答案:A13解析:明朝中葉以前,官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明朝中葉以后,在制瓷、礦冶、紡織等諸多行業中,私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答案:D14解析:大量種植茶葉、棉花等經濟作物不是為了滿足自身消費的需要,而是通過市場銷售換取其他生活用品。從唐朝到明清,這些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說明農業與市場的聯系不斷加強,農產品的商品化趨勢在加強。答案:B15解析:州治、縣治都是一定區域的政治中心,是政府控制最嚴密的地區,只在這些地點設置商品交易市場,明顯地反映出政府力圖控制商業活動的意圖。答案:C16解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基本特征,是資產所有者與勞動者的關系為雇傭關系。C項突出地反映出了雇傭關系這一特征。答案:C17解析:從材料信息可以看出,①是正確的;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可見④不正確。所以,只要不包含①,或者包含④的選項均不正確。答案:A18解析:明清時期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生產因素尚處于萌芽狀態,所以C項不對。答案:C19解析:材料反映出張居正認為商業非常重要。意識是現實的反映,所以他得出這些認識的前提是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由此可見,A項屬于正確的觀點。材料是張居正的個人言論,不是政府文告,不一定能反映政府的意圖,故B、C兩項不恰當;當時士大夫階層的主流意識仍然是重農抑商,重視商業的只是極少數,所以D項不符合史實。答案:A20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閱讀、分析能力。答題時應注意題干中的關鍵詞“計日受值”,這一信息反映出此時的工匠是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雇傭工人;“喚代”等信息,則反映出工匠與業主之間沒有人身依附關系。答案:C21參考答案:(1)特點:精耕細作。原因:農業生產工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民生產積極性較高;封建政府對小農經濟的扶植.表現:西漢時期,推行代田法;魏晉以后,北方旱地使用耕耙耱技術;宋代以后形成了穩定的稻麥輪作制的。(若回答其他史實,可同等得分。答出三項即可)(2)時間:宋代。原因:宋代商業的繁榮。意義: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3)古代中國農業發達,商業繁盛。22參考答案:(1)用麻石制造的船“錨”,制造船身的馬尾松木等。(2)青瓷,白瓷。(3)到過的港口:寧波(明州)、杭州、泉州、廣州。(答對任何兩個均可)理由:它大量裝載有產自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地的瓷器;還有銅鏡、朱砂、胭脂盒、金腰帶、金戒指、金手鐲等.駛向的地方:南洋(東南亞)、印度(南亞)、阿拉伯(西亞)。(答對任何兩個均可)理由:沉沒時船頭朝向西南240度;船上有鎏金腰帶、金戒指、金手鐲;有兩具眼鏡蛇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練習五》具體內容及教學建議
- 長沙醫學院《兼并與收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手足口病合并肺炎護理
-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答案
- Web即時通訊系統課程
-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流分析與設施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企業文化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制圖與CAD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民族大學《實驗室安全與規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設計團體操創編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完整版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查房
- 2025年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往年題考
- 企業電動叉車充電安全管理辦法
- 養老服務中心經濟效益分析
- 網絡周期竊取演變-洞察分析
- 2025年度貨車司機招聘廣告發布合同3篇
- 基于幾類機器學習模型預測肥胖成因的分析比較
- 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評價考核標準
- 2025年中國聯通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科室質控方案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