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
必修一第五章
植被與土壤第一節植
被田家大院傾情力作必備干貨課標解讀1、了解植被群落,能說出森林、草原和荒漠的類型、分布、特點及與自然環境的關系。2、知曉植物特征對環境的適應性。3、能舉例不同的人類活動對植被的有利或不利影響。田家大院傾情力作目
錄CONTENT01植被與環境(1)02森林03草原與荒漠①草原:熱帶草原、溫帶草原②荒漠:熱帶荒漠、溫帶荒漠③自學窗:精品公園①天然植被、人工植被②植物種群、植物群落③植被地帶性④活動:校園樹木與環境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和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②活動:紅樹林環境適應性04植被與環境(2)
①環境影響植被:大尺度(緯向和經向地帶性)、中尺度(垂直地帶性、基帶)②小尺度(山地陰陽臉、人工林)③植被影響環境:植被作用
阿塔卡馬沙漠花海目
錄CONTENT05知
識
拓
展①森林成層現象、短生植物②猴面包樹、紡錘樹、駱駝刺③植物物候節律、植物增長與氣溫④菲律賓巧克力山⑤
原始次生林與人工林防水土流失差異、森林保護、西北荒漠區林業可持續發展、新疆和田低覆蓋度治沙;新疆楊、胡楊、沙棗、紅棗、蘋果、香梨組成的混交林,改為由紅棗、蘋果、香梨組成的混交林;喀什噶爾河流域綠洲植被覆蓋度提升的影響
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區出現了罕見的豐沛降雨。之后,奇跡出現了,曾經不毛的沙漠,遍地野花綻放,儼然成為花的海洋。
這片平常幾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為什么會短時間內變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會出現類似的現象嗎?圖5.1智利沙漠中的花海講練結合
索科特拉島石灰巖廣布,島上生長著獨特的植物——龍血樹,葉片為蠟質,生長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1.索科特拉島(
)A.北面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B.全年高溫多雨 C.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
D.屬于火山島2.龍血樹(
)A.樹冠寬大,為爭奪陽光
B.樹干粗壯,利于儲水C.蠟質葉片,可減少蒸騰
D.板狀根系,利于吸水
1.A
2.C
解析:1.由圖的經緯度可知,索科特拉島位于印度洋以西,亞丁灣以東,北與亞歐大陸的阿拉伯半島相望,A正確,C錯誤;由植被葉片為蠟質,可知該地不是全年高溫多雨,B錯誤;索科特拉島曾經與大陸相連,在大約600萬年前,索科特拉島與大陸分離,為大陸島,D錯誤,故選A。
2.受寒流和東北信風影響,該島嶼氣候炎熱干旱,巨大密集的樹冠使地面陰涼,減少蒸發,A錯誤;枝干粗壯利于收集水分并將其導流至根系,B錯誤;蠟質葉片有利于反射太陽光、減小蒸騰,保存水分,C正確;板狀根系,主要起到支撐樹干的作用,D錯誤,故選C。
一、植被與環境
(1)天然植被、人工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澤等,叫做天然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如經濟林、人工草場、城市綠地等,叫人工植被。
一、植被與環境
(2)植物種群、植物群落:在一定區域內,同種植物的全部個體形成種群;同一時間內生活在一定區域中各種植物種群的集合,構成植物群落。一般來說,在環境條件優越的地方,群落結構復雜,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種類豐富;在環境條件嚴酷的地方,只有少數高等植物能夠適應,群落結構相對簡單。植物群落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如隨著降水量的增加,我國北部某些地區的半流動、半固定沙地逐漸固定,其植物群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比如草原地區的過度開發,可能導致草場退化,進而發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
一、植被與環境
(3)植被地帶性:
天然植被一般按類型有規律地分布在適宜其生長地地方,并具有適應當地環境地特征。講練結合
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生物多樣性豐富,其中高等植物就達4200多種。許教授帶著學生去山地實地考察,遠遠望去,植被茂盛,一片蔥綠,當他們深入林下時卻發現天然林下有大量絞殺植物(絞殺植物纏繞在高大樹木的枝干上,與被絞殺植物爭奪養料和水分,若干年后被絞殺植物就會因營養和水分不足而逐漸死去)分布,有些地方絞殺植物的覆蓋面積甚至已達到60%。(1)推測海南島植物多樣性豐富程度的空間差異。(2)分析絞殺植物所帶來的生態危害不易被發現的原因。(3)分析絞殺植物的肆意蔓延對海南島水資源的影響。
(1)中南部山地丘陵地區植物多樣性豐富;沿海平原地區植物多樣性較低。
(2)絞殺植物從外部觀察不易發現,只有深入林下考察才能發現;山地地區多分布有熱帶雨林,植被茂盛,很難進行大規模實地考察;絞殺植物對植物的絞殺需要若干年的時間,持續時間較長,不易被發現。
(3)海南島地形中間高四周低,河流短小湍急,難以儲存淡水,主要靠森林植被涵養水源;而絞殺植物的肆意蔓延會導致高大樹木的死亡,植物多樣性降低,導致森林涵養水源能力下降,從而造成海南島水資源短缺。(83、84頁)
通過調查,了解校園樹木與環境地關系
校園樹木調查應根據校園實際情況,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也可獨自進行。通過校園樹木調查,體會因地制宜進行校園綠化的意義。
1.實地觀察并記錄
按照一定的順序,開展校園樹木調查,對每株樹木進行編號,并參照表5.1登記。
2.室內整理
(1)對于不認識的樹木,可通過網絡查詢、查閱資料或請教相關
人員等方式解決。
(2)統計每種樹木的植株數量,并按數量由多至少排序。
(83、84頁)
通過調查,了解校園樹木與環境地關系
3.相關研究
(1)查閱資料,了解每一種樹木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如氣溫、濕度、光照、土壤等。
(2)查閱當地氣溫、土壤等信息。
(3)將每種樹木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與當地環境條件比較,并結合經驗把所有樹種分為“當地樹種”和“引進樹種”兩類。
(4)針對“引進樹種”類樹木的生長狀況(如良好或不佳),探究原因。
4.提出合理化建議
可以“因地制宜綠化校園”為題,對校園綠化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森林
森林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可分為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等。
一、森林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區。世界上最繁茂的植被類型,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
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變化。上層喬木樹干高大,樹基常有板狀根,老干上可長出花枝(莖花現象)。木質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發達,林中常有絞殺植物附生。
?板狀根作用:解決了熱帶雨林中樹木根系難以進入深層土壤又要對地上沉重部分進行支撐的難題。?垂直分層的原因:不同植物對光照的要求不同,上層喜光,下層喜陰。?大量藤本植物纏繞喬本一直到達喬木樹冠的目的是:獲取更多光照。熱帶雨林滴水葉尖講練結合
每年二、三月,絞殺榕的果實成熟,成為鳥類食物。未消化的果實隨鳥類糞便排泄在其它大樹的樹皮裂縫或枝極上,進而發芽生根。絞殺榕的部分根系扎入樹木表皮中吸取水分和營養,另一部分插入土中,枝葉也快地伸向空中。最終原有大樹死亡腐爛,留下絞殺榕枝條織就的網狀樹干傲然而立。1.絞殺榕大量分布于我國(
)A.云南省 B.遼寧省 C.陜西省 D.江蘇省2.大樹被絞殺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水分不足②光照短缺③養分不足④樹干折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絞殺榕所處森林(
)A.生物品種較少
B.秋冬季節落葉C.均為高大喬木
D.垂直結構豐富
1.A2.C3.D
解析:1.分析該地區處于高溫高濕的熱帶雨林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區,A正確,而遼寧省、陜西省、江蘇省緯度較高,二三月植物的果實不可能成熟,BCD錯誤。
2.在絞殺榕生長的過程中,寄生根沿著喬木的樹干伸到地面,插入土中,把土壤里的養分強奪過來,使得原來的大樹缺乏營養;同時寄生根的枝葉也快速地伸向空中,茂密的葉子阻擋了陽光,使大樹的樹冠窒息而亡,最終使大樹倒下。據此分析,②③正確,大樹被絞殺主要是由于寄生根大量吸收了部分養分和茂密的葉子遮擋了陽光,使得原來的大樹在缺乏營養和光照的情況下,發生死亡,因此水分不足不是一個主要原因,①錯誤,結合材料原有大樹死亡腐爛,樹干依然挺立,④錯誤。
3.該地區位于云南的熱帶季雨林地區,同時結合絞殺榕生長繁殖狀況進行分析,該地區應為水分、熱量非常充足的地區,說明植被生長茂盛,植被以高大的喬木為主,還有眾多的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整個群落結構復雜,生物種類多,為常綠林,垂直結構復雜,D正確,ABC錯誤。
一、森林
?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終年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陸續進入果期。與熱帶雨林相比,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結構較簡單,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較少,少板狀和莖花現象。
常綠闊葉林帶革質葉片油桐
一、森林
?常綠硬葉林:群落結構相對較簡單,只有喬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一般株高較矮、樹干粗壯,耐旱性強,葉片常綠堅硬,較小,多蠟質層,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樹皮的木栓層特別發達,以適應夏季炎熱干燥的氣候。
講練結合
我國分布著以櫟屬高山櫟組為主要建群種的硬葉常綠闊葉林,是分布區主要的薪柴來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強。該森林類型既有由高大喬木構成的森林,又有由小喬木構成的矮林,還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圍可從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線附近。
研究發現,硬葉常綠闊葉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廣且連續,其目前分布狀況與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關系。(1)簡述我國目前硬葉常綠闊葉林的分布特點。(2)分別指出海拔3.2km以下、以上我國高山櫟林植株平均高度的變化趨勢,并分析形成原因。(1)分布范圍廣,不連續分布在川西、滇北和藏東南的高山峽谷地帶(或河流兩岸的山坡地帶);分布緯度較低;海拔跨度大。(2)3.2km以下,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而增高,其原因是過度樵采等人類活動導致,海拔越低砍伐越嚴重,砍伐后萌生的樹木較低矮3.2km以上,植株平均高度隨海拔上升而降低,其原因是隨著海拔上升,水熱及其土壤條件變差,風力變大,導致植株矮化。講練結合
我國分布著以櫟屬高山櫟組為主要建群種的硬葉常綠闊葉林,是分布區主要的薪柴來源,砍伐后其萌生能力很強。該森林類型既有由高大喬木構成的森林,又有由小喬木構成的矮林,還有灌木林,其分布范圍可從海拔1200米,一直到4200米的林線附近。
研究發現,硬葉常綠闊葉林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前分布廣且連續,其目前分布狀況與青藏高原隆起有直接關系。
(3)說明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對我國西南地區硬葉常綠闊葉林分布的影響。
青藏高原隆升,使該地氣候不斷寒化、旱化,自然環境的巨大變化導致其分布面積大大縮小(僅分布在高原東南部和邊緣的橫斷山區);高原隆升導致橫斷山脈隆起,地勢高差變大,地形、氣候變得復雜多樣,使其只分布在適合生長的地方,呈現碎片化(難以相互連接形成完整的自然帶)。
一、森林
?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溫帶季風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喬木一般具有寬闊的葉片,夏季盛葉,達4—6個月;冬季落葉,以減少水分及能量流失,達3—4個月。
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春季萌葉抽枝;夏季葉色鮮綠,枝繁葉茂,林冠郁閉;秋季葉色轉黃,樹葉凋零;冬季則完全無葉。革質葉片落葉闊葉林帶
一、森林
?亞寒帶針葉林:又稱泰加林,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
往往是由單一樹種構成的純林,群落結構簡單。主要由耐寒的針葉林喬木組成,以松、杉類植物為主,樹葉為針狀,以抗寒抗旱。
革質葉片亞寒帶針葉林(85、86頁)
分析紅樹林植物特征的環境適應性
紅樹林因由紅樹科植物組成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淤泥深厚的潮間帶,多見于海灣或河口地區。(85、86頁)
分析紅樹林植物特征的環境適應性
紅樹林植物具有以下特點。
?支柱根和板狀根。紅樹林發育著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樹干基部生出,逐漸向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狀的穩定支架,縱橫交錯,高度過人。有些樹種發育明顯的板狀根,高30—50厘米。
?呼吸根。紅樹林發育各種形狀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呼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通氣,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可貯藏空氣。呼吸根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
?“胎生”。紅樹科植物的種子在還沒有離開母樹的果實時就開始萌發,長出綠色棒狀的胚軸,長13—30厘米,下端粗大,頂端漸尖,到一定時候便和果實一起下落或脫離果實墜入淤泥中,數小時內即可扎根,生長成為獨立的植株。胚軸組織疏松,含有空氣,可長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發育可排鹽分的腺體。(85、86頁)
分析紅樹林植物特征的環境適應性1.針對上述紅樹林植物的特點,分別說明其適應的環境特點。
紅樹林生長在淤泥深厚的潮間帶,呼吸根凸出淤泥,有通氣和儲氣構造,便于退潮時通氣,漲潮時儲氣,保證植物體的持續呼吸。2.說明紅樹林對其所在海岸地區生態環境的意義。
有密集的支柱根,可以防風消浪,緩解潮流對灘涂的沖刷,促淤保灘、固岸護堤;發達的呼吸根具有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二、草原與荒漠
在熱帶和溫帶,當水分條件不能滿足森林生長時,便出現以草本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區,則形成荒漠植被。
?熱帶草原:位于干旱季節較長的熱帶地區,是以旱生草本植物為主,星散分布著旱生喬木、灌木的植被。雨季降水豐富,草原茂盛;旱季降水稀少,草原枯黃
。
二、草原與荒漠
?溫帶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叢生禾草植物占優勢,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結構,如葉面積小,葉片內卷等。夏季熱量充足,降水相對較多,草原茂盛;冬季寒冷干燥,草原枯黃。草原(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
二、草原與荒漠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區,可分為熱帶荒漠、溫帶荒漠等。荒漠的顯著特點是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積裸露,植物種類貧乏,群落結構簡單。
為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荒漠植物有的葉面積縮小或退化,呈鱗片狀或為刺,以減少蒸騰;有的莖葉覆蓋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熱;有的長肉質莖葉,以儲存水分?;哪参锎蠖嘤邪l達的根系,以便從土壤的深處或廣大面積的土壤中吸取水分。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當迎來合適的降水,即能完成生命活動的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哪釒Щ哪蜏貛Щ哪┲v練結合
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可利用低于土壤溶液鹽度的咸水灌溉,形成利于植物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保障植株成活。我國某地抽取豐富的地下咸水滴灌,在公路兩側成功種植灌木防護林,如下圖所示。1.防護林種植成功,關鍵得益于該地(
)A.植物耐鹽堿能力強
B.地下水鹽度相對較低 C.土壤溶液鹽度高
D.地表水資源缺乏2.該地抽水所需的供能最佳方式是(
)A.柴油發電 B.太陽能發電 C.風能發電
D.核電
1.A2.B
解析:1.該地咸水鹽度相對較低,低于土壤溶液鹽度,因植物耐鹽堿能力強,所以有利于樹木的生長,A正確,BC錯誤。干旱、半干旱地區,地表水資源缺乏,不利于防護林種植,D錯誤。
2.該地多沙漠,晴天多,降水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B正確。柴油發電成本高且污染大,A錯誤。風能發電不穩定,核電發電成本較高,不適合當地,CD錯誤。(87頁)
精品公園“精”在何處2002年,在北京市精品公園評比中,皇城根遺址公園入選?;食歉z址公園于2001年建成,長2.8千米,平均寬29米,在北京公園中無論名氣、歷史還是規模都很不起眼。可是,這座不起眼的公園,為什么能成為精品中的精品呢?
從生態效益的角度看,皇城根遺址公園的綠化設計有四個方面值得稱道。第一,全部選用當地樹種。在此之前,北京新建公園的景觀設計和綠化往往關注“好看”的樹木,甚至選擇南方的一些樹種。第二,多樹種混栽。據介紹,小小的皇城根遺址公園栽植70多種樹木,從而改變了綠化采用單一樹種或少數幾種樹種的做法。第三,喬灌草圖5.12皇城根遺址公園景觀結合,綠化具有垂直層次,且地表的植被覆蓋度很高,鮮見裸露地面。第四,綠化率高。公園總體綠化率在90%以上,改變了城市公園多大面積硬地廣場的設計。
皇城根遺址公園的綠化設計和良好的生態效益,為廣大地區的植樹造林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三、植被與環境(2)
植物的形態和生活機能,以及它們的分布等,都緊密地依賴于所生活的環境。
(一)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決定于氣候條件,特別是其中的熱量和水分條件,以及兩者的組合狀況。由于太陽輻射提供給地球的熱量,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帶。受氣候的影響,植被形成帶狀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各地水分條件不同,植被分布發生明顯的變化,由森林依次變為草原、荒漠。講練結合
斯匹次卑爾根群島上植被主要是苔原,如地衣和苔蘚類,僅有的樹木是小極地柳和矮樺木。1.影響該群島多數植物緊貼地面匍匐生長的因素是(
)A.風力
B.光照 C.土壤
D.水源2.該群島苔原植物生長非常緩慢的原因是(
)A.人類破壞
B.風浪侵蝕 C.氣溫低,且凍土排水差
D.動物啃食
1.A2.C
解析:1.該島多數植物矮小且緊貼地面匍匐生長,其原因主要是該島緯度高,氣候寒冷;受極地東風影響,風力大,植物緊貼地面匍匐生長,可抗風、保溫及減少植物蒸騰,A正確。與光照、土壤、水源關系不大,BCD錯誤。
2.該島苔原植物生長非常緩慢的原因主要是:緯度高,氣溫低,凍土廣布;苔原植物生長在凍土層上,而凍土垂直排水能力很差,植物的根淹在水中,缺乏足夠的氧氣和營養,C正確。因緯度高,氣候寒冷,人類破壞、動物啃食活動較少,對植物生長影響不大,AD錯誤。風浪是影響植物矮小的原因,不符合題意,B錯誤。
三、植被與環境(2)
(一)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在中尺度上,在一定高度的山區,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隨著海拔的增加而變化,形成山地垂直氣候帶。與此相應,植被出現垂直分帶現象。
從山麓到山頂自然帶分異類似于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山體的緯度越低、相對高度越大,自然帶類型越多。
垂直帶譜的起始帶稱為基帶,垂直自然帶的基帶與當地水平地帶的水熱條件相適應。例如,南迦巴瓦峰的基帶為熱帶季雨林帶,天山的基帶為溫帶荒漠、灌叢帶。講練結合
團狀福祿草為多年生墊狀草本植物,呈半球形,高2.5一11厘米,直徑10一15厘米主根粗壯,木質化。莖圓柱形,緊密叢生,基部木質化。葉片細小呈鉆形,葉片密集成覆瓦狀排列(葉片邊緣彼此覆蓋)。1.推斷團狀福祿草主要分布在(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2.團狀福祿草生存環境特征分析正確的是(
)①主根粗壯木質化可以防風
②葉片密集利于蒸發散熱③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強風
④葉片覆瓦狀排列可保溫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B2.A
解析:1.福祿草屬于高山草甸,團狀福祿草主要分布區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地上,福祿草主要分布在東北平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等地的可能性較小,原因是這些地方海拔較低,分布高山草甸的可能性較小,B正確,ACD錯誤。
2.在高海拔地區生存,熱量條件差,蒸發弱,故其不可能葉片密集利于蒸發散熱,②錯誤;高海拔地區風力強勁,氣溫較低,熱量條件差,主根粗壯木質化可以防風,葉片覆瓦狀排列可保溫,據圖可以看出其外形呈半球形可抵御強風,①③④正確。講練結合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有一種生長極其緩慢的綠色墊狀植物。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緊密并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1.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的作用是(
)A.保持植物溫度
B.增強抗風能力 C.減少水分蒸發
D.減弱光合作用2.根據該植物的生長特征推測當地(
)①多大風②氣溫低③濕度大④光照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C2.A
解析:1.植物表面覆蓋蠟質層主要是為了增加對于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減弱植物葉片的溫度,減少水分蒸發,A錯誤,C正確。與抗風能力、光合作用關系不大,BD錯誤。
4.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地上,海拔高,氣溫低,生長緩慢,②正確;由“該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緊密并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可知,植物葉面覆蓋著蠟質層是因為海拔高,太陽輻射強,光照強,減少水分蒸發,③④錯誤。貼近地面或巖石生長,是為了適應高山地區多大風的條件,增強抗風能力,①正確;所以A①②正確,BCD錯誤。
三、植被與環境(2)
(一)環境對植被的影響
?在小尺度上,受地形(坡向、封閉性)、洋流、土壤、人類活動等影響,植被會發生局部差異。例如:山地陽坡和陰坡植被不同,馬尾松生長在陽坡,而冷杉生長在陰坡。在較干旱地區,山地陽坡由于蒸發大,水分缺乏,植被稀少;陰坡由于蒸發弱,水分較多,植被茂密。
人工林
三、植被與環境(2)
(二)植被對環境的影響通過植物蒸騰,大氣獲得了水汽。植物殘體進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機質。通過光合作用,影響空氣質量。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影響地表徑流和下滲。
三、植被與環境(2)
(二)植被對環境的影響
人們要特別重視以各種方式(例如植樹造林)來恢復植被,以便改善整個生態環境。講練結合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北部,年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43.3℃,年均6級以上的大風日數47天,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林場的建設者經過摸索,在、樹木生產季節,改進傳統的遮陰育苗法(采用網紗覆蓋或者蔭棚遮陰等措施的育苗方法),采用高床育苗法,使樹苗成活率明顯提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0%。1.相對于遮陰育苗法,塞罕壩采用高床育苗法的優勢是(
)A.增加地表粗糙程度,減弱風力
B.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C.增加土層厚度,提高土壤溫度
D.增加光照強度,利于樹苗生長
1.C
解析:1.此地年平均氣溫較低,生長季節(夏季)遮陰育苗法遮擋陽光,使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少,地溫較低,樹木幼苗成活率低。高床育苗法可以增加土層厚度,加大地形坡度,使地表接受更多太陽輻射,提高土溫,提高苗木成活率,C正確。講練結合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北部,年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43.3℃,年均6級以上的大風日數47天,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林場的建設者經過摸索,在、樹木生產季節,改進傳統的遮陰育苗法(采用網紗覆蓋或者蔭棚遮陰等措施的育苗方法),采用高床育苗法,使樹苗成活率明顯提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0%。2.塞罕壩營造綠水青山對北京市的主要生態意義是(
)A.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B.提供旅游和休憩場所,融入自然C.調節區域小氣候,減少沙塵暴發生
D.增加河流汛期流量,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2.C
解析:2.北京的產業結構以高新技術產業與第三產業為主,A錯;提供旅游與休憩場所不是生態意義,B錯;塞罕壩位于北京的上風向,且海拔高,植樹造林可以減少北京的沙塵天氣,C對;華北地區夏季進入汛期,此季節缺水不嚴重,D錯。知識拓展
森林成層現象
在穩定的植被中,不同種類的植物群體,通過爭奪陽光的生存競爭,占據一定的垂直空間,從而形成分層明顯的垂直結構。不同氣候的地方,植被的垂直結構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氣溫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垂直結構越豐富。
光照強度強弱垂直結構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
短生植物
生命周期很短的植物,如一些沙漠中的花。短生植物是適應干旱地區的一種特殊類群,在沙漠中短暫的雨季,迅速完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成熟的生命全過程,以種子度過嚴酷的旱季。
2021年10月13日,智利阿塔卡馬沙漠鮮花盛開。在季節性降雨頻繁的年份,會出現一種被稱為“沙漠開花”的自然現象。大約200種沙漠植物的種子在降雨后約兩個月突然發芽。
智利沙漠中的花海
猴面包樹、紡錘樹
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是非洲稀樹草原中一種非常奇特的常綠喬木。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猴面包樹樹干粗大,直徑可達9米,最粗的樹干基部圓周達50米,為世界上最粗的樹木之一。猴面包樹還是著名的長壽植物,樹齡長達5000余年。在巴西高原東北部,紡錘樹特別引人注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里。紡錘樹樹干粗大,上下兩端較小,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5米。紡錘樹稀松柔軟的木質部是一個特殊的“儲水室”,一顆大樹可儲水2噸左右。旱季來臨,綠葉紛紛凋零,紅花競相綻放,這時,紡錘樹就好似插著紅花的特大花瓶。
粗大的樹干:猴面包樹、紡錘樹生長地區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粗大的樹和疏松的木質部,有利于雨季時貯存大量水分。猴面包樹紡錘樹
駱駝刺駱駝刺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的沙漠和戈壁。駱駝刺地下根系十分發達,能在大范圍內尋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上部分又有效地減少了水分蒸騰,使駱駝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來。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植物物候節律
隨著氣候條件按時間有規律地變化,植物也按一定順序度過它的發育期:從開始積極的生命活動,經出蕾、開花、結實、營養期結束,直到休眠。這種現象叫作植物的“物候現象”。同期物候的空間變化,可反映溫度的空間分布趨勢。如在我國東南部早春,從廣東沿海至26°N附近的福建福州、江西贛州一帶,緯度每北移1°,桃樹始花日期平均推遲10天。同期物候在山區的垂直分布,可直觀地反映山區氣候的垂直變化。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直觀地體現了從九江到廬山上物候的垂直分布梯度。
植物體增長與氣溫
植物體的增長取決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質的數量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機質的數量。產生得越多而消耗得越少,則植物體增長得越快。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氣溫的影響。植物在某一溫度范圍內光合作用較強,而呼吸作用較弱,從而有機體增長最快。
喜冷作物熱量條件改善的后果
馬鈴薯是喜冷涼的作物,如果將它們栽培到低緯度平地或低緯度山區低洼谷地,隨著氣溫的升高,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質將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質,從而導致減產。
菲律賓巧克力山
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深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當地熱帶季雨林茂密。但是,島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巖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成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
巧克力山只長草不長樹:巧克力山是由石灰巖形成的小山丘,風化殼厚度小,形成的土層較薄,這種土層在熱帶季風氣候的強降水條件下易被沖毀流失;故當地因土層薄,而難以生長樹木。
最佳觀賞時間為每年5月份:每年的3—5月是熱帶季風氣候的干季,降水少。5月是當地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時期,氣溫高,蒸發旺盛,所以草類干枯,轉為褐色,是最佳觀賞時間。
自然恢復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國內箱包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國內油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國內化學肥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啞侍者電梯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吸塵器市場占有率調查及未來需求消費規模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可再生離網能源收集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醫用消毒袋市場需求現狀調研及未來銷售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包裝印刷行業風險投資發展分析及投資融資策略研究報告
- 公牛托養合同樣本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高密度磁盤箱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T-SSFSIDC 021-2024 認股權綜合服務工作準則
- 2024年廣東省中考數學試卷(附答案)
- 2025年江西省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長郡二十校)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數學試題
- 咨詢公司費用報銷制度及流程標準
- 2025-2030年中國乳膠醫用手套市場前景規劃及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 2025數據要素可信共享交換標準規范
- 鄉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方案
- 川教版(2024)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跨學科主題活動-在線健康小達人》教學實錄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英語課堂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策略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