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列地區經依法定程序可以興建污染性工業的是()。A.居民稠密區B.水源保護區C.風景游覽區D.城市下風向正確答案:D2.秦朝《田律》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材山林及雍堤水。”這實際上就體現了現代所說的()。A.“物物相關”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復”律D.“負載有額”律正確答案:D3.我國規定貿易性動物產品檢疫工作的承擔部門是()。A.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B.國家商檢部門C.國家動植物檢疫機關D.林業主管部門正確答案:B4.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關系是()。A.人與人之間的關系B.人與物的關系C.人與自然的關系D.人與環境要素的關系正確答案:A5.下列不屬于《固體污染物環境防治法》的防治對象的是()。A.工業固體廢物B.城市生活垃圾C.排入水體的廢水D.液態廢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廢物正確答案:C6.對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實行的“三化原則”指()。A.減量化B.資源化C.清潔化D.無害化E.防治化正確答案:ABD7.大規模環境污染在人類歷史發展階段中首次出現在()。A.人類社會早期B.以農業為主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C.產業革命以后到20世紀50年代D.當前正確答案:C8.組成生態系統的四部分是()。A.空氣、陽光、水、土壤B.人類、動物、植物、無生命物質C.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無生命物質D.生產者、一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正確答案:C9.解釋環境標準是指為了維護環境質量、控制污染,從而保護人群健康、社會財富和生態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種技術規范的總稱10.解釋水土保持是指對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預防和治理措施。11.解釋大氣污染大氣污染是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12.解釋環境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13.生態學上的“相生相克律”,與環境保護有什么關系?相生相克,是生態學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指在生態系統中每一-物種都占據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們相互依賴、彼此制約、協同進化。14.我國關于保護耕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國家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非耕地。這和在這部法律的總則中所確立的切實保護耕地是基本國策,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的規定是完全一致的,將保護耕地提高到了中華民族生存和整個社會穩定的高度來對待。2.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一是占用耕地的要“占多少,墾多少”,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就應當繳納耕地開墾費;二是以省為單位,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3.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基本農田是為了保證主要農產品基本需求而劃定并嚴加保護的耕作區域,土地管理法對基本農田的劃定范圍作了具體規定是有重要作用的,可以使應該保護的農田劃入進來,防止該劃入的不劃入,不該劃入的而形式上劃入充當其數。為了能準確地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管理法還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鄉(鎮)為單位進行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部門會同農業部門組織實施。同時。為了從數量上有必要的控制和基本的保證,還規定以省為單位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區域內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不能少于百分之八十,但可多于。4.保護耕地的必要措施。或者說是為了嚴格地保護耕地,土地管理法有針對性地作出了若干特別規定,包括:應當采取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節約使用土地,能利用荒地、劣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禁止破壞耕地,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鹽漬化、污染土地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對已閑置、荒蕪的耕地采取嚴厲的措施:鼓勵合理地開發未利用土地鼓勵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產田,整治閑散地和廢棄地;對因挖損、塌陷、壓占等使土地遭到破壞的,應當進行復墾,優先用于農業。這些規定是將實踐中證明了的有效措施上升為法律,以更有力地保護耕地,對一些破壞、浪費土地的行為列為法律禁止的事項,加大了保護耕地的力度。15.環境保護法有哪些主要特點?環境保護法有三個主要特點:綜合性,其所要保護的環境是由多種環境要素組成的統一體;科學技術性,直接而具體地反映著生態學基本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的要求;區域特殊性,因各地的環境條件不同而不同。16.當代環境問題突出表現為哪幾方面?一是突發性重大污染事故頻頻發生,二是出現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三是出現大規模的生態破壞。1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A.對B.錯正確答案:A18.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A.對B.錯正確答案:A19.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改善環境,依照有關規定轉產、搬遷、關閉的,人民政府應當予以支持。()A.對B.錯正確答案:A20.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杜絕廢棄物的產生。()A.對B.錯正確答案:B21.公民應當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實施環境保護措施,對生活廢棄物進行統一放置,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損害。()A.對B.錯正確答案:B22.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A.對B.錯正確答案:A23.村民甲不滿意鄉政府和村委會同意劃定分配的宅基地,與其鄰居乙商量,將乙承包的耕地以5000元價錢“買下”。至此時,乙幾乎常年在外打工,已連續2年半棄耕拋荒。甲在此耕地上開始建房,后被鄉政府發現,責令拆除已建地基、恢復原狀并處以罰款。”問:(1)甲違反了我國法律的哪些規定?(2)乙的行為是否違法?應如何處理?答:(1)甲的行為違反了《土地管理法》關于“耕地保護”的規定。此耕地是乙承包的集體所有的,乙無權出賣,甲也無權購買。甲擅自占用耕地的行為是違法的,乙所謂“出售”的行為是違法的,他僅是承包經營者,在合同期內有依法定目的使用的權利,但無權進行出售。其次,乙的棄耕拋荒行為也被《土地管理法》禁止,發包方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1.我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機構的包括()。A.環境保護部B.各級公安機關C.民航管理部門D.地方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正確答案:ABCD2.我國環境保護法中環境污染賠償責任的免責條件包括()。A.戰爭行為B.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C.第三者或者受害者自身的過錯D.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正確答案:ABD3.國家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實行淘汰制度。A.工藝B.設備C.產品D.人員正確答案:ABD4.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行為主體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有()。A.賠禮道歉B.排除妨礙C.賠償損失D.恢復原狀正確答案:ABCD5.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根據行為違法的性質和情節的不同,可以對違法單位處以()的行政處罰。A.警告B.罰款C.停業D.關閉正確答案:ABCD6.我國環境保護法規確立的環境污染危害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為()。A.過錯責任原則B.無過錯責任原則C.公平責任原則D.誠實信用原則正確答案:B7.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正確答案:A8.當事人對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行政復議時效期限()內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在行政訴訟時效期限()內提起行政訴訟。A.60日20日B.50日20日C.50日15日D.60日15日正確答案:D9.解釋限期治理制度指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和在特殊保護區內超標排污的已有設施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限定其在--定期限內完成治理任務達到治理目標的法律規定的總稱。10.解釋“三同時”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自然開發項.目以及可能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其他工I程項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和其他環境保護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法律制度。11.解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開發活動和各種規劃,預先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提出環境影響及防治方案的報告,經主管當局批準才能進行建設這樣的制度。12.解釋環境監測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代表環境污染和環境質量的各種環境要素(環境污染物)的監視、監控和測定,從而科學評價環境質量及其變化趨勢的操作過程。13.簡述公害的概念和特點。答:公害”定義為:由于事業活動和人類其他活動產生的相當范圍內的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包括水的狀態以及江河湖海及其他水域的底質情況的惡化)、土壤污染、噪聲、振動、地面沉降(采掘礦物所造成的下陷除外)以及惡臭,對人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帶來損害。后來,日本的其他法律又規定,妨礙日照、通風等也是公害。14.簡述哪些組織可以成為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答:根據環保法第五十八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5.簡述民事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原因、意義。答:一、實行無過錯責任的原因:1、公害是現代工業的產物,大工業本身就屬于高度危險的嚴重污染危害環境的企業;2、公害民事賠償貴任實施過錯責任的歸貴原則不公平。二、實行無過錯責任的意義:1、有利于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2、有利于推動排污單位積極治理污染。16.簡述行政處罰的原則。答:第一、法定原則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第二、三公原則公開、公正、公平原則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及處罰中的有關內容必須公開。處罰公正原則要求不能違反公正的程序。處罰公平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中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行為人。既不能同等情況給予不同處罰,也不能不同情況給予相同處罰。第三、適應違法行為原則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亦即行政處罰的種類、輕重程度及其減免均應與違法行為相適應。第四、一事不再罰原則-.行為不再罰原則應在四個層面上運作。(1)行為不再理。行政主體對行為人的第一-個處理尚未失去效力時,不能基于同一事實和理由給予第二次處理,除非第二個處理是對第一個處理的補充、更正或者補正。如果第一個處理違法不當,行政主體應當先撤銷,再重新處理。如果第一個處理合法正確但未達行政目標,行政主體應充分考慮信賴保護原則,必須撒銷的,應依法給受損失的相對人一定的補償。(2)一行為不再罰。除了法律有明確規定或者依基木法理和法律規則合理推定,如合并處罰、一事多層罰、一事罰多人、一事多行為等情形以外,行政主體應嚴格遵循一一個行為-次處罰的原則。(3)一行為不再同種罰。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行政主體不能給予兩個以上相同種類的處罰。這主要指一個違法行為觸犯幾個法律條文的情形,即法理上所稱法條競合或者規范競合。一旦出現規范競合,應當允許各個法律條文對應的相關行政主體依據不同理由分別作出處罰。但為體現相對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體不能對行為人采取相同種類的處罰。(4)一行為不得兩次以上罰款。對于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無論觸犯兒個法律條文,構成幾個處罰理由,以及由幾個行政主體實施處罰,只能給予一次罰款。如果幾個行政主體對涉案違法行為都有權罰款,根據效力優先原則,應該是誰先罰款誰有效。17.現行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監督、檢舉和控告破壞環境行為的權利,并且還享有就建設項目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A.對B.錯正確答案:A18.我國環境保護法對人的效力范圍實行以屬人主義為主,以屬地主義、保護主義為輔的綜合性原則。()A.對B.錯正確答案:B19.在我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外資企業,與外國合資、合作企業等,都必須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A.對B.錯正確答案:A20.《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又稱《地球憲章》。()A.對B.錯正確答案:B21.限期治理的決定機關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A.對B.錯正確答案:A22.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A.對B.錯正確答案:A23.2011年9月,湖南某市發生嚴重大氣污染事件。21日凌晨,工業街一帶居民被有毒氣體嗆醒,感覺喉嚨堵、胸悶、全身乏力。居民紛紛用濕毛巾捂鼻口躲避。上午,群眾認為是位于該街中部的電鍍廠造成,出現圍攻情況,當地政府與公安機關將廠房封鎖停工。當日下午,該街又出現相同的氣體。小部分情緒失控的群眾推倒了電鍍廠圍墻,毀壞了一些設備,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萬余元。經市環保局調查,該污染事故是因為當地一農藥廠的化磷反應鍋使用不當致使防爆膜破裂,瀉入大氣反應生成酸雨和有毒氣體。因該廠在工業街東北方2公里處,東北風使有毒物質從電鍍廠平房上方侵入工業街,致使群眾誤認為電鍍廠為污染源。問:(1)農藥廠對工業街居民應承擔何種責任?為什么?(7分)(2)電鍍廠的損失是否應由農藥廠承擔?為什么?(13分)答:(1)農藥廠應當對該街居民承擔賠償責任。該廠的行為(使用不當致使發生事故)與居民們所受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2)電鍍廠的損失不應由農藥廠承擔。電鍍廠的損失是因為部分失控群眾造成,構成普通的民事侵權關系;而環境民事經權關系則僅存在在農藥廠和居民之間。農藥廠的行為與電鍍廠的損害之間沒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電鍍廠損失應由肇事者承擔。1.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只有()。A.物B.行為C.物和行為D.物和行為、精神財富正確答案:C2.下列行為符合《水污染防治法》要求的是()。A.新建無水污染措施的小型煉油廠B.船舶造成污染事故后向就近的船政機關報告C.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修建水上游樂場D.城市中被依法淘汰的設備轉讓給農村的企業正確答案:A3.新《環境保護法》第二條所規定的環境因素中比1989年12月26日發布施行的《環境保護法》第二條規定的環境因素增加了(?)這一環境因素。A.大氣B.水C.海洋D.濕地正確答案:D4.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有哪些舉措?()A.把環境保護確定為基本國策之一B.把“可持續發展”確定為發展戰略C.制定了三大環境基本政策D.完善了環境法律體系E.實施“西部大開發”正確答案:ABCD5.自然保護區可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A.核心區B.緩沖區C.外圍保護地帶D.實驗區E.風景區正確答案:ABD6.環境行政處分的依據是()。A.國家關于行政處分的法規B.事業單位內部的規章C.國家環境行政保護的法律法規D.企業單位內部的規章E.行政處罰法正確答案:ACD7.以下那些屬于環境破壞現象?(?)A.毀林開荒B.過量放牧C.掠奪性捕撈D.亂獵濫采E.植樹造林正確答案:ABCD8.依《水法》在航道范圍內禁止的行為包括()。A.廢棄沉船B.設置礙航魚具C.種植水生植物D.開采沙石E.修建堤壩正確答案:ABCD9.解釋無過錯責任又稱抗辯事由,是指環境法所規定的在因環境污染和破環造成他人財產和人身損害時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的事由。10.解釋聽證程序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通過公開舉行由有關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的程序。11.解釋按日連續處罰每天都要對違法行為者進行處罰,適用于行政處罰法中,環境保護法中也有涉及,目的是利用行政手段來糾正違法行為。12.解釋水土流失指由于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雨水不能就地消納、順勢下流、沖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當、地面植被遭破壞、耕作技術不合理、土質松散、濫伐森林、過度放牧等。13.簡述排污管理許可的原則。持證排放原則,總量控制原則,持續削減原則14.簡述生態保護紅線法律保障的主要制度。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是增強生態服務功能、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等改革舉措的關鍵環節,是提高生態保護監管水平的制度保障,也是防止和解決生態保護違法違規問題的主要途徑。15.簡述自然資源保護法的主要制度。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2.“三同時”制度:是指建設項目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3.排污申報登記制度。4.環境保護許可證制度。5.征收排污費制度。6.環境標準制度:注意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應嚴于國家標準。7.限期治理制度:注意限期治理的對象有兩類:-是位于特別保護區域內的超標排污的污染源,具體指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二是造成嚴重污染的污染源。16.簡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意義。1。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充足、安全、清潔的能源供應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保障。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長壓力大,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能源問題,不斷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戰略選擇,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基本要求。2。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生態系統脆弱,大量開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對環境影響很大,特別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長較快,對氣候變化影響較大。可再生能源清潔環保,開發利用過程不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對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環境、減排溫室氣體、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措施。農村是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最薄弱的地區,能源基礎設施落后,全國還有約1150萬人沒有電力供應,許多農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稈、薪柴等生物質低效直接燃燒的傳統利用方式提供。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加快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解決偏遠地區電力供應和農村居民生活用能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將農村地區的生物質資源轉換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為農村特色產業,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人,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4。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促進經濟轉型、擴大就業的重要選擇。可再生能源資源分布廣泛,各地區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件。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主要是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有效拉動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對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擴大就業,推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17.一切從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單位,應當申請領取《評價證書》,憑證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A.對B.錯正確答案:B18.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一般嚴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A.對B.錯正確答案:B19.上下級環境監測網之間為業務技術指導與被指導關系。()A.對B.錯正確答案:A20.礦產資源是一種可供人類社會利用的不可更新資源。()A.對B.錯正確答案:B21.草原是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不可以再生的自然資源。()A.對B.錯正確答案:A22.使用已經沙化的國有土地從事治沙活動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可以享有不超過70年的土地使用權。()A.對B.錯正確答案:B23.某市郊四個村委會起訴位于該市郊的水泥廠。原告訴稱,被告在生產水泥過程中超標排放粉塵,污染環境,影響農作物生長和人畜健康,給原告造成了損害,因而請求賠償11年的經濟損失共約693萬,水泥廠停產或搬遷。被告辯稱,水泥廠因建于十年動亂時期,初期的確有超標排污問題,但自《環境保護法》及其他法律公布以來,經過治理,排塵已經達標,成分性能與一般塵土相同,而不是水泥粉塵,因此不必承擔責任。該市中院審理此案,認為原告起訴依據是以硅酸鹽水泥粉塵為研究對象的實驗結論,而調查化驗發現被告排放粉塵主要為未經煅燒的生料粉塵。生料粉塵的危害尚無確切研究結果和定論。原告無法提供準確證據,因此不予支持。而被告以前確實有長期超標排放的行為,因此判決被告賠償該時期的損害,并一次性賠償原告35萬元。問:(1)該中院的判決是否恰當?為什么?(2)你認為合適的判決應當如何?(1)該中院的判決是否恰當?為什么?判決部分恰當,但存在以下問題:舉證責任分配不當:根據《民法典》第1230條,環境侵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原告只需證明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存在初步關聯,被告則需證明其行為與損害無因果關系或存在免責事由。本案中,法院以“原告無法證明生料粉塵的危害性”為由駁回訴求,實際是將因果關系舉證責任錯誤歸于原告,而非被告。被告應承擔證明“生料粉塵無害或與損害無關”的責任。若被告無法證明,則應推定因果關系存在。超標排放期間的責任認定正確:法院確認被告在治理前存在長期超標排放,判決賠償該時期損失(35萬元)是合理的。但賠償金額是否充分需結合具體損失證據評估,若原告主張的693萬有依據,則35萬可能偏低。達標排放后的責任處理恰當:若被告后期排放已達標,且無證據證明達標后排放仍造成損害,法院駁回此部分訴求是合理的。但需注意,達標排放并非絕對免責,若實際損害持續發生,仍需進一步審查。綜上,法院正確認定了歷史超標排放的責任,但錯誤分配了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導致未全面支持原告訴求。(2)你認為合適的判決應當如何?更合理的判決應包含以下要點:嚴格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告已證明被告存在污染行為(超標排放)及損害事實(農作物受損、健康問題),被告需舉證證明其排放(包括生料粉塵)與損害無因果關系。若被告無法證明生料粉塵無害或與損害無關,則應推定因果關系成立,支持原告全部或部分訴求。分階段認定責任:超標排放階段:被告明確承認治理前長期超標,應全額賠償該階段損失。賠償金額需根據實際損失計算(如農作物減產、醫療費用等),若原告提供證據充分,應接近其主張的693萬。達標排放階段:若被告證明排放達標且無證據顯示生料粉塵造成持續損害,可不承擔此階段責任。但若達標排放仍可能造成累積性損害(如土壤長期污染),需進一步鑒定。駁回停產或搬遷請求:搬遷或停產屬于極端措施,需證明現有排放對公共利益構成重大威脅。被告已達標排放且無確切證據表明生料粉塵存在重大風險,法院駁回該請求是合理的。引入專家鑒定:對生料粉塵的危害性,法院應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科學評估。若鑒定表明其與硅酸鹽粉塵危害性類似,則被告需承擔相應責任;若危害性顯著不同,則按實際影響劃分責任。最終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在超標排放期間的全部損失(需依據證據確定合理金額,可能高于35萬元);達標排放階段的責任因證據不足不予支持;駁回搬遷或停產請求;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主要部分。核心邏輯:環境侵權中,污染者的舉證責任更重,原告的初步證明不應被過度苛求,需通過科學鑒定與合理責任劃分實現實質公平。1.可再生能源包括()。A.風能B.太陽能C.水能D.天然氣正確答案:ABC2.我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A.一級保護區B.二級保護區C.三級保護區D.準保護區正確答案:ABD3.對于我國刑法規定的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類的刑罰種類,包括()。A.管制、拘役、有期徒刑B.無期徒刑、死刑C.罰金、沒收財產D.驅逐出境正確答案:AC4.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根據行為違法的性質和情節的不同,可以對違法單位處以()的行政處罰。A.警告B.罰款C.停業D.關閉正確答案:ABCD5.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的《人類環境宣言》,提出了當今人類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環境問題(?)。A.環境污染B.環境破壞C.發達國家的環境問題D.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正確答案:CD6.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行為主體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有()。A.賠禮道歉B.排除妨礙C.賠償損失D.恢復原狀正確答案:ABCD7.環境保護的基本手段包括(?)。A.行政、經濟B.科學技術C.宣傳教育D.法律正確答案:ABCD8.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的()舉行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A.赫爾辛基B.斯德哥爾摩C.約翰內斯堡D.巴塞羅那正確答案:C9.解釋行政處罰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10.解釋行政處罰情節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是指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而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11.解釋環境保護法中的刑事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法人和其他組織)因違反環境保護法,嚴懲污染或者破壞環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重大后果,觸犯罪法構成犯罪所應負的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12.解釋行政處分木單位內部的有關部門對有違法失職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和職工所給子的行政紀律處罰。如記過、記大過、降級、開除工職等。13.簡述國家對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規定。答:1.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保護管理。2、監視、監測環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3、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14.簡述環境噪聲污染的概念和危害。環境噪聲污染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危害主要有1影響人們工作和學習,干擾睡眠和休息。2危害聽覺3引發疾病和其他危害。4危害財物。15.簡述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任務、目的和作用。答:一、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任務是:1、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2、防治環境和其他公害。二、我國環境保護法的目的是:“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我國環境保護法的作用是:1、實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法律依據:2、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法制觀念的好教材;3、維護我因環境權益的重要武器;4、促進環境保護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保護世界環境的重要手段。16.簡述行政處罰的原則。行政處罰的原則指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應當遵循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準則。一、行政處罰公開原則《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3款規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任何法律都要遵守一定的立法程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也要公開,這是公開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面。二、行政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5條規定:“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既要發揮處罰的威懾、懲罰作用,又要發揮教育、引導作用,建立一個良性的行政管理體制。三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依法中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行政機關依法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是為了維護正常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非法損害違法行為嫌疑人的合法益。四、行政處罰法定原則《行政處罰法》第3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處罰最重要的原則,也是依法對行政處罰提出的根本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含義:1.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定的依據。2.行政處罰只能由行政機關或者其他有權機關實施。3.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法定的程序。五、行政處罰公正原則《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2款規定:“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是行政處罰公正原則。行政處罰不免除應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的原則《行政處罰法》第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構成了我國的法律責任制度,這三種法律責任的性質是不相同的,不能相互代替。17.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捐資或者自愿參與濕地公園保護工作。()A.對B.錯正確答案:A18.根據國際習慣法,任何國家若違反了國際義務并給相鄰國家造成越境空氣污染,就得承擔國際法上的責任。()A.對B.錯正確答案:B19.公害民事責任屬于《民法通則》中的一般侵權責任。()A.對B.錯正確答案:B20.在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A.對B.錯正確答案:A21.國際環境保護法調整的范圍包括人類賴以生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水使用合同標準文本
- 會議管理服務合同范例
- 個人債權置換合同標準文本
- 產品造型設計招標合同樣本
- 企業關聯咨詢合同樣本
- 修建農村房屋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門衛合同標準文本
- pos押金合同標準文本
- 麗水遮光窗簾加盟合同樣本
- 產權物業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屬精礦產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規范
- 2025年蘭考三農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第2部分:充換電服務信息交換
- 輸油管道安全培訓
- 2025美國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管理指南解讀課件
- 統編歷史七年級下冊(2024版)第7課-隋唐時期的科技與文化【課件】f
- 2025年河南省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橋梁檢測報告模板
- 2025年浪潮數字企業技術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課時精講14-物質的聚集狀態與晶體的常識(學生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