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崢觸學四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欣賞了解各類茶具及茶葉包裝設計。
2.根據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識,設計一張造型別致、圖案精美、色彩和諧、
內容豐富的介紹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提高對茶文化探究的興趣,增強熱愛中國
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茶是中國人的日常飲用品,也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愛,它與咖啡、可可被稱
為世界三大飲料。中國是發現和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
史書記載,茶“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莊子?盜跖篇》說:“神農之
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說,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還處于母系社
會,由狩獵逐漸進化到畜牧和初級農業的時代就開始發現和利用茶葉了。至公
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廣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葉買賣的文字記
載。唐代已是“比屋皆飲”、家家飲茶了。茶與陶瓷、絲綢一樣,是中華民族
對世界人民的卓越貢獻。
本課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葉包裝設計精
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教科書全面展
示了中國的茶文化,如茶的歷史、茶的制作工藝、飲茶的益處、茶葉的品種、
茶與藝術(如繪畫、書法、木雕)、茶館文化、不同時期的茶具以及設計精美
的茶葉包裝盒等,還展示了學生設計的介紹茶文化的卡片。
本課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領域很廣,這里安排2課時來教學。
第一課時主要了解中國茶文化的知識,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
源、種類及特點;我國有哪些名茶;怎樣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過程;飲茶有
什么益處;飲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葉包裝設計。通過教學,對于提高學
生的茶文化知識和審美文化修養,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第二課時主要在前一節課了解的茶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對茶文化的
關注點設計制作一張介紹茶文化的卡片。
2.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學習設計茶文化卡片。
難點:巧妙地設計茶文化卡片。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教科書。
(教師)課件、茶具、茶葉包裝盒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導人。
【1】教師拿出有包裝盒的茶葉,問:老師帶來了什么?學生回答后課件呈現
“茶”字,并在玻璃茶杯里泡上一杯熱茶,讓學生觀察茶葉在水中的姿態,欣
賞茶水的色澤,聞一聞茶水散發出來的清香。課件完整呈現課題:茶香四溢。
[2]請幾位學生品嘗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初步交流。
[11教師談話:剛才通過看、聞、嘗,對茶有了初步的感受,請問:你喝過
茶嗎?是什么茶?你家里有什么茶?你對茶的知識還有哪些了解?學生小組交
流后指名發言。
【2】教師談話:我發現同學們對茶知識的了解還是比較豐富的,這節課老師
將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討有關茶的知識,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茶文化。
3.深入探究。
[11分組討論。
①茶的歷史有多久?
②什么是中國茶文化?
③茶葉有哪些品種?
④茶葉的制作過程大概是怎樣的?
⑤你了解的茶具有哪些?
⑥你了解的茶葉包裝有哪些?
⑦你見過的茶館的環境設計是怎樣的?
⑧飲茶有哪些好處?
[2]分組逐一交流匯報,教師逐一歸納小結。
①茶的歷史有多久?
中國是發現與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陸羽根據《神農本草經》的記載,
認為飲茶始于神農時代,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樹原產于中國的西南部,
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著樹齡達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樹。四川、湖北一帶的古代
巴蜀地區據歷史的記載是中華茶文化的發祥地。從唐代、宋代至元、明、清時
期,茶葉生產區域不斷擴大,茶文化不斷發展,并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②什么是中國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三國前茶文化啟蒙:有文獻記載茶的制法和飲
用。晉代茶文化的萌芽:隨著文人飲茶的興起,出現茶的詩詞歌賦,茶被賦予
文化的印記。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公元780年陸羽著《茶經》,是茶文化形成
的標志。宋代茶文化的興盛:出現專業品茶社團,茶儀形成禮制,民間出現斗
茶。明、清茶文化的普及:茶類增多,茶具豐富,茶技有別,茶事、茶書、茶
詩及繪畫等豐富多彩。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茶具、包裝精彩紛呈,茶博館、茶藝館不斷增多,茶
文化研究、茶文化節、國際茶文化研討層出不窮。
a.茶葉的種類。
茶葉一般分為六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其他還有
花茶、磚茶等。
我國十大名茶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
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廬山云霧、安奚鐵觀音、武夷巖茶(注:不同年代
有不同的十大名茶排名)。
b.茶葉的制作過程C
不同的茶葉品種有不同的制作過程,采摘鮮茶葉后,主要是殺青阿、揉捻、
干燥、加工成成晶等。
c.茶具。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茶碗、茶盅、茶勺等這類飲
茶器具。
d.茶葉包裝。
茶葉包裝有金屬罐包裝、紙盒包裝、塑料包裝、薄膜袋包裝、紙袋包裝等。
e.茶館的環境陳設。
茶館的環境陳設有不同的風格,主要有:傳統風格、鄉土風格、自然風格、
復古風格、西洋風格、混合風格等。
f.飲茶的好處。
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蛋白質、脂肪,以及1()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
咖啡堿、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藥
理的作用。
4.發表感受。
通過學習,你對中國的茶文化有什么感想?
小結:
[1]中國是發現與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為祖先的
勤勞、智慧而驕傲。
[2]人們飲茶,不僅僅把它當作解渴的飲料,還把它看作是一種高雅的精
神享受和養生保健的途徑。從而形成了歷史悠久的茶文化。
【3】從各種茶具、各類茶葉包裝及茶館的形態中感受茶文化的信息。
5.拓展延伸。
了解本地的茶葉產品及本地的飲茶文化。搜集本地茶葉的圖片、文字及紙
質包裝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有關茶的圖片、文字及紙質包裝袋,水彩筆、剪
刀、膠水等。
(教師)課件、范作、搜集的各種茶葉包裝盒。
教學過程
1.談話導人。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知道了茶葉的歷史,還欣賞了各種茶具
和茶葉的包裝,感受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還讓同學們了解本地的茶葉產品及
本地的飲茶文化。同學們搜集的本地茶葉的圖片、文字及茶葉包裝袋等,都帶
來了嗎?
[2]請學生匯報自己搜集了什么。介紹自己了解的本地的茶葉。
【3】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了解本地的茶葉?
【4】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課件呈現有關茶葉的宣傳卡片。問:這些是
什么?
[5]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設計茶文化卡片。
2.探究學習。
(11了解茶文化卡片的設計要素。
提問:茶史化卡片是由哪些內容組成的?
學生交流問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呈現茶文化卡片的組成內
容。
①文字。提問:文字的內容有哪些?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文字的內容與
茶有關。一般可以寫茶葉的歷史、不同茶的特點、飲茶的好處、詩人寫茶的詩
句等。
②圖案。提問:茶文化卡片上圖案的內容都有些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小
結:圖案的內容也與茶有關系。
③色彩。卡片、文字、圖案都有不同的色彩。
[2]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設計形式、
通過欣賞討論,我們了解了茶文化卡片的一些內容,有文字、圖案、色彩
等。下面我們來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設計形式。
①文字.提問:這些文字為什么有大小?都是橫寫的嗎?是寫滿整張卡片
的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字有大小,主題寫大的字,內容寫小的
字。字的排列有橫寫和豎寫,而且不是寫滿整張卡片的。留出一些空間,視覺
上較為舒服。
②圖案。這些圖案不僅有大有小,而且位置也各不相同,請同學在課件圖
片中說明。這些圖案呈現的藝術形式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有攝
影、繪畫、紋樣等。
③色彩。文字、圖案、卡片底的色彩非常豐富,如何使這些文字、圖案更
清晰?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要注重色彩的對比。
[3]探究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設計。
①提問:這三張茶文化卡片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茶文化卡片的外形可以設
計成哪些形狀?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呈現各種卡片形狀。
②欣賞其他各種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設計。
3.嘗試創作。
【1】作業要求:設計一張有創意的茶文化卡片。
創作建議:
①可以根據學到的茶文化知識和教科書中提供的圖片、文字資料設計一張
宣傳茶文化的卡片。
②可以根據自己搜集的有關本地茶葉的資料,設計一張介紹本地茶葉的茶
文化卡片。
③可以通過繪畫、剪貼等方式進行創作。
【2】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3】學生課堂練習,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對好的、有新意的設計進行表
揚,以此來啟發其他同學。
4.作業展評。
[11展示學生創作的茶文化卡片。
[2]學生自我評價:介紹自己設計的茶文化卡片,說兌自己的創意及作品
的創作過程。
(3)同學欣賞評價: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張茶文化卡片,并說明理由。(引
導學乍主要從茶文化卡片在造型,文字、圖案及色彩等方面進行評價)
5.拓展學習。
課外上網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識,如茶馬占道、功夫茶、茶藝表演等,在
日常生活中關注了解更多與茶有關的生活用品。
第二課年年有余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魚紋裝飾的形式與特點以及傳統魚紋的藝術美感,知道中國文字
“魚”和“余”的諧音寓意,學會繪制魚紋裝飾。
2.運用變形、概括、夸張等方法,繪制出簡潔生動的魚紋,并能將魚紋進行
簡單的裝飾運用。
3.領會魚紋裝飾的藝術魅力,感受中國魚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熱愛中
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操。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魚在中國文化的譜系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中的福娃貝貝,其形象為魚,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
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年年有余”象征財富與收獲,
“魚躍龍門”寓意光榮與夢想。自古至今,人們用魚紋來裝飾器物及日常用品,
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寶。通過對這些人文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
境中學習美術,從而加強其對人類社會及文化的體驗,培養其對中華優秀傳統
文化的熱愛之情。
本課強調對魚基本特征的把握,運用變形、概括、夸張等方法,創造出天真、
富有童趣的魚紋。而魚紋不僅具有獨立欣賞的價值,也能作為一種裝飾紋樣,
在日常的生活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價值。本課特別強調美術學習貼近學生生
活,使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引導學生用魚紋裝飾身邊多種造型的物品,有
圓形、方形、扇形、菱形等。教科書中具體安排的圖片,便于教學時賞析,使
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魚文化及魚紋的設計與運用。
2.重點、難點。
重點:把握魚的基本特征,能運用概括、夸張的方法進行魚形紋樣的設計。
難點:魚紋設計的新穎性及美感,運用魚紋去裝飾各種造型的生活用品。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魚紋圖片資料、有關魚的故事,繪制工具。
(教師)課件、范作、魚紋圖片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導人。
[1]猜一猜:五千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畫魚的?并與自己平時廁的魚作比
較。
【2】出示魚紋彩陶盤(陶器),讓學生欣賞.
2.深入賞析。
[1]從陶盆上看出,j條魚紋,它們首尾相連……教師與學生一同欣賞分析
特點。
[2]欣賞實物一一魚:了解魚各部分的結構特征以及和魚紋比較異同,得出
方法。
教師:看看,你比較喜歡哪條魚的造型?和你畫的有什么不一樣?學生思考
并評述交流。
教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四條魚之間有什么聯系?(共同點)
學生觀察比較并交流成果。
3.強調方法并設計魚紋。
[11比一比。
比較兩組魚在表現方法上的區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線描表現方式。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提示:以面為主的表現形式和以線為主的表現形式。
[2]試一試。
運用變形、概括和夸張等方法,用線描的形式設計魚紋,并展示講評。
4.吉祥寓意及同齡人作品欣賞。
[11欣賞作品《連(蓮)年有魚》,知道諧音的用法,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
的愿望。
[2]欣賞同齡人作品,進一步了解魚紋的裝飾運用。
5.作業練習。
學生創作提示:設計魚的紋樣,構思組合方式,裝飾自選圖形,寄石美好祝
福。
6.作業講評。
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并加以鼓勵。
7.課后拓展。
欣賞不同時期關于中國魚文化的藝術作品,并簡要介紹其特點,激勵學生課
外去學習。
第三課節日的徽標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節日文化、掌握徽標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2.欣賞不同的節日徽標,發現其中的設計原理,嘗試用手繪的形式設計一個
節日徽標。
3.理解傳統節日的意義,樹立繼承傳統的意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通過欣賞經典的節日徽標設計作品,了解節
日文化,感知徽標設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繼承傳統
節日文化的意識。
教學中,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相互啟發創意思路,
探究和總結出徽標設計的創意方法和思維途徑,學會圖形徽標、文字徽標和復
合徽標三種不同的徽標設計形式,從而提高設計能力。本課的學習將應用于學
生的學習生活中,使學生了解設計與應用的密切關系。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徽標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嘗試設計節日徽標。
難點:設計有創意、有內涵的節日徽標。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可自由選擇彩色水筆、油畫棒、彩色鉛筆、簽字筆等。
(教師)課件、范例、淺色卡紙。
教學過程
1.教學導入。
【1】教師宣布學校體育節即將舉行,要為體育節征集一個有意義的徽標,因
此開展體育節徽標設計大賽。
[2]揭示課題:節日徽標。
2.新課。
【1】欣賞各類活動徽標設計,了解徽標設計的作用。
[2]以“第9屆亞洲藝術節”徽標設計為例,分析節日徽標的設計要素。
(圖案、文字等)
[3]教師講解徽標設計的主要原則:簡、準、美。
[4]教師展示徽標設計稿,分析徽標圖案的特點和創作過程。
[5)分小組討論,徽標有哪些不同的版式設計?請同學們畫出簡單的設計稿
(圖形徽標、文字徽標和復合徽標)。
[6]教師總結徽標設計常用排版形式,鼓勵創新。
[7]欣賞各類徽標設計。
[8]提出設計問題:如何使你設計的徽標引人注目且有內涵?
[9]布置作業:為學校體育節設計徽標。
3.展示評價。
[1]自主展示、自主評選出最佳徽標設計,頒發入圍獎狀。
【2】你會在學校體育節的哪些地方運用徽標設計?
4.小結延伸。
[1]徽標設計在生活中運用很廣泛。徽標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視覺符號,它
還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強大的社會功用,它能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
[2]課后,可以將你設計的徽標繪制在入場式的運動服上。
第四課安全標識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設計安全標識的方法,了解它們的特征及作用。
2.識別常用安全標識,運用色彩、圖案和形狀等元素來為學校或社區設計安
全標識。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呼吁身邊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種形式各異的安全標識。為了能夠在安全的環境
中更好地生活,需要認識并熟知各種安全標識。安全標識主要包括禁止標識、
警告標識、指令標識和提示標識。每個標識的作用各不相同,它們通過色彩、
圖案、形狀來區別各自的安全標識作用。安全標識在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運用了簡潔的標識方法來提醒人們安全意識,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設計安全標識,
提高安全標識作用的認識。
2.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色彩、圖案和形狀等元素來合理設計安全標識。
難點:設計的安全標識實用且美觀。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繪制圖案工具(畫紙、記號筆、水彩筆或馬克筆、水粉顏料),搜
集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識并了解其中含義。
(教師)生活中常見的安全標識圖片、范作、教案及課件等。
教學過程
1.視頻導人。
[11教師播放關于生活中安全標識的視頻。
[2]教師提問:視頻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洽你們什么啟示?
【3】教師和學生共同小結:生活中我們看到過很多安全標識。它們用簡潔的
圖案、色彩和形式來提醒我們生活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如禁止標識、警告標識、
指令標識和提示標識。
[4]引出課題:安全標識。
2.分辨標識。
[11課件播放。
學生觀察這些安全標識的色彩、圖案和形式以及張貼的位置。
[2]分辨安全標識,出示一些常見的安全標識圖片。
教師提問:安全標識的特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紅色代表禁止標識,黃色代表警告標識,藍色代表提示標識,
綠色代表指令標識。圖形簡潔,形狀有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
教師與學生交流。
【3】出示學習單和常見的安全標識圖片,提問:這些安全標識應該被張貼
在什么位置?
3.設計安全標識。
【1】提問:校園內外應該張貼哪些內容的安全標識?
[21舉例說明,如校園內外應張貼什么樣的安全標識?如當心觸電、禁止
喧嘩等安全標識;當心觸電的安全標識應該怎樣設計才能既清楚又醒目呢?與
學生分享交流:運用紅色和向下轉彎箭頭及三角形邊框的圖案,并用文字加以
說明。舉例說明,如果運用其他顏色、圖案、形狀,則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3】欣賞學生作品c
[4]要求:分組設計,每組設計一種安全標識;為學校或社區設計安全標
識。
建議:運用合適的視覺語言(色彩、圖案及形狀等);合適的標識用色:
紅色和黑色搭配用作禁止的標識,黃色和黑色用作警告的標識,藍色和綠色等
其他顏色可以作提示標識;考慮制作材料的多樣性,如在露天的地方張貼,材
料紙張應當防水、防曬,顏料可以采用丙烯等。
4.學生作業。
[|]教師巡視指導C
[2]互相欣賞各組設計的安全標識作品。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設計多樣的安
全標識。
5.小結與拓展。
【1】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2]課外分小組把設計好的安全標識張貼在校園的合適位置。
第五課時鐘造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時鐘的造型結構特征,將身邊各種事物巧妙地重組,進行創意設計。
2.欣賞具有創意的時鐘造型設計,在此基礎上聯系生活,尋找設計靈感來設
計個性化的時鐘。
3.理解設計與生活的關系,懂得愛時、惜時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聰明的中國人發明了人類最早的計時器一一日客,通過日光影移動記錄時刻。
而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現了等時性原理,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使人們能更加精確地認識并計算時間,隨后又發明了時鐘,至今已經有上百年
的歷史。時鐘的形狀、圖案、色彩,隨著時代的進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現
在,鐘表的樣式已是五花八門,計時越來越準確,形式越來越多樣,用途越來
越廣泛,最先進的有原子鐘、電波鐘等。未來時鐘的發展,肯定也會隨著時代
的要求更加多樣化,或許有朝一日傳統樣式的時鐘消失了,但時間是永恒的。
教科書選取的一些時鐘實物、繪畫手工作品,都是造型美觀、色彩豐富、富
有新意的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可愛的時鐘讓學生認識時鐘、欣賞時鐘,進而設
計出具有時代精神和未來發展特點的時鐘。
書中的時鐘設計步驟和學生作品圖例,一是為了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
二是讓學生知道使用各種材料和多種方法來設計制造獨特造型的時鐘。
2.重點、難點。
重點:設計一個富有創意的有獨特功用的時鐘。
難點:運用身邊各種事物巧妙地重組,設計制作獨特的時鐘。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時鐘圖片資料、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材料。
(教師)時鐘圖片資料、課件、范畫、繪畫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欣賞認知。
[1]出示《水果時鐘》作品,感受創作理念。提問:你看出它是什么了嗎?
這里面有哪幾樣東西?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師介紹《水果時鐘》小設計師的設計理念:這是一個水果鬧鐘,適合
用在吃早飯的時候,那是因為這個鬧鐘看上去就會想吃;同時還是個小蝸牛的
造型,告訴小朋友吃飯要像小蝸牛一樣慢慢地吃。
【3】思考:這個鬧鐘適合哪類人使用?適合擺放在哪些場合?
[4]分析時鐘的基本結構:鐘面、指針、時刻、基座。
[5]引導學生欣賞設計師作品的設計構思,走近設計師,猜猜設計師的設
計靈感。思考:有沒有特殊的含義?適合擺放在什么場合?
[6]引導學生欣賞其他設計師的作品。
2.嘗試設計。
【1】教師出示練習題:以圓(部分)的變化圖形為主體進行組合,根據科學
的時鐘構造理念,進行時鐘造型的聯想設計,創造出不同形態的時鐘。
[2]教師提問:對圓(部分)圖形為主體運用了哪些方法進行重組?
【3】欣賞作品,師生共同分析組合方式。
[4]學生分組討論,展開科學的聯想設計。
[5]教師請學生以圓(部分)為主體,展開它的變化圖形組合,設計創造不
同形態的時鐘。
[6]欣賞構圖草圖樣式。
[7]欣賞同學們的創意時鐘草圖,說說自己的設計理念,相互簡單評價。
3.提升設計。
【1】教師出示設計練習題二:任選物品進行時鐘聯想設計,讓它成為一個有
特定意義的時鐘。
[2]欣賞同學創意作品。
[3]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各類富有特殊功能的時鐘。
4.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5.展示評價。
111同齡人之間相互欣賞作品,淺談心得。
[2]學生將作業展示在黑板上,組合成美麗的時鐘群,評選出各種特色的時
鐘。
【3】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從創意方面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創新精神。
6.拓展欣賞。
(11欣賞富有科幻色彩的時鐘。
[2]拓展延伸,讓學生懂得在以后的人生中應該合理地利用時間,珍惜時
間的道理。
第六課家鄉的橋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家鄉橋的基本結構和形狀特點,用聯想、夸張等藝術手法設計表現一
座具有家鄉特色的泥塑橋。
2.欣賞不同特征的橋,了解與橋有關的文化和知識,運用疊加、排列等方法
將泥片、泥球、泥條巧妙組合,塑造一座橋。
3.增進對家鄉橋的理解,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架設在江河湖海上的橋,作為使車輛、行人等能順利通行的建筑物,在我們
的身邊比比皆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便利。早在原始時代,人類就利用自
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開始跨越水道和
峽谷。隨著歷史的推移,“橋”在造型與種類上進行了豐富的演變。在歷史的
沉淀中,橋在給人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自身也成為了一件藝術品。隋朝開
始建造、現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是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在這節課的學習中,
通過泥塑橋,引導學生了解橋的知識,感受豐富的橋文化,同時通過家鄉橋的
設計,增添對家鄉的濃濃之愛!
本課跨及“造型?表現”領域與“設計?應用”領域,分2課時進行設計。
第一課時在認識橋的種類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泥片、泥球、泥條等泥
塑語言,結合組合、疊加等方法,塑造一座穩固的泥塑橋。第二課時的教學在
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圖紙繪制、小組討論、欣賞教師示范、動手
探究、總結方法等教學活動建構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靈活運用多種泥巴零件,
設計完成一座具有家鄉特色的泥塑橋,使設計的橋美觀與實用并重。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家鄉的橋,用泥塑表現家鄉的橋。
難點:表現有家鄉特色的橋。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陶泥、泥塑工具。
(教師)陶泥、圖紙、泥塑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1.聯系生活,感知橋的結構。
【1】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橋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2]橋包括橋欄、橋墩、橋面三個部分。
2.歸類游戲,進行橋的認知。
[11欣賞各種橋的圖片,進行分類。
【2】試著說一說你歸類的理由。(種類、外形、材質)
3.欣賞圖片,感受泥塑零件的豐富性。
【1】教師出示任務:用陶泥塑造一座橋。
[2]學習運用泥塑零件,感受泥片、泥球、泥條的不同變化。
[3]運用大小、重疊、組合、刻畫等泥塑方法深入學習泥片、泥球、泥條三
大零件庫。
4.圖紙探究,感受泥巴零件的多樣性。
111欣賞教師繪制的橋的圖紙,找一找分別運用的泥巴零件。
橋墩一一泥塊
橋面一一泥片
橋欄一一泥條
[2]小組合作探究:如何運用泥巴零件更好地表現一座橋,并完成橋的小
稿圖。
【3】欣賞同學繪制的小稿橋。說說哪一部分設計得最獨特。
[4]完善小稿。
5.分工合作,泥塑表現穩固橋。
【1】欣賞同學的泥塑橋,說一說獨特之處。
[2]小組分工合作,選擇最佳圖紙方案,運用泥巴零件塑造一座穩固而獨
特的橋
6.參觀欣賞,相互學習。
第二課時
課前準務
(學生)陶泥、泥塑工具。
(教師)陶泥、圖紙、泥塑工具、課件。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回憶泥塑穩固橋的方法。
說一說塑造一座泥塑橋的重點。
[1]注重橋的穩固性尤為重要。
【2】橋墩應選擇粗壯、堅實的泥巴零件。橋欄則應該選擇小而細薄的零件。
2.列舉代表家鄉特色的事物。尋找“家鄉特色”與“橋”的共通之處。
[I]列舉代表家鄉特色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特征。
【2】思考“橋”與“家鄉特色”的共通之處。
[3]運用夸張、聯想的方法。
①觀(事物特征)。
②尋(局部特征)。
③用(放大、縮小)。
④加(排列、組合)。
3.以杭州的橋為例,探究設計方法。
[1]出示有杭州特色的圖片,小組討論,如何從特色事物中尋找靈感,設
計創作一座杭州特色的橋。
【2】小組討論,如何設計一座家鄉特色的橋,完成創作小稿圖。
【3】欣賞同學的圖紙,說一說最吸引你的地方。
[4]欣賞同學塑造的家鄉橋作品,尋找最巧妙之處。
4.學畢創作.教師指導。
5.欣賞展示,互評互學。
第七課生長的植物
一、教學目標
1.嘗試用紙版畫的形式表現植物的生長形式。
2.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抓住植物的形態特征,用黑白紙版畫的形式進行表
現。
3.體驗紙版畫創作的樂趣,善于發現并表現生活中的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大自然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蘊藏著無窮的力量,充滿了無限的生
機。這些千姿百態的植物不僅給我們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環境,也給我們帶來了
精神上的愉悅。它們讓大地生意盎然,更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因此,
讓學生從美術角度和美術表現方式等方面對植物進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容易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科書提供了一組不同時期的植物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有
關植物的生長規律,認識植物的個性化特征,發現植物細節的美,從中感受植
物的勃勃生機。通過賞析畫家王琦的作品《古墻老藤》,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畫
家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了植物頑強和旺盛的生命力。通過同齡人作品
的賞析,又讓他們從中明白,紙版畫的特性更能表現出植物的立體感和動感。
教科書還提供了用紙版畫表現生長的植物的方法與步驟,圖示清晰明了。教
學時,教師可通過直觀演示,引導學生用紙版畫的形式表現植物之間的前后穿
插關系。創作中要鼓勵學生從自己獨特的視角出發,抓住植物的形態特征,使
用紙版畫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現植物之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紙版畫制作的基
本技巧,提高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紙版畫的造型表現能力。
2.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紙版畫的形式表現植物的生長形態。
難點:抓住植物的形態特征,用紙版畫的形式大膽地進行造型表現。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各式紙材、剪刀、膠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滾筒)。
(教師)課件、各式紙材、剪刀、膠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滾筒及有機
玻璃板等)。
教學過程
1.欣賞種子發芽的圖片,感受植物勃勃生機之美。
2.出示課題:生長的植物。
3-欣賞一組植物的圖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4.賞析木版畫《古墻老藤》,說說畫家是怎樣來表現生長的植物的。
5.學習紙版畫表現生長的植物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6.教師示范紙版畫表現植物的基本步驟,強調應注意的事項。
7.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作品的優秀之處。
8.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9.展示評價。
10.拓展延伸。
笫八課愛書藏書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藏書票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了解藏書票的來歷、特點及其作用。
2.學會用繪畫或紙版畫拓印等形式制作藏書票。
3.在藏書票的創作、設計過程中體會藝術創作的快樂,提高審美能力,養成
讀書、愛書、藏書的好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思路。
本課融”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為一體,主要是讓學
生認識藏書票,并使學生掌握藏書票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去用自己的方法標識
自己的愛書。藏書票是貼在書籍扉頁上的小型裝飾畫,表明書的主人是誰,同
時也表達了書籍主人對所藏之書的珍愛之情。藏書票大都是以版畫的形式表現
的。課本中提供了不少的藏書票供學生欣賞,展現了藏書票的實用和審美雙重
功能,體現了美術存在于我們生活之中的社會價值。
起源于德國的藏書票,是貼在書籍扉頁上的小小裝飾畫。翻開書,首先看到
一幅與精美的裝幀設計相襯的美麗的藏書票,這是藏書票獨有的形式美感,對
于所愛的藏書能起到裝佑的效果。書簽也是讀書時經常用到的,既實用又美觀。
小小的藏書票、書簽的畫面雖不大,卻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從內容說,它
可以表達藏書者的思想、感情、修養、興趣;在表現手法上,它可以是寫實的、
寫意的、象征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運用版畫、水彩畫、手工等技法;
在形狀上,也不限于是方,可以是圓,也可以是三角;在色調上,根據個人喜
好可以自由創造,只要求對于書籍有美的裝飾效果。藏書票為讀書、愛書、藏
書人所使用,不僅僅起裝飾作用,還標志著藏書者的所有權,表達讀書人的心
愿,更可使藏書留給后人作為某些方面的研究資料。本課通過欣賞、制作藏書
票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愛讀書、愛惜書的思懣情感。
如果要學生在沒有任何經驗與方法的情況下,設計制作一枚藏書票,是有一
定的難度的,學生會手足無措,不知從何開始,會影響興趣。所以,必然要引
導學生學習創作的思路與興趣,將藏書票與讀書的關系作為學生創作的興趣與
動力,使學生能夠學習獲取藏書票創作的靈感方法,激發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
去獨立創作,把自己內心的感覺表現出來。發掘藏書票與讀書的關聯和意義,
更好地培養學生愛讀書、愛惜書的思想情感。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藏書票的構成及制作方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用吹塑紙板印
制或直接繪制。
難點:設計出新穎、獨特、富有特殊含義的藏書票。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學生)藏書票制作材料、用品(教師)課件、示范作品、藏書票實物展示。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創設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書嗎?你最喜歡看的是什么書?
老師和大家一樣,也喜歡看書,并且老師把自己喜歡讀的書都好好地珍藏起
來了。
對你最喜愛的書你用什么辦法來保護它?你有沒有想過給你喜愛的書做一個
屬于自己的標志?想知道愛書人是怎樣做的嗎?(他們會在書內貼上一種小小
的標志)
引導學生觀察這種小型裝飾畫,問學生是否知道這種小型裝飾畫的名字。這
時板書“藏書票”,引出本課內容:愛書藏書。
(教學設想:用設置懸念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調動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
2.藝術探究。
【1】看一看。
①了解藏書票的來歷,介紹藏書票的知識。
(出示課件:世界上最早的藏書票是“刺猬藏書票”)
教師進行簡單介紹:全球最早的一張“刺猬藏書票”,制作于1450年左右,
現存于德國伊格勒,故又稱“伊格勒藏書票”。此書票為木刻制版,圖中是一
只口銜野花的刺猬,在落葉上向前徐行。上端綢帶上有一行“慎防刺猬隨時一
吻”的德文,意思是告誡讀書者切勿盜書,以免被刺猬刺痛了手。
教師:20世紀二三十年代,藏書票開始傳入中國,很快就和我國的傳統文
化藝術相融合,不少書畫文人對藏書票特別鐘愛。這一枚藏書票就是1935年發
表的中國最早的藏書票之-----關祖章藏書票。(課件出示中國最早的藏書票
——關祖章藏書票)
“關祖章藏書票”是中國最早的藏書票,充滿中國古典文化氣息。畫面上
一位頭戴方巾的書生,翻箱倒篋之余,正秉燭展卷,潛心攻讀,四周散落大量
的線裝古籍和卷軸,書籍上還標有“書林”、“易書”字樣。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一般出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教師小結:藏書票是用在藏書上的一種標志,它是將圖案與文字刻在木板
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畫貼于書本封面內頁之處,作為藏書的標志。
②探究學習一一分析藏書票的特點。
欣賞藏書票,提出問題:藏書票作品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征?
a.以方形為主,在12-17平方厘米以內。
b.圖案簡潔美觀,達到裝飾書籍的效果。
c.要刻上“EXLIBRIS"字樣,原為拉丁文,是“我的藏書”的意思,還
要刻上票主(即藏書者)的名字。
d.多選用版畫形式,便于拓印。
引導學生欣賞一些隨時代發展而發生變化的新作品以及學生作品,交流一
下課前搜集的關于藏書票的知識。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與觀察,比較、
分析,便于學生理解藏書票的結構特點。)
③欣賞后,先讓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a.藏書票的設計要有圖案和文字(板書)。
b.圖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藏書內容,藏書者的興趣、愛好等,構圖上力求
簡潔明了,內容上講求主題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含義。
c.文字可以用中文、英文、拼音等書寫,包括設計者的姓名或“XX藏書”
等內容,文字簡短含蓄。
d.每一枚藏書票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一一國際通用標志EXLIBRIS,并向
學生介紹這一拉丁語的意思:我的藏書。(板書:藏書票的組成:圖案、文字、
EXLIBRIS)
④人們為什么用藏書票來作為自己藏書的標記?有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講
出藏書票的欣賞價值、裝飾價值、促進閱讀的價值等。
(教學設想:這一環節通過先讓學生感受作品,組織學生討論,以此來引
導學生觀察、思考,認識藏書票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了解藏書票的特點。從
而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印一印。
直觀演示藏書票的制作。
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精美的藏書票,你們也一定想讓它成為自己書籍的好朋
友吧,那就跟我一起學一學、做一做吧!
教師講解藏書票的紙版畫的制作方法(隨機出示課件,展示紙版拓印的技
法演示):
①畫稿、雕刻。
先在卡紙或吹塑紙上畫出自己想設計的圖案,畫出藏書票的外框,在合適
的位置寫上“XX藏書”或“XX之書”和國際通用標志“EXLIBRIS"字樣。
②上油墨。
吹塑紙上在印版處涂上油墨。(也可在彩色顏料中加入幾滴洗潔精,利用
滾筒滾均勻,上色進行彩印)
③覆蓋后背面用力磨壓。
將圖畫紙覆蓋在印版上,拓印出作品。
④小心揭起,簽上印數、姓名和時間,完成作品。
[3]賞一賞。
我們認識了藏書票,欣賞了優秀藏書票作品,也了解了藏書票的不同制作
形式,印的種類有粉印、油印、膠印、水印,刻的種類有橡皮刻板、木刻板、
金屬刻板等。那同學們想不想動手為自己設計一張藏書票呢?拿出事先準備好
的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自己的創意,然后找幾個同
學一起來交流。
①確定藏書票主題。通過集體與小組討論,引導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防水相機包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銻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鉬鐵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鋼材鑄件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野外監視攝像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鄰苯二甲酸二辛酯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過濾器完整性測試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軸向和徑向密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購物中心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豌豆纖維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綜合實踐活動(1年級下冊)第1課時 走近身邊孝順的好榜樣-課件
- 城市道路養護技術規程
-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項目式學習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3單元核心素養教案
- 基于PLC的小區排水控制系統設計畢業論文
- DB43-T 1712-2019 銀行業金融機構智能預警系統安全防范要求
- 2023年云南省接受軍轉干部安置考試試題
- 初三英語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進措施
- 關于在生產過程中物料流轉的交接和管理規定
- 2022年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歷史、地理、政治》(湖北卷)
- 高中數學人教A版空間幾何體(省一等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