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上下)_第1頁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上下)_第2頁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上下)_第3頁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上下)_第4頁
一年級傳統文化教案(上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尚德修身

一、教學目的

1、學習先賢為人處世之道,崇尚道德的優良傳統。

2、領略自然之美,感悟中華美德的滋養。

二、重點難點:

保持崇尚道德的優良傳統,領略自然之美,感悟中華美德的滋養。

1《厚德載物》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厚德載物》的由來

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養孝順、友愛品德

二、重點難點:

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道理

三、課前準備:聽相關故事。

四、教學過程:

(-1說文解字

1、厚德載物

2、解字:

(二]故事引導

1、講關于舜的故事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舜的故事

3、講帝舜。爨:是中國歷史中的著名人物,雖是部落聯盟首領,因其杰出而被后

世尊為"道’,列入"五道。《史記》中說他姓姚,名重華,生于姚墟(今屬山東荷

澤);建都于先秦的逋阪(今山西丞迸)。舜為四方部落聯盟首領,以受堯的"邈T而號

令天下。其尊號有:寇、大舜、虞帝舜、舜帝。是顓頊的六世孫,自五世祖窮彈起都

是平民。他的父親鱉叟是個盲人。瞽叟的妻子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堯把他的兩個女兒

女英和娥皇都嫁給了舜。

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農氏(農皇);五帝,指黃帝、顓頊、帝

鴛、匏、覺。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會中后期出現的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

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后人追尊他們為"皇"或宜"。道教則把他們奉為神靈,以

各種美麗的神語假說來宣揚他們的偉大業績。

(HX熟讀成誦

1、開火車讀文

2、小組讀文

3、開展小組背誦比賽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媽媽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

(2)妹妹向我要一支鉛筆

2、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做

3、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會有什么后果:

(1)小明在教室里撿到一塊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沒人發現,就放在了自己的鉛筆盒里。

(2)小華答應借給B題一本漫畫書,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卻不帶來

4、小結道理:一個人只有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言語行為中小心謹慎,講

信用,才會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2《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大體理解課文的意思。

3、能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的

品質。

二、重點難點:能結合生活實際2培養學生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

誤就馬上改正的品質。

三、課前準備:在家借助拼音讀文。

四、教學過程:

L導入:今天我們學習《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范讀課文。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3、教讀課文。

朗讀課文,邊學習邊指名學生朗讀。

4、明道喻理:周處改過自新

5、拓展活動:

出不知彳丁合一

(1)引領學生讀文。

(2)說說這種做法的正誤及判斷理由。

6、自我評價

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判

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背誦。

2、在教師引導下,能夠大體理解課文的意思。

3、能夠結合實際懂得為人處事的做法,知道怎樣注重修養自己。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熟練朗讀課文并逐步達到背誦。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含義,結合實際懂得怎樣注重修養自己的做法。

三、課前準備:練習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預習導入

1、復習:集體朗讀1、《厚德載物》2、《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預習:小組合作學習(出示自學要求)

(1)練習朗讀課文(2)熟練朗讀課文(3)學習"古語今說"理解大體意思(4)練

習背誦課文。

(二)學習新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1、小組合作學習認讀生字,練習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習狀況:集體朗讀、學生領讀、分組讀。

3、師生認讀生字,教師范讀并糾正讀音。

4、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5、指名朗讀課文,集體朗讀課文

6、小組合作學習古語今說

7、學生自由讀。

8、指名說一說課文的大體意思。

9、讀明道喻理:賢哉回也想一想顏回有哪些品德

(三)拓展延伸

知行合一思考:你會怎樣做?

4三字經節選

一、教學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欣賞領會三字經。

2、正確熟練背誦三字經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正確級背誦三字經,領悟三字經的意思。

三、課前準備:讀詩歌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詩題

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三字經(檢查學生課下收集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課前提出預習要求)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1、檢查識字情況。

2、自由讀,讀準字音。

3、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看是否讀通、讀順、讀準。)

(三)初讀感知:

1、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了一個預習要求。現在老師想請同學你的理解來給我們講講意

思?在講給我聽之前,請先把你的理解,把講給你們小組的人員聽。

2、

(四)再讀理解:古語今說

1、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A指名讀

B請你們同桌之間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指名說說。解決學生的相關疑問。

C試著體會一下,再讀讀。

2、第二句"性相近,習相遠

A指名讀這一句。

B讀完后,跟你的同桌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C請你們自己先試著自己讀一讀,然后再讀給大家聽。

D指名讀。

3、教師:誰能把這兩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五)明道喻理環境的影響說一說你受到什么影響

(六X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讀一讀。想一想你是怎樣做的?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教學目標:

1、對照解析理解欣賞領會意思。

2、正確熟練背誦句子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正確熟練背誦句子,領悟句子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認讀句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練習朗讀句子

二、結合解析,練習背誦

1、簡明了解句子出處

詩經.小雅.鶴鳴

2、總體把握句子的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蔡邕頓悟書"飛白"

蔡邕如何成功的?

三、拓展延伸:讀知行合

想一想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6三字經節選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1課前引入、復習三字經

二X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日春夏,日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四季的變化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你最喜歡什么季節?

7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二、重點難點:

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明白課文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1導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二)、借助拼音讀課文。

1、自由讀,指名讀。指導。

2、邊讀邊想:桃之天天,灼灼其華

3、小組討論,交流。

4、全班交流,古語今說。

三)、明道喻理。

1、自由讀。

2、美麗的桃花,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小組交流,指名匯報。

四)、拓展活動

知行合一:說一說春天開的花

文化傳承節氣節日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第二單元砥礪品學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品德和學識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2、以先賢為師,虛心好學,汲取寶貴的精神食糧。

二、重點難點:

知道品德和學識是奠定人生的基石。

8志當存高遠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福IJ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弄清課文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初讀:志當存高遠

1、讓學生自由讀

2、小組討論意思

二、了解句子出處

三、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四、明道喻理長風破浪說一說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活動知行合一畫一畫

9為學莫重于尊師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自己自覺做到,還能

督促旁人做到,逐漸形成尊師習慣。

二、重點難點:

學生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自己自覺做到,還能督促旁人做到,

逐漸形成尊師習慣。

三、課前準備:

自己是怎樣尊師的。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你是怎樣尊師的?

學習新課

1、范讀。為學莫重于尊師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程門立雪楊時為什么要這么做?

四1知行合一

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做到的

10師者,人之模范也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能在實際生活中以師為榜樣學習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導入你見到的老師是怎樣為人處世的?

二1學習新課1、范讀。師者,人之模范也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1明道喻理

讀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理解道理

四\知行合一

讀后填寫我知道

11三字經節選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復習三字經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牛角掛書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

讀長歌行

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習新課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1明道喻理

讀"不懂裝懂"理解應該如何對待自己不懂的東西。

四1知行合

說一說他該怎么做?

1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1明道喻理

讀"臨渴掘井”理解魯國國君無人幫助的原因。

四\知行合一

說一說如何安排時間?

14一寸光陰一寸金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詔的出處引入

一寸光陰一寸金。

二X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何妨一下樓的由來"理解時間的寶貴。

四1知行合一

讀一讀關于時間的警句,達到背誦。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教學目標:

L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詔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學習新課

1、范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1明道喻理

讀"自強的孫臏"理解是怎樣自強不息的。

四1知行合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面對困難該怎樣做?

文化傳承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

二十四節氣歌第一句

第三單元孝慈齊家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孝慈是維系親情的紐帶。

2、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

知道孝慈是維系親情的紐帶,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友爰兄弟的思想感情。

16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二1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明道喻理

讀"趙狗孝親"理解趙狗是怎樣孝親的。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要求,畫一畫你的全家福

17三字經節選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復習三字經

二\課文分析詳細過程: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讀"黃香扇枕溫席"想一想黃香為什么能得到鄉親們的稱贊?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一

自己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18禮之用,和為貴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禮之用,和為貴。

-X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以和為貴"談一談你對和的理解。

四1知行合一

讀一讀要求,判斷對錯。

19朱子家訓節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兩句話出處,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兩句話的出處引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二1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明道喻理

讀"房梁掛錢"理解蘇軾是怎樣勤儉節約的。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細水長流的道理。

讀背節儉歌

20論語節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1明道喻理

讀"孟母三遷"理解孟母為什么搬家?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你的鄰居是怎樣的人。

文化傳承夏

夏滿芒夏暑相連

二十四節氣歌第二句

第四單元仁爰樂群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仁愛是維系友情的紐帶。

2、培養學生禮讓誠信的品質。

二、重點難點:

知道仁爰是維系友情的的紐帶,培養學生禮讓誠信的品質。

21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詔的出處引入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二X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明道喻理

讀"范仲淹義田傳令名”理解大意的。

想一想:范仲淹是如何樂善好施幫助鄉親?

四1知行合一

說一說自己經歷和感受的愛的故事吧。

22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一、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2、在背誦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難點::對照"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教學過程:

1、簡明了解出處

2、總體把握古語今說。

3明道喻理:讀"寬厚的淳于恭\

想一想:淳于恭的寬厚表現在哪些方面?

起到了什么作用?

三)拓展延伸:知行合

講一講身邊此類的故事。

23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凡出言,信為先,律與妄,奚可焉?"

三、教學過程:

一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句意

三1明道喻理

讀“誠實的晏殊”課文,談一談你的理解。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要求,判斷對錯。

24失信不立,君其圖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兩句話出處,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兩句話的意思。

"失信不立,君其圖之"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兩句話的出處引入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1明道喻理

讀"食言自肥"想一想,魯哀公為什么斥責孟武伯?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和小朋友表演這個故事。

25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二1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明道喻理

讀"最難風雨故人來",談談你的看法。

四\知行合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用友來到家里,你應該怎樣招待他們?

文化傳承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教學目標:

L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明道喻理

讀"李商贈玉",你覺得李商做的對不對?談談你的看法。

四\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如果遇到下面的事情,你會怎么做?

27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X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話的出處引入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1明道喻理

讀"瘦羊博士"瘦羊博士的行為是不是值得大家學習?談談你的看法。

四1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做呢?

第五單元公忠報國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

2、引領和激發學生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二、重點難點:

理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激發學生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報

效國家。

28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談話介紹這句詔的出處引入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二X學習新課

1、范讀。

2、老師講解句子的意思。

3、讀古語今說,理解意思。

三}明道喻理

讀孫中山與“天下為公",談談你的看法。

四1知行合一

讀一讀課文,看圖片,想一想班長做的對不對?為什么?

28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這句話出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