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60.30CCSZ775301IDB5301/T118—2024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設計水量 4.1污水量 4.2合流水量 5建設需求復核 5.1一般要求 5.2建設內容 6污水收集模式 6.1一般要求 6.2村莊類別劃分 6.3排水體制 6.4收集方式 7收集系統建設 7.1一般要求 7.2敷設方式 7.3收集系統構成 7.4管道和溝渠 7.5檢查井 7.6化糞池 7.7格柵 7.8隔油池 7.9排水泵站 7.10污水接入 附錄A(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類別劃分 附錄B(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方式 B.1納管方式 B.2集中收集方式 B.3分散收集方式 附錄C(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 C.1重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 C.2壓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 C.3重力流排水的合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 DB5301/T118—2024C.4壓力流排水的合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 附錄D(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接入要求 D.1庭院污水接入 D.2庭院外污水接入 DB5301/T11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昆明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昆明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昆明市滇池流域水系聯排聯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楊艷、邵智、支國強、楊健、趙德霜、何佳、王燕萍、吳艷林、李昕悅、熊健、段玲玲、趙敏、孫曉能、李龍。1DB5301/T118—2024滇池流域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滇池流域農村區域生活污水收集技術的設計水量、建設需求復核、污水收集模式、收集系統建設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滇池流域內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統的設計和建設。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0221無壓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31962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141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2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65泵站設計標準GB5026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124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HJ91.1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493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494水質采樣技術指導HJ495水質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DB53/T168云南省用水定額DB53/T116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指南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農村生活污水ruraldomesticsewage沖廁、炊事、洗滌、沐浴等農村居民生活活動,以及農村公共設施排水、農家樂等場所產生的污[來源:DB53/T1163—2023,3.1]3.2黑水blackwater指農村居民沖廁產生的高濃度生活污水。[來源: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南(2023年)]2DB5301/T118—20243.3灰水greywater指除沖廁用水以外的炊事、洗滌、沐浴、農村公共設施和農家樂等排出的污水。[來源:云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南(2023年)]3.4污水收集系統ruralsewagecollectionsystem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收集和輸送的管道(溝)及附屬設施,如戶內管、庭院污水收集池、入戶支管、村級干管、化糞池、檢查井、沉泥井和泵站等。[來源:DB53/T1163—2023,3.3]3.5排水體制seweragesystem在一個區域內收集、輸送污水和雨水的方式,有合流制和分流制兩種基本方式。3.6合流制combinedsystem用同一管道(溝渠)系統收集、輸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3.7截流倍數interceptionratio合流制排水系統在降雨時被截流的雨水徑流量與平均旱流污水量的比值。3.8分流制separatesystem用不同管道(溝渠)系統分別收集、輸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3.9重力流排水Gravityflowdrainage不對排水進行增壓,利用流體所受重力流動,由高位向低位排水的排水方式。3.10壓力流排水Pressureflowdrainage無法利用流體所受重力流動,需對排水進行增壓(通過水泵增壓以克服地勢條件或管道過長的排水方式。3.11村莊污水接入率Villagesewageaccessrate污水收集進入污水處理設施(或資源化利用處置設施)的農戶、公共設施、農家樂等排水戶的數量占村莊排水戶總數量的比例。4設計水量4.1污水量4.1.1農村生活污水排水量應根據實地調查確定,實地調查排水量時,應根據經濟條件、生活習慣、用水現狀、廁所改造模式等劃分區域,在每個區域選擇典型村莊的代表性農戶。污水排水量實地調查執行HJ91.1、HJ493、HJ494、HJ495的規定。4.1.2當實地調查數據難以獲取時,用下列公式進行計算污水量:3DB5301/T118—2024式中:Q——污水排放量,單位為立方米每天(m3/d);q——人均日生活用水定額,單位為升每人每天[L/(人·天n——用水人數,單位為人;K——排放系數。4.1.3農村居民人均日生活用水定額和排放系數,可按照DB53/T1163的相關規定和給出的方法取值。4.1.4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入滲地下水量應根據地下水位情況和管渠性質,經測算分析后確定。4.1.5城鎮化程度較高的村莊,排水量取值方法可按照GB50014的相關規定執行。4.2合流水量4.2.1合流水量的計算,執行GB50014的相關規定。4.2.2合流制管道(溝渠)的截流倍數,應根據旱流污水的水質、設計水量、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水文、氣候、排放區域大小和經濟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取值應不小于2。5建設需求復核5.1一般要求5.1.1村莊污水收集系統新建、擴建和改建工程的規劃設計,應對工程實施區域內所有自然村污水收集系統的建設或完善需求開展復核調查,針對有污水收集設施建設或完善需求的村莊統一開展規劃設計。5.1.2已完成污水收集系統建設,但村莊污水接入率小于85%,或管道(溝渠)及附屬構筑物存在損壞情況的自然村,均應對污水收集系統進行提升改造。5.2建設內容5.2.1應根據自然村污水收集系統建設覆蓋情況和運行情況,以及拆遷或改造計劃等因素,確定建設5.2.2存在故障或損壞的村莊污水收集系統,應視損壞程度,選擇系統修復或系統重建路徑開展設計,并根據經濟性、可靠性、技術可行性比選結果,確定建設內容。6污水收集模式6.1一般要求村莊污水收集模式的選擇應根據村莊類別,結合村莊規劃、衛生防護要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需要等因素確定。6.2村莊類別劃分應根據自然村的地理位置、住戶聚集程度、地形地貌、市政污水收集系統建設覆蓋情況、環境敏感程度、排水去向等因素,從收集條件和區位敏感程度兩個維度,對自然村進行類別劃分。a)收集條件分為納管型村、集中收集型村、分散收集型村三個類別。收集條件類別劃分執行附錄A中A.1的規定。4DB5301/T118—2024b)區位敏感程度分為核心區村、緩沖區村、其它村三個類別。區位敏感程度類別劃分執行附錄A中的A.2的規定。6.3排水體制6.3.1新建村莊、傳統村莊改造和具備條件的村莊,應優先采用雨污分流制。6.3.2區位敏感程度劃分為核心區村、緩沖區村的村莊,或收集條件劃分為納管型村的村莊,應優先采用雨污分流制。6.3.3不具備條件的其它敏感村莊,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統。6.4收集方式納管方式按照附錄B中的B.1給出的布局,集中收集方式按照附錄B中的B.2給出的布局,分散收集方式按照附錄B中的B.3給出的布局。7收集系統建設7.1一般要求7.1.1村莊污水收集系統應根據區域水污染防治要求、施工條件、建設成本和村莊污水收集系統運維管理難度等開展設計,核心區村和緩沖區村,應提高排水系統設計標準,并充分考慮污水收集系統容錯率、可靠性、耐久性。7.1.2村莊室內污水收集系統設計,執行GB50015的規定。室外污水收集系統設計,執行GB50014、DB53/T1163的規定。泵站設計,執行GB50014、GB50268的規定。7.1.3村莊污水收集工程的設計村莊污水接入率應不小于85%,具備污水全部接入條件的自然村應按100%的村莊污水接入率開展設計。7.1.4村莊污水收集系統施工,執行GB50141的規定。7.1.5排入污水收集系統的村莊生活污水水質,應符合GB/T31962的相關規定。7.2敷設方式應優先采用重力流排水敷設布置村莊污水收集系統,當污水收集系統不能實現全程重力自流時,可在需要提升的部位建設泵井或泵站等污水提升設施。7.3收集系統構成7.3.1采用重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見附錄C中C.1給出的布局。7.3.2采用壓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見附錄C中C.2給出的布局。7.3.3采用重力流排水的合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見附錄C中C.3給出的布局。7.3.4采用壓力流排水的合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見附錄C中C.4給出的布局。7.4管道和溝渠7.4.1庭院內排水管道可采用聚乙烯管(PE)、硬聚氯乙烯塑料管(PVC-U)。7.4.2庭院外排水管道可采用混凝土管、高強度聚乙烯雙壁波紋管(HDPE)、硬聚氯乙烯塑料管(PVC-U)、鋼管,采用明敷方式時不應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PVC-U)。7.4.3埋地塑料排水管材質、壁厚、環剛度,應符合GB/T20221的相關要求。7.4.4壓力管道可采用球墨鑄鐵管、鋼管、聚乙烯管(PE)。5DB5301/T118—20247.4.5村莊污水收集溝渠不應采用明渠,應采用可移動的預制蓋板等進行覆蓋,避免較大的路面垃圾、塵土進入。7.4.6村莊污水收集管道(溝渠)最小管徑和最小設計坡度應按表1取值。表1村莊污水收集管道(溝渠)最小管徑和最小設計坡度7.4.7合流管道應按滿流設計,污水管道應按非滿流設計,最大設計充滿度應按表2取值。表2村莊污水收集管道(溝渠)最大設計充滿度7.4.8管道跌水水頭大于2.0m時,應設置跌水井。7.4.9管道和溝渠開挖,應充分考慮周邊房屋結構、地質條件、地下管線等因素,采取必要的支護措施或避讓措施,避免因開挖施工造成房屋沉降、倒塌,地下管線損壞。7.4.10截污管道需跨越河道、溝渠時,應設置倒虹管或橋管,避免影響行洪安全,橋管高度應高于跨越河道、溝渠的設計洪水位。7.4.11不具備埋設截污管道條件的臨河(渠)區域,可安裝掛壁管道截流住戶污水,掛壁管道安裝位置應根據河(渠)行洪水位、管道布置標高需求等因素確定,盡可能降低洪水對管道沖擊的影響。7.4.12掛壁管道安裝使用的支架應具備足夠承載力,支架材質應優先選用鋼材,管道接頭位置應安裝支架,支架布置最大間隔距離應不大于2m,排水塑料管道支架布置最大間隔距離應執行GB50242的相關規定,支架承壓強度需大于承載管道的滿負荷運行狀態產生的壓力。7.5檢查井7.5.1村莊污水收集系統的管道(溝渠)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處均應設置檢查井。7.5.2應優先采用塑料或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不應選用磚砌檢查井。7.5.3重力流排水管道(溝渠)每隔適當距離的檢查井內,應設置沉泥槽。7.5.4直線管段檢查井的最大間距,應符合CJJ124的相關規定。7.6化糞池7.6.1沖廁污水、散養圈舍糞污沖洗污水等高濃度污水接入污水管道(溝渠)前應設置化糞池,經化糞池處理后再進入收集系統。7.6.2炊事、洗滌、沐浴和農家樂等排出的污水,不應接入化糞池。6DB5301/T118—20247.6.3化糞池應優先采用預制成品,應采用可移動的蓋板或井蓋,便于化糞池清掏。7.7格柵7.7.1合流管道(溝渠)截流井接口應安裝格柵,阻隔大顆粒浮渣或垃圾進入排水主干系統。7.7.2格柵柵條間距應根據截流排水管道(溝渠)上游排水水質確定,凈間距可在25mm~40mm之間進行選擇,不應大于40mm。7.8隔油池7.8.1村莊內的農家樂等經營性餐飲廢水和客堂餐飲廢水接入污水管道(溝渠)前應設置隔油池,餐飲廢水應經過濾隔渣、油水分離后,再排入污水收集管道(溝渠)。7.8.2隔油池應優先采用成品隔油池。7.9排水泵站7.9.1排水泵站設計應執行GB50265和GB50014的相關規定。7.9.2村莊污水收集系統排水泵站應在保障可靠性基礎上精簡構筑結構,降低運維難度。7.9.3排水泵站應為單獨的建(構)筑物,可優先采用一體化預制泵站。7.10污水接入7.10.1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主(支)管道(溝渠)敷設施工前,施工單位及設計單位應按清污分流要求對排口性質進行復核。7.10.2村莊污水接入要求執行附錄D的規定。7DB5301/T118—2024(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類別劃分A.1村莊收集條件類別劃分執行表A.1的規定。表A.1村莊收集條件類別劃分距離城鎮排水系統較近(鋪管距離小于3km人口集中,地形條件有利于建設收集管2.距離城鎮排水系統較遠(鋪管距離大于等于3km),一定區域內產生的生活污水可通過A.2村莊區位敏感程度類別劃分執行表A.2的規定。表A.2村莊區位敏感程度類別劃分位于滇池生態保護緩沖區、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或距離滇池湖體500m范圍內,污水存距離入湖河道、主要支流溝渠500m范圍內或位于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內,污水可直接進入主要入湖河道及其支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自然村(根據地形條件,村注:滇池生態保護緩沖區定義解釋來源于《云南省滇池湖濱生態紅線及湖泊生態黃線“兩線”劃定方案》。8DB5301/T118—2024(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方式B.1納管方式村莊生活污水經污水管道(溝渠)收集后直接輸送到城鎮污水管網的收集方式。圖B.1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方式-納管方式B.2集中收集方式村莊或一定范圍內農戶的生活污水經管道(溝渠)收集就近接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或資源化利用處置設施)的收集方式。圖B.2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方式-集中收集方式9DB5301/T118—2024B.3分散收集方式村莊單戶或多戶的生活污水就地收集進入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或資源化利用處置設施)的收集方式。圖B.3滇池流域村莊生活污水收集方式-分散收集方式DB5301/T118—2024(規范性)滇池流域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C.1重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構成采用重力流排水的分流制村莊污水收集系統一般由污水主(支)管道,以及檢查井等組成。注:本圖件反映收集系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品質量控制與追溯系統考核試卷
- 電聲器件在耳機與耳塞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機床功能部件在石油鉆采設備中的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糕點店經營風險與應對策略考核試卷
- 私募股權投資醫療健康行業分析考核試卷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2023版解讀
- 3-2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測試題
- 內蒙古醫科大學《室內裝修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十校聯考2025屆初三畢業班聯考(二)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活動物料清單
- 08S305-小型潛水泵選用及安裝圖集
- 中遠集團養老保險工作管理程序
- 缺血缺氧性腦病詳解課件
- 自動打鈴控制器plc課程設計
- 最新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課件來源于司法部司法鑒定局
- 變電站第二種工作票
- 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論文43973
- 門禁系統調試報告(共4頁)
- 北師大版一年級英語下冊期中測試卷
- 檔案學概論重點知識梳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