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_第1頁
DB36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_第2頁
DB36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_第3頁
DB36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_第4頁
DB36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FORMTEXT?????FORMTEXT?????FORMTEXT備案號:DBFORMTEXT36DBFORMTEXT36/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DB36/T460-2016FORMTEXT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ureofEriocheirsinensisinJunshanLake?????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3/03/13)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發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實施FORMTEXT?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目??次TOC\h\z\t"前言、引言標題,1,參考文獻、索引標題,1,章標題,1,參考文獻,1,附錄標識,1" 1 DBXX/XXXXX—XXXXI軍山湖大閘蟹養殖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軍山湖大閘蟹豆蟹培育、扣蟹培育、成蟹養殖及成蟹暫養技術。本文件適用于軍山湖大閘蟹(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湖泊和池塘養殖。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GB13078飼料衛生標準SC/T1132魚藥使用規范SC/T1077漁用配合飼料通用技術要求SC/T1078中華絨螯蟹配合飼料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SC/T9101淡水池塘養殖水排放要求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大眼幼體Megalopa大眼幼體俗稱蟹苗,是由V期蚤狀幼體蛻皮變態而成,呈龍蝦型,既可游泳,又可爬行,具較強的趨光性、溯水性和趨淡性。7d齡大眼幼體規格為(16~18)×10000只/kg。豆蟹Peacrab大眼幼體經過1次蛻皮變成外形接近成蟹的Ⅰ期豆蟹;經3次蛻殼而成的豆蟹稱為Ⅲ期豆蟹,經過5次蛻殼即成為Ⅴ期豆蟹,營底棲生活,規格為5000只/kg~6000只/kg。扣蟹Larvalcrab豆蟹經過120d~150d飼養,培育成100只/kg~200只/kg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豆蟹培育準備工作培育池條件培育池應選擇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清新、進排水方便、電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埂堅實,池坡比為1:3~1:4,面積以1畝~5畝為宜,水深為1.0m~1.5m。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規定。防逃設施池埂四周采用寬度60cm的塑料板或尼龍膜、鋁皮、鋼化玻璃等材料構筑防逃圍欄設施,下端埋入土中10cm~20cm,如果是尼龍膜,其上端需用24股聚乙烯繩作綱,每間隔40cm打樁固定。清塘消毒放養前7d~10d,用生石灰或茶粕清塘消毒,用量為生石灰125kg/畝~150kg/畝;或茶粕35kg/畝~45kg/畝。種植、移植水草培育池內可移植伊樂藻150kg/畝;或移植水花生150kg/畝;或種植苦草籽0.1kg/畝;或移植浮萍,約占總面積的1/3;還可適量移植聚草、水葫蘆等水草。施肥培水投放大眼幼體前7d~15d,施用腐熟發酵后的有機肥150kg/畝~250kg/畝。加注新水投放大眼幼體前,加注經過濾的新水,投放大眼幼體時水位在10cm~30cm。大眼幼體投放來源大眼幼體來源于定點蟹苗繁殖場。選擇日齡在6d以上,淡化4d以上,鹽度2‰以下;體質健壯,手握有硬殼感,活力強,呈金黃色;個體大小均勻,規格150000只/kg左右。運輸采用泡沫箱內放置大眼幼體箱的運輸方法。每箱放大眼幼體0.5kg,稱重后,用手輕輕均勻撒在箱中。泡沫箱打數個小孔,便于通氣。每個泡沫箱放置冰凍成冰塊的礦泉水瓶或冰袋數個,用空調車運輸。放養密度放養密度為0.5kg/畝。放苗時,先將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10min,然后將大眼幼體均勻地灑向池水中,防止抱團。豆蟹培育飼料投喂大眼幼體下池后1d~5d,投喂豆漿,每天用黃豆2.5kg/畝;輔助投喂雞蛋15個/畝。大眼幼體下池后6d~10d,投喂豆漿,每天用黃豆2.5kg/畝。大眼幼體下池10d后改喂麥麩或豆粕或煮熟的雜魚打漿,每天用2.5kg/畝,并根據蟹苗生長情況增加投喂量。同時可投放小浮萍作為蟹苗的補充餌料,投喂量以不超過培育池面積的1/3為宜。水質調控投放大眼幼體時水位在10cm~30cm,Ⅰ期加注經過濾的新水10cm,Ⅱ期加注經過濾的新水15cm,Ⅲ期加注經過濾的新水至45cm~50cm;透明度為40cm~50cm為宜,不得大于80cm。每5d~15d,向培育池中潑灑石灰水上清液調節池水pH值至7.5左右。扣蟹培育準備工作按4.1規定執行。豆蟹放養豆蟹質量規格均勻,附肢齊全,體質健壯,無病害。放養密度Ⅲ期仔蟹40只/m2~60只/m2;Ⅴ期仔蟹30只/m2~40只/m2。放養時間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放養方法沿池四周均勻攤開使豆蟹自行爬走。飼料投喂飼料種類天然飼料包括浮萍、水花生、苦草、野雜魚、螺、蚌等。人工飼料包括豆腐、豆渣、豆餅、麥子等,以及配合飼料。飼料質量應符合GB13078和SC/T1078的規定。投喂量日投喂量為池內蟹體重量的5%以內。投喂頻次和時間7月上旬前早、晚各1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1次,傍晚時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1次,傍晚時投。投餌方法7月前9月后,投喂動物性餌料70%以上;7月至9月期間投喂植物性餌料90%以上。所投餌料應均勻撒在塘的四周淺水帶。水質調控注水與換水豆蟹下塘后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10cm;7月份后保持水深1.5m左右,7d~10d換水1次,每次換水水深20cm~50cm。調節pH值7月份后每半個月用生石灰水1次,每次用量為10kg/畝。日常管理巡塘值班早晚巡視,觀察仔蟹攝食、活動、蛻變、水質變化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防逃防鼠下雨加水時嚴防幼蟹頂水逃逸。在池周設置防鼠網、滅鼠器械防止老鼠捕食幼蟹。扣蟹起捕采用地籠張捕、燈光誘捕、水草帶上推網推捕、干塘捉捕、挖洞捉捕等多種方法,以求盡量捕盡存塘扣蟹。成蟹養殖湖泊養殖條件與設施選擇水量充沛、水質清新、水草茂盛、天然生物餌料豐富,無污染的湖泊。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放養前準備建好湖泊進出水口防逃設施。在淺水區種植苦草、輪葉黑藻,移植伊樂藻等水生維管束植物。蟹種放養蟹種質量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爬行敏捷,附肢齊全,無損傷,無寄生蟲附著。投放的豆蟹規格以2000只/kg~4000只/kg為宜;投放的扣蟹規格以100只/kg~200只/kg為宜。放養時間豆蟹投放時間7月~8月,扣蟹在3月底前放養結束。放養地點選擇選擇在水淺、草多、風浪小的地方投放蟹種。放養方法投放前,在湖水中浸泡1min,再離水10min,重復1次,放入湖中養殖。放養密度湖泊養殖以投放豆蟹為主,投放豆蟹60只/畝~100只/畝,或投放扣蟹40只/畝~80只/畝。捕撈成蟹主要采用地籠和迷魂陣兩種辦法回捕。網攔湖汊養殖網攔設施用毛竹打樁固定,每間隔1.5m打一個樁,樁的頂端用毛竹扎橫桿。網片采用聚乙烯網片,網目2.5cm~3.0cm,下綱用石籠沉湖底,上綱固定在毛竹樁上。餌料準備淺水處種植苦草籽0.1kg/畝;移植伊樂藻200kg/畝~300kg/畝;投放活螺、蜆80kg/畝~160kg/畝。蟹種放養蟹種質量同6.1.3.1規定。放養時間同6.1.3.2規定。放養地點選擇同6.1.3.3規定。放養方法同6.1.3.4規定。放養密度投放豆蟹150只/畝~300只/畝,或投放扣蟹80只/畝~200只/畝。防逃按時檢查防逃設施,及時進行修補。捕撈同6.1.4規定。池塘養殖池塘選擇水源無污染,應符合GB11607的要求。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規定。池塘為土池,池埂堅實,無底泥最好,池坡比為1∶2~1∶3,面積以10畝~50畝為宜,水深為1.2m~2.0m。池塘改造池塘四周挖蟹溝,面積達20畝以上要挖十字溝或井字溝。池塘蟹溝寬4m~8m,深0.4m~0.8m,蟹溝面積占池塘面積的10%以內。逃設施同4.1.2規定。消毒同4.1.3規定。種植、移植水草種植苦草籽0.1kg/畝;或移植伊樂藻200kg/畝~300kg/畝,或移植輪葉黑藻200kg/畝~300kg/畝。螺螄投放投放活螺螄300kg/畝~400kg/畝。蟹種放養蟹種質量放養扣蟹,規格以120只/kg~200只/kg為好,體質健壯,爬行敏捷,附肢齊全,無損傷,無寄生蟲附著。放養時間扣蟹在3月底前放養結束為宜。放養方法同6.1.3.4規定。放養密度投放扣蟹600只/畝~1200只/畝。養殖管理飼料種類植物性飼料可投喂豆粕、花生餅、玉米、小麥、地瓜、土豆和各種水草等。動物性飼料可投喂小雜魚、螺螄、河蚌等。配合飼料應符合GB13078和NY5072、SC/T1078的規定。投餌方法6月中旬前,動、植物性餌料比為60:40,6月下旬至8月中旬,動、植物性餌料比為45:55,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動、植物性餌料比為65:35,可補充投喂配合飼料。天晴多投,陰雨天少投。發現餌料剩余,應減少投餌量。10℃以上時投餌量為成蟹量的5%~8%;水溫5℃~10℃時投餌量為成蟹體重的1%;5℃以下不投餌。養殖用藥養殖用藥應符合SC/T1132的規定。水質調控5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6m,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m~1m,7月上旬后保持水位1.5m。6月~9月,每5d~10d換水1次;春季、秋季每隔二周換水1次,每次換水水深20cm~30cm,先排后灌。透明度以40cm~50cm為宜。pH值調節同5.4.2規定。溶解氧在5mg/L以上。尾水排放蟹池排放的尾水達標,符合SC/T9101排放要求。防逃、防盜注意防水老鼠、防逃、防偷。補充附著物暫養池塘水草不夠時,中后期要補充附著物,如竹梢,樹枝、瓦片等。捕撈主要采取地籠捕撈為主,輔助方法可采用燈光誘捕、降水位挖洞捕撈、絲網捕撈、沖水捕撈、干塘捕撈等方法。成蟹暫養池塘暫養暫養池選擇暫養池應選擇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清新、進排水方便、電力配套、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埂堅實,無底泥最好,池坡比為1:3~1:4,面積以5畝~10畝為宜,水深為1.0m~1.5m。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規定。暫養池消毒同4.1.3規定。種植、移植水草同6.3.5規定。防逃設施同4.1.2規定。螺螄投放同6.3.6規定。暫養成蟹選擇暫養蟹必須檢查合格后,才能進入暫養池。暫養蟹標準是:體重——雄蟹150g/只以上,雌蟹125g/只以上。肢全——兩螯八足齊全,八個步足的趾節不能磨損,無外傷。背厚——個體肥壯,性腺發育良好。活潑——兩螯、八足有力,反應敏捷,行動迅速。潔凈——無附著物,無寄生蟲。暫養時間每年的10月上旬至春節前。暫養密度一般每畝暫養成蟹150kg~250kg。暫養期間的管理換水加水經常換水加水,確保水質清新,暫養期間用水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防逃防偷注意防水老鼠、防逃、防偷。適當投餌餌料必須多樣化,嚴禁投喂咸魚、蠶蛹等有怪味的食物,原則上以植物性餌料為主。10℃以上時投餌量為成蟹量的5%~8%;水溫5℃~10℃時投餌量為成蟹體重的1%;5℃以下不投餌。暫養期間的餌料應符合SC/T1077的規定。補充附著物暫養池塘水草不夠時,中后期要補充附著物,如竹梢,樹枝、瓦片等。捕撈同6.3.9規定。網箱暫養地點選擇網箱放置應選擇避風、水質清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